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勞動價值理論和價格理論(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江西財大,戴達遠)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2d69313467b739c6036f72d4d64f89/572d69313467b739c6036f72d4d64f891.gif)
![第二章勞動價值理論和價格理論(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江西財大,戴達遠)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2d69313467b739c6036f72d4d64f89/572d69313467b739c6036f72d4d64f892.gif)
![第二章勞動價值理論和價格理論(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江西財大,戴達遠)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2d69313467b739c6036f72d4d64f89/572d69313467b739c6036f72d4d64f893.gif)
![第二章勞動價值理論和價格理論(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江西財大,戴達遠)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2d69313467b739c6036f72d4d64f89/572d69313467b739c6036f72d4d64f894.gif)
![第二章勞動價值理論和價格理論(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江西財大,戴達遠)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2d69313467b739c6036f72d4d64f89/572d69313467b739c6036f72d4d64f8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勞動價值理論和價格理論2/2/20231第二章目錄第一節(jié)馬克思科學勞動價值理論的形成和主要內容第二節(jié)社會主義實踐對價值規(guī)律的發(fā)展第三節(jié)馬克思的價格理第四節(jié)價格改革的實踐及理論探討返回2/2/20232第二章第一節(jié)馬克思科學勞動價值理論的形成和主要內容2/2/20233第二章一、科學勞動價值理論的形成過程在馬克思之前,古典經濟這家和資產階級經濟學者就對這個問題展開了爭論。古典經濟學的代表人物配第、斯密和李嘉圖建立和發(fā)展了勞動價值理論,薩伊、穆勒等則否定勞動價值理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是在古典經濟學的基礎是發(fā)展起來的。大致經歷三個歷史階段:第一階段(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從批判勞動價值論轉向肯定勞動價值論。(初期否定、末期肯定)2/2/20234第二章一、科學勞動價值理論的形成過程第二階段(19世紀50年代),科學勞動價值理論基本建立。①創(chuàng)立了科學的商品二因素理論。②闡述了勞動二重性學說。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第一次提出了勞動二重性理論,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概念。③對價值形式做了初步分析。④闡述了商品拜物教學說。2/2/20235第二章一、科學勞動價值理論的形成過程第三階段(19世紀60年代),科學的勞動價值理論最終完成。①內容上已系統(tǒng)完整:價值、使用價值;價值、交換價值;價值形式;具體勞動、抽象勞動。②敘述上:通俗、邏輯嚴密。2/2/20236第二章二、科學勞動價值理論的主要內容1、商品二因素理論①揭示了使用價值與價值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②從交換價值中引出價值,把價值決定和價值表現(xiàn)嚴格區(qū)分開來。2、勞動二重性理論在《資本論》中第一次形成了完整的勞動二重性體系。①揭示了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本質特征。②揭示了勞動二重性與商品二因素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2/2/20237第二章二、科學勞動價值理論的主要內容3、價值量理論李嘉圖已認識到商品的價值量決定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但他對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作了錯誤的解釋。馬克思科學地解釋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2/2/20238第二章二、科學勞動價值理論的主要內容4、價值形式理論對價值形式的研究,揭示了“貨幣之謎”。5、價值規(guī)律理論①概括了價值規(guī)律的內容②對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形式作了分析③闡明了價值規(guī)律的客觀性質6、商品拜物教性質對商品拜物教性質的分析,從整體上揭示了價值的性質:商品所體現(xiàn)的是一種社會生產關系。2/2/20239第二章三、馬克思科學勞動價值論的重要意義1、商品二因素理論,對經濟主體,特別是對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活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企業(yè),既要重視使用價值的生產,又要重視價值的生產。因為商品的銷售是“驚險的跳躍”,這種“驚險”既來自使用價值,又自價值:第一,從使用價值來說:①企業(yè)生產出來的產品是不是社會所需要,消費者是否了解它的性質;②新的產品代替了原來的老產品;③產品的數(shù)量是否符合社會的需求。2/2/202310第二章三、馬克思科學勞動價值論的重要意義第二,從價值來說:①由于生產條件的變化,生產某促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了,你的生產條件卻沒有改變;②如果生產的商品總量超過了需求,商品也不能按其價值出售。2、勞動價值理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的理論基礎
首先,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的規(guī)律引導資源優(yōu)化配置。其次,價格和供求關系的變化,引導資源優(yōu)化配置。2/2/202311第二章三、馬克思科學勞動價值論的重要意義3、貨幣流通規(guī)律對市場經濟運行的重要作用。根據(jù)貨幣流通規(guī)律,中央銀行可以通過準備金率、再貼現(xiàn)率和公開市場業(yè)務這三大貨幣政策工具來控制貨幣供應量,以達調節(jié)國民經濟運行的目的。在國民經濟高漲時,通過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提高貼現(xiàn)率、賣出有價證券等來減少貨幣供應量,從而抑制經濟過熱;在國民經濟收縮時,通過相反的貨幣政策,以增加貨幣供應量,使經濟活躍起來,實現(xiàn)國民經濟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
2/2/202312第二章三、馬克思科學勞動價值論的重要意義4、勞動價值論確立了勞動者在社會財富創(chuàng)造中的主體地位,因而也確立了勞動者在社會中的主體地位
馬克思不把價值看成是物的性質,而把它看成是體現(xiàn)在物中的人的關系,價值的主體是人,這就為市場經濟社會中的人的相互關系規(guī)定了判定的標準,勞動者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
2/2/202313第二章第二節(jié)社會主義實踐對價值規(guī)律的發(fā)展2/2/202314第二章一、原蘇聯(lián)對價值規(guī)律的探索1、十月革命后,“戰(zhàn)時共產主義”體制否定價值規(guī)律造成的嚴重后果和“新經濟政策”的實施。2、斯大林的貢獻①肯定了價值規(guī)律在社會主義的存在;②指出了價值規(guī)律發(fā)生作用的原因;③指出了價值規(guī)律的積極作用。2/2/202315第二章一、原蘇聯(lián)對價值規(guī)律的探索當然,斯大林在價值規(guī)律的認識上也存在著錯誤:①認為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主要在流通領域;②他對蘇聯(lián)實踐中出現(xiàn)的嚴重背離價值規(guī)律的現(xiàn)象,不能做出正確的解釋。2/2/202316第二章二、我國改革前對價值規(guī)律的認識主流觀點基本上停留在斯大林的認識水平上。理論界在50-60年代進行過四次集中的討論,有的同志提出了非常正確的觀點,但在當時遭到批判。2/2/202317第二章三、改革開放后對價值規(guī)律的認識發(fā)展1、計劃調節(jié)為主、市場調節(jié)為輔的提出(1983年以前)①陳云于79年3月提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還必須有市場調節(jié)這一條”。②鄧小平79年11月提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③82年12大形成“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jié)為輔”的原則。2/2/202318第二章三、改革開放后對價值規(guī)律的認識發(fā)展2、提出了價值規(guī)律發(fā)生作用的依據(jù)(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有計劃商品經濟”的理論,并指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區(qū)別在于是否自覺運用價值規(guī)律.3、提出“把計劃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換和價值規(guī)律的基礎上”。(87年13大)對計劃和市場的作用范圍以及各自調節(jié)的重點作了科學的說明。4、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基礎(92年14大)。2/2/202319第二章四、關于勞動價值理論的爭論(一)勞動價值論的適用范圍問題有的同志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按照馬克思的分析條件、理解和推論,應當只是一個說明簡單實物交換比例決定的法則”。理由:1、“馬克思價值分析暗含的前提條件之一是實物交換,而且是人類歷史上最初的原始的實物交換”;2、“是假定勞動以外的要素都是無償?shù)摹保?、“是假定生產商品的勞動是簡單勞動,如果是復雜勞動,也被認為可以化為倍加的簡單勞動?!?/p>
2/2/202320第二章四、關于勞動價值理論的爭論這種觀點的所謂“前提條件”,在馬克思那里根本就不存在。首先,馬克思絲毫沒有“實物交換是分析商品價值的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因而應當是唯一正確的條件”的意思。其次,在馬克思的價值分析中,勞動以外的其他要素決不“都是無償?shù)摹?。再次,馬克思以簡單勞動作為形成商品價值的一般人類勞動的計量單位,但不能由此就說馬克思的價值分析“是假定生產商品的勞動是簡單勞動”,“實際所指仍然是單純的體力勞動”,更不能說“這個勞動者,……事實上只是最低層的體力勞動者,此外再無其他?!?/2/202321第二章四、關于勞動價值理論的爭論對勞動價值論的作用范圍問題,馬克思本人的觀點是十分清楚的:第一、馬克思認為,價值規(guī)律是商品生產的基本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質。第二、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形式隨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馬克思認為,只要存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價值規(guī)律就必然存在并發(fā)生作用。我國建立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方式的商品經濟,同樣離不開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2/2/202322第二章四、關于勞動價值理論的爭論(二)勞動價值一元論與要素價值多元論從上世紀80年代未開始,一些同志開始提出了要素價值論的觀點。理由:⑴認為在我國的經濟現(xiàn)實中,承認生產要素有權參與產品分配,就等于承認了生產要素創(chuàng)造價值;⑵他們混淆了價值與財富,即混淆了價值與使用價值,從而混淆了創(chuàng)造價值與創(chuàng)造財富和使用價值的要素。⑶借鑒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成果。我們認為,多要素價值論無法成立。⑴關于西方經濟學的多要素價值論,其實西方經濟學發(fā)展本身對它也是逐漸拋棄的。2/2/202323第二章四、關于勞動價值理論的爭論⑵是人們對“價值”本身的含義地理解上存在著嚴重分歧:把它看成是物的屬性還是看成是體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⑶至于認為承認生產要素有權參與產品分配,就等于承認了生產要素創(chuàng)造價值,那只不過是要素價值論的延續(xù),它涉及的實質上是價值創(chuàng)造與價值分配的關系,堅持的是“誰創(chuàng)造、誰分配”的觀點。生產決定分配,分配的依據(jù)只能從生產中去尋找,對此,馬克思有一句非常精辟的概括:“分配關系或分配方式只是表現(xiàn)為生產要素的背面。”2/2/202324第二章第三節(jié)馬克思的價格理論2/2/202325第二章一、關于價格的質和量的規(guī)定性1、質的規(guī)定性:貨幣產生以后,商品價值通過貨幣表現(xiàn),這就是商品價格。2、量的規(guī)定性:是商品同貨幣交換比例的指數(shù)。二、商品價格運動的規(guī)律1、商品的價值是決定價格運動的首要因素。由價格本質所決定;與勞動生產力的變化相聯(lián)系。2、受貨幣價值的影響。這是由商品價格量的規(guī)定性所決定。2/2/202326第二章二、商品價格運動的規(guī)律3、價格運動受供求關系的影響。馬克思在《資本論》第3卷第10章中作了詳細研究。強調:供求只影響價格,使價格與價值偏離,但并不決定價值。4、價格運動受紙幣發(fā)行量的影響。此外,價格運動還受國家經濟政策的影響。2/2/202327第二章三、價格的基本功能和價格形式的矛盾價格具有兩方面的功能:1、具有表現(xiàn)商品價值的功能:既表現(xiàn)價值的質;又表現(xiàn)價值的量。2、具有調節(jié)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功能。①調節(jié)生產。價格高低→企業(yè)收益→擴大或縮小生產規(guī)模。②調節(jié)商品流通。商品價格高低→需求變化。③調節(jié)收入分配。商品價格高低→企業(yè)利潤、消費者支出。④調節(jié)居民消費尤其是消費品的需求,受價格影響很大。2/2/202328第二章三、價格的基本功能和價格形式的矛盾
價格形式的矛盾,是指價格與價值的矛盾,這一矛盾既表現(xiàn)在質上,又表現(xiàn)在量上:
在質上:不是商品,沒有價值,但有價格;在量上:價值量與價格往往不一致,價格有時高于價值,有時低于價值。2/2/202329第二章四、商業(yè)價格理論和農產品價格理論(一)商業(yè)價格理論1、不同商業(yè)部門的資本周轉速度不同,會影響商品的商業(yè)加價。因為各部門商業(yè)資本總量一定,商業(yè)利潤總量就一定。因而商業(yè)加價與不同商業(yè)部門的資本周轉速度成反比。2、同一商業(yè)部門內部,單個商人資本的周轉速度不會影響商業(yè)加價,但會影響他們所獲得的利潤量。一方面,由于競爭,同一部門的同質商品會形成統(tǒng)一的市場價格;另一方面,單個資本周轉快可獲得超額利潤。2/2/202330第二章四、商業(yè)價格理論和農產品價格理論(二)農產品價格理論1、農產品的生產價格農產品的生產價格由劣等地的生產條件決定。2、農產品的市場價格農產品的市場價格由價值決定。這樣劣等地才能獲得平均利潤繳納地租。2/2/202331第二章四、商業(yè)價格理論和農產品價格理論3、壟斷價格。壟斷價格有兩種形式:①由購買欲和支付能力決定的,這種壟斷價格產生地租②由土地所有權所引起的,這是地租產生壟斷價格。2/2/202332第二章第四節(jié)價格改革的實踐
及理論探討2/2/202333第二章一、我國的價格改革
(一)計劃價格體系的建立及其給我國經濟發(fā)展帶來的嚴重后果
1、人民幣計價的價格體系的建立、建國前后穩(wěn)定物價的努力和計劃價格體系的建立⑴人民幣計價的價格體系的建立⑵建國前后穩(wěn)定物價的努力①政治攻勢;②軍事措施;③經濟措施。由于有這一段通貨膨脹的歷史,因此,“穩(wěn)定物價”成為以后30年的重要政策。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隨著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國家在把有關國計民生的主要產品生產幾乎都列入計劃范圍的同時,產品的價格也納入了國家計劃管理的范圍,由國家計劃確定各種產品的價格。這樣,計劃價格體系便逐漸建立起來。2/2/202334第二章(一)計劃價格體系的建立及其給我國經濟發(fā)展帶來的嚴重后果2、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物價波動及政府對策三年困難時期,我國物價發(fā)生了較大波動,中央政府對此極為重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計劃供應、精減城市人口、大幅度提高農產品價格等。3、物價體系不合理的發(fā)現(xiàn),改革物價的設想及中止:1964年,經濟學家對全國物價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了物價體系不合理的存在及其嚴重性,并提出了對物價改革的報告,中央批準了經濟學家的報告,但是,1966年開始的“文革”使這一改革被迫中止。2/2/202335第二章(一)計劃價格體系的建立及其給我國經濟發(fā)展帶來的嚴重后果4、1978年以前價格體系的嚴重不合理狀況:農產品價格偏低,工農業(yè)產品之間存在著剪刀差,農產品之間的比價也不合理;工業(yè)產品的比價關系十分混亂;同類產品的差價沒有拉開,影響技術進步和質量管理;同類產品的地區(qū)差價沒有拉開,使商業(yè)部門沒有積極性;部分產品價格(購銷)倒掛;住宅等公用設施收費過低,使這一支柱產業(yè)無法發(fā)展。2/2/202336第二章(一)計劃價格體系的建立及其給我國經濟發(fā)展帶來的嚴重后果5、價格體系不合理狀況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長期以來人們未能認識到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期階段,因而不重視市場規(guī)律對商品價格的調節(jié),不懂得價格合理與否對經濟發(fā)展的重大影響。②價格管理體系的不合理。以統(tǒng)一定價為要手段,行政干預多功能,經濟手段少,不能適應經濟發(fā)展要求。③長期以來過多的明補暗貼政策,制約了合理價格體系的形式。對第三產業(yè);對虧損企業(yè)實行財政補貼。2/2/202337第二章6、價格體系不合理給中國經濟
發(fā)展帶來的嚴重后果①不利于企業(yè)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不利于搞活企業(yè)。②不利于企業(yè)之間開展平等競爭,不利于經濟核算。③導致生產結構的混亂。加工業(yè)利大,大家爭著發(fā)展,初級產品、原材料生產,積極性不高。④造成了資源和勞動力的浪費。能源價格過低,使企業(yè)不注意節(jié)約。據(jù)1983年的統(tǒng)計,我國每元國民收入的燃料耗費量,是發(fā)達國家的3倍多,是蘇聯(lián)的2倍多。加工業(yè)利大盲目發(fā)展,重復建設嚴重,勞動力也浪費很大。⑤造成城鄉(xiāng)物資交流受阻。2/2/202338第二章(二)價格改革的實踐回顧1、中國的價格改革為什么沒有采取快速到位的方案價格改革存在三種方案:“快速到位”、“中速到位”(8-10年)、“蠕動到位”。實際采用了小步改革,“蠕動到位”和方案,這是因為:⑴農產品的價格上漲是一個過程;⑵農林和礦產資源緊缺,決非放開價格就可以解決問題;2/2/202339第二章1、中國的價格改革為什么
沒有采取快速到位的方案⑶我國產品結構性供不應求嚴重;⑷國有企業(yè)比重大,無法承受價格快速放開的壓力;⑸就業(yè)剛性,無法承受失業(yè)的打擊;⑹短缺經濟,無法控制物價上漲的程度;⑺對外開放過程中,物價隨世界市場的價格波動大等。2/2/202340第二章(二)價格改革的實踐回顧2、價格改革初期的物價上漲及價格改革的基本原則⑴價格改革初期的物價上漲在改革初期,價格會產生上漲,這是必然的:①城市改革開始后,企業(yè)積極性提高,商品供應量提高,但對原材料的需求會大大增加②價格調整,要求提高原材料、燃料、的價格,從而引起連鎖反應。③隨著經濟的開發(fā),世界市場的波動必然會影響國內市場。④糧食價格的提高。2/2/202341第二章⑴價格改革初期的物價上漲但是,物價上漲不會持續(xù)下去,因為:①物價在高水平上趨于比價合理后,各單位積極性提高,生產、供給上去了,物價會因買方市場的形成而不漲或下浮。這是最主要的原因。②我國的貨幣發(fā)行是受到嚴格控制的。③銀行利率的提高,可刺激居民存款的積極性。④物價總水平雖然會上漲,但仍屬于結構性調整,有些產品,如化纖、手表等,不但不漲,反而下降。實踐證明,當時的分析是正確的。2/2/202342第二章2、價格改革初期的物價上漲
及價格改革的基本原則⑵價格改革的基本原則①使價格盡可能接近價值的原則。②國家、企業(yè)、個人有能力承受的原則A、國家承受能力:價格改革主要是結構調整,降價的產品群眾得利;升的部分除企業(yè)消化一部份外,有的是國家給企業(yè)和個人補貼,有的要減免稅收。這就涉及國家的承受能力。B、原材料、燃料、基礎材料漲價后,國家希望企業(yè)利稅不減或仍增加,這就要求企業(yè)內部消化。C、漲價對消費者的沖擊要考慮到群眾的收入水平。③維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wěn)定或上升幅度不大。2/2/202343第二章(二)價格改革的實踐回顧3、我國價格改革經歷的階段我國價格改革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⑴“調放結合,以調為主”的階段(1979-1984年)。“調放結合,以調為主”的含義(教材P86)在價格調整的同時,對價格管理體制改革進行了探索。2/2/202344第二章3、我國價格改革經歷的階段⑵“調放結合,以放為主”階段(1984-1991年)。含義(教材P87)。說明:從85年開始生產資料實行價格“雙軌制”。價格雙軌制是指在同一時間、同一市場上,同一商品有兩種價格,一是計劃價格,一是市場價格。⑶建立市場價格機制和管理體制的新階段(1992年以后)。1992年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價格改革的目標也就明確:建立市場形成價格的價格機制。至2001年上半年,國家管理的價格清單只?!耙粡埣垺薄?/2/202345第二章二、價格理論問題探討(一)在通貨緊縮條件下貨幣政策是否失效的問題判斷貨幣政策是否失效的分歧焦點,是通貨緊縮是否會導致“流動性陷阱”?!傲鲃有韵葳濉笔莿P恩斯在《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提出的,它是指由于利率降至極低水平,貨幣需求會變?yōu)闊o限大,幾乎每人都只愿持有流動性強的現(xiàn)金,而不愿進行投資、持有債務票據(jù)的現(xiàn)象。2/2/202346第二章(一)在通貨緊縮條件下貨幣政策是否失效的問題一種觀點認為,中國與日本一樣,也陷入了流動性陷阱,因而使貨幣政策失效。其理由是:⑴實際利率攀升,“逼著”央行不斷下調名義利率,利率下調效應遞減。⑵央行擴大貨幣供應量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貨幣流通速度的降低所抵消。2/2/202347第二章(一)在通貨緊縮條件下貨幣政策是否失效的問題另一種觀點認為,我國并沒有陷入流動性陷阱,通貨緊縮時期貨幣政策仍然可以有所作為。其理由是:⑴利率水平還有下調的空間。⑵人們對貨幣的流動性需求沒有達到完全彈性。⑶投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京出境合同范例
- 辦理抵押賒銷合同范例
- 2025年度新型金融產品合同擔保期限規(guī)定及風險管理細則
- 2025年度區(qū)塊鏈技術應用合同-@-1
- 年產10萬噸調味料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議書
- 醫(yī)療物資購銷合同范例
- 農民承包煤礦合同范本
- 儀器維保服務合同范例
- 代理全轉讓合同范例
- 公租房贈與合同范例
- 《簡易方程》集體備課
- (完整文本版)小學英語音標測試100題
- 醫(yī)院電梯安全操作培訓記錄
- 《統(tǒng)計分析與SPSS的應用(第7版)》課件全套 第1-12章 SPSS統(tǒng)計分析軟件概述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含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揚塵治理檢查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小學生數(shù)學提問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3600字
- 中專數(shù)學(基礎模塊)上冊課件
- 智慧農業(yè)整體解決方案
- 總經理權責授權書
- 家具廠規(guī)章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