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近現代史綱要》解題技巧_第1頁
自學考試《近現代史綱要》解題技巧_第2頁
自學考試《近現代史綱要》解題技巧_第3頁
自學考試《近現代史綱要》解題技巧_第4頁
自學考試《近現代史綱要》解題技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串講

主要內容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論述題一、單選題單項選擇題的特點:

第一、題量大,一般有30道試題,約占總題量的60%多,但分值小,每小題只有1分,30道小題的分值只占總分的30%。第二,覆蓋面廣,涉及指定教材的每一章,甚至每一節(jié)。

第三,考核內容一般是本課程中的基本知識,主要是考核自學者的記憶、判斷和理解能力。第四,單項選擇題的得分率在四種題型中是比較高的,考生一般應該爭取80%的得分率,即30的單項選擇題,應該拿到24分。單項選擇題時間分配:

從考試時間的分配來說,單項選擇題的答題時間一般不要超過30分鐘,即平均每道題的答題時間為1分鐘??忌绻诖饐雾椷x擇題時,遇到比較難的題,一時選不出正確項,這時應當暫時放棄,轉做下面的題,千萬不要在這道題上花費太多的時間,以免影響后面的答題。待整個試卷答完后,再回過頭來做這道題,或許就能選出正確項。單項選擇題的答題方法即通過審題,準確把握題面與備選項的關聯(lián),直接選出正確項。1.直選法。例題1: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A.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B.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C.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矛盾D.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例題2:成為時局轉換樞紐,結束十年內戰(zhàn)局面的事件是A.一二九運動的爆發(fā)()B.中共瓦窯堡會議的召開C.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的召開D.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2.排除法。

運用排除法,不僅要弄清楚題面要求選什么,還要仔細辨別四個備選項,在此基礎上把不符合題面要求的選項迅速地排除掉,留下惟一正確的選項。排除法和直選法,都要求自學者準確地把握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是考察考生的記憶能力。例題3:標志著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終結的歷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的失敗B.二次革命的失敗C.第一次護法運動的失敗D.第二次護法運動的失敗例題4: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的會議是()A.遵義會議B.七屆二中全會C.十一屆三中全會D.十一屆六中全會3.比較法。在考生運用直選法或排除法都無效的情況下,可以采用比較法。這是一種花時間比較多的方法。要求考生將四個備選項中的每一項都同題面所要求的作縱向或橫向的比較,從中找出正確項。運用比較法的試題一般說來難度比較大,容易答錯。因此,考生更要認真對待。例題5:毛澤東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緊急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的著名論斷是()A.加強調查研究是轉變黨的作風的基礎一環(huán)B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是戰(zhàn)勝敵人的三個法寶.C.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D.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后,如果你運用上述方法,仍然不能選出正確項,這時,你也不要放棄,而任意地選擇其中的一項,也許就選對了。因為,“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的單項選擇題提供四個備選項,按照單項選擇題的一般規(guī)律,任意選擇其中的一項,就有25%的命中率。二、多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的特點:

第一,正確項數量的不確定性。“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的多項選擇題的備選項共有四個,在四個備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第二,多選或少選,即使是多選一個或少選一個,都不能得分,這就增加了試題的難度。第三,考核的內容層次比單項選擇題要更深,這就更增加了它的難度。因此,多項選擇題是自學考試試卷所有題型中最難的一種題型,得分率比較低。多項選擇題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自學考試試卷中,一般為10道題,每題2分,考生應該能夠得10分甚至10分以上。1.直選法。通過認真審題,直接把正確項選出來。例題6:1905年至1907年,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同以康有為為代表的改良派之間的論戰(zhàn)所圍繞的主要問題是()A.要不要驅逐帝國主義勢力出中國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D.要不要社會革命,實現土地國有2.排除法。上述例題6,就可以采用排除法。這就要求自學者對三民主義的歷史局限性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這也是教材的重點。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未能認清帝國主義的本質,不僅不敢旗幟鮮明地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口號,反而希望爭取帝國主義的支持。因此,革命派同改良派的論戰(zhàn)不可能涉及反對帝國主義的問題,備選項中的A項“要不要驅逐帝國主義勢力出中國”就在排除之列了例題7:19世紀末,以康有為等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同以張之洞為代表的守舊派之間的論戰(zhàn)所圍繞的主要問題是()A.要不要推翻清王朝B.要不要變法維新C.要不要興民權D.要不要廢八股例題8:1922年7月中共二大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這個綱領的基本點包括()A.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B.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C.統(tǒng)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D.漸次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3.比較法例題9:1956年年4月,毛澤東作了《論十大關系》的報告,以下各項屬于這個報告主要內容的有()A.提出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方針B.強調在著重發(fā)展重工業(yè)的同時大力發(fā)展農業(yè)和輕工業(yè)C.闡述了正確區(qū)分兩類不同性質社會矛盾的思想D.在政治和文化建設領域提出了“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例題10:從新中國成立到1952年底,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只用了三年多時間就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其原因主要是()A.緊緊抓住恢復和發(fā)展生產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B.制定了“不要四面出擊”等正確方針政策C.開展了“三反”、“五反”運動D.執(zhí)政的中國共產黨加強自身建設三、簡答題簡答題試題的特點:第一,題量和難度相對適中?!爸袊F代史綱要”自學考試中,簡答題一般是5道題,每道題6分,共30分,考生至少應該得20分。第二,從考查的能力層次看,主要考查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領會、簡單應用這兩個能力層次,有時綜合應用中的某個方面也是簡答題的命題取向。

第三,從考查的內容看,試題涉及的范圍比較大,涉及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重要會議的議題意義、主要著述的內容貢獻以及有關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論和基本歷史經驗等。簡答題??純热荩航袊胫趁竦匕敕饨ㄉ鐣奶攸c、兩對主要矛盾及其關系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失敗的原因,《天朝田畝制度》的主要內容以及歷史評價,地主階級洋務派舉辦的洋務事業(yè),維新派和守舊派的論戰(zhàn),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論戰(zhàn),三民主義學說的主要內容及歷史評價,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及歷史評價,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的歷史特點,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綱領及歷史意義,北伐戰(zhàn)爭勝利進軍的原因,國民革命的意義及失敗原因,中共八七會議的主要貢獻,中國紅色政權存在發(fā)展的原因和條件,紅軍長征勝利的意義,毛澤東《論持久戰(zhàn)》的主要內容,中國共產黨鞏固和發(fā)展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策略總方針,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的地位,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的主要內容,國民經濟迅速恢復的主要原因,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特點和性質。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的意義,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線,關于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意義,鄧小平南方談話的主要內容,等等。簡答題的答題方法:第一,必須認真審題。一定要搞清題意,準確地判斷試題要求你回答的內容,然后再回答問題。切忌匆匆忙忙、粗心大意,看錯了題目,理解錯了題意,造成文不對題或者張冠李戴。

第二,要點必須全面、準確。簡答題的答題要點,在教材中一般都有明確、完整的概括,有的歸納為兩點,有的歸納為三點、四點甚至五點,自學者在復習備考時要首先知道這個問題在教材中概括為幾點,特別是關鍵性的要點有幾個,答題時千萬不要丟三落四,少了其中的一個或兩個要點,特別是把關鍵性的要點遺漏了,如果這樣,就會丟掉很多分。

第三,要點應該層次分明,條理清晰,標明“第一”、“第二”、“第三”……,切忌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雜亂無章,不得要領。

第四,回答應該簡明扼要。在全面、準確把握要點的基礎上,對每個要點作簡要的解釋,不必長篇大論,但也不能只有要點,沒有解釋。四、論述題論述題試題的特點:第一是題量少,但每題的分值大,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中,論述題一般只有兩道題,但是,每道題的分值是10分,兩道題的分值占了總分的五分之一。第二,論述題著重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自學考試四種能力層次中要求最高的一個層次。在回答論述題時,需要運用教材中的多個知識點,綜合分析和解決比較復雜的歷史問題或理論問題。第三,論述題的答案要點,有的在教材中有一定的概括,有的卻沒有現成的答案,需要考生自己歸納。第四,論述題一般要求做到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有的還要求歷史與現實的結合,考生必須對論述題所涉及的這些重大歷史或理論問題有系統(tǒng)的理解,并盡可能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第五,論述題所涉及的一般都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重大歷史問題與理論問題。太平天國農民戰(zhàn)爭的歷史意義以及失敗的原因和教訓,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和失敗的原因,戊戌維新運動的歷史意義以及失敗的原因和教訓,辛亥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以及局限性,五四運動的歷史特點和意義,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特點和意義,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國民革命的歷史意義和失敗的原因,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的嚴重危害以及出現“左”傾錯誤的原因,遵義會議召開和紅軍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的歷史地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zhàn)場和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地位,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歷史意義以及基本經驗,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基本經驗,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夕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論述題的答題方法:第一,必須認真審題。一定要搞清題意,準確地判斷試題要求你回答的內容,然后再回答問題。切忌匆匆忙忙、粗心大意,看錯了題目,理解錯了題意,造成文不對題或者張冠李戴。第二,要點必須全面、準確。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