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井示功圖分析理論與技術(shù)1_第1頁
抽油井示功圖分析理論與技術(shù)1_第2頁
抽油井示功圖分析理論與技術(shù)1_第3頁
抽油井示功圖分析理論與技術(shù)1_第4頁
抽油井示功圖分析理論與技術(shù)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一、前言二、示功圖分析必備的基本條件和基礎(chǔ);

三、理論示功圖的解釋和繪制;

四、實測示功圖分析與典型示功圖特征;五、利用功圖提高油井生產(chǎn)能力的方法.前言

隨著塔河油田開發(fā)時間的增長,油藏壓力相繼下降,由自噴采油轉(zhuǎn)入二次采油階段的抽油井在不斷增多,無疑有桿泵在后續(xù)的機械采油中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塔河油田油藏類型多,原油物性差異大,既有輕質(zhì)油、又有粘度高、比重大的稠油、超稠油;由于受地層特殊條件的限制和其它諸多因素影響使油田自開發(fā)以來一直依靠其天然能量維持油井生產(chǎn),修井措施效果的不確定性使采油方式在同一井眼會隨之發(fā)生改變。油藏區(qū)塊的多樣性、復雜性及地層能量本身不足或自然下降使井筒供產(chǎn)矛盾日漸突出,決定了機抽井泵掛已逐漸向深抽的方向發(fā)展,抽油泵井大多屬于深井、超深井范疇、最大泵掛深度已達3300m以上,在國內(nèi)油田也比較少見;所用深井泵類型較多,目前以常規(guī)的整筒管式泵、液壓反饋式抽稠泵為主,桿式泵、可摻稀防氣泵、變排量泵等為副;工作制度普遍以長沖程、相對慢沖次、較大泵徑為主,抽油桿柱多為高強度H級三級組合,并配有玻璃鋼抽油桿小泵深抽、稠油環(huán)空加藥等采油輔助工藝;深井泵工作環(huán)境十分復雜,不但受“機、桿、泵”組合因素的影響、井內(nèi)“砂、蠟、氣、水”的影響,特別是受稠油和超深泵掛影響嚴重,使深井泵工況復雜多變,造成深井泵示功圖產(chǎn)生畸變,因此正確分析診斷示功圖結(jié)果為油井正常生產(chǎn)提出可靠結(jié)論就顯得尤為重要,要保持機采油井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使深井泵工況處于最佳工作狀態(tài),使機、桿、泵及地面抽油設(shè)備節(jié)能、協(xié)調(diào)、合理高效,發(fā)揮出示功圖在深井泵機抽管理中提示、監(jiān)督、挖潛油井產(chǎn)能的應有作用必須精通它、掌握它。

本文收集了塔河油田自98年以來具有較典型代表意義的示功圖。

示功圖分析必備的基本條件和基礎(chǔ)

示功圖分析需要掌握的基本條件:1、仔細了解所用各種深井泵的結(jié)構(gòu)、工作原理;2、會理論示功圖解釋與繪制;3、對井筒技術(shù)狀況、油層產(chǎn)能狀況,管柱結(jié)構(gòu)必需清楚;4、了解地面抽油機結(jié)構(gòu)性能,修井措施內(nèi)容;5、測試儀器使用性能、特點;6、會綜合利用與其相關(guān)的資料,多角度排查、重點切入結(jié)論可靠。-、深井泵的結(jié)構(gòu)

1、管式整筒深井泵結(jié)構(gòu):

主要由工作筒、游動凡爾、固定凡爾、活塞、(襯套、游動凡爾、固定凡爾座、凡爾罩,上、下壓緊接箍、泄油器、加長短接,拉桿)組成。

2、桿式泵主要部分有:外工作筒,由特殊無縫鋼管制成,配有鎖扣卡簧和固定錐座;內(nèi)工作筒與管式泵相同,但直徑小。上裝有圓錐體。固定凡爾直接裝在內(nèi)工作筒的最下端,實際上是將一整體小泵徑通過抽油桿一次下入井中。

3、抽稠泵結(jié)構(gòu):該泵由大、小不同的兩節(jié)泵筒、柱塞總成組成,游動凡爾、固定凡爾均在上、下活塞上。使液柱對下柱塞產(chǎn)生向下推力T。該泵無固定閥,井下可不用泄油器可不動管柱進行井下測試和正反洗井。

T=(P油-P沉)×F下

P油—閥球處的油管壓力;P沉—泵沉沒度產(chǎn)生的壓力;F下—下柱塞面積深井泵結(jié)構(gòu)圖深井泵結(jié)構(gòu)圖注:理論排量Q=KSN(米3/日)

K-泵常數(shù)S-沖程(米)N-沖次(次/分)深井泵結(jié)構(gòu)圖注:理論排量Q=KSN(米3/日)

K-泵常數(shù)S-沖程(米)N-沖次(次/分)液力反饋抽稠泵常規(guī)管式整筒泵常規(guī)桿式整筒泵深井泵工作原理(管式泵)

理解掌握深井泵的工作原理是解釋分析理論與實測示功圖的基礎(chǔ)。在現(xiàn)實中有些分析者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在一知半解沒有完全真正理解精通的情況下不可能分析好示功圖,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否則分析診斷好示功圖是不可能的。

管式深井泵的工作原理:

當活塞上行時,游動凡爾受油管內(nèi)活塞以上液柱的壓力而關(guān)閉。同時固定凡爾由于泵筒內(nèi)壓力下降,被油套環(huán)形空間液柱壓力頂開,井內(nèi)液體進入泵筒內(nèi),充滿活塞上行所讓出的空間。當活塞下行時,由于泵筒內(nèi)液柱受壓,壓力增高,而使固定凡爾關(guān)閉。當泵筒內(nèi)壓力超過油管內(nèi)液柱壓力時,游動凡爾被頂開,液體從泵筒內(nèi)經(jīng)過空心活塞上行進入油管。在一個沖程中,深井泵完成一次進油和一次排油過程?;钊粩噙\動,游動凡爾與固定凡爾不斷交替關(guān)閉和頂開,井內(nèi)液體就不斷進入工作筒,從而上行進入油管,最后到達地面。

抽稠泵工作原理(液壓反饋抽油泵)

液壓反饋抽稠泵是將上、下兩個不同泵徑有機地串聯(lián)起來,在抽汲過程中上、下泵皆處于密封狀態(tài)。上沖程時出油閥在油管內(nèi)液柱壓力作用下而關(guān)閉,上柱塞以上油管內(nèi)的原油被排出,與此同時上下柱塞在泵筒腔中容積增大,形成低壓腔,井內(nèi)液體經(jīng)下柱塞中心孔頂開進油閥進入下柱塞與上泵筒和上柱塞所形成的環(huán)形腔內(nèi);下沖程時環(huán)形腔室容積逐漸減少,泵內(nèi)形成高壓,泵內(nèi)液體打開上油閥排至上柱塞中心空腔及泵上油管內(nèi),完成一個抽汲過程。柱塞下行過程中進油閥始終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使油管液柱重量坐在進油閥上,由于下柱塞上端壓力與泵上壓力相同,下柱塞下端是沉沒壓力,兩者產(chǎn)生一液柱壓力差,在此壓差下下柱塞產(chǎn)生向下的軸向力推動泵柱塞下行以克服因油稠所產(chǎn)生的下行粘滯阻力,形成液壓反饋力幫助抽油桿下行,使抽油泵得以在稠油井中正常生產(chǎn)。實測示功圖是通過動力儀將深井泵的一個抽汲過程用曲線圈閉方式表現(xiàn)出來,即將抽油泵活塞凡爾真實交替關(guān)閉打開的過程演變成抽油機光桿懸點載荷相應交替增加和減少的過程,因此深井泵凡爾交替關(guān)閉打開是影響抽油桿負載發(fā)生變化的重要因素?;谶@一點來分析判斷深井泵是否正常和產(chǎn)生異常負載的原因,是分析示功圖最基本的方法。所以首先必須精通深井泵的工作原理,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廠主要使用深井泵型號為滿足深井、稠油開采需要,結(jié)合本油田各階段生產(chǎn)特點近年使用深井泵類型主要有:1、以API標準的玉門產(chǎn)整筒管式泵、桿式泵、防氣摻稀抽稠泵:

CYB25—275TH7—1.2K(5.53)CYB25—225TH6.6-1.2K(3.67)CYB23-175RHAC6.6-1.2K(2.19)CYB35-225TH5.7—4.5_1.2注:油管尺寸[25[73.0mm(27/8in)]基本泵徑[69.9mm(23/4in)]2、湖北三八八廠生產(chǎn)的整筒抽稠泵:

CYB-70/44TH7.1/1.2-0.9/6.6(FIC)K(3.35)CYB-56/38TH6.8/1.2-0.9/5.3(C14)K(1.91)CYB-44/32TH6.6/0.9-0.9/6.0(C14)K(1.03)CYB-95/56TH7.2/1.2-0.9/6.0(C14)K(9.45)未用

3、勝利生產(chǎn)的整筒串聯(lián)抽稠泵:

CYB56/38TH(CL)7.75/1.5-1.5/6.9CYB70/44TH(CL)柱塞配合間隙系列(API):間隙等級12345間隙范圍0.025-0.0880.05-0.1130.075-0.1380.100-0.1630.125-0.188(玉門)二、理論示功圖的解釋和繪制

什么叫示功圖?理論示功圖?(1)、示功圖:示功圖是用動力儀測出能夠反應出深井泵在上下一個沖程中工作情況好壞的圖形,其圖上被封閉的面積表示深井泵在一次往復運動中泵所作的功,所以叫示功圖。(2)、示功圖:抽油機井示功圖的縱坐標表示光桿載荷,橫坐標為光桿位移行程,柱塞在上下一個沖程中動力儀相應畫出一個載荷與光桿位移的函數(shù)關(guān)系曲線,即示功圖。可概括的認為是單位時間內(nèi)深井泵活塞所作的功,即排液的多少。理論示功圖:所謂理論示功圖是假設(shè)認為深井泵在理想情況下繪制的圖形,即泵滿足以下條件繪制的:

1、認為泵及油管沒有漏失,泵工作正常。

2、油層供液能力充足,泵充滿程度好。

3、不考慮動載荷(摩檫阻力、慣性載荷、震動載荷、沖擊載荷等)影響。

4、抽油泵不受砂、蠟、氣、稠油影響,認為進入泵的液體是不可壓縮的。

5、假設(shè)泵閥是瞬時關(guān)閉打開的,不連抽帶噴。所以理論示功圖是驢頭只承受抽油桿柱和活塞截面以上的液柱靜載荷時的理論上得到的示功圖。理論示功圖具有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充滿程度100%。1、彈性抽油桿理論示功圖圖中:P靜(最大)――光桿(驢頭)承受的最大負荷(KN);P桿――抽油桿在液體中的重量(KN);P液――抽油泵活塞以上液柱重量(KN);λ―――沖程損失(m);λ1――抽油桿伸縮長度(m);λ2――油管在井中伸縮長度(m)AB為抽油機上行加載線(增載線),BC為活塞上行沖程線,CD為抽油機下行卸載線(減載線),ABCD所圈閉的面積為泵做功的面積。S光光桿行程,數(shù)值上代表地面實際沖程。2、沒有彈性變形的理論示功圖

如果抽油桿假設(shè)是沒有彈性伸長和縮短的物體,那么動力從地面?zhèn)鬟f到柱塞上沒有時間滯后,既沒有伸縮和振動,也沒有摩檫阻力,沒有管桿柱的形變則AB增載線和CD卸載線都是直上直下的,上沖程和下沖程的位移曲線也是水平的,即為井下泵的柱塞行程,AC=DA=地面光桿沖程,圖形的特征:AB∥CD,BC∥DA。這樣的圖在實測示功圖中很少見到,一般在淺井(井深200m左右),小泵徑(32-28mm),粗抽油桿或一級組合的抽油桿小沖次的情況下出現(xiàn)。它是示功圖的基礎(chǔ)理論圖,診斷儀測試時的理論井下功圖與其基本相似。因為診斷儀測試后計算程序中消除了抽油桿柱和管柱彈性變形影響,而產(chǎn)生出長方形的井下泵功圖。其目的是同時可與地面動載功圖對比更易查出影響泵況的原因。這樣的圖形泵沖滿程度100%,沖滿系數(shù)100%。實際排量與理論排量相等。塔河油田沒有此類圖形。3、靜載、彈性變形的理論示功圖在實際生產(chǎn)中抽油桿要承受動載荷、靜載荷和慣性載荷的影響。動載荷受(慣性載荷、抽油桿運動時的振動和柱塞與泵筒的摩檫、液體粘滯力、接箍與油管的硬摩擦、沖數(shù)較高等)因素影響,使原本正常的圖形按順時針方向發(fā)生偏轉(zhuǎn),動載的大小與上下行程線與水平線的夾角成正比。井深、油稠、沖次快、回壓高都可使動載增大,但只要ab∥cd且bc∥ad說明泵工作正常。這樣的圖形在塔河油田、特別是西達里壓地區(qū)比較多見。

4、動載、靜載、彈性形變示功圖

抽油桿振動嚴重的井多在泵掛1600m以上,且沖次較快的油井上發(fā)生,由于彈性振動傳遞快,而抽油桿與油管和液體摩檫造成滯后與地面沖次速度不協(xié)調(diào)易產(chǎn)生二級振動,圖形在上、下死點處產(chǎn)生扭結(jié)現(xiàn)象。均是抽油桿受力換向與彈性作用下造成的。塔河油田在大于2500以上的深井特別是玻璃鋼抽油桿深抽的油井易出現(xiàn)此類圖形,且圖形偏轉(zhuǎn)畸變嚴重,與常規(guī)圖形差異大不便分析,特別是在沒有井下功圖參照的情況下更易產(chǎn)生錯誤診斷。TK218玻璃鋼稠油桿圖形與國外的標準圖相似由于井少國內(nèi)對此研究資料較少。5、理論示功圖(各線段)解釋與繪制S光――光桿沖程(m),P桿――抽油桿在井內(nèi)液體中的重量(KN),S活――活塞行程(m),P液――活塞以上的液柱重量(KN),P靜――光桿承受的最大靜負荷(KN),λ1――抽油桿伸縮長度(m),λ2――油管伸縮長度(m),λ――沖程損失(m),AB――增載線,CD――卸載線,BC――活塞上行程線,AD――活塞下行程線。6、為什么要繪制理論示功圖?

理論示功圖是在泵不受任何干擾理想條件下繪制出來的。目的是用理論示功圖與實測的功圖進行對比,以便從中找出負載變化的差異,來以此判斷深井泵的工況是否正常。在實測示功圖上繪制理論示功圖的方法如下:以實測圖的基線為橫座標(S光),以實測圖的最左端(下死點)作縱座標,即P最大光桿負荷。根據(jù)所測井的抽油參數(shù)(泵徑、泵深、抽油桿直徑、下深、液體相對密度等),計算求出P桿、P液在圖上的高度,并以其高度做橫座標的水平線,使B1C=AD1=S光求出λ在圖上的長度后在圖上就可畫出AB線和CD線。則ABCD平形四邊形即為該井理論示功圖。6、繪制理論示功圖作圖計算所用公式:

P桿=q′桿×LP液=q液×(L-I)力比換算:OB1=P靜/力比

OA=P桿/力比

B1B=λ×減程比+式中:P桿――抽油桿柱在井內(nèi)液體中的重量(KN);P液――活塞以上的液柱重量(KN);q′――每米抽油桿在不同液體中的重量(KN/m),可查表;q液――活塞以上每米液柱重量(KN/m);f桿――抽油桿截面積(cm2);f管――油管環(huán)狀金屬截面積(cm2)L――抽油桿長度(m),I――沉沒度(m),一般不考慮;λ1――抽油桿伸長縮短長度(m);λ2――油管桿伸長縮短長度(m);λ――彈性變性,即沖程損失(m);E―――彈性模量,鋼的彈性模量E=2100000Kg/cm2=2100000×9.8N/cm2;7、計算抽油機懸點(驢頭)最大、最小載荷抽油機在抽汲中懸點除抽油桿和液柱重量,還有慣性載荷、振動載荷、摩檫載荷等,同時井下沉沒壓力井口回壓對懸點載荷也有影響,要準確計算懸點載荷是比較困難的。一般按以下簡便公式計算:最大載荷:PI最大=P′液+P桿(b+Sn2/1440)PI最?。絇桿(b-Sn2/1440)(只考慮液柱和抽油桿重量及抽油桿慣性載荷)最小載荷:PII最大=(P′液+P桿)(1+Sn2/1790)PII最小=P桿(b-Sn2/1790)(考慮液柱的慣性載荷)具體選用應與實測結(jié)果對比后確定。式中:P′液――作用在活塞整個截面積上的液柱重量(千克);P桿――抽油桿在空氣中的重量(千克);b---------抽油桿柱在液體中減輕重量系數(shù);b=(1-r液/r鋼)r鋼為鋼的相對密度;r液為抽汲液體的相對密度;式中P′液=Fr液Lr液――抽汲液重度(N/m3)L―――下泵深度(m)F―――活塞截面積(m2)

如果沉沒壓力與井口的回壓的差別很大,需要考慮時則:P′液=F(r液L折液+P回)L折液――折算動液面深度(套壓等于零時,為實測深度);P回――井口回壓(Pa)8、泵的充滿系數(shù)和排出系數(shù)概念

充滿系數(shù):當活塞上行時,進入抽油泵工作筒的液體體積與活塞上行時所讓出體積的比值,為抽油泵充滿系數(shù)。計算充滿系數(shù)有兩種方法:用直尺量出有效沖程和活塞沖程在圖上的長度,便可計算。通過有效沖程長度和活塞沖程長度及減程比的關(guān)系計算。計算充滿、排出系數(shù)的地面功圖充滿系數(shù)=AE/BC排出系數(shù)=AE/A’C=充滿部分/光桿沖程排出系數(shù)是隨著沖程損失的變大而減小,因此只有排出系數(shù)高才代表機抽井泵效高。油井氣液比大的150m3/m3,如果沉沒度低于500m時,排出系數(shù)在0.3-0.4,氣鎖時小于0.2或不出。如DK5、TK115等井就比較嚴重。n充滿=(1/1+V氣)×100%V氣——隨1m3液體進入泵內(nèi)的氣體體積,m3;V氣=(G0-ap沉)(1-W)/0.1(p沉+1)G0——通過油管到達井口的流體氣油比,m3/m3;a——氣體溶解系數(shù),m3/(m3.MPa),P沉——柱塞上行時的泵內(nèi)壓力,即泵的沉沒壓力,MPa;(不考慮泵閥阻力);W——含水百分數(shù)。

A′BCD充滿部分光桿沖程多氣時AESP柱塞有效沖程抽油桿(包括接箍在內(nèi))的重量表

活塞面積以上每米液柱重量空氣中每米抽油桿的重量表抽油桿直徑(mm)16192225每米抽油桿在空氣中的重量(千克)1.682.383.244.20注:1千克=9.80665N抽油桿的單位重抽油桿直徑(mm)16192225每米抽油桿在空氣中的重力(N/m)16.923.731.5641.2

泵的泵數(shù)(P液=M.r液.H)KN序號泵徑Dmm泵徑平方,D2mm2液體負荷系數(shù),M泵的排量系數(shù),K13210240.80421.158123814441.13411.63334419361.52052.189645631362.4633.546855732492.5523.67567049003.84855.541978368895.4167.7916844/32

1.52051.0315956/38

2.4631.91381070/44

3.84853.3523P液=M.r液.HKNP液-液柱重力,KN;M-液體負荷系數(shù),r液-混合液相對密度,小數(shù)(無因次);H-泵下入深度,m。抽油桿重量:P桿=q桿.L桿P′=P桿(1-0.128r液)

r液=r油×(1-b)+r水×b式中:P桿-抽油桿柱在空氣中的重力,KN;L桿-抽油桿總長,m;P′-抽油桿柱在液體中的重力,KN;r液-混合液相對密度;小數(shù)(無因次);r水-水的相對密度,小數(shù)(無因次);b-含水百分比,%;q桿-抽油桿柱每米在空氣中的重力,N/m。抽油桿技術(shù)規(guī)范抽油桿代號公稱直徑截面積(cm2)標準長度(m)接箍(I)重量毫米英寸長度(mm)外徑(mm)千克/根CYG12121/2″1.13870307.31CYG16165/8″2.018803813.06CYG19193/4″2.848804218.43CYG22227/8″3.8081004624.49CYG25251″4.0181005531.86CYG282811/8″6.1681106240.11油管規(guī)范公稱直徑油管(mm)容積L/10m接箍(mm)理論重量(千克)絲扣外徑壁厚加厚外徑外徑長度每米管柱重兩端加厚重量接箍扣數(shù)英寸長度mm錐度平式2″60.35

19.8673.01106.84

1.31042

21/2″73.05.5

30.1889.51329.16

2.41053

3″88.96.5

45.23107.014613.22

3.61060

加厚2″60.3565.919.8678.01266.840.71.58501:1621/2″73.05.578.630.1893.01349.160.92.88541:163″88.96.595.2545.23114.514613.221.34.28601:16管式泵基本參數(shù)(SY-5059-85)泵的基本型式泵的直徑mm柱塞長度系列m加長短節(jié)長度m連接油管外徑mm柱塞沖程長度范圍m理論排量m3/d聯(lián)接抽油桿規(guī)范mm聯(lián)接抽油桿螺紋直徑mm公稱直徑基本直徑管式泵整體泵筒3231.80.6106.160.3-73.00.6-67-691623.8133838.110-1121926.9884444.50.914-1381926.98845.25757.222-2201926.9887069.933-3282230.16383831.2-693-4672230.163組合泵筒32321.50.960.3-73.00.6-67-691623.813383810-1121926.988444473988565673988707088.933-3282230.163桿式泵

3231.80.6

48.3.60.31.2-6.014-691623.8133838.10.9

60.3.739884444.51.20.3739885150.81.50.6739885757.21.80.988.944-2201926.9886363.52.1

88.954-2592230.163泵筒長度系列2.12.733.33.63.94.24.54.85.15.766.67.3

API管式泵基本參數(shù)泵代號泵徑in柱塞長mm沖程范圍m理論排量m3/d聯(lián)接油管規(guī)格in聯(lián)接抽油桿規(guī)格in加長短接長度mm25-1251.2512001.8-820.5-9127/8″3/4″300-90073.0-31.831.825-1501.75029.5-13127/8″3/4″73.0-38.138.10025-2252.2566.4-29527/8″3/4″73.0-57.257.230-2752.7599.2-4413″7/8″88.9-69.969.935-3253.25138.6-61631/2″7/8″

82.640-3753.75184.5-8204″1″114.3-95.395.3塔河油田常用抽油泵的基本形式及代號泵類型厚壁泵筒油管尺寸桿式泵25[73mm(27/8in)外徑]定筒式,頂部固定RHA30[88.9mm(31/2in)外徑]定筒式,底部固定RHB基本泵徑動筒式,底部固定RHT175[44.5mm(13/4in)]管式泵TH225[57.2mm(21/4in)]275[69.9mm(23/4in)]金屬柱塞泵泵的類型:R(桿式泵)T(管式泵)

泵筒:H(金屬柱塞泵厚壁泵筒)有關(guān)名詞解釋游動閥(排出閥):裝在抽油泵柱塞上隨柱塞作往復運動可將泵內(nèi)液體排出的單向球閥。固定閥(吸入閥):隨泵筒固定在油管柱上,井內(nèi)流體可通過它進入泵內(nèi)的單向閥。閥罩:深井泵閥用于限制閥球運動范圍的部件。防沖踞:為防止深井泵工作過程中柱塞與固定閥發(fā)生碰撞,在下泵時將柱塞座于固定閥上,再上提抽油桿柱的距離。其值必須大于桿柱自重伸長與沖程損失之和。余隙空間:深井泵柱塞在下死點位置時,固定閥與游動閥之間的泵內(nèi)容積。抽空:抽汲參數(shù)過大,油井供液不足使泵排不出液的現(xiàn)象。柱塞配合間隙:柱塞外徑與泵筒內(nèi)徑(或襯套)之間的配合間隙。沖程損失:深井泵工作時,由于抽油桿柱和油管柱的彈性伸縮而引起的光桿沖程與柱塞沖程之差。泵漏失:進入泵內(nèi)或排出泵外的液體重新漏入井筒或泵內(nèi)的現(xiàn)象,主要發(fā)生在柱塞與泵筒間隙處及固定閥、游動閥的閥球與閥座之間。充滿系數(shù):實際進入泵筒的液體體積與柱塞自下死點運動到上死點在泵筒內(nèi)所讓出的容積之比。靜載荷:抽油機在運動過程中,作用在抽油泵活塞上的液柱與抽油桿柱引起的載荷的統(tǒng)稱。動載荷:抽油桿柱隨懸點做變速運動所引起的慣性載荷和抽油桿柱振動引起的振動載荷的統(tǒng)稱。。慣性載荷:由于抽油桿柱和油管中的液柱隨懸點作變速運動所產(chǎn)生的慣性力在懸點上引起的載荷。抽油桿柱的振動:在抽油過程中,液柱載荷周期性作用在抽油桿柱上引起抽油桿柱的縱向振動。抽油桿柱的固有頻率:抽油過程中抽油桿柱自身振動的頻率。其值等于鋼中聲速除以4倍的桿柱長度。NO=C/4L振動載荷:它是由于液柱載荷周期性地作用在抽油桿柱上,使抽油桿柱發(fā)生彈性振動而在懸點產(chǎn)生的附加載荷。最大光桿載荷:光桿在上沖程時所承受的峰值載荷。最小光桿載荷:光桿在下沖程時所承受的最小載荷。靜載荷扭矩:由光桿載荷減去游梁不平衡力所得到的純光桿載荷在曲柄軸上所產(chǎn)生的負載扭矩。最大扭矩:作用在曲柄軸上靜扭矩的最大值,等于純光桿載荷扭矩與曲柄平衡扭矩之差的最大值。M實=(1.2~1.25)(30S+0.236S(P大-P?。┕鈼U功率:抽油機光桿提升井液和克服井下?lián)p耗所需的功率。有效功率:用于有效舉升井液體的功率,其值等于抽油井的產(chǎn)液量與有效舉升高度的乘積。地面抽油裝置效率:光桿功率與抽油裝置電機輸入功率比值的百分數(shù)。輸入功率N實=√3.I.V.COS¢抽油井系統(tǒng)效率:舉升液體的有效功率與抽油機電機輸入功率比值的百分數(shù)。抽油參數(shù)優(yōu)選:根據(jù)油井流入動態(tài)(IPR)和設(shè)備能力,確定合理的下泵深度、泵徑、沖程、沖次和抽油桿組合的技術(shù)。有關(guān)名詞解釋實測示功圖分析與典型示功圖特征(規(guī)律)

實測示功圖的特征示功圖的特征:任何事物都有其一定的規(guī)律和特殊性可循,示功圖也不列外,測試儀器在正常的情況下其測出的同一類問題的不同油井的圖形形狀都是基本相似的。不相似也只是載荷的大小與圖形大小而已,是有它的規(guī)律可循的,這就是所謂的典型示功圖,因為深井泵出現(xiàn)同一類問題的本身它都超越不出泵必然發(fā)生的工況范圍,這一共性是產(chǎn)生圖形相似的必然結(jié)果。因此基于這一點為了加深判斷分析示功圖結(jié)果將其編成“口訣”的形式,以便加深記憶和初略理解。

典型示功圖特征

(原因、處理措施)

1、四邊平行泵正常,左右斜率最重要,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有保障;井筒提產(chǎn)有潛力。

2、充滿不好象菜刀,供液原因及時找,調(diào)整制度不能忘;調(diào)層壓裂是方向。

3、油桿斷脫黃瓜狀,電流變化失平衡,井口無液載荷降,驗泵對扣再檢泵;。

4、砂卡出現(xiàn)鋸齒樣,砂阻卡死不一樣,油層井筒把砂防;防砂方案要得當。

5、圖形斜直桿拉伸,活塞卡死不做功,解卡無效速上修;原因查明措施訂。

6、雙閥漏失象鴨蛋,漏失原因多方面,碰泵洗井是手段;漏失嚴重要換泵。

7、上閥漏失拋物線,增載緩慢卸載快,漏失嚴重不出油;及時檢泵莫耽誤。

8、下閥漏失泵效減,卸載緩慢增載快,曲線上翹兩邊圓;洗井無效就檢泵。

9、油井結(jié)蠟圖肥胖,上下行程波峰大,峰點對乘有規(guī)律;熱洗加藥快清蠟。

10、油稠圖形變肥胖,磨阻增大呈凸圓,沖程速度中間快;電流正常不管它。

12、油管漏失圖形窄,容易隱藏不好辨,憋壓計量問題現(xiàn);細查漏點換油管。

13、碰泵左下出圓圈,及時調(diào)整防沖踞,上提高度圖中顯;調(diào)后測圖再核實。

14上閥失靈圖偏下,此圖復雜難度大,多方分析細排查;措施一般要檢泵。

15、下閥失靈圖偏上,負荷提住不下降,液面變化查現(xiàn)象;措施洗井再檢泵。

16、圖形增胖曲線平,管堵閘門沒改通,措施解堵查流程;熱洗管線找原因。

17、圖形右上少一塊,行程未完突卸載,活塞脫出工作筒;計算下放問題無。

18、上死點處長犄角,光桿驢頭有碰掛,井下碰掛要分清;管串數(shù)據(jù)重調(diào)配。

19、增載正常卸載快,左右曲線不對稱,上行程處泵已漏;及時下放或換泵。

20、上下左右不平行,泵已磨損間隙松,疲勞磨損超周期;據(jù)情適時要換泵。

21、玻璃鋼桿圖形怪,增程取決沖次快,彈性較大圖變形;搞清原理需提高。

22、氣體影響卸載慢,泵內(nèi)進氣產(chǎn)量減,調(diào)小余隙參數(shù)改;控套加深多方面。

23、氣鎖出現(xiàn)雙曲線,泵已不出氣充滿,加深防止泡沫段;氣油比高查油層。

24、圖形傾斜不要怕,這是慣性載荷大,保持生產(chǎn)防斷桿;合理泵深與沖次。

25、圖形出現(xiàn)阻尼線,波峰由大到平緩,沖次過大是因緣;未曾斷桿屬正常。

26、修后完井不出液,此圖出現(xiàn)原因多,井口疑點要搞清;綜合分析下結(jié)論。

27、上下死點出圓圈,二級震動沖次快,合理沖次防桿斷,保持泵效防斷脫。

28、抽噴圖型有特點,增載卸載不明顯,產(chǎn)液較高憋壓緩;制度調(diào)整再挖潛。1、四邊平行泵正常,左右斜率最重要,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有保障;井筒提產(chǎn)有潛力。正常生產(chǎn)時的示功圖任何一個示功圖只要上下左右曲線是平行的,特別是看左右平行并產(chǎn)生一定的(傾斜∥平行)就證明深井泵工況是正常的。因為只有深井泵上下閥正常關(guān)閉打開時(正常排液)才能產(chǎn)生具有傾斜的增、卸載線。這樣的圖在塔河油田比較多見,說明泵效比較高,供液充足,多發(fā)生在高含水井、供液充足的井上,在油井轉(zhuǎn)抽初期的低含水井上亦有發(fā)生。遇到這樣的示功圖首先要看動液面、沉沒度的高低情況(一般都比較高),要根據(jù)采油措施的原則及時調(diào)整工作制度,按照配產(chǎn)要求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其生產(chǎn)能力,擺正好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