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022年天津市眼科醫(yī)院招考聘用強化練習卷I【3套】帶答案詳解析_第1頁
2022年02月2022年天津市眼科醫(yī)院招考聘用強化練習卷I【3套】帶答案詳解析_第2頁
2022年02月2022年天津市眼科醫(yī)院招考聘用強化練習卷I【3套】帶答案詳解析_第3頁
2022年02月2022年天津市眼科醫(yī)院招考聘用強化練習卷I【3套】帶答案詳解析_第4頁
2022年02月2022年天津市眼科醫(yī)院招考聘用強化練習卷I【3套】帶答案詳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住在富人區(qū)的她2022年02月2022年天津市眼科醫(yī)院招考聘用強化練習卷【3套】帶答案詳解析(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全文為Word可編輯,若為PDF皆為盜版,請謹慎購買!套卷一一.單項選擇題(共265題)1.綠色壁壘是指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通過制定環(huán)境標準和法規(guī),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人類以及動植物生命安全與健康而直接或間接采取的各種限制或者禁止貿易的措施,它是能對進出口貿易產生影響的一種非關稅貿易壁壘。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綠色壁壘行為的是:

A、某大型連鎖超市只銷售通過綠色食品檢驗的進口農產品

B、一家紡織品進出口公司銷往歐洲的10余噸棉紗因檢測出含有德國禁用的偶氮染料而停止出口

C、某公司向國外出口大蒜,因途中貨輪上的溫控設施出問題,部分大蒜到港后變質,結果所有大蒜被退回

D、一家工廠生產的木質臥室家具在美國市場銷售量非常可觀,但由于美國提高了木質臥室家具的關稅,其出口量大受影響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題題干為法律類定義判斷。

第一步:關鍵信息------①國家和國際組織;②制定環(huán)境標準和法規(guī);③限制或者禁止貿易的措施;④非關稅貿易壁壘;

第二步:題目詳解

B選項:棉紗含有德國禁用的偶氮染料違反了德國制定的環(huán)境標準;停止出口即禁止貿易,且停止出口屬于“非關稅貿易壁壘”,符合定義,當選。

A選項:連鎖超市不是國家和國際組織,也不能制定環(huán)境標準和法規(guī),不符合定義,排除。

C選項:大蒜因變質被退回,是因為儲備不當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并非違反“環(huán)境標準和法規(guī)”,不符合②,排除。

D選項:美國提高關稅,屬于關稅貿易壁壘,不符合④,排除。

故本題選B。

2.右圖是一張道路圖,每段路上的數是小李走這段路所需時間的分鐘數,如小李要從A出發(fā)最快走到B,則小李所需時間是:

A、30分鐘

B、36分鐘

C、37分鐘

D、40分鐘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幾何問題

第二步:分析解題:

由A到B要經過C、D中的一點與E、F中的一點;

可能出現以下路線:ADFB、ADIEB、ACIFB、ACEB;

經計算可知用時最短的路線為ACIFB,需要15+4+10+7=36分鐘。

故本題選B。

3.請從所給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左邊四個圖形一致性規(guī)律的選項:【2008安徽056】

A、如圖所示

B、如圖所示

C、如圖所示

D、如圖所示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題干圖形相異,優(yōu)先考慮數數量、對稱、一筆畫、曲直、連接形式等;最后考慮找共性。

第二步:題目詳解

突破口:圖形都是簡單多邊形,考慮數邊數。

本題規(guī)律:

題干圖形的邊個數依次為3、4、5、6、?,故?處應為7條邊。

選項圖形的邊個數依次為5、3、8、7,只有D選項符合。

故本題選D。

4.飛機∶天空

A、大海∶輪船

B、汽車∶陸地

C、動物園∶老虎

D、太陽∶莊稼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題題干為對應關系。

第一步:分析題干

飛機在天空中飛行,為交通工具與行駛場所的對應關系。

第二步:分析選項

B選項:汽車在陸地上行駛,與題干關系一致,所以選B。

A選項:輪船在大海上航行,但與題干詞語順序相反,所以A錯。

C選項:動物園不是交通工具,與題干邏輯關系相反,所以C錯。

D選項:太陽是莊稼生長的必要條件,為條件對應關系,所以D錯。

故本題選B。

5.籃子里裝有不多于500個蘋果,如果每次二個、每次三個、每次四個、每次五個、每次六個地取出,籃子中都剩下一個蘋果,而如果每次七個地取出,那么沒有蘋果剩下,籃子中共有多少個蘋果:

A、298

B、299

C、300

D、301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整除問題

第二步:分析解題

根據題意,蘋果數能被7整除,選項中只有301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6.雖然當今國際事務的諸多領域仍受制于頭號超級大國美國,但在聯合國改革問題上,由于一國一票和三分之二多數方可獲得改革方案通過表決規(guī)則,這在客觀上又為雖然處在弱勢,但占有聯合國近四分之一席位的非洲國家表達自己意愿,周旋于大國之間,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這段文字的中心是:

A、非洲國家占有聯合國近四分之一席位

B、當今國際事務的諸多領域仍受制于頭號超級大國美國

C、聯合國改革方案需要獲得三分之二成員國的贊同才能通過

D、聯合國的表決規(guī)則為非洲在聯合國改革問題上爭取決策權提供了機遇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態(tài)度觀點題,方法為總結原文、選擇最優(yōu)

第二步:尋找重點

第一句中有表轉折的關聯詞“雖然……但”,“但”之后更重要,說因聯合國的表決規(guī)則,為處在弱勢但占有近四分之一席位的非洲表達自己意愿提供了歷史機遇,所以選D。

第三步:分析選項

A選項:只是說明非洲在聯合國的席位,不是文段重點要說明的內容,所以A錯。

B選項:是文段轉折前的表述,不是重點,所以B錯。

C選項:只是轉折之后的原因表述,并不是結果說明,不是重點,所以C錯。

故本題選D。

7.盡管在《史記》之前,已經出現了《尚書》《春秋》《國語》,甚至出現了成熟的編年體史書《左傳》,然而后世史家最崇奉的,卻不是這些更古老的作品;相反,是《史記》創(chuàng)立的紀傳體,成為歷代正史的標準體例?!妒酚洝分杂绊懭绱松钸h,除了司馬遷超凡的史識和文筆之外,其創(chuàng)立的紀傳體體例,無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正如清儒章學誠所言:“自《隋·經籍志》著錄,以紀傳為正史,編年為古史,歷代依之,遂分正附,莫不甲紀傳而乙編年?!敝匀绱?,是因為這一體例更為全面地包羅了人類歷史的諸多側面,且適應了史學的發(fā)展。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紀傳體體例豐富了人類歷史的記錄角度

B、史書體例創(chuàng)新必須與史學的發(fā)展相適應

C、《史記》創(chuàng)立的體例是對后世最重要的影響

D、《史記》的紀傳體體例具有重要的史學意義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態(tài)度觀點題,方法為總結原文、選擇最優(yōu)

第二步:尋找重點

文段首先提出《史記》創(chuàng)立的紀傳體成為標準體例,接著指出《史記》的史學意義是其創(chuàng)立的紀傳體例,最后用“這一體例更為全面地包羅了人類歷史的諸多側面,且適應了史學的發(fā)展”解釋了這一體例的重要作用,所以文段的重點是《史記》的紀傳體體例具有重要的史學意義,所以選擇D。

第三步:分析選項

A選項:“紀傳體體例豐富了人類歷史的記錄角度”沒有提及主題詞“《史記》的紀傳體體例”,所以A錯。

B選項:“史書體例創(chuàng)新必須與史學的發(fā)展相適應”沒有提及“《史記》的紀傳體體例”,所以B錯。

C選項:“《史記》創(chuàng)立的體例”沒有具體說明是“《史記》的紀傳體體例”,所以C錯。

故本題選D。

8.將一張正方形紙對折成三角形,接著將三角形對折成小三角形,再將這個小三角形對折成更小的三角形。然后如下圖所示,剪去三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問將剩下的紙展開,可能是以下哪個圖形?

A、如圖所示

B、如圖所示

C、如圖所示

D、如圖所示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幾何問題

第二步:分析作答

根據題干白色部分的六邊形,則剪完后必然存在這個圖形,只有D選項有這部分區(qū)域。

故本題選D。

9.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史記》

B、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韓非子》

C、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D、有志者,事竟成∶《老子》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題題干為對應關系。

第一步:分析題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出自《離騷》,為對應關系。

第二步:分析選項

C選項:“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出自《論語》,與題干關系一致,當選。

A選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而非《史記》,排除。

B選項:“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而非《韓非子》,排除。

D選項:“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后漢書?耿弇傳》,而非《老子》,排除。

故本題選C。

10.甲乙兩人在玩一個沙盤游戲,比賽的規(guī)則是:在一個分為50個單位的區(qū)域上,每人輪流去劃定這些區(qū)域作為自己的領地,每次可以劃定1到5個單位,誰作為最后劃定區(qū)域的人則為勝利者,如果由甲劃定,那么甲一開始要劃定多少個單位,才能保證自己獲勝:

A、1

B、2

C、3

D、4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統(tǒng)籌問題

第二步:分析作答

因每次可以劃定1到5個單位,如果要甲最后取得勝利,則在最后6個區(qū)域時,由乙先劃定才可。

可得,甲劃完第一個區(qū)域后,只需每次乙、甲劃定區(qū)域之和為6即可,即乙劃x個區(qū)域,甲劃(6-x)個區(qū)域。

50÷6=8……2,因此,甲一開始要劃定2個單位,之后每次劃定(6-x)個即可保證自己獲勝。

故本題選B。

11.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效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有些專家建議,應把燃樹發(fā)電作為削減二氧化碳排放的策略。他們認為,樹木比煤、天然氣更具有“碳中性”,砍樹燃樹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將會被在原地再次生長的樹木吸收。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上述專家的觀點:

A、砍樹之后及時栽樹,新生的樹木就會再次吸收空氣中的碳,形成穩(wěn)定的碳循環(huán)

B、燃樹發(fā)電的政策建議一旦實施,可能會導致亂砍亂伐,加劇全球環(huán)境生態(tài)危機

C、碳循環(huán)的計算比較復雜,砍樹燃樹釋放的碳與栽樹重新吸收的碳可能并不相等

D、砍樹燃樹排放的碳要等到新栽樹苗長大后才能被完全吸收,時間上存在滯后性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尋找因果

原因:砍樹燃樹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將會被在原地再次生長的樹木吸收

結果:應把燃樹發(fā)電作為削減二氧化碳排放的策略

第二步:分析選項

A選項:新生樹木會吸收碳形成碳循環(huán),補充原因加強題干,所以排除。

B選項:題干是說燃樹發(fā)電與削減二氧化碳排放的關系,選項說的是燃樹發(fā)電的不良后果,話題不一致,所以排除。

C選項:釋放的和吸收的可能不相等,沒有明確哪個更多,不確定項,而且?guī)в小翱赡堋眱勺?,更增加了不確定性,所以排除。

D選項:指出“砍樹燃樹排放的碳要等到新栽樹苗長大后才能被完全吸收”,樹苗長大的過程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樹苗長大的這一段時間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無法被吸收。所以D項如果成立,就說明燃樹發(fā)電無法起到削減二氧化碳的作用,質疑題干,當選。

故本題選D。

12.①趙某接到報案去勘察現場②張某上街買菜③王某截住一輛汽車④李某去接張某出院⑤李某酒后駕車撞一行人

A、②⑤③①④

B、⑤①②③④

C、⑤①③④②

D、②⑤①④③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題描述的是一起交通事故的發(fā)生過程。

根據④和⑤,判斷可知酒后駕車的李某,撞的行人是張某,結合選項分析②⑤做為事件起因更符合邏輯,而④應該是整個事件的結尾,所以選A。

故本題選A。

13.從所給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規(guī)律性:【2013廣東(一)071】

A、如圖所示

B、如圖所示

C、如圖所示

D、如圖所示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題干圖形相異,優(yōu)先考慮數數量、對稱、一筆畫、曲直、連接形式等;最后考慮找共性。

第二步:題目詳解

突破口:題干線條清晰,優(yōu)先考慮直線。

本題規(guī)律:

直線數依次為2,3,4,5,故?處圖形直線數應為6。選項圖形直線數量依次是6,4,3,4。只有A選項符合。

故本題選A。

14.隨著通訊技術的進步,政府執(zhí)政的輿論環(huán)境已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各種輿論可以借助網絡、短信等方式跨越時空迅速傳遞,使意見空間加大、力度增強,而決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參與意識的增強,又加大了政府的輿論壓力。因此政府對“輿情危機”的處理,需要改變以往的被動方式,針對新出現的情況,及時采取新的方式來應對。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A、強調政府在新輿論環(huán)境下有必要轉變應對方式

B、對比不同時期政府的輿論宣傳環(huán)境與工作方式

C、剖析政府執(zhí)政的輿論壓力不斷增大的外在原因

D、分析通訊技術發(fā)展與輿論環(huán)境變化之間的關系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態(tài)度觀點題,方法為總結原文、選擇最優(yōu)

第二步:尋找重點

文段首先指出隨著通訊技術的進步,政府執(zhí)政的輿論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政府的輿論壓力加大。接著通過總結類詞語“因此”提出對策,即:政府對“輿情危機”的處理,需要改變以往的被動方式,針對新出現的情況,及時采取新的方式來應對。文段重在對策表述,對比選項,A項當選。

第三步:分析選項

B選項:輿論環(huán)境不等同于輿論宣傳環(huán)境,且“工作方式”無中生有,所以B錯。

C選項:非對策表述,非重點,所以C錯。

D選項:偏離主體“政府”,所以D錯。

故本題選A。

15.“一門式”政務服務:指為了方便群眾,將原本需要跑多個政府部門才能辦成的事項集中到一個服務中心或簡化到一個窗口辦結的服務行為。下列屬于“一門式”政務服務的是:

A、某市建立了一個社會綜合治理云平臺,將多種渠道發(fā)現的社會問題按照標準化流程推送到相應的職能部門,明確責任人并限時解決,避免了部門之間推諉扯皮的情況

B、某市新近成立了一個殘疾人服務站,以前殘疾人申請生活補貼需要攜帶申請表到各級殘聯審批蓋章,現在只需到服務站提出申請,各級審批部門就會即時看到并辦妥

C、市醫(yī)院為了解決患者就醫(yī)難的問題,在一樓大廳開設了便民門診,挑選了一批醫(yī)術精湛的醫(yī)生坐診,患者可以一站式完成掛號、收診、繳費、取藥的全部流程

D、某市非本地戶籍的適齡兒童入學過去需要的監(jiān)護人現場提交戶口、住房、工作證明等材料,現在只要通過教育部門專設的網報名登記系統(tǒng),就可一鍵提交全部材料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題題干為社會學類定義判斷。

第一步:關鍵信息------①為了方便群眾;②政府部門多步驟辦理簡化為一步完成。

第二步:題目詳解

B選項:專門成立了殘疾人服務站,說明是為了方便群眾;各級蓋章改為只需服務站申請,對于群眾來說就是多步驟辦理簡化為一步完成,符合“一門式”政務服務的定義,當選。

A選項:明確職責人和限時解決,強調的是工作效率,但沒有簡化辦理流程,不符合②,排除。

C選項:醫(yī)院是事業(yè)單位,不屬于政府部門,不符合②,排除。

D選項:曾經非本地戶籍兒童入學只是需要提交很多材料,而不是需要跑多個部門,不符合②,排除。

故本題選B。

16.今年(2012)3月份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六,則2013年3月份的最后一天是:

A、星期日

B、星期四

C、星期五

D、星期六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星期日期問題

第二步:分析解題:

2012年3月31日—2013年3月31日正好為一個平年,即365天;

365÷7=52……1,因此2013年3月31日為星期日。

故本題選A。

17.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期限為:

A、7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題為訴訟法常識。

《刑事訴訟法》第183條規(guī)定: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故本題選B。

18.優(yōu)秀的足球運動員會利用技巧使踢出的足球在空中旋轉,旋轉的足球在行進過程中會突然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并轉彎,這被稱為“香蕉球”。下列選項的物理原理與“香蕉球”原理不同的是:

A、飛機機翼通常設計為上沿是弧形,下沿是平的

B、用吸管喝袋裝牛奶,喝完后用力吸一下,袋子癟了

C、火車站臺設置黃色安全線以警示乘客與列車保持距離

D、兩張相距5厘米的A4紙垂直放置,往中間吹氣,兩張紙會互相吸引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題為物理相關常識。

第一步:分析考點

香蕉球的物理原理是根據流體力學的伯努利定理,在速度較大一側的壓強比速度較小一側的壓強為小,所以球左方的壓強小于球右方的壓強。由于球所受空氣壓力的合力左右不等,總合力向左,所以球在運行過程中就產生了向左的運行,即產生弧線。

B選項:用力吸一下空奶袋,袋內氣體減少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奶袋變扁了,這個現象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與流體力學沒有關系。B選項錯誤,本題選非,當選。

第二步:分析選項

A選項:根據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的伯努利原理,飛機飛行時,機翼將氣流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分走的路徑為弧線,流速快,壓強小,下半部分氣流走直線,流速慢,壓強大,由于此壓力差產生升力,使飛機能飛起來。說法正確,本題選非,排除。

C選項:根據伯努利原理“在水流或氣流里,如果速度小,壓強就大;如果速度大,壓強就小”,列車高速駛來時,靠近列車車廂的空氣被帶動而快速運動起來,壓強就減小,站臺上的旅客若離列車過近,旅客身體前后會出現明顯的壓強差,身體后面較大的壓力將把旅客推向列車而受到傷害。說法正確,本題選非,排除。

D選項:兩張紙中間的空氣被我們吹得流動的速度快,壓力就小,而兩張紙外面的空氣沒有流動,壓力就大,所以外面力量大的空氣就把兩張紙“壓”在了一起。這是“伯努利原理”原理的簡單示范。說法正確,本題選非,排除。

故本題選B。

19.故事片的敘事及視覺語言,一個重要而基本的原則,便是隱藏起攝影機的存在。換言之,故事片敘事的最重要而基本的特征,便是________敘事行為的痕跡。于是,似乎是場景、事件自身在________呈現。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突出

自動

B、抹去

自行

C、強調

客觀

D、忽視

主動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空:本空前后為解釋關系。

由“換言之”可知,前后兩句話互為解釋說明的關系?!癬_______敘事行為的痕跡”與“隱藏起攝影機的存在”對應,所以橫線要體現出“隱藏”的意思,說明敘事行為的痕跡不存在。

A選項“突出”指明顯,出眾;意思與文意相悖,排除A。

B選項“抹去”指擦掉,消除;能體現出痕跡的不存在,保留。

C選項“強調”會讓事物更明顯;意思與文意相悖,排除C。

D選項“忽視”指不重視;不能體現出痕跡的不存在,排除D。

第二空:本空為語義關系。

代入驗證?!澳ㄈ⑹滦袨榈暮圹E,于是場景、事件自身‘自行’呈現”,對應“自身”能夠體現出讓場景、事件自己去做的意思,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B。

20.把下面的六個小圖形分為兩類,使每一類圖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規(guī)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2013浙江A081/浙江B081】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①③⑤,②④⑥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題干為嵌套圖形,??伎键c有套接方式、形狀對比、數量對比、移動、交點——邊交點和內交點等。

第二步:題目詳解

突破口:大圖套小圖,優(yōu)先考慮形狀對比。

本題規(guī)律:

圖①②③中內部圖形與外部圖形的線條數相等;圖④⑤⑥中外部圖形比內部圖形的線條數多1條。

故本題選A。

21.下列地貌與成因的連線,正確的是:

A、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風力沉積

B、云南的石林——流水侵蝕

C、華北平原——地殼上升的結果

D、四川盆地——海浪侵蝕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題為自然環(huán)境常識。

第一步:分析考點

石林喀斯特是在地殼運動、構造裂隙、生物作用和土壤侵蝕作用配合下,碳酸鹽巖被地表水和地下水溶蝕形成的各種石柱組合體,所以選B。

第二步:分析選項

A選項:黃土高原主要是暴流溝谷沖刷疏松黃土所致,不是風力沉積。排除。

C選項:華北平原主要由黃河、海河、淮河、灤河沖積而成,并非是地殼上升的結果。排除。

D選項:關于四川盆地的成因,多數科學家認為是晚三疊世到白堊世時期中國廣泛發(fā)生的地殼運動——燕山運動使盆地周圍褶皺隆起,極大地影響基底構,經過多次劇烈變動,才造成現代地貌的基本特征,并非海浪侵蝕形成。排除。

故本題選B。

22.統(tǒng)一的數據采集和分類管理標準有利于政務數據的整合共享,方便各地區(qū)、各部門數據庫之間的接口連接與數據交換。應加快制定政務數據采集、處理、提供、修改等各類標準規(guī)范,對原有信息資源進行標準化處理,規(guī)范數據共享的類型、方式、內容、對象和條件,破除數據共享的技術障礙。這段文字中提取的關鍵詞最恰當的是:

A、數據采集

整合共享

技術障礙

B、政務數據

數據交換

數據共享

C、數據采集

標準規(guī)范

信息資源

D、政務數據

標準規(guī)范

數據共享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關鍵詞選擇題,方法為在總結原文,重點句中核心詞語即為關鍵詞。

第二步:尋找重點

文段第一句指出統(tǒng)一的數據采集和分類管理標準的作用。第二句通過“應”提出對策,故文段重點在第二句,去掉修飾、保留主干,即:制定政務數據標準規(guī)范,破除數據共享的技術障礙。因此,關鍵詞為“政務數據”“標準規(guī)范”“數據共享”,所以答案選擇D。

故本題選D。

23.雪崩體能使每平方米的被打物體表面承受40~50噸的力量,沖擊力量非常驚人,雪崩體在高速運動過程中,還能夠引起空氣劇烈的振蕩,在雪崩龍頭前方造成類似于原子彈爆炸時的沖擊波的強大氣浪。在陡巖或者河谷急轉彎的地方,雪崩體很可能被阻停留下來。而雪崩氣浪卻會繼續(xù)沿著雪崩運動的方向爬山越嶺,摧毀森林、房屋,傾覆車輛,人畜遇到它可能窒息而死。從這段文字可以推出的是:

A、雪崩體的巨大沖擊力更甚于原子彈爆炸

B、雪崩的威力一般只能達到陡巖或者河谷急轉彎的地方

C、雪崩體對登山隊員的主要威脅在于缺氧

D、雪崩氣浪的作用范圍要比雪崩體大得多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題干

題干整體說明了雪崩體在某些地方會被阻停下來,雪崩氣浪卻會繼續(xù)前進,造成很大的危害。

第二步:分析選項

A選項:A中“雪崩體的巨大沖擊力更甚于原子彈爆炸”與題干第一句“雪崩造成類似于原子彈爆炸時的沖擊波的強大氣浪”不符,所以A錯。

B選項:B中說的是“雪崩的威力”,而題干第二句說的是“雪崩體”,二者是不同的概念,B屬于偷換概念,所以B錯。

C選項:“雪崩體對登山隊員的威脅”,在題干中并未涉及,C屬于無關項,所以C錯。

D選項:D項中的說法是與題干是一致的,所以選D。

故本題選D。

24.如圖是某種固態(tài)物質在加熱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最不準確的是(

A、該固態(tài)物質有固定的熔點

B、該固態(tài)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比熱容增大

C、溫度為0℃時,該物質可能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

D、該固態(tài)物質在熔化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應用定理------物理學熱學

第二步:題干解答

本題選非。

A、C、D選項:晶體熔化時需要不斷地吸收熱量,但是溫度不會發(fā)生變化,這個不變的溫度就是晶體的熔點,在0℃持續(xù)加熱,但溫度沒升,0℃為該物質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固態(tài)與液態(tài)共存,所以A對、C對,D錯。

B選項:比熱容是指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升高或下降單位溫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物質的質量不變,由圖得,該物質在固態(tài)與液態(tài)下,升高相同的溫度,液態(tài)所用的時間更長,所以該物質在液態(tài)下的比熱容更大。物質熔化過程中,固體不斷減少,液體不斷增加,液體的占比在增大,所以熔化過程中,該物質比熱容會增大,所以B對。

故本題選D。

25.物理學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在雙縫干涉實驗中,在光屏處放上照相底片,若減弱光流的強度,使光子只能一個一個地通過狹縫。實驗表明,如果曝光時間不太長,底片上只能出現一些不規(guī)則的點;如果曝光時間足夠長,底片上就會出現規(guī)則的干涉條紋。對這個實驗結果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單個光子的運動沒有確定的軌道

B、只有大量光子的行為才表現出波動性

C、干涉條紋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達機會較多的地方

D、曝光時間不長時,光的能量小,底片上的條紋看不清楚,故出現不規(guī)則的點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應用定理-------物理學中的波粒二象性

第二步:題干解答:

A選項:光波是一種概率波,因此單個光子在空間中的位置是不確定的,沒有確定的軌道,因此本項正確,本題為選非題,故不選。

B選項:波動性是光子的固有屬性,與數量無關,因此本項錯誤,本題為選非題,故選B。

C選項:曝光時間足夠長才會出現干涉條紋,故明亮部分區(qū)域為光子到達較多的區(qū)域,因此本項正確,本題為選非題,故不選。

D選項:曝光時間不太長時,底片出現的光電密集度低,明暗區(qū)分不明顯,故出現不規(guī)則的點,因此本項正確,本題為選非題,故不選。

故本題選B。

26.俗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世界上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人很多,而能真正登頂成功的人是少之又少。因為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人,如果不到巔峰插上旗幟,哪怕離登頂只剩下十米不到的距離,都不是真正的成功。這段話主要想告訴我們:

A、很多人都在攀登珠穆朗瑪峰

B、成功是有明確標準的

C、大多數人都只能攀登到距離巔峰十米的位置

D、只有插上旗幟才能證明成功了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意圖判斷題,方法為總結原文的基礎上可以引申推理

第二步:尋找重點

第一句引用,不重要。第二句說登珠峰的人多,但成功者少。第三句說明了原因,說要到巔峰插上旗才算成功,否則不算。因此是在說成功是要有明確的標準(在巔峰插上旗),所以選B。

第三步:分析選項

A選項:只是文段的現象概括,不是要告訴我們的,所以A錯。

C選項:文段只是說哪怕到珠峰10米都不算成功,并不能說很多人只能攀登到離珠峰10米的位置,所以C錯。

D選項:這只是文段中珠峰的例子,并沒有進行引申,所以D錯。

故本題選B。

27.李女士剛搬入新家,打算一次性購買幾種盆栽。她的想法如下:①購買綠蘿、羅漢松中的一種;②文竹、綠蘿和橡皮樹至少買一種;③羅漢松、橡皮樹、虎尾蘭至少買兩種;④只要買了羅漢松,就不買文竹。如果上述條件都要滿足,則下列推論必然正確的是:

A、李女士購買了虎尾蘭

B、李女士購買了橡皮樹

C、李女士購買了羅漢松或文竹

D、李女士至少買了三種盆栽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題干

①要么綠蘿,要么羅漢松;

②文竹、綠蘿、橡皮樹至少買一種;

③羅漢松、橡皮樹、虎尾蘭至少買兩種;

④羅漢松→非文竹。

第二步:推理過程

題干中沒有明顯的矛盾關系,可以用假設法。

方法一:因為羅漢松在條件中出現次數最多,所以從羅漢松入手假設:

假設1:買羅漢松

根據①可知:不買綠蘿;

根據④可知:不買文竹;

根據不買綠蘿和不買文竹,結合②可知:買橡皮樹;

最終無法確定買不買虎尾蘭。

假設2:不買羅漢松

根據①可知:買綠蘿;

根據③可知:買橡皮樹和虎尾蘭;

最終無法確定買不買文竹。

綜上:一定會買的盆栽是:橡皮樹

故本題選B。

方法二:

條件①只有兩種情況,最為確定,可以從條件①入手假設:

假設1:買綠蘿不買羅漢松;

根據③可知:李女士還買:橡皮樹、虎尾蘭;

無法確定買不買文竹

假設2:買羅漢松不買綠蘿;

根據④可知:不買文竹;

不買文竹,不買綠蘿,結合②可知:買橡皮樹;

無法確定買不買虎尾蘭

綜上所述,一定會買的盆栽是:橡皮樹

故本題選B。

28.下列哪個圖有別于其他三個圖:【2011河北051】

A、如圖所示

B、如圖所示

C、如圖所示

D、如圖所示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題干圖形相異,優(yōu)先考慮數數量、對稱、一筆畫、曲直、連接形式等;最后考慮找共性。

第二步:題目詳解

突破口:題干圖形封閉區(qū)間特征明顯,考慮封閉區(qū)間數量。

本題規(guī)律:

選項封閉區(qū)間數量依次為6,4,4,4,A選項明顯不同。

故本題選A。

拓展:

本題有多種思路:

思路一:A、C、D均包含有特征面三角形,而選項B沒有。

思路二:B、C、D中圓與直線存相切,而選項B沒有。

面數量規(guī)律為常考規(guī)律,更為嚴謹,故本題優(yōu)先選A選項。

29.某房地產公司分別以80萬人民幣的相同價格出售兩套房屋。一套房屋以盈利20%的價格出售,另一套房屋以盈利30%的價格出售,那么該房地產公司從中獲利約為:

A、31.5萬元

B、31.6萬元

C、31.7萬元

D、31.8萬元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利潤問題

第二步:分析解題:

第一套房子成本為80÷(1+20%)=66.67萬元;

第二套房子成本為80÷(1+30%)=61.54萬元;

故總成本為66.67+61.54=128.21萬元;

因此一共獲利80+80-128.21=31.79≈31.8萬元。

故本題選D。

30.當前我國城市建設面臨經濟發(fā)展與產業(yè)結構調整、環(huán)境保護、社會治理模式、民生保障等多方面矛盾,建設智慧城市是大勢所趨。我國在智慧城市的很多應用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像網約車、共享單車等。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頂層設計不足、缺乏體系性規(guī)劃與創(chuàng)新等。另外,智慧城市建設有許多方面沒有考慮到與市民切身相關的問題,市民的感知度并不明顯。如何把城市建設和市民利益結合起來,注意群眾需求,是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解決智慧城市落地問題的關鍵。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已走在世界前列

B、智慧城市建設面臨許多綜合性問題

C、建設智慧城市可以解決城市建設諸多矛盾

D、建設智慧城市要接地氣與群眾需求相聯系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態(tài)度觀點題,方法為總結原文、選擇最優(yōu)

第二步:尋找重點

第一句引出話題“智慧城市”。第二句通過轉折詞“但”強調智慧城市存在問題。尾句給出對策:把智慧城市建設和市民利益結合起來,D項為同義替換,當選。

第三步:分析選項

A、C選項:對應第一句內容,非重點,排除。

B選項:該項是對問題的描述,非重點,所以B錯。

故本題選D。

31.一個動物保護組織正在設法改變人們對烏鴉的偏見。該組織認為烏鴉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厭惡是因為其黑色的外表,他們指出,通過基因改造,可以讓烏鴉披上潔白的外衣。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該組織的看法:

A、基因改造后,“烏鴉”就不再是烏鴉了

B、烏鴉可以消滅害蟲,它其實是人類的朋友

C、有人認為烏鴉食腐肉是令人厭惡的原因之一

D、黑百靈是一種通體黑色的小型鳴禽,它深受人們的喜愛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題干

原因:烏鴉受到人們的厭惡是因為黑色的外表

結果:通過基因改造可以改變人們對烏鴉的偏見

第二步:分析選項

A選項:題干討論的是基因改造能否改變人們對烏鴉的偏見,“改造后烏鴉還是不是烏鴉”為無關項,所以A錯。

B選項:題干討論的是基因改造能否改變人們對烏鴉的偏見,該項說的是烏鴉的好處,話題不一致,無關項,所以B錯。

C選項:另有他因削弱,“有人”削弱力度較弱,所以C不選。

D選項:黑色的黑百靈深受人們喜愛,說明人們厭惡烏鴉不是因為黑色的外表,那么即使通過基因改造讓烏鴉披上潔白的外衣也不會改變人們的看法,反駁題干結論,力度強,所以選D。

故本題選D。

32.這些僅僅只是元素故事中的________。每個元素都具有其獨特的性質,也各自擁有不同的發(fā)現故事。元素不僅被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們中的一些也是探索基礎物理必不可少的。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冰山一角

B、只言片語

C、九牛一毛

D、細枝末節(jié)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本空前后為解釋關系。

本空的關鍵信息為“僅僅只是”、“每個元素各自擁有不同的發(fā)現故事”,說明元素故事的總數很多,而這些僅占一小部分,所以橫線處應填一個可體現“占比小”意思的詞語。

A選項“冰山一角”指所暴露出來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可體現“占比小”,保留。

B選項“只言片語”指個別詞句或片斷的話,不能體現出“占比小”,排除B。

C選項“九牛一毛”比喻極大數量中極微小的數量,側重輕微,不重要,但顯然每一個元素故事都是重要的,排除C。

D選項“細枝末節(jié)”比喻極小且無關緊要的事情,不能體現出“占比小”,排除D。

故本題選A。

33.現有左右相鄰規(guī)模一樣的兩個水池,左邊水池的水位比右邊的高36cm。用抽水機從左邊的水池抽水注入右邊的水池,每分鐘能使右邊的水池水位升高3cm,那么()分鐘后兩個水池的水位一樣高。

A、12

B、9

C、6

D、3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普通行程問題

第二步:分析解題:

由于兩個水池一樣,故右邊水池水位每分鐘上升3cm,則左邊水池每分鐘下降3cm;

已知左邊水池水位比右邊高36cm,要想讓它們的水位一樣高,可認為它們的水平面一個上升一個下降直至相遇即水位一樣高。

根據相遇公式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時間;

則所需時間為36÷(3+3)=6分鐘。

故本題選C。

34.如圖是某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蒸散示意圖,下列說法最準確的是(

)。

A、環(huán)境溫度升高,森林的蒸散作用減弱

B、空氣濕度越大,森林的蒸散作用越弱

C、任意環(huán)境條件下,湖泊的蒸發(fā)量比森林蒸散量大

D、相較于夜晚,該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在白天時蒸散作用強度明顯減弱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應用定理------生物學

第二步:題干解答

蒸散包括蒸發(fā)作用和蒸騰作用,是總水分散失,包括地面與土壤發(fā)生的水分蒸發(fā),和植物氣孔進行的蒸騰作用,影響蒸散作用的因素包括溫度、光照、環(huán)境濕度等。

A選項:在一定溫度范圍內,環(huán)境溫度升高,蒸散作用增強,當溫度過高時,葉片氣孔會關閉,蒸騰作用會減弱,而蒸發(fā)作用會增強,此時無法確定蒸散作用增強還是減弱,錯誤。

B選項:蒸散作用與空氣濕度有關,空氣濕度越大,植物蒸散作用越弱,森林植物多,正確。

C選項:一般情況,湖泊多的地方湖泊的蒸發(fā)量比森林的蒸散量大,但在我國大西北地區(qū),湖泊較森林數量少,湖泊的蒸發(fā)量就會比森林的蒸散量小,錯誤。

D選項:光照能夠促進氣孔的開啟,使蒸散作用增強,相較于夜晚,白天光照時間長,溫度也較高,蒸散作用會強于晚上,錯誤。

故本題選B。

35.某工作組計劃開展實地調研,初步確定只選擇粵東、粵西或粵北中的一個地區(qū)。對此,工作組中的甲、乙、丙三人提出了以下意見:甲:在此次調研中粵東更具有代表性,應該前往粵東地區(qū)。乙:上一輪調研已經去過粵北了,這一次應該選擇其他地區(qū)。丙:我認為選擇粵西或粵北地區(qū)開展實地調研更合適。最終工作組只采納了其中一個人的意見,則下列陳述一定正確的是:

A、工作組前往了粵東地區(qū)

B、工作組前往了粵西地區(qū)

C、工作組采納了乙的意見

D、工作組采納了丙的意見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題干

題干推理規(guī)則為:

①甲:粵東

②乙:非粵北

③丙:粵西或粵北

第二步:分析選項

已知只選擇粵東、粵西或粵北中的一個地區(qū),那么選了粵東,就不能選粵西和粵北,所以①等價于④非粵西且非粵北。

③④為矛盾命題,必有一真一假。題干只有一真,那么②非粵北必然為假,所以②的矛盾命題“粵北”為真。

“粵北”為真,或命題一真即真,所以③為真,即工作組采納了丙的意見,去了粵北。

故本題選D。

36.下列關于軍事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

A、M16步槍是德國人發(fā)明的

B、美國魚鷹運輸機具備垂直升降能力

C、航空母艦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船只

D、海軍航空兵是在海洋上空執(zhí)行作戰(zhàn)任務的空軍兵種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題為軍事相關常識。

第一步:分析考點

B選項:V-22傾轉旋翼機(英語:BoeingBellV-22,綽號:魚鷹,Osprey),是美國一型具備垂直起降和短距起降能力的傾轉旋翼機,正確,當選。

第二步:分析選項

A選項:M16系列自動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換裝的第二代步槍,它開創(chuàng)了小口徑化先河,并對以后的輕武器小型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還被譽為當今世界六大名槍之一,錯誤,排除。

C選項:航空母艦是一個集合概念,而船只特指某艘船,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船只是諾克?耐維斯號油輪,排水量48萬噸,排除。

D選項:海軍航空兵是在海洋上空執(zhí)行作戰(zhàn)任務的海軍兵種,排除。

故本題選B。

37.小明比弟弟大10歲,而且小明比爺爺小他年齡的4倍,爺爺與小明年齡之和是弟弟年齡的18倍,問爺爺與弟弟的年齡之和比小明大多少歲:

A、58

B、62

C、60

D、65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年齡問題

第二步:分析解題:

設小明x歲,弟弟x-10歲,爺爺5x歲。

根據題意可列方程x+5x=18(x-10),解得x=15;

故爺爺75歲,弟弟5歲,所求為75+5-15=65歲。

故本題選D。

38.下圖為以AC、AD和AF為直徑畫成的三個圓形,已知AB、BC、CD、DE和EF之間的距離彼此相等,問小圓X、彎月Y以及彎月Z三部分的面積之比:

A、4:5:16

B、4:5:14

C、4:7:12

D、4:3:10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計算問題

第二步:分析解題:

設AB=2,則三個圓的半徑分別為2、3、5,面積之比為4:9:25;

故小圓X、彎月Y以及彎月Z的面積之比為4:(9-4):(25-9)=4:5:16。

故本題選A。

39.當下,運動成為人們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但一些醫(yī)學研究者認為,過度運動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多伴有急性腎功能衰竭及代謝紊亂,雖然發(fā)病率不高,但過量運動確實是引起橫紋肌溶解的常見原因之一。如果缺乏科學的運動方法,運動者常在劇烈運動后肌肉細胞內容物突然釋放到血液中進入血液循環(huán),出現肌痛、肢體腫脹、肌肉無力、尿呈茶色等橫紋肌溶解表現。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醫(yī)學研究者的論證:

A、肌肉細胞內容物突然釋放到血液中會造成代謝紊亂

B、加強體育鍛煉不能成為預防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方法

C、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發(fā)病率低是因過量運動情況并不多見

D、急性腎功能障礙是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病因而不是病癥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尋找因果

原因:過量運動確實是引起橫紋肌溶解的常見原因之一。如果缺乏科學的運動方法,運動者常在劇烈運動后肌內細胞內容物突然釋放,出現橫紋肌溶解表現。

結果:過度運動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

第二步:分析選項

A選項:題干說明過量運動后出現橫紋肌溶解表現,A選項說肌肉細胞內容物突然釋放到血液中會造成代謝紊亂,與題干表述一致,具有加強作用,當選。

B選項:題干說明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常見的原因,并不是預防,屬于無關項,排除。

C選項:題干說明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原因,并不是導致發(fā)病率低的因素,屬于無關項,排除。

D選項:題干說明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多伴有急性腎功能衰竭,而D選項說急性腎功能障礙是病因,與題干相反,屬于因果倒置,具有削弱作用,排除。

故本題選A。

40.如圖,甲、乙兩個相同的容器中盛著不同的液體,當相同的小球漂浮在容器中并保持靜止時,容器中液面的高度相同,則下列說法準確的是(

A、小球在甲容器中受到浮力比在乙容器中的小

B、小球在甲容器中受到浮力比在乙容器中的大

C、甲容器中液體的密度比乙容器中液體的小

D、甲容器中液體的密度比乙容器中液體的大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應用定理------物理學力學

第二步:題干解答

A、B選項:兩個小球都靜止,處于受力平衡狀態(tài),兩小球所受浮力=自身重力,同樣的小球即重力相同,那么所受浮力也相等,所以A、B錯。

C、D選項:F浮=ρgV排,在甲溶液V排大于乙溶液,可得ρ甲<ρ乙,即甲液體密度小于乙,所以C對、D錯。

故本題選C。

41.水是人類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關于水的表述,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全世界水資源總量約14億立方千米,其中只有2.5%是可飲用的淡水

B、可開發(fā)利用的水資源在全球分布并不均衡

C、北美洲是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

D、超過三分之二的淡水資源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題為能源相關常識。

第一步:分析考點

我們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指淡水資源,南極洲擁有全球70%的淡水資源和90%的冰川,是世界上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C選項說法錯誤,本題選非,當選。

第二步:分析選項

A選項:地球上的水資源總量約14億立方千米,其中海洋水占96.53%,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占0.94%,可飲用的淡水占2.5%。說法正確,本題選非,排除。

B選項:在全球范圍內水資源分布,各個國家、各個地區(qū)之間具有很大差異,可開發(fā)利用的水資源分布不均衡。說法正確,本題選非,排除。

D選項:第四屆水資源論壇公布的數據:“全世界水資源總量約14億立方公里,其中只有2.5%是可飲用的淡水。在這僅有的淡水資源中,有超過三分之二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說法正確,本題選非,排除。

故本題選C。

42.隨著個體化醫(yī)療和臨床癌癥基因組研究的發(fā)展,基因檢測服務需求越來越廣泛?;蚪M學技術和靶向治療能夠為癌癥患者帶來巨大益處,在癌癥研究領域使用基因組學技術治療疾病對患者來說很有吸引力,所以網絡上提供基因檢測服務的公司越來越受追捧。但專家發(fā)現,大部分網站提供的個性化癌癥診斷或治療的基因檢測項目中至少有一項沒有臨床應用價值。由此可以推出:

A、網絡基因檢測公司的有些服務沒有臨床意義

B、并非所有的基因檢測項目都是科學、準確的

C、并非所有的基因檢測項目都是跟癌癥有關的

D、個性化醫(yī)療的推廣促進了基因組研究的開展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題目

根據問法“由此可以推出”,并且沒有明顯的關聯詞,屬于日常結論型,做題思路是“選項和題干一一對應”。

第二步:分析選項

A選項:根據“大部分診斷或治療中至少有一項沒有臨床應用價值”,可知有些沒有臨床應用價值,即有些服務沒有意義,可以推出,當選。

B選項:題干中并未提及基因檢測項目是否科學、準確,無中生有,排除B。

C選項:題干涉及癌癥基因,未提及其他基因檢測項目,無中生有,排除C。

D選項:是由于個體化醫(yī)療和臨床癌癥基因組研究,使得需求廣泛,并非個性化醫(yī)療推廣,所以排除D。

故本題選A。

43.中國文人在對遠古神話進行整理改造時,嚴格遵守“合乎倫理規(guī)范”“具有教化功能”兩個原則。原本流傳于民間的一個個神祇經過這兩個原則篩選之后,被加工成符合規(guī)范的明君圣主,進入文字相傳的文化正統(tǒng);而那些不符合倫常的,就游離于史冊之外,_______在民間口頭流傳或各種________之中。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活躍

道聽途說

B、沉淀

逸聞瑣事

C、散落

稗官野史

D、湮沒

街談巷議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空:本空為語義關系。

橫線處表達沒有進入史冊的神話在民間發(fā)展的情況。

A選項“活躍”指行動活潑而積極;C選項“散落”指分散,不集中;二者意思均符合文意;

B選項“沉淀”指聚集、積聚,與文意相悖,排除;

D選項“湮沒”指埋沒、沒人知道,不能體現神話還在民間流傳,排除。

第二空:本空為并列關系。

由“或”可知,橫線處與“口頭流傳”并列,表示另一種非口頭的流傳方式。

A選項“道聽途說”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屬于口頭流傳的范圍,所以排除。

C選項“稗官野史”指舊時的小說和私人編撰的史書,是一種非口頭的流傳方式,恰當。

故本題選C。

44.甲、乙、丙三員工共同修剪6060平方米草地,甲的修剪效率為30平方米/分鐘,乙的修剪效率為40平方米/分鐘,丙的效率為60平方米/分鐘。上午,甲7點30分開始修剪,乙7點45分開始,丙8點15分開始,他們同一時間完成工作,乙用了(

)分鐘。

A、56

B、57

C、58

D、59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方程問題

第二步:分析解題:

設丙用時x分鐘,乙用時x+30分鐘,甲用時x+45分鐘。

由題意得60x+40(x+30)+30(x+45)=6060,解得x=27;

所以乙用了27+30=57分鐘。

故本題選B。

45.天氣預報一般要考慮氣溫、氣壓、溫度、風力等因素,這些都是大氣層本身變化的結果,只要掌握這些因素,通過計算機的計算就能準確地預報天氣變化的趨勢。沙塵暴作為一種特殊的天氣現象,同樣要考慮上述氣象因素。據氣象學家分析,強冷空氣帶來的大風天氣、前期干旱少雨、氣溫回升是形成沙塵暴的必要天氣條件。但是,除此之外,“沙塵”惡魔的現身還需要一些其他特殊條件。懸浮在空氣中的沙塵來自地表,地表的情況直接影響沙塵暴的發(fā)生。這段文字主要說明的內容是:

A、天氣預報要考慮的各種因素

B、沙塵暴的形成原因復雜且特殊

C、沙塵暴形成的必要天氣條件

D、沙塵暴是一種特殊的天氣現象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態(tài)度觀點題,方法為總結原文、選擇最優(yōu)

第二步:尋找重點

第一句說天氣預報要掌握的因素。第二句說沙塵暴作為特殊的天氣也要考慮上述氣象因素。第三句說了形成沙塵暴的必要天氣條件。第四句進一步說沙塵暴還需要其他特殊條件。第五句具體說了什么特殊條件。因此整個文段是在說沙塵暴這種特殊天氣形成因素:復雜特殊,所以選B。

第三步:分析選項

A選項:天氣預報只是為了引出沙塵暴這種特殊天氣,因此不是重點,所以A錯。

C選項:只是為了體現沙塵暴的形成原因復雜且特殊的部分論述,片面,所以C錯。

D選項:只是為了體現沙塵暴的形成原因復雜且特殊的部分論述,片面,所以D錯。

故本題選B。

46.①2016年,全世界共有2.16億人患有瘧疾,其中44.5萬人不幸死亡②大約一周后,等到雌蚊再次進食的時候,瘧原蟲會隨著它的唾液進入新的人類宿主體內,到達受害者的肝臟和血液,最終引發(fā)疾病甚至導致死亡③瘧原蟲會在蚊子體內繁殖,然后進入雌蚊的唾液腺④瘧蚊屬的某些物種會攜帶引發(fā)瘧疾的寄生蟲——瘧原蟲⑤雌蚊叮咬瘧疾患者時(為它們肚子里的卵儲備營養(yǎng)),可能會在無意中染上這種寄生蟲(雄蚊不咬人)⑥在蚊子傳播的所有疾病中,瘧疾是最頑固、最致命的一種將上述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①⑥⑤④③②

B、⑥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⑥⑤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句子排序題,核心方法為話題一致。

第二步:尋找重點

從選項入手,對比①、⑥、④、⑤誰更適合做首句。①在說2016年瘧疾患者人數以及死亡人數,⑥講述了瘧疾是蚊子傳播中最嚴重的一種病,④主要說引發(fā)瘧疾的寄生蟲瘧原蟲,⑤主要說雌蚊叮咬瘧疾患者染上這種寄生蟲。比較得知⑥引出瘧疾,對瘧疾做了簡單說明,更適合做首句。而①是對⑥的具體解釋說明。④、⑤中均出現了瘧疾,應在⑥之后。

故本題選B。

47.①金沙江與橫斷山脈共同組成的山川屏障,將西南地區(qū)切割成狹小細碎的地理空間,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文化的交流,形成了各成一統(tǒng)的多彩面貌②阻隔與交融,哪個才是金沙江在文明進程中扮演的真正角色③由蠻荒之地到少數民族文化的搖籃,是什么造就了這里異中有同、瑰麗多姿的文化面貌④漢代以前,金沙江被稱作“黑水”,是一片籠罩在神話、傳說之中,荒蕪而神秘不可知的地帶,在今天,它卻是中國文化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qū)⑤金沙江發(fā)源于青海省格拉丹東雪山北麓,由玉樹巴塘河口南流,繼而向東奔流而去⑥對于金沙江文化的追溯,或許也是對文明本身的追問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一項是:

A、④⑤②⑥③①

B、①④⑤②③⑥

C、⑤①④③②⑥

D、②⑤⑥④③①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句子排序題,核心方法為話題一致。

第二步:尋找重點

觀察選項,確定首句。①句說金沙江與橫斷山脈組成的山川屏障對西南地區(qū)文化和地貌的影響。②句提出疑問,“阻隔與交融,哪個才是金沙江在文明進程中扮演的真正作用”。④句古今對比,突出金沙江地區(qū)的變化。⑤說金沙江的發(fā)源地、流向。對比之后,應該先引出金沙江的話題,討論起發(fā)源地,再論述金沙江的作用、影響,故⑤更適合做首句,排除選項A、B、D。

故本題選C。

48.清涼∶盛夏

A、喧囂∶子夜

B、局促∶廣場

C、安詳∶長眠

D、蕭瑟∶深秋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題題干為對應關系。

第一步:分析題干

清涼的反義詞是炎熱,盛夏是炎熱的,后者與前者的反義詞構成屬性對應關系。

第二步:分析選項

A選項:喧囂的反義詞是安靜,子夜是安靜的,與題干關系一致,當選。

B選項:局促的反義詞是從容,從容與廣場無關系,排除。

C選項:安詳的反義詞是慌張,慌張與長眠無關系,排除。

D選項:蕭瑟的反義詞是繁榮,繁榮與深秋無關系,排除。

故本題選A。

49.水中撈月∶白費功夫

A、霸王之兵∶勇往直前

B、天涯海角∶杳無音信

C、棋逢對手∶不相上下

D、蚍蜉撼樹∶不自量力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題題干為對應關系、語義關系。

第一步:分析題干

水中撈月指在水中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徒勞無功,與白費功夫意思相近,為近義關系;且水中撈月含貶義。

第二步:分析選項

D選項:蚍蜉撼樹比喻力量本來很微弱,而又妄想動搖強大的事物,與不自量力意思相近,為近義關系;且蚍蜉撼樹含貶義,當選。

A選項:霸王之兵是兵法的內容之一,勇往直前指勇敢地一直向前進,二者無明顯關系,排除。

B選項:天涯海角形容極偏遠的地方,杳無音信形容一直不知道對方的消息,二者無明顯關系,排除。

C選項:棋逢對手比喻爭斗的雙方本領不分高低,與不相上下意思相近,為近義關系,但棋逢對手不含貶義,排除。

故本題選D。

50.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我們曾數次面臨來自微生物的致命威脅。天花、梅毒、黑死病、流感、霍亂等流行病曾________人類社會數千年。每一次大流行后,它們都會突然________,所發(fā)生的一切都會烙印在我們的基因里。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荼毒

杳無音信

B、摧殘

煙消云散

C、蹂躪

無影無蹤

D、肆虐

銷聲匿跡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題從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本空為主謂賓關系。

“天花、梅毒、黑死病、流感、霍亂等流行病,都會突然________”,橫線處與流行病搭配,表示疾病消失之意。

A選項“杳無音信”指沒有一點消息,形容信息斷絕,了解不到對方的情況,側重強調聯系不上,與“流行病”搭配不當,排除A。

B選項“煙消云散”比喻事物如煙云消散盡凈,表示徹底消失、不復存在;C選項“無影無蹤”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題中流感、霍亂這些流行病不可能不復存在,完全消失,今后還是有發(fā)生的可能,所以B、C兩項程度太重,排除。

D選項“銷聲匿跡”形容隱藏起來不出聲不露面,能體現出“消失”之意,保留。

第一空代入驗證。

“肆虐”指大肆侵擾或破壞,體現出天花、黑死病、流感等流行病曾危害人類社會數千年,意思符合。

故本題選D。

51.外匯是指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用于國際結算的多種支付憑證。它包括外國貨幣(鈔票、鑄幣)、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息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以及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憑證。根據上述定義,在法國下列不屬于外匯范疇的是:

A、西班牙政府發(fā)行的水利建設公債

B、英國匯豐銀行的存款憑證

C、1000萬俄羅斯盧布兌換成歐元后的現金存款憑證

D、10億歐元兌換成美元后的現金存款憑證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題題干為經濟學類定義判斷。

第一步:關鍵信息------①以外國貨幣表示;②包括外國貨幣、外幣有價證券、外幣支付憑證及其他可在在國外兌現的憑證。

第二步:題目詳解

本題選非。

C選項:歐元可以在法國正常流通,所以歐元的現金存款憑證也可以在法國兌現,不符合定義,當選。

A選項:政府公債屬于外幣有價證券,符合定義,排除。

B選項:銀行的存款憑證屬于外幣支付憑證,符合定義,排除。

D選項:現金存款憑證屬于外幣支付憑證,符合定義,排除。

故本題選C。

52.某高校兩校區(qū)相距2760米,甲、乙兩同學從各自校區(qū)同時出發(fā)到對方校區(qū),甲的速度為每分鐘70米,乙的速度為每分鐘110米,在路上兩人第一次相遇后繼續(xù)行進,到達對方校區(qū)后馬上返回。那么兩人從出發(fā)到第二次相遇需要多少分鐘:

A、32

B、46

C、61

D、64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多次相遇問題。

第二步:分析解題

根據多次相遇問題公式:第n次相遇所走路程和=(2n-1)×全程;

當n=2,即第二次相遇,總共走3個全程;

從出發(fā)到第二次相遇需時間為2760×3÷(110+70)=46分鐘。

故本題選B。

53.粉年無邏

A、℅‰♀」

B、℅〗」♂

C、%♀♂」

D、℅%♀」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粉:℅,

年:%,

無:♀,

邏:」。

故本題選D。

54.民間組織不是政治組織,但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政治的核心概念是權力。所謂政治,乃是指權力的占有和使用。由此可以得出:

A、民間組織必須在法律的范圍內活動

B、民間組織的領導者也需要遵守紀律

C、民間組織的權力小于政府權力

D、權力的重點在使用而不是占有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題干中指出,民間組織不是政治組織,只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所以它應該具有一定的政治組織的權力,其權力小于政府權力,所以選C。

A選項:題干中沒有提到“法律”,所以A錯。

B選項:“遵守紀律”無中生有,所以B錯。

D選項:題干中說的是政治指權力的占有和使用,而不是權力的重點在用,所以D錯。

故本題選C。

55.創(chuàng)傷后成長:指一個人在經歷重大的生活挫折之后發(fā)生的積極性改變。下列屬于創(chuàng)傷后成長的是:

A、一名車禍幸存者說,事故之后她能更主動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B、在多次丟失手機以后,小張照看自己的隨身物品比以前細心多了

C、在同事突然撒手人寰后,小劉深感生命脆弱,開始堅持健身鍛煉

D、赴震區(qū)考察歸來后,王工程師對建筑物防震設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題題干為心理學類定義判斷。

第一步:關鍵信息------①經歷重大的生活挫折;②發(fā)生積極性改變。

第二步:題目詳解

A選項:“車禍”是屬于重大生活挫折;“事故后能更主動地掌控自己的生活”,說明在車禍后幸存者對生活更加有積極性,符合定義,當選。

B選項:多次丟失手機不屬于重大的生活挫折,不符合①,排除。

C選項:同事突然撒手人寰,不屬于小劉經歷的重大的生活挫折,不符合①,排除。

D選項:赴震區(qū)考察不是王工程師的重大的生活挫折,不符合①,排除。

故本題選A。

56.趙先生34歲,錢女士30歲,一天,他們碰上了趙先生的三個鄰居,錢女士問起了他們的年齡,趙先生說:他們三人的年齡各不相同,三人的年齡之積是2450,三人的年齡之和是我倆年齡之和。問三個鄰居中年齡最大的是多少歲:

A、42

B、45

C、49

D、50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年齡問題、約數問題

第二步:分析解題:

把2450因式分解,即2450=2×5×5×7×7,A、B兩項不是2450的因數,排除;

把5個因數組合成3個不同的整數,使他們的和為64,若年齡最大的為7×7=49歲,則剩余兩個人的年齡之和為64-49=15,年齡之積為2×5×5=50,則正好一個為10歲,一個為5歲,C項滿足題意;

若年齡最大為2×5×5=50歲,則剩余兩人年齡之和為64-50=14,年齡之積為7×7=49,此時兩人只能都為7歲,與三人的年齡各不相同矛盾,排除D項。

故本題選C。

57.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組是:盡力也許并不能讓我們的未來_______,但是,_______會讓我們的明天_______。因為,真的,人生很貴,請別浪費。

A、一帆風順

一定

輝煌燦爛

B、風光無限

應該

義無反顧

C、無憂無慮

至少

無怨無悔

D、萬事大吉

可能

天晴月朗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題從第二、三空入手

第二空:本空為語義輕重。

“也許并不能”與“_______會”呼應,橫線處對應“也許”,要填一個表示非肯定的詞語。

A、B項“一定”、“應該”表示肯定,排除A、B。

第三空:本空為語義關系。

“盡力,會讓我們的明天_______”,橫線處要填一個與“盡力”相關的詞語。

D選項“天晴月朗”是說天空晴朗,月色皎潔,與“盡力”無關,排除D。

C選項代入驗證?!叭松苜F,請別浪費”說明我們應該去努力拼搏,去盡力,不留遺憾?!氨M力會讓我們的明天無怨無悔”恰當。

第一空代入驗證。

“無憂無慮”指沒有負擔,沒有煩惱?!氨M力也許并不能讓我們的未來無憂無慮”恰當。

故本題選C。

詞義解釋:

一帆風順:比喻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

風光無限:特別光彩、很有體面。

萬事大吉:什么事都很圓滿順利。

輝煌燦爛:形容光彩四射,鮮明耀眼。也比喻成績卓著,十分引人注目。

義無反顧:為了正義而勇往直前,絕不猶豫退縮。

無怨無悔:怨,不滿意,責備;悔,懊惱過去做得不對;無怨無悔,沒有懊惱和怨恨。

58.甲、乙、丙三輛車的時速分別為80公里、70公里和60公里,甲從A地、乙和丙從B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途中甲遇到乙后15分鐘又遇到丙,那么A、B兩地相距多少公里:

A、650公里

B、525公里

C、480公里

D、325公里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追及、相遇問題

第二步:分析解題:

設甲、乙經過x小時相遇,15分鐘即0.25小時,則甲、丙經過(x+0.25)小時相遇;

A、B兩地距離一定,則(80+70)x=(80+60)×(x+0.25),解得x=3.5;

所以A、B兩地相距150×3.5=525公里。

故本題選B。

59.從“阿拉伯之春”到“冰桶挑戰(zhàn)”,互聯網在許多事件中都是活動人士和組織者的有效工具。但最新數據顯示,從總體上看,互聯網卻削弱而不是提高了人們的政治參與度。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結論:

A、互聯網讓人們很容易只閱讀自己認同的人發(fā)布的消息和觀點

B、每天多次登錄社交媒體網站的人,在現實里與朋友交談中,愿意就政治問題發(fā)表意見的概率與其他人相比會低一半

C、研究人員調查了人們對斯諾登揭露政府監(jiān)控項目一事的看法,結果持贊成和反對立場的美國人數量相當

D、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更有可能在網絡上暢所欲言;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則更傾向于在網絡上保持沉默,同時在家人或朋友中表達自己的觀點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尋找因果

原因:互聯網在許多事件中都是活動人士和組織者的有效工具

結果:互聯網削弱了人們的政治參與度

第二步:分析選項

A選項:只閱讀自己認同的人發(fā)布的消息和觀點,與政治參與度無關,所以A錯。

B選項:“其他人相比會低一半”說明互聯網確實削弱了人的政治參與度,支持題干,所以選B。

C選項:選項并沒有提到互聯網對被調查人的看法起到了什么影響,所以C錯。

D選項:該項說明教育程度會影響人的表達方式,未說明互聯網對政治參與度的影響,無關項,所以D錯。

故本題選B。

60.科舉是我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假如古代某位考生在參加某級科舉考試中獲得“解元”,即該級考試第一名,那么,他之后通常應參加的更高一級考試是:

A、鄉(xiāng)試

B、殿試

C、會試

D、童試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題為中國古代史常識。

第一步:分析考點

科舉制自下而上分為五場考試:

第一場考試為縣試,通過縣試的考生獲得參加府試的資格,統(tǒng)稱為童生;

第二場考試為府試,通過府試的考生獲得參加院試的資格,統(tǒng)稱為生員或秀才;

第三場考試為鄉(xiāng)試,又稱秋闈,考后發(fā)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人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

第四場考試為會試,又稱春闈,錄取前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第五場考試為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

所以,獲得“解元”之后應參加第四場考試,即會試。所以選C。

第二步:分析選項

A、B、D選項錯誤,均排除。

故本題選C。

61.某餐廳開展“每消費50元送飲料一瓶”的活動,某辦公室的職員一起去該餐廳吃飯,每人花費18元,餐廳贈送了7瓶飲料。問去吃飯的人數可能是多少:

A、17

B、19

C、21

D、23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斷題型------本題為不等式分析問題

第二步:分析解題:

設去吃飯人數為x。

根據題意列出不等式:7×50≤18x

62.下列可以免稅的個人收入是:

A、稿酬所得

B、國債和國家發(fā)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C、財產轉讓所得

D、偶然所得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題為經濟法常識。

第一步:分析考點

《個人所得稅法》第4條第2款規(guī)定,國債和國家發(fā)行的金融債券利息,免納個人所得稅。所以選B。

第二步:分析選項

A、C、D選項:《個人所得稅法》第2條第3、8、9款規(guī)定,稿酬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均排除。

故本題選B。

63.臺風是大自然最具破壞性的災害之一。有研究表明:通過向空中噴灑海水水滴,增加臺風形成區(qū)域上空云層對日光的反射,那么臺風將不能聚集足夠的能量,這一做法將有效阻止臺風的前進,從而避免更大程度的破壞。上述結論的成立需要補充以下哪項作為前提:

A、噴灑到空中的水滴能夠在云層之上重新聚集

B、人工制造的云層將會對鄰近區(qū)域的降雨產生影響

C、臺風經過時,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等強對流天氣

D、臺風前進的動力來源于海水表面日光照射所產生的熱量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尋找因果

原因:噴水海水水滴形成空云層對日光的反射,不能聚集足夠的能量

結果:噴灑海水水滴能夠阻止臺風前進

第二步:分析選項

A選項:說明噴灑水滴的可行性,但沒有說明能否阻止臺風前進,所以A錯。

B選項:人工制造的云層對降雨的影響,與是否可以阻止臺風前進無關,所以B錯。

C選項:臺風經過帶來的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