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州古城的歷史建筑與人文研究\o"青州古城"青州古城(6張)青州,在古代是《禹貢》“九州”之一,大體指泰山以東至渤海的一片區(qū)域。青州在遠古時為東夷之地,傳說大禹治水后,按照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國劃分為青、徐、揚、荊、豫、冀、兗、雍、梁九州,青州是其中之一、青州古城文化旅游的范圍約計10平方公里,大致包括三部分:古東陽城的北關古街區(qū)、宋城;古南陽城區(qū)域內的南陽河觀光帶、偶園歷史文化街區(qū)、南門街區(qū)以及東關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區(qū)。中國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稱“海岱惟青州”。海即渤海,岱即泰山。據《周禮》記載“正東曰青州”,并注釋說:“蓋以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盵1]
地理位置青州市東臨昌樂縣,西靠淄博市的淄川、臨淄兩區(qū),南接臨朐,北與東營市的廣饒接壤,東北與壽光市毗連,總面積1563.8平方公里,跨東徑118°10′~118°46′,北緯36°24′~36°56′范圍內。膠濟鐵路和羊臨鐵路、濟青高速公路和長深高速公路在青州內交叉貫通,309國道、352省道等穿境而過,被列為山東半島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古城歷史州,青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人文資源積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鮮明。根據出土文物考察,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是“東夷文化”的發(fā)源地。境內北辛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遺址有270多處。大禹治水劃九青州為九州之一。被公認為科學價值很高的我國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記載的古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諸州中就有青州,稱青州“東北據海(渤海),西南距岱(泰山)”,“海岱惟青州”。據《周禮》記載:“正東曰青州”。并注釋說:“蓋因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秴问洗呵铩贩Q青州為“東方之州”。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青州迭為名城重鎮(zhèn),在全國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山東境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一千四百多年之久。西漢元封五年,設青州刺史部,是全國13刺史部之一,治所廣縣城(今城西1華里處),轄5郡4國100多縣。魏晉南北朝仍置青州刺史部,轄9郡47縣,期間公元399年-410年作為南燕國國都,慕容德成為山東境內的唯一一個皇帝。隋置青州總管府,轄4郡36縣。唐仍先后置青州總管府、都督府,轄8州49縣,中唐及五代設平盧淄青節(jié)鎮(zhèn),轄15州。北宋初設京東路,轄26府、州、軍、89縣,熙寧七年設京東東路,轄1府7州36縣。金設山東東路,轄2府11州53縣83鎮(zhèn)。元初設益都行省,后設山東東西道宣慰司,轄3路12州44縣。明初設山東行中書省,轄6府15州89縣,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移治歷城。此后,明中后期及清代一直作為青州府治所。青州古城池也隨著歷史的變革不斷變遷,漢設廣縣城,現瀑水澗以西。公元311年(晉永嘉五年)建廣固城,經六次大攻堅戰(zhàn),至410年夷為平地。東晉滅南燕后,另筑東陽城(西至現海軍402醫(yī)院,南至南陽河,東至城關醫(yī)院,北至堯王山路)。北魏孝明帝筑南陽城,城高3丈5尺,濠3丈5尺,周13里,其規(guī)模比濟南高3尺長1里。[2]
青州地處交通要沖,地理位置優(yōu)越?!坝矣猩胶又?,左有負海之饒”,東扼半島,南控沂蒙,北望渤海,為歷代軍事重鎮(zhèn)。南北朝及唐初政治官員兼顧軍事,唐五代時期青州是平盧節(jié)度使治所。宋金在此設鎮(zhèn)海軍,北宋在此設京東東路安撫使,金代設山東東西路統軍使,元設益都帥府、元帥府,明設山東都衛(wèi)、都指揮使司,清設山東提督、分巡道、海防道,建八旗駐防城。1948年3月-1949年4月,華東局駐青州。由于青州具有顯要的地位,歷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較多。漢代封召歐為廣侯傳五世,封劉便為廣侯傳三世,元封邁努為忠靖王、益王,明封齊王、漢王、衡王。[2]
青州因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作為齊魯境內的佛教中心,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佛教傳入漢地最早的地區(qū)之一。這里擁有凈土宗、禪宗、密宗等多種佛教宗派,并留下了大量的珍貴遺跡。尤其是許多佛教遺存的發(fā)現和修復,以及大量佛學研究論文和專著的相繼問世,為青州的佛教文化營構了較高層面的內涵。[2]
古城沿革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有12年國都、1065年省會、1606年府衙、2216年縣治的歷史。自西漢初年,先后存在過六座古城,分別是漢代的廣縣城、廣固城、東陽城、南陽城、東關圩子城以及滿族旗城。[3]
青州古城文化旅游的范圍約計10平方公里,大致包括三部分:古東陽城的北關古街區(qū)、宋城;古南陽城區(qū)域內的南陽河觀光帶、偶園歷史文化街區(qū)、南門街區(qū)以及東關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區(qū)。[3]
城內結構城內現存古街巷上百條,包括被評選為“全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的昭德古街,以及偶園街、衛(wèi)街、東門大街、北門大街、參將府街等街巷,大部分街巷的名稱已經延續(xù)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這些街巷肌理清晰,空間布局完整,較為完好地保留了古城傳統風貌,其中,北門大街、偶園街、東門大街是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內涵最豐富的街巷,游客走在其中將領略到青州古城曾經的輝煌,感受到深厚的歷史文化氣息。主要景點有北門大街、東門大街、偶園街、北營街、南營街、昭德街等10000多米明清古街道,有青州博物館、三賢祠、李清照紀念館、萬年橋、宋城、偶園、衡王府牌坊、青州府貢院、府衙門、府文廟、真教寺、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培真書院、南門、魁星樓、歐陽修山齋、李清故居等120多處景點,還有上百處老字號等,較為全面地展示了古青州傳統的市井風情和社會習俗。[3]
阜財門阜財門,也叫南門,是青州南陽城的南大門。[5]
青州南陽古城始建于北魏時期,金元明清為府署所在。初為土城,磚城建于洪武三年,城墻高12米,厚6米,長13華里零108步,共有城垛口1777個,有海晏、岱宗、阜財、瞻辰四座城門,各類衙署、廟宇、書院、名人故居遍布其中,為名副其實的“山東第一府城”。[5]
魁星樓魁星樓是原青州府城東南角樓,宋代所建,明清重修,為兩層建筑,高大宏偉。古“青州十景”中有“南樓夜雨”一景,即此樓此景。古代讀書人在魁星樓拜魁星,祈求在科舉中榜上有名??菢窃煨蛢?yōu)美,莊重威嚴,是青州古城地標性建筑之一。[6]
偶園街牌坊偶園街上現有劉珝的柱國坊、大學士坊,石茂華的尚書里坊,青州的馮氏世家共有五座牌坊,現存一門科第坊、馮琦太子少保坊。另外還有古城青州的地標性牌坊——海岱都會坊。東門街東門為青州南陽城著名的門戶,始建于北魏初期,距今已有1500余年。明代稱“海岱門”,清改稱“海晏門”?!俺鰟t東關,進則城里”,是南陽城連接東關的惟一出入口。有兩道城門,兩門間環(huán)以圍墻封閉,謂之甕城。城門前有寬闊的護城河,是扼守古城的險關要沖。東門前門毀于解放戰(zhàn)爭炮火,內門因修筑云門山路于1972年拆除。[7]
偶園偶園,位于青州古城偶園街中段東側,原稱“馮家花園”,原先為衡王府東花園,距今歷史已有500多年,后來成為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馮溥告老還鄉(xiāng)后的住所。馮氏是青州歷史上特別是明清之際的名門望族,自始祖馮裕開始,世代為官清廉耿直,詩書文脈代代傳承。[8]
馮溥,字孔博,又字易齋,青州人,順治三年進士,歷任庶吉士,編修,宏文院侍講學士,吏部右侍郎,刑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等職。馮溥學識淵博,生性剛正不阿,深得康熙帝的重用,康熙皇帝稱其為“輔弼重臣”,并贊揚他“端敏通達”、“勤勞素著”。馮溥秉性耿直,敢于直諫,向皇帝提出過許多治國安民之策,為百姓作了很多好事。[8]
馮溥在京城時,曾得元人之萬柳園,園內因遍植柳樹而得名??滴醵荒辏呤臍q的馮溥告老還鄉(xiāng)。馮溥在京有萬柳園,偶園之得名,取“無獨有偶”之意,故名“偶園”。清史稿說此園是康熙帝所賜,研究者根據馮氏研究者考證,實際上在馮溥致仕之前就已經購得此園。[8]
它北面與古樸寬大的馮氏宗祠,樓臺參差的馮宅連為一體,互相襯托,實際上是一組宅第、宗祠、園林相結合的三位一體古代建筑群體,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仍保持完好。這個花園因為是衡王的東花園,因此,布局和規(guī)模都跟皇宮內的御花園相仿,尤其是園內的假山,構思巧妙、手法高超。其藝術構思與疊石風格技巧與中南海瀛臺完全一致。園林專家推斷,青州偶園,是明朝中國造園名家張南元的后代-張然的作品。[8]
園內四株明朝的桂花,三株明代迎春花,四百年來花香依舊;園內“福、壽、康、寧”四大奇石,彌足珍貴,當時就有“一兩石頭一兩銀”之說,更有園內假山堆砌,精巧別致,小橋流水,古柏參天。[8]
博物館\o"古城夜景"古城夜景青州市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一座縣級一級博物館,館藏文物達三萬余件,國家珍貴文物就有一千多件,其中館藏明代趙秉忠的殿試卷、東漢“宜子孫”玉璧、戰(zhàn)國玉人、龍興寺遺址佛教造像,既是鎮(zhèn)館之寶,在全國也絕無僅有。博物館分為十二個展廳,分別為:青州簡史陳列廳、陶瓷陳列廳、龍興寺佛教造像群陳列廳、龍興寺佛教造像精品廳、古代書畫藝術廳、銅鏡陳列廳、石刻雕塑陳列廳、石刻碑碣陳列廳、玉器陳列廳、青銅塑像陳列廳、革命文物陳列廳和古錢幣陳列廳。陳列展覽堅持精品化、專題化的原則,突出青州特色,集科學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雅俗共賞。海岱都會坊青州市歷史上商貿活動非常茂盛,植桑養(yǎng)蠶煙草等產業(yè)的發(fā)達,吸引了來自各地的客商,全國各地很多地方的客商在青州都建立了會館,比如山西會館、紹興會館,青州還是絲綢之路重要的陸路源頭之一,考古出土的文物顯示,波斯人曾到青州販運蠶絲。海岱都會坊就通過這種形式展示青州的那樣一種地位和繁華。建筑特色青州民居青州民居院落的一些門窗細部和建筑色彩等方面具有宋明時代的典型特征,整體簡練凝重大氣,而不失細部的細膩奢華。如常采用豎欞和方格窗、正廳前常建有露臺、插栱的應用、屋脊端部基本不起翹與垂脊形成有力的直角交叉、舉折大多符合清早期雍正年間編寫的《清代官式營造則例》,而在墀頭部位的框邊又常帶有蓮花須彌類型的雕飾、重要廳堂的屋架會有綠旋子帶錦文彩繪、室內的隔斷裝飾也大多為方格,清代晚期建筑隔斷會有較華麗的裝飾,顏色多為暗紅等。青州沿街商業(yè)建筑色彩基調以沉穩(wěn)的黑色為主,邊框、封檐板等勾飾紅色邊框或綠、青、黃色色塊。門板或沿街大門上張貼紅色對聯或年畫,以街中色彩艷麗的行業(yè)懸挑幌子和遮擋布幔、廣告牌匾等來體現大街熱鬧的商業(yè)氛圍。青州民居以硬山式為主,用小青磚仰鋪,屋脊平直,或實心磚或小瓦片堆砌;垂脊或合瓦三道,或豎磚上合筒瓦,一般帶外撇戧脊。偶園假山在青州市里民主街南首,有一處被當地人稱為“馮家花園”的偶園,它原是清初大學士、太子太溥馮溥的私人花園,系清康熙初年所建,是全國幸存的為數不多的“康熙風格”的園林建筑。偶園的規(guī)模雖不大,但它結構嚴謹,布局得體,別有一番情趣,滿園內亭閣棋布,怪石嶙峋,泉水叮咚,曲徑通幽,竹柏森森,花木隱翳,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高超的園林建筑藝術。園內四株明朝的桂花,已經四百余年,三株明代留下來的迎春花,雖“老態(tài)龍鐘”,但每年隆冬都會綻開滿枝黃花,迎接春天的到來。在偶園最富有吸引力的就是偶園假山了,假山共有三峰,沿偶園東、南兩墻環(huán)列,乍看并無奇特之處,細考究則頗有趣味,假山在結構上分坪、峰、澗、臺四部分,每部分體現各自的主題,特色分明,使整個假山繁而不亂,靜中有變,層次分明,境界高雅,于一園之內顯出千里之勢,據專家考證,青州偶園假山是全國唯一幸存的“康熙風格”的園林假山。[10]
真教寺真教寺坐落在青州市東關回族聚集集中的昭德街。據寺內碑文記載:大元大德六年(公元一三○二年)元相伯顏后裔所立,為我國元朝三大伊斯蘭教寺之一,早在元代就被封為官寺。寺內有明朝朱元璋題的“百字贊”碑,歷來是山東東部伊斯蘭教活動中心。真教寺熔阿拉伯建筑藝術與中國建筑藝術于一爐,遠看象中國古式建筑,近看又處處有著阿拉伯建筑風格的印痕。作為主體建筑的大門、二門、禮拜殿、望月樓等,全都排列在一條東西走向的中軸線上,左右對稱配列,三進院落,拾級而上,完全是中國宮殿式的建筑風格。棋盤街位于昭德歷史文化街區(qū)內,因街道密集,商鋪林立,得名棋盤街。文化價值古九州之一上古時代,我國華夏族建國于黃河中下游地區(qū),以為自己居住的地方居于天下之正中,是中原地區(qū),就把國家的名字叫做“中國”,而把它周圍的地方稱為“四方”。古人以“九”代指多數。據史書記載,大禹治水的時候將“中國”劃分為“九州”,以表示中原地區(qū)的遼闊。司馬遷在《史記》里說“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焙髞砣藗兙陀谩熬胖荨贝钢袊?。清代詩人龔自珍《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民歌“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等也是用“九州”代指中國。[11]
“九州”是中國古代中原地區(qū)九個行政區(qū)域的名稱?!熬胖荨钡拿Q,說法不大一樣,一般都采取《尚書·禹貢篇》的說法,認為“九州”是指:冀州、豫州、雍州、揚州、兗州、徐州、梁州、青州、荊州。[11]
非遺聚集地為發(fā)掘古城文化,青州市政府先后組建了古城藝術團和非物質文化藝術團,將青州花毽、挫琴、刺繡等50余項文化遺產項目,在古城區(qū)進行公開展演,讓這些瀕臨滅絕的文化遺產走出博物館,走向公眾,促進了非遺文化的活態(tài)傳承。古絲綢之路源頭古青州地區(qū)是中國古代絲綢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不僅是古代中國通過河西走廊聯貫西域以及歐洲諸國的絲綢之路的主要源頭之一,而且是山東半島通往日韓等國家的海上絲綢之路(即東方海上絲綢之路,或稱為絲綢東路)的首航地。[12]
東夷文化發(fā)祥地夏商時期,青州區(qū)域內的東夷部落和方國,代表著東夷文化的發(fā)展水平。而西周初期東夷部落的最后一個方國——萊國被齊國所滅后,其遺民被遷徙到青州西南的淄河河谷。綜上所述,古代青州地區(qū)就是東夷文化的主要發(fā)祥地。[13]
佛造像“青州風格”“青州風格”佛教藝術的真正形成與發(fā)展應該是在北朝時期。發(fā)現的大量的佛教造像均屬這一時期,特別是南齊至北齊末的這段時間。青州境內的龍興寺(0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廣福寺、興國寺等遺址上發(fā)現了這一時期大量的石雕彩繪佛教造像。這些造像分為帶蓮瓣形背屏的高浮雕造像和圓雕造像兩種形式。[14]
帶蓮瓣形背屏的造像,顧名思義,造像背連蓮瓣狀背屏,多以一鋪三身形式出現。三身造像中間主尊多為佛像,兩側各有一脅侍菩薩。背屏下部主尊兩側雕飾舞動的雙龍,口銜蓮花、蓮葉、蓮蕾,托起二脅侍菩薩。背屏上部正中多為一單層側面塔。塔上的覆缽很突出,覆缽上立剎桿、環(huán)相輪。在北魏晚期的一些造像上出現了手托日月的天神。若將組成背屏的這些要素分開來看,在我國其他地方的石窟或單體造像上都能找到。例如單層覆缽塔,在新疆、山西、河北等地的石窟中都曾出現;龍銜蓮花的造型在河南出土的造像上也曾出現。但將這些要素以一種固定的形式組合在一起的,唯有青州造像。[14]
背屏式造像上體現的“青州風格”流行于北魏晚期至東魏,北齊后期,這種風格的造像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白詵|魏晚期起,一種有別于褒衣博帶式服飾的佛教造像逐漸興起,高齊立國發(fā)展尤速?!蔽覈脊艑W家、佛教考古的開創(chuàng)者宿白曾在《青州龍興寺窖藏所出佛像的幾個問題——青州城與龍興寺之三》一文中所指的這種薄衣透體的佛像體現的是青州風格的另一個方面。這種風格的佛像,肉髻微凸,雙目低垂,體態(tài)修長、健美,肩寬而平,胸部微微隆起,小腹略突,細腰,服飾輕薄,緊貼身體,是“曹衣出水”的很好的再現。菩薩像在體態(tài)的表現上也是如此。這種表現的“青州風格”主要流行于北齊時期。[14]
南燕故都廣固城,南燕國國都,僅僅存在了12年。古城人物王曾王曾,青州益都(今山東青州)人,字孝先。生于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卒于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壬寅科狀元。[15]
王曾少年孤苦,善為文辭,曾詠梅花詩:“未須料理和羹事,且向百花頭上開?!庇盅裕骸捌缴静辉跍仫??!毕唐街校?98—1003)取解試、省試、殿試皆第一,成為科舉史上連中“三元”的狀元。王曾為北宋第27名狀元??婆e制度推行1300多年中,聯捷三元者僅見17人,王曾占有一席之地,值得青州人驕傲和自豪。
中狀元后,王曾以將作監(jiān)丞通判濟州。不久,奉詔入京,召試學士院,為著作郎,值史館。景德初(1004),知制誥,真宗大建玉清昭應宮,王曾力陳五害以勸諫,真宗命王曾判大理寺,遷翰林學士,知審刑院,對其甚為敬重。[15]
王曾以右諫議大夫為參知政事后,因受宰相王欽若排擠,罷為尚書禮部侍郎,出知應天府,徙天雄軍后,復參知政事。真宗賀崩,王曾輔佐十一歲的仁宗即位,堅持劉太后只能代理國政。當時王曾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院大學士。王欽若病逝,王曾以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為昭文館大學士,監(jiān)修國史。玉清昭應宮發(fā)生火災后,劉太后借機將王曾貶知青州,以彰德軍節(jié)度使復知天雄軍。期間,百姓樂其政,畫其像而生祠之。劉太后病故,仁宗親政,任命王曾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河南府。景佑元年(1034),為樞密使。二年,拜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封沂國公。后因不容呂夷簡專斷,同被罷相,以左仆射,資政殿大學士判鄆州,死于任上享年六十一歲。贈侍中,謚文正。[15]
趙秉忠趙秉忠之父趙禧,為人正直,在他當縣吏時,有個指揮蒙冤下獄,趙禧查清事實為其伸冤,這個指揮獲釋后感恩圖報,非要將女兒送給趙禧為箕帚妾。趙禧搖手說:“此名家女,使不得。”指揮硬是要趙禧答應,趙禧連聲道:“使不得,使不得?!绷o不受。官至禮部侍郎。[16]
趙秉忠勤奮好學,少負奇才。萬歷二十五年(1597),鄉(xiāng)試中舉。翌年,廷對以文筆流暢,文章秀美,切中時弊而奪魁,時年25歲。他在策對之中,一方面指陳時弊,主張改革,同時又對皇上大加奉承,溢美之辭隨處可見。萬歷皇帝閱后十分欣賞,在卷首朱批“第一甲第一名”六個大字。[16]
據載,趙秉忠在應舉之初并不走運,當年參加縣考時,就因為有考生被查出在鞋內藏有挾帶,害得他被考官逼令脫光鞋襪,赤腳站在冰天雪地中聽候檢查。[16]
趙秉忠登第后授翰林院修撰。萬歷三十三年(1605)為會試同考官,取中后為抗清名將的孫承宗。萬歷四十年(1612),趙秉忠又出任江南鄉(xiāng)試主考官,所錄張瑋、姚希孟、周順昌后來都成為一代名臣。趙秉忠也因取士得人而倍受后人稱道。在充經筵講官時,啟沃甚多。曾上疏請加建文皇帝廟號,歷遷侍讀學士、禮部侍郎,掌詹事府,晉禮部尚書。天啟三年(1623),趙秉忠因不滿魏忠賢弄權,辭官歸鄉(xiāng)。天啟五年(1625)又被魏忠賢削籍為民。天啟六年(1626),又因劉鐘英案被削官奪俸,終至憤懣氣郁而死,享年53歲。[16]
趙秉忠豐儀秀偉,論議剴切,敷講闕廷,多見嘉賞。崇禎初年,朝廷鏟除魏黨,趙秉忠得復原官,追贈加太子太保銜,按大臣之禮厚葬。[16]
著有《■陽集》、《江西輿地圖說》等。[16]
趙秉忠貴為尚書,可正史無傳。但在明代只有他的殿試狀元卷被完好的保存下來,而且他的《狀元卷》也是我國科舉制度一千三百余年惟一得以保全的原件。其冊頁、紙本封底、封面全綾裝裱。卷長3.3米,寬38厘米,共計2460個字,以館閣體小楷書寫。正文共十九折,每折六行,朱筆斷讀,典型的八股文。1983年由他的第十三代孫趙煥彬,將其捐獻給國家,使我們今天有幸目睹其“狀元卷”的風采。這件珍貴的國家一級文物,保存在山東省青州博物館內。[16]
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客居青州南陽河畔近20年,留下大量優(yōu)美的詞作。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17]
馮溥馮溥(1609~1692),字孔博,又字易齋,益都(今青州)人。1646年(順治三年)進士。歷任庶吉士、編修、宏文院侍講學士、吏部右侍郎、刑部尚書等職。1671年(康熙十年)授文華殿大學士。[18]
歐陽修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別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1068年,歐陽修曾以兵部尚書知青州。[19]
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1051年,范仲淹從杭州調任青州,接替富弼任知州。第二年(1052年)調往潁州,他扶疾上任,但只趕到徐州,便在五月二十日(6月19日)溘然長逝,享年六十四歲。[20]
富弼富弼(1004—1083),字彥國,河南洛陽人,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任宰相之職。慶歷七年(1047)五月,以資政殿學士加給事中知青州,兼京東路安撫使。至皇祐二年(1050)底離任。他知青州3年半的時間,勤政愛民,勵精圖治,深得州民擁戴。[21]
鐘羽正鐘羽正(1554—1637),字淑濂,號龍淵,明末大臣,益都(今青州)鐘家莊人。自幼勤奮好學,1580年(萬歷八年),進士及第。官至工部尚書。[22]
鐘羽正26歲出任滑縣知縣;此縣“素稱繁劇”。鐘羽正廣到任,即著手處理積案,“斷決如流、三日而畢”。鐘羽正接著又清丈農田,整頓賦稅。魏南有600余頃農田經常被淹而賦稅照收,鐘羽正親臨現場查清上報,請求免稅、獲免十分之七。當時全國勘實田畝,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南都市職業(yè)學院《現代建筑企業(yè)運營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鹽城工學院《免疫學原理及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東方職業(yè)技術學院《影視后期特效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洛陽科技職業(yè)學院《建筑工業(yè)化與裝配式建筑》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中國當代文學(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生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都市型現代農業(yè)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大同大學《儀器分析(光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福建華南女子職業(yè)學院《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民族大學《工程訓練(Ⅱ)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小型混凝土預制件標準化生產管理辦法》
- 六年級上冊英語教案-Culture 2 Going Green 第二課時 廣東開心英語
- 警察叔叔是怎樣破案的演示文稿課件
- 青年教師個人成長檔案
- 2021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三課文翻譯
- 2022年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英語入學考試真題
- 《網店運營與管理》整本書電子教案全套教學教案
- 打印版 《固體物理教程》課后答案王矜奉
- CAD術語對照表
- 中考《紅星照耀中國》各篇章練習題及答案(1-12)
- Q∕GDW 11612.43-2018 低壓電力線高速載波通信互聯互通技術規(guī)范 第4-3部分:應用層通信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