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英國產品責任法 7100字_第1頁
試論英國產品責任法 7100字_第2頁
試論英國產品責任法 7100字_第3頁
試論英國產品責任法 7100字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論英國產品責任法7100字【內容提要】英國產品責任法經(jīng)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簡單到比擬復雜的變化過程;產品責任形式經(jīng)歷了從契約責任到疏忽責任,再從疏忽責任到嚴格責任的變化過程;與產品責任形式相適應,產品責任強度經(jīng)歷了從寬到嚴、從輕到重的變化過程。文章以這些開展變化過程為主線,對英國產品責任法中合同責任原那么、疏忽責任原那么、嚴格責任原那么等問題作了重點論述。

【關鍵詞】英國產品責任法/合同責任原那么/疏忽責任原那么/嚴格責任

英國是產品責任法的發(fā)源地,是最早出現(xiàn)產品責任判例的國家,或者說最早以契約關系確定產品責任的國家,英國還是第一個公布與歐共體?產品責任指令》相一致的立法的國家。其產品責任法的主要目的是愛護消費者的利益,保證產品的質量和信譽,從而維護其社會經(jīng)濟秩序。鑒于對外貿易的蓬勃開展,特別是中國參加WTO談判進程的加快,我們有必要加強對興旺國家產品責任法的了解,以期完善我們的產品責任法律制度。

一、英國產品責任法的產生與“無合同無責任原那么〞確實立現(xiàn)代意義上的產品責任法最先誕生在英國。作為一個專門的法律問題,產品責任法最早得以在英國法院判例中出現(xiàn),這決非歷史的偶然。而恰恰是由于英國是工業(yè)化進程最早的資本主義國家;到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工業(yè)革命已在該國完成,這使其社會生產力得到了空前開展。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有較少干涉的和更加寬松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在這種情況下,“契約自由〞就成為占統(tǒng)治地位的理論以及普遍接受的經(jīng)濟準那么。另外,隨著資本主義生產及交易方式的改變,原來英國習慣法中的某些慣例,已不能滿足資本主義經(jīng)濟開展的需要。為了促使資本的積累和生產的開展,使工業(yè)主和手工業(yè)主免于承當契約關系以外的責任,為了使新興資產階級有更加寬松和有利的開展環(huán)境,契約關系理論就順理成章地成為解決產品責任問題的有支配力的理論,從而使肇端于契約關系理論的產品責任法具備了產生的土壤和條件。

“無契約無責任原那么〞確立的標志。英國最高法院受理的溫特博姆訴賴特案是英國關于產品責任的最早判例,是英國產品責任法同時也是國際產品責任法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判例。該案案情為:原告溫特博姆是當時英國一驛站長雇傭的馬車夫,該驛站長事前與被告賴特訂有一份由賴特提供合格平安的馬車并用于運送郵件的契約。賴特在約定的時間內將馬車交給了驛站長??僧旕R車夫溫特博姆駕駛該車運送郵件時,馬車的一只輪子忽然塌陷,車子破裂致其受傷。為此,溫特博姆向賴特提起了索賠之訴,被告賴特以原告不是提供車的契約的當事人為由而提出抗辯。最后,法院認可了該理由,判決被告勝訴?!沧ⅲ簠⒁?英國判例報告》第152卷第402頁〔1842年〕,載于?國外法學》1986年第6期?!撤ㄔ赫J為,被告保證馬車處于良好狀態(tài)的責任是向另一簽約方——驛站長承當?shù)钠跫s責任,被告無須對馬車夫溫特博姆負有責任。由此便逐漸形成了這樣一種理論:在沒有契約關系的情況下,對于缺陷產品的受害人,產品的提供者不僅不承當契約方面的責任,而且也不承當侵權方面的責任。審理此案的法官阿賓格爵士在判決理由中特別強調:“如果責任要擴展到?jīng)]有契約關系的人,那就會出現(xiàn)最荒誕和最可悲的后果,而對爾后果尚看不到任何限制可能。〞〔注:參見(英)L·蒲假設瑟,W·維德,E·斯瓦茨?侵權案例與資料》1988英文版第444頁?!嘲①e格法官在溫特博姆訴賴特一案中闡述的理論,首次為產品責任案件的處理提出了——“無契約無責任原那么〞在客觀上使產品責任問題受到了關注。從此以后,“無契約無責任〞原那么在產品責任領域流行了起來,以契約為根底對產品事故承當責任在英美法中得以確認并被奉行近一個世紀。

產品責任法上的“無合同無責任原那么〞有著不可否定的進步意義,它是資本主義國家集中全力促進其稚嫩工業(yè)開展的社會政策的有效工具。美國一個法院是這樣解釋的:“如果一個蓋了一棟房子或建了一座橋梁或進行其它工作的承包商,或制造了一個鍋爐或一個機器零件或一個蒸汽船的制造商,承當一項面向全社會的、其工作或他的機器或蒸汽船將沒有隱蔽缺陷的義務,衡量其責任程度是困難的,而且將沒有謹慎的人從事基于這種條件的職業(yè)。限制責任于直接有關的方面是平安和明智的。〞當然,該原那么自身也有相當?shù)木窒扌?。如能請求救濟的人〔權利主體〕范圍過窄:僅以締結契約的一方當事人——買受人為限,假設購置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個人,那么不合愛護之列,這對購置人以外的其他受害人來說是極不公平的。又如承當責任的人〔義務主體〕的范圍過窄:僅限于與買受人有直接契約關系的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否那么即使已經(jīng)造成了損害,有關人也不承當責任,這顯然有背于法律的公平精神。再有,免責條款易被濫用,通常,契約在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如何簽定由當事人自由約定,這就使生產者和銷售者有機可乘:他們可以憑借自身的優(yōu)勢制定“規(guī)范契約〞,規(guī)定對自己有利的條件和不合理的免責條款,以逃避承當產品損害賠償責任。可見,該原那么容易導致訴訟中的不便和不公平,英國法院開始尋找新的理論來回避這一原那么。

二、“多諾霍訴史蒂文森案〞與疏忽產品責任原那么確實立1932年5月26日英國上議院審理的“多諾霍訴史蒂文森案〞將“過錯〞概念即疏忽責任引入產品責任法中,突破了英國長期使用的以合同關系確定產品責任范圍的限制,標志著疏忽責任在英國得以確立〔注:疏忽責任是一種侵權責任,是指產品的制造者或銷售者因在生產或銷售過程中因主觀上的疏忽導致產品有缺陷,而造成產品的消費者或使用者遭受損害所應承當?shù)呢熑?。產品缺陷的受害人以疏忽責任為理由尋求法律救濟時,按照侵權訴訟的根本精神,受害人負有舉證責任,即受害人必須證明下列事實:〔1〕被告負有“合理注意〞的義務?!?〕被告沒有盡到“合理注意〞的義務,即被告有疏忽之處?!?〕由于被告的疏忽,造成原告的損害。即原告必須證明損害與產品缺陷之間有因果關系?!?。該案案情為:1928年8月26日,多諾霍偕其友到蘇格蘭Paisley地方的一家咖啡館,其朋友為其購置了一瓶姜汁啤酒,侍者為多諾霍倒酒時,因酒瓶是不透明的,多諾霍并未發(fā)現(xiàn)有什么異樣,仍放心飲用。其后,當其朋友再為其添酒之際,忽然浮出腐敗的蝸牛軀體。多諾霍看到這些,想到剛剛所飲的不潔之物,深感震驚,隨即便昏厥過去,而且還得了嚴重的胃腸炎,使其健康蒙受損害。于是她起訴生產者史蒂文森要求賠償損失,后來又提起了上訴。由5名〔上議院〕成員組成的法庭受理了此案。

法庭意見分兩派:一派意見認為,本案波及的是一個法律問題,即飲料的生產者在向分銷商銷售產品時,是否在產品的分銷商、最終購置者或消費者無法檢驗產品缺陷的情況下,對最終購置者或消費者承當任何合理注意,使產品不存在能引起傷害的法律責任。英國已有足夠的判例說明謹慎注意應是生產者的一個責任。美國早已采用了疏忽責任,示例:1916年的麥克弗森訴別克汽車公司案即適用疏忽責任典型案例。美國也有在姜汁啤酒中發(fā)現(xiàn)老鼠,最終由生產者承當責任的類似案例。因此,如果接受上訴人提出的案由,就應該認為生產者對消費者承當合理注意的責任,上訴人應當勝訴。另一派意見認為,如果上訴人勝訴,則任何產品的每一生產者或修理者都要對每個合理使用該產品的人負責,這將是不合理的;1842年溫特博特姆訴賴特案是反對上訴人的;因此,應駁回上訴人的請求。5名法官在各自發(fā)表意見根底上,結果以3∶2多數(shù)票判決原告〔上訴人〕勝訴,確立了產品疏忽侵權責任。

法院在判決中指出:“某個產品的制造商,如果其發(fā)售產品的方式說明,該項產品離開他之后將不經(jīng)過合理的中間檢查的環(huán)節(jié)而到達最終消費者手中,并意識到該項產品的組裝和使用不足合理的注意將造成對消費者人身和財產的損害,應對消費者負有合理注意的義務〞〔注:?外國民法選》〔中國人大法律系民法教研室編〕第2輯,第403頁?!?。依此判決所建立的規(guī)那么,不受契約關系的限制,從而被害人與制造人之間,即使沒有契約關系,被害人就其所受的損害,也可請求損害賠償。顯然此規(guī)那么與美國在麥克弗森訴別克汽車公司一案〔1916〕中所確立的規(guī)那么相類似,不僅如此,自1932年多諾霍訴史蒂文森案確立產品差錯侵權責任后,數(shù)十年來英國法院又有很多判決,使這一規(guī)那么的范圍得以延伸:

第一,在負有注意義務的主體方面,不僅制造商,而且所有那些“從事容易形成某種危險活動〞的人也包括在內。這些人包括修理工、裝配工、加工者以及那些為了說明自己的產品而將自己的標簽或商標貼在他人產品上的人。

第二,在受害人的范圍上,如阿特金爵士指出的那樣:“那些和我的行為密切相關,并受其直接影響的人。這種情況使我在打算從事有關作為或不作為時,必須合理地考慮到他們將會受到影響〞?!沧ⅲ?外國民法論文選》〔中國人大法律系民法教研室編〕第2輯,第403—404頁?!尺@說明那些與使用該產品有關的任何人或因該產品的危險禍及的任何人都包括在內,不限于最終的消費者。

第三,在危險產品的范圍方面,包括不動產在內的各種產品,包括產品的種種缺陷,如設計缺陷或制造缺陷、指示或表明缺陷〔注:根據(jù)法院在適用1957年的占有者責任法時所作的解釋,產品還包括住房等建筑物。因為建筑物有許多是可以移動的,不能移動的建筑物是指固定于土地上的永久性建筑物,這種建筑物是由許多可以移動的物品組成的,這些被組合的物品也包括在產品之列?!?。

總之,在20世紀初,英國法確認產品責任領域中的疏忽責任原那么,是與當時的哲學思想、法學思想相適應的,它在觀念上實現(xiàn)了從“購者留神〞到要求“賣方注意〞的轉變。制造商把產品投向市場,并因此而獲得利益,就應對消費者承當責任〔注:參見布希姆:?制造商對買者以外的他人的責任》,1929年英文版,第21頁?!?。疏忽責任確實立是英國產品責任法開展史上的一大進步,其價值目標是為了更公平合理地愛護產品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充沛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法律的衡平法的精神。

三、英國?1987年消費者愛護法》與嚴格產品責任原那么確立英國自1932年上議院在多諾霍訴史蒂文森案中確立了產品的疏忽責任原那么以后,在爾后的一段時間內一直堅持該原那么。該原那么與契約關系原那么相比,在一定意義上利于愛護受到損害的非購物人的利益,并可增大受損消費者獲得補償?shù)臅r機,這對彌補傳統(tǒng)產品責任法的缺陷及克服其在社會上的不良反映都是有幫忙的,有其進步意義。但英國法同時又規(guī)定,根據(jù)“差錯〞的理由而對生產者或相關人提出補償之訴的原告必須負證明生產者或相關人有差錯的責任,這使其法律的社會效益大打折扣。因為,在科學技術、現(xiàn)代化工業(yè)生產日益復雜的條件下,要證明生產者或相關人的差錯是非常困難的,它可能要波及到對生產者工作檢驗制度、生產者的其他貨物的平安記錄進行全面的費時費錢的調查。故英國法的上述規(guī)定是有局限性的,它對受損的“非購物人〞并未帶來多大的好處,在有些情況下難以給予受害人以公平合理的救濟??梢姡撛敲促x予了受害人較重的舉證義務,雖然有時法院可以用“事實自證〞規(guī)那么把舉證義務轉移到被告身上,但這畢竟僅限于局部案件。

為了進一步從法律上愛護廣闊消費者的利益,英國司法大臣于1971年11月2日要求法制委員會檢討現(xiàn)行法制,并提出改良的倡議。1973年設立了由皮爾遜勛爵主持的皇家委員會,負責檢查英國現(xiàn)行的有關產品責任的制度。1975年,英國法制委員會提出有缺陷產品責任的研究報告,公開征詢專家、學者及社會人士的意見。1977年法制委員會參考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見,正式發(fā)表第82號報告,該報告提出了關于英國產品責任改良的倡議。除個別內容外,該倡議的多數(shù)原那么已同美國的嚴格產品責任理論趨向一致,倡議英國在產品責任法領域建立嚴格責任原那么。

爾后,英國法制委員會于1977年和1978年又先后發(fā)表了與產品責任有關的兩份報告:?關于對缺陷產品責任的報告》和?皇家委員會對個人傷害的民事責任及賠償?shù)膱蟾妗?。這兩份報告均再次倡議英國采用嚴格產品責任制度。當然,這種“引入〞并確立嚴格責任的作法,在當時的英國立法界尚存爭議,但在司法實踐中,英國的法院已經(jīng)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該原那么,在理論上也與美國的嚴格產品責任理論根本一致,并最終接受了嚴格責任的歸責原那么〔注:英國雖是產品責任法的發(fā)源地,但在適用疏忽責任、嚴格責任等法律制度方面卻落后了。由于原有法律制度缺乏以滿足現(xiàn)實的需要,到20世紀70年代,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對美國產品責任法產生了興趣,并試圖學習其中的合理局部。加之有關產品責任公約的問世,對一些歐共體國家適用嚴格責任均有一定的要求,英國于是公布了與歐共體?產品責任指令》相一致的立法,因而,我們說英國“引入〞了而非“創(chuàng)設〞了嚴格責任。〕,在其正式立法——1987年制定的?消費者愛護法》〔注:英國?消費者愛護法》于1987年5月公布,與歐洲共同體?產品責任指令》相協(xié)調,于1988年3月1日正式生效,該法第一章即為“產品責任〞?!持械玫搅梭w現(xiàn)。按照該法的規(guī)定,產品的生產者對其所提供的產品負無過錯責任亦即嚴格責任。

嚴格責任是指一種比因沒有盡到合理的注意而須負責的通常責任規(guī)范更加嚴格的責任規(guī)范,責任產生于應該防止的傷害事件發(fā)生之處,而不管其采取了怎樣的注意和謹慎。〔注:參見?牛津法律指南》1980年版1193頁?!吃撠熑问且环N由法院適用于產品責任案件中的概念,賣方對不當威脅消費者人身平安的任何或所有缺陷或危險產品承當責任。簡言之,它是指因產品有缺陷〔不合理的危險性〕使產品的使用者、消費者或相關第三人受到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害,從而由產品生產者、銷售者承當?shù)呢熑?。〔注:參?布賴克法律辭典》1991年版,991頁?!硣栏褙熑尾煌诮^對責任,也不同于危險責任。它介于疏忽責任與絕對責任之間,既比前者嚴格,也不象后者那樣絕對。嚴格責任注重產品本身是否平安,即不管生產經(jīng)營者主觀上有無過錯,只要產品存在缺陷而使他人造成損害,就必須承當損害賠償責任〔注:嚴格責任是法律追求公平價值目標的體現(xiàn),是科學技術高度興旺的產物,是充沛與合理地愛護消費者利益的法律責任。依據(jù)嚴格責任的分析,被告被假定了解其產品的危險傾向,而依據(jù)疏忽責任的分析,原告必須證明被告知道或應當知道產品的危險。故嚴格責任較疏忽責任對受害人救濟更有利。而相對于擔保責任,嚴格責任不要求產品的生產者或銷售者對產品作出明示或默示的擔保,嚴格責任不以擔保的存在為構成要件,可以不受擔保的限制,故有利于受害人利益的愛護?!?。從英國?1987年消費者愛護法》等有關的制定法以及有關的司法判例來看,其嚴格產品責任規(guī)那么日臻完善,主要有如下幾點:

1、產品責任〔權利〕主體。原告毋需證明被告有疏忽,任何受到有缺陷產品傷害的消費者,不管他是不是該產品的買主,都可以對責任方提起訴訟,即“任何受到生產者本應考慮的作為或不作為行為所密切地或直接地影響的人都包括在原告之列〞〔注:這是法官阿賓格對原告身份所做的一個馳名的表明,參見李奇文:“英國產品責任法假設干問題的探討〞載?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4年第2期?!?。

2、產品責任〔義務〕主體。包括:制造商、加工商、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給商、進口商以及產品牌號的所有人乃至裝配商、批發(fā)商、修理商,即從產品的制造到最終消費者手里一長竄連鎖中的任何一個有關的當事人都可能成為產品責任的責任主體。按照該法的規(guī)定,上述被告負連帶責任,原告可以對他們全體起訴,也可以對其中一人起訴。而且不允許賣方在合同中排除其責任。

3、產品的定義。1987年?消費者愛護法》第1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