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時之走近杜甫_第1頁
第一課時之走近杜甫_第2頁
第一課時之走近杜甫_第3頁
第一課時之走近杜甫_第4頁
第一課時之走近杜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杜甫詩五首1、月夜2、哀江頭3、蜀相4、又呈吳郎5、登岳陽樓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字子美,河南鞏縣人。自稱少陵野老,后人稱他為杜少陵,又稱之為杜工部。詩人一生存詩一千四百多首,以其博大深遂的思想內容和沉郁頓挫的獨特風格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被后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

杜甫生長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學傳統(tǒng)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是武后時的著名詩人,官膳部員外郎;父親杜閑,曾任兗州司馬、奉天縣令。他7歲即開始學詩,15歲時詩文就引起洛陽名士們的重視。李白與杜甫一向被視為唐詩世界中兩座并峙的高峰,同時,他們也構成了唐詩的分野。

李白于太平盛世唱響了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詩歌情調,形成了豪放飄逸的風格;“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杜甫則于亂世中傾注了更多的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情感,將自己的詩歌風格定義為“沉郁頓挫”。李白與杜甫體味杜詩的主要藝術風格——沉郁頓挫何謂“沉郁頓挫”?

“沉郁”指思想內容?!俺痢奔础吧睢?,指內容的深刻、深廣、深厚?!坝簟奔础胺e”,指內容的真實、凝重、含蓄?!俺劣簟笔侵钙湓娨跃毜淖志浔憩F廣闊的意境,進而反映深刻的社會現實和深沉蒼涼的感情;

“頓挫”則指藝術形式,是指其詩語言、韻律曲折有力,平仄、疊詞等方法的獨特運用使其詩音節(jié)鏗鏘,憤激難抑。如:同是寫友情李白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p>

杜甫說:“故憑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滟滪堆?!?/p>

又如:寫同一歷史事件李白說:“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征兵?!?/p>

杜甫說:“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崩畎着c杜甫杜甫的生平可分為四個階段來敘述:1、讀書游歷時期(712—746)登山涉水、高歌游獵

杜甫出生于仕宦之家,祖父杜審言是著名的大詩人。這段時間,正處于開元盛世,度過了他讀書和游歷吳越、齊趙的快意時期,積累了知識和生活。其中,他二十四歲時曾在東都洛陽參加進士考試,但未能及第。于是往兗州省親,游東岳,去齊趙。后在洛陽與李白相遇,去梁宋又和高適同游。這一階段,詩作不多,僅存二、三十首,代表作有《望岳》、《登兗州城樓》、《贈李白》等。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描繪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fā)了詩人向往登上絕頂的壯志。表現了一種敢于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極富哲理性。2、困守長安時期(746--755)仕途失意,饑寒交迫

杜甫在長安十年,曾獻賦天子,上詩大臣,希望得到一官半職。又曾參加特詔考試,但均未能實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的抱負,落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同上詩)的境遇。他“賣藥都市,寄食友朋。”(《進三大賦表》)“退嘗困于衣食”,(《進封西岳賦表》)“有儒愁餓死”,(《奉贈鮮于京兆》)這就是他的生活寫照。這段時間,安史之亂尚未爆發(fā),他困居長安十年,進一步了解了人民,認識了統(tǒng)治者,寫出了很多憂國憂民的詩作。代表作如:《兵車行》、《麗人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等。3、陷賊與為官時期(756--759)長安淪陷,冒險出逃,任左拾遺,被貶失望,棄官入蜀

安史亂起,長安失守,杜甫身陷賊中將近半年。他冒死逃出長安,奔至鳳翔,被任為左拾遺。不久貶華州司功參軍。在華州任職不及一年,因關內大饑,他又于乾元二年(759)年秋離華州,去秦州。這段時期雖只有四年,但由于生活充實,佳作也最多,在形式方面,多為五言、七言古體。代表詩作有《月夜》、《春望》、《北征》、《羌村三首》、著名的有:“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和“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4、漂泊西南時期(759--770)短暫安逸,顛沛流離,窮困潦倒,客死他鄉(xiāng)

杜甫在秦州僅四個月,又去同谷,住了不到一個月,又出發(fā)去成都。入川后,主要靠友人嚴武等人接濟。第二年,在成都西南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于是,才有了后世“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的詩句。嚴武為劍南節(jié)度使,薦他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后世稱杜工部)。嚴武病故,杜甫失去依靠,離開成都到了夔州。在川期間,杜甫生活比較安定,但有時仍不免衣食艱難。五十七歲他離蜀東下,本想回河南家鄉(xiāng),但未能如愿。他輾轉在湖北湖南地區(qū),大部分時間是在船上度過的,最后病卒于湘江上的一條小船之中,終年五十九歲。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八陣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春夜喜雨》、《登高》、《蜀相》等。月夜杜甫從肅宗至德元載(756)至乾元二年(759)。安祿山起兵后,長驅南下,很快就攻陷了洛陽、長安。756年6月,杜甫這時正在兗州,他聽到唐玄宗逃往西蜀,聽到肅宗即位靈武的消息后,便把家屬安置在城北的羌村,自鄜州只身前往投奔,途中被安史亂軍擄至長安。詩人身陷囹圄,心懸妻小。八月的一個晚上,月華皎潔,夜涼如水,懷念之情又在他心里洶涌起來。他痛苦地思念著鄜州的妻小。題解背景切入

月夜

fūkān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地名,在今陜西富縣)守望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古代婦女梳的一子種環(huán)形的發(fā)髻)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帷幔huánhuǎng首聯: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頷聯: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構思獨特,感情豐富:不言長安憶鄜州,而言鄜州憶長安,構思獨特,思念變?yōu)殡p方的,思念更真切,感情更豐富。

主客移位,虛實相生:用換位思考法寫,撇開自己從對方入手,設想妻子在鄜州對月思念自己,收到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此手法也叫“對寫”或者“曲筆”,通過此手法,含蓄表達詩人的思念之情,比起一般的直訴情感,意思更進一層)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問:妻子尚有兒女在旁,為什么也“獨看”呢?

答: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賞自然風光,而是“憶長安”,而小兒女未諳世事,還不懂得“憶長安”??!用小兒女的“不解憶”反襯妻子的“憶”,突出了那個“獨”字,又進一層?!拔唇鈶涢L安”有兩層意思:一是說小兒女不知道想念在長安的父親;另一層是說小兒女不理解媽媽看月的心事。凸顯“只獨看”:更顯“閨中人”孤獨、冷清、無助月夜即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有人說這一聯中有兩個字用得很傳神,你認為是哪兩個字,為什么?“濕”和“寒”,一“濕”一“寒”,可觸可感,形象生動表現妻子望月之久,憶夫之深?!皾瘛焙汀昂钡谋硐笫窃娙说南胂蠛吐撓耄鋵嵤菍懺娙丝丛轮?,憶妻子之痛。明寫妻子憶夫,暗寫杜甫思妻。這句通過聯想,形象地寫出了妻子的望月之久。霧濕云鬟,月寒玉臂。望愈久而憶愈深,特別是在如此兵荒馬亂之時,想到丈夫陷賊于長安,該是怎樣的憂心如焚!聯想妻子的愿望,亦即自己的愿望?!罢铡弊謶霸隆弊郑半p”字應“獨”字,“雙照”與“獨看”對舉成文,由虛入實,回憶過去的歡樂,感傷現在的孤獨,將團聚寄托于將來。

月夜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雙照”而淚痕始干,則“獨看”而淚痕不干,意在言外。試分析頸聯尾聯描寫月光的作用。提示:頸聯以清冷的月光烘托,表現妻子深夜不寐,苦苦思念,憂心忡忡的情感,用的借景抒情的手法。尾聯遙想月光“雙照”夫妻團圓共賞明月的情景,表達了希望結束離散痛苦生活的愿望。思考:“月亮”是我國古詩文中經常出現的意象。請簡要賞析整首詩中“月亮”這一意象的作用。在中國民俗和古代詩文中,月亮是團圓的象征。杜詩《月夜》描繪的則是一幅月圓人不圓的畫面。詩人巧借“月亮”意象表達出明月千里寄相思的主題,給讀者創(chuàng)造出了很大的想象空間,收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古代詩話中有詩眼的說法,所謂“一字之響,能使全詩皆奇”。今人認為詩眼是作品中最能表現意境或情感的關鍵詞句。請指出《月夜》的詩眼。

詩人在“獨看”的“淚痕”里,浸透的是天下離亂的悲哀;“雙照”的清輝中,閃耀著詩人四海升平的理想。詩人的感情:孤苦伶仃的凄涼心情和老病交加而飄泊無依的傷感。

月夜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朗讀:

3、本詩只寫個人的遭遇,與親人的離散之痛,對嗎?提示:不對。詩中寫個人遭遇,但其中寫夫婦、父子之愛已與憂君愛國、憫時傷亂之情融為一體,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中人民的悲苦生活。這就是文學的典型性。夫婦之情父子之愛憂國傷民

憫時傷亂(個人)(國家)課堂練習:

[2003年高考·17]《王維·過香積寺》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注: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毒龍:指世俗欲念

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兩句詩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答案:詩眼分別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巖石的阻攔,發(fā)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顯得陰冷,“咽”、“冷”二字繪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意境)。又呈吳郎杜甫

又呈吳郎杜甫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題解大歷二年(767),即杜甫流離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幾棵棗樹,西鄰的一個寡婦常來打棗,杜甫從不干涉。后來,杜甫將草堂轉給一位姓吳的親戚(即詩中吳郎),自己搬到離草堂十幾里路遠的東屯去。不料吳姓親戚一來就在草堂插上籬笆,不允許別人打棗。寡婦向杜甫訴苦,杜甫于是寫此詩去勸告吳郎。此前杜甫寫過一首《簡吳郎司法》,因此這一首題作《又呈吳郎》。吳郎的年輩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說“又簡吳郎”,而有意地用了“呈”這個似乎與對方身分不大相稱的敬詞,以讓吳郎易于接受。鑒賞苛捐雜稅兵荒馬亂人民貧苦自己過去任由鄰居寡婦撲棗應該同情體諒窮苦人的處境寡婦多心只因你插上了籬笆自敘以前事

以啟發(fā)吳郎委婉勸吳郎民苦的根源思想普通的打棗小事人民的水深火熱老淚縱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