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與史記課件_第1頁
司馬遷與史記課件_第2頁
司馬遷與史記課件_第3頁
司馬遷與史記課件_第4頁
司馬遷與史記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司馬遷與《史記》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與《史記》

史家之絕唱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1一、司馬遷生平司馬遷(前145—?)字子長,陜西韓城人。其父司馬談(?—前110)曾任太史令,是一個兼容并包的學者和歷史學家,曾著《論六家要指》。一、司馬遷生平司馬遷(前145—?)字子長,陜西韓城人2高祖司馬昌,秦始皇時作主鐵官。曾祖司馬無澤,漢初作長安一個“市長”。祖司馬喜,沒有做官,有第九等爵位,為五大夫。文帝時:“中人之家”,以農(nóng)業(yè)、畜牧致富,能出粟買爵;“耕牧河山之陽”。太史令:武帝新恢復的古官。主官天時星歷、祭祀禮儀、搜羅、保管典籍文獻。高祖司馬昌,秦始皇時作主鐵官。3十歲始居長安:轉(zhuǎn)益多師從董仲舒學習《春秋》從孔安國習古文《尚書》前108年,擔任太史令,閱讀大量的國家藏書。十歲始居長安:轉(zhuǎn)益多師從董仲舒學習《春秋》4二十歲開始漫游:察風考俗會稽——大禹;長沙——屈原登封——許由;楚——春申君豐沛——劉邦、蕭何、曹參、夏侯嬰魯——孔子;韓信故地齊——大國之風薛——多暴虐之徒鄒魯——多縉紳之士足跡:東至大海,出使西南,北登長城二十歲開始漫游:察風考俗會稽——大禹;長沙——屈原足跡:東至5李陵事變:腐刑公元前99年,李陵兵敗而降。司抱“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良好愿望,為李說了幾句公道話,但偏袒李廣利的漢武帝卻以“沮貳師”、“誣上”罪名“佴之蠶室”。

隱忍茍活:人能弘道,無如命何——前93年,完成《史記》——前93年,《報任安書》對自己際遇和心情作了完整交待。李陵事變:腐刑公元前99年,李陵兵敗而降。司抱“廣主上之意,6《史記》是具有抒發(fā)情懷的目的?!秷笕伟矔分校选吨芤住?、《詩經(jīng)》、《離騷》等等,歸結(jié)為“大抵皆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由此提出了“發(fā)憤著書”之說?!妒酚洝肥蔷哂惺惆l(fā)情懷的目的。7“不遇時”之悲:職位“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畜之,流俗之所輕”“悲乎!士生之不辰,愧顧影而獨存。恒克己而復禮,懼志行而無聞。諒才韙而世戾,將逮死而長勤,雖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陳。何窮達之易惑,信美惡之難分?!蓖硕笃浯?“立言”:理想寫一部史書,以此來歌頌“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贊揚漢家偉業(yè)。于是“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yè),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務一心營職,以求親媚于主上。”“不遇時”之悲:職位“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畜之8二、《史記》體例修史宗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紀傳體通史:第一部由個人獨立完成完整體系著作130卷,52萬字第一部“正史”時間跨度從黃帝——漢武帝(前101年),3000年歷史的長城二、《史記》體例修史宗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9《史記》構(gòu)成:本紀、表、書、世家、列傳十二本紀——全書大綱,以編年形式敘述歷代君主政績。詳今略遠;十表——以表格形式分項列出各歷史時期的大事,是全書敘事的補充和聯(lián)絡?!妒酚洝窐?gòu)成:本紀、表、書、世家、列傳十二本紀——全書大綱,10八書——天文、歷法、水利、經(jīng)濟等各類專門事項記載?!皶?,是記載歷代朝章國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專章。班固《漢書》改稱“志”,成為通例?!皶钡男拮瑸檠芯扛鞣N專門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八書——天文、歷法、水利、經(jīng)濟等各類專門事項記載。“書”,是11三十世家——世襲子弟及孔子、陳勝等歷代祭祀不絕的人物傳記。諸侯開國承家,子孫世襲,其傳記叫世家。從西周大封建始,到春秋、戰(zhàn)國,各諸侯國先后稱霸稱雄,盛極一時,用“世家”體裁記述非常妥當??鬃雍完惿媪腥搿笆兰摇笔且环N例外。孔子雖非王侯,卻是傳承三代文化的宗主。至于陳涉,不但是首義亡秦的領(lǐng)導者,且是三代以來以平民起兵而反殘暴統(tǒng)治第一人,而亡秦的侯王又多是他建置的。司馬遷將他的功業(yè)和湯放桀、武王伐紂,孔子作《春秋》相比,將他寫成為震撼暴秦帝國統(tǒng)治、叱咤風云的偉大歷史英雄,反映了作者進步的歷史觀。三十世家——世襲子弟及孔子、陳勝等歷代祭祀不絕的人物傳記。12七十列傳——本紀、世家以外各種人物傳記。單傳:一人一傳?!渡叹袀鳌贰独钏沽袀鳌返?。合傳:二人以上?!豆荜塘袀鳌贰独锨f申韓列傳》等。類傳:以類相從,把同一類人物活動,歸到一個傳內(nèi),如《儒林列傳》《循吏列傳》《刺客列傳》等。司馬遷把當時少數(shù)民族歷史情況也用類傳形式記載,如《匈奴列傳》《朝鮮列傳》《大宛列傳》等。七十列傳——本紀、世家以外各種人物傳記。13二、史家之絕唱實錄:不虛美,不隱惡。▄繼承史官傳統(tǒng),秉筆直書。▄專制時代,史官跌落到“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蓄之”的地位。▄欽佩孔子的人格:以普通士人的身份,為天下確立文化準則的宏大理想。二、史家之絕唱實錄:不虛美,不隱惡。14司馬遷繼承《春秋》精神《太史公自序》:“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司馬遷繼承《春秋》精神15司馬談認為:“自獲麟以來,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nèi)一統(tǒng),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甚多,身為太史令,有完成論載上代歷史的任務?!短饭孕颉罚骸扒矣鄧L掌其官,廢明圣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薄秷笕伟矔罚骸胺舶偃?,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彼抉R談認為:“自獲麟以來,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nèi)一統(tǒng),明主、16▄時代賦予宏闊的眼界;▄廣泛的游歷對社會有深入的了解;▄歷史并非是為君主唱贊歌的工具,繼承先秦史官傳統(tǒng)和諸子文化,確立了不屈服君主淫威的相對獨立和批判性立場。▄時代賦予宏闊的眼界;17《漢書·司馬遷傳贊》: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zhì)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稘h書·司馬遷傳贊》:181.史料的真實性和敘述的科學性《漢書·司馬遷傳》:司馬遷據(jù)《左氏》、《國語》,采《世本》、《戰(zhàn)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后事,迄于天漢。實地調(diào)查獲取材料:1.史料的真實性和敘述的科學性《漢書·司馬遷傳》:司馬遷據(jù)《19對搜集材料認真分析和選擇,淘汰無稽之談。對不清楚的問題,或采用闕疑,或載不同說法?!短K秦列傳》:蘇秦兄弟三人,皆游說諸侯以顯名,其術(shù)長于權(quán)變。而蘇秦被反間以死,天下共笑之,諱學其術(shù)。然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之蘇秦。夫蘇秦起閭閻,連六國從親,此其智有過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時序,毋令獨蒙惡聲焉。

對搜集材料認真分析和選擇,淘汰無稽之談。對不清楚的問題,或采20五帝本紀: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鬃铀鶄髟子鑶栁宓鄣录暗巯敌?,儒者或不傳。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fā)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閑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五帝本紀: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212.對歷史人物、事件有深刻思考深刻的批判性:劉邦:開國功績+好酒貪色、奸詐圓滑、自私、刻薄——市井無賴2.對歷史人物、事件有深刻思考深刻的批判性:22《蕭相國世家》: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馀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zhí)銳,多者百馀戰(zhàn),少者數(shù)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zhàn),顧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薄爸C狗乎?”曰:“知之?!备叩墼唬骸胺颢C,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fā)蹤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隨我,多者兩三人。今蕭何舉宗數(shù)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比撼冀阅已?。

《蕭相國世家》: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23漢十一年,陳豨反,高祖自將,至邯鄲。未罷,淮陰侯謀反關(guān)中,呂后用蕭何計,誅淮陰侯,語在淮陰事中。上已聞淮陰侯誅,使使拜丞相何為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為相國衛(wèi)。諸君皆賀,召平獨吊。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於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東陵瓜”,從召平以為名也。召平謂相國曰:“禍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衛(wèi)者,以今者淮陰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衛(wèi)衛(wèi)君,非以寵君也。愿君讓封勿受,悉以家私財佐軍,則上心說?!毕鄧鴱钠溆?,高帝乃大喜。

漢十一年,陳豨反,高祖自將,至邯鄲。未罷,淮陰侯謀反關(guān)中,呂24漢武帝:一代雄主;任用酷吏,任人唯親、迷信求仙、濫用民力等漢武帝:一代雄主;任用酷吏,任人唯親、迷信求仙、濫用民力等25權(quán)貴爭斗:《魏其武安侯列傳》:竇嬰、田分、灌夫。諛儒:叔孫通、公孫弘叔孫通仕秦,諛二世,得博士,后事項梁、從楚懷王,復事項羽,后歸漢。劉邦憎儒服,叔乃楚衣短制,“漢王喜”。魯儒生說他“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笔逶唬骸叭粽姹扇逡?,不知時變?!睓?quán)貴爭斗:《魏其武安侯列傳》:竇嬰、田分、灌夫。26弘為人恢奇多聞,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辯論有余,習文法吏事,而又緣飾以儒術(shù),上大說之。二歲中,至左內(nèi)史。嘗與主爵都尉汲黯請間,汲黯先發(fā)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說,所言皆聽,以此日益親貴。嘗與公卿約議,至上前,皆倍其約以順上旨。汲黯庭詰弘曰:“齊人多詐而無情實,始與臣等建此議,今皆倍之,不忠?!鄙蠁柡?。弘謝曰:“夫知臣者以臣為忠,不知臣者以臣為不忠?!鄙先缓胙?。左右幸臣每毀弘,上益厚遇之。弘為人恢奇多聞,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27《項羽本紀》:居數(shù)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guān)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表椡跻娗貙m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表椡趼勚?,烹說者?!俄椨鸨炯o》:居數(shù)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28▄掌握權(quán)勢的人物并非像他宣稱的那樣,擁有高貴品質(zhì)和道德正義;有時恰恰相反,如劉邦與項羽,李廣。對于社會各種邪惡、腐敗、庸俗的現(xiàn)象進行廣泛批判。▄掌握權(quán)勢的人物并非像他宣稱的那樣,擁有高貴品質(zhì)和道德正29今游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義,已饗其利者為有德?!惫什某笾?,餓死首陽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貶王;跖、蹻暴戾,其徒誦義無窮。由此觀之,“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侯之門仁義存”,非虛言也。布衣之徒,設(shè)取予然諾,千里誦義,為死不顧世,此亦有所長,非茍而已也。故士窮窘而得委命,此豈非人之所謂賢豪間者邪?今游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303.首創(chuàng)以“紀傳”為主的史學體裁,第一次以人為本位來記載歷史。▄以前,歷史主要以時間、事件為本位,人物多局限于社會上層。▄《史記》:帝王、諸侯、農(nóng)民領(lǐng)袖、卿相、將帥、后妃、宦官、文學家、思想家、刺客、游俠、商人、戲子、醫(yī)師、男寵、卜者等三教九流。3.首創(chuàng)以“紀傳”為主的史學體裁,第一次以人為本位來記載歷史314.《史記》開創(chuàng)政治、經(jīng)濟、民族、文化等各種知識綜合纂史方法。第一個為經(jīng)濟史作傳:《平準書》《貨殖列傳》;第一個為少數(shù)民族立傳:《匈奴列傳》《西南夷列傳》等;第一個為卑微者列傳:《刺客列傳》《游俠列傳》等。4.《史記》開創(chuàng)政治、經(jīng)濟、民族、文化等各種知識綜合纂史方法325.衡量歷史人物的地位依據(jù)其實際成就,而非所獲得的名位。項羽本紀呂太后本紀(孝惠,傀儡)孔子、陳勝——世家韓信不恥過胯季布曾為奴隸——烈丈夫管仲: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天下游俠——重然諾、輕死生5.衡量歷史人物的地位依據(jù)其實際成就,而非所獲得的名位。項羽336.表述歷史沒有停留在表象,而是揭示其深層的本質(zhì)因素。A、是什么力量推動歷史發(fā)展?6.表述歷史沒有停留在表象,而是揭示其深層的本質(zhì)因素。A、是34人的欲望:《貨殖列傳》:▄“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學而俱欲”,“自天子至于庶人”,無不“好利”:▄壯士勇于戰(zhàn)斗、閭巷少年劫財盜墓、歌妓舞女出賣色相、漁夫獵人沖風冒雪、賭徒彼此爭勝、醫(yī)師方技之人苦心鉆研、農(nóng)工商賈的各項經(jīng)營,吏人舞文弄法以求賄賂▄追求財富、追求物質(zhì)利益人的欲望:《貨殖列傳》:35——班固:“是非頗謬于圣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后六經(jīng),序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力而羞貧賤。”(漢書·司馬遷傳)——班固:“是非頗謬于圣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后六經(jīng),序游俠則36三、無韻之離騷發(fā)憤著書——強烈的抒情性。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三、無韻之離騷發(fā)憤著書——強烈的抒情性。37身雖陷敗,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而報于漢;事已無可奈何,其所摧敗,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懷欲陳之,而未有路,適會召問,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未能盡明。明主不曉,以為仆沮貳師,而為李陵游說,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因為誣上,卒從吏議。家貧,貨賂不足以自贖,交游莫救視,左右親近不為一言。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訴者?身雖陷敗,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而報于漢;事已無可奈何,其所摧38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所畜,流俗之所輕也。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而世又不與能死節(jié)者比,特以為智窮罪極,不為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樹立使然也。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3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guān)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發(fā),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支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40今仆不幸,蚤失父母,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少卿視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仆雖怯懦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沈溺縲紲之辱哉?且夫臧獲婢妾,由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今仆不幸,蚤失父母,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少卿視仆于妻子何如41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42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里所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里所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43《伯夷列傳》: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比舨?、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shù)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驌竦囟钢?,時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fā)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shù)也。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伯夷列傳》: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比舨?、叔齊,44《季布欒布列傳》:季布者,楚人也。為氣任俠,有名於楚。項籍使將兵,數(shù)窘漢王。及項羽滅,高祖購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陽周氏?!ぁぁぁぁぁつ索浙Q季布,衣褐衣,······之魯朱家所賣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買而置之田?!ぁぁぁぁぁぶ旒夷顺溯U車之洛陽,見汝陰侯滕公?!ぁぁぁぁぁぶ旒以唬骸熬暭静己稳缛艘玻俊痹唬骸百t者也?!敝旒以唬骸俺几鳛槠渲饔?,季布為項籍用,職耳。項氏臣可盡誅邪?今上始得天下,獨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廣也!且以季布之賢而漢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壯士以資敵國,此伍子胥所以鞭荊平王之墓也。君何不從容為上言邪?”汝陰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俠,意季布匿其所,乃許曰:“諾?!贝g,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當是時,諸公皆多季布能摧剛為柔,朱家亦以此名聞當世。季布召見,謝,上拜為郎中。《季布欒布列傳》:季布者,楚人也。為氣任俠,有名於楚。項籍使45《史記》敘事藝術(shù)1、寓褒貶于敘事之中。2、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故事。▄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故事:追求生動逼真的藝術(shù)效果與感染力。▄傳說性的材料,細節(jié)方面進行虛構(gòu)?!妒酚洝窋⑹滤囆g(shù)1、寓褒貶于敘事之中。463、故事具有戲劇性:鴻門宴四面楚歌、霸王別姬、陰陵失道、快戰(zhàn)三勝、臨江拒渡、施惠馬童4、互見法——將一個人的事跡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傳為主;或?qū)⑼患路稚⒃诓煌牡胤剑砸粋€地方的敘述為主;5、人物傳記的排列基本以時間為序,遵循以類相從的原則。3、故事具有戲劇性:鴻門宴47《史記》人物塑造藝術(shù)1、人物數(shù)量眾多、類型豐富、特征鮮明。2、“好奇”:喜愛非凡的具有旺盛生命力與才華出眾的人物——英雄史詩。▄奮起草莽而王天下的起義者;看上去怯懦無能而胸懷大志的英雄;不居權(quán)位而聲震人主的俠士;膽識過人、無往不勝的將帥;血濺五步的刺客;運籌帷幄、智謀百出的文弱書生;富可敵國的寡婦;敢于同情人私奔的漂亮女子……這些非凡的人物,構(gòu)成《史記》中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

《史記》人物塑造藝術(shù)1、人物數(shù)量眾多、類型豐富、特征鮮明。483、在描寫人物一生的過程中,注重表現(xiàn)人物命運的巨大變化。▄那些建功立業(yè)的大人物,常寫在卑賤時如何受人輕視:劉邦、韓信、蘇秦;▄那些不得善終的大人物,又常寫在得志時是如何地不可一世:項羽、李斯、田橫。▄充分暴露人的諸如勢利、報復心之類普遍的弱點。如劉邦、蘇秦微賤時與嫂子;李廣與霸陵尉;韓安國得罪下獄,小小獄卒對他作威作福,他東山再起后,特地把獄卒召來,舊事重提……人性的復雜性。

3、在描寫人物一生的過程中,注重表現(xiàn)人物命運的巨大變化。494、常用比較的方法,多刻畫英雄人物的悲劇命運:項羽、李廣、田橫、屈原?!短K秦列傳》寫才能杰出的蘇秦被人刺死,他平庸的弟弟蘇代、蘇厲卻得享天年;《平津侯主父偃列傳》主父偃鋒芒畢露而遭到滅族,公孫弘深衷厚貌卻安享富貴尊榮……但司馬遷絕不贊美平庸、茍且、委瑣的人生。——即使命運是不可戰(zhàn)勝的,人的意志同樣是不可屈服的?!獕蚜业娜松?、常用比較的方法,多刻畫英雄人物的悲劇命運:項羽、李廣、田505、生活細節(jié)描寫。▄李斯與鼠:(李斯)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shù)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于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臂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shù)。▄陳平為鄉(xiāng)人分割祭肉想到宰割天下

5、生活細節(jié)描寫。51張湯者,杜人也。其父為長安丞,出,湯為兒守舍。還而鼠盜肉,其父怒,笞湯。湯掘窟得盜鼠及馀肉,劾鼠掠治,傳爰書,訊鞫論報,并取鼠與肉,具獄磔堂下。其父見之,視其文辭如老獄吏,大驚,遂使書獄。父死后,湯為長安吏,久之。張湯者,杜人也。其父為長安丞,出,湯為兒守舍。還而鼠盜肉,其526、人物的外貌與神情具有可視性。如張良“狀貌如婦人好女”6、人物的外貌與神情具有可視性。如張良“狀貌如婦人好女”537.《史記》語言,被尊為典范,代表“古文”最高成就。

淳樸簡潔、疏宕從容、變化多端、通俗流暢。傾注情感:不同場面,出于不同的心情,語調(diào)有時短截急促,有時疏緩從容,有時沉重,有時輕快,有時幽默,有時莊肅,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7.《史記》語言,被尊為典范,代表“古文”最高成就。淳樸簡54司馬遷與《史記》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與《史記》

史家之絕唱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55一、司馬遷生平司馬遷(前145—?)字子長,陜西韓城人。其父司馬談(?—前110)曾任太史令,是一個兼容并包的學者和歷史學家,曾著《論六家要指》。一、司馬遷生平司馬遷(前145—?)字子長,陜西韓城人56高祖司馬昌,秦始皇時作主鐵官。曾祖司馬無澤,漢初作長安一個“市長”。祖司馬喜,沒有做官,有第九等爵位,為五大夫。文帝時:“中人之家”,以農(nóng)業(yè)、畜牧致富,能出粟買爵;“耕牧河山之陽”。太史令:武帝新恢復的古官。主官天時星歷、祭祀禮儀、搜羅、保管典籍文獻。高祖司馬昌,秦始皇時作主鐵官。57十歲始居長安:轉(zhuǎn)益多師從董仲舒學習《春秋》從孔安國習古文《尚書》前108年,擔任太史令,閱讀大量的國家藏書。十歲始居長安:轉(zhuǎn)益多師從董仲舒學習《春秋》58二十歲開始漫游:察風考俗會稽——大禹;長沙——屈原登封——許由;楚——春申君豐沛——劉邦、蕭何、曹參、夏侯嬰魯——孔子;韓信故地齊——大國之風薛——多暴虐之徒鄒魯——多縉紳之士足跡:東至大海,出使西南,北登長城二十歲開始漫游:察風考俗會稽——大禹;長沙——屈原足跡:東至59李陵事變:腐刑公元前99年,李陵兵敗而降。司抱“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良好愿望,為李說了幾句公道話,但偏袒李廣利的漢武帝卻以“沮貳師”、“誣上”罪名“佴之蠶室”。

隱忍茍活:人能弘道,無如命何——前93年,完成《史記》——前93年,《報任安書》對自己際遇和心情作了完整交待。李陵事變:腐刑公元前99年,李陵兵敗而降。司抱“廣主上之意,60《史記》是具有抒發(fā)情懷的目的?!秷笕伟矔分校选吨芤住?、《詩經(jīng)》、《離騷》等等,歸結(jié)為“大抵皆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由此提出了“發(fā)憤著書”之說?!妒酚洝肥蔷哂惺惆l(fā)情懷的目的。61“不遇時”之悲:職位“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畜之,流俗之所輕”“悲乎!士生之不辰,愧顧影而獨存。恒克己而復禮,懼志行而無聞。諒才韙而世戾,將逮死而長勤,雖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陳。何窮達之易惑,信美惡之難分?!蓖硕笃浯?“立言”:理想寫一部史書,以此來歌頌“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贊揚漢家偉業(yè)。于是“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yè),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務一心營職,以求親媚于主上?!薄安挥鰰r”之悲:職位“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畜之62二、《史記》體例修史宗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紀傳體通史:第一部由個人獨立完成完整體系著作130卷,52萬字第一部“正史”時間跨度從黃帝——漢武帝(前101年),3000年歷史的長城二、《史記》體例修史宗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63《史記》構(gòu)成:本紀、表、書、世家、列傳十二本紀——全書大綱,以編年形式敘述歷代君主政績。詳今略遠;十表——以表格形式分項列出各歷史時期的大事,是全書敘事的補充和聯(lián)絡?!妒酚洝窐?gòu)成:本紀、表、書、世家、列傳十二本紀——全書大綱,64八書——天文、歷法、水利、經(jīng)濟等各類專門事項記載?!皶?,是記載歷代朝章國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專章。班固《漢書》改稱“志”,成為通例?!皶钡男拮?,為研究各種專門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八書——天文、歷法、水利、經(jīng)濟等各類專門事項記載?!皶?,是65三十世家——世襲子弟及孔子、陳勝等歷代祭祀不絕的人物傳記。諸侯開國承家,子孫世襲,其傳記叫世家。從西周大封建始,到春秋、戰(zhàn)國,各諸侯國先后稱霸稱雄,盛極一時,用“世家”體裁記述非常妥當??鬃雍完惿媪腥搿笆兰摇笔且环N例外??鬃与m非王侯,卻是傳承三代文化的宗主。至于陳涉,不但是首義亡秦的領(lǐng)導者,且是三代以來以平民起兵而反殘暴統(tǒng)治第一人,而亡秦的侯王又多是他建置的。司馬遷將他的功業(yè)和湯放桀、武王伐紂,孔子作《春秋》相比,將他寫成為震撼暴秦帝國統(tǒng)治、叱咤風云的偉大歷史英雄,反映了作者進步的歷史觀。三十世家——世襲子弟及孔子、陳勝等歷代祭祀不絕的人物傳記。66七十列傳——本紀、世家以外各種人物傳記。單傳:一人一傳?!渡叹袀鳌贰独钏沽袀鳌返?。合傳:二人以上?!豆荜塘袀鳌贰独锨f申韓列傳》等。類傳:以類相從,把同一類人物活動,歸到一個傳內(nèi),如《儒林列傳》《循吏列傳》《刺客列傳》等。司馬遷把當時少數(shù)民族歷史情況也用類傳形式記載,如《匈奴列傳》《朝鮮列傳》《大宛列傳》等。七十列傳——本紀、世家以外各種人物傳記。67二、史家之絕唱實錄:不虛美,不隱惡。▄繼承史官傳統(tǒng),秉筆直書。▄專制時代,史官跌落到“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蓄之”的地位。▄欽佩孔子的人格:以普通士人的身份,為天下確立文化準則的宏大理想。二、史家之絕唱實錄:不虛美,不隱惡。68司馬遷繼承《春秋》精神《太史公自序》:“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司馬遷繼承《春秋》精神69司馬談認為:“自獲麟以來,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nèi)一統(tǒng),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甚多,身為太史令,有完成論載上代歷史的任務?!短饭孕颉罚骸扒矣鄧L掌其官,廢明圣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薄秷笕伟矔罚骸胺舶偃?,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彼抉R談認為:“自獲麟以來,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nèi)一統(tǒng),明主、70▄時代賦予宏闊的眼界;▄廣泛的游歷對社會有深入的了解;▄歷史并非是為君主唱贊歌的工具,繼承先秦史官傳統(tǒng)和諸子文化,確立了不屈服君主淫威的相對獨立和批判性立場。▄時代賦予宏闊的眼界;71《漢書·司馬遷傳贊》: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zhì)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稘h書·司馬遷傳贊》:721.史料的真實性和敘述的科學性《漢書·司馬遷傳》:司馬遷據(jù)《左氏》、《國語》,采《世本》、《戰(zhàn)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后事,迄于天漢。實地調(diào)查獲取材料:1.史料的真實性和敘述的科學性《漢書·司馬遷傳》:司馬遷據(jù)《73對搜集材料認真分析和選擇,淘汰無稽之談。對不清楚的問題,或采用闕疑,或載不同說法?!短K秦列傳》:蘇秦兄弟三人,皆游說諸侯以顯名,其術(shù)長于權(quán)變。而蘇秦被反間以死,天下共笑之,諱學其術(shù)。然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之蘇秦。夫蘇秦起閭閻,連六國從親,此其智有過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時序,毋令獨蒙惡聲焉。

對搜集材料認真分析和選擇,淘汰無稽之談。對不清楚的問題,或采74五帝本紀: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鬃铀鶄髟子鑶栁宓鄣录暗巯敌?,儒者或不傳。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fā)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閑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五帝本紀: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752.對歷史人物、事件有深刻思考深刻的批判性:劉邦:開國功績+好酒貪色、奸詐圓滑、自私、刻薄——市井無賴2.對歷史人物、事件有深刻思考深刻的批判性:76《蕭相國世家》: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馀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zhí)銳,多者百馀戰(zhàn),少者數(shù)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zhàn),顧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薄爸C狗乎?”曰:“知之?!备叩墼唬骸胺颢C,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fā)蹤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隨我,多者兩三人。今蕭何舉宗數(shù)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比撼冀阅已浴?/p>

《蕭相國世家》: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77漢十一年,陳豨反,高祖自將,至邯鄲。未罷,淮陰侯謀反關(guān)中,呂后用蕭何計,誅淮陰侯,語在淮陰事中。上已聞淮陰侯誅,使使拜丞相何為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為相國衛(wèi)。諸君皆賀,召平獨吊。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於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東陵瓜”,從召平以為名也。召平謂相國曰:“禍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衛(wèi)者,以今者淮陰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衛(wèi)衛(wèi)君,非以寵君也。愿君讓封勿受,悉以家私財佐軍,則上心說?!毕鄧鴱钠溆?,高帝乃大喜。

漢十一年,陳豨反,高祖自將,至邯鄲。未罷,淮陰侯謀反關(guān)中,呂78漢武帝:一代雄主;任用酷吏,任人唯親、迷信求仙、濫用民力等漢武帝:一代雄主;任用酷吏,任人唯親、迷信求仙、濫用民力等79權(quán)貴爭斗:《魏其武安侯列傳》:竇嬰、田分、灌夫。諛儒:叔孫通、公孫弘叔孫通仕秦,諛二世,得博士,后事項梁、從楚懷王,復事項羽,后歸漢。劉邦憎儒服,叔乃楚衣短制,“漢王喜”。魯儒生說他“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笔逶唬骸叭粽姹扇逡?,不知時變?!睓?quán)貴爭斗:《魏其武安侯列傳》:竇嬰、田分、灌夫。80弘為人恢奇多聞,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辯論有余,習文法吏事,而又緣飾以儒術(shù),上大說之。二歲中,至左內(nèi)史。嘗與主爵都尉汲黯請間,汲黯先發(fā)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說,所言皆聽,以此日益親貴。嘗與公卿約議,至上前,皆倍其約以順上旨。汲黯庭詰弘曰:“齊人多詐而無情實,始與臣等建此議,今皆倍之,不忠?!鄙蠁柡?。弘謝曰:“夫知臣者以臣為忠,不知臣者以臣為不忠?!鄙先缓胙?。左右幸臣每毀弘,上益厚遇之。弘為人恢奇多聞,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jié)。弘為布被81《項羽本紀》:居數(shù)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guān)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表椡跻娗貙m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表椡趼勚?,烹說者?!俄椨鸨炯o》:居數(shù)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82▄掌握權(quán)勢的人物并非像他宣稱的那樣,擁有高貴品質(zhì)和道德正義;有時恰恰相反,如劉邦與項羽,李廣。對于社會各種邪惡、腐敗、庸俗的現(xiàn)象進行廣泛批判。▄掌握權(quán)勢的人物并非像他宣稱的那樣,擁有高貴品質(zhì)和道德正83今游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義,已饗其利者為有德?!惫什某笾?,餓死首陽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貶王;跖、蹻暴戾,其徒誦義無窮。由此觀之,“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侯之門仁義存”,非虛言也。布衣之徒,設(shè)取予然諾,千里誦義,為死不顧世,此亦有所長,非茍而已也。故士窮窘而得委命,此豈非人之所謂賢豪間者邪?今游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843.首創(chuàng)以“紀傳”為主的史學體裁,第一次以人為本位來記載歷史。▄以前,歷史主要以時間、事件為本位,人物多局限于社會上層。▄《史記》:帝王、諸侯、農(nóng)民領(lǐng)袖、卿相、將帥、后妃、宦官、文學家、思想家、刺客、游俠、商人、戲子、醫(yī)師、男寵、卜者等三教九流。3.首創(chuàng)以“紀傳”為主的史學體裁,第一次以人為本位來記載歷史854.《史記》開創(chuàng)政治、經(jīng)濟、民族、文化等各種知識綜合纂史方法。第一個為經(jīng)濟史作傳:《平準書》《貨殖列傳》;第一個為少數(shù)民族立傳:《匈奴列傳》《西南夷列傳》等;第一個為卑微者列傳:《刺客列傳》《游俠列傳》等。4.《史記》開創(chuàng)政治、經(jīng)濟、民族、文化等各種知識綜合纂史方法865.衡量歷史人物的地位依據(jù)其實際成就,而非所獲得的名位。項羽本紀呂太后本紀(孝惠,傀儡)孔子、陳勝——世家韓信不恥過胯季布曾為奴隸——烈丈夫管仲: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天下游俠——重然諾、輕死生5.衡量歷史人物的地位依據(jù)其實際成就,而非所獲得的名位。項羽876.表述歷史沒有停留在表象,而是揭示其深層的本質(zhì)因素。A、是什么力量推動歷史發(fā)展?6.表述歷史沒有停留在表象,而是揭示其深層的本質(zhì)因素。A、是88人的欲望:《貨殖列傳》:▄“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學而俱欲”,“自天子至于庶人”,無不“好利”:▄壯士勇于戰(zhàn)斗、閭巷少年劫財盜墓、歌妓舞女出賣色相、漁夫獵人沖風冒雪、賭徒彼此爭勝、醫(yī)師方技之人苦心鉆研、農(nóng)工商賈的各項經(jīng)營,吏人舞文弄法以求賄賂▄追求財富、追求物質(zhì)利益人的欲望:《貨殖列傳》:89——班固:“是非頗謬于圣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后六經(jīng),序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力而羞貧賤?!保h書·司馬遷傳)——班固:“是非頗謬于圣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后六經(jīng),序游俠則90三、無韻之離騷發(fā)憤著書——強烈的抒情性。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三、無韻之離騷發(fā)憤著書——強烈的抒情性。91身雖陷敗,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而報于漢;事已無可奈何,其所摧敗,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懷欲陳之,而未有路,適會召問,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未能盡明。明主不曉,以為仆沮貳師,而為李陵游說,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因為誣上,卒從吏議。家貧,貨賂不足以自贖,交游莫救視,左右親近不為一言。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訴者?身雖陷敗,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而報于漢;事已無可奈何,其所摧92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所畜,流俗之所輕也。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而世又不與能死節(jié)者比,特以為智窮罪極,不為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樹立使然也。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9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guān)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發(fā),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支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94今仆不幸,蚤失父母,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少卿視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仆雖怯懦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沈溺縲紲之辱哉?且夫臧獲婢妾,由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今仆不幸,蚤失父母,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少卿視仆于妻子何如95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96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里所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里所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97《伯夷列傳》: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比舨摹⑹妪R,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shù)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fā)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shù)也。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伯夷列傳》: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98《季布欒布列傳》:季布者,楚人也。為氣任俠,有名於楚。項籍使將兵,數(shù)窘漢王。及項羽滅,高祖購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陽周氏?!ぁぁぁぁぁつ索浙Q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