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器的熱設(shè)計_第1頁
變頻器的熱設(shè)計_第2頁
變頻器的熱設(shè)計_第3頁
變頻器的熱設(shè)計_第4頁
變頻器的熱設(shè)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以下資料主要是在網(wǎng)上搜集來的,加了點個人的理解,目的是將其作為自己在散熱知識掌握程度的一個小結(jié),希望對同行設(shè)計人員有個參考作用以18.5KW變頻器舉例"通常散熱器的設(shè)計分為三步1:根據(jù)相關(guān)約束條件設(shè)計處輪廓圖。2:根據(jù)散熱器的相關(guān)設(shè)計準則對散熱器齒厚、齒的形狀、齒間距、基板厚度進行優(yōu)化。3:進行校核計算"變頻器發(fā)熱主要是來自功率模塊IGBT和整流橋,必須通過散熱器導熱,采用自然風冷或強迫風冷將熱量散發(fā)出去?!吧崞骼鋮s方式的判斷對通風條件較好的場合:散熱器表面的熱流密度小于0.039W/cm2,可采用自然風冷。對通風條件較惡劣的場合:散熱器表面的熱流密度小于0.024W/cm2,可采用自然風冷。對通風條件較好的場合,散熱器表面的熱流密度大于0.039W/cm2而小于0.078W/cm2,必須采用強迫風冷。對通風條件較惡劣的場合:散熱器表面的熱流密度大于0.024W/cm2而小于0.078W/cm2,必須采用強迫風冷”注:“”中的文字是轉(zhuǎn)摘來的,不知道依據(jù),也不太理解。以下同,不再說明!“自然冷卻散熱器的設(shè)計方法考慮到自然冷卻時溫度邊界層較厚,如果齒間距太小,兩個齒的熱邊界層易交叉,影響齒表面的對流,所以一般情況下,建議自然冷卻的散熱器齒間距大于12mm,如果散熱器齒高低于10mm,可按齒間距≥1.2倍齒高來確定散熱器的齒間距,一般齒間距=<1/4的散熱器高度”變頻器首先按照模塊放置要求,預先確定外形尺寸為寬*長*厚260*220*50先看看自然風冷,按照上述原則,選擇鎮(zhèn)江長虹散熱器有限公司的DY-V系列散熱器,見下圖下載(13.48KB)2010-1-1910:30變頻器發(fā)熱量為額定功率P的5%-6%18.5kw變頻器發(fā)熱量計算Q熱=6%P=6%*18.5=1.11(kw)=1110(W)P為變頻器額定功率型材散熱器表面積計算A=UL式中:U散熱器翅片橫截面的周長,cmL散熱器的長度,cmA=2422.5209*220*10-2=5329.545(cm2)散熱器表面的熱流密度Q熱/A=1110/5329.545=0.208(W/cm2)>=0.039W/cm2計算出來的散熱器表面的熱流密度,遠大于限制的0.039W/cm2,就算加長加厚散熱器,增大表面積,也遠遠不夠,所以不能采用自然風冷,要采用強迫風冷散熱器的布置見下圖下載(39.26KB)2010-1-1910:30也有將散熱器熱阻RTf來作為選擇散熱器的主要依據(jù)。Tj、RTj是半導體器件提供的參,P是耗散功率,RTc可以從熱設(shè)計專業(yè)書籍中查到。下面介紹一下散熱器的選擇。(1)自然冷卻散熱器的選擇首先按以下式子計算總熱阻RT和散熱器的熱阻RTf,即:RT=(Tjmax-Ta)/PcRTf=RT-RTj-RT。算出RT和RTf之后,可根據(jù)RTf和P來選擇散熱器。選擇時,根據(jù)所選散熱RTf和P曲線,在橫坐標上查出已知P,再查出與P對應的散熱器的熱阻R'Tf。按照R'Tf≤RTf的原則選擇合理的散熱器即可。(2)強迫風冷散熱器的選擇強迫風冷散熱器在選擇時應根據(jù)散熱器的熱阻RTf和風速來選擇合適的散熱器?!庇钟幸姟?.概念(1)元件工作結(jié)溫Tj:即元件允許的最高工作溫度極限。本參數(shù)由制造廠提供,或產(chǎn)品標準強制給出要求。(2)元件的損耗功率P:元件在工作時自身產(chǎn)生的平均穩(wěn)態(tài)功率消耗,定義為平均有效值輸出電流與平均有效值電壓降的乘積。(3)耗散功率Q:特定散熱結(jié)構(gòu)的散熱能力。(4)熱阻R:熱量在媒質(zhì)之間傳遞時,單位功耗所產(chǎn)生的溫升。R=ΔT/Q2.散熱器的選配設(shè)環(huán)境溫度為Ta。散熱器的配置目的,是必須保證它能將元件的熱損耗有效地傳導至周圍環(huán)境,并使其熱源_即結(jié)點的溫度不超過Tj。用公式表示為P<Q=(Tj-Ta)/R①(當然,熱量的消散除對流傳導外,還可輻射。在后面討論)而熱阻又主要由三部分組成:R=Rjc+Rcs+Rsa②Rjc:結(jié)點至管殼的熱阻;Rcs:管殼至散熱器的熱阻;Rsa:散熱器至空氣的熱阻。其中,Rjc與元件的工藝水平和結(jié)構(gòu)有很大關(guān)系,由制造商給出。Rcs與管殼和散熱器之間的填隙介質(zhì)(通常為空氣)、接觸面的粗糙度、平面度以及安裝的壓力等密切相關(guān)。介質(zhì)的導熱性能越好,或者接觸越緊密,則Rcs越小。(參考值:我廠凸臺元件的風冷安裝,一般可考慮Rcs≈0.1Rjc)Rsa是散熱器選擇的重要參數(shù)。它與材質(zhì)、材料的形狀和表面積、體積、以及空氣流速等參量有關(guān)。綜合①和②,可得Rsa<〔(Tj-Ta)/P〕-Rjc-Rcs③上式③即散熱器選配的基本原則。一般散熱器廠商應提供特定散熱器材料的形狀參數(shù)和熱阻特性曲線,據(jù)此設(shè)計人員可計算出所需散熱器的表面積、長度、重量,并進一步求得散熱器的熱阻值Rsa?!贝朔N方法沒試過,因為具體到某種型號的散熱器的性能曲線,不容量獲得既已采用強迫風冷,就要選擇風機“設(shè)定肋基溫度為+80℃,用整機的高溫環(huán)境溫度+50℃作為進口空氣溫度,設(shè)定出口空氣溫度為+60℃,定性溫度為tf=(60+50)/2=55℃強制風冷所帶走的熱量大約是總損耗功率的90%,其余10%主要靠電源外殼向外的熱輻射以及自然對流散掉”通風量的計算Q熱'=Cp*ρ*Q風*ΔtQ風=Q熱*60/(Cp*ρ*Δt)式中:CP空氣的比熱(J?kg?℃)1005J/(kg?K);ρ空氣的密度(kg/m3)1.06kg/m3;Q風通風量(m3?min);Q熱'風機帶走的熱量(W),Q熱*90%;△t空氣出口與進口溫差(℃)一般是10℃-15℃;不知道此依據(jù)是什么Q風=Q熱'*60/(Cp*ρ*Δt)=90%*Q熱*60/(1005*1.06*△t)=0.051*Q熱/△t=0.051*1110/10=5.66(m3/min)上式Q風=0.051*Q熱/△t變化一下Q風=0.051*P機*60/△t=3.06*P機/△t式中P機為變頻器額定功率,kw是我常用的公式,作為計算所需風量的依據(jù),個人以為△t取10偏低,理論風量太大,實際上也沒有測量過正好手頭有一本科暢公司的風機說明書,上有風量計算公式,Q風=1.76P/(t2-t1)(CFM)英尺3/min=0.05P/(t2-t1)(m3/min)舉有一例:AirFlow=1.76*1000/(59-20)=45(CFM)(發(fā)熱量1000W,出口溫度59℃,進口溫度20℃)溫差達39℃,到底應該是多少比較合適,暈!理論計算出來的風量值,考慮到風量損失及安全性等因素,要乘以1.5-2倍,Q風‘>=1.5Q風選用臺灣建準KD2412PMBX_6A風量120CFM=3.4m3/min,兩只根據(jù)冷卻方案,確定了強迫風冷,重新選定散熱器,選擇無錫鴻祥散熱器有限公司的插片式散熱器,見圖,輪廓尺寸是根據(jù)元器件的放置大致初定的,下面就要校核。下載(14.34KB)2010-1-1910:30散熱器的校核計算換熱方程式Q熱=h.A·△t·ηf式中:Q熱電子設(shè)備的耗熱,Wh總換熱系數(shù),W/m2·℃有效換熱面積,m2對流平均溫差,℃換熱效率A△tηf這個公式是電子設(shè)備熱設(shè)計標準手冊上查到的,不會有錯,就看怎么理解參數(shù)了。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4研究所夏愛清的那篇文章上的公式與之相比有點區(qū)別,摘錄如下:以下簡稱夏文“Q0=hPLC·(t0-tf)設(shè)定ηf為肋片散熱效率,則實際散熱量為:Q=Q0·ηf=hPLC·△t·ηf式中,h為對流換熱系數(shù),W/m2·℃;P為肋片橫截面周長,m;Lc為修正長度,m;△t為流體與壁面的溫差,℃。設(shè)定肋基溫度為+80℃,用整機的高溫環(huán)境溫度+50℃作為進口空氣溫度,設(shè)定出口空氣溫度為+60℃,則:△t=80-50=30℃定性溫度為tf=(60+50)/2=55℃”這里將△t=30℃,我理解為散熱器鋁片與環(huán)境溫度差但P.LC不理解,肋片橫截面周長*修正長度,得到的結(jié)果是什么面積呢?回到換熱公式,先來求h,總換熱系數(shù)h=λ.Nu/d式中:h換熱系數(shù)W/m2.℃λ空氣的換熱系數(shù)W/m.℃0.029W/(m·K)努謝爾特數(shù)Nud當量直徑,m當量直徑d=4A/U式中:A散熱片中每兩個肋片圍成的面積,m2U散熱片中每兩個肋片圍成的周長,m從圖3可以看出每兩個肋片圍成的尺寸是5.2*79d=4A/U=4*0.0052*0.079/2(0.0052+0.079)=0.00976m下面求努謝爾特數(shù)Nu要求出努謝爾特數(shù)Nu,先要求出雷諾數(shù)ReRe=vd/ν式中:Re雷諾數(shù)vdν空氣流速m/s當量直徑運動粘度m18.9×10^-6m2/s空氣流速v和風機相關(guān),v=Q風*90%/AQ風風機的標稱通風量考慮到側(cè)隙和底縫及同風量不均勻等因素,所以按90%計算A通風孔的面積這個我也有疑慮,是機箱出風口面積還是進風口的面積,又或是散熱器的肋板風道面積呢?《夏》文中,風機是貼著板壁放置,向里吹風,所以此面積是機箱板壁進風口的面積,我的這個沒有板壁阻擋,只有安全罩,向外排風的,面積應該采用哪個呢,我這里采用機箱上部出風口的孔洞面積,120*120mm2v=Q風*90%/A=4.2*90%/(0.12*0.12)=262.5(m/min)=4.375(m/s)Re=vd/ν=4.375*0.00976/18.9×10^-6=2259由2200<Re<10^4可知,空氣在散熱器內(nèi)為強制紊流,則由下面的公式計算出努謝爾特數(shù),即Nu=0.116(Re^2/3-125)Pr^1/3[1+(d/L)^2/3(μ′/μ)^0.14]式中:Re雷諾數(shù)Pr普郎特數(shù)查得Pr=0.7d當量直徑mL散熱器長度mμ動力粘度初步定為220mm20.1×10^-6kg/(m.s)μ′為空氣定性溫度為+50°C時的動力粘度,19.6×10^-6kg/(m.s)上式是《夏》文引用的。在《電子設(shè)備手冊》中,也提到到了努謝爾特數(shù)Nu計算,Re<2200層流狀態(tài)Nu=1.86(Re.Pr.d/L)^1/3.(μ′/μ)^0.14Re>10^4紊流狀態(tài)Nu=0.023Re^0.8.Pr^0.4偏沒有2200<Re<10^4時的公式,郁悶!所以這里采用《夏》文中的公式。Nu=0.116(Re^2/3-125)Pr^1/3[1+(d/L)^2/3(μ′/μ)^0.14]=0.116(2259^2/3-125)*0.7^1/3[1+(0.00976/0.22)^2/3*(19.6*10^-6/20.1*10^-6)^0.14=5.5現(xiàn)在可以計算對流換熱系數(shù)了h=λ.Nu/d=0.029*5.5/0.00976=16.34(w/m2.k)再來計算總的換熱量Q熱=h.A·△t·ηfηf按0.9取值,也沒什么依據(jù),有按0.95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