古代漢語期末試題_第1頁
古代漢語期末試題_第2頁
古代漢語期末試題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文社科 學(xué)院2010 2011——2012學(xué)年度第二學(xué)期期末考試(A)卷注意事項:考前請將密封線內(nèi)填寫清楚所有答案請直接答在試卷上考試形式:閉卷本試卷六大題,滿分100分??荚嚂r120 分鐘題號一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評卷人復(fù)查人得分號學(xué)得 分線得 分訂(15小題,每小題115分)裝名姓 封 1.“齊人有馮諼,貧乏不能自存,使屬孟嘗君,愿寄食門下?!稇?zhàn)密國策·齊策》下述語句對“屬”字解釋正確的一項( )A: 意為“囑托”,后世寫作“囑”,“屬”和“囑”屬于繁簡字。B:意為“屬于”,后世寫作“囑”,“屬”和“囑”屬于異體字。級 C: 意為“囑托后世寫作“囑由于“屬”身兼貳后世從“屬”班中分化出“囑”字,“屬”與“囑”兩者屬于古今字?!白笥乙再v之也食以草具”《戰(zhàn)國策·齊策》。選擇對上述語中加點(diǎn)黑體字解釋正確的一項( )A:“以”意為“認(rèn)為”;“賤”,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意為“看輕”“輕視”;“食”的后面省略賓語“之”,“食”意為“使??吃”。1B:“以”意為“認(rèn)為”;“賤”,形容詞,意為“卑賤”;“食”,動詞,意為“吃”。C:“以”的語義為“因為”,“賤”本為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屬于形容吃”。為文收責(zé)于薛者乎?”《戰(zhàn)國策·齊策》對上述語句相關(guān)內(nèi)容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的構(gòu)形符號之一,兩者之間不具有其他任何關(guān)系。結(jié)構(gòu)修飾動賓短語“收責(zé)”,其功能是表明與動作行為有關(guān)的對象。C:語句中“能為文收責(zé)于薛者乎?”,“乎”是用于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詞,介詞“于”與其賓語一起在句子中做狀語。使使而先問歲先賤后尊貴者乎?”《戰(zhàn)國策·齊策》選擇對上述語句相關(guān)內(nèi)容解釋正確的一項( ):A:第一個“使”為名詞“使命”;“而”是表示并列語義關(guān)系的一個連詞,其連接的對象是兩個述賓短語。B:“歲”意為“年歲”“年齡”;“賤”和“尊貴”本為形容詞,語境中活用為動詞,屬于意動用法,意為“以先為賤”“以尊貴為后”。C:“歲”意為“收成”;“先”“后”本為名詞,“賤”“尊貴”本為形2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子以我為走乎?”《戰(zhàn)國策·楚策》( A)A:“長”,本為“首領(lǐng)”“首長”之意,在這里活用為動詞,意為“做首長”“做首領(lǐng)”。B:“以我為不信”,其中“以”和“為”合在一起,意為“認(rèn)為”,作為動詞,它支配的賓語是“我”。C:“是逆天帝命也”是一個判斷句,其中“是”為判斷系詞;語句中“行”意為“走”,“走”意為“跑”;“觀百獸之見我”中的“之”用于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dú)立性?!敖駤嬜鹨愿嚯橹嘏c之重器今令有功于國;一ft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讬于趙?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戰(zhàn)國策·趙策》( )A:介詞“以”與其賓語“膏腴之地”組成的介賓短語做補(bǔ)語,補(bǔ)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憑借或方式。B:小句“多與之重器”與“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句法上都屬于雙賓語句,只不過“令”的賓語“之”在語境中省略了。語境中“ft詞“以”之前。車馬衣敝之而無憾?!鳖仠Y曰:‘愿無伐善,施。子路曰:‘愿聞子之志?!釉唬骸习仓?,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 )3A:“車馬”“衣”本為名詞,語境中活用為動詞,指“駕著車馬”“穿著裘皮衣服”;“敝”本為形容詞,意為“破”“壞”,語境中活用為動詞,意為“認(rèn)為??敝”。B:“伐”,從人從戈,會意字,意為“攻打”,“無伐善”指“不要攻打善人”;“無施勞”語境中省略了介詞及其賓語,完整表述當(dāng)為“無施勞于人”,意為“不要把勞苦加于他人”。C:“老者”“少者”從構(gòu)詞上講,屬于形容詞與輔助性代詞“者”構(gòu)成的名詞性詞語,在小句中做大主語,“安”“信”“懷”分別屬于使動用法?!白勇沸幸耘c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薄墩撜Z·微子》 對加點(diǎn)詞語解釋正確的是()A:上述語句中加點(diǎn)詞語“以”、“與”均為介詞,其中介詞“以”和加點(diǎn)的介詞“與”的賓語句法上省略不出現(xiàn),但是二者形成的原因不同,“以”的賓語是由于省略,而“與”的賓語“鳥獸”則因為前移做大主語,故而不出現(xiàn)。B:“父子憮然”中“然”是詞尾,用在動詞或形容詞性詞語之后,“然”狀態(tài)的形容詞。C:“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從語法上考察屬于賓語前置句,屬于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的情形;“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雖然沒有出現(xiàn)表示分句之間關(guān)系的連詞,考察前后文語境,其意為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復(fù)句:“因為天下有道,所以丘不和他們改變”?!翱鬃釉唬骸蟮乐幸?,與三代之之逮也,而有志焉?!抖Y記·()4A:語句中有三個“之”,它們的用法分別是:第一個“之”做助詞,第二個“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第三個“之”做代詞。B:“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是一主謂謂語句,大主語是“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小主語是“丘”。C:語句中“也”“焉”都是用于句尾、具有實際詞匯意義的實詞。“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孟子梁惠王上( )A:“然”是一個表示承接關(guān)系的連詞,意為“這樣”;“誠”副詞,用于加強(qiáng)語氣,意為“確實”。B:“愛”動詞,意為“喜歡”“喜愛”;“觳觫”疊韻連綿詞,古書注解中對這類詞語訓(xùn)釋時,常以“貌”形容之。C:“是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一個連詞,意為“所以”?!肮释踔环菕短ゝt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yùn)于掌?!薄睹献印ち和跎希?)A:“非挾泰ft以超北海之類也”中的“非”是表示否定判斷的否定系詞;“是折枝之類也”中的“是”表示肯定判斷的肯定系詞。B:語句中加點(diǎn)的“王”“老”“幼”均是具有活用現(xiàn)象的詞語,“王”是名詞用為動詞“稱王”,“老”和“幼”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意為“敬愛”“愛護(hù)”。5“今至大為不義,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yù)之,謂之義,情不知其不書其言以遺后世;若知其不義也,夫奚說書其不義以遺后世哉?子·非攻( )A:語句中加點(diǎn)的“以”是用于表示順承關(guān)系的一個連詞:其連接的對象是:“書其言”和“遺后世”。B:語句中兩個加點(diǎn)的“以”是表示目的關(guān)系的連詞,其連接的對象分別是:“書其言”和“遺后世”。C:“大”,形容詞,語句中做狀語,意為“大大地”;“情”,從心青聲的形聲字,本意為“真情”“感情”,因“情”要真摯,故引申之后有“確實”之意,語境中使用的是它的本義?!拔釃L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yuǎn);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荀子·勸學(xué)( )A:和“呼”。B:語句中加點(diǎn)的“而”為助詞,其語法功能相當(dāng)于助詞“之”。C:語句中加點(diǎn)的“而”是用于句中的連詞,其連接的對象都是狀語和中心詞,狀語或為名詞,如“終日”,或為動詞,如“跂”、“登高”、“順風(fēng)”?!稗o多類非而,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則何以慎?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則得之矣?!薄俄n非子·傳》( )A:“是非之經(jīng)”中的“經(jīng)”意為“經(jīng)?!?;“緣物之情”中的“緣”意為“憑借”。6B:“此圣人之所慎也”是一判斷句,判斷句的主語“此”指代上文提及的內(nèi)容,具體為“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jīng),不可不分”;“然則”是一具有承接作用的連詞。C:誤的”?!鞍嗽聞兘槊級?。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nóng)夫。”《詩經(jīng)·七月》 ( )A:“八月剝棗”之“剝”是古音通假字,屬于本無其字的假借B:“以介眉壽”之“介”為動詞,意為“求”;“眉壽”指人老了之后眉上有長的眉毛,故稱“眉壽”,意為“長壽”,此屬于借喻的修辭方法。C:“九月叔苴”之“叔”屬于會意兼形聲的漢字,從又從尗尗亦聲,意為得 分二、填空題(120分)得 分1.“六書”之稱,最早見于《周禮·地官·保氏,但是僅有其目而無實內(nèi)容,漢代有三位學(xué)者對“六書”做出解釋,認(rèn)為“六書”指的是六種造字方法,他們分別是班固、鄭眾和 。2.“淚”是從目從水的會意字,而“涙”是從水戾聲的形聲字,“淚”與“淚”是音義完全相同而造字方法不同的兩個漢字,這兩者屬于 字。7上古漢語中,“田”表示打獵之意,“田”同時還用于指稱一塊一塊的“田地”,后來人們在“田”字 基礎(chǔ)上另造一個“畋”專門用于指稱“打獵”,而“田”專門用于指稱“田地”,因此“田”和“畋”的關(guān)系屬于漢字系中的 屬于此種情形的還有“反返”“昏婚”“取娶”“辟避”等。上古漢語中,“后”一般指稱“君主”“皇后”,如“其北陵夏后皋之也”,“后”指時間先后之后;現(xiàn)代漢語中,無論是指稱“君主”的“后”,是用于指稱時間先后的“后”,一律寫作“后”,這是由于漢字 造成的,同類情形如“谷榖”?!啊对姟吩唬骸⒆硬粎T,永錫而類?!涫侵^乎?”語句中“其是謂乎”屬于賓語前置句,其中“之”的語法功能是 ?!拔岱侵劣谧又T,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此例中用于表示動的形式標(biāo)記是 ?!拔覠o爾詐,爾無我虞”這兩句話中的賓語置于謂語動詞之前,其前置是 ?!叭逡晕膩y法,俠以武犯禁”,介詞“以”及其賓語“文”或“武”表示的語法意義是引進(jìn)動作或行為的 ,介賓短語的句法功能 ?!疤抑藏玻谱破浠?,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首詩中押韻的韻字是 ?!拜d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闭Z句中“孔”解釋。三十六字母表屬于牙音的一組聲母是_: ;上古母表中,屬于唇音一組音的聲母是: 。從聲韻角度考察,下述詞語屬:“參差”、“栗列”、8“踟躕”、“猶豫”、“繽紛”、“容與”。前人考察上古韻部的方法有一是 ,即系《詩經(jīng)》《楚辭》等韻文中押韻的韻腳字歸納上古漢字的韻部;一是 法即依據(jù)諧聲字的諧聲偏旁歸納概括未用作韻文韻腳字的漢字的歸部情清代者段玉裁據(jù)此得出著名的歸部原則,即“ 。”古書注解為我們閱讀古典文獻(xiàn)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古書注解的類型有 集解類、章句類、義疏類、音義類、補(bǔ)注類。漢代《詩經(jīng)做箋的是 ;晉代《左傳做注的是 。得分三、詞語解釋(本題共15小題,每題115分)得分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愆?《哀郢》外承歡之綽約兮,諶荏弱仆賴先人緒業(yè)身非木石,獨(dú)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愬者?《報任安書》穹窒熏鼠,塞向·七月》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zhí)懿筐·七月》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氓》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桃夭》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子罕》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莊子·秋水》君子不以言舉·衛(wèi)靈公》虎兕出于匣,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9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補(bǔ)黑衣之?dāng)?shù),以衛(wèi)王公?!薄稇?zhàn)國策·趙策》券徧合,起,矯命·齊策》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告子下》得分四.回答問題(11025得分15分)(1)分析下述語句的句式特征(10分)·哀郢》·七月》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詩經(jīng)·離》·勸學(xué)》《戰(zhàn)國策·趙策》10分析下述語句中存在通假的詞語(5)·七月》·陽貨》·柏舟》鄒人與楚人戰(zhàn),則王以為孰勝?《孟子·梁惠王上》子非攻》得 分五.古文標(biāo)點(diǎn)(10分)得 分宋殤公之卽位也公子馮出奔鄭鄭人欲納之及衞州吁立將修先君之怨于鄭而求寵于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鄭以除君害君爲(wèi)主敝邑以賦與陳蔡從則衞國之愿也宋人許之于是陳蔡方睦于衞故宋公陳侯蔡人衞人伐鄭圍其東門五日而還。11得分六.(本題共10小題,共25分)得分閱讀下面帶古注的文章,并依注回答問題。韓厥夢子輿謂己曰旦辟左右子輿韓厥父故中御而從齊侯居中代御者自非元帥御者皆在中將在左Ο 帥所類反[疏]注居中至在Ο正義曰韓厥為司馬亦是軍之諸將也以夢之故仍居中為御明其本不當(dāng)中先非御者若御不在中又不須云代御以此知自非元帥其余軍之諸將皆御者在中將在左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謂之君子而射之非禮也齊侯不知戎禮Ο射食亦反下并注皆同[疏]注齊侯不知戎禮Ο正義曰僖二十殺敵為果致果為毅是戎事以殺敵為禮齊侯謂射君子為非禮者乃是齊侯不知戎越隊也Ο射其右斃于車中綦Ο綦毋音其下音無喪息從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以左右皆死不欲使立其處Ο處昌慮反[疏]Ο俛俯也右被射仆車中故俯安隱之Ο俛音勉仆音赴又蒲北反[疏]韓厥俛定其右Ο正義曰言此者為下丑父與公易位由厥之俯故不覺其易綦毋張蓋助厥定右故并不見之逢丑父與公易位居公處?(2分)古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