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0590e19086332f426326773017a385/030590e19086332f426326773017a3851.gif)
![小學科學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0590e19086332f426326773017a385/030590e19086332f426326773017a3852.gif)
![小學科學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0590e19086332f426326773017a385/030590e19086332f426326773017a3853.gif)
![小學科學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0590e19086332f426326773017a385/030590e19086332f426326773017a3854.gif)
![小學科學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0590e19086332f426326773017a385/030590e19086332f426326773017a385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1小學科學考試試題及答案教師招聘考試小學科學復習資料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學素養(yǎng)的四個核心因素是科學興趣、科學精神_、科學概念_、科學方法。
2、凸透鏡有放大、成像_、聚光_的作用。
3、我國"神州"五號載人飛船首次發(fā)射成功,首位航天員是楊利偉。
4、植物的葉一般可以分為葉片_、葉柄_、葉脈_三部分。
5、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_。要精確測量物體的溫度,需要使用溫度計_。它是根據(jù)液體熱脹冷縮_的性質(zhì)制成的。
6、人類生長發(fā)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營養(yǎng)全部來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質(zhì)、糖類_、脂肪_、維生素_、礦物質(zhì)_五種營養(yǎng)成分。
7、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我國科學家是袁隆平_。
8、沉淀_、過濾_和消毒_是三種常用的凈化水的方法。
9、熱空氣受熱上升,冷空氣流過來補充,就形成了風_。
(二)、選擇(10分,每題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確順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種類最多,數(shù)量最多的動物是()。
A、鳥類
B、哺乳動物
C、爬行動物
D、昆蟲
3、下列物體,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
B、食鹽、沙
C、氧氣、白糖
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頭辨別物體時的順序,依次為()。
A、先看后聞再嘗
B、先看后嘗再聞
C、先嘗后看再聞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當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
6、我們在燈光下能看到物體,是光的()。
A、反射現(xiàn)象
B、折射現(xiàn)象
C、輻射現(xiàn)象
D、直射現(xiàn)象
7、彩虹的顏色一般可以分為()。
A、五種
B、六種
C、七種
D、無數(shù)種
8、下列不屬于果實的是()
A、無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蘿卜
9、磁鐵中吸鐵本領最強的部分是在()。
A、中間和兩端
B、中間或兩端
C、兩端
D、中間
10、使用酒精燈的正確步驟是()。
A、打開燈帽豎放,從下往上點火,用內(nèi)焰加熱,從正面蓋上燈帽
B、打開燈帽豎放,從上往下點火,用外焰加熱,從側(cè)面蓋上燈帽
C、打開燈帽豎放,從下往上點火,用外焰加熱,從側(cè)面蓋上燈帽
(三)簡答。(40分,每題8分)
1、小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3、雷電是怎樣形成的?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對人類有何意義?
5、在《沉與浮》一課教學時,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是先放鹽,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學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鹽;都使土豆浮起來了,你如何看待學生這一實驗步驟?
(四)、案例分析(10分)
對于下述課堂上的師生對話,你有何感想?
小學科學課上,老師在介紹木星時,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顆衛(wèi)星。突然,有個學生否定了老師的說法:"不,老師,
應該是15顆。"另一位學生馬上補充:"不,是16顆。"老師親切地問第一位學生,"你怎么知道是15顆",學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讀物上看到的。"老師接著又問另一位學生,他回答,"最近一期雜志上說是16顆。"這位老師聽了,高興地對同學們說,"你們真了不起!課本上有些知識范圍確實陳舊過時了,老師也落后了。木星的衛(wèi)星究竟有多少顆,課后我們再研究、核實,好嗎?":
答案
(一)填空
1、科學精神、科學概念、
2、成像、聚光
3、楊利偉
4、葉片、葉柄、葉脈
5、溫度、溫度計、液體熱脹冷縮
6、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zhì)
7、袁隆平
8、沉淀過濾消毒
9、風
(二)、選擇
1、A
2、D
3、C
4、A
5、B
6、A
7、C
8、D
9、C10、C
(三)、簡答
1、小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課程的內(nèi)容要滿足社會和學生雙方面的需要;科學課程應具有開放性;科學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答:月球圍繞地球轉(zhuǎn);地球圍繞太陽轉(zhuǎn)。當月球轉(zhuǎn)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的時候,月球的影子就會投在地球上。處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擋住了視線,就看不見太陽或只能看見太陽的一部分,于是形成了日食。
3、雷電是怎樣形成的?答:雷電是發(fā)生在天空中的大規(guī)模的放電現(xiàn)象。天空中的云,有的帶正電,有的帶負電;當兩塊帶不同種電的云相互接近時,就會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放電現(xiàn)象。放電時出現(xiàn)的電火花就是閃電,發(fā)出的聲音就是雷聲。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對人類有何意義?答:植物的葉子中的每一個葉綠體,都是一個小小的綠色"食品"加工廠。在陽光的照射下,葉綠體可以把根吸收來
的水分和由氣孔進來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養(yǎng)料,同時放出氧氣。葉的這種作用叫做光合作用。意義:葉的光合作用,不僅為植物制造了養(yǎng)料,還為動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養(yǎng)料和氧氣。
5、在《沉與浮》一課教學時,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是先放鹽,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學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鹽;都使土豆浮起來了,你如何看待學生這一實驗步驟?
答:《沉與浮》一課"土豆沉浮"的實驗程序,先放水與先放鹽對實驗的影響不大,因為不管水與鹽哪樣物體先放,對溶解的鹽水來說,它的密度都不會發(fā)生改變(最好先放適量的水,再根據(jù)需要多次放鹽進行攪拌)。但對放土豆的先
后時間就有一定的講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調(diào)制(攪拌)鹽水的過程中,時間一長,土豆有可能會被鹽水浸
潤,由于鹽水的高滲透作用,土豆內(nèi)的水分可能會被鹽水析出來,以至于改變土豆的密度,這樣就會影響實驗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四)、案例分析對于下述課堂上的師生對話,你有何感想?
小學科學課上,老師在介紹木星時,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顆衛(wèi)星。突然,有個學生否定了老師的說法:"不,老師,應該是15顆。"另一位學生馬上補充:"不,是16顆。"老師親切地問第一位學生,"你怎么知道是15顆",學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讀物上看到的。"老師接著又問另一位學生,他回答,"最近一期雜志上說是16顆。"這位老師聽了,高興地對同學們說,"你們真了不起!課本上有些知識范圍確實陳舊過時了,老師也落后了。木星的衛(wèi)星究竟有多少顆,課后我們再研究、核實,好嗎?"
(說明:答題的老師們可根據(jù)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學得的理念及獨特的感受,發(fā)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題思路僅供參考。)答題思路:
1.對這位老師的教學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可加以肯定:
A、體現(xiàn)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讓學生知道知識的更新。
B、能尊重學生,老師能放下架子與學生平等互學,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角色的轉(zhuǎn)換。
C、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評價理念,能對學生進行肯定與鼓勵,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2.對這一教學片斷還可提出以下建議:
A、可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科學發(fā)展觀教學;
B、可借此機會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小學科學部分
一、簡答題
1、簡述科學素養(yǎng)的四大要素。
答:科學素養(yǎng)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學興趣(求知本能),即對科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以及由此生發(fā)的親近科學、體驗科學、熱愛科學的情感;二、科學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和程序,知道如何運用科學技術(shù)知識去嘗試解決手頭身邊的問題;三、科學知識(概念核心),指對自然事物、自然現(xiàn)象和科學技術(shù)知
識的理解;四、科學精神(理念行為),即對科學技術(shù)具有正確的價值判斷,形成負責的學習態(tài)度,既勇于探究新知
又能夠?qū)嵤虑笫?,既敢于質(zhì)疑、獨立思考又樂于互助合作。
2、馬鈴薯、荸薺、蕃薯和蘿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莖,為什么?
答:莖的特征是①有節(jié)和節(jié)間;②節(jié)上有葉或變態(tài)葉;③有芽。因此,
在上述植物中,馬鈴薯和荸薺是莖,其中馬鈴薯是塊莖,荸薺是球莖;蕃薯和蘿卜雖然形狀與馬鈴薯和荸薺差不多,但由于它們沒有節(jié)和節(jié)間之分,也沒有芽。所以蕃薯和蘿卜是根,且都屬于變態(tài)根。
3、簡述科學探究的實現(xiàn)途徑。
答:科學探究的實現(xiàn)宜通過三條途徑:①貫穿與教學、學習的全過程,不僅使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教師講授中也要
引發(fā)、引導學生的探索活動。把科探究滲透在整個科學課教學的全過程。②把科學探究作為教學的一個內(nèi)容。③在各個主題中有活動建議,滲透和體現(xiàn)探究。
4、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答:教學中的引導,主要是指教師要創(chuàng)設各種條件、運用各種方法讓學生去經(jīng)歷提問、發(fā)現(xiàn)、驗證、分析解釋、交流等探究過程。如: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多媒體、演示實驗引導;通過提問引導;通過有效的結(jié)構(gòu)材料引導;通過一起寫下來歸類、分析引導;試圖解釋引導;展示資料引導;鼓勵提問引導;鼓勵驗證引導;贊賞特別辦法引導等等。(答題的教師可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與體會,靈活回答這個問題。)
5、如何準確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答:要準確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就要說清楚以下幾個因素:物體的位置與參照物;運動的相對性;運動的方向和快慢;運動與時間的關系等。
6、簡述冬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點。答:冬季星空主要的星座有仙后、英仙、金牛、御夫、雙子、獵戶、大犬、小犬等星座。冬季星空最為壯麗,冬季,是一年四季中亮星最多的季節(jié)。
7、可以根據(jù)哪些特征對物體或材料進行分類和排序?答:對物體,可以根據(jù)大小、輕重、形狀、顏色、冷熱、沉浮、結(jié)構(gòu)、所用材料等特征進行分類或排序;對材料,可以根據(jù)軟硬程度、透明性、可溶性、吸水性、導熱性、導電性、磁性、韌性、隔音能力等進行分類或排序。
8、簡述秋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點。
答:秋季星空出現(xiàn)的主要星座有:天琴、天鵝、仙女、飛馬、仙后、天鷹、天蝎、人馬、南魚等星座。秋季的星空銀河橫跨天空,但亮星較少,像仙女座河外星系這樣的深空天體卻比比皆是。
二、辯別題:
9、病毒不具細胞形態(tài),顆粒很小,遠非光學顯微鏡所能顯示,所以它的發(fā)現(xiàn)比細菌的發(fā)現(xiàn)要晚得多。天花和狂犬病以及愛滋病等的病源都是病毒。答:以上所述是對的。病毒不具細胞形態(tài),它由蛋白質(zhì)(為外殼)和核酸(為核心)構(gòu)成。它不能獨立生活,卻能寄生在活細胞里進行生命的繁衍。
天花和狂犬病以及愛滋病等的病源都是病毒。
10、地球上的潮汐現(xiàn)象(潮漲潮落)與月球的東升西落運動有關嗎?若有關,是什么關系?答:地球上的潮汐現(xiàn)象(潮漲潮落)與月球的周日運動有關。
潮汐的漲落交替存在于地球的任何地方,是月球的引力以及較少程度的太陽引力引起的(月球?qū)Φ厍虻某毕饔眉s為太陽對地球潮汐作用的2.2倍)。地球上海域、湖泊的水平面每天漲落兩次,離月球較近的地面上的水域受月球拉力最大,水會朝向正對著月球的那一點聚集,而在地球的另一面,月球?qū)Φ氐睦σ人睦Υ?,因此水域在離月球最遠的一點也形成凸點,這樣地球上就有兩個新的最高水域點。因此,當?shù)厍蛲瓿闪艘粋€完整的自轉(zhuǎn),幾乎地球上的每一點都有過兩次潮汐。
(以下是“大潮”、“小潮”的成因,可以不作答,供參考:任何一點最高的漲潮和最低的落潮都會發(fā)生在新月和滿月,在那
時,太陽和月球的引力同時作用向同一方向位,這就是“大潮”。當月球位于1/4位相時,太陽的引力剛好作用于月球的引力,就形成了最低的漲潮,稱為“小潮”。)
11、請描述科學探究活動過程。答:科學探究活動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觀察、實驗、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與結(jié)論,表達與交流等活動。
1)提出問題——針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提問,如“是什么”或“為什么會這樣”的問題,并能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
2)猜想與假設——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所觀察的現(xiàn)象作假設性的解釋。
3)制定計劃——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能對自己或小組提出的探究問題作出書面計劃。
4)觀察、實驗、制作——觀察和實驗,是觀察者利用感覺器官或借助“工具”對觀察對象進行感知及取證的探究活動。制作——動手制作簡易的科學模型或帶有創(chuàng)造性的科技作品。
5)搜集整理信息——能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簡單的表格、圖形、統(tǒng)計等方法整理有關資料。
6)思考與結(jié)論——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數(shù)據(jù),對現(xiàn)象作出合理的解釋或結(jié)論。能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將探究結(jié)果與假設相比較。
7)表達與交流——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表述研究過程和結(jié)果。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議,能對研究過程和結(jié)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
三、案例分析
12、對于下述課堂上的師生對話,你有何感想?小學科學課上,老師在介紹木星時,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顆衛(wèi)星。突然,有個學生否定了老師的說法:“不,老師,應該是15顆?!绷硪晃粚W生馬上補充:“不,是16顆?!崩蠋熡H切地問第一位學生,“你怎么知道是15顆”,學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讀物上看到的?!崩蠋熃又謫柫硪晃粚W生,他回答,“最近一期雜志上說是16顆?!边@位老師聽了,高興地對同學們說,“你們真了不起!課本上有些知識范圍確實陳舊過時了,老師好落后了。木星的衛(wèi)星究竟有多少顆,課后我們再研究、核實,好嗎?”(說明:答題的老師們可根據(jù)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學得的理念及獨特的感受,發(fā)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題思路僅供參考。)答題思路:
1.對這位老師的教學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可加以肯定:
A、體現(xiàn)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讓學生知道知識的更新。
B、能尊重學生,老師能放下架子與學生平等互學,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角色的轉(zhuǎn)換。
C、能對學生進行肯定與鼓勵,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2.對這一教學片斷還可提出以下建議:
A、可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科學發(fā)展觀教學;
B、可借此機會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13、某觀測者注意到,這天太陽升起的方位在東北方,且與前幾天相比,方位更偏北。請判斷這天的大致公歷日期,并描述這天太陽在天空中運動的模式。
1)判斷:這一天的日期大約在臨近夏至日——夏至日之間的日期。因為太陽升起的方位在東北方,說明太陽的直射光照正移向北回歸線。又因為這一天太陽升起比前幾天更偏北,說明這天只能是夏至日或臨近夏至日的日期,不可能是夏至以后的日期。所以判斷這一天日期為臨近夏至日——夏至
日之間的日期。
2)描述:這天的太陽從東北方升起,然后慢慢向西偏南移動,逐漸移向北回歸線上空或北回歸線稍偏南的上空,中午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或北回歸線稍偏南緯線),下午太陽逐漸向西偏北移動,傍晚從西北方落下。
14、在《沉與浮》一課教學時,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是先放鹽,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學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鹽;都使土豆浮起來了,你如何看待學生這一實驗步驟?為什么學生需要規(guī)范的實驗程序?
答:《沉與浮》一課“土豆沉浮”的實驗程序,先放水與先放鹽對實驗的影響不大,因為不管水與鹽哪樣物體先放,對溶解的鹽水來說,它的密度都不會發(fā)生改變(最好先放適量的水,再根據(jù)需要多次放鹽進行攪拌)。但對放土豆的先后時間就有一定的講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調(diào)制(攪拌)鹽水的過程中,時間一長,土豆有可能會被鹽水浸潤,由于鹽水的高滲透作用,土豆內(nèi)的水分可能會被鹽水析出來,以至于改變土豆的密度,這樣就會影響實驗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
科學需要客觀精神,為保證獲得的事實對證明一個問題的有效性,觀察與實驗必須要規(guī)范。在觀察與實驗所遵循的規(guī)則中,一個重要的規(guī)則就是要控制變量,如果應控制的變量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實驗的有效性就會受到影響。在《沉與浮》一課這一實驗中,土豆的密度應該保持不變,是需要控制的變量,因此要避免任何影響改變土豆密度的因素。
15、某一天傍晚,太陽已經(jīng)落山,天色漸漸變暗,一觀測者看到月亮高掛在東南天空請描述此時的月相(月亮的形狀),并判斷這天的大致農(nóng)歷日期。
答:這一天大致在農(nóng)歷11—12日。月相為上凸月,即月亮西邊大半部分亮,東邊邊緣暗。小學科學教師考試理論部分參考試題
及答案
一、填空。
1.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
2.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它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
3.小學科學的三個分目標是:(科學探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
4.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要求: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內(nèi)容的(全面化);評價方法的(多樣化);評價時機的(全程化)。
5.科學教育的課程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從空間上可分為(學校資源)、(家庭資源)和(社區(qū)資源)三類;從性質(zhì)上包括(人)、(物)、(環(huán)境)三大資源。
6.科學課程重點在于通過引導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fā)對科學的(興趣),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7.科學課程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師需帶領和指導學生做大量的(觀察實驗)、(動手操作)等活動。
8.科學課程中"物體與物質(zhì)"部分經(jīng)過對(物體)--(材料)--(物質(zhì))這三個層次的觀察與探討,了解物質(zhì)的一些(基
本性質(zhì))與(變化過程),使學生的認識逐漸由具體向抽象過渡。
9.小學科學的生命世界知識取向淺顯,但不等于內(nèi)容選擇隨意性零散化和瑣碎化,它體現(xiàn)了(基礎性)、(系統(tǒng)性)
與(探究性)等特點。
10、小學科學教學除了講授之外,還有多種活動:(搜集信息)、(現(xiàn)場考察)、(自然狀態(tài)下的觀察)、(實驗)、(專
題研究)、(情境模擬)、(科學小制作)、(討論辯論)、(種植飼養(yǎng))、(科學游戲)等。(留五個空,任意填。)
二、簡答題。
1、科學探究式教學有什么特征?
答:(1)學習者圍繞科學性問題展開探究活動。(2)學習者獲取可以幫助他們解釋和評價科學性問題的論據(jù)。(3)學習者要根據(jù)事實證據(jù)形成解釋,對科學性問題做出回答。(4)學習者通過比較其他可能的解釋,特別是那些體現(xiàn)
科學性理解的解釋,來評價他們自己的解釋。(5)學習者要交流和論證他們所提出的解釋。
2、簡述科學素養(yǎng)的四大要素。答:科學素養(yǎng)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學興趣(求知本能),即對科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以及由此生發(fā)的親近科學、體驗科學、熱愛科學的情感;二、科學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和程序,知道如何運用科學技術(shù)知識去嘗試解決手頭身邊的問題;三、科學知識(概念核心),指對自然事物、自然現(xiàn)象和科學技術(shù)知
識的理解;四、科學精神(理念行為),即對科學技術(shù)具有正確的價值判斷,形成負責的學習態(tài)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夠?qū)嵤虑笫?,既敢于質(zhì)疑、獨立思考又樂于互助合作。
3、簡述科學探究的實現(xiàn)途徑。
答:科學探究的實現(xiàn)宜通過三條途徑:①貫穿與教學、學習的全過程,不僅使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教師講授中也要引發(fā)、引導學
生的探索活動。把科學探究滲透在整個科學課教學的全過程。②把科學探究作為教學的一個內(nèi)容。③在各個主題中有活動建議,
滲透和體現(xiàn)探究。
4、在科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
答:教學中的引導,主要是指教師要創(chuàng)設各種條件、運用各種方法讓學生去經(jīng)歷提問、發(fā)現(xiàn)、驗證、分析解釋、交流等探究過程。如: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多媒體、演示實驗引導;通過提問引導;通過有效的結(jié)構(gòu)材料引導;通過一起寫下來歸類、分析引導;試圖解釋引導;展示資料引導;鼓勵提問引導;鼓勵驗證引導;贊賞特別辦法引導等等。(答題的教師可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與體會,靈活回答這個問題。)
三、案例分析
1、對于下述課堂上的師生對話,你有何感想?
小學科學課上,老師在介紹木星時,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顆衛(wèi)星。突然,有個學生否定了老師的說法:不,老師,
應該是15顆?!绷硪晃粚W生馬上補充:不,是16顆。”老師親切地問第一位學生,你怎么知道是15顆”學生答我
在一本科普讀物上看到的?!崩蠋熃又謫柫硪晃粚W生,他回答,最近一期雜志上說是16顆?!边@位老師聽了,高
興地對同學們說,你們真了不起!課本上有些知識范圍確實陳舊過時了,老師好落后了。木星的衛(wèi)星究竟有多少
顆,課后我們再研究、核實,好嗎?”
(說明:答題的老師們可根據(jù)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學得的理念及獨特的感受,發(fā)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題思路僅供參考。)答題思路:
1.對這位老師的教學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可加以肯定:
A、體現(xiàn)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讓學生知道知識的更新。
B、能尊重學生,老師能放下架子與學生平等互學,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角色的轉(zhuǎn)換。
C、能對學生進行肯定與鼓勵,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2.對這一教學片斷還可提出以下建議:
A、可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科學發(fā)展觀教學;
B、可借此機會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2、在《沉與浮》一課教學時,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是先放鹽,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學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鹽;都使土豆浮起來了,你如何看待學生這一實驗步驟?為什么學生需要規(guī)范的實驗程序?
答:《沉與浮》一課土豆沉浮”的實驗程序,先放水與先放鹽對實驗的影響不大,因為不管水與鹽哪樣物體先放,對
溶解的鹽水來說,它的密度都不會發(fā)生改變(最好先放適量的水,再根據(jù)需要多次放鹽進行攪拌)。但對放土豆的
先后時間就有一定的講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調(diào)制(攪拌)鹽水的過程中,時間一長,土豆有可能會被鹽水浸潤,由于鹽水的高滲透作用,土豆內(nèi)的水分可能會被鹽水析出來,以至于改變土豆的密度,這樣就會影響實驗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
科學需要客觀精神,為保證獲得的事實對證明一個問題的有效性,觀察與實驗必須要規(guī)范。在觀察與實驗所遵循的規(guī)則中,一個重要的規(guī)則就是要控制變量,如果應控制的變量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實驗的有效性就會受到影響。
在《沉與浮》一課這一實驗中,土豆的密度應該保持不變,是需要控制的變量,因此要避免任何影響改變土豆密度的因素。
教法部分參考書目
1、《國家課程標準科學課程標準(3-6年級)》;
2、走近新課程叢書《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解讀》。
人教論壇?小學科學教育論壇?新科教版三年級上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植物):
1、樹是一種植物,是有生命的物體,有許多可觀察的特征:樹的高矮、樹冠的形狀、樹干的粗細、樹皮和樹葉的樣子。
2、在一棵真正的大樹旁,我們看見過:樹瘤、果實、小動物、鳥巢、小草、蔓藤等,這說明植物的生長與周圍的動物、植物和環(huán)境有關。
3、放大鏡是用來進行科學觀察的一種工具。
4、一棵大樹可以分成三部分樹冠、樹干和樹根,樹冠的形狀可以分為:三角形、圓形、半圓形和扇形等幾種。
5、拓印樹皮的方法是:把白紙緊壓在樹干上,先用手指在紙上反復按壓,再平捏蠟筆在紙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顏色。
6、在寫觀察記錄時,要注意格式,寫清:A.要寫出觀察的時間、地點、小組成員。B.要按觀察的順序來記錄。C.
最好貼上收集到的實物標本(或圖片等)。
7、植物按莖的質(zhì)地不同可以分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8、大樹和小草之間的不同點是:植株的高矮不同,大樹高、小草矮;莖的粗細不同,大樹粗、小草細;莖的質(zhì)地不同,大樹是木質(zhì)莖、小草是草質(zhì)莖;大樹是木本植物,小草是草本植物。共同點是:都是植物,都生長在土壤中,都有綠色的葉,都會開花結(jié)果,都需要水份、陽光和空氣。
9、植物按生長環(huán)境不同可以分為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常見的水生植物有:水葫蘆、金魚藻、水花生和浮萍。
10、水葫蘆和金魚藻的相同點是:都是水生植物,都有綠色的葉,都會開花結(jié)果,都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
11、一片葉子由葉柄和葉片兩部分構(gòu)成,葉片上有葉脈。葉也是有生命的,也有生長和衰老的完整過程,同一種植物的葉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12、用量葉片的長度和寬度的方法來比較葉片的大小。
13、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種植物都有一定的壽命。植物的變化(一生的典型生長階段)主要表現(xiàn)在發(fā)芽、生長、開花、結(jié)果等方面。
14、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長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需要水份,陽光,空氣和營養(yǎng);都會生長發(fā)育;都會繁殖后代;都有從生到死的
生命過程。
第二單元(動物):
1、我在校園的花壇和草叢里發(fā)現(xiàn)了蝴蝶、蚯蚓、小蟲、蟋蟀、蝗蟲、瓢蟲、小鳥等小動物。
2、在觀察活動中,我們要做到:A.愛護小動物(植物),不傷害它們;B.保護動物(植物)棲息地的原貌,保護他們的生存環(huán)境;C.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險的地方活動。
3、蝸牛的身體可以分為頭、腹、尾三部分,頭部長有觸角,眼睛長在觸角上,觜里長有齒舌,用氣孔呼吸、排泄糞便。
4、蝸牛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里,用腹足爬行,爬行時會分泌粘液是為了使腹足經(jīng)常保持濕潤避免爬行時受到損傷。
5、蚯蚓身體有口、環(huán)帶和肛門,生活在潮濕的環(huán)境里(土壤中)。
6、螞蟻的身體可以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觸角,胸部有3對(6只)足,生活在洞穴(土壤)中。螞蟻在行走會分泌一種信息素。
7、為了觀察螞蟻,我們可以帶些面包屑和白糖做誘餌。帶上放大鏡,可觀察螞蟻身體。為了防止螞蟻亂爬,我們可以帶一個小玻璃瓶子,將螞蟻扣在里面。
8、池塘、小河中生活著和多小動物,數(shù)量最多的是魚類。金魚的身體可以分為頭、腹、尾三部分,身上長有鱗片,用鰓呼吸,用鰭幫助尾游泳。金魚喂得太多會被漲死。
9、世界上大約有一百多萬種動物,動物的共同特點: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會運動,需要食物維持生長,會排泄廢物,會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會生長發(fā)育,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借咨詢服務協(xié)議
- 聯(lián)合研究開發(fā)協(xié)議
- 辦公項目總結(jié)與未來展望報告
- 地坪澆筑勞務分包合同
- 獨院買賣合同協(xié)議書
- 磚砌體工程施工合同協(xié)議書
- 高效辦公流程優(yōu)化解決方案
- 媒體資源共享合作框架協(xié)議
- 制作細胞的結(jié)構(gòu)模型(第1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蘇科版生物七年級上冊
- 寫字樓照明設計施工方案
- 路基換填級配碎石施工方案
- EIM Book 1 Unit 7 Learning languages單元檢測試題
- 四川省政府采購評審專家考試題庫
- GB/T 34875-2017離心泵和轉(zhuǎn)子泵用軸封系統(tǒng)
- GB/T 25085.3-2020道路車輛汽車電纜第3部分:交流30 V或直流60 V單芯銅導體電纜的尺寸和要求
- GA/T 1081-2020安全防范系統(tǒng)維護保養(yǎng)規(guī)范
- 2023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2篇)
- 2022年云上貴州大數(shù)據(jù)(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虎符銅砭刮痧)基本理論及臨床應用課件
- 文件袋、檔案袋密封條模板
- 依圖科技業(yè)務概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