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醫(yī)學解剖_第1頁
超聲醫(yī)學解剖_第2頁
超聲醫(yī)學解剖_第3頁
超聲醫(yī)學解剖_第4頁
超聲醫(yī)學解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超聲醫(yī)學解剖超聲醫(yī)學解剖超聲醫(yī)學解剖概述解剖學方位:身體直立面向前方兩眼平視正前方兩組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軀干兩側手掌向前方位術語概述解剖學方位:身體直立面向前方兩眼平視正前方兩組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軀干兩側手掌向前方位術語眼球:眼球壁、眼球內(nèi)容物眼壁纖維膜:角膜、鞏膜血管膜:虹膜、睫狀體、脈絡膜視網(wǎng)膜:盲部(虹膜部、脈絡膜部)、視部、盲視交界(鋸齒緣)折光裝置:角膜、房水、玻璃體、晶狀體甲狀腺人體最大的內(nèi)分泌器官,功能:促進生長發(fā)育。呈H形,位于頸前正中,喉兩側,頸總A、頸內(nèi)V內(nèi)側,相當于5-7頸椎高度,借外側韌帶與環(huán)狀軟骨相連,故吞咽時甲狀腺隨喉部上下移動由左右側葉及峽部構成,峽部厚5,側葉長3-6,寬2-3,厚1-2錐狀葉小孩多見,成人退化,回聲接近峽部。甲狀旁腺附著于甲狀腺后面的被膜上,上下各一對長5-6,寬3-4,厚1-2乳腺位于胸前2-6肋軟骨之間,胸大肌的淺面,腋前線及胸骨緣之間內(nèi)含15-20個腺葉,每一腺葉內(nèi)由10-15個腺泡構成,腺葉之間由脂肪及結締組織分隔并與皮下淺筋膜層纖維相連成韌帶,每一個腺葉有單獨的導管,呈放射狀開口于乳頭乳腺正常由淺至深為皮膚淺筋膜淺層皮下脂肪層腺體(乳房后間隙)淺筋膜深層胸大肌乳腺淋巴回流乳腺淋巴引流主要的淋巴回流,集中匯合于腋窩,然后至鎖骨下群。內(nèi)下—膈上淋巴結內(nèi)側—胸骨旁外上—腋尖外側—腋胸肌回聲:乳腺-甲狀腺-胰腺-肝-脾-腎肝的形狀與位置前面觀肝鐮狀韌帶肝的韌帶1鐮狀韌帶為矢狀位自肝膈面連至膈和腹前壁的雙層腹膜趨襞,內(nèi)有左臍V和附臍V。左臍靜脈由臍經(jīng)鐮狀韌帶的游離緣連至門靜脈左支臍隱窩,與靜脈導管共一直線,出生后數(shù)天閉合成為肝圓周韌帶的纖維索.2肝圓韌帶鐮狀韌帶的游離緣張于臍和臍切跡之間.3冠狀韌帶膈和肝外形右葉后面之間的雙層腹膜返折,有前后葉之分,兩葉之間為肝的裸區(qū)。4左、右三角韌帶.肝前面觀肝下面觀鐮狀韌帶靜脈導管韌帶肝上面觀三角韌帶冠狀韌帶鐮狀韌帶肝下面觀第一肝門第二肝門第三肝門肝圓韌帶裂靜脈韌帶裂右切跡后面觀裸區(qū)’s系統(tǒng)

出入肝的管道有四種(淋巴管除外),其中肝固有A、肝門V、肝管均從第一肝門進出,它們在肝內(nèi)各級分支及屬支均伴行,并共同為結締組織鞘所包繞(A、V游離于鞘中,肝管貼于鞘壁),此管道系統(tǒng)稱之為系統(tǒng)肝內(nèi)門靜脈肝門V主干長約6-8,寬約1.5,是最粗大的。行徑:胰頸后-——十二指腸上部后方——十二指腸韌帶——肝門肝門靜脈門靜脈左支分段:橫部角部囊部直部門靜脈由腸系膜上靜脈與脾靜脈匯合而成肝固有動脈來源于肝總A,在十二指腸韌帶內(nèi)居門V前,肝管左側,偶有居后方者,在十二指腸上部上方發(fā)出胃右A腹腔干:脾A胃左A肝總A:胃十二指腸肝固有A:肝左A,肝右A肝靜脈肝小葉下V匯合成許多支肝V,稱肝V系。肝V在溝離肝匯入肝后段;大部分在溝上端匯入,此處稱第二肝門。其余肝V匯入的位置較分散,但又相對集中在溝下緣處,此處稱第三肝門。肝V及主要屬支行走在系統(tǒng)的各級分支之間,也即肝V所行走的平面沒有主干,因此,以肝V屬支作為肝的分葉分段依據(jù)有很重要的外科應用意義。肝V膽管膽道組成肝內(nèi)膽管由肝內(nèi)毛細膽管匯合成小葉間膽管,再匯合成段肝管(三級分支)、葉肝管(二級分支),在近肝門處匯總成左、右肝管(一級分支)。左、右肝管在肝門處匯合成肝總管,長約3-4,直徑4-6。肝總管背側有右肝動脈橫行通過,右肝動脈在門脈和肝總管之間穿行,是肝總管定位標志之一。肝內(nèi)膽道有門靜脈伴行膽總管肝總管與膽囊管匯合形成膽總管。膽總管長約6-9,內(nèi)徑0.4-0.6,管壁厚0.2-0.3。膽總管依行程分為十二指腸上段、十二指腸后段、十二指腸下段(胰腺段)和十二指腸壁內(nèi)段等四部分。除十二指腸上段外,其余各段易被十二指腸和橫結腸遮擋。通常膽總管和胰管匯合后略膨大,形成壺腹,最后開口于十二指腸降部的十二指腸乳頭,此處有奧狄括約肌。膽囊膽囊位于肝右葉臟面下方的膽囊窩內(nèi),為梨形中空器官。膽囊分底、體、頸、管四部分,長約7-9,寬2.5-3.5,容量30-60。膽囊底部微露于肝臟下緣,其體表投影相當于右上腹直肌外緣和右肋弓緣的交界處或右側第9肋軟骨處。膽囊體是膽囊底向左后上方逐漸縮窄的部分,在近肝門右側與膽囊頸相接。膽囊頸膨出的后壁形成一個漏斗狀的囊,稱為哈德門囊(’s),其遠端較細,內(nèi)有螺旋瓣,與膽囊管相接。胰腺腹膜后實質器官,距體表3-8,橫跨脊柱前方(第一二腰椎)長12-16,寬3-4,厚1.5-2.5頭十二指腸圈內(nèi),后方上方前側,右側肝,右前方,厚度<25頸前-胃后壁,后與脾V匯合處體前-胃,位于一體之間網(wǎng)膜囊,后方脾V,定位以腹主及前方確定,厚度<15尾體部向左延升為尾,后方脾V、,左腎上腺,左前方-胃,厚度<20胰管:主、副,由尾-頭逐漸變粗,進入胰頭后與匯合,開口于十二指腸乳頭<2胃底、體、賁門、幽門各部胃空腔器官,大部分位于腹中線左側,小部位于右側,形態(tài)、位置隨充盈、體位、體重不同有大變化賁門位于11胸椎左側,壁厚約5幽門第一腰椎右側胃的毗鄰胃壁的構造粘膜層0.3-1.5粘膜下層疏松結締組織、神經(jīng)、血管肌層外縱中環(huán)內(nèi)斜漿膜層

超聲圖像上胃壁分為5層結構。從內(nèi)膜開始,第一條強回聲線和第二條弱回聲線表示自粘膜表面界面至粘膜肌層和粘膜下界面的回聲范圍。第三條強回聲線表示粘膜下至淺肌層范圍。第四層弱回聲線代表大部分胃固有肌層。第五條強回聲線則表示漿膜下,漿膜層與其周圍的界面回聲。胃壁內(nèi)、外兩條強回聲線間距離代表胃壁厚度。正常人胃壁厚度范圍為3~5(平均值大多在4.1~4.5間)。脾位于左季肋部深面,與9-11肋相對,胃底膈之間。前上面與胃底部相接,后下方與左腎、腎上腺相接下臨胰尾、結腸脾曲,臟面有脾門,經(jīng)常在脾門下方見一個類脾回聲的結節(jié)-副脾脾大時可觸及脾切跡脾厚男<40,女<38長10-12,寬6-8,厚3-4脾靜脈內(nèi)徑5-8腎成對的實質性臟器,上極距正中線3.8,下7.2,右腎略低,呈“八”字形左腎11胸—腰2右腎12胸—腰3長10—12,寬5—6,厚3—4腎實質:包繞腎竇,僅在腎門處對外開放腎竇為腎盞、腎盂、腎A、V及脂肪構成腎實質皮質0.50.7,部分伸入髓質構成腎柱髓質10-12個腎椎體組成腎盂輸尿管上端擴大深入腎竇,2-3個大盞,8-12個腎盞腎冠狀切面腎皮質腎髓質腎柱腎錐體腎乳突腎盂腎大盞腎小盞腎表面呈示腎段圖腎包膜由外-內(nèi)腎筋膜,腎周脂肪囊,纖維膜(靠近實質)腎門:A、V、腎盂構成腎蒂,由前往后V、A、腎盂由上往下A、V、腎盂腎下垂:正常在髂棘連線以上,低于則腎下垂腎畸形單腎馬蹄腎重復腎多囊腎雙腎盂雙輸尿管六、腹膜及腹膜腔腹膜:被覆于腹盆腔內(nèi)面及腹盆腔臟器表面的漿膜層,分臟層及壁層,之間稱腹膜腔正常情況下腔中有腹膜液,臟層產(chǎn)生,壁層吸收根據(jù)腹膜覆蓋臟器情況,分為腹膜內(nèi)位:胃、十二指腸上部,空回腸,盲腸,闌尾,橫結腸,乙狀結腸,脾,卵巢,輸卵管腹膜間位:肝膽、膀胱、子宮、升結腸、降結腸及直腸上段腹膜外位器官:只有一個面為腹膜覆蓋,十二指腸下部,降部,胰、腎上腺、腎、輸尿管腹膜后間隙前腎旁間隙前腎筋膜前方,胰腺、腎A,脾A,升結腸后腎旁間隙后腎筋膜后方,血管、神經(jīng)、脂肪腎周間隙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