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晉61-2022 礦用煙霧傳感器校準規(guī)范_第1頁
JJF晉61-2022 礦用煙霧傳感器校準規(guī)范_第2頁
JJF晉61-2022 礦用煙霧傳感器校準規(guī)范_第3頁
JJF晉61-2022 礦用煙霧傳感器校準規(guī)范_第4頁
JJF晉61-2022 礦用煙霧傳感器校準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地方計量技術規(guī)范JJF(晉)61-2022礦用煙霧傳感器校準規(guī)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ofMineSmokeSensor2022-08-29發(fā)布 2022-11-29實施山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 發(fā)布JJF(晉)JJF(晉)61-2022JJF(晉)61-2022礦用煙霧傳感器校準規(guī)范JJF(晉)61-2022CalibrationSpecificationofMineSmokeSensor本規(guī)范經山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于2022年08月29日批準,并自2022年11月29日起實施。歸口單位:山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主要起草單位:山西省檢驗檢測中心(山西省標準計量技術研究院)山西省節(jié)能中心有限公司晉城煤炭高新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計量檢測站本規(guī)范技術條文由山西省檢驗檢測中心(山西省標準計量技術研究院)負責解釋本規(guī)范主要起草人:)()陳二軍(晉城煤炭高新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計量檢測站)參加起草人:))()杜小偉(晉城煤炭高新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計量檢測站)目 錄引 言 II范圍 1引用文件 1術語 1煙霧 1減光率 1概述 1計量特性 1外觀與結構 1抗光干擾試驗 2報警功能檢查 2絕緣電阻 2靈敏度和響應時間 2校準條件 2校準環(huán)境條件 2校準用測量標準及其他設備 2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 3校準項目 3校準方法 3校準結果的表達 4復校時間間隔 4附錄A 5附錄B 7附錄C 8附錄D 9附錄E 10I引 言本規(guī)范依據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guī)范編寫規(guī)則》的要求和格式編寫。本規(guī)范的主要技術指標參考了MT/T382-2011《礦用煙霧傳感器通用技術條件》。本規(guī)范為首次制定。II礦用煙霧傳感器校準規(guī)范范圍本規(guī)范適用于礦用煙霧傳感器(以下簡稱傳感器)的校準。引用文件本規(guī)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JF1001-2011 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MT/T382-2011 礦用煙霧傳感器通用技術條件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規(guī)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規(guī)范。術語煙霧因過熱或燃燒而產生的霧狀氣溶膠。減光率減光率表示煙霧濃度的大小,是指光線被煙霧阻擋而受影響的程度,又稱遮蔽率,單位為%obs/m。概述礦用煙霧傳感器用于連續(xù)監(jiān)測礦井中因機械摩擦、電纜發(fā)熱、煤層自燃等產生的煙霧濃度。其工作原理是由感煙探頭檢測外界煙霧濃度的變化,將煙霧濃度轉換為電信號,當被測環(huán)境中煙霧濃度達到規(guī)定值時,單片機輸出控制信號,并發(fā)出聲光報警信號。傳感器型號的命名如下:G Q □ □ □ 設計修改序號主參數:動作值第二代特征代號:L:離子原理Q:氣敏原理G:光電原理第一代特征代號:煙氣測量用產品類型代號:傳感器計量特性外觀與結構件應牢固;礦用產品安全標識應清晰。1傳感器應設有便于調校的自檢結構。路板上的焊點應美觀、無虛焊。抗光干擾試驗光電原理的煙霧傳感器在閃光裝置內不得發(fā)出誤報警。報警功能檢查傳感器的報警聲級強度應不小于75dB(A)或報警光信號在黑暗環(huán)境中20m處清晰可見。絕緣電阻常態(tài)下,傳感器的電源正極、負極、信號輸出端與外殼之間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10MΩ。靈敏度和響應時間(5±1)%obs/m20s。校準條件校準環(huán)境條件6.1.1環(huán)境溫度:(15~35)℃;85%;應無影響傳感器正常工作的煙塵和風速干擾。校準用測量標準及其他設備表1校準用測量標準及其他設備名 稱測量范圍不確定度、準確度等級或最大允許誤差透射比標準濾光片(0~100)%τ年變化量<0.3%τ秒 表(0~30)min±0.10s/h聲級計(30~130)dB(A)不低于2級絕緣電阻表輸出電壓500V不低于10級閃光裝置見附圖A.1煙霧傳感器校準裝置見附圖B.1探測器測量上限不小于10%obs/m±0.02%obs/m注:1、表中透射比標準濾光片在其測量范圍內至少均勻配備四片,幾何尺寸與探測器尺寸相適應。2、閃光裝置用于光電原理煙霧傳感器的抗光干擾試驗。2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項目表2校準項目一覽表序號校準項目1外觀與結構2抗光干擾試驗(光電原理的煙霧傳感器需做此項)3報警功能報警聲級強度光信號4絕緣電阻5靈敏度和響應時間校準方法外觀與結構檢查用目測和手感方法,按5.1要求進行逐條檢查。抗光干擾試驗光電原理的煙霧傳感器應做抗光干擾試驗,具體試驗方法見附錄A(可作為選項)。煙霧傳感器校準裝置的調校20min,待光源穩(wěn)定后,依次將透射比標準濾光片放于煙霧傳感器校準裝置說明書中規(guī)定的位置,調整探測器顯示值(N),使其N=1-T直至完成對探測器全量程的標定,此后傳感器校準過程中不得再次調整。靈敏度和響應時間測試B15min;當煙霧傳感器校準裝置報警功能報警聲級強度50dB(A)3的報警聲響器軸心正前方1m處,測量三次,取其算術平均值。報警光信號無聲報警的傳感器,報警光信號在黑暗環(huán)境中20m處應清晰可見。絕緣電阻在傳感器未通電情況下,用絕緣電阻表分別測量其電源正極、負極、信號輸出端與其外殼之間的絕緣電阻,取其最小值為傳感器的絕緣電阻值。校準結果的表達校準結果應反映在校準證書上,校準證書至少包括以下信息:標題,如“校準證書”;實驗室名稱和地址;進行校準的地點;證書或報告的唯一性標識(如編號),每頁及總頁數的標識;送校單位的名稱和地址;被校對象的描述和明確標識;進行校準的日期,如果與校準結果的有效性和應用有關時,應說明被校對象的接收日期;對校準所依據的技術規(guī)范的標識,包括名稱及代碼;本次校準所用測量標準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說明;校準環(huán)境條件的描述;校準結果及測量不確定度的說明;校準證書簽發(fā)人的簽名以及簽發(fā)日期;校準結果僅對被校對象有效的聲明;未經實驗室書面批準,不得部分復制證書的聲明。復校時間間隔建議復校時間間隔一般為一年。客戶也可以根據校準結果、使用頻次、使用條件等情況自行確定復校時間間隔。4附錄A裝置要求

閃光裝置及抗光干擾試驗方法閃光裝置為正六面體。44LED4LED30W,3200K~4200K,380mm,LEDLED100h,2000h圖A.1 閃光裝置5抗光干擾試驗方法閃光裝置按照“通電(10s)—斷電(10s)1041min察并記錄傳感器的工作狀態(tài),不得出現誤報警現象。6附錄BB.1煙霧傳感器校準裝置示例說明:1——煙箱2——發(fā)煙臺3——攪拌風扇4——采樣口5——傳感器電源接線口6——傳感器位置7——煙箱上箱8——模擬煙霧輸入口注:

圖B.1煙霧傳感器校準裝置試驗裝置中應安裝有排氣裝置,以便每次試驗后迅速將煙箱內的煙霧排出室外。7C

礦用煙霧傳感器校準記錄參考格式送校單位型號名稱生產廠家出廠編號傳感器工作原理L:離子原理□Q:氣敏原理□G:光電原理 □校準依據校準環(huán)境溫度:℃,相對濕度:%校準地點校準日期校準員核驗員校準所用主要計量標準器具名 稱測量范圍出廠編號不確定度/準確度等級最大允許誤差證書編號有效期至序號項目校準結果1外觀及結構傳感器表面不應有明顯的劃痕,防腐漆應牢固;金屬部件不應有銹蝕和變形,插接件牢固;礦用產品安全標識清晰。 符合□ 不符合□傳感器應設有便于懸掛和支撐的結構,插接件應安裝牢固。 符合□ 不符合□傳感器應設有便于調校的自檢結構。 符合□ 不符合□傳感器的元器件應清潔無銹蝕現象印制電路板和接線裝置應安裝牢固印制電路板上的焊點應美觀無虛焊。 符合□ 不符合□2響應時間校準次數123平均值(s)擴展不確定度(k=2)校準數據(s)3報警功能報警聲級強度dB(A)123平均值報警光信號4絕緣電阻(MΩ)正極—外殼負極—外殼信號輸出端—外殼最小值5抗光干擾試驗(光電原理的傳感器需做此項)符合□不符合□備 注8D

校準結果復校時間間隔建議:1年校準結果復校時間間隔建議:1年機構授權情況說明:校準依據校準地點及環(huán)境條件:地點溫度℃相對濕度%其他校準所用主要計量標準器具名稱出廠編號不確定度/準確度等級/證書編號有效期至校準項目技術要求校準結果外觀與結構5.1響應時間≤20s擴展不確定度(k=2)報警功能報警聲級強度≥75dB(A)報警光信號能在黑暗環(huán)境中20m處清晰可見絕緣電阻(MΩ)正極—外殼負極—外殼信號輸出端—外殼最小值抗光干擾試驗(光電原理的傳感器需做此項)9附錄E1.概述

礦用煙霧傳感器響應時間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示例1.1環(huán)境條件:溫 度 (15~35)℃;相對濕度 (45~75)%;測量標準:電子秒表,其最大允許誤差為±0.10s/d;被測對象:礦用煙霧傳感器(5±1)%obs/m環(huán)境中,同時按下秒表計時,直到煙霧傳感器動作,停止計時,即傳感器的響應時間。定結果.2、數學模型響應時間通過電子秒表直接測量,重復測量3次,其讀數的算術平均值即為響應時間,計算公式為:y=xSx1x2式中:y——響應時間讀數,s;xS——電子秒表顯示值,s;x1——響應時間測量重復性引入的影響量;x2——人為讀數反應滯后及人為卡表停頓引入的影響量3、測量不確定度分析響應時間的測量不確定度來源主要由以下影響量引起:響應時間測量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su1滯后及人為卡表停頓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2。響應時間測量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xs

;人為讀數反應對響應時間測定,連續(xù)測量10次,測量結果如下表:測量值s平均值6.846.256.417.126.646.287.316.736.547.256.7410標準偏差: s=0.39s33n=3,以其算術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則其標準不確定度為:3uxss(x)

0.22s電子秒表自身引入的測量不確定度,電子秒表的最大允許誤差為±0.10s,其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1 以均勻分布:,30.103uxss(x)/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