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六年級語文教案《卜算子·詠梅》簡案2_第1頁
2023年六年級語文教案《卜算子·詠梅》簡案2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6六年級語文教案——?卜算子·詠梅?簡案2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弄懂字詞及重點句的含義,體會梅花的品格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3、感受梅花不畏嚴寒,在風雪中怒放之美。4、并用簡筆畫畫想象詞中描繪的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景象。教學過程:-、復習引入齊讀并背誦這首詞。二、合作探究1.出示學習目標,小組討論交流。2.集體匯報,教師及時點撥。梅花不畏嚴寒的特點學生很容易看出來,但體會梅花的品格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子來理解。如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一句,講梅花在冰天雪地里,依然盛開著。贊頌了梅花傲霜斗雪的堅強品格。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一句,講當山花漫山遍野盛開之時,梅花在百花叢中感到無比自豪和幸福。贊頌了梅花謙遜的品格和寬廣的胸懷。3.指導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指導反復吟誦,讀出詞的韻律和節(jié)奏,從中感受作者堅強的革命意志和謙遜的品格以及寬廣的革命胸懷。4.激發(fā)想像,畫一畫。鼓勵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把詞中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描繪的景象畫下來。5.背誦這首詞。自由背、齊背、指名背。三、總結、拓展1.小結毛主席的?詠梅?一詞,用精煉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梅花不畏嚴寒的特點,進而贊頌了梅花堅強、樂觀的高尚品格,表達了作者謙遜的品格和寬廣的革命胸懷。2.讀寫結合結合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把它改寫成一段話。附:板書設計風雨飛雪懸崖--花枝悄1.卜算子middot;詠梅不爭春春來報--叢中笑十二冊第一課?卜算子詠梅?課前檢測姓名一、填空1、本課是讀了的一首詠梅詞后在年12月所寫的。卜算子是一種。詠梅的意思是。2、上學期我們還學了一首毛澤東所寫的詩??。3、陸游是我國朝愛國詩人。4、歲寒三友是指、、。二、請給下面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俏〔xiaoqiao〕卜算子(bobu)妒(duji)驛(yiyi)碾(nianyan)三、詠梅詩歌欣賞:四、毛澤東詩詞欣賞卜算子詠梅沁園春雪郭沫假設毛澤東晨見梅花愁,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今見梅花笑。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本有東風孕滿懷,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春伴梅花到。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風雨任瘋狂,冰雪隨驕傲。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萬紫千紅結隊來,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遍地吹軍號。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內容總結

〔1〕六年級語文教案——?卜算子·詠梅?簡案2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弄懂字詞及重點句的含義,體會梅花的品格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如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一句,講梅花在冰天雪地里,依然盛開著

〔3〕本有東風孕滿懷,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4〕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5〕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6〕萬紫千紅結隊來,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7〕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8〕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內容總結

(1)六年級語文教案——

(2)六年級語文教案——

(3)卜算子·詠梅

(4)4、并用簡筆畫畫想象詞中描繪的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景象

(5)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一句,講當山花漫山遍野盛開之時,梅花在百花叢中感到無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