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廟導(dǎo)游詞優(yōu)秀5篇_第1頁
岳廟導(dǎo)游詞優(yōu)秀5篇_第2頁
岳廟導(dǎo)游詞優(yōu)秀5篇_第3頁
岳廟導(dǎo)游詞優(yōu)秀5篇_第4頁
岳廟導(dǎo)游詞優(yōu)秀5篇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岳廟導(dǎo)游詞優(yōu)秀5篇岳廟導(dǎo)游詞篇一

岳廟位于棲霞嶺南麓,初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原稱忠烈廟,經(jīng)歷了元、明、清、民國時興時廢,代代相傳一直何存到現(xiàn)在。1978年重新整修,使岳廟更加莊嚴肅穆。

岳廟是歷代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場所。岳飛是南宋初抗擊金兵的主要將領(lǐng),但被秦檜、張俊等人以“莫須有〞罪名誣陷為反叛朝廷,陷害至死。岳飛遇害前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岳飛遇害后,獄卒隗順冒著生命危險,背負岳飛遺體,越過城墻,草草地葬于九曲叢祠旁。2l年后宋孝宗下令給岳飛昭雪,并以五百貫高價懸賞求索岳飛遺體,用隆重的儀式遷葬于棲霞嶺下,就是現(xiàn)在岳墳的所在地。嘉泰四年〔1204年〕即岳飛死后63年朝廷追封為鄂王。

游人進岳廟參觀,頭門是一座二層重檐建筑,巍峨莊嚴,繼而是一個天井院落,中間是一條青石鋪成的甬道,兩旁古木參天。正殿重檐中間懸著一塊“心昭天日〞橫匾,是葉劍英的手筆。大殿正中是彩色岳飛塑象,身著紫色蟒袍,臂露金甲,顯示了武將的英雄氣概。岳飛生前是無資格穿蟒袍的,因后封鄂王,所以身著蟒袍。殿兩面壁上是明代莆人洪珠寫的“盡忠報國〞四個大字。座像上面懸著一塊“還我河山〞的橫匾,是岳飛手跡,左右兩邊各懸一塊“碧血丹心〞與“浩氣長存〞橫匾,是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和已故西泠印社社長沙孟海寫的`,正殿后面兩旁是岳母刺字等巨幅壁畫,展示了岳飛保衛(wèi)國家的英雄業(yè)跡。

正殿西面有一組庭園,入口處有精忠柏亭,內(nèi)有枯柏8段,傳說這棵柏樹原在大理寺風(fēng)波亭邊上,岳飛遇害后樹就枯死了,后來就移放在岳墳邊上,稱為精忠柏。現(xiàn)經(jīng)鑒定,此枯柏并非南宋古柏,而是屬于松柏科的植物化石,其歷史有一億二千萬年以上了。入庭園,南北各有一條碑廊,北面碑廊陳列的是岳飛的詩詞、奏札等手跡,南面是歷代修廟的記錄以及歷代名人憑吊岳飛的詩詞。庭園中間有一石橋名精忠橋;過精忠橋便是墓闕,造型古樸,是1978年重修時按南宋的建筑風(fēng)格造的。墓闕邊上有一口井名忠泉。進墓闕重門就是岳飛墓園,墓道兩側(cè)有石馬石虎石羊各一對,石俑三對正中便是岳飛墓,墓碑上刻著“宋岳鄂王墓〞,左邊是岳云墓,墓碑上刻著“宋繼忠侯岳云墓〞,兩墓保持宋代的式樣。墓前一對望柱上刻有一副對聯(lián):“正邪自古同冰炭,毀譽于今判偽真〞。墓闕后面兩側(cè)跪著今4個鑄鐵像,供人唾罵,遺臭萬年。墓闕后重門旁有對聯(lián)一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奸臣〞。墓園一側(cè),另有一組庭園,現(xiàn)已成岳飛紀念館,供游人瞻仰。

杭州岳廟導(dǎo)游詞篇二

岳廟,多稱為岳王廟,位于西湖棲霞嶺南麓,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初稱“褒忠衍福禪寺〞,明天順間改額“忠烈廟〞;因岳飛追封鄂王而稱岳王廟,歷代迭經(jīng)興廢,現(xiàn)存格局于清代重建后形成,分為墓園、忠烈祠、啟忠祠三局部。墓園坐西向東,忠烈祠和啟忠祠坐北朝南;岳王廟大門,正對西湖五大水面之一的岳湖,墓廟與岳湖之間,高聳著“碧血丹心〞石坊,寄托炎黃子孫對愛國英雄的敬仰之情。現(xiàn)岳飛墓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忠烈祠有門樓、正殿各一,配殿二,殿前庭園空曠,古木蕭森。正殿為重檐歇山頂,檐間“心昭日月〞匾額是葉劍英元帥于1979年岳王廟重建時題書的。正殿兩側(cè)壁有明代浙江參政洪珠題寫的“精忠報國〞四個大字,正殿中間為岳飛塑像,原是戴冕旒的帝王形象,牛牛范文…““〞〞時被毀?,F(xiàn)在武將裝束的坐像高4.54米,頭戴帥盔,身披戰(zhàn)袍。像前高懸“還我河山〞匾,傳為岳飛手跡。

杭州岳王廟位于西湖西北角,北山路西段北側(cè)。重檐歇山頂,檐間"心昭天日"匾額是葉劍英元帥于1979年岳王廟重建時題書的。正殿西側(cè)壁有明代浙江參政洪珠題寫的"盡忠報國"四個大字,正殿中間為岳飛塑像,原是戴冕旒的帝王形象,"“〞"時被毀?,F(xiàn)在武將裝束的坐像高4.54米,頭戴帥盔,身披戰(zhàn)袍。像前高懸"還我河山"匾,傳為岳飛手跡。

配殿啟忠祠,原祀岳飛父母,今改作岳飛抗金史跡陳列室。岳墓,也稱岳墳。岳飛被害后,獄卒隗順潛負其尸,葬于北山之麓,宋孝宗即位后,以禮改葬于此。陵園入口處有"精忠柏亭",亭北側(cè)墻上,為馮玉祥書寫的石刻題詞"民族英雄"。進墓園門,兩側(cè)是碑廊,陳列歷代石碑125塊。北廊是岳飛詩詞、奏札等手跡;南廊是歷代名人憑吊題詠、岳廟幾次重建的碑記?,F(xiàn)在的岳飛墓闕是1979年整修時按南宋建筑風(fēng)格設(shè)計的,墓道兩旁陳列的石虎、石羊、石馬和石翁仲,是明代的遺物。墓闕下有四個鐵鑄人像,反剪雙手,面墓而跪,即陷害岳飛的秦檜、王氏、張俊、萬俟咼四人。跪像背后墓闕上有楹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及其子岳云墓葬處。1162年由宋孝宗安葬于此。墓以塊石圍砌,周圍古柏森森,墓道有石俑莊嚴,階下有秦檜等四賊跪像。岳王廟·公元1221年為紀念民族英雄岳飛,始建岳廟和岳墳。"“〞"時,岳廟曾遭破壞,1979年重修,目前岳廟共有忠烈祠、岳飛事跡陳列館、碑廊及岳飛墓,墓前為奸臣秦檜等四人的鐵鑄跪像。1961年岳墓被列為國家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忠烈廟西側(cè)舊為啟忠祠,祭祀岳飛父母及其五子〔云、雷、霖、震、靄〕、五媳玉女銀瓶,現(xiàn)辟為岳飛紀念館,以實物、圖片等介紹岳飛氣貫日月的一生和巨大影響。展品中有一尊在墓前出土的南宋石翁鐘,證實了這里確實是以禮改葬岳飛處。

岳廟導(dǎo)游詞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本次實習(xí)導(dǎo)游——王禧懿,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杭州的名勝古跡岳廟。

大家請看,岳廟的門上,刻著一對楹聯(lián),“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出于岳飛的《滿江紅》。

進了岳廟來到了岳飛像,游客們,你們看,岳飛像身高4。35米,背上刻著“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岳飛頭戴紅鹖冠,身穿紫色蟒袍,身披鎧甲,腳登長靴,手握寶劍,昂首挺胸,樣子真是威風(fēng)凜凜。

岳飛是出生普通農(nóng)家的,他自幼胸懷大志,發(fā)奮向上,勤奮學(xué)習(xí),苦練本領(lǐng),他的愛國的形象,始終鼓勵著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他的愛國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岳飛還說過一句話:“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

游客們,再往前走就是岳飛墓了,岳飛墓前跪著四個殺死岳飛的人,叫秦檜和他的老婆王氏,張俊和萬俟卨,其中萬(mo)不讀萬,他們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了只有39歲的岳飛,他們的行為遭到了后人疼罵。

各位游客們本次游玩到此結(jié)束,請游客下次再來游玩,我愿意再次為你們效勞。

杭州岳廟導(dǎo)游詞篇四

杭州岳王廟位于西湖西北角,北山路西段北側(cè)。岳王廟是歷代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場所。岳王廟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間改稱“忠烈廟〞,經(jīng)歷了元、明、清、民國時興時廢,代代相傳一直何存到現(xiàn)在。

南北各有一條碑廊,北面碑廊陳列的是岳飛的詩詞、奏札等手跡,南面是歷代修廟的記錄以及歷代名人憑吊岳飛的詩詞。庭園中間有一石橋名精忠橋;過精忠橋便是墓闕,造型古樸,是1978年重修時按南宋的建筑風(fēng)格造的。

墓闕邊上有一口井名忠泉。進墓闕重門就是岳飛墓園,墓道兩側(cè)有石馬石虎石羊各一對,石俑三對正中便是岳飛墓,墓碑上刻著“宋岳鄂王墓〞,左邊是岳云墓,墓碑上刻著“宋繼忠侯岳云墓〞,兩墓保持宋代的式樣。墓前一對望柱上刻有一副對聯(lián):“正邪自古同冰炭,毀譽于今判偽真〞。

墓闕后面兩側(cè)分列秦檜等4人的鑄鐵跪像,供人唾罵,遺臭萬年。墓闕后重門旁有對聯(lián)一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奸臣〞。墓園一側(cè),另有一組庭園,現(xiàn)已辟成岳飛紀念館,供游人瞻仰。

杭州岳廟導(dǎo)游詞篇五

岳王廟位于西湖西北角,曲院風(fēng)荷對面,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場所。岳飛父子墓地、墓前長跪千年的秦檜等4座奸臣跪像,讓人心潮澎湃。此外,展廳內(nèi)還陳列著關(guān)于岳飛生平的史料,可了解岳將軍“精忠報國〞的一生。

步入岳王廟景區(qū)正門,是一個方方正正的院落,正前方是岳王廟的主體建筑忠烈祠。正殿是供奉岳飛的殿堂,門額上掛著“心昭天日〞四字匾額,非常莊嚴。步入正殿,迎面是岳飛一身戎裝的全身像,頭頂高懸著他的誓言“還我河山〞。大殿四周的墻壁上的壁畫記述了岳飛的生平,其中最動人的便是“岳母刺字〞。正殿兩側(cè),供奉的是岳飛的兩員大將牛皋和張憲。

參觀完正殿返回院落,往西走經(jīng)過碑廊,過精忠橋便來到墓園區(qū),這里一大一小是岳飛和兒子岳云的墓。正對著岳墓的是一座拱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