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學案》高考數(shù)學總復習 9.7空間距離課件 文 大綱人教_第1頁
《金新學案》高考數(shù)學總復習 9.7空間距離課件 文 大綱人教_第2頁
《金新學案》高考數(shù)學總復習 9.7空間距離課件 文 大綱人教_第3頁
《金新學案》高考數(shù)學總復習 9.7空間距離課件 文 大綱人教_第4頁
《金新學案》高考數(shù)學總復習 9.7空間距離課件 文 大綱人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時空間距離1.點到直線、平面的距離(1)由點向直線作

,這點與垂足間的距離是點到直線的距離,一般用三垂線定理作出垂線段.(2)從平面外一點引這個平面的

,這個點和垂足間的距離叫做這個點到這個平面的距離.(3)(B)點面距離的向量公式平面α的法向量為n,點P是平面α外一點,點M為平面α內任意一點,則點P到平面α的距離d就是在向量n方向射影的絕對值,即d=

.垂線垂線2.直線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的距離(1)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這條直線上

到這個平面的距離叫做這條直線和平面的距離.作用:直線和平面的距離的定義將線面距轉化為點面距,也給出了求直線到平面的距離的方法.(2)兩個平行平面的公垂線和公垂線段:和兩個平行平面同時垂直的直線叫做兩個平行平面的

,它夾在這兩個平行平面間的部分,叫做兩個平行平面的

.任一點公垂線公垂線段(3)兩個平行平面的距離:兩個平行平面的公垂線段的

叫做兩個平行平面的距離.(4)夾在兩個平行平面間的平行線段

.(5)(B)線面、面面距離的向量公式平面α∥直線l,平面α的法向量為n,點M∈α、P∈l,平面α與直線l間的距離d就是在向量n方向上射影的絕對值,即d=

.平面α∥平面β,平面α的法向量為n,點M∈α,P∈β,平面α與平面β間的距離d就是在向量n方向上射影的絕對值,即d=

.長度相等3.異面直線的距離(1)異面直線的公垂線和兩條異面直線都

的直線叫做兩條異面直線的公垂線.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它們可能相交,也可能是異面直線,因此和兩條異面直線都垂直的直線有無數(shù)條(它們彼此互相平行),但是和兩條異面直線都垂直且相交的直線卻有且只有一條.(2)兩條異面直線的距離兩條異面直線的公垂線在這兩條異面直線間的

的長度叫做兩條異面直線的距離.(B)異面直線的距離的向量公式設向量n與兩條異面直線a、b都垂直,M∈a、P∈b,則兩異面直線a、b間的距離d就是在向量n方向射影的絕對值,即d=

.垂直且相交公垂線段1.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線mα,直線nβ,點A∈m,點B∈n,記點A、B之間的距離為a,點A到直線n的距離為b,直線m和n的距離為c,則(

)A.c≤b≤a

B.c≤a≤bC.a(chǎn)≤c≤bD.b≤c≤a答案:

A2.如圖,正方體ABCD-A1B1C1D1中,棱長為1.線段A1D1的中點M到AB的距離為(

)答案:C3.在△ABC中,AB=AC=5,BC=6,PA⊥平面ABC,PA=8,則P到BC的距離是(

)答案:

D4.在邊長為a正方體ABCD-A1B1C1D1中,則異面直線,AB與A1D的距離為________.答案:5.如圖,已知點E是棱長為2的正方體AC1的棱長AA1的中點,則點A到平面EBD的距離等于________.答案:求異面直線的距離,利用定義法,一般應先找出兩異面直線的公垂線段,再通過解三角形求解.

如圖所示,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O、M分別是BD1、AA1的中點.(1)求證:MO是異面直線AA1和BD1的公垂線;(2)求異面直線AA1與BD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3)若正方體的棱長為a,求異面直線AA1與BD1的距離.解析:(1)連結OA、OA1.O點是BD1的中點,所以O是正方體的中心,所以OA=OA1.又M為AA1的中點,即OM是線段AA1的垂直平分線,故OM⊥AA1,連結MD1,BM,則可得MB=MD1,同理由O點為BD1的中點知MO⊥BD1,即MO是異面直線AA1和BD1的公垂線.(2)由于AA1∥BB1,所以∠B1BD1就是異面直線線AA1與BD1所成的角.連結B1D1,在Rt△BB1D1中[變式訓練]1.設PA垂直于Rt△ABC所在的平面α,∠BAC=90°,PB、PC分別與α成45°和30°角,PA=2,則PA與BC的距離是________;點P到BC的距離是________.答案:一般找出(或作出)過此點與已知知平面垂直的的平面,利用用面面垂直的的性質,過該該點作出平面面的垂線,進進而計算;也也可以利用“三棱錐體積法法”直接求距離;;有時直接利利用已知點求求距離比較困困難時,可以以把點到平面面的距離轉化化為直線到平平面的距離,,從而“轉移”到另一點上去去求“點到平面的距距離”.(2009·江西卷)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矩矩形形,,PA⊥平面面ABCD,PA=AD=4,AB=2.以AC的中點O為球心,,AC為直徑的的球面交交PD于點M,交PC于點N.(1)求證:平平面ABM⊥平面PCD;(2)求直線CD與平面ACM所成的角角的大小?。?3)求點N到平面ACM的距離..解析:方法一::(1)證明:依依題設知知,AC是所作球球面的直直徑,則AM⊥MC.又因為PA⊥平面ABCD,則PA⊥CD,又CD⊥AD,所以CD⊥平面PAD.所以CD⊥AM.所以AM⊥平面PCD.所以平面面ABM⊥平面PCD.(2)由(1)知,AM⊥PD,又PA=AD,則M是PD的中點,,方法二::(1)同方法一一.(2)如圖所示示,建立立空間直直角坐標標系,則A(0,0,0),P(0,0,4),B(2,0,0),C(2,4,0),D(0,4,0),M(0,2,2):設平面ACM的一個法向量量n=(x,y,z),[變式訓練]2.如圖,在直三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C=BC=a,D、E分別為棱AB、BC的中點,M為棱AA1上的點,二面面角M-DE-A為30°.(1)證明:A1B1⊥C1D;(2)求MA的長,并求點點C到平面MDE的距離.解析:(1)證明:如圖,,連結CD.∵AC=BC,D為AB的中點,∴AB⊥CD,又C1C⊥平面ABC,∴AB⊥C1D,又A1B1∥AB,∴A1B1⊥C1D.(2)過點A作CE的平行線,交交ED的延長線于F,連接MF.∵D、E分別是AB、BC的中點,∴DE∥AC,又AF∥CE,CE⊥AC,∴AF⊥DE,∵MA⊥平面ABC,∴MF⊥DE,∴∠MFA為二面角M-DE-A的平面角,∠MFA=30°,此兩類題目實實質是相同的的,都是轉化化成點到平面面的距離來求求解,求距離離的一般步驟驟是:“一作”:即先作出表表示距離的線線段;“二證”:即證明所作作的線段符合合題目的要求求,為所求線線段;“三計算”:即將所求線線段放置在三三角形中,通通過正、余弦弦定理解三角角形求取或利利用等積法求求?。鐖D,在直三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AA1=AC=BC=2,D、E、F分別是AB、AA1、CC1的中點,P是CD上的點.(1)求證:直線線PE∥平面A1BF;(2)求直線PE與平面A1BF的距離.解析:(1)證明:如圖圖,連結DE、CE,(2)由(1)可知,直線線PE與平平面面A1BF的距距離離等等于于兩兩平平行行平平面面EDC與A1BF的距距離離,,即即點點A1到平平面面EDC的距距離離,,亦亦點點A到平平面面EDC的距距離離,,設設點點A到平平面面EDC的距距離離為為h,又CD⊥AB,面面A1ABB1⊥面ABC,且平平面面A1ABB1∩面ABC=AB.∴CD⊥面A1ABB1,∴CD⊥ED,即△CED為直角三角形形.由VA-EDC=VE-CAD,[變式訓練]3.如圖所示,在在三棱錐ABC-A1B1C1中,AB=,,BC=CA=AA1=1,A1點在底面ABC上的射影為O點.(1)O點與B點能否重合??試證明你的的結論.(2)若O在AC上,求BB1與側面AC1的距離.解析:(1)不能.∵若點O與點B重合,則△A1BA為直角三角形形,并且A1A為斜邊,而由由已知AB=,,AA1=1,即AA1<AB,這是不可能能的.(2)∵A1O⊥平面ABC,BC平面ABC,∴A1O⊥BC.又∵AC2+BC2=AB2,∴BC⊥AC,而A1O與AC是平面ACC1A1內兩相交直線線,∴BC⊥平面ACC1A1.又∵BB1∥平面ACC1A1,∴BB1與側面ACC1A1的距離即為BC=1.1.點到平面的的距離是有關關距離問題的的重點,它主主要由兩種方方法求得:(1)用定義,直接接作出這段距距離,經(jīng)論證證再計算.(2)轉化為錐體的的高,用三棱棱錐體積公式式求點到平面面的距離.2.用向量方法法求點到面的的距離一般用用下列方法::(1)找出點在平面面內的射影的的坐標,轉化化為兩點間的的距離;(2)找出平面的一一個單位法向向量,通過向向量在單位法法向量上的射射影的長度來來求.3.求距離的一一般步驟:“一作”:即先作出表表示距離的線線段(要符合作圖規(guī)規(guī)則,避免隨隨意性);“二證”:即證明所作作的線段符合合題目的要求求,為所求線線段(證明要符合邏邏輯且推理正正確);“三計算”:即將所求線線段放置在三三角形中,通通過正、余弦弦定理解三角角形求取或利利用等積法求求?。?.求解解距離離問題題要注注意運運用化化歸與與轉化化思想想:面面面距距離→線面距距離→點面距距離→點點距距離..通過對對近三三年高高考試試題的的統(tǒng)計計分析析,有有以下下的命命題規(guī)規(guī)律::1.考查查熱點點:點點面距距.2.考查查形式式:選選擇、、填空空、解解答題題均可可出現(xiàn)現(xiàn),常常在解解答題題中的的第二二問出出現(xiàn),,難度度中等等.3.考查查角度度:一是對對點面面距、、線面面距、、面面面距的的考查查,其其中點點面距距是核核心..二是對對異面面直線線距離離的考考查,,此考考點日日益淡淡化,,只要要求給給出公公垂線線的情情況,,因此此不必必過深深的研研究..4.命題題趨勢勢:通通過對對空間間距離離的計計算,,加強強轉化化思想想的考考查..(12分)(2010·重慶卷卷)如圖,,四棱棱錐P-ABCD中,底底面ABCD為矩形形,PA⊥底面ABCD,PA=AB=,,點點E是棱PB的中點..(1)求直線AD與平面PBC的距離;;(2)若AD=,,求二面面角A-EC-D的平面角角的余弦弦值.規(guī)范解答答:方法一::(1)如圖,在在矩形ABCD中,AD∥BC,從而AD∥平面PBC,故直線線AD與平面PBC的距離為為點A到平面PBC的距離.1分因PA⊥底面ABCD,故PA⊥AB,由PA=AB知△PAB為等腰直直角三角角形,又點E是棱PB的中點,,故AE⊥PB.3分又在矩形形ABCD中,BC⊥AB,而AB是PB在底面ABCD內的射影影,由三三垂線定定理得BC⊥PB,從而BC⊥平面PAB,故BC⊥AE.4分從而AE⊥平面PBC,故AE之長即為為直線AD與平面PBC的距離.5分(2)過點D作DF⊥CE,交CE于F,過點F作FG⊥CE,交AC于G,則∠DFG為所求的的二面角角的平面面角.7分由(1)知BC⊥平面PAB,又AD∥BC,得AD⊥平面PAB,方法二::(1)如右圖,以以A為坐標原點點,射線AB、A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