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詞四首-漁家傲秋思》課件-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1頁
第12課《詞四首-漁家傲秋思》課件-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2頁
第12課《詞四首-漁家傲秋思》課件-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3頁
第12課《詞四首-漁家傲秋思》課件-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4頁
第12課《詞四首-漁家傲秋思》課件-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漁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詞牌名題目表明詞要表達的情感作者簡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謚號文正,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他工于詩文,作品語言精練暢達。著有《范文正公集》。代表作有散文《岳陽樓記》,詞《漁家傲·秋思》《蘇幕遮·懷舊》,詩《江上漁者》等。背景鏈接

北宋仁宗即位后,國家逐漸形成積弱積貧之勢,表面上一片升平,實際上危機四伏。宋朝從建立之后,就采取了重內(nèi)輕外的政策,對內(nèi)加緊控制,把禁軍分駐全國各地,而在邊疆上長期放松戒備,武備松弛。

寶元元年(1038)西夏元昊hào稱帝,宋廷調(diào)兵遣將,揚聲討伐。但事起倉促,將不知兵,兵不知將,以致每戰(zhàn)輒敗。在這種情況下,范仲淹移知延州,可以說是“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到任后,他一方面加緊軍隊訓練,一方面在延州周圍構筑防御工事,始終居于守勢。不敢輕易出擊,延州局勢才暫時穩(wěn)定下來,但就整個形勢來說,延州仍處于孤立狀態(tài)。這首題為“秋思”的《漁家傲》就是他身處軍中的感懷之作。1.自由朗讀詩歌,把詩歌讀通讀順,注意讀準字音、節(jié)奏。

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zhàngqiāngmèilèsàiyān2.聽讀原文,體會意境。

疏通文意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邊界要塞之地。這里指當時的西北邊疆。大雁向衡陽方向飛去。湖南衡陽的南部有回雁峰,相傳秋末冬初大雁飛到這里就不再南飛。西北邊境秋天的風景十分奇異,大雁向衡陽展翅飛去,毫無留戀之意。譯文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邊塞特有的聲音,如大風、羌笛、馬嘶的聲音。層巒疊嶂。嶂,直立似屏障的山峰。從四面八方傳來的各種邊塞特有的聲音隨著號角一起響起,層巒疊嶂之間,長煙直上,落日斜照著緊閉的孤城。譯文描繪出邊塞荒涼而又壯闊的景象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喝一杯濁酒,想起遠隔萬里的家鄉(xiāng),可是邊患未平、功業(yè)未成,還鄉(xiāng)之日無法預計。譯文燕然未勒:指戰(zhàn)事未平,功名未立。(沒有建立破敵的大功)燕然:即燕然山,在今蒙古國境內(nèi)。據(jù)《后漢書·竇憲傳》記載,東漢竇憲率兵追擊匈奴單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用典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羌笛,一種樂器。征人夜深不能入睡羌笛聲悠揚,夜深霜重,征人夜深難以入睡,將軍和戰(zhàn)士都已滿頭白發(fā),無不因這種痛苦而流淚。譯文出征的士兵互文主旨句抒發(fā)了守邊將士壯志難酬,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不寐”的是將軍也是征夫,流下的是思念家鄉(xiāng)的淚,更是壯志未酬的英雄淚!互文運用互文的手法,寫出了征人不能入寐,將軍和戰(zhàn)士頭發(fā)花白,灑下眼淚。表現(xiàn)了作者思念家鄉(xiāng),壯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賞析1、上下闋分別寫什么?上闋描寫邊塞環(huán)境的凄涼下闋抒發(fā)戍邊將士憂國思鄉(xiāng)之情寫景抒情2.寫的是何時何地的景色?哪個字統(tǒng)領了全部景色的特點?

塞下秋景“異”3.詞人描繪了哪些秋天的景物?讓你產(chǎn)生怎樣的感受?衡陽雁去邊塞苦寒(氣候異)千嶂孤城邊聲連角長煙落日悲涼蕭瑟(聲音異)戰(zhàn)事吃緊、戒備森嚴、肅殺緊張(環(huán)境異)蒼?;臎觯ǚ諊悾┊惿n涼悲壯上闕著重寫景,展現(xiàn)了邊塞秋天奇異的景象,渲染了邊塞荒涼肅殺的氣氛,為下文抒情作鋪墊。3.朗讀下闕,思考:圍繞哪一個字來抒發(fā)情感?淚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濁酒一杯—家萬里離家萬里的思鄉(xiāng)之愁燕然未勒—歸無計殺敵報國的愛國心(不甘無功而返)4.結合詩句分析淚水所包含的情感。思鄉(xiāng)難歸功業(yè)難建5.探討:邊地民謠和西夏人都對范仲淹推崇有加??墒沁@樣一位文韜武略的將軍卻“燕然未勒”,久久無功。怎么理解?

宋康定元年(1040)至慶歷三年(1043)間,范仲淹任陜西經(jīng)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抵御西夏發(fā)動的戰(zhàn)爭。據(jù)史載,在他鎮(zhèn)守西北邊疆期間,既號令嚴明治軍頗有成效。邊地民謠說道:“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蔽飨囊嗌顬閼劮?,稱他“腹中有數(shù)萬甲兵”

北宋推行“崇文抑武”的國策。重用文臣,采取措施對在前線直接指揮軍隊的人嚴加控制和防范,這就決定了范仲淹不但不能做“勒燕然”的英雄,就連他抗敵策略、治邊主張也不能被朝廷接受。含蓄表達對朝廷腐朽、軟弱,不修武備、不重邊功的憤懣不平。主旨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