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_第1頁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_第2頁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_第3頁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_第4頁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1

學習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一課時(第67、70頁內容)。

學習目標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學學生活動,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物體。

3.培養(yǎng)學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學習重難點:使學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具準備:學學生喜歡的玩具、小黑板等。

學習過程

一、用學學生喜愛的游戲入手,創(chuàng)設情境

1。播放有多種動物叫聲的vcd,請學學生猜一猜都有動物(如孔雀、恐龍、獅子等),同時問:“你是怎樣猜出這些可愛的動物的?”(學學生回答說是根據(jù)動物的聲音。)

2。出示幾張動物卡片,遮住動物的一部分,又請學學生是什么動物?

3。根據(jù)學學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動物的紙片,問學學生是怎樣猜出來的?

4。學生:我看見大象的長鼻子;我看見老鼠的尾巴;我看見駱駝的駝峰……

老師:你們看見了動物的不同形狀,有正面的、側面的、后面的。那今天我們就玩一玩,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課題)

二、引導探索,體驗不同位置觀察到的不同的物體形狀

1。老師:請同學拿出汽車玩具放在桌面上,小組內的同學互相玩耍,并說出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車的形狀。

小組匯報:看到的是什么形狀?

某某學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燈;我看到的是它的車尾。

2。畫學學生看到的汽車形狀。老師:咱們來一個畫畫比賽,看誰能把自己看到汽車的形狀簡單而又比較準確的畫出來。(小組活動)

3。展示圖畫。請每組小組長把本組的畫收集到一起,并貼在黑板上。

老師:請小朋友來介紹自己的畫,講講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為什么汽車有這么多不同形狀?

學生:因為我是從側面看的;因為我是從正面看的;因為我是從后面看的……

老師:原來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汽車形狀也不同。

4。老師:請學學生交換位置,再觀察,說說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車的形狀。

某某學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燈;我看到的是它的車尾。(讓學學生回原位。)

5。請學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玩具(每組一個)放在桌上,坐在現(xiàn)在的位置上觀察玩具的形狀并把它畫出來。(全班交流,介紹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

三、應用拓展

1.找朋友。請小組每一個成員將自己的數(shù)學書合在一起,擺放在桌上,再請每一個同學從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紹看到書的形狀。老師同時出示圖片請學學生判斷。

2.連線游戲。教科書第70頁第一題,請學學生仔細觀察從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車形狀。

四、小結評價

我們的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出示卡片)所以在我們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這里面有我們許多數(shù)學的知識。因此我們更應該熱愛我們的學生活。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正確迅速地運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間的關系。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歸納、遷移、類推的能力。

3.能結合具體的情境發(fā)現(xiàn)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及解決問題,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在美麗的動物樂園,長頸鹿正在跟小動物們開會。

長頸鹿說:春天到了,大地開始復蘇,南方的小鳥又回來了,我要為他們準備幾間房子。

小猴子說:我們也參加蓋房子的勞動。長頸鹿伯伯,飛回來多少只小鳥?幾只小鳥住一間房呀?

二、討論計算方法(獨立嘗試)

觀察畫面上飛來了多少只小鳥?如果每間房子住6只小鳥,需要準備幾間房子?

三、體驗乘、除法的關系

1.動物樂園飛來了一些小鳥,如果每間房子住6只小鳥,有7間房子可以住多少只小鳥?

怎樣列式計算?用哪句乘法口訣?

生:67=42(只)六七四十二

2.動物樂園飛來42只小鳥,每6只鳥住一間房子,需要準備幾間房子?

動物樂園飛來42只小鳥,平均住在7間房子里,每間房子住多少只小鳥?

觀察以上三題,說說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正確迅速地進行除法口算的關鍵是什么?

四、變式練習

如果來了48只小鳥,長頸鹿需要準備幾棟房子?

五、鞏固練習

完成書上練一練的題目。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3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通過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角的特征。

2、經歷觀察、操作等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3、通過小組合作、集體交流等活動形式,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初步形成評價意識。

4、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景的創(chuàng)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角的特征辨認角。

教具準備:

學生準備:

剪刀一把、三角板一塊、白紙一張。

教師準備:

直尺、各種形狀的繼母若干;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白紙各7張;長條12根;圖釘若干。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揭示課題

1、感知生活中的角。

(1)課件展示實物(紅領巾、鐘面、吸管、方向牌)。

(2)找一找以上實物中的角分別在哪兒,引導學生把角比劃出來。(隨著學生的發(fā)言,課件演示,抽象出角)。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方式一:交流課前收集的信息。

方式二:現(xiàn)場收集生活中的角。

①老師交待收集的場地范圍(教室)和交流的時間(2分鐘)。

②學生收集、交流信息。

③反饋。(引導學生邊說邊比劃出角。)

2、揭示課題。

師:通過發(fā)現(xiàn),知道了角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今天咱們就一塊兒去認識角。

板書:認識角

二、實踐感知,建立表象

1、畫一畫,剪一剪。

老師給每個小組提供各種材料(直尺、三角板、剪刀、積木)。

(1)老師交待操作的要求:學生在以上材料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工具在紙上畫出角,再把它剪下來。

(2)學生自行選擇工具,實施活動。

(3)集體交流:把剪下圖形中的一個角比劃出來。

2、摸一摸,探究角的特點。

(1)摸一摸剛剛比劃的角,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匯報可能出現(xiàn)以下情況:

①尖尖的。

A、示范摸到角的哪個地方是尖尖的,引導全班學生再次感知。

B、取名稱。

師:其實這個尖尖的是一個點。(板書)知道了這個點叫什么嗎?想給它叫什么?(把學生取的名稱寫下來。)

C、得出名稱。(板書:頂點)

②平平的、直直的。

A、引導全班再次感知。

B、抓住學生發(fā)言,得出名稱。(板書:邊)

③、④……

3、小結:像這樣的圖形我們說它是一個角。

4、閉上眼睛想一想角的樣子,可以用喜歡的方式比劃比劃。

三、活動操作、鞏固應用

1、活動(一):找一找。

(1)明確活動要求:不用眼睛看,在學具袋中摸出一個帶角的圖形。

(2)反饋摸出的圖形有:

(3)分組交流:①每個圖形的角在哪兒?②每個圖形有幾個角?

(4)用手勢反饋。學生可能對第三個圖形有異議。老師抓住契機以辯論的形式得出正確的結果。(此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作評價。)

2、做一做。

(1)交待活動要求:在組內選擇有用的材料(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的卡紙、長條、圖釘)制作一個你喜歡的角,然后展示在教室兩邊。

(2)學生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開始活動。

(3)組織學生參觀作品。

(4)學生質疑、評價、提問。

如:能告訴我這個制做的角在哪兒嗎?

四、延伸

1、小結:今天咱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角,關于它你了解了多少?(鼓勵看書)

2、延伸:關于角,你還想知道什么?

師:課后同學們可以去查查有關資料,了解有關角的知識,咱們下節(jié)課再繼續(xù)交流。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課本P8---P10例1、例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時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熟練的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書寫工整的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投影出示P8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同學們準備去參觀博物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字信息?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全班匯報發(fā)現(xiàn)。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情況組織教學例1。學生說想法及理由。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計算方法。先嘗試寫豎式,再討論總結列豎式應注意的問題。

2、完成P9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計算方法。

3、教學例2。學生嘗試計算,交流算法。嘗試用多種算法計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三、練習,實踐應用

1、練習二第1題說說圖意,交流算法并匯報。

2、練習二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并板演筆算過程,同時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教師引導梳理。

五、隨堂練習

教學反思: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基礎上學習的內容,如果只要求正確計算得數(shù)并不難,但是要求學生又快又準地用最恰當?shù)姆椒ㄓ嬎銋s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覺得本節(jié)課的難點是:在算法多樣化的基礎上優(yōu)化算法。算法多樣化不是一題多解,而是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體現(xiàn)。我們的學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識經驗不同,所以對于相同的問題,解決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這時學生便需要教師的肯定、激勵和引導。最后讓學生自主地去比較、選擇和完善自我。

在教學中我打破了傳統(tǒng)的計算教學,改變了原由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課本資源,把靜態(tài)的情景動態(tài)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和實踐能力。整個教學過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實際出發(fā),通過觀察、交流、質疑親歷了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這個數(shù)學問題的全過程,從中體驗了成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喜悅的情感,注重算法多樣化。課堂中我把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這一生活中的現(xiàn)實問題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大膽猜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方式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真實的情境再現(xiàn)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體現(xiàn)了新課標理念。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他們聯(lián)想到的方法也不一樣,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題地位,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并在交流中內化計算方法,完善自己的方法。同時課堂上引導學生通過多次的驗證,從多種算法中選取學生認為簡便的計算方法。在動腦筋猜一猜()+()=43,有多少種答案,你能有序地寫出來嗎?學生喜歡猜一猜的活動,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可是由于沒有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學生的思維沒有被充分的激發(fā)。整個教學過程,我始終把自己放在合作者、引導者、組織者的位置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并及時深入到學生中間及時了解學習情況,及時捕捉信息,使教與學真正容為一體。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體驗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不一樣,并且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2.知道哪是物體的正面,哪是物體的側面和上面,能正確辨認從上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發(fā)展空間觀念、合作意識和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能結合具體事物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

教學難點:

體驗從不同角度看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并且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

教具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幾何模型各一個;各種幾何形體的實物。

學具準備:

小長方體、正方體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第三單元(板書:引導學生讀一讀)

同學們可能會猜想:老師叫我們看什么呢?(讓學生猜一猜,激起興趣。)

老師坐在小板凳上,分別請三位學生站在老師的正面、側面和高處拍照。

在電腦上展示剛才拍的照片。

生:這些都是老師嗎?為什么不一樣呢?

師:同學們天天都在學校學習,肯定都離不開自己面前的課桌,老師也離不開講臺。今天,老師就請同學們來觀察這張講臺,看一看從不同角度觀察這張講臺能不能看到不同的形狀。

小結:剛才我們用相機當成自己的眼睛讓同學們發(fā)現(xiàn)在不同的位置進行觀察,所看到的畫面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看一看。

二、觀察、交流(實踐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講臺。

(1)師: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每人選擇一個位置來觀察這張講臺,然后互相說說

觀察到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然后再交換位置觀察、交流。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2)學生活動。

注意:老師應該引導學生有序的觀察。如,可以先引導某個小組的學生站在一個角度觀察,再幫助他們調換位置,使其他小組的成員知道觀察的方法。

(3)匯報交流。

師:剛才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了講臺?,F(xiàn)在請同學們來說一說,你看到的講臺是什

么樣子的?

生:我站在左側面,看到了桌子的上面和這里(指了指側面)

師:哦。看到了兩個面,這是左面。

生:我站在講臺的前面,也看到了兩個面,是上面和前面。(讓學生指一指)

生:我觀察到的講臺的形狀和某某同學是一樣的,只不過我是站在這邊(指了指右側面)

師: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還有哪位同學是怎樣觀察的?

(學生可以從一個角看到三個面,或者趴在上面看到一個面,又或者在每個面前蹲下來,看到一個面。)

總結: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已經發(fā)現(xiàn),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看到的面的個數(shù)也是不一樣的,每個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三、鞏固練習。

1.出示課本的觀察講臺圖。

2.說一說圖上的三個人可能分別看到講臺的哪幾個面?

3.想一想,說一說。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圖中的三個人可能分別看到講臺的哪幾面?

生:我先說圖上的老師。我認為老師可能看到講臺的上面和前面。

生:我不同意。我覺得老師很高,他只能看到上面。

生:笑笑看到桌子的上面和她前面的一面。(左面)

生:淘氣是站在右角邊,他可能看到上面、前面和右面三個面。

師:為什么?

生:我剛才在觀察物體時體會到的。如果不是站在桌子的一個面的正前方看,而是站在桌子斜的方向,就能看到三個面。

小結:通過上述驗證活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站在一個固定的位置觀察長方體,一次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4.連一連

(1)按照剛才討論的結果,讓學生連書上的圖。

(2)交流。(讓學生說說哪幅圖是誰看到的。)

四、認一認

1.自己看書,認識長方體的上、側、正面。

2.交流、體會長方體的上、側、正面。

(1)教師拿出一個長方體,分別指著上、側、正面,讓學生說說是哪個面?同時板書。

(2)再將一個長方體不停地變換著擺,每次都讓學生指出上、側、正面,從而加深理

解:一般朝上的那個面叫上面,對著觀察者的那面是正面,兩側的面稱側面,最后讓學

生自己說說,只要意思說對即可。

(3)拿出不同的長方體,讓學生說說它們的上、側、正面。

(4)拿出一些長方體形狀的實物,讓學生指著說說它們上、側、正面在哪里?

小結:通常我們把長方體或正方體朝上的一面稱為上面;面對自己的那一面稱為正面;兩側的面稱為側面。

五、完成練一練

1.第一題。

(1)引導學生審題,獨立完成,同桌交流。

(2)反饋:說一說你的同桌對了沒有,如果錯了幫他糾正過來。

2.口算

學生獨立計算,小組交流反饋。

3.連一連,說一說。

4.觀察一個物體,小組內說說他們的上、側、正面各是什么樣的?

六、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七、作業(yè)

回家觀察一個物體向家長說出你看到的面。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6

教學內容:

教科書43-44頁

教學目標:

運用除法的含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生活問題,并能比較熟練地運用2~6的乘法口訣,口算有關的除法。

教學重點:

如何解決生活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提高運用除法的含義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口算訓練

64=答案

56=答案

35=答案

246=答案

305=答案

153=答案

244=答案

306=答案

155=答案

二、解決問題

1、出示P43第4題圖(一):你看到什么?茄子老師要我們怎樣做?學生在書上列式計算。

然后指明交流:為什么用除法?84=2是什么意思?

2、出示P43第4題圖(二):你知道什么?求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為什么用除法?

計算它們用了哪句口訣?

44第6題仔細看一看,同桌說一說你看到什么?要求什么?然后全班交流。

請小朋友列式計算,指名板演。

說一說每個算式什么意思?它們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獨立完成第7、8題

三、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

第44頁第9題

板書設計:

用乘法口訣求商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7

教學內容:

人教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3840頁: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與實際操作中,感知角的基本特征。

2、利用角的特征來發(fā)現(xiàn)角,畫角,創(chuàng)造角。

3、在小組合作中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培養(yǎng)口頭表達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上課前,將學生按作為分成5個小組,師在黑板右邊寫著:星級小組,及1、2、3、4、5字樣。接著說明星級小組評比方法。

上課

師(拿出一個五角星):同學們,喜歡這個嗎?

生:喜歡。

師:怎樣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五角星呢?

生:上課好,聽得認真的

生:舉手積極

師:為什么叫五角星呢?

生:因為它有五個角。

師:誰上來找找?

生上臺指五角星的五個角(點了一下角尖)。

師:老師有個小小的問題要補充,剛才這個同學指得太快了,只指了個頭,應該還有什么?

生:邊,2條邊。

師:誰再來指?

生上臺指(這次是將整個角捏?。?/p>

師:看老師怎么指。(指點、邊)大家一起跟老師指。同桌2人互相指。

生拿起桌上的五角星互相指角。

師:張老師看大家指得都很好,每個小組加一個五角星,現(xiàn)在你們是幾星級了?

生:一星級。

師:下面我們繼續(xù)學習,拿出三角板,看看上面有幾個角?互相指一指。(后補充:看誰指得好)

師(指名一學生拿三角板上):大家看好了,看他指的是否和大家一樣?

生指。

師:同意的給他鼓鼓掌。

再指名一學生上臺指。

師:找一個你自己最喜歡的角,輕輕壓它的頭,有什么感覺?

生1:癢癢的。

生2:有點痛。

生3:尖尖的。(板書:尖尖的)

師:再壓壓邊,有什么感覺?

生1:滑。

生2:溫柔。(課堂上出現(xiàn)一陣笑聲)

生3:舒服。

師:為什么會舒服?

生:平平的。

生:直直的。(板書:直直的)

師:請大家在自己的身邊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

生1:桌子上的角。

師:請指出。

生上臺指桌面上的4個角。

師:對,這張長長的桌子有4個角。

生2:這個鉛筆盒上有角。

師(舉鉛筆盒):大家看看,這個頭是(生:圓圓的),所以(不是角)。

生3:書(用手指)。

師:書本有4個角。

生4:門。

師:上來指一指。

生指教室門上的角(4個)。

師:大家找的很好,老師這兒有幾張圖,看誰能找出角,把它指出來。(課件出示剪刀圖)

生1指剪刀頭。

師:同意嗎?(生不同意)誰來說說不同意的理由。

生:有一條邊是彎彎的,不能算。

師:回答的很好,給第二小組加一個五角星。

生2:指剪刀把上突出的部分。

師:這個是角嗎?

生:不是。

師:到底這個角藏在哪里呢?再仔細找找。

生3:指剪刀張開部分。(課件顯示找正確了)

師:大家一起來做運動,描一描角。這個角找得好辛苦呀!下面來看這個(顯示插一根吸管的可樂罐)。

生指吸管上的角。

師:你也找對了嗎?對的給自己鼓勵一下。

師:看看鐘面上的。出示第三幅圖:一個鐘面。

生指分針和時針的夾角。

師:很好,我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三個角?,F(xiàn)在我們把這些角的外衣脫掉,來仔細看看。(課件顯示3個角)

師指第一個角:這個點叫什么?

生:起點。

生:頂點。

生:點。

師:(板書頂點)這兩條呢?

生:邊。(師板書:邊)

師:請同學們指這個角(第二個角)的頂點和2條邊。

生指。

師指第三個角:看你指的是否和大家一樣。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是不是角,是的請露出你的笑臉,不是的用哭臉表示。

逐個判斷:1、兩條邊沒連上的(離得較遠);

2、正確的;

3、一邊是曲線的。

師:為什么不是?

生:因為有一條邊是圓圓的。

4、兩條邊沒連上的(離得較近);

師:為什么不是?

生:兩條邊沒有連住。

師:沒有頂點了。

5、正確的。(要求學生指出頂點和邊)

師:剛才大家表現(xiàn)得很好,每個小組再加一個五角星?,F(xiàn)在是幾星級了?還是二星級的別灰心,因為還有(生:機會)。

師:這是老師畫的一個角。大家也想畫畫嗎》

生畫角。師提醒不要用波浪線畫角,有的尺子的一條邊是波浪線的。

很快有學生畫好了。

師:畫好的,再好一個。

生繼續(xù)畫,有的還沒畫好,有的2個都畫好了。

師:畫好的小朋友把漂亮的姿勢擺出來,讓老師一看就知道你已經畫好了。

師:誰愿意把你畫的角展示給大家?

生1上臺展示:畫了2個。

師:你是怎么畫的?

生1:先畫一條邊,再畫一個點

師插:叫什么?

生:頂點。

生1:再畫一條邊。

師:我知道了,他是先畫

生2展示。

師:你是怎么畫的?

生2:先畫2條邊,再畫頂點。

生3展示:畫了2個三角形。有學生嘆氣。

師:為什么?他畫了2個三角形,其實他畫了幾個角呀?

生:6個角。

師問生3:你是不是描出來的?

生3:是的。

師: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師是怎么畫的?

生:想。

師邊畫邊說:先畫一個頂點,再畫一條邊有沒有和老師一樣畫的?(有幾個學生舉手)大家用老師這樣的方法再畫一個角。

生畫,師提醒:角的嘴巴可以朝上,也可以朝左邊。

師:畫角就到這兒。下面我們來做游戲。

要求學生用信封里提供的材料做角,材料有:繩子,圖釘,長方形小紙片,小棒??梢宰杂蛇x擇。

生做角。

師:做好后將你的角展示給同學看,你的角在哪里。

有學生開始展示。

師展示一學生的角(用紙片和圖釘做的):你們看看,這個角會怎樣?

生:會變形。

師:對,可以變形,它的嘴巴可以張大,也可以縮小。(邊說邊演示)

有一個學生說象:剪刀。

師:做好的可以展示給聽課老師看看。

師:我們今天學了什么?

生:認識角。(師板書)

評課意見:

總體感覺:從這堂課的總體效果來說,我認為執(zhí)教者已經樹立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課堂很活躍,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一、學生的動:

1、葉圣陶先生倡導的六大解放,新課程提出的讓學生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都是為了讓學生動起來,在動的過程中學習數(shù)學,在動的過程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這堂課的很多地方正體現(xiàn)了這一點:從2次不同要求的指五角形的角,到感受三角板上的角,找身邊的角,到后來畫角、做角,學生動起來了,而且動的很充分,學的很充分,角的知識就這樣在學生的動中被消化、吸收。

2、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這堂課上得很精彩,因為有很多學生的回答是動態(tài)的,非預設的,反映了學生的真實想法。下面我說一處亮點:在教學角的各部分名稱時,老師問學生:壓邊有什么感覺?第一個學生回答是:滑。第二個學生回答是:溫柔。這時課堂上還出現(xiàn)一陣笑聲。第三個學生回答的是:舒服。這三個回答雖然是學生的真實感受,但看似與正確答案無關。(當時我也很體上課教師擔心:該如何引導)很快,老師的一句為什么會感到舒服?就輕易的得到了平平的、直直的的好答案。巧妙的引領,真實的體驗,是那么的自然無痕,讓聽課的我也感到是那么的舒服!

二、學生的笑

整堂課感覺學生學得很開心,笑聲陣陣,我認為主要原因又以下幾個:

1、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

首先是教師珍視學生的回答,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敢于說出不同的、真實的感受。如在講角的概念時的那段精彩的引領。當學生的回答得到老師的肯定時,就有了開心的笑。

2、知識不再是全靠教師的授給,而是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自主體驗,不斷得到的成功體驗使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更樂于學習,所以在課堂上,學生有了更多的成功的笑。

3、教師觀念轉變了,對學生更尊重了,教師對于學生的表現(xiàn)更多的是肯定的評價、激勵,好象沒聽到錯、不好等話語,以前常說的失敗,更多的被成功是成功之母所代替。這也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理念,更增添了不少驕傲的笑聲。

4、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星級評比從上課開始就進行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笑臉和哭臉展示學生的評價結果,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請學生用漂亮的姿勢展示出來這些都讓學生有了更多的笑。

三、值得探討的5個問題。

1、教學目標的確定:數(shù)學教學的目標是從三個維度來確定的。張老師制定的第三個目標是:在小組合作中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培養(yǎng)口頭表達的能力。但實際在課堂中合作的成分并不大,學生交流的機會也挺少的。是否可以從此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學習數(shù)學方面去考慮。

2、小組評價應有結果:雖然在黑板上已經展示了結果,但應在小結時對本次比賽進行總結、肯定,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更好的延伸,這也關系到評價的完整性。

3、角的呈現(xiàn)方式應多樣化。這堂課呈現(xiàn)的角基本上是朝右的,雖然在畫角時,教師提到過可以朝上、朝左,但強調得不夠,應該將角的形式多樣化的呈現(xiàn)給學生。

4、這張長長的桌子有4個角。書本有4個角。這兩句話敘說不夠妥當。課后的做一做1是這樣描述的: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數(shù)學是一門嚴謹?shù)膶W科,我們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應注意科學性。

5、活動角的展示可否再充分些?;顒咏钦故緯r不少學生還在做角,是否可以等學生做完了再展示。老師說的那些活動角的認識也應該讓展示的學生來說,從學生的表現(xiàn)來看,他們應該能說也能夠說完整的,而且這是下節(jié)課角的認識的知識基礎。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8

義務教育新課標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76頁例2,例3,“做一做”及練習十七第1、4題,倍的認識教案。

1、經歷“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過程,體驗“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

2、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

3、培養(yǎng)學生操作、觀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經歷“倍”的概念初步形成過程,建立“倍”的概念。

建立“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

多媒體課件、小棒、圖片。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課件。

師:今天的數(shù)學課,老師要介紹一位新朋友給同學們認識,它就是小狗菲菲,小學數(shù)學教案《倍的認識教案》這節(jié)課,我們的新朋友菲菲將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數(shù)學知識,同學們原意嗎?

2、學生活動。

師:上課前,老師請一些同學上來。

師叫3名女同學站在第一排,再叫6名男同學站在第二排(3個3個地站在一起)。

師:第一排有幾個女同學?(3個)第二排有幾個3?(2個3)

生回答后,師引出課題:像這種情況,我們就說男同學是女同學的2倍。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道,學習“倍”的認識。(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教學例2)

菲菲有三個好朋友,他們正在用小棒擺正方形,下面我們來看看他們擺的'情況,用了多少根小棒。(課件演示例2中第一個小朋友,擺了一個正方形)

學生觀察。你知道了什么?

生:擺了一個正方形用了4根小棒。

4根小棒還可以說是幾個?

生:一個4根。

下面我們來看看另外兩個小朋友,他們擺圖形的時候用了幾個幾根。

出示例2中另外兩個小朋友擺的兩個和三個正方形。

學生觀察。

學生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得出:2個4根,3個4根

(板書:2個4根,3個4根)

揭示倍的含義,指出第三個學生擺的小棒說:第三個同學擺了3個4根,3個4根也可以說成4的3倍。

讓學生反復說幾遍。

(2)鞏固“倍”的概念。

判斷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幾倍?生解答時,師要求學生說出想的過程。

(3)教學例3。

①出示例3,問:同學們會擺嗎?下面,同學們自己動手擺擺看。

②要求第二行有幾個圖片,應怎樣列式?為什么?

③小結:要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三、拓展延伸,鞏固深化。

1、拍手游戲。

師拍表示一倍的次數(shù),生按要求有節(jié)奏地拍表示幾倍的次數(shù)。

2、76頁“做一做”。

3、78頁第1題。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今天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9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1~3頁和練習一的第1~3題。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物體應該用相同的工具來量。

2.認識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厘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3.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并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一、感知量物體可以用相同的工具來量

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禮物,就放在盒子里面,想知道是什么嗎?請把盒子打開,拿出來相互看一看,并說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學生打開盒子觀察并進行交流)

1.用學具量同樣長的邊。

教師請學生挑出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物體,擺一擺數(shù)學書的短邊是幾個物體的長。

(學生動手操作,并匯報測量結果,同時用多媒體顯示測量結果)

師:難道你們數(shù)學書的短邊不一樣長嗎?請動手比一比。

(學生相互動手比數(shù)學課本并回答“一樣長”)

師:一樣長的邊為什么測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生:因為量書時用的東西有的長,有的短。

師:如果都用同樣長的工具來測量,結果會怎樣呢?請小組再用正方體擺一擺,數(shù)學書的短邊是幾個小正方體的長呢?

(學生動手操作并分小組匯報,使學生知道,如果都用同樣的物體量書的短邊,得到的結果相同。)

2.用學具量長度不同的邊。

(電腦出示數(shù)學課本和文具盒這兩幅圖,并演示用曲別針測量書的短邊,用小刀測量文具盒的長邊。)

測量后教師問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刀比曲別針長,文具盒的邊比書的邊也長)。

師:如果把小刀換成曲別針,讓我們來看一看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多媒體演示用曲別針量文具盒的過程,讓學生知道文具盒的長度比書的短邊多用了6個曲別針。)

小結:我們通過動手實踐和觀察,知道了量物體應該用相同的工具。

3.實踐活動。

(1)處理第2頁“做一做”中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

(2)處理第2頁“做一做”中的第2題。

(學生都用新鉛筆量所想量的物體的長,可以自己量,也可以幾人合作,最后相互交流并匯報測量結果。)

(3)處理第2頁“做一做”中的第3題。

(多媒體顯示題目內容,說明題意,讓學生估算,電腦驗證。)

二、知道量物體的長度也可以用尺子來量

1.認識尺子。

師:剛才我們用鉛筆來測量物體時,量了一次又一次,多麻煩呀。用什么去量比較方便呢?(尺子)

教師請學生拿出尺子看一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數(shù)字、刻度線、cm),教師介紹刻度線和“cm”;并向學生說明“厘米”是一種長度單位。

2.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1)認識1厘米有多長。

(電腦演示從0到1中間的長是1厘米)

師:你認為還有從哪個數(shù)字到哪個數(shù)字中間的長度也是1厘米呢?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給你的同桌看一看。

(小組活動)

(2)感知厘米有多長。

①測量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的長。

②感知1厘米有多長(教師帶領學生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夾住小正方體,右手慢慢把它拿走,告訴學生拇指與食指中間的空隙大約是1厘米,并讓學生把它記在腦子里)。

③閉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長。

④睜開眼睛比畫一下1厘米大約有多長。

(3)尋找生活中的“1厘米”。

①舉例(電腦出示圖釘,請學生仔細觀察,并演示它的長度是1厘米)。

②學生自己尋找生活中的“1厘米”。

(自由活動,可以用尺子量,也可以目測)

③匯報交流。

3.用厘米測量物體的長。

師:請同學們拿出黃色紙條,試著量一量它的長是幾厘米。

(動手測量之后,讓學生在展臺上演示,并說出測量的方法。同時教師提醒學生,在測量時,要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物體的右端對著幾,就是幾厘米。)

師:請同學們用這個方法,再量一遍黃色紙條的長。

三、課堂總結

1.指導學生看書。

2.課堂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先讓學生總結,教師最后進行歸納)

(1)要知道物體的長,可以用相同的物體量。

(2)要知道物體的長,可以用尺子量。

(3)用尺子量物體時,要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物體的右端對著幾,就是幾厘米。

四、鞏固練習

1.進一步掌握用尺子測量物體的方法。處理課本練習一(第6頁)第1題。

2.通過學生用長度單位(厘米)量物體的實踐活動,來體驗用厘米量物體的過程。處理課本練習一(第6頁)第2~3題。

(學生自己量,之后同桌互查,小組交流)

五、結束語

師:請同學們用尺子量一量數(shù)學書的短邊有多長。

(學生測量后匯報)

師:數(shù)學的短邊長是14厘米多一點,到底多多少呢?這要用到另外一個長度單位,咱們以后再學。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10

教材分析

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統(tǒng)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了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了運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初步認識了1個格表示1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并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本冊教材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和上一冊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隨著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增大,條形統(tǒng)計圖每一格代表2個單位或者多個單位。內容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應該比較感興趣。

學情分析

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強。由于年齡小,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多組織活動,多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同時將所學到了理論進一步在生活中應用,從而達學以致用。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

2、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1.使學生經歷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tǒng)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并會用統(tǒng)計表來表示數(shù)據(jù)整理的結果。

2.使學生在學習統(tǒng)計的過程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能從統(tǒng)計的角度提出并解決與數(shù)據(jù)信息有關的問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使學生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

教學難點: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設情景問題置疑,引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應用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11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用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了解用乘法口訣想商的思路,初步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推理的能力。

3、聯(lián)系實際,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用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同學們,你們看,這是我們班的小畫家白宗岳和宋潤杰畫的畫。

這幅畫的是猴媽媽,這幅畫的是一只可愛的小猴子。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一個小故事:在美麗的花果山上,由于猴媽媽突出的表現(xiàn),得到了猴王的表揚,并獎給猴媽媽12個又大又肥的鮮桃。

同學們,請你猜一猜,猴媽媽是怎樣處理這些鮮桃的?說說你的理由。

(評析:讓學生去猜一猜,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猜測猴媽媽可能要把這些桃平均分給小猴吃,從而鞏固了“平均分”的概念。)

二、新課

1、教師:猴媽媽是這樣想的:我有12個桃,每個孩子分4個,正好分完。

請你算一算,猴媽媽有幾個孩子?

學生思考后發(fā)言。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以下4種算法

學生1:12÷4=3

學生2:3某4=12

學生3:12-4-4-4=0

學生4:4+4+4=12

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計算,讓其他的學生能聽懂,并做出簡單的評價。

教師:這幾種算法,你最喜歡哪種?說說理由。

教師:試試看,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卡片上的題目,驗證一下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出示卡片:10÷2=

15÷3=

16÷4=

20÷5=

……

教師:通過剛才的計算,你想說什么?

(評析: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猴媽媽有幾個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新知識的學習,開闊了學生的思維。對于學生的多種算法,力爭從多方面進行評價,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而通過驗證活動,則讓學生自己本能地體會到用乘法口訣求商比較簡便。)

2、教師:剛才我們已經算出了猴媽媽有3個孩子,猴媽媽也可以這樣分:把這些桃平均分給3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幾個?

學生列出:12÷3=4

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是怎樣算出來的。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過度自然,既復習了除法的含義,又體會了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簡便。)

3、教師:猴媽媽正想把這些桃平均分給它的3個孩子,有1只小猴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你猜,它提出了什么意見?應該怎樣分?

引導學生知道,有好東西時不要自己獨用,要想著媽媽,想著別人。

列出算式:12÷4=3

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它與剛才寫出的12÷4=3有什么不同?

(評析:設計“小猴提出不同意見”這一環(huán)節(jié),對學生滲透關愛父母、關愛他人的思想感情,提高數(shù)學課的人情味,同時深化對除法意義的認識。)

4、課堂小結:談談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教師:計算除法時,要看除數(shù)和哪個數(shù)相乘得被除數(shù),就用哪句乘法口訣求商。

三、鞏固練習

1、你能很快地算出來嗎?

15÷5=20÷4=25÷5=

18÷3=30÷5=

出示一組口算題,讓學生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法計算,抽幾道題讓學生說說是用哪句乘法口訣求商。

特別地說一說像5÷5=、1÷1=這樣的算式是怎樣求商的?

2、你知道這句乘法口訣可以算幾個除法算式嗎?

三六十八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

出示乘法口訣,讓學生說出除法算式,特別要注意像“五五二十五”這樣的乘法口訣。

3、自編5道除法式題,并用乘法口訣算出來。

小組交流。注意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如:20÷2=引導學生用除法的意義來解答。

4、課本練習題。

四、課后小結。

(評析:本課的練習設計巧妙,層次感強,循序漸進,步步深入,既需要獨立思考,又體現(xiàn)了小組合作的作用,使學生在練習活動中鞏固了基礎知識,分散了教學難點,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1頁例1和“做一做”練習九第1~3題。

教學目的:

學生知道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初步記住一5的乘法口訣。

會用口訣進行計算。

過乘法口訣的學習,訓練學生觀察、比較和歸納的努力

教具、學具準備:

在長條紙上畫5個格,5根小棒,學生每人準備2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大家齊背1~4的乘法口訣。

2、師生對口令。教師說口訣的前半句,學生回答后半句。

二三()二二()一三()四四()

一四()二四()二四()三三()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讀、背的過程中熟記口訣。

二、新課自主探究5的乘法口訣

今天我們學習5的乘法口決,教師邊說邊在黑板上寫出課題“5的乘法口訣”。

1、教師出示主題圖并提問。你們看,小麗和她的伙伴有在擺小棒了,他們在拼什么呢?(引導學生觀察沒擺一個要用5根小棒)

2、指導學生操作,讓我們和他們一起來擺學具好嗎?

1)請大家用小棒擺出一把小傘,你擺一把小傘用了幾根小棒?就是幾個5?用乘法算式怎樣表示?(1某5=55某1=5)

2)再擺出一個

3、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做解答。大家看到這,我們用小棒擺出的兩個,誰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請你來解決好嗎?

板書:5+5102某5=105某2=10

4、教學口訣“二五一十”剛才兩個算式都表示有2個5,而他們的結果有都是10所以就用一句口訣來表示。一起讀口訣。那么1某5=55某1=5

口訣怎樣編?試一試一五得五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在得出結果的同時,進一步理解了乘法的含義,并為編制相關的乘法口訣,打下了基礎。

教學其余口訣。

引導學生擺放第三個。

問:這時有多少根小棒?你想到了什么樣的算式?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10+5153某5=155某3=15

引導學生編口訣。你能根據(jù)這個乘法算式編出乘法口訣嗎?

4)用相同的的辦法教學最后兩句口訣。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15+5204某5=205某4=20四五二十

20+5255某5=25五五二十五

[設計意圖]學生獨立思考,給如何有效地記住口訣帶來了方便。

5、引導學生記憶5的乘法口訣。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5的乘法口訣,你們看5的口訣共有幾句?怎樣才能更好更快的記住這些口訣呢?你有什么好辦法?把你的好辦法給你的同桌說一說。

[設計意圖]進一步給學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體驗口訣編制的過程,明確口訣的來源,加深對乘法口訣的理解。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優(yōu)秀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時、分的知識,初步養(yǎng)成遵守時間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2、在實際情境中,認識時、分,初步體會時、分的實際意義。

3、結合生活實際認識鐘表,能準確地讀出、寫出鐘面上的時刻。

教學重點:

認識鐘表,準確讀寫鐘面上的時刻。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鐘面,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

師出示主題圖:我們贏了。

引導學生描述這一情境,并滲透愛國主義的教育。

師:你會認這個時間嗎?“你知道有關時間和鐘表的哪些知識?

二、問題探究

1、在學生說的基礎上邊總結,邊引導學生觀察鐘面,認識時針、分針、秒針,及12個大格、60個小格。

2、播放課件。讓學生了解1時、1分的時間概念。以及時分間的聯(lián)系。

3、借助鐘面撥一撥,說一說,初步了解時、分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三、體驗感悟

認讀鐘面上的時刻

①認讀整時。通過幾組整時的圖片的認讀,引導學生總結出:分針指著12,時針指向數(shù)字幾就是幾時整。

②、認讀幾時幾分。(播放課件)

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區(qū)分時針、分針。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分針走了幾個小格,就是幾分。合起來是幾時幾分。

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幫助指導。

③、兩種記時方法

師先把學生認出的時間用漢字記時法寫在黑板上,再問:你還有不同的記時方法嗎?

注意:幾個較難的時刻記錄

9:05、10:00、8:12等。

四、實踐應用

鞏固,并結合生活實際提高應用意識。

1、CAI出示:P65—1、

先讓學生觀察圖意,認讀時間,并說出小朋友在做什么。

滲透按時作息的教育。

2、P65—2、找朋友游戲。

教師講清游戲規(guī)則,并指導學生怎樣表達,宣布游戲開始。

指導學生小組活動

小組同學一人撥鐘面,其他人說時間,或寫時間,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