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節(jié)穆罕默德先知的傳教活動_第1頁
第一章第二節(jié)穆罕默德先知的傳教活動_第2頁
第一章第二節(jié)穆罕默德先知的傳教活動_第3頁
第一章第二節(jié)穆罕默德先知的傳教活動_第4頁
第一章第二節(jié)穆罕默德先知的傳教活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穆罕默德先知的傳教活動

綱要:主要介紹穆罕默德先知的傳教活動。通過史實正確、客觀地評價穆罕默德先知,分為宗教的、政治的、經(jīng)濟的、軍事的、文化的、個性的等幾個方面來理性的看待穆罕默德先知。穆罕默德先知以信仰為紐帶,建立麥地那公社,促進阿拉伯社會由氏族部落制走向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以伊斯蘭教的認主獨一思想、以民族統(tǒng)一的思想取代分散的孤立的部落觀念;通過安拉唯一的觀念把民族統(tǒng)一的思想注入貝都因人中。穆罕默德先知在短短二十幾年中,借助伊斯蘭教完成了阿拉伯社會的統(tǒng)一,使之在很短的時間內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不能不是世界政治史的一大奇跡。美國歷史學家麥克爾·哈特在其所著的《歷史上一百位影響最大的人物及其排列順序》中,確認穆罕默德先知是世界上第一位影響最大的人物。他確實是歷史上在宗教和世俗兩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第一人。作為一名偉大領袖,穆罕默德先知完成了他的使命,第一,為被領導者謀求福利,第二,建立一個令人們在其中能有安全感的社會組織,第三,提出一套使人們真誠信仰的思想體系。穆罕默德先知是世界第一偉人。提綱:一、穆罕默德先知生平介紹二、穆罕默德先知宣傳伊斯蘭教的活動(家庭—近親—麥加—全體阿拉伯人)三、穆罕默德先知建立的麥地那公社四、穆罕默德先知對穆斯林的影響一、穆罕默德先知生平介紹家族象年出生不幸的童年外出經(jīng)商穆罕默德先知曾是個孤兒,他牧過羊,經(jīng)過商,他是個沒有讀過書的文盲。但是他憑著自己豐富的社會生活經(jīng)驗和正直高尚的品德,在族人中享有威信,參與公務.穆罕默德先知崇尚知識,勤于思考,看到了當時阿拉伯社會的現(xiàn)實與問題,他曾數(shù)年數(shù)月地在麥加郊外的山洞里隱修,從宗教的幻覺中構思新社會的輪廓,萌發(fā)出以宗教革新促進社會改良的思想。為了完成他的使命,他和他的弟子屢遭迫害、倍受凌辱,但他以非凡的毅力、勇氣、智慧、策略,在坎坷與荊棘之中,踏出了平坦的道路,迎來了新世紀的曙光。穆斯林將他視為真主的使者,偉大的先知,對他寄予無限敬仰和愛戴。今天穆罕默德先知的名字和安拉之名一起在幾十個國家數(shù)以萬計的清真寺宣禮塔上回響。這一高尚的名字被成千上萬的穆斯林每天反復地呼喚和念誦,激勵著他們的心扉。

穆罕默德先知是一位宗教人物,也是他那個時代站在思想顛峰的巨人。他的一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奮斗的生活歷程,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奮發(fā)向上的追求理想的榜樣和目標。穆罕默德先知既是一位宗教領袖,又是一位政治領袖,他應時而出,自覺傳播新宗教,并擔負起歷史賦予他的神圣使命。在麥加時期,穆罕默德先知通過宣揚天堂地獄、來世復生、信仰一神來弘揚伊斯蘭教,這種傳教活動與他統(tǒng)一阿拉伯半島、建立民族國家的政治運動互為表里,相符相成。麥地那時期,他創(chuàng)立了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既領導穆斯林從事政治、軍事斗爭,又組織穆斯林日常的宗教生活;既審理穆斯林的種種民事、刑事案件,處理他們之間的種種糾紛,又為穆斯林確立他們要遵循的宗教制度和宗教禁戒。隨著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全面勝利,宗教影響滲透到人們生活的許多領域。宗教公社將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均納入宗教的規(guī)范。穆罕默德先知依靠伊斯蘭教建立了統(tǒng)一的阿拉伯國家,并借助安拉的啟示管理他的臣民,處理國家事務,集宗教權利和政治權利于一身,政治與宗教是合一的,穆罕默德先知的宗教領袖和政治領袖的身份也是合一的、不可分離的。古萊氏部落的主要家族1、倭馬亞家族:主要負責麥加的商業(yè)、政治事務塞姆——艾布·蘇福揚——穆阿維葉——亞齊德(倭馬亞王朝661-750年)2、哈希姆家族主要負責照管朝覲、守護圣泉、為朝圣者提供食宿方便,族長為阿布杜·穆塔里布,他有5個兒子:哈姆扎(獵手、武士)艾布·塔里布(受人尊敬的商人)阿巴斯(從事商業(yè))艾布·拉哈布(災難制造者)阿布杜拉(商人,穆罕默德先知的父親)其父阿卜杜拉赴敘利亞經(jīng)商,歸途病逝,留下遺腹子穆罕默德先知及6頭駱駝的遺產(chǎn)。其母阿米娜屬名門之后,卻家道貧寒。穆罕默德先知出生后按照古萊氏人的風尚,被送到沙漠游牧區(qū)中生活5年。94章第1節(jié)“難道我沒有開闊你的胸襟嗎?”指幼年在沙漠中生活,自幼心胸開闊。6歲時母親帶他到葉斯里伯(麥地那)母舅家探親,歸途中不幸病故。由祖父阿布杜·穆塔里布撫養(yǎng),8歲時祖父病故。由伯父艾布·塔里布照顧。585年,穆罕默德先知15歲時目睹古萊部落中基納奈族和蓋斯族之間發(fā)生邪惡之戰(zhàn),使他對殘酷的無休無止的部落戰(zhàn)爭產(chǎn)生強烈反感,對他后來提出的“消滅部落戰(zhàn)爭”、號召部落聯(lián)合和阿拉伯統(tǒng)一的事業(yè),有過重要的啟示。邪惡之戰(zhàn)使很多人喪生,古萊氏貴族召開貴族聯(lián)席會議(正義會),穆罕默德先知20歲時參加了此次會議。595年25歲時,與麥加富孀哈蒂徹結婚?;楹蠊購卦诰穹矫娼o他安慰和鼓勵,在物質方面給他支持,穆罕默德先知不再為生活而奔波,得以安心權力傾注于偉大事業(yè)。605年麥加暴雨沖垮了克爾白神廟,并引起大火,神廟燒成灰燼。古萊氏各族參加神廟重建工作,改變了天房的樣式,增加了天房的高度。二、穆罕默德先知傳播伊斯蘭教的活動1、奉使命——610年萊麥丹月高貴之夜首次獲得啟示96:1-72、秘密傳教:610-613年3、公開傳教二、穆罕默德先知傳播伊斯蘭教的活動奉使命40歲時(610年)萊麥丹27日或28日夜(高貴之夜),首次宣布接到啟示,96:1-7你以你的造物主的名義誦讀吧,他曾以血塊創(chuàng)造人,你誦讀吧,你的主是尊嚴的,他曾教人用筆寫字,他教人知道他所不知道的。《血塊章》告訴人們求學是男女穆斯林的天命,學問是穆斯林丟失的駱駝,必須尋找回來。你們求學吧哪怕遠在中國。學問既包括宗教知識,又包括科學知識,學問是穆罕默德先知傳播新宗教的基礎,也是伊斯蘭教賴以發(fā)展的基礎。秘密傳教穆罕默德先知秘密傳教三年皈依者除親朋好友之外多是下層貧寒微賤之人,包括奴隸。此時所傳限于宗教信仰問題:拋棄偶像崇拜,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先知是主的使者。麥加公開傳教時期在麥加在各個集市傳教,尖銳提出最根本的社會問題—貧富問題,反對建立在掠奪和不公平基礎上的富人對窮人的剝削,反對高利貸盤剝。穆罕默德先知的傳教受到反對和迫害,信徒遭到棒打石擊、斷絕飲食供給、投以糞便、剝去衣服、捆著手腳、被扔在如火焚燒的熱沙上面

穆罕默德先知受到叔父艾布塔里布的保護,一部分穆斯林出走埃塞俄比亞,第一次有15個(4位女子),第二次80個(11個女子)。穆罕默德先知的女兒及女婿也出走埃塞俄比亞。616年古萊氏人實行封鎖政策,不供給穆斯林食物,斷絕與穆斯林的一切關系。歐麥爾改宗伊斯蘭教,與艾布伯克爾共同成為穆罕默德先知的左膀右臂。619年艾布塔里布、哈蒂徹相繼去世,這一年被稱做悲痛之年。麥地那傳教時期希吉來是伊斯蘭教歷史的新紀元,當時麥地那社會動蕩,沒有一種力量能給人民帶來安寧和平,也無法對破壞和平的人加以懲罰。麥地那阿拉伯人的兩個兄弟部落形成兩種敵對力量,奧斯族和。麥地那公社—烏瑪是超越個人、部落和宗教的政治實體,包括穆斯林、及與穆斯林共同合作共同戰(zhàn)斗的麥地那所有居民,以伊斯蘭教為紐帶,將麥地那的人們維系在一起,取代了血緣部落聯(lián)盟,最終統(tǒng)一了阿拉伯半島。以認主獨一、民族統(tǒng)一的思想取代分散的孤立的部落思想,穆罕默德先知集世俗和宗教權利于一身,以法律裁判取代了血親復仇,強調平等不分部落,人人平等,反對剝削,反對高利貸,禁止收藏金銀.烏瑪不同于國家,因為在烏瑪中,每個部落作為社會單位得到保留,盡管只是形式上的象征性的存在,但烏瑪是國家的雛形。烏瑪依《古蘭經(jīng)》行事,不再遵循部落傳統(tǒng)。希吉來是伊斯蘭教歷史的新紀元阿拉伯語Hjirah的意譯,音譯“希吉來”。指穆罕默德先知于622年9月從麥加遷徙到雅斯里布(今麥地那)的事件。621年和622年,穆罕默德先知先后2次與雅斯里布人在麥加附近的阿克巴訂立協(xié)約(即“亞克巴協(xié)定”)。之后麥加的穆斯林分批遷往雅斯里布.

622年9月24日穆罕默德先知和艾卜.伯克爾安全到達雅斯里布。歐麥爾擔任哈里發(fā)時下令將遷徙這一年的阿拉伯太陰歷元旦(公元622年7月16日)定為伊斯蘭教的元年元旦。穆罕默德先知在麥地那以安拉之名建立起麥地那公社,建立了一支穆斯林軍隊,一切制度均以安拉的名義,建立,制定麥地那憲章,號召遷士和輔士結為兄弟,以圣戰(zhàn)號召穆斯林保衛(wèi)麥地那政權,鏟除邪惡,保衛(wèi)伊斯蘭教。保衛(wèi)自己,打擊敵人,抗擊迫害穆斯林、破壞伊斯蘭教的人,同時宣布宗教無強迫,你應當憑智慧和善言勸人遵循主道,你應當以優(yōu)美的態(tài)度與人辯論,你的主確知誰遵循他的道路,誰背離他的道路。“不信道的人們啊,我不崇拜你們所崇拜的,你們也不崇拜我所崇拜的,你們有你們的宗教,我有我的宗教?!?/p>

麥地那公社—烏瑪是超越個人、部落和宗教的政治實體,包括穆斯林、及與穆斯林共同合作共同戰(zhàn)斗的麥地那所有居民。烏瑪包括穆斯林,也包括一切與穆斯林共同合作、共同戰(zhàn)斗的人,即包括麥地那的所有居民(包括穆斯林、猶太教徒和拜物教徒)。烏瑪占有麥地那地區(qū)的所有土地,麥地那地區(qū)是和平的禁地,不許任何人侵犯。umma:communityqawn:tribe,people有學者認為烏瑪這個詞在《古蘭經(jīng)》中特指:民族的(ethnic)、語言的(linguistic)或者(confessional)群體,而不是指畏懼真主的人們。8:6;4:94《古蘭經(jīng)》有時從有經(jīng)人的角度提到烏瑪4:94信道的人們?。‘斈銈?yōu)橹鞯蓝稣鞯臅r候,你們當事事審慎,你們不要對向你們表示和平的人說:“你不是信士。”你們欲圖今世生活的浮利,但在真主那里有豐富的福利。以前,你們是象那樣的。但真主施恩于你們,故你們應當事事審慎。真主確是徹知你們的行為的。烏瑪不同于國家:在烏瑪中,每個部落作為社會單位得到保留,猶太教徒等以集體的身份屬于“烏瑪”,各族參加烏瑪之后,部落酋長、長老(謝赫)的職務不變。在烏瑪中,各部落可保留自己的公有經(jīng)濟,如殺人贖金和俘虜贖金,允許人生隸屬和人生托庇等。烏瑪是國家的雛形:烏瑪依《古蘭經(jīng)》行事,不再遵循部落傳統(tǒng)。烏瑪以團結為重,嚴禁血親復仇,嚴禁麥地那地區(qū)一切部落之間的戰(zhàn)爭。遇到糾紛,按照《麥地那憲章》處理,部落糾紛由安拉的代理人先知穆罕默德先知來裁決。《麥地那憲章》(TheConstitutionofMedina)

《麥地那憲章》不是一個統(tǒng)一的文件,而是由若干篇文章組成的至少兩個不同的文件,規(guī)定如下1,信士與他們的支持者共同組成一個集體。2,每個部落或氏族負責其成員的贖金。3,烏瑪是團結的集體,堅決反對血親復仇。4,公社成員在反對不信者方面是統(tǒng)一的整體。5,參加烏瑪?shù)莫q太教徒保持其信仰,與穆斯林地位平等。在需要時和穆斯林互相支持(包括軍事上的幫助)。憲章的第一個目的是協(xié)調內部關系,加強內部團結——遷士與輔士的團結、穆斯林與猶太人的團結、穆斯林與拜物教徒的團結。憲章的第二個目的是共同防御外敵入侵。制定《麥地那憲章》之后,穆罕默德先知對伊斯蘭教最頑固的敵人采取不同措施,有時采取經(jīng)濟斗爭的方式,切斷古萊氏貴族商人往返于麥加與敘利亞之間的商道,使其商業(yè)經(jīng)濟瓦解、停頓;有時采取武力進攻,使麥加貴族陷于困境。

白德爾(Badr)戰(zhàn)役穆斯林同麥加古來什貴族的一次戰(zhàn)役。624年3月,穆罕默德先知率領300余人,試圖截擊從敘利亞返回麥加途中的古來什貴族阿布·蘇富揚率領的商隊。古來什人得知后,派1000名援軍保護商隊,商隊安全返回麥加。但兩軍在麥加西南約20英里的白德爾(Badr今沙特阿拉伯境內)遭遇,雙方開戰(zhàn),結果古來什人大敗。這是穆斯林同麥加古來什人之間的第一次武裝沖突。穆斯林軍隊獲得大量戰(zhàn)利品,但在戰(zhàn)利品和俘虜處理等方面引起了爭論?!豆盘m經(jīng)》關于戰(zhàn)利品和俘虜處理問題的規(guī)定,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頒降的。這次戰(zhàn)役是伊斯蘭教走向勝利的起點,史稱“白德爾之戰(zhàn)”。伍侯德戰(zhàn)役麥加古來什貴族在白德爾之戰(zhàn)失敗后對穆斯林進行報復的戰(zhàn)役。為雪洗白德爾慘敗的恥辱,麥加貴族籌集資金,招募軍隊625年3月,古來什貴族艾卜.蘇富揚親率3000人偷襲麥地那。穆罕默德先知接到密報后,率1000穆斯林迎戰(zhàn),雙方開戰(zhàn)于距麥地那附近7公里的伍侯德山下,故名。由于穆斯林內部作戰(zhàn)意見分歧,300余人中途退回,埋伏的弓箭手不聽指揮,擅離陣地,結果導致穆斯林軍隊失利,穆罕默德先知本人也負輕傷。伍侯德之戰(zhàn)使穆斯林認識到只有團結一致、服從指揮、不貪圖今世財富,才能取得“圣戰(zhàn)”的勝利。壕溝戰(zhàn)役627年穆斯林對抗麥加古來什貴族艾布·蘇富揚聯(lián)合多神教徒攻打麥地那的戰(zhàn)斗。伍侯德戰(zhàn)役后,居住在麥地那的猶太古賴宰部落及穆斯林內部的偽信者,因對穆罕默德先知不滿,欲聯(lián)合古來什貴族對抗穆罕默德先知和消滅伊斯蘭教,以艾布.蘇富揚為總帥,組成了有11個部落約1萬余人(一說2.4萬人)的聯(lián)軍圍攻麥地那,并準備由城內猶太古賴宰部落為內應。穆罕默德先知采納了波斯人賽爾曼的計謀,在敵兵到來之前作好充分準備。他們利用麥地那三面熔巖環(huán)抱的天險,在城北挖了一條長達12000米的壕溝,穆罕默德先知親率3000軍隊堅守應戰(zhàn),故稱“壕溝之戰(zhàn)”。聯(lián)軍圍攻一個月之久未能攻下,加之遇到惡劣的氣候,因而軍心渙散,只好撤兵而歸。這次戰(zhàn)役是伊斯蘭教在戰(zhàn)略上由防御變?yōu)檫M攻的轉折點。驅逐麥地那的猶太人驅逐蓋努嘎爾族猶太人:白德爾戰(zhàn)役后猶太人拋棄《麥地那憲章》,同穆斯林斷絕往來,被驅除遷往麥加北部的巴茲里阿地區(qū)。驅逐奈迪爾族猶太人:武侯德戰(zhàn)役穆斯林失利,奈迪爾猶太人勾結麥地那反對穆罕默德先知的阿拉伯人準備叛亂,626年被驅除,部分人遷往敘利亞,部分遷往半島北部海邑巴爾,留下的土地、棗林和大批武器歸穆斯林所有。他們聯(lián)合古萊氏人及其他部落發(fā)動壕溝戰(zhàn)役。消滅古萊達族猶太人:壕溝戰(zhàn)役中接濟古萊氏人,牽制穆斯林,戰(zhàn)后被穆斯林包圍,627年11-12月奧斯族首領下令殺死古萊達男子600人,婦女被掠作奴隸?!逗钸_比亞協(xié)議》TreatyofHudaybiyah628年,穆罕默德先知與麥加古來什貴族在距離麥加一天駝程的侯達比亞簽訂了有關朝覲、休戰(zhàn)以及雙方結盟、互不干涉等方面的《侯達比亞協(xié)議》。雙方約定停戰(zhàn)10年,穆斯林不進入麥加,每年可自由到麥加朝覲或副朝3天,期間麥加人可到郊區(qū)以免雙方發(fā)生沖突。穆斯林取道麥加前往也門可受保護。麥加人經(jīng)麥地那到敘利亞經(jīng)商受穆斯林保護。穆罕默德先知的外交活動629年利用休戰(zhàn)10年的機會,一方面在島內各部落間傳播伊斯蘭教,一方面向鄰國廣泛開展外交活動。派使者攜帶書信,訪問鄰國,勸其歸信伊斯蘭教。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波斯國王克斯洛埃斯二世拜占庭駐埃及總督穆高格斯埃塞俄比亞國王光復麥加630年穆罕默德先知率領穆斯林攻占麥加的事件。628年,穆罕默德先知與麥加古來什貴族簽訂了有關朝覲、休戰(zhàn)以及雙方結盟、互不干涉等方面的《侯達比亞協(xié)議》。但2年后,穆斯林的同盟者赫扎族遭到了與古來什貴族結盟的伯克爾族的襲擊,由于古來什貴族卷入了這次襲擊,從而宣告協(xié)議失效。630年初,穆罕默德先知派萬人大軍攻克麥加。麥加古來什貴聞訊后派出艾布·蘇富揚去會見穆罕默德先知,宣布信仰伊斯蘭教。穆斯林兵不血刃進入麥加,搗毀了“克爾白”的一切偶像,定麥加為伊斯蘭教宗教中心。接著進行大赦,除處死幾個十惡不赦者外,其余均不咎既往。麥加全城皈依伊斯蘭教。

代表團之年(630-631年)半島走向統(tǒng)一之年穆罕默德先知光復麥加后,遠近各部落紛紛來歸附,他們派出自己的代表團前往麥加,向先知表達他們決心皈依伊斯蘭教,承認先知是全島穆斯林的領袖,信仰安拉讀一,穆圣是安拉的使者。信仰伊斯蘭教后各部落繳納天課,此系麥地那政權的經(jīng)濟的主要來源。先知向其宣讀《古蘭經(jīng)》49:13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chuàng)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在真主看來,你們中最尊貴者,是你們中最敬畏者。真主確是全知的,確是徹知的。辭朝(Hajjah

al-wada’)

FarewellPilgrimage穆罕默德先知去世前三個月率領穆斯林對麥加的朝覲。632年初,穆罕默德先知率麥地那附近各部落穆斯林赴麥加朝覲,在阿拉法特山發(fā)表了著名的“辭別演說”,指出穆斯林是兄弟,彼此的生命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多神教和蒙昧時期的習俗都應取締。警告穆斯林不可為主舉伴。號召穆斯林遵循安拉的經(jīng)典和先知的圣訓。在朝覲間的主麻日(星期五)的一次演說中,對五功制度加以總結。最后又向周圍的穆斯林誦讀了獲得的“啟示”:“今天,我已為你們成全你們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賜給你們的恩典,我已選擇伊斯蘭教做你們的宗教。”這次朝覲中履行的一系列儀式和活動,成為后來穆斯林朝覲時所遵循的范例。因這次朝覲是穆罕默德先知在世的最后一次朝覲,故稱為“辭朝”。穆罕默德先知對阿拉伯社會的傳統(tǒng)所作的改革第一,以法律裁判取代血親復仇。第二,以新型社會關系關系取代部落傳統(tǒng)關系。第三,以天課制度救濟貧民,以緩解貧富分化引起的社會矛盾。第四,抨擊舊道德,譴責活埋女嬰、高利貸、虐待孤兒等不道德現(xiàn)象,提出新的道德規(guī)范。第五,保留部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