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樂史全套完整教學課件_第1頁
西方音樂史全套完整教學課件_第2頁
西方音樂史全套完整教學課件_第3頁
西方音樂史全套完整教學課件_第4頁
西方音樂史全套完整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1/111THEHISTORYOFWESTERNMUSIC

西方音樂史2023/1/112本課程主要內容古代音樂 TheAncient

中世紀音樂TheMedieval

文藝復興音樂TheRenaissance

巴洛克音樂TheBaroque

古典主義音樂TheClassic

浪漫主義音樂TheRomantic

現(xiàn)代音樂TheModernMusic

2023/1/113第一部分古代音樂

內容提要古希臘音樂

古羅馬音樂

2023/1/114第一章古希臘音樂

本章精華音樂與社會生活樂器音樂理論2023/1/115第一節(jié)音樂與社會生活一、神話傳說與音樂二、西方音樂的許多觀念源于古希臘三、蘇格拉底(Socrates)的音樂思想—— Theunexaminedlifeisnotworthliving2023/1/116四、古希臘時期的音樂狀況:

1、劇場是最重要的公共音樂活動場所

2、音樂在古希臘戲劇中占重要地位

3、合唱是重要的音樂形式

4、音樂、詩歌、舞蹈三位一體

5、荷馬史詩(HomericSinging)2023/1/117Blindsinger:Cretangeometricbronzefigurine/Malibu2023/1/118Epicsinger:Cretangeometricbronzefigurine/IraklionMuseum2023/1/119古希臘音樂的旋律1-《俄瑞斯忒斯》片斷2-《塞基洛斯墓志銘》2023/1/1110第二節(jié)樂器一、里拉(Lyre)2023/1/1111婦女在飲酒場合演奏阿夫洛斯管(B.C.525——B.C.500)二、阿夫洛斯(Aulos)2023/1/1112第三節(jié)音樂理論一、記譜法2023/1/1113二、音階:

1、由高到低排列

2、四音列

3、完全體系(perfectsystem)與次完全體系(lesserperfectsystem)2023/1/1114古希臘的音階體系2023/1/1115三、調式(4對、主-副):

1、多利亞(dorian)

2、弗里幾亞(phrygian)

3、利第亞(lydian)

4、混合利第亞(mixolydian)2023/1/1116

2023/1/1117第四節(jié)古羅馬音樂一、音樂在羅馬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二、古羅馬人的音樂思想三、古羅馬音樂與古希臘音樂的異同四、古代希臘、羅馬的音樂哲學2023/1/1118本部分內容回顧古代希臘、羅馬的音樂遺產,奠定了西方音樂最基本的思想模式,至今仍占統(tǒng)治地位。古代希臘人不僅把音樂看作藝術,而且看作科學——體現(xiàn)著基本的數(shù)學思維。2023/1/1119古希臘人認為:音樂不僅可以娛樂,還是認識世界的工具;具有超越理性的倫理和精神力量。為中世紀的音樂理論和實踐提供了基礎。2023/1/1120第二部分中世紀音樂

內容提要格列高利圣詠世俗音樂早期的多聲部音樂新藝術2023/1/1121第二章格列高利圣詠

本章精華圣詠的特征圣詠的發(fā)展2023/1/1122ThelegendaryoftheGregorianChant2023/1/1123第一節(jié)基督教禮拜儀式一、基督教的興起二、基督教的禮拜儀式

1、日課(Office)

A

晨禱(Matins,2or3A.M.)

B

早禱(Lauds,dawn)

C

第一課/早課(Prime,6A.M.)

D

第三課(Terce,9A.M.)2023/1/1124

E

第六課(Sext,noon)

F

第九課(None,3P.M.)

G

晚禱(Vespers,sunset)

H

夜課(Compline,beforebedtime)

2、彌撒(Mass)

A

常規(guī)彌撒(固定部分)

B

專用彌撒(可變部分)2023/1/1125第二節(jié)格列高利圣詠

一、格列高利圣詠的特征

1、單聲部,無附加聲部;

2、純人聲演唱,無器樂伴奏;

3、無嚴格節(jié)奏規(guī)范,即興風格;

4、以純自然音階為基礎的調式音樂;

5、拉丁文歌詞;2023/1/1126

6、旋律平緩,以級進和三度進行為主;

7、多樣的演唱方式:

A

獨唱

B

齊唱

C

交替歌唱

D

應答歌唱2023/1/1127

8、三種風格:

A

音節(jié)式

B

紐姆式

C

花唱式二、格列高利圣詠的形式:

1、圣歌(Psalm)

2、交替圣歌(Antiphon)

3、應答圣歌(Responsory)

4、贊美詩(Hymn)2023/1/1128SingingtheGregorianChantinatemple2023/1/1129theGregorianChant01

“日課”圣誕節(jié)的第2次晚課片斷02“慈悲經”03《圣誕節(jié)彌撒》“進臺經”2023/1/1130Attendedomine2023/1/1131第三章世俗音樂

本章精華聲樂器樂2023/1/1132第一節(jié)中世紀的世俗聲樂一、世俗音樂的特點:

1、單聲部為主

2、民歌、創(chuàng)作歌曲為主

3、即興創(chuàng)作、表演

4、業(yè)余、零散不系統(tǒng)化2023/1/1133二、詩人、作曲家和歌手—游吟詩人(Troubadours) 1、時間:12—13世紀

2、地域:法國南部,意大利及西班牙北部

3、內容:方言愛情、田園歌曲

4、演唱方式:根據(jù)歌詞內容靈活處理,吟唱,琉特琴伴奏。2023/1/1134第二節(jié)器樂一、一般情況:

1、教會禁用

2、流于民間

3、用于歌唱或舞蹈伴奏

4、即興演奏,無樂譜流傳后世

5、樂器制造、樂曲創(chuàng)作低級、原始2023/1/1135二、樂器種類

1、弦樂器(撥弦、擊弦、弓弦):

A

豎琴(Harp)

B

琉特琴(Lute)

C

維埃爾琴(Vielle)

D

索爾特里琴(Psaltery)2023/1/1136A豎琴

Harp2023/1/11372023/1/1138B琉特琴

Lute2023/1/1139C維埃爾琴

Vielle2023/1/1140D索爾特里琴

Psaltery2023/1/1141

2、管樂器:

A

豎笛(Recorder)

B

橫笛(Flute)

C

肖姆管(Shawm)2023/1/1142A豎笛

Recorder2023/1/1143B橫笛

Flute2023/1/1144C肖姆管

Shawm2023/1/11453、管風琴

Organ 2023/1/1146三、埃斯坦比耶(Estampie)

1、最早的器樂體裁

2、多段體舞蹈音樂

2、音響052023/1/1147第四章早期的多聲部音樂

本章精華早期多聲部音樂的形式有量記譜法2023/1/1148第一節(jié)早期多聲部音樂的形式一、奧爾加農Organum

1、《音樂手冊》MusicaEnchiriadis

2、結構特征

3、奧爾加農的幾種形式:

A

平行奧爾加農Paralle01

B

花唱奧爾加農Melismatic02

C

反行奧爾加農Discant032023/1/11494、節(jié)奏模式2023/1/1150二、孔杜克圖斯(Conductus)

1、流行于12、13世紀的多聲部聲樂體裁

2、結構特征:

A

不以采用圣詠作為創(chuàng)作的唯一基礎

B

使用節(jié)奏模式,所有聲部節(jié)奏基本相同

C

二至四聲部,三聲部最常見

D

拉丁文歌詞,各聲部均有唱詞且相同

3、音響04

《贊美至貞的圣母》

2023/1/1151三、經文歌(Motet)

1、克勞蘇拉(Clausulae)

2、風格特征:

A

各聲部采用不同的歌詞

B

運用等節(jié)奏技術

3、歷史意義: 促成作曲意識萌生和發(fā)展

4、音響05

維特里《公雞絮叨-改頭換面-紐瑪》2023/1/1152第二節(jié)有量記譜法MensuralNotation一、產生

1、適應經文歌發(fā)展需求

2、公元1260年弗朗科Franco《有量歌曲藝術》二、主要內容:

1、賦予節(jié)奏模式中各音符特定的節(jié)奏意義

2、定量劃分的基本單位是拍子2023/1/1153

3、音符:

A

長音符long

B

短音符breve

4、音符時值的劃分:

A

三分法

B

二分法2023/1/1154第五章新藝術ArsNova

本章精華法國音樂意大利音樂2023/1/1155第一節(jié)法國新藝術一、ArsAntiqua與ArsNova二、新藝術音樂的特征:

1、新節(jié)奏記譜理論:

A節(jié)奏、時值采用二分法

B增加更短時值的音符2023/1/1156

2、等節(jié)奏技術

3、新“和聲”觀念

A“偽音”musicaficta理論

B

終止式2023/1/1157三、重要的音樂形式:

1、敘事曲ballade

2、維勒萊virelai

3、回旋歌rondeau2023/1/1158四、代表作家—馬肖Machaut(1300-1377)

1、西方音樂史上第一個作品完整保存的人

2、創(chuàng)作特征與貢獻:

A

將等節(jié)奏技術運用到經文歌各個聲部

B創(chuàng)立“彌撒套曲”: 第一部常規(guī)彌撒復調套曲——《圣母彌撒曲》MessedeNostreDame2023/1/1159第二節(jié)意大利新藝術一、十四世紀意大利音樂的標簽Trecento二、繁榮的世俗音樂

1、重要的音樂形式:

A

巴拉塔ballata

B

獵歌caccia

C

牧歌madrigal2023/1/1160

2、蘭迪尼Landini(1325—1397):

A意大利新藝術重要的作曲家

B

蘭迪尼終止式Landinicadence2023/1/1161Landinicadence2023/1/1162

第三部分

文藝復興音樂

TheRenaissance

(1430—1600)

內容提要新音樂風格音樂類型2023/1/1163第七章文藝復興新風格

本章精華和聲觀念重要樂派2023/1/1164第一節(jié)和聲觀念一、和聲新觀念的改變:

1、中世紀看重數(shù)字和理性(八度2:1、五度3:2、四度4:3)

2、文藝復興時期更重視音響本身:克廷托里斯(Tinctoris,1435—1511)的實踐理論2023/1/1165二、新和聲風格:

1、鄧斯泰布爾Dunstable(1390—1453)與“英國風格”

2、福布爾東fauxbourdon(1430)三、音樂結構的新技法: 密集模仿pervadingimitation2023/1/1166第二節(jié)重要樂派一、勃艮第樂派Burgundianschool

1、音樂風格

2、作家作品:

A迪費DuFay(1397—1474) B

班舒瓦Binchois(1400—1460)2023/1/1167二、佛蘭德樂派Franco-Flemishcomposers

1、十五世紀中期的歐洲大陸北方作曲家

2、貢獻:

A

促進歐洲各國音樂的交流與融合

B

促進音樂體裁的發(fā)展2023/1/1168

3、重要作家:

A奧克岡Ockeghem(1410—1497) B

若斯坎Josquin(1450—1521)

C

拉索Lassus(1532—1594)三、羅馬樂派:

1、宗教改革對音樂的影響2023/1/1169

2、帕萊斯特里那Palestrina(1525—1594)

A

羅馬天主教會作曲家的杰出代表

B《馬爾采魯斯教皇彌撒曲》(MissaPapaeMarcelli)四、威尼斯樂派

1、音樂風格

2、代表作家:加布里埃利叔侄2023/1/1170第八章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類型

本章精華宗教聲樂世俗聲樂器樂2023/1/1171第一節(jié)文藝復興時期的聲樂一、宗教聲樂

1、彌撒曲

2、經文歌二、世俗聲樂

1、尚松chanson: 十五世紀意大利音樂的重要形式

2、弗羅托拉frottola: 舞曲風格節(jié)奏、可歌可奏2023/1/1172

3、巴黎尚松chanson

4、意大利牧歌madrigal

A

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世俗復調聲樂體裁

B

歌詞具有高度文學與藝術性,是高雅精致的室內聲樂形式

C

代表作家: 馬倫秋《獨自沉思》Soloepensoso2023/1/1173第二節(jié)文藝復興時期的器樂一、樂器

1、鍵盤樂器

A

管風琴

B

古鋼琴

2、弦樂器

A

琉特琴

B

維奧爾琴2023/1/1174

3、管樂器

A

豎笛recorder、肖姆管shawm

B

小號trumpet、長號sackbut

4、打擊樂器

A

鼓drum、鈸cymbals、

B三角鐵triangle、木琴marimba2023/1/1175二、器樂形式:

1、舞曲

A

帕凡與加亞爾德

B

阿勒芒德與庫朗特

2、前奏曲和托卡塔

3、利切卡爾和幻想曲

4、坎佐納

5、變奏曲2023/1/1176Baroque:葡萄牙文指不規(guī)則或變形的的珍珠主要特色:1.動感、不規(guī)則。2.不重實用性。3.富宗教與貴族之威嚴。4.色彩鮮艷。5.放棄古典形式。6.空間深度大。第四部分巴洛克音樂

TheBaroque(1600—1750)2023/1/1177巴洛克時期:是西洋音樂史上最多彩多姿,也是最混亂複雜的時期之一。在這個時期,音樂的發(fā)展是朝著好幾個方向同時並進,樂曲的形式與構造也不斷地在發(fā)展和演變,所以這個時期呈現(xiàn)出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新、舊不同風格的音樂很明顯同時並存。今天回頭來審視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發(fā)展,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在文藝復興時期,複音音樂的創(chuàng)作手法已達到一個顛峰,進入巴洛克時期後,人們在求新求變的時代精神下,開始把文藝復興時期已經開拓的樂曲樣式逐漸加以變化,以求取更強的音樂表現(xiàn)力。在當時,許多新的作曲技法被拿來實驗和改良,所以已洛克時期產生了許多新的曲式,例如聲樂曲有歌劇、清唱劇及神劇;器樂曲則有奏鳴曲、組曲及協(xié)奏曲等。在這些新興的樂曲形式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歌劇的出現(xiàn),一般相信現(xiàn)存最古老的歌劇是於一六00年上演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由於歌劇是一項劃時代的產品,所以「巴洛克」也就以歌劇誕生的這一年,來做為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分界點。2023/1/1178

內容提要1、音樂特征2、歌劇的誕生及其早期發(fā)展3、大型聲樂體裁4、器樂2023/1/1179第九章巴洛克音樂的特征一、通奏低音(bassocontinuo):1、巴洛克音樂最重要的技術特征之一,巴洛克時期也稱為數(shù)字低音時期

通奏低音(bassocontinuo):又稱為“數(shù)字低音”,是一種作曲手法。是一種指示低音符號的和聲方法,用數(shù)字指示主要的音程與和弦,這種速記法在巴洛克時期被普遍的使用著,也是巴洛克音樂的主要特點。

「數(shù)字低音」,可以先想像一下時下年輕人唱歌時用吉他伴奏的情形。或許有人曾注意到,在他們唱歌的歌本上,除了旋律的簡譜外,還有一些供吉他彈奏的和弦記號,這些記號的運用和巴洛克時期的「數(shù)字低音」在概念土是一樣的。巴洛克時期的聲樂曲或合奏曲,習慣上是由風琴、大鍵琴或魯特琴等可以奏出和聲的樂器,或是由大提琴和低音管等低音樂器來演奏低音聲部,而作曲家通常就用數(shù)字或記號來標示這些低音的上方應該奏出什麼和聲。所以和文藝復興時期相比較,巴洛克時期音樂的特色之一,就是「數(shù)字低音」的使用。講得更清楚一點,便是音樂已從複音音樂各聲部平衡的構造,轉變?yōu)榉殖闪烁咭舻摹感陕暡俊购偷鸵舻摹负拖衣暡俊埂?023/1/11802、主調和聲:在主調音樂中,對旋律的烘托和陪襯主要是通過和弦的運用來實現(xiàn)的。

從聲部數(shù)量看,音樂作品可分單聲部和多聲部音樂兩類,多聲部音樂是兩個以上不同的聲部的結合,它們同時并進,同時發(fā)響。多聲部音樂又分為兩種類型:主調音樂和復調音樂。主調音樂只有一支主要的旋律,其它的聲部缺乏獨立性,只對主旋律起烘托和陪襯作用。在主調音樂中,對旋律的烘托和陪襯主要是通過和弦的運用來實現(xiàn)的。和聲就是和弦運用的結果。復調音樂概括地說,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各具相對獨立意義旋律的同時進行。換句話說,是由不同的旋律線編制成的一個縱向、立體結構的橫向運動。由于縱向結合的不同方式,形成不同類型的復調樂曲,如對比式復調、模仿式復調、補腔式復調,以及二聲部、三聲部、四聲部,還有更多聲部的復調。由此可見,和聲和復調的差別問題,由于二者之間各自服務于不同的音樂形式,所以并無太大的可比性,但這也并不意味著二者之間毫無聯(lián)系。在作曲法中,始終貫穿著和聲的運用,復調音樂也是如此。2023/1/1181二、調性和聲:

1、1547年格拉瑞安的《十二調式》

2、1722年《和聲學》年發(fā)表,首次對調性和聲作出理論解釋2023/1/1182三、規(guī)范化記譜:

1、使用拍號和小節(jié)線

2、用升降號標記調號四、旋律連貫性五、節(jié)奏一致性六、力度層次化七、模式化情感表現(xiàn)2023/1/1183第十章歌劇的誕生及早期發(fā)展

本章精華歌劇的起源意大利早期的歌劇樂派巴洛克時期的法、英歌劇2023/1/1184第一節(jié)歌劇的起源

一、歌劇的起源:

1、音樂表現(xiàn)的戲劇

2、音樂戲劇的發(fā)展歷程: 古希臘悲劇—教儀劇—田園劇—牧歌劇

3、歌劇最直接的來源:幕間劇2023/1/1185二、早期歌?。?/p>

1、“卡梅拉塔”

(Camerata)

2、田園劇《達夫尼》(1597): 序曲、講故事者、劇情(古希臘羅馬)、獨唱、合唱(結束)

3、佩里、卡契尼:《尤麗迪?!?1600)

A1600年首演于佛羅倫薩

B

一個序幕、五個場景,一小時半演出時間2023/1/1186第二節(jié)意大利早期的歌劇樂派一、羅馬樂派

RomanMusicSchool音樂流派之一。1、受帕萊斯特利那及其音樂風格得影響2、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以羅馬為中心形成。3、歐洲中世紀清唱式合唱音樂時代的一個樂派。發(fā)起于意大利的羅馬城而得名。4、代表作曲家:帕勒斯特里那及其弟子那尼諾(成為帕萊斯特利那在圣馬利亞大教堂得繼任者成為羅馬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1545-1607)、英杰涅里(1545-1592)。主要作品有《經文歌》、《唱答歌》等。5、17世紀初期,羅馬樂派得音樂家們在帕萊斯特利那風格的基礎上汲取了威尼斯樂派得風格,但是仍致力于創(chuàng)作嚴格得宗教音樂,而拒絕巴羅克時期的新的音樂形式和風格,因而成為新時代得保守風格的代表。

2023/1/1187二、威尼斯樂派:

1、圣卡西亞諾歌劇院(1637) 2、蒙特.威爾第(Monteverdi) A

重要作品: 《尤利西斯還鄉(xiāng)》 《波佩亞加冕》 B

首創(chuàng)弦樂器撥弦、震音奏法2023/1/1188三、那不勒斯樂派:

1、十八世紀意大利歌劇的標準模式

2、風格特征:

A返始詠嘆調

B兩種宣敘調

3、斯卡拉蒂(A·Scarlatti):首創(chuàng)“意大利序曲”2023/1/1189第三節(jié)法、英歌劇一、法國歌?。?/p>

1、巴黎公眾歌劇院(1669)

2、呂利—法國早期歌劇代表:

A

豪華的舞臺布景;宏大的芭蕾舞場面

B

首創(chuàng)“法國序曲”2023/1/1190二、英國歌?。?/p>

1、十七世紀完整保存至今的英國歌?。?/p>

A《維納斯與阿多尼斯》(約翰·布洛,1684年)

B《迪多與埃涅阿斯》(亨利·普塞爾,1689年)

2、普塞爾(Purcell)2023/1/1191王者之舞影片概述:描寫了太陽王路易十四統(tǒng)治下的17世紀在歐洲大陸處于主導地位的法蘭西。當時的法國宮廷漸漸成為一個貴族們娛樂攀比的場所,而太陽王則樹立了他的絕對權威影片信息導演:蓋拉德·考比奧主演:伯努瓦·馬吉梅,博理斯·特拉爾,德科·卡里奧類型:愛情片上映:2007-1-23地區(qū):歐美片語言:英語片長:100分鐘2劇情介紹從意大利來的宮廷音樂總監(jiān)呂利投國王所好,以音樂來獲得王的寵愛,給舊宮廷帶來一股新鮮血液,并和國王一起反叛教會的管制,和當時偉大的劇作家莫里哀一起創(chuàng)造了新的戲劇形式。整部電影透過音樂、舞蹈、情愛來表現(xiàn)路易十四這位國王的政治手腕和凡爾賽宮的政治生態(tài)。這些歌舞都不是輕松的娛樂,而是非常陽剛,表現(xiàn)了男性暴力,和權力、國力沒什么差別。2023/1/11923幕后故事《王者之舞》動員了三千名配角、六十名演員、兩百五十個假發(fā),一干兩百套戲服,五百人的樂團,再加上一百五十名舞者,陣容龐大豪華,更邀請來科隆交響樂團全程演奏電影歌舞配樂。將一組組金碧輝煌的宮廷鏡頭,一曲曲震攝心魂的古典音樂以及演員旖旎的服飾和出色的演技,揉雜成一桌唯美的視聽盛宴。觀眾在奇異跌宕的劇情里,似首真實嗅到了17世紀充盈法國宮廷的高雅藝術氣息。這是擅長音樂題材電影的導演蓋拉德•考比奧,繼電影《絕代妖姬》和《音樂教師》之后再創(chuàng)的藝術輝煌。電影再次印證了巴黎人骨子里對藝術的熱愛。天浪漫的巴黎人,在藝術殿堂里優(yōu)游于天堂和地獄間,它成了法國人表達情感的寄居地,更成為路易十四借以彰顯權利、宣泄情感的工縣。因此,路易自小就寄情于音樂和舞蹈,他賦予芭蕾于陽剛之美,在舞蹈中享受“太陽之神”的威望,和“眾星”的膜拜。4成就獎項這就是巴黎,這就是藝術,連同影片本身也漂泊在流動的意識狀態(tài),它利用倒敘和插敘的手法在歷史間穿梭,使得觀眾稍稍走神片刻便無法理解接下來的劇情。如果正巧你讀過關于路易十四時期的歷史,或許看過相關電影,例如蘇菲•瑪索主演的《路易十四的情人》,那對你而言這既是一個驗證過程,也是全心感受書本無法企及的視聽享受。如果不巧你對這段歷史豪不知情地又不幸走神,那就把它當作一部氣勢恢弘的音樂劇來欣賞,也絕對值回票價。本片獲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法國凱撒最佳服裝設計獎、法國凱撒最佳音樂獎。2023/1/1193第十一章大型聲樂體裁

本章精華清唱劇康塔塔受難曲2023/1/1194第一節(jié)清唱劇(oratorio)

一、淵源:

1、勞達贊歌(Lauda)

2、宗教劇(Dialogue)二、結構:宣敘調、詠嘆調、重唱、合唱

2023/1/1195三、與歌劇同時誕生;早期用意大利文演唱。將圣經中的經文譜曲,用合唱、獨唱、重唱與樂隊演出的、有人物、有情節(jié)、有劇情的清唱表演稱之為“清唱劇”,又稱“神劇”、“圣劇”。

十六世紀后半葉,圣菲利浦·內里(St.PhilipNeri)在瓦利切拉一所教堂的小禮堂內演出了清唱劇,并定為制度,清唱劇由此產生。以后不少宗教作曲家在清唱劇的發(fā)展上作出了巨大貢獻。清唱劇的風格與歌劇十分接近,有人物,有事件,用宣敘調、詠嘆調和合唱來演唱。不同的是清唱劇沒有戲劇動作和戲劇表演。清唱劇的合唱不僅數(shù)量多,規(guī)模大,而且處于全劇的中心地位。這一點清唱劇和受難曲相似,與受難曲不同的是:受難曲主要是描繪耶穌的受難過程,而清唱劇的范圍則沒有限制。

清唱劇創(chuàng)作最有成績的作曲家首推亨德爾。他的《彌賽亞》、《以色列人在埃及》等是清唱劇創(chuàng)作上的高峰。古典時期海頓的《創(chuàng)世紀》和浪漫時期門德爾松的《以利亞》都是清唱劇中的精品。近代清唱劇以奧涅格的《大衛(wèi)王》(1921)和科達伊的《匈牙利詩篇》(1923)為最著名。2023/1/1196四、重要的清唱劇作家:

1、卡里西米(Karissimi,1605—1674): 巴洛克中期最重要的作曲家,14部作品保留至今。

2、亨德爾:巴洛克晚期最偉大的清唱劇作曲家。2023/1/1197清唱劇《彌賽亞》合唱選段

Handel:Messain一、1741年創(chuàng)作,1742年都柏林首演二、演出時間:兩小時半三、全劇分三部分四、歌詞同時采用《新約》和《舊約》選段。五、合唱選段:“哈里路亞”2023/1/1198第二節(jié)康塔塔(Cantata)一、結構:以序曲或者合唱開頭,以合唱結尾,中間交錯有伴奏的宣敘調,獨唱或者重唱的詠嘆調以及不同規(guī)模的合唱。二、Cantata:最初泛指聲樂作品??邓f譯大合唱,在康塔塔中獨唱和重唱也非常重要。三、A·斯卡拉蒂:巴洛克時期最多產的康塔塔作家(600余首)。五、巴赫與康塔塔2023/1/1199康塔塔于十七世紀初葉起源于意大利。最早的康塔塔是一種獨唱的世俗敘事套曲,以詠嘆調和宣敘調交替組成。十七世紀中葉傳入德國,遂發(fā)展成為一種包括獨唱、重唱、合唱的聲樂套曲,在這一點上與清唱劇相似。兩者區(qū)別在于清唱劇篇幅較大,人物眾多,而康塔塔則篇幅較小,故事內容較簡單,往往偏重于抒情??邓c清唱劇有時不易分清。

十七世紀康塔塔擴展到宗教領域,巴赫很喜歡這一體裁,他曾專為教堂譜寫康塔塔,每星期一部,數(shù)年間共寫了三百多部。近代也有許多作曲家創(chuàng)作宗教康塔塔,如斯特拉文斯基的《詩篇交響曲》(1930)、《康塔塔》(1952)、《圣歌》(1955)、《哀歌》(1958),布里頓的《學院康塔塔》、《憐憫康塔塔》等。2023/1/11100《醒來,一個聲音在高喊》(Wachetauf,ruftunsdieStimme)(BWV140)一、作品簡介:

1、巴赫最著名的康塔塔之一

2、以有130多年歷史的眾贊歌曲調為基礎

3、A-A-B型旋律結構

4、全曲共7個樂章2023/1/11101二、結構:

No.1合唱與樂隊

No.2男高音的宣敘調

No.3耶穌和靈魂的二重唱

No.4男高音的眾贊歌

No.5耶穌的宣敘調

No.6

耶穌和靈魂的二重唱

No.7眾贊歌合唱(樂隊重復)2023/1/11102第三節(jié)受難曲

一、內容:

用音樂表現(xiàn)耶穌基督受難的故事,是一種敘事性和戲劇性相結合的聲樂作品。二、結構:獨唱、重唱、合唱三、巴赫的受難曲:

《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2023/1/11103巴赫:《馬太受難曲》MatthausPassion

一、《馬太受難曲》根據(jù)《圣經》中“馬太福音書”的部分段落和皮坎德的歌詞寫成,1729年萊比錫首演。二、全曲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BWV1—35首 第二部分:BWV36—78首2023/1/11104三、演出時間近三小時。四、1829年門德爾松在萊比錫再次公演五、演出全曲需兩個大型合唱隊、兩個樂隊、兩架管風琴等樂器。六、作品賞析2023/1/11105第十二章巴洛克器樂

本章精華樂器器樂體裁作家作品2023/1/11106第一節(jié)樂器一、樂器分類

1、鍵盤樂器:

A

管風琴

B

古鋼琴:擊弦古鋼琴(Clavichord),撥弦古鋼琴(Harpsichord)

C1710年,意大利制琴家克里斯托福發(fā)明現(xiàn)代鋼琴2023/1/11107

2、維奧爾族(Viol)弓弦樂器

A

有高音、次中音、低音三種

B1700年后被現(xiàn)代提琴族代替

C

意大利三大提琴制造家族:阿馬蒂,瓜內利,斯特拉迪瓦利

3、彈撥類樂器:琉特琴(Lute)

4、管樂器:雙簧管,大管

5、打擊樂器:定音鼓2023/1/11108第二節(jié)器樂形式一、奏鳴曲(Sonata) 1、“奏鳴曲”的意義

2、教堂奏鳴曲與室內奏鳴曲(1660)

3、三重奏鳴曲(17世紀后半葉): 用兩件高音樂器(小提琴)和通奏低音樂器演奏,分別記于三行譜表上。2023/1/11109

4、獨奏奏鳴曲:

A1700年后開始流行

B

樂器組合(三件):

1件高音樂器(小提琴或長笛)

2件通奏低音樂器2023/1/11110二、協(xié)奏曲(Concerto)

1、“協(xié)奏曲”意義:

A16世紀是指獨唱與合唱、兩個分開的合唱隊、不同的樂器,尤其是人聲與器樂“連在一起”協(xié)同演唱或演奏。

B17世紀有“對抗”、“競爭”之意。

C

三種器樂協(xié)奏曲:大協(xié)奏曲、樂隊協(xié)奏曲、獨奏協(xié)奏曲。2023/1/11111

2、大協(xié)奏曲:

A協(xié)奏曲的最早形式。

B

樂隊分為獨奏組與合奏組。

3、樂隊協(xié)奏曲: 無獨奏、只有樂隊部分(弦樂隊加通奏低音)。

4、獨奏協(xié)奏曲:

A

協(xié)奏曲中影響最為深遠的一種形式。

B

由1件獨奏樂器與樂隊協(xié)同演奏。2023/1/11112三、其他器樂形式

1、托卡塔

2、賦格

3、主題與變奏

4、組曲: 阿拉曼德、庫朗特、薩拉班德、吉格2023/1/11113第三節(jié)作家作品一、維瓦爾第(Vivaldi,1678—1741)

1、協(xié)奏曲500多首(獨協(xié)350多首)

2、小提琴協(xié)奏曲《四季》2023/1/11114

維瓦爾第作品欣賞小提琴協(xié)奏曲《四季》—

ConcertoNo.1inEMajor

1、allegro

2、largo

3、allegro2023/1/11115二、庫瑙(Kuhnau,1660—1722) 1、德國作曲家、古鋼琴演奏家

2、《新鍵盤成果》(7首)

3《圣經奏鳴曲》(6首):最早的標題音樂三、庫普蘭(Couperin,1668—1733) 1、洛可可風格代表。

2、四卷《羽管鍵琴作品集》2023/1/11116四、拉莫(Rameau,1683—1764)

1、法國18世紀最重要的作曲家、理論家、鍵盤樂器演奏家

2、理論著作《和聲學》五、亨德爾(Handel,1685—1759)

1、管弦樂曲《水上音樂》(1717):由50件樂器演奏的三套管弦樂組曲

2、管弦樂曲《焰火音樂》(1749)

3、清唱劇《彌賽亞》(1741)

2023/1/11117

亨德爾作品欣賞《水上音樂》《焰火音樂》2023/1/11118六、巴赫(Bach,1685—1750):

1、《眾贊歌前奏曲》(18首)

2、《平均律鋼琴曲集》

3、《布蘭登堡協(xié)奏曲》(6首)

4、《馬太受難樂》

5、《B小調彌撒》

6、《戈爾登堡變奏曲》:以一首薩拉班德風格曲調作為主題,全曲共30個變奏。

2023/1/111197、《音樂的奉獻》:由2首利切卡爾、1首三重奏鳴曲、10首卡農組成,復調技巧爐火純青8、《賦格的藝術》:由18首賦格曲組成2023/1/11120

巴赫作品欣賞第五《布蘭登堡協(xié)奏曲》第1章《B小調彌散》第1章:慈悲經(Kyrie) No.1、No.2、No.3

2023/1/11121第五部分古典主義音樂

TheClassic(1750—1820)

主要內容1、音樂特征2、聲樂3、器樂2023/1/11122第十三章古典主義音樂的特征

本章精華古典主義音樂的特征2023/1/11123一、國際化風格。二、宗教音樂世俗化。三、主調風格,簡潔明晰,語言精練。四、曲式結構清晰、嚴謹,矛盾和戲劇性突出。五、追求工整對稱的結構、優(yōu)美動人的旋律。六、調性、和聲成為作品結構的重要因素。七、段落與章節(jié)有明確的終止式。八、形式與內容高度結合。2023/1/11124第十四章古典主義聲樂

本章精華格魯克歌劇改革莫扎特的歌劇2023/1/11125第一節(jié)格魯克歌劇改革

代表:格魯克(Gluck,1714—1787)

改革思想:

1、音樂服從詩歌。

2、追求自然美。

3、歌劇的表現(xiàn)手段不能脫離戲劇的整體需要。

4、采用簡潔的表達手段和清晰明確的主調和聲。

5、應表現(xiàn)崇高的理性和倫理價值。2023/1/11126改革措施:

1、序曲與劇情有關并起提示作用。

2、宣敘調由樂隊伴奏(ariaaccompanied),代替過去的干宣敘調。

3、詠嘆調必須是人物情感真切表達的需要。2023/1/11127

4、合唱占重要地位。

5、樂隊各聲部用明確記譜。

6、舞蹈與舞臺布景必須與劇情相融合。代表作品:

1、《奧菲歐與尤利迪西》(OrfeoedEuridice)。

2、《阿爾切斯特》(Alceste)2023/1/11128二、喜歌劇(Operabuffa)

1、18世紀20年代興起于意大利。

2、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用各國民族語言作歌詞,用說白代替宣敘調(意大利除外)。

3、強調合唱。

4、沒有返始詠嘆調和即興表演。

5、佩爾戈萊西(Pergolesi):《管家女仆》(Laservapadrona,1733)。2023/1/11129第二節(jié)莫扎特的歌劇一、莫扎特歌劇的兩項突破:

1、塑造復雜內心個性的人物

2、開創(chuàng)超越正歌劇與喜歌劇的新風格二、四部杰作:

1、《費加羅的婚禮》(LeNozzediFigaro)

2、《唐璜》(DonGiovanni)

3、《女人心》(Cosifantutte)

4、《魔笛》(DieZauberflote)2023/1/11130

莫扎特歌劇詠嘆調欣賞“你知道愛情為何物”——《費加羅的婚禮》“夜后的詠嘆調”

——《魔笛》2023/1/11131第十五章古典主義器樂

本章精華器樂的形式維也納古典樂派2023/1/11132第一節(jié)古典主義器樂的形式一、器樂語言 1、西方對器樂的認識 “withoutwords,musiccouldpleasethesenses,butitcouldnotembodyconceptsorreason······”(Rousseau) 2、古典器樂句法結構的觀念,直到18世紀中期才被大眾接受。2023/1/11133二、古典主義器樂最重要的四種形式:

1、奏鳴曲(sonata):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

2、弦樂四重奏:海頓《C大調弦樂四重奏》Op.33

3、交響曲:海頓《第103交響曲》。

4、協(xié)奏曲:莫扎特《D大調鋼琴協(xié)奏曲》K.1072023/1/11134三、四種器樂形式的共同特征:

1、有3或4個樂章;

2、樂章間具有明顯的速度對比;

3、首尾樂章常是快速、中間樂章慢速;

4、慢速樂章可采用多種曲式結構:奏鳴曲式、主題與變奏、三段式(ABA)······2023/1/11135第二節(jié)維也納古典樂派一、海頓(Haydn,1732—1809)

1、生平

2、重要作品:

A

交響曲:

No.31《號角》No.82—87《巴黎》

No.45《告別》No.93—104《倫敦》2023/1/11136

B

弦樂四重奏:

Op.20(6)、Op.33(6)

Op.64(6)、Op.76(6)

C

清唱劇:

《創(chuàng)世紀》、《四季》 3、貢獻:

A

對奏鳴曲式的探索。

B

確立古典交響曲和弦樂四重奏典 2023/1/11137

海頓作品欣賞《第94交響曲》“驚愕”第二樂章《C大調弦樂四重奏》“皇帝”O(jiān)p.76,No.3第二章2023/1/11138二、莫扎特(Mozart,1756—1791)

1、生平

2、重要作品

A

歌?。?/p>

《費加羅的婚禮》、《唐璜》

《女人心》、《魔笛》

B鋼琴協(xié)奏曲:

K.449、K.450、K.488、K.503

C

交響曲:

K.543(39)、K.550(40)、K.551(41)

2023/1/11139

3、貢獻:

A

為歌劇注入新活力,使之成為名符其實的歌唱戲劇。

B

完善了古典協(xié)奏曲。

C建立并完善了多種音樂體裁,并將其所能承載的內容與表達形式作到了最完美的結合。2023/1/11140三、貝多芬(Beethoven,1770—1827) 1、生平

2、重要作品

A9部交響曲

——集中體現(xiàn)創(chuàng)作特征與風格演變脈絡。

B32首鋼琴奏鳴曲

——集中展示形式探索與創(chuàng)新,鋼琴音樂的“新約全書”。

C

弦樂四重奏16首(Op.127、130、132、135)2023/1/11141

3、貢獻:

A對交響-奏鳴套曲發(fā)展創(chuàng)新,使之達到完美統(tǒng)一。

B極大豐富了音樂表現(xiàn)的具體手段。

C嚴謹細致的結構,合乎邏輯的矛盾統(tǒng)一性。

D自由大膽、激情超越,充滿力量、意志和氣魄。2023/1/11142《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第一章:極慢板轉輝煌的快板《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第5章:“歡樂頌”

貝多芬作品欣賞2023/1/11143第六部分浪漫主義音樂

TheRomantic(1820—1900)主要內容1、浪漫主義音樂的特征2、德、奧浪漫主義音樂3、法國和意大利音樂4、民族樂派2023/1/11144第十六章浪漫主義音樂的特征

本章精華浪漫主義音樂的特征2023/1/11145一、創(chuàng)意求新,追求鮮明的個人風格。二、主、復調并用。三、旋律結構非方整化。五、和聲語言復雜化,使用半音和聲。六、大型傳統(tǒng)曲式結構越來越模糊,變奏成為多樂章作品重要的結構手段。七、器樂與聲樂的區(qū)別更加明顯。八、管弦樂隊在規(guī)模與樂器種類上有擴大趨勢。2023/1/11146第十七章德、奧浪漫主義音樂

本章精華早期浪漫派中期浪漫派晚期浪漫派2023/1/11147第一節(jié)早期浪漫主義一、19世紀——群星閃爍、追星的時代。二、絕對音樂與標題音樂——兩種對立的美學觀: 勃拉姆斯(Brahms)、漢斯立克(Hanslick)

vs

李斯特(Liszt)、瓦格納(Wagner)2023/1/11148三、作家與作品

1、韋伯(Weber,1786-1826)

A《自由射手》(DerFreischutz)

B《邀舞》(AufforderungzumTanz)

2、舒柏特(Schubert,1797-1828)

A聲樂套曲:

《冬之旅》(DieWintereise)、《美麗的磨房女》(DieschoneMullerin) B《第八(未完成)交響曲》2023/1/11149

作品欣賞韋伯: 獵人合唱——歌劇《自由射手》(DerFreischutz)舒伯特:

《鱒魚》、《菩提樹》——聲樂套曲《冬之旅》(DieWintereise)、

《降A大調音樂瞬間》、《小夜曲》2023/1/11150第二節(jié)中期浪漫主義一、門德爾松(Mendelssohn,1809-1847)

1、生平

2、重要作品:

A《仲夏夜之夢》Op.21——標題性序曲

B《蘇格蘭交響曲》0p.56

C8卷48首《無言歌》鋼琴曲集2023/1/11151

門德爾松作品欣賞婚禮進行曲——《仲夏夜之夢》Op.21春之歌——《無詞歌》A大調第四“意大利”交響曲(Op.90)第1樂章2023/1/11152二、舒曼(Schumann,1810-1856)

1、生平

2、重要作品:

A《狂歡節(jié)》Op.9

B《A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

C《詩人之戀》Op.48,(16首歌曲) 2023/1/11153

舒曼作品欣賞鋼琴套曲《狂歡節(jié)》Op.9(21首鋼琴小品)《A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Op.54第1樂章2023/1/11154三、肖邦(FredericChopin,1810-1849)

1、生平

2、重要作品:

A瑪祖卡——MazurkainAminor,Op.17,No.4 B波羅奈茲——PolonaiseinAflat,Op.53

C

敘事曲(Ballades)——BalladeinGminor,op.232023/1/11155

D

夜曲(nocturnes)——NocturneinEflat,op.9,No.2

E

華爾茲(waltzes)

F

練習曲(etudes)——EtudeinCminor,Op.10,No.12(革命)

G《E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Op.11)

H《F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Op.21)2023/1/11156

肖邦作品欣賞C小調(革命)練習曲(Op.10,No.12)肖邦《b小調諧謔曲》(Op.20)肖邦《d小調前奏曲》(Op.28-24)降E大調夜曲(Op.9,No.2)2023/1/11157四、李斯特(FranzLiszt,1811-1886)

1、生平

2、重要作品:

A13首交響詩—《前奏曲》、《塔索》

B19首《匈牙利狂想曲》(鋼琴作品)

C12首《超級練習曲》

D

鋼琴改編曲2023/1/11158

3、成就及貢獻:

A

首創(chuàng)交響詩體裁

B開創(chuàng)鋼琴演奏新學派。

C

鋼琴改編曲對普及和提高音樂欣賞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2023/1/11159

李斯特作品欣賞交響詩《塔索》《匈牙利狂想曲》第九首(佩斯的狂歡節(jié))2023/1/11160五、瓦格納(RichardWagner,1813-1883)

1、生平

2、著作:

A《藝術與革命》

B《未來的藝術品》

C《歌劇與戲劇》2023/1/11161

3、重要作品:

A《黎恩齊》(Rienzi)

B《漂泊的荷蘭人》(DerfliegendeHollander)

C《羅恩格林》(Lohengrin)

D《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TristanundIsold)

E《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DerRingdesNibelungen)2023/1/11162

4、成就及貢獻:

A

瓦格納樂劇集中了19世紀音樂藝術的最高成就。

B

開啟了通向未來的道路,預示了西方音樂后來的發(fā)展。

C

“樂劇”、“整體藝術”、“主導動機”、“無終旋律”、“半音和聲”

······2023/1/11163

瓦格納作品欣賞01《漂泊的荷蘭人序曲》Derfliegende-Overture02《羅恩格林》—

婚禮進行曲BridalMarch03《羅恩格林》—

伐木工人進行曲TyroleanWoodcuttersMarch2023/1/11164六、勃拉姆斯(Brahms)

1、生平

2、重要作品:

A

交響曲4部

B

歌曲200多首

C《德意志安魂曲》——成名之作

D《鋼琴五重奏》0p.342023/1/11165生平約翰內斯·勃拉姆斯(德語:JohannesBrahms,德語:[jo?han?s?b?a?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德國古典主義最后的作曲家,浪漫主義中期作曲家,出身于音樂家庭,又譯白藍士、柏納謨斯。生于漢堡,逝于維也納。他的大部分創(chuàng)作時期是在維也納度過的,是維也納的音樂領袖人物。一些評論家將他與巴赫(Bach)、貝多芬(Beethoven)排列在一起稱為三B。他對標題音樂與華格納樂劇形式不認同,走純粹音樂路線。其重要作品有:《第一交響曲》(“貝多芬第十交響曲”),兩部鋼琴協(xié)奏曲:《d小調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和《?B大調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小提琴協(xié)奏曲:《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f小調鋼琴五重奏》,管弦樂《學院節(jié)慶序曲》,合唱《德意志安魂曲》,《海頓主題變奏曲》,《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和《匈牙利舞曲》。2023/1/11166勃拉姆斯的交響曲勃拉姆斯的交響曲天性認真;嚴于自我批評的勃拉姆斯對待交響曲寫作謹慎小心,被一種“不準落在貝多芬的交響曲造詣之下”的責任感所束縛住。早期作品只有兩首小夜曲(D大調,Op11,1858和A大調,Op16,1860)和爐火純青的《海頓主題變奏曲》(Op6,1873)。由于他對過去的問題非常熟悉,使他對大型的交響樂形式不敢輕易嘗試,例如他的D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起初是計劃寫成交響曲的。后來,他感覺不能勝任這樣巨大的交響樂結構,就把它縮寫為兩架鋼琴用的奏鳴曲。又過了幾年,這個作品有了一個鋼琴曲的局面,可是還帶有原來的管弦樂的特點,于是勃拉姆斯就把它寫成了一部鋼琴協(xié)奏曲。最初打破了交響樂計劃的終曲用輪旋曲替代,盡管它仍未提高到第一樂章的水平。這部崇高的、悲劇性的作品仍然是一個獨特的融合,一部帶鋼琴助奏的交響曲。2023/1/11167勃拉姆斯意識到他的性格中有浪漫主義的傾向,但他同時更意識到浪漫主義和交響樂邏輯是根本對立的;因此他不滿足于細小的主題相結構的邏輯,他要從當代音樂中尋求可以為交響樂所利用的因素來支持他的交響樂建筑。在他的第一交響曲中我們看到他應用了胚芽般“germinal”的動機主題。它超越于主題發(fā)展的邏輯之上,起著聯(lián)結整個交響曲的作用。勃拉姆斯在發(fā)展這動機主題時運用了古典主義藝術的重要手法之一:變奏。這種手法,或不如說是原則,古典主義作曲家常用于他們的四重奏和交響曲中的慢樂章和末樂章,給交響曲結構增添了一個新的起凝聚作用的因素。固定樂思不是限于一個樂章,而是試圖聯(lián)結整個作品。他的交響曲保留了貝多芬的原則,甚至包括轉調和調性關系,而這些原則在真正的浪漫派交響樂中顯然是缺少的。在每一首交響曲中他都堅持二元的奏鳴曲原則,甚至在第四交響曲的固定低音變奏曲中仍然堅持了這一原則。他對于音樂歷史的某些階段具有深邃的知識。2023/1/11168與貝多芬的交響曲作比較,第一號與貝多芬第五號同為C小調,C小調也貝多芬別具意義的調性,同樣也有類似戲劇化的處理,小調開始→奮斗→得勝以C大調終結,此外第四樂章也有總括前三樂章樂念的傾向,類似貝多芬第九。D大調第二號,特有的田園風格,也被稱為勃拉姆斯的田園交響曲,至于第三號其雄渾的氣勢也常與貝多芬第三號英雄相提并論。2023/1/11169七、約翰·斯特勞斯(JohannStrauss) 1、《拉德斯基進行曲》(RadetskyMarch)與老約翰·斯特勞斯

2、《藍色多瑙河》與小約翰·斯特勞斯2023/1/11170

作品欣賞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Op.68)第四章約翰·斯特勞斯《藍色多瑙河》Op.3142023/1/11171第三節(jié)晚期浪漫主義一、馬勒(Mahler,1860-1911)

1、生平

2、重要作品:

A《大地之歌》

B《第八交響曲》 2023/1/11172二、理查德·斯特勞斯(R·Strauss,1864-1949)

1、生平 世紀之交,德國最有影響力的作曲家。

2、重要作品:

A《梯爾的惡作劇》(交響詩)

B《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交響詩)

C《沙樂美》

D《玫瑰騎士》2023/1/11173

作品欣賞馬勒《大地之歌》第四樂章:“佳人”(李白《采蓮曲》)理查德·斯特勞斯《沙樂美》之“七層紗之舞”

(TanzdersiebenSchleier)

2023/1/11174第十八章十九世紀法國和意大利音樂

本章精華法國音樂意大利浪漫主義歌劇

2023/1/11175第一節(jié)十九世紀的法國音樂一、柏遼茲(Berlioz,1803-1869)

1、標題音樂——“心智與聽覺的新需要”

2、生平

3、重要作品:

A《幻想交響曲》(Op.14) B《哈羅爾德在意大利》

C《羅密歐與朱利葉》

D《管弦樂配器法》 2023/1/11176

4、創(chuàng)作特征與貢獻:

A

自由龐大、打破傳統(tǒng)體裁和結構的形式。

B

宏偉而色彩斑斕的音響。

C

強烈的標題性、文學性構思和表現(xiàn)意圖。

D體現(xiàn)了19世紀浪漫主義新理念,“綜合藝術”對歐洲音樂發(fā)展影響深刻。

E

運用“固定樂思”。2023/1/11177二、大歌劇與梅耶貝爾(Meyerbeer,1791-1864)

1、大歌?。?/p>

A題材常與重大歷史政治事件有關;

B場面宏偉,配器效果輝煌,強烈的戲劇性;

C常插入規(guī)模龐大的芭蕾舞段落;

D唯過于重視外在效果,演出費用巨大,很少搬上舞臺。2023/1/11178

2、梅耶貝爾其人

3、作品:

A《新教徒》

B《預言者》2023/1/11179三、抒情歌劇

1、19世紀后期的法國歌劇新風格

2、代表作家作品:

A

奧芬巴赫(Offenbach,1819-1880):

《地獄中的奧菲歐》、《美麗的海倫》

B

古諾(Gounod,1818-1893):

《浮士德》(Faust)

C

比才(Bizet,1838-1875):

《卡門》(Carmen)2023/1/11180作品欣賞比才《卡門》之“吉普賽之歌”柏遼茲《幻想交響曲》2023/1/11181第二節(jié)十九世紀的意大利浪漫主義歌劇一、羅西尼(Rossini,1792-1868)及其歌劇

1、生平

2、重要作品:

A《意大利少女在阿爾及爾》

B《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IlBarbierediSiviglia)

C《威廉·退爾》(GuillaumeTell)2023/1/11182二、威爾第(Verdi,1813-1901)

1、生平

2、重要作品:

A《弄臣》(Rigoletto)

B《游吟詩人》(Trovatore)

C《茶花女》(TraviataLa)

D《阿依達》(Aida,1871)

E《法爾斯塔夫》(Falstaff)2023/1/11183

3、成就與貢獻:

A

吸取德奧音樂的偉大成就、研究法國音樂、繼承發(fā)揚意大利音樂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將意大利歌劇藝術推向最高峰。

B將傳統(tǒng)分曲結構融入整體設計之中。

C加強樂隊表現(xiàn)力,使聲樂與器樂交相輝映。

D使用“主導動機”、同時保持意大利歌劇旋律歌唱性傳統(tǒng)。2023/1/11184五、普契尼(Puccini,1858-1924)

1、生平

2、重要作品:

A《藝術家的生涯》(LaBoheme)

B《托斯卡》(Tosca)

C《蝴蝶夫人》(MadamaButterfly)

D《圖蘭朵》(Turandot)2023/1/11185六、真實主義歌劇

1、萊昂卡瓦洛(Leoncavallo,1857-1919):《丑角》

2、馬斯卡尼(Mascagni,1863-1945):《鄉(xiāng)村騎士》2023/1/11186作品欣賞羅西尼《威廉·退爾》序曲威爾第《茶花女》普契尼《圖蘭朵》2023/1/11187第十九章民族樂派

本章精華俄羅斯音樂捷克音樂北歐音樂

2023/1/11188第一節(jié)俄羅斯音樂一、格林卡

1、歌劇:

A《伊凡·蘇薩寧》

B《魯斯蘭與柳德米拉》

《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2023/1/11189

2、成就與貢獻:

A

使俄羅斯專業(yè)音樂跨入了成熟階段,并與歐洲音樂強國并駕齊驅。

B

為俄羅斯藝術音樂發(fā)展奠定基礎、開辟了道路。

C

確立了俄羅斯音樂的世界地位。2023/1/11190二、“強力集團”——俄羅斯音樂語言最鮮明的體現(xiàn)者

1、巴拉基列夫Balakirev(1836—1910) 2、居伊Cui(1835—1919) 3、鮑羅廷Borodin(1833—1887)

A

交響詩《中亞細亞草原上》

B

歌劇《伊戈爾王子》2023/1/11191

4、穆索爾斯基Mussorgsky(1839—1881)

A歌劇《鮑里斯·戈都諾夫》

B鋼琴組曲《圖畫展覽會》

《圖畫展覽會》2023/1/11192

5、里姆斯基-科薩科夫(Rimsky-Korsakov,1844—1908)

A

著作《管弦樂配器法》

B

管弦樂曲《舍赫拉查達》

《舍赫拉查達》2023/1/11193第二節(jié)捷克音樂一、斯美塔那(Smetana,1824—1884) 1、交響詩《我的祖國》(6首交響詩)

2、喜歌劇《被出賣的新嫁娘》二、德沃夏克(Dvorak,1841—1904) 1、16首《斯拉夫舞曲》

2、《新大陸》交響曲2023/1/11194

作品賞析斯美塔那: 交響套曲《我的祖國》之“塔波爾城”德沃夏克:

《第六交響曲》第3章“諧謔曲(富里安特)”2023/1/11195第三節(jié)北歐民族樂派一、挪威

1、格里格(Grieg,1843—1907) 2、重要作品:

A

鋼琴小品:《致春天》

B

管弦樂組曲:《培爾·金特》《培爾·金特》第二組曲之“索爾維格之歌”2023/1/11196二、芬蘭

1、西貝柳斯(Sibelius,1865—1957) 2、重要作品:

A

交響詩《芬蘭頌》

B

第五、六、七交響曲

C《D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Op.47

交響詩《芬蘭頌》2023/1/11197第七部分二十世紀音樂

TheModernMusic(1900—)

主要內容德彪西與印象派勛伯格與十二音體系斯特拉文斯基與新古典主義巴托克與民族主義2023/1/11198第二十章二十世紀音樂的特征一、多元化,流派紛呈、風格各異。二、突破傳統(tǒng)的強烈創(chuàng)新意識。三、對復調的回歸。

2023/1/11199第一節(jié)

德彪西與印象派音樂一、印象派音樂的特征:

1、旋律主導性削弱,簡短、片段、零碎、動機式。

2、調性與和聲功能淡化,和聲色彩成為最重要表現(xiàn)手段。

3、使用古自然音階、五聲音階、人造音階。2023/1/11200

4、和弦使用范圍擴大(9、11、13和弦,4、5度疊置和弦、附加或省略音和弦)。

5、曲式結構松散、界限模糊,只能從整體上把握。

6、缺乏動力性戲劇沖突,片段、零散畫面。

7、織體豐富、音響清晰、透明、豐滿、精致。

8、意境:朦朧飄逸、空幻幽靜。2023/1/11201二、作家作品:

1、德彪西

A

鋼琴《月光》《水中倒影》

B

管弦樂《牧神午后前奏曲》《大?!?/p>

C

歌劇《佩利阿斯與梅麗桑德》

2、拉威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