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經(jīng)典常談》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1頁
第三單元《經(jīng)典常談》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2頁
第三單元《經(jīng)典常談》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3頁
第三單元《經(jīng)典常談》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4頁
第三單元《經(jīng)典常談》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名著導讀八年級下冊部編語文《經(jīng)典常談》朱自清⊙著目錄壹作者簡介朱自清不但是中國現(xiàn)代散文領域里成就很高的作家,還是現(xiàn)代中國一位出色的語文教育家。叁藝術特色風格上,用散文手法談學術。內(nèi)容上,點面結合,依次介紹經(jīng)史子集表述上,導入生動,層次清晰,邏輯嚴密肆能力訓練選擇題練習貳主要內(nèi)容《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jīng)》《禮》《春秋》‘四書’《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等導語

“是一些古書的‘切實而淺明的白話文導言’。誰要知道某書是什么,它就告訴你這個什么……在需要讀些古書的學生,這本書正適合他們的理解能力跟所需分量?!爆F(xiàn)代著名教育大家葉圣陶曾評價過某一本書:

“漸歸簡淡,樸實無華,顯示出閱歷、學問都已成熟。用口語化的語言寫學術文章,并世似無第二人?!蔽膶W巨匠汪曾祺也曾盛贊這本書:

“講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知識,是學習傳統(tǒng)文化典籍(也叫國學)的入門書,打基礎書,又是極有學術分量的書。書中隨處可見是那一時代學者共有的嚴謹?shù)闹螌W方法,并不時閃現(xiàn)真知灼見。他的文化觀、歷史觀,不拘守一家之說,新舊兼容,通達平和,足以給后學者有益的啟示?!碑敶诺湮膶W研究家、編審錢伯城先生為其撰寫的長篇“導讀”中介紹其是:這本曾被無數(shù)現(xiàn)當代大家們盛贊的“國學的入門書”,就是——《經(jīng)典常談》朱自清壹作者簡介

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蘇省東??h,后移居江蘇揚州。192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后來到清華大學任教。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朱自清

朱自清是中國現(xiàn)代散文領域里成就很高的作家,散文風格素樸縝密,清雋沉郁,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春》《匆匆》等。作為散文家……

與此同時,朱自清還是現(xiàn)代中國一位出色的語文教育家。朱自清1920年從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yè)后先后在杭州第一師范、揚州第八中學、吳淞中國公學、臺州六師、溫州第四中學、寧波四中等校任教,后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系主任,昆明西南聯(lián)大中文系主任。

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也讓朱自清在語文教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除了葉圣陶合著的《國文教學》《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標準與尺度》和《語文拾零》等教育論著,他還把語文教育的遠大目標確定在了解本國固有的燦爛文化,加強民族意識并以此提高學生欣賞文學的水平。這種觀念就促使他完成了《經(jīng)典常談》的創(chuàng)作。作為教育家……貳主要內(nèi)容寫于1942年,出版于1946年。囊括了經(jīng),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廣為流傳最為經(jīng)典的著作。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入門必讀書,更是普及傳統(tǒng)文化的典范之作。朱自清先生的初衷,希望這本書成為一艘把讀者載入經(jīng)典的航船?!督?jīng)典常談》,“各篇的排列按照傳統(tǒng)的經(jīng)史子集的順序,并按照傳統(tǒng)的已經(jīng)將‘小學’書放在最前頭?!彼赃@樣一個比較循序漸進的次序也讓讀者能更好地來理解該書的宗旨。書中自序中說:《經(jīng)典常談》

正文篇目《說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書》第三《詩經(jīng)》第四

三《禮》第五《春秋》三傳第六‘四書’第七《戰(zhàn)國策》第八《史記》《漢書》第九

諸子第十

辭賦第十一

詩第十二

文第十三

要想讀懂國學經(jīng)典書籍,就得得懂“小學”,也就是文字學?!督?jīng)典常談》從倉頡造字說起,相傳倉頡有四只眼睛,間地上獸蹄兒、鳥爪兒印著的痕跡,靈感涌動造成了文字。秦始皇時期,終于讓文字形成了統(tǒng)一。東漢和帝時,許慎作的《說文解字》,是一部劃時代的字書。他將歷史經(jīng)典和別的字書里的字,都搜羅這部書里,所以足足有九千字。這部書的作用是要幫助人們通讀古書,它是文字學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門徑。

中國的漢字,從造字和用字的角度來講,有六個條例,稱為“六書”,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從書法角度講,秦始皇用小篆統(tǒng)一了文字,不久有了隸書,到了漢初有了草書,晉朝有了行書。

(一)《說文解字》

八卦相傳是伏羲氏畫的,也有說是上天所賜的。與八卦相伴而生的是占卜,古時候的人們看見數(shù)字整齊而有變化,認為是神奇而有魔力的東西,比如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就是一生二、二生四的意思。在太極八卦中,一橫來表示陽,兩橫表示陰,分別配出八個卦,名稱分別是乾、兌、離、震、艮、坎、巽、坤,八卦之間兩兩組合就成了六十四卦,簡而言之,八卦的基本原理是靠了數(shù)目來判斷吉兇的。而《周易》這部書,就是把那時候人們占卜的卦辭按著一定的順序編輯起來的。

后來,儒家為《周易》卦辭做了種種新解釋,加入了君子父子的儒家典型思想,于是《周易》便成為了儒家第一經(jīng)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儒家哲學體系??梢哉f,儒家的《周易》是哲學化了的;而民眾的《周易》倒是巫術的本來面目。

(二)《周易》《尚書》是中國最古的記言的歷史。內(nèi)容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號令,就是向大眾宣布的話。平時的號令叫“誥”,有關軍事的叫“誓”。其主要思想是“鬼治主義”,就是遇到臣民不聽話的時候,只要抬出上天和先祖來,自然一切解決。

在儒家所傳的五經(jīng)中,《尚書》殘缺最多,因而問題也最多。因秦始皇焚書坑儒、書法沿革等歷史原因,在西漢時期流傳著《今文尚書》、《古文尚書》兩個版本,也造就了西漢《尚書》“古今之爭”這一經(jīng)學大史跡。之后一番戰(zhàn)亂《古文尚書》便失傳了,但三國時期出了一位孔安國又偽造了一部《古文尚書》,冒名頂替一千年直到清初才被人們徹底識破。

(三)《尚書》

《詩經(jīng)》是在五經(jīng)中我們最耳熟能詳?shù)囊徊俊T姷脑搭^是歌謠。上古時候,沒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謠,沒有寫的詩。后來有了文字,人們便將歌謠記錄下來,形成最初的詩。到了戰(zhàn)國時代,貴族漸漸衰落,職業(yè)的樂工紛紛散走,樂譜就此失傳,但是還有三百來篇唱詞兒流傳下來,便形成了《詩經(jīng)》。

到了儒家這里,孔子用“思無邪”一句話概括“詩三百”,采取了斷章取義的辦法,用詩來討論做學問做人的道理,成為儒家五經(jīng)之一,主要作教化之用。而教化的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六義”上,所謂的風、雅、頌、賦、比、興。

(四)《詩經(jīng)》

《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的根本是“禮治”,儒家有拿禮來包羅萬象的野心,他們認為禮為治亂的根本。儒家說每個人一味地滿足自己的欲望,就會造成社會的混亂,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得定出森嚴的等級制度、長幼次序,是所謂“天地君親師”等,這便是禮治主義。由此引申出一切日常生活都有了一套程序和規(guī)矩。甚至王道不外乎人情,禮也是王道的一部分。

此外,從來禮樂并稱,但其實樂附屬于禮,是用來補助儀文的不足的,因為樂的可以讓人平心靜氣,互相和愛,有改善人心、移風易俗的功用。

(五)三《禮》

“春秋”是古代記事史書的通稱,是因為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舉行。而作為五經(jīng)之一的《春秋》,相傳是孔子修訂的《魯春秋》。古代史官記事,有兩種目的:一是征實,二是勸懲?!蹲髠鳌贰豆騻鳌贰稑b梁傳》三傳特別注重《春秋》的勸懲作用;征實與否,倒在其次?!洞呵铩反罅x可以從兩方面說:一是明辨是非,分別善惡,提倡德義,從成敗里見教訓;二是夸揚霸業(yè),推尊周室,親愛國家,排斥夷狄,實現(xiàn)民族大一統(tǒng)的理想。

(六)《春秋》三傳四書分別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舊時科舉私塾里,學生入學,便是從四書讀起的。

《大學》是古來大學里教學生的方法,循序漸進地闡述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奮斗理念;

《論語》是弟子記錄孔子的言語的,傳達了“君子”、“仁”、“忠恕”等可以終身應用的學問;

《孟子》是孟子及弟子共同編定的,說“仁”兼說“義”,提出要養(yǎng)“至大至剛”、“配義與道”的“浩然之氣”;

《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的書,“‘不偏’叫作‘中’,‘不易’叫作‘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七)“四書”

《戰(zhàn)國策》的緣起于戰(zhàn)國時代,春秋末年列國紛爭,最后形成了齊、楚、秦、燕、趙、魏、韓等“戰(zhàn)國七雄”相互之間戰(zhàn)亂不斷的局面。為了避免戰(zhàn)爭,國與國之間的外交手段便顯得十分重要,游說之士便應運而生,也叫策士。根據(jù)對最強大的秦國的態(tài)度不同,策士們形成了“合縱”、“連橫”兩個派別,代表人物便是大名鼎鼎的蘇秦、張儀,都以能言善辯巧舌如簧而著稱。

用編者劉向的話來講,《戰(zhàn)國策》就是記錄了戰(zhàn)國時代“高才秀士”們“奇策異智”的一部重要古史。(八)《戰(zhàn)國策》這兩部書是最早的有系統(tǒng)的歷史,可稱為正史的源頭,且都成了文學的古典。

《史記》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后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司馬遷的史觀是以人物為中心的。他最長于描寫,靠了他的筆,古代許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今還活現(xiàn)在紙上,實稱得上“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由東漢時期史學家班固編撰,其中《漢書》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補寫而成。起于漢高祖,終于平帝時王莽之誅。記錄范圍更為廣大,涉及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藝術、文章,包羅萬象。雖然《史記》《漢書》的內(nèi)容不同,但其博大精深和精彩絕倫確實相通的,并稱為良史也絕不是偶然。(九)《史記》《漢書》子部收錄諸子百家等14個大類的著作。諸子百家思想的產(chǎn)生在戰(zhàn)國,那時候社會動蕩不安,有志之士們對于局勢提出了種種的主張,并且開始開門授徒,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思以其道易天下”。

孔子提倡“有教無類”,定下了君臣父子的社會秩序??鬃又螅寮疫€出了兩位大師,分別是孟子和荀子。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主張施“仁政”、“王政”,即一切政治的、經(jīng)濟的制度都是為民設的,君也是為民設的;荀子認為“人性本惡”,注重圣王的威權,圣王建立社會國家,是為明分、息爭的。

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是墨翟。墨家反對侵略的打仗,他們只幫助弱小國家做防衛(wèi)工作,這就是他們的“非攻”主義;天下的禍端都起源于相互爭斗,人們應該視人如己,互相幫助,這就是他們的“兼愛”主義。(十)諸子1

道家反對一切文化和制度,因時世太亂,難以挽救,便消極起來,取一種不聞不問的態(tài)度。老子留下一部《道德經(jīng)》,他認為宇宙間事物的變化,都遵循叫做“常”的公律,其核心是物極必反,所以具體應用就是排除一切制度,順其自然,無為而治,自然就是“道”;莊子則更進一步,主張絕對的自由、絕對的平等,甚至死和生也都是自然的變化。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以荀學、老學為基礎,從實際政治出發(fā),將尊君權、禁私學、重富豪的趨勢加以理論化,以至于中國后來的政治,大部分是受法家的學說支配的。以騶衍為代表的陰陽家學說出自于古代方士,研究五行之德:木勝土,金勝木,火勝金,水勝火,土勝水,這樣“終始”不息。到了戰(zhàn)國末期,人們感受到了統(tǒng)一思想的重要性,秦相呂不韋便做了第一個嘗試同統(tǒng)一的人。他教許多門客合撰了一部《呂氏春秋》,以道家為基調(diào),將諸子書統(tǒng)一了起來。到了漢武帝時期,接著社會大統(tǒng)的東風,董仲舒成功地實現(xiàn)了全社會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全新局面。(十)諸子2辭賦起源于《楚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屈原的《離騷》。朱自清先生稱《離騷》和《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時候所作。他感念懷王的信任,卻恨他糊涂,讓一群小人蒙蔽著,播弄著。他高唱著“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走投無路,滿腔委屈,千頭萬緒,無人可訴,只能告訴自己的一支筆,“離騷”就是“別愁”或“遭憂”的意思。他用了許多神話和動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達了他對于懷王的忠愛,對于賢人君子的向往,對于群小的深惡痛疾。到了漢代,出現(xiàn)了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一大批模仿《離騷》的文人,漢人稱這些作品為“辭”,一并納入了《楚辭》一書。荀子的《賦篇》是最早稱“賦”。因為漢武帝好辭賦,所以繁榮一時;發(fā)展到唐初,稱為“俳體”的賦;后來宋代不再注重排偶而趨向散文化,歐陽修、蘇軾等人的賦便稱為“文體”的賦。

總體來看,賦雖然有韻,但更像是文而不算是詩。(十一)辭賦

漢武帝設計了樂府這個機構,專門采集古時的歌謠和樂譜,后來樂譜漸漸失傳只留下歌詞,便形成了樂府詩。這些詩以敘事為主,多寫社會故事和風俗,是五言詩的源頭。

到了建安年間,出了曹植這個大詩人,但真正奠定了五言詩基礎的,則是魏代的阮籍,他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詩。晉代的詩,漸漸排偶化、典故化,漸漸千篇一律,但正是這種影響下,卻孕育了陶淵明和謝靈運。陶詩教給人怎樣賞味田園,謝詩教給人怎樣賞味山水:他們都是發(fā)現(xiàn)自然的詩人。到了唐,李白政治不能得志,縱情山水間,人稱“天上謫仙人”,用詩來抒寫自己的生活;杜甫用詩來抒寫那個大時代,詩的領域擴大了,價值高,也因此而影響到兩宋時代。宋詩有了散文化的傾向,到了蘇軾最為明顯,他將禪學大量放進詩里,開了一個新境界。(十二)詩現(xiàn)存中國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辭,也就是一種官文書。后來到了春秋的時候,外交的言語也稱為“辭”,孔子說辭的要義在“達”,也就說說明白。到了戰(zhàn)國,辯士們的說辭可謂天花亂墜,可以成為議論文。記事文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春秋左氏傳》是寫事的豐碑,《史記》是寫人的豐碑。漢武帝時候,盛行辭賦,賦的特色是鋪張、排偶、用典故,漢、魏之際,排偶更甚。真正開了文體宗派的,是唐代韓愈。他力求以散行的句子換去排偶的句子,句逗總弄得參參差差的。他的標準是“氣”,就是然的語氣,并且有意將白話的自然音節(jié)引到語言中去。成為了新體的“古文”、宋代所成的“散文”的創(chuàng)立者。之后經(jīng)過歐陽修與蘇軾的發(fā)揚,古文成了正宗。

唐代發(fā)展出的新文體“傳奇”,到了宋代有了“話本”,也就是白話小說的老祖宗,演化出了《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西游記》,直到《紅樓夢》成為了白話小說集大成者。從明代開始用八股文取士一直到清末,可謂盛極一時。可是因“古文不宜說理”,八股文逐漸沒落。到了清末,梁啟超先生的“新文體”可算登峰造極,但也未能長久。新文化運動風起云涌,胡適之等人提倡的白話文搭上中國現(xiàn)代化的馬車,一直駛近了新中國。(十三)文叁藝術特色十三篇可分兩大部分:前九篇談“小學”和經(jīng)史,以經(jīng)典為主,力求點面結合;后四篇論子部和集部,以文體為中心,又做到點線結合。因此,《經(jīng)典常談》雖說不是“國學概論”,但只要細讀全書,在深入經(jīng)典文本的同時,又可以獲得系統(tǒng)的國學常識。內(nèi)容上,點面結合,依次介紹經(jīng)史子集朱自清是散文大家,平易親切,委婉盡情的優(yōu)美風格,在現(xiàn)代散文史上別樹一幟?!督?jīng)典常談》的散文手法,除了平易親切的敘述筆調(diào),生動活潑的“兒化詞”的運用等等,特別在意每一篇開頭的經(jīng)營,讓每一篇都有一個引人入勝的“鳳頭”:或從傳說入手,或從風俗入手,或從時代背景說起,或從人物故事說起。全書十三篇,每一篇的開頭各不相同。這種由事入理的寫法,極大地增強了學術文章的文學性和可讀性。風格上,是用散文手法談學術的佳作全書的每一篇,一段一層意思,層層有序推進,首尾呼應,渾然一體。在我看來,有意愿開設“經(jīng)典導讀”課程的語文教師,只要細讀全書,然后按照每一篇的主題,分出邏輯層次,擬出恰當標題,就能適用于課堂講授。表述上,導入生動,層次清晰,邏輯嚴密藝術特色肆能力訓練1.關于《經(jīng)典常談》描述錯誤的一項是()A.《經(jīng)典常談》是朱自清在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撰寫的一部介紹我國國學經(jīng)典的著作。B.《經(jīng)典常談》全書共13篇,介紹了《說文解字》等經(jīng)典著作,并概述了諸子、辭賦和歷代詩文的情況。C.《經(jīng)典常談》是一本寫給中學生看的書,讓學生從本國語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D.各篇的排列按照傳統(tǒng)的時間順序,梳理了中國數(shù)千年文化的精粹,語言親切自然,通俗易懂。2.關于《說文解字》不正確的一項是()A.《說文解字》作者是傳說中黃帝的史官倉頡。B.《說文解字》屬于“小學”,是一部劃時代的字書。C.“六書”,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D.秦始皇用小篆統(tǒng)一了文字,不久有了隸書,到了漢初有了草書,晉朝有了行書。3.八卦是中國古老文化的深奧概念,是一套用三組陰陽組成的形而上的哲學符號。其深邃的哲理解釋自然、社會現(xiàn)象。與之有關的國學名著是()A.《周易》B.《戰(zhàn)國策》C.《春秋》D.《尚書》DAA4.__________是中國最古的記言的歷史。內(nèi)容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其中大部分是號令,就是向大眾宣布的話。(

)A.《周易》B.《尚書》C.《春秋》D.《戰(zhàn)國策》5.記錄了戰(zhàn)國時代“高才秀士”們“奇策異智”的一部重要古史是(

)A.《周易》B.《戰(zhàn)國策》C.《春秋》D.《尚書》6.有一本國學名著,其主要內(nèi)涵一是明辨是非,分別善惡,提倡德義,從成敗里見教訓;二是夸揚霸業(yè),推尊周室,親愛國家,排斥夷狄,實現(xiàn)民族大一統(tǒng)的理想。這本國學名著是(

)A.《周易》B.《戰(zhàn)國策》C.《春秋》D.《尚書》BBC7.《詩經(jīng)》是中國漢族文學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又稱(

)A.《民歌》B.《詩歌》C.《詩》D.《詩兩百》8.《詩經(jīng)》中描寫地方民間風俗的是那一部分(

)A.風B.小雅C.頌D.大雅9.《詩經(jīng)》中主要是宗廟樂歌的是哪一部分(

)A.風B.小雅C.頌D.大雅10.《詩經(jīng)》全書收錄了自(

)至春秋中葉的作品。A.夏朝B.商朝C.西周初年D.東周初年11.我們所說的“三禮”不包括(

)A.《周禮》B.《儀禮》C.《禮樂》D.《禮記》CACCC12.下面對“四書”包括正確的一項是(

A.《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

B.《尚書》《中庸》《論語》《孟子》C.《易經(jīng)》《孔子》《論語》《孟子》D.《大學》《中庸》《論語》《孟子》13.下列關于《史記》《漢書》錯誤的一項是(

)A.《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始于傳說中的黃帝時期,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B.《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東漢時期史學家班固編撰。C.司馬遷最長于描寫,他的史觀是以人物為中心的。D.《史記》有十二本紀,記帝王政跡;十表,以分年略記大事年表;八書,記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記侯國世代存亡;七十列傳,類記各方面人物。14.下列關于“諸子”錯誤的一項是(

)A.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主張君主施“仁政”。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