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典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并稱為“世界三大古劇”。中國古代戲曲主要指元明清戲曲.
中國古代戲曲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曾先后出現(xiàn)了宋元南戲、元代雜劇、明清傳奇、清代花部等四種基本形式。中國古代戲曲的幾個特點:1、始于離者,終于合。(“大團圓結局”)2、戲曲者,謂以歌舞演故事也。3、離形取意,得意忘形。欣賞戲劇應注意:1、概括故事情節(jié)2、理清人物關系,了解主要矛盾3、把握劇本結構(開,發(fā),高,結)4、分析人物語言5、欣賞人物形象元雜劇形成元雜劇也叫北曲雜劇,最早產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陽一帶。盛行于元代,元雜劇是中國戲曲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它達到了很高的文學水準,以至單從詩體而言,古人早將唐詩、宋詞、元曲并稱。
元曲
元曲散曲雜劇套曲小令唱唱+演(散曲+“科”+“白”)(一宮調一曲子)(一宮調數(shù)曲子)散曲:小令:只含一支曲子
〈天靜沙·秋思〉套數(shù):合一個曲調中的多個曲子
〈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xiāng)〉1、結構:“一本四折”或“四折一楔子”是元雜劇最常見的劇本結構形式,合為一本。每個劇本一般由四折戲組成,有時再加一個楔子。所謂的“折”相當于現(xiàn)在的“幕”,是音樂組織的單元,也是全劇矛盾沖突的自然段落;四折即是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尾四個階段。元雜劇在四折戲外,為了交代情節(jié)或貫穿線索,往往在全劇之首或折與折之間,加上一小段獨立的戲,稱為“楔子”。元雜劇特點2、音樂:一折一調。音樂曲調方面元雜劇以北方音樂為基礎,因此有別稱“北雜劇”或“北曲雜劇”,采用的是北曲聯(lián)套的形式。北曲比南曲高亢激越
。(南方的叫“南曲戲文”,由“永嘉雜劇”、“南戲”,發(fā)展為長篇的“傳奇”如《牡丹亭》)。元雜劇規(guī)定,每一折戲,唱同一宮調的一套曲子,其宮調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順序都有慣例規(guī)定。在每一宮調之內,各有數(shù)十支曲牌。如《竇娥冤》中的[端正好]、[滾繡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鮑老兒]、[耍孩兒]、[三煞]、[一煞]、[煞尾],便都屬于[正宮]調;
曲詞就是按曲牌填寫,一折之中的每支曲牌都壓同一韻腳,不可換韻。元雜劇特點3、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凈、丑等。
元雜劇每本戲只有一個主角,男主角稱正末,女主角稱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凈:俗稱“大花臉”,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異之處的人物。如張飛、李逵。
丑:俗稱“小花臉”,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還有孛(bó)老(老頭兒)、卜兒(老婦人)、孤(官員)、徠兒(小廝)。元雜劇特點一人主唱元雜劇一般是一人主唱,主唱的腳色不是正末,就是正旦。正旦主唱稱旦本,如《竇娥冤》竇娥主唱。正末主唱的稱為末本,如《漢宮秋》,漢元帝主唱。一般來說,一劇中一人主唱到底,這是通例。元雜劇特點4、劇本構成:劇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構成。唱詞是按一定的宮調(樂調)、曲牌(曲譜)寫成的韻文。
科是戲劇動作的總稱。包括舞臺的程式、武打和舞蹈。如“笑科”“見科”“把盞科”“做掩淚科”“內作起風科”等。
白是“賓白”,是劇中人的說白部分?!辟e白又分以下四種:對白:人物對話;獨白:人物自敘;旁白:背過別的人物自敘心理話;帶白:唱詞中的插話。賓白是元雜劇中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所謂“曲白相生,方盡劇情之妙”。元雜劇特點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元雜劇的四大悲?。骸陡刑靹拥馗]娥冤》(關漢卿)《破幽夢孤雁漢宮秋》(馬致遠)《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白樸)《冤報冤趙氏孤兒》(紀君祥)漢元帝因后宮寂寞,聽從毛延壽建議,讓他到民間選美。王昭君美貌異常,但因不肯賄賂毛延壽,被他在美人圖上點上破綻,因此入宮后獨處冷宮。漢元帝深夜偶然聽到昭君彈琵琶,愛其美色,將她封為明妃,又要將毛延壽斬首。毛延壽逃至匈奴,將昭君畫像獻給呼韓邪單于,讓他向漢王索要昭君為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滿朝文武怯懦自私,無力抵擋匈奴大軍入侵,昭君為免刀兵之災自愿前往,元帝忍痛送行。單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去,昭君不舍故國,在漢番交界的黑龍江里投水而死。單于為避免漢朝尋事,將毛延壽送還漢朝處治。漢元帝夜間夢見昭君而驚醒,又聽到孤雁哀鳴,傷痛不已,后將毛延壽斬首以祭奠昭君。安祿山有一次未能完成軍令,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圭本欲將他斬首,惜其驍勇,將他押至京城問罪。丞相張九齡奏請明皇殺掉安祿山,明皇不從,反而召見授官。此時貴妃正受寵,奉明皇命收安祿山為義子,賜洗兒錢。后來安祿山因與楊國忠不和,出京任范陽節(jié)度使。七月七日,貴妃與明皇在長生殿歡宴。明皇將金釵鈿盒賜給貴妃,酒酣之際,二人深感牛郎織女的堅貞,對星盟誓,愿生生世世為夫婦。好景不長,天寶十四年,貴妃正在品嘗她喜愛的荔枝,安祿山謀反的消息傳到,明皇攜貴妃倉皇入蜀。駐扎馬嵬驛時,軍隊起了騷亂。龍武將軍陳元禮請明皇誅殺禍國殃民的楊國忠,明皇依言而行。但軍隊仍不肯前進,陳元禮又請誅媚惑君王的楊貴妃。明皇無奈,令高力士將楊貴妃帶到佛堂中,由她自盡。這樣,軍隊得到了安撫,保護明皇逃亡。肅宗收復京都后,明皇閑居西宮,懸掛貴妃像,與之朝夕相對,追念不已。一夜,明皇正在夢中與貴妃相見,卻被梧桐雨驚醒。他追思往日與貴妃歡愛情景,惆悵萬分。晉靈公是個無道的暴君,他任意殺戮大臣和百姓,晉國臣民對其恨之入骨。大臣趙盾勤勞國事,屢諫晉靈公,被靈公視為仇敵。后來趙盾的同宗趙穿殺孔靈公,立成公。到了成公之子景公時,趙盾已死,趙氏內訌,景公殺了趙氏的一些大臣。但是,到了司馬遷的《史記》的《趙世家》和《韓世家》中,卻出現(xiàn)了景公朝的同寇(一國最高軍事長官)屠岸賈,他為了攫取更大的權力,殘酷地打擊忠臣趙盾之子趙朔并滅其族。趙朔的遺腹子趙氏孤兒被程嬰所救,后來孤兒長大成人,程嬰將其身世告知,于是孤兒率軍攻打屠岸賈,“滅其族”,實現(xiàn)了趙氏孤兒大報仇的目的。程嬰感到事情已經辦完,遂自殺,履行他生前的承諾,到地下去見公孫杵臼。元雜劇的四大愛情?。和鯇嵏Α段鲙洝逢P漢卿《拜月亭》白樸《墻頭馬上》鄭光祖《倩女離魂》書生張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國之女鶯鶯,對她一見傾心,苦于無法接近。此時恰有孫飛虎聽說鶯鶯美貌,率兵圍住普救寺,要強娶鶯鶯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聽從鶯鶯主意,允諾如有人能夠退兵,便將鶯鶯嫁他。張生喜出望外,修書請得故人白馬將軍杜確率兵前來解圍,但事后崔老夫人絕口不提婚事,只讓二人以兄妹相稱。張生失望之極,幸有鶯鶯的丫環(huán)紅娘從中幫忙,扶鶯鶯月夜燒香,聽見張生彈琴訴說衷腸。后來鶯鶯聽說張生病倒,讓紅娘去書房探望。張生相思難解,央求紅娘替他從中傳遞消息。鶯鶯憐惜張生,終于鼓起勇氣,也寫詩回贈,后在紅娘幫助下,二人瞞過崔老夫人,私下幽會并訂了終身。老夫人知情后怒責紅娘,但已無可挽回,便催張生進京應考。張生與鶯鶯依依而別,半年后得中狀元。崔老夫人的侄兒鄭恒本與鶯鶯有婚約,便趁張生還未返回之時謊報張生已被衛(wèi)尚書招贅為婿,老夫人一氣之下要將鶯鶯嫁給鄭恒,幸好張生及時歸來,有情人終成眷屬。
/doc/5648683.html受到北番侵略,戰(zhàn)事逼近中都,朝廷南遷,王尚書出使在外,他的夫人和女兒瑞蘭也倉皇地離開中都,同百姓們在一起逃難。途中母女失散,瑞蘭路遇窮秀才蔣世隆,不得已結伴同行。蔣世隆是和妹妹瑞蓮一起逃難的,兄妹二人也在路上失散;瑞蓮卻路遇王夫人,被認為義女,一起同走。瑞蘭和世隆一路上經過憂患生活,發(fā)生了愛情,在招商店結成夫妻。不幸世隆病倒在店里,這時候王尚書平番得勝回朝,路過這店,看見女兒瑞蘭,才知道母女逃難途中失散,和蔣世隆結伴經過。瑞蘭要求父親同意她嫁給蔣世隆,王尚書認為門第不當,撇下害病的蔣世隆,帶著女兒去了。在驛站上遇見了王夫人和瑞蓮,一同進京。后來王尚書做了宰相,看中了新科狀元,一心要把女兒瑞蘭嫁給他,瑞蘭不愿意,新科狀元也當面拒絕。他正在為難的時候,義女蔣瑞蓮卻認出新科狀元就是自己的哥哥蔣世隆,于是各人的憂患全消,有情人終成眷屬。尚書裴行檢的兒子少俊,奉唐高宗命去洛陽買花,一日經過洛陽總管李世杰的花園,在馬上看見他家女兒倚墻而立,便寫詩投入。李千金寫了答詩,約他當夜后園相見。少俊果然從墻頭跳入,被李千金乳母發(fā)現(xiàn),令二人悄悄離去。少俊攜李千金回到長安家中,將她藏在后花園。兩人共同生活了七年,生子端端六歲,女兒重陽四歲。清明節(jié),少俊陪同母親外出祭奠,裴行檢因身體欠佳留在家中,偶然來到花園,碰見端端兄妹,詢問后得知始末。裴行檢認為李千金行為失檢,命少俊寫休書趕李千金回家,卻留下了兩個小孩。李千金回到洛陽家中,因父母已亡,在家守節(jié)。后來裴少俊中進士,任官洛陽令,并將父母迎至任所,他欲與李千金復合,李千金怨恨他休了自己,執(zhí)意不肯。這時裴行檢才知李千金是他舊交李世杰之女,以前也曾為兒女議婚。一番說明與求情之后,李千金這才原諒了他們。夫婦二人破鏡重圓。秀才王文舉與倩女指腹為婚,王文舉不幸父母早亡,倩女之母遂有悔約的打算,借口只有王文舉得了進士之后才能成婚,想賴掉這門婚事。不料倩女卻十分忠實于愛情,就在王文舉赴京應試,與倩女柳亭相別之后,由于思念王文舉,倩女的魂魄便離了原身,追隨王文舉一起奔赴京城。而王文舉卻不知是倩女的魂魄與他在一起,還以為倩女本人同他一起赴京。因此,當他狀元及第三年后,準備從京城啟程赴官,順便打道去探望岳母,便先修書一封告知倩女的父母,王文舉偕同倩女魂魄來到了倩女身邊,魂魄與身體又合一,一對恩愛夫妻得到團圓。
關漢卿,號己齋叟,金末元初大都(現(xiàn)北京)人。元代雜劇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國戲劇史上最早也最偉大的戲劇作家。關漢卿是元雜劇的奠基人,1838年《竇娥冤》就有英譯本流傳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把關漢卿列為世界文化名人。關漢卿的戲劇語言,被稱為本色派之首。
關漢卿的為人和個性,元人熊自得《析津志》說他“生而倜儻,博學能文,滑稽多智,蘊藉風流,為一時之冠”。
對此,他本人的《南呂一枝花·不伏老》套數(shù)中有更透徹的自白:
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鉆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我也會圍棋、會蹴踘、會打圍、會插科、會歌舞、會吹彈、會咽作、會吟詩、會雙陸·········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賜與我這幾般兒歹癥候。尚兀自不肯休。則除是閻王親自喚,神鬼自來勾。三魂歸地府,七魄喪冥幽。天哪,那其間才不向煙花路兒上走。普天下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
這一套散曲既反映了關漢卿經常流連于市井和青樓的生活面貌,同時又以“風流浪子”的自夸,成為叛逆封建社會價值系統(tǒng)的大膽宣言。這種人生選擇固然是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所致,但關漢卿的自述中充滿昂揚、詼諧的情調,較之習慣于依附政治權力的士人心理來說,這種熱愛自由的精神是非??少F的。當然,關漢卿不僅是一個“風流浪子”,他同時又表現(xiàn)出對社會的強烈關懷,對于社會中弱小的受壓迫者的同情和贊頌,這和許多具有官員身份的文人出于政治責任感所表現(xiàn)出的同情人民的態(tài)度有很大不同,在這里很少有理念的成分,而更多地包含著個人在社會中的切身感受,出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
元代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關漢卿不滿社會現(xiàn)實,不僅寫作劇本,有時還登臺演唱,借雜劇來揭露黑暗現(xiàn)實,寄托自己的社會理想。他一生創(chuàng)作雜劇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現(xiàn)僅存15部?!陡]娥冤》(公案劇)、《拜月亭》(愛情婚姻?。?、《單刀會》(歷史?。┑?,是他的代表作。
基礎字詞:字音
1.盜跖2.錯勘3.前合后偃4.哥哥行5.尸骸6.劊子手7.瀽8.罪愆9.湛湛10.萇弘11.亢旱12.暑氣暄13.斫直14、古陌荒阡15.銜冤16.提防17.親眷18.嗟怨19.甘霖20.杳無音信21.變徵22.埋怨23.羊肚湯24.孤身只影25.連累26.殯葬27、捻斷脊筋ZhíkānyǎnhángháiguìjiǎnqiānzhànchángkàngxuānzhuómòqiānXiándījuànlínYǎozhǐmándǔzhī
lěibìnjiē
全劇四折一楔子。楚州貧儒竇天章因無錢進京趕考,無奈之下將幼女竇娥賣給蔡婆家為童養(yǎng)媳。竇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為命。蔡婆外出討債時遇到流氓張驢兒父子,被其脅迫。張驢兒企圖霸占竇娥,見她不從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挾竇娥,不料誤斃其父。張驢兒誣告竇娥殺人,官府嚴刑逼訊婆媳二人,竇娥為救蔡婆自認殺人,被判斬刑。竇娥在臨刑之時指天為誓,死后將血濺白練、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來果然都應驗。三年后竇天章任廉訪使至楚州,見竇娥鬼魂出現(xiàn),于是重審此案,為竇娥申冤。劇情簡介
全劇共四折,開頭有楔子,四折的內容分別構成故事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劇本第三折,是全劇矛盾沖突的高潮。整體把握高地迥,號呼靡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楔
子:二人亮相,悲劇開始;竇父趕考,留下孤女。
第一折:婆婆遭劫,二張搭救;父子逼婚,竇娥爭理。
第二折:驢兒下藥,誤殺己父;竇娥蒙冤,被判斬刑。
第三折:竇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一、課文分析及探究:戲劇的矛盾沖突
第三折分為
三個場面,即:押赴刑場——婆媳訣別——三樁誓愿
本文篇名“竇娥冤”,冤在何處?
冤,即無辜受屈。竇娥怕連累婆婆而屈招,可恨的是官府竟偏聽偏信,毫不作調查研究,更不作情理剖析,嚴刑逼供,草草結案。閱讀【滾繡球】,思考問題①引用“盜跖”“顏淵”的典故有何作用?②這支曲子表達了竇娥怎樣的思想感情?用以指責天地好壞不分,黑白顛倒。
表達了對天地的不滿,表現(xiàn)了竇娥的反抗精神。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司馬遷《屈原列傳》
譯: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們處境艱難就
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勞累、辛苦、疲倦、困憊時,
沒有不喊天的;在疾病、痛苦、凄慘、驚懼時,沒
有不呼父母的。①理解“天”這個意象竇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為何在【滾繡球】一曲中指責天地鬼神?②在這里“天”隱喻的是什么?
在封建社會,人民不僅在人身權利及政治經濟上受壓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害。按當時觀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間公道。封建官吏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況。統(tǒng)治者明確:
竇娥受神權思想影響,開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爺”能主持正義,賞善罰惡。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她覺醒過來了,看清了“衙門自古向南開,獄中無個不冤哉”的社會真相。她猛烈地指責天地鬼神不分清濁,混淆是非,致使惡人橫行,良善銜冤。竇娥對神權的大膽譴責,實質上是對封建統(tǒng)治的強烈控訴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巖漿迸射如山洪決堤般的憤激之詞,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覺醒意識和反抗精神,表達了主人公悲極、憤極、怨極、怒極、無奈之極的思想感情。也折射出當時廣大人民的反抗精神。反抗的竇娥
在押赴刑場時,竇娥要求走后街,這一細節(jié)刻畫對塑造竇娥形象和表現(xiàn)主題有什么作用?
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還是如何不使年邁孤寂的婆婆傷心,是何等的善良!劇作家越是刻畫她的善良,也越發(fā)顯出其冤屈,她的抗爭與反抗也就越發(fā)令人同情。因此,這一細節(jié)描寫不僅使竇娥這個形象更其豐滿動人,也使劇作對封建社會的批判更為有力和深刻。善良的竇娥分析竇娥臨刑時發(fā)出的三樁誓愿,說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第一血濺白練:她希望刑場上的人們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六月飛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會在上天得到反應;第三亢旱三年;她不僅希望個人的冤屈得到申張,而且希望上天能夠懲治邪惡。不屈的竇娥
三樁誓愿,從時間的延續(xù)上,一樁比一樁更久長;從空間范圍上,一樁比一樁更擴大。三樁誓愿依次遞進的過程,也是竇娥反抗精神依次上升的過程,是她斗爭的矛頭更加明確的過程。思考:她的三樁誓愿與第1層對天地的指責是否矛盾呢?指斥天地對統(tǒng)治者的強烈控訴和否定反映其覺醒意識和反抗精神臨刑前的三樁誓愿則是希望上天來主持公道不矛盾:矛盾:對天的懷疑和依賴交織反映作家的歷史和階級的局限一方面:通過竇娥指斥天地來批判封建統(tǒng)治階級,表達變革現(xiàn)實的愿望另一方面:提不出救民于水火的方法,只能靠天地動容來昭雪竇娥的冤案竇娥的三樁誓愿明明是幻想,卻偏偏寫成現(xiàn)實,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寫成合理的,這說明了什么?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訴冤屈,沒有別的辦法,作者采用浪漫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一是表明社會的腐敗黑暗,二是刻畫竇娥強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達人民要懲治邪惡的愿望。三、人物形象分析1、竇娥
堅強剛烈、勤勞正直、淳樸善良、富有反抗精神的古代年輕婦女。2、蔡婆婆
善良、逆來順受、懦弱、動搖(面對張驢兒父子的強娶動搖不定,間接導致了竇娥的悲?。﹦⑻m芝、祥林嫂、竇娥幾位女性形象有何異同。
祥林嫂和竇娥都不同程度地受著宗教思想的影響,但從她們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人文精神各異。在竇娥的身上,表現(xiàn)出百折不回、生死不渝的抗爭精神,向命運,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戰(zhàn)。這是祥林嫂無法企及的。劉蘭芝:明白婆婆要驅逐自己,丈夫要求也無濟于事,事情無法挽回時,她沒有坐以待斃,等著被遣,而是變被動為主動,主動“遣歸”早早起來“嚴妝”把自己打扮的美艷動人。劉蘭芝變被動為主動,表現(xiàn)了極強的自尊心、積極維護自己的人格、個性堅強的特點。四、本折戲運用的典故有:盜跖顏淵萇弘化碧望帝啼鵑六月飛霜東海孝婦(1)“萇弘化碧”出自《莊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沉于江,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2)“六月飛雪”出自《太平御覽》:鄒衍事燕惠王盡忠,左右譖之王,王系之獄。仰天哭,夏五月為之下霜。補充材料(3)“東海孝婦”出自《漢書·于定國傳》:東海有孝婦,少寡,亡子,養(yǎng)姑甚謹。姑欲嫁之,終不肯。姑謂鄰人曰:“孝婦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壯,奈何?”其后,姑自經死。姑女告吏:“婦殺我母?!崩舨缎D。孝婦辭不殺姑,吏驗治,孝婦自誣服。具獄上府,于公以為此婦養(yǎng)姑十余年,以孝聞,必不殺也。太守不聽,于公爭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獄,哭于府上,因辭疾去。太守竟論殺孝婦??ぶ锌莺等辍?/p>
通過寫竇娥被押赴刑場殺害的悲慘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敗、殘酷,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歌頌了竇娥的善良心靈和反抗精神。竇娥的形象壯美動人,她的悲劇性格,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強烈的感染力量。本劇主題
善良而堅強的竇娥就這樣無辜的被送上了刑場,這樣的結局著實讓人痛心惋惜憤恨,希望竇娥能幸福的生活著。
這樣的心愿終于在明代人葉憲祖那兒得到實現(xiàn),葉憲祖把《竇娥冤》改編成《金鎖記》:竇娥的丈夫并沒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趕考途中,落水黃河,被龍王招為駙馬。三年后又入京參加科舉考試,一舉狀元及第。而竇娥也在行刑時,因天降大雪,提刑官驚駭,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竇天章平反冤獄,竇娥得以昭雪獲釋,與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歡慶團圓。正是“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營運車輛買賣合同協(xié)議
- 8《安全記心上》第2課時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信息技術(財經商貿類) 試卷 教學檢測二
- 3《公民意味著什么》(第1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
- 勞動合同樣本
- 3 我們班他們班(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
- 14健康過冬天(教學設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
- 6-1《老子》四章(教學設計)高二語文同步高效課堂(統(tǒng)編版 選擇性必修上冊)
- 12 盤古開天地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四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20《肥皂泡》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 深度學習架構創(chuàng)新-深度研究
- 供應鏈韌性提升與風險防范-深度研究
- 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能力提升考核試卷
- 2025年江蘇連云港市贛榆城市建設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砥礪前行決心譜寫華章
- 2025年開學教導處發(fā)言稿(5篇)
- 機電設備安裝旁站監(jiān)理方案
- 2025年度民政局離婚協(xié)議書范本模板官方修訂2篇
- 《百達翡麗名表介紹》課件
- 《集裝箱標識辨識》課件
- 2024年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年終的工作總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