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方翻譯簡史(漢語版)西方翻譯史約兩千年。這段歷史為我們積累了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我們應當認真總結前人的翻譯經(jīng)驗,批判地吸收前人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理論、方法,以便繼續(xù)提高我們的翻譯水平,發(fā)展我們的翻譯事業(yè)。西方翻譯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紀揭開它的第一頁的。從廣義上說,西方最早的譯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紀之間,七十二名猶太學者在埃及亞歷山大城翻譯的《圣經(jīng)?舊約》,即《七十子希臘文本》;從嚴格的意義上說,西方的第一部譯作是在約公元前三世紀中葉安德羅尼柯在羅馬用拉丁語翻譯的希臘荷馬史詩《奧德塞》。不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是在公元前三世紀問世,因此可以說西方的翻譯活動自古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整個西方發(fā)展史上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一、 西方翻譯活動簡介(一) 古代西方翻譯縱觀全過程,西方的翻譯在歷史上前后曾出現(xiàn)過六次高潮或可分為六個大的階段。首先是肇始階段。公元前四世紀末,盛級一時的希臘奴隸社會開始衰落,羅馬逐漸強大起來。但是,當時的希臘文化仍優(yōu)于羅馬文化,因而對羅馬有著巨大的吸引力。翻譯介紹希臘古典作品的活動可能即始于這一時期或始于更早的時期。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紀中葉,有文字記錄的翻譯確已問世。被譽為羅馬文學三大鼻祖的安德羅尼柯、涅維烏斯和恩尼烏斯,以及后來的普勞圖斯、泰倫斯等大文學家都用拉丁語翻譯或改編荷馬的史詩和埃斯庫羅斯、索??死账埂W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臘戲劇作品。這是歐洲也是整個西方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翻譯活動,其歷史功績在于:——它開創(chuàng)了翻譯的局面,把古希臘文學特別是戲劇介紹到了羅馬,促進了羅馬文學的誕生和發(fā)展,對于羅馬以至日后西方繼承古希臘文學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第二個翻譯高潮涌現(xiàn)于羅馬帝國的后期至中世紀初期,是宗教性質(zhì)的。在西方,宗教勢力歷來強大而頑固,基督教教會一向敵視世俗文學,極力發(fā)展為自身服務的宗教文化。作為基督教思想來源和精神武器的《圣經(jīng)》,自然成了宗教界信仰的經(jīng)典。《圣經(jīng)》由希伯萊語和希臘語寫成,必須譯成拉丁語才能為羅馬人所普遍接受。因此在較早時期就有人將《圣經(jīng)》譯成拉丁語,到公元四世紀這一譯事活動達到了高潮,其結果就是出現(xiàn)了形形色色的譯本。以哲羅姆于382至405年翻譯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經(jīng)》為欽定本,標志著《圣經(jīng)》翻譯取得了與世俗文學翻譯分庭抗禮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羅馬帝國和中世紀初期,教會在文化上取得了公斷地位,《圣經(jīng)》和其他宗教作品的詮釋和翻譯得到進一步加強。隨著歐洲進入封建社會,"蠻族"建立各自的國家,宗教翻譯便占有更大的市場,《圣經(jīng)》被相繼譯成各"蠻族"的語言,有的譯本甚至成為有關民族語言的第一批文學材料。(二) 中世紀西方翻譯中世紀中期,即十一至十二世紀之間,西方翻譯家們云集西班牙的托萊多,把大批作品從阿拉伯語議成拉丁語。這是歷史上少有的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觸,也是西方翻譯史上的第三個高潮。原來早在九世紀和十世紀,敘利亞學者就來到雅典,把大批希臘典籍譯成古敘利亞語,帶回巴格達。在巴格達,阿拉伯人又把這些著作譯成阿拉伯語,巴格達一時成為阿拉伯人研究古希臘文化的中心。后來,在托萊多譯成拉丁語的許多希臘典籍便是從這些阿拉伯文譯本轉(zhuǎn)譯的。于是,托萊多成為歐洲的學術中心(類似于巴格達的"翻譯院"),翻譯及學術活動延續(xù)達百余年之久,影響是非常深遠的。(三) 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方翻譯十四至十六世紀歐洲發(fā)生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思想和文學革新的大運動,也是西方翻譯史上的一次大發(fā)展。特別是文藝復興運動在西歐各國普遍展開的十六世紀及爾后一個時期,翻譯活動達到了前所未見的高峰。翻譯活動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學、文學、宗教等各個領域,涉及到古代和當代的主要作品,產(chǎn)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譯家和一系列優(yōu)秀的翻譯作品。在德國,宗教改革家路德順從民眾的意愿,采用民眾的語言,于1522至1534年翻譯刊行第一部〃民眾的圣經(jīng)〃,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德語發(fā)展的新紀元。在法國,文學翻譯家雅克阿米歐(1513-1593?)先后用了十七年(1542-1559年)時間,譯出了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比較列傳》(簡稱《名人傳》),查普曼1598至1616年譯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弗羅里歐1603年所譯蒙田的《散文集》,乃是英語文學譯著中一群燦爛的明星。而1611年《欽定圣經(jīng)譯本》的翻譯出版則標志著英國翻譯史上又一次大發(fā)展。它以其英語風格的地道、通俗和優(yōu)美贏得了"英語中最偉大的譯著"的盛譽,在長時期里成為英國唯一家喻戶曉、人手一冊的經(jīng)典作品,對現(xiàn)代英語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總之,文藝復興時期乃是西方(主要是西歐)翻譯發(fā)展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它標志著民族語言在文學領域和翻譯中的地位終于得到鞏固,同時也表明翻譯對民族語言、文學和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文藝復興后,從十七世紀下半葉至十二世紀上半葉,西方各國的翻譯繼續(xù)向前發(fā)展。雖然就其規(guī)模和影響而言,這一時期的翻譯比不上文藝復興時期,但仍然涌現(xiàn)出大量的優(yōu)秀譯著。其最大特點是,翻譯家們不僅繼續(xù)翻譯古典著作,而且對近代的和當代的作品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興趣。塞萬提斯、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歌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譯成各國文字,東方文學的譯品也陸續(xù)問世。(四) 現(xiàn)代西方翻譯西方翻譯的第六個大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的翻譯活動。二次大戰(zhàn)后,西方進入相對穩(wěn)定的時期,生產(chǎn)得到發(fā)展,經(jīng)濟逐漸恢復,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這是翻譯事業(yè)繁榮興旺的物質(zhì)基礎。由于時代的演變,翻譯的特點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新時期的翻譯從范圍、規(guī)模、作用直至形式,都與過去任何時期大不相同,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首先是翻譯范圍的擴大。傳統(tǒng)的翻譯主要集中在文學、宗教作品的翻譯上,這個時期的翻譯則擴大到了其他領域,尤其是科技、商業(yè)領域。其次,翻譯的規(guī)模大大超過了以往。過去,翻譯主要是少數(shù)文豪巨匠的事業(yè);而今,翻譯已成為一項專門的職業(yè),不僅文學家、哲學家、神學家從事翻譯,而且還有一支力量雄厚、經(jīng)過專門訓練的專業(yè)隊伍承擔著各式各樣的翻譯任務。再者,翻譯的作用也為以往所不可企及。特別是在聯(lián)合國和歐洲共同市場形成之后,西方各國之間在文學、藝術、科學、技術、政治、經(jīng)濟等各個領域的交流和交往日益頻繁、密切,所有這些交際活動都是通過翻譯進行的,因為翻譯在其間起著越來越大的實際作用。最后,翻譯事業(yè)發(fā)展的形式也有了很大變化和進步。這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興辦高等翻譯教育,如法國、瑞士、比利時設有翻譯學校或?qū)W府,英、美、蘇等國在大學高年級開設翻譯班(TranslationWorkshop),以培養(yǎng)翻譯人員;(二)成立翻譯組織以聚集翻譯力量,最大的國際性組織有國際翻譯工作者聯(lián)合會(簡稱"國際譯聯(lián)")以及國際筆譯、口譯協(xié)會和各國的譯協(xié);(三)打破傳統(tǒng)方式,發(fā)展機器翻譯。這第三點實際上是新時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自1946年英美學者首次討論用計算機做翻譯的可能性以來,翻譯機器的研制和運用經(jīng)過近四十年的曲折歷程,已日益顯示出生命力。它是對幾千年來傳統(tǒng)的手工翻譯的挑戰(zhàn),也是翻譯史上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革命。目前,西方翻譯事業(yè)仍處于第六次高潮之中;今后向何處發(fā)展,第六次高潮會持續(xù)多久,眼下尚難預測。(新的趨勢的本地化的出現(xiàn)與發(fā)展。)二、西方譯論簡介西方翻譯史的另一個側(cè)面是翻譯理論的發(fā)展。同其他的領域的活動一樣,翻譯并不依賴理論而存在,然而,翻譯的實踐總是引出理論并推動理論的進步,理論又反過來指導實踐,促進翻譯事業(yè)的發(fā)展。西方最早的翻譯理論家是羅馬帝國時期的西塞羅。他首次把翻譯區(qū)分〃作為解釋員"(utinterpres)和作為演說家(utorator)的翻譯。西塞羅是從修辭學家、演說家的角度看待翻譯的。所謂"作為解釋員"的翻譯是指沒有創(chuàng)造性的翻譯,而所謂"作為演說家"的翻譯則是指具有創(chuàng)造性、可與原著媲美的翻譯。這樣,西塞羅便厘定了翻譯的兩種基本方法,從而開拓了翻譯理論和方法研究的園地。自西塞羅以來,西方翻譯理論史便圍繞著直譯與意譯、死譯與活譯、忠實與不忠實、準確(accuracy)與不準確(inaccuracy)的問題向前發(fā)展。繼西塞羅之后,西方翻譯史擁有一大批優(yōu)秀的翻譯理論家。他們在不同時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理論和觀點。在古代,除西塞羅的直譯和意譯的兩分法外,還有昆體良的"與原作競爭"和哲羅姆的"文學用意譯,《圣經(jīng)》用直譯"之說;有奧古斯丁的《圣經(jīng)》翻譯憑"上帝的感召"和他的有關語言符號理論。在中世紀,有波伊提烏的寧要"內(nèi)容準確",不要"風格優(yōu)雅"的直譯主張和譯者應當放棄主觀判斷權的客觀主義觀點;有但丁的"文學不可譯"論。在文藝復興時期,有伊拉斯莫的不屈從神學權威、《圣經(jīng)》翻譯靠譯者的語言知識和路德的翻譯必須采用民眾語言的人文主義觀點;有多雷的譯者必須理解原文內(nèi)容、通曉兩種語言、避免逐字對譯、采用通俗形式、講究譯作風格的"翻譯五原則".在十七至十九世紀,有巴托的"作者是主人"(譯者是仆人)、譯文必須"不增不減不改"的準確翻譯理論;有德萊頓的"直譯"、"意譯"、"擬作"的翻譯三分法和翻譯是藝術的觀點;有泰特勒的優(yōu)秀譯作的標準?qu。t;譯作應完全復寫出原作的思想、譯作的風格和手法應和原作屬于同一性質(zhì)、譯作應具備原作所具備的通順"等翻譯三原則,有施萊爾馬赫的口譯和筆譯、文學翻譯與機械性翻譯的區(qū)分;有洪堡的語言決定世界觀和可譯性與不可譯性的理論;有阿諾德的"翻譯荷馬必須正確把握住荷馬特征"的觀點。在二十世紀,有費道羅夫的翻譯理論首先"需要從語言學方面來研究"、翻譯理論由翻譯史、翻譯總論和翻譯分論三部分組成的觀點;有雅克布遜的"語內(nèi)翻譯"、"語際翻譯"、"符際翻譯"的三類別;有列維的"翻譯應為使讀者產(chǎn)生錯覺"、"翻譯是一種作決定的過程"和加切奇拉澤的"翻譯永遠是原作藝術現(xiàn)實的反映"、"文藝翻譯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的文學翻譯理論;有弗斯、卡特弗德的翻譯在于"語言環(huán)境對等"的語言學翻譯理論;有奈達的"等同的讀者反應"和"翻譯即交際"的理論??梢哉f,所有這些主要觀點都是構成西方翻譯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另一個側(cè)面說,西方翻譯理論有主要由兩條不同的線構成。一條是文藝學翻譯線。這是一條最古老的線,從泰倫斯等古代戲劇翻譯家一直延伸到現(xiàn)代翻譯理論家(捷克的)列維和(蘇聯(lián)的)加切奇拉澤。按照這條線,翻譯被認為是一種文學藝術,翻譯的重點是進行再創(chuàng)造。理論家們除不斷討論直譯和意譯、死譯與活譯的利弊外,對翻譯的目的和效果也進行了分析。他們強調(diào)尊重譯入語文化,講究譯文的風格和文學性,要求譯者具有天賦的文學才華。另一條線從古代的奧古斯丁延伸到二十世紀的結構語言學派,是語言學翻譯理論線。它把翻譯理論和語義、語法作用的分析緊密結合起來,從語言的使用技巧上論述翻譯,認為翻譯旨在產(chǎn)生一種與原文語義對等的譯文,并力求說明如何從詞匯和語法結構上產(chǎn)生這種語義上的對策。這兩條線都各有其偏頗之處。文藝學翻譯理論強調(diào)翻譯的目的和結果,從宏觀上強調(diào)譯文的藝術效果,不甚研究翻譯的實際過程和語言的使用技巧問題,也忽略非文藝作品的翻譯和文藝作品翻譯中的非創(chuàng)造功能。語言學翻譯理論的缺陷是,不甚注意作品的美學功能,忽略文藝作品的藝術再現(xiàn),理論分析往往局限于單個的詞、句子或語法現(xiàn)象,而忽略話語結構這一更為廣泛的內(nèi)容。直到最近十年來,隨著語言學和翻譯理論研究的深入,這種缺陷才開始有所修正。從發(fā)展的趨勢看,語言學翻譯理論線已占據(jù)現(xiàn)代翻譯理論研究中的主導地位。理論家大都一致認為,翻譯屬于語言學的研究范圍,是應用語言學和對比語言學的研究范圍,是應用語言學和對比語言學的一個分支,與語義學有著密切關系,同時又與文藝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控制論、信息論等多種科學有關。必須看到,不論是文藝學翻譯理論還是語言學翻譯理論,它們乃是相輔相成的。翻譯既不是在所有時候都是創(chuàng)造性、文學性的,也不是在所有時候都只是傳遞客觀信息的。尤其重要的是,翻譯理論的研究必須與實踐緊密結合,以指導翻譯實踐、揭示翻譯活動的客觀的和內(nèi)在的規(guī)律為其唯一的目的。否則,翻譯理論就會失去它的生命力。中國翻譯簡史我國的翻譯有著數(shù)千年的歷史。打開這一翻譯史冊,我們可以看到翻譯高潮迭起,翻譯家難以計數(shù),翻譯理論博大精深。了解這一歷史不僅有助于我們繼承我們的先人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而且也有助于我們今天更加深入認識和發(fā)展我們的翻譯事業(yè)。簡單說來,中國的翻譯史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一、漢代-秦符時期;二、隋-唐-宋時期;三、明清時期;四、五四時期;五、新中過成立至今。一、漢代-秦符時期中國的翻譯活動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代。當時的諸侯國家相互之間交往就出現(xiàn)了翻譯,如楚國王子去越國時就求助過翻譯。當然這種翻譯還談不上是語際翻譯。中國真正稱得上語際翻譯的活動應該說是始于西漢的哀帝時期的佛經(jīng)翻譯。那時有個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國來口傳一些簡單的佛經(jīng)經(jīng)句。到了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八四年),佛經(jīng)翻譯就正式開始了。譯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人,他翻譯了《安般守意經(jīng)》等三十多部佛經(jīng)。后來月支人支婁迦讖(又叫婁迦讖)來到了中國,他翻譯了十多部佛經(jīng)。支婁迦讖譯筆生硬,基本上是字對字、句對句地翻譯,中國讀者不易看懂。中國翻譯界現(xiàn)在的直譯和意譯之爭大概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支婁迦讖有個學生叫支亮,之亮有個弟子叫支謙。他們?nèi)颂柗Q"三支",是當時翻譯佛經(jīng)非常有名的譯者。與"三支"同時從事佛經(jīng)翻譯的還有竺法護。他也是月支人,是當時的佛經(jīng)翻譯名家,總共譯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經(jīng),對佛經(jīng)在中國的流傳貢獻不小。竺法護和"三支"一道被人稱作月之派。不過,這一時期的佛經(jīng)翻譯活動還只是民間私人事業(yè)。到了符秦時代,佛經(jīng)翻譯活動就組織有序了。當時主要的組織者是釋道安。在他的主持下設置了譯場,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佛經(jīng)翻譯。由于釋道安本人不懂梵文,惟恐譯文失真,因此他主張嚴格的詞對詞、句對句(wordforword,lineforline的直譯。當時的佛經(jīng)《鞞婆沙》就是按此方法從梵文譯成漢語的。為了把握好譯文的質(zhì)量,釋道安在此期間請來了著名的翻譯家天竺(即印度)人鳩摩羅什。鳩氏考證了以前的佛經(jīng)翻譯,批評了翻譯的風格,檢討了翻譯的方法。他主張意譯,糾正了過去音譯的弱點,提倡譯者署名,以示負責。他翻譯了三百多卷佛經(jīng)文獻,如《金剛經(jīng)》、《法華經(jīng)》、《十二門論》、《中觀論》、《維摩經(jīng)》等。其譯文神情并茂、妙趣盎然,堪稱當時的上乘之譯作,至今仍被視為我國文學翻譯的奠基石。到了南北朝時期,梁武帝特聘印度佛教學者真諦Paramartha,499-569)到中國來翻譯佛經(jīng)。真諦在華期間共翻譯了四十九部經(jīng)書,其中尤以《攝大乘論》的翻譯響譽華夏,對中國佛教思想影響較大。二、隋-唐-宋時代從隋代(公元五九0年)到唐代,這段時間是我國翻譯事業(yè)高度發(fā)達時期。隋代歷史較短,譯者和譯作都很少。比較有名的翻譯家有釋彥琮(俗姓李,趙郡柏人)。他是譯經(jīng)史上第一位中國僧人。一生翻譯了佛經(jīng)23部100余卷。彥琮在他撰寫的《辨證論》中總結翻譯經(jīng)驗,提出了作好佛經(jīng)翻譯的八項條件:1)誠心受法,志愿益人,不憚久時(誠心熱愛佛法,立志幫助別人,不怕費時長久);2)將踐覺場,先牢戒足,不染譏惡(品行端正,忠實可信,不惹旁人譏疑);3)荃曉三藏,義貫兩乘,不苦闇滯(博覽經(jīng)典,通達義旨。不存在暗昧疑難的問題);4)旁涉墳史,工綴典詞,不過魯拙(涉獵中國經(jīng)史,兼擅文學,不要過于疏拙);5)襟抱平恕。器量虛融,不好專執(zhí)(度量寬和,虛心求益,不可武斷固執(zhí));6)耽于道術,淡于名利,不欲高炫(深愛道術,淡于名利,不想出風頭);7)要識梵言,乃閑正譯,不墜彼學(精通梵文,熟悉正確的翻譯方法,不失梵文所載的義理);8)薄閱蒼雅,粗諳篆隸。不昧此文(兼通中訓詁之學,不使譯本文字欠準確)。彥琮還說,"八者備矣,方是得人".這八條說的是譯者的修養(yǎng)問題,至今仍有參考價值。在彥琮以后,出現(xiàn)了我國古代翻譯界的巨星玄奘(俗稱三藏法師)。他和上述鳩摩羅什、真諦一起號稱華夏三大翻譯家。玄奘在唐太宗貞觀二年(公元六二八年)從長安出發(fā)去印度取經(jīng),十七年后才回國。他帶回佛經(jīng)六百五十七部,主持了中國古代史上規(guī)模最大、組織最為健全的譯場,在十九年間譯出了七十五部佛經(jīng),共一三三五卷。玄奘不僅將梵文譯成漢語,而且還將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譯成梵文,是第一個將漢語著作向外國人介紹的中國人。玄奘所主持的譯場在組織方面更為健全。據(jù)《宋高僧傳》記載,唐代的翻譯職司多至11種:1)譯主,為全場主腦,精通梵文,深廣佛理。遇有疑難,能判斷解決;2)證義,為譯主的助手,凡已譯的意義與梵文有和差殊,均由他和譯主商討;3)證文,或稱證梵本,譯主誦梵文時,由他注意原文有無訛誤;4)度語,根據(jù)梵文文字音改記成漢字,又稱書字;5)筆受,把錄下來的梵文字音譯成漢文;6)綴文,整理譯文,使之符合漢語習慣;7)參譯,既校勘原文是否有誤,又用譯文回證原文有無歧異;8)刊定,因中外文體不同,故每行每節(jié)須去其蕪冗重復;9)潤文,從修辭上對譯文加以潤飾;10)梵唄,譯文完成后,用梵文讀音的法子來念唱,看音調(diào)是否協(xié)調(diào),便于僧侶誦讀;11)監(jiān)護大使,欽命大臣監(jiān)閱譯經(jīng)。玄奘在翻譯理論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他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翻譯實踐提出了"既須求真,又須喻俗"的翻譯標準,意即"忠實""通順",直到今天仍有指導意義。他還在翻譯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多種翻譯技巧。據(jù)印度學者柏樂天和我國學者張建木的研究結果顯示,玄奘運用了下列翻譯技巧:1)補充法(就是現(xiàn)在我們常說的增詞法);2)省略法(即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減詞法);3)變位法(即根據(jù)需要調(diào)整句序或詞序);4)分合法(大致與現(xiàn)在所說分譯法和合譯法相同);5)譯名假借法(即用另一種譯名來改譯常用的專門術語);6)代詞還原法(即把原來的代名詞譯成代名詞所代的名詞)。這些技巧對今天的翻譯實踐同樣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與玄奘同時的還有失義難陀、義凈、一行、不空等譯者,也都譯了許多佛經(jīng)。唐末無人赴印度求經(jīng),佛經(jīng)翻譯事業(yè)逐漸衰微。到了宋代,佛經(jīng)翻譯已遠不如唐初的極盛時期。在北宋的乾德開寶年間,宋太祖曾派人西去求經(jīng),印度也派名僧東來華夏傳法。宋太祖也曾在開封的太平興國寺內(nèi)興修了譯經(jīng)院,專事佛經(jīng)翻譯。雖譯場組織極其完備,譯經(jīng)種數(shù)幾乎接近唐代,但質(zhì)量卻不如唐代。當時有名的僧侶譯者主要有天息、法護等人。在翻譯理論方面頗有貢獻的要數(shù)贊寧(俗姓高,今浙江德清人)。他曾歸納了以往譯經(jīng)的各種情況,提出了解決翻譯過程中各類矛盾的六種辦法。這是對我國唐代翻譯理論的繼續(xù)和發(fā)展,是我國翻譯論庫中的寶貴財富。到了南宋,由于社會動蕩等原因,佛經(jīng)翻譯已是寥寥無幾,史書的記載中無一例翻譯。在其后的元代,統(tǒng)治者曾下昭拔合恩巴、管主八等人翻譯佛經(jīng),但譯作只有十幾部,翻譯理論方面的探討更是無從談起。翻譯事業(yè)基本處于停滯狀態(tài)。三、明清時代在明代的二百多年歷史中,佛經(jīng)翻譯呈現(xiàn)一片衰落的局面。佛經(jīng)譯者只有智光等一、二人,譯了幾部經(jīng)書。但到了明代萬歷年間直至清朝"新學"時期,我國出現(xiàn)了以徐光啟、林紓(琴南)、嚴復(又陵)等為代表的介紹西歐各國科學、文學、哲學的翻譯家。明代徐光啟和意大利人利馬竇合作,翻譯了歐幾里得的《幾何原理》、《測量法義》等書。清代的林紓(1852.11.8-1924.10.9)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筆記的方式翻譯了一百八十四種西方文學作品,達一千萬字以上。所譯小說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遺事》(LaDameauxCamelias)、《黑奴呼天錄》(UncleTom'sCabin)、《塊肉余生述》(DavidCopperfield)、《王子復仇記》(Hamlet)等。林紓本人不懂外文,因而他的譯作刪減、遺漏、隨意添加之處甚多。但是林紓的翻譯對于中國讀者了解西方文學作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嚴復(1954.1.18-1921.10.27)是我國清末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啟蒙思想家。他從光緒二十四年到宣統(tǒng)三年(公元1898-1911)這三十年間翻譯了不少西方政治經(jīng)濟學說,如赫胥黎(T.H.Huxley)的《天演論》(EvolutionandEthicsandOtherEssays)、亞當?斯密(A.Smith)的《原富》(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oftheWealthofNations)、孟德斯鳩(C.L.S.Montesquieu)的《法意》(L'espritdesLois)、斯賓塞爾(H.Spencer)的《群學肆言》(OnLiberty)、甄克思(E.Jenks)的《社會通詮》(AHistoryofPolitics)等。嚴復每譯一書,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義,常借西方著名資產(chǎn)階級思想家的著作表達自己的思想。他譯書往往加上許多按語,發(fā)揮自己的見解。嚴復"曾經(jīng)查過漢晉六朝翻譯佛經(jīng)的方法"(魯迅《二心集》),在參照古代佛經(jīng)翻譯經(jīng)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翻譯實踐,在《天演論》(公元一八九八年出版)卷首的《譯例言》中提出著名的"信、達、雅"翻譯標準。他說:"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有人因此認為嚴復偏重于"達",把"信"、"達"相互對立起來。事實上,嚴復曾緊接著解釋道:"至原文詞理本深,難于共喻,則當前后引襯,以顯其意,凡此經(jīng)營,皆所以為達,為達即所以為信也。"這說明嚴復并沒有把"信"、"達"割裂開來,他主張的"信"是"意義不倍(背)本文","達"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盡譯文語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顯,為"達"也是為"信",兩者是統(tǒng)一的。但嚴復對"雅"的解釋今天看來是不足取的。他的"雅"是指脫離原文而片面追求譯文本身的古雅。他認為只有譯文本身采用"漢以前字法句法"——實際上即所謂上等的文言文,才算登大雅之堂。嚴復自己在翻譯實踐中所遵循的也是"與其傷雅,毋寧失真",因而譯文不但艱深難懂,又不忠實于原文,類似改編。有人說嚴復用一個"雅"字打消了"信"和"達",這個批評不是沒有根據(jù)的。不過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嚴復重視譯文文字潤飾這一點卻是值得我們注意的。盡管嚴復對"信、達、雅"翻譯標準的解釋因時代的限制而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許多年來,該標準始終沒有被我國翻譯界所廢棄,原因在于:這三個字的提法簡明扼要,又有層次主次突出;三者之中,信和達二者之中,信猶為重要。因此有些翻譯工作者仍然沿用著三個字作為當今的翻譯標準,但舊瓶裝新瓶,已賦予新的內(nèi)容和要求。例如,他們認為"雅"已不在是嚴復所指的"爾雅"和"用漢以前字法句法",而是指"保存原作的風格"問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嚴復出版《天演論》前數(shù)年,《馬氏文通》的作者馬建忠于公元一八九四年在他寫的《擬投翻譯書院議》中已發(fā)揮了他所認為的"善譯"的見解。馬建忠的"善譯"標準包括三大要求:第一、譯者先要對兩種語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異同;第二、弄清原文的意義、精神和語氣,把它傳達出來;第三、譯文和原文毫無出入,"譯成之文,適如其所譯".這些要求是很高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他本人專研究語法而沒有搞翻譯的工作,因此他對"善譯"的見解,被后人忽略了。四、五四時期"五四"是我國近代翻譯史的分水嶺。"五四"以前的最顯著的表現(xiàn)是以嚴復、林紓等為代表翻譯了一系列西方資產(chǎn)階級學術名著和文學作品。"五四"以后,我國翻譯事業(yè)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開始介紹馬列主義經(jīng)典著作和無產(chǎn)階級文學作品?!豆伯a(chǎn)黨宣言》的譯文就發(fā)表在"五四"時期。這一時期的翻譯工作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變化。白話文代替了文言文。東西方各國優(yōu)秀文學作品,特別是俄國和蘇聯(lián)的作品,開始由我國近代翻譯史上卓越的先驅(qū)者魯迅、瞿秋白等前輩介紹進來。魯迅是翻譯工作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典型。他和瞿秋白兩人關于翻譯問題的通訊,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應遵循的基本翻譯原則。他譯過許多俄國和蘇聯(lián)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如《毀滅》、《死魂靈》等。他和瞿秋白通過翻譯實踐,總結了許多寶貴的經(jīng)驗。魯迅對翻譯標準的主要觀點是:"凡是翻譯,必須兼顧著兩面,一當然力求其易解,一則保持著原文的風資。"魯迅竭力反對當時那種"牛頭不對馬嘴"、"削鼻剜眼"的胡譯,亂譯,他針對有人所謂"與其順而不信"而提出了"寧信而不順"這一原則。當然,魯迅這條原則有"矯枉必須過正"的意味,但與借此作擋箭牌的"硬譯"、"死譯"實無共同之處。魯迅主張直譯,是為了照顧輸入新表現(xiàn)法和保持原作的風貌,這于借直譯作擋箭牌的"死譯"也是絲毫無共同之處的。他們二人對待翻譯工作的態(tài)度都十分嚴肅,至今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五、新中國成立至今一九四九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翻譯事業(yè)也得到了解放。從那時起,翻譯工作在黨的領導下,一直是社會主義新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斷迅速發(fā)展,取得巨大成績,在翻譯理論方面也日益充實完善。這一時期的翻譯工作有以下幾個特點:(一) 翻譯工作者在黨的領導下,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tǒng)的進行工作,逐步取代了搶譯、亂譯和重復浪費的現(xiàn)象;(二) 翻譯作品質(zhì)量大大提高,逐漸克服了粗枝大葉、不負責的風氣;(三) 翻譯工作者為了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開展了批評于自我批評,逐漸消除了過去各種不良現(xiàn)象和無人過問的狀況;(四) 翻譯工作者不僅肩負者外譯漢的任務;對翻譯標準的認識日趨統(tǒng)一,有效的推動了我國的翻譯工作。特別是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我國廣大翻譯工作者也積極響應黨的號召,通過認真的辛勤的翻譯勞動,介紹和交流先進科技知識、優(yōu)秀文藝作品以及民族文化,為我國四個現(xiàn)代化和世界和平不斷做出新的貢獻。中西譯論簡介古羅馬帝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演說家西塞羅首先提出了“解釋員”式的翻譯和“演說家”式的翻譯,大致相當于我們今天常說的直譯與意譯。此為翻譯原則之濫觴,其后有中世紀但丁的“文學不可譯”論、文藝復興時期路德的“人文主義翻譯”觀、法國多雷的“翻譯五原則”、十七至十九世紀法國巴托的“準確翻譯”論、英國德萊頓的“翻譯三分法、”泰特勒的“翻譯三原則”、德國施萊爾馬赫的“翻譯區(qū)分論”、洪堡的“語言哲學觀”和“可譯與不可譯”理論、二十世紀蘇聯(lián)的費道羅夫、英國的卡特福德、法國的穆南等的翻譯語言學理論、美國雅可布遜的“翻譯三分類”理論、蘇聯(lián)列維、加切奇拉澤的文藝翻譯理論、法國塞萊斯科維奇和勒代雷的“釋意”理論、美國奈達的等效論以及英國彼得?紐馬克的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理論。此外還有多元系統(tǒng)理論、翻譯綜合法、文化構建理論、對比篇章語言學理論、功能翻譯理論、翻譯語用學理論、翻譯教學理論、翻譯學理論等。下面簡要介紹西方比較重要的翻譯理論家的譯論。西塞羅(MarcusTuliusCicero,106BC-43BC)西塞羅是古羅馬政治家、雄辯家和哲學家。他翻譯過荷馬的《奧德賽》以及柏拉圖等古希臘先哲的著作。在他之前的公元三世紀中葉安羅尼柯已將《奧德賽》譯成拉丁文,這大概是西方最早的譯事。西塞羅則是西方最早的翻譯理論家之一,但有關翻譯的論述不多,主要見于《論最優(yōu)秀的演說家》(Deoptimogenereoratorum)和《論善與惡之定義》(Definibusbonorumetmalorum)這兩本書中??傮w來看,他是個意譯派或風格派。他說他自己的翻譯就“保留了原語的總體風貌和感染力”(Ipreservedthegeneralstyleandforceofthelanguage)。譯者不必逐字死譯,直譯是缺乏技巧的表現(xiàn)。譯文須符合譯入語的習慣,這樣才能打動譯文讀者。他還主張譯作應當超過原作,這與我國當代翻譯家許淵沖的翻譯“競賽論”和“優(yōu)勢論”觀點近似。賀拉斯(Horace,65BC-8BC)賀拉斯為古羅馬著名詩人和政治家,其代表作為《詩藝》(ArsPoetica)。他主張譯者不要逐詞直譯,不要跟著原作者亦步亦趨地模仿,否則既對不起譯者的良知,也違背翻譯的法則。他認為譯者不必忠實原文,而應忠實于他的客戶。這與傳統(tǒng)的等值觀背道而馳。因為他那個時代還不存在什么神圣的文本,那個時代的翻譯是為商業(yè)談判和交易服務的,顯而易見翻譯委托人的意愿凌駕于所譯文本的忠實性之上,這與我們今天翻譯逐步走向商業(yè)化市場化的情形相似。而忠實于原作者及其作品的“等值觀”與神圣經(jīng)典如《圣經(jīng)》的翻譯有著深厚的淵源。上帝和圣人的話是絕不容歪曲的,因而“直譯”、“忠實”,“等值”等翻譯觀念在人類翻譯史一直占據(jù)著主導地位。只是到了今天,在解構主義、后殖民主義思潮的沖擊下,隨著權威被顛覆、中心被解構,鐵板一塊的傳統(tǒng)翻譯觀念開始裂變、重構。圣?杰羅姆(或譯圣哲羅姆)SaintJerome,c.331-c.420AD)圣杰羅姆是教皇達馬塞斯的神學顧問,公元四世紀最有學問的僧侶。他是拉丁文圣經(jīng)的譯者。他主張翻譯應當盡可能忠實于原文,字字對應。好詞典是做到字字忠實的保證。沒有必要培訓好譯者,更無必要給譯者以優(yōu)厚的報酬。他的這種翻譯觀念對后世影響很大。多雷(又譯多萊,EtienneDolet)法國譯論之父。著有《論佳譯之方法》(1540),提出翻譯五原則。1)譯者必須完全理解他所譯作品的意思和作品的內(nèi)容。2)譯者必須掌握翻譯時使用的兩種語言。3)譯者不應該屈從到逐字翻譯的地步。只有不受原文詞序的束縛,譯者才能以句子為落腳點,使作者的意圖得到表現(xiàn),同時也能奇妙地保持原語與譯語的特點。4)譯者必須遵守”約定俗成”的用法。5)譯者必須注意表達的和諧,保證措辭的連貫性,相互銜接,同時要優(yōu)美,不僅賞心,而且悅耳。德萊頓(JohnDryden,1631-1700)約翰?德萊頓,英國詩人、翻譯家和翻譯理論家。他認為翻譯是一門藝術,譯者必須具有藝術家的氣質(zhì),具有敏銳的藝術鑒賞力和豐富的表現(xiàn)力才能把捉和再現(xiàn)原作的藝術特征。他又認為譯者辛勤地勞動,卻為別人作了嫁裟衣裳。他對翻譯的貢獻是將傳統(tǒng)的二分法(直譯和意譯)擴展為三分法:逐字翻譯(metaphrase),意譯(paraphrase)和擬作(imitation)。他認為逐字翻譯是作者自縛手腳,而擬作又近似于創(chuàng)作,脫離了原作面貌,因此主張重意義、輕語言形式的意譯,這樣既可避免隨心所欲,又不至于過分呆板,以辭害意。泰特勒(AlexanderFraserTytler,1747-1814)A.F.泰特勒,英國人類學家。他的《論翻譯的原則》是西方第一部有關翻譯理論的專著,在西方翻譯理論界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書中,他提出了翻譯的三條原則。它們是:譯文要完全復述出作者的思想。(TheTranslationshouldgiveacompletetranscriptoftheideasoftheoriginalwork.)譯文風格筆調(diào)應當和原文的性質(zhì)相同。(Thestyleandmannerofwritingshouldbeofthesamecharacterasthatoftheoriginal.)譯文應當同原作一樣流暢。(TheTranslationshouldhavealltheeaseoftheoriginalcomposition.)泰特勒的三原則與嚴復的“信達雅”基本對應,區(qū)別在于排序不完全一樣。兩人都把對原著的忠實放在第一位。不過,泰特勒認為風格筆調(diào)(“雅”)比流暢(“達”)重要,而嚴復認為“達”比“雅”重要。施萊爾馬赫(FriedrichSchleirmacher,1768-1834)施萊爾馬赫,德國哲學家兼神學家,是西方解釋(hermeneutics)學的主要創(chuàng)立者。他在“論翻譯的不同方法”的著名演講中指出,不同語言的文本譯成德語,讀起來和聽起來應當不一樣,讀者應能從譯本正確地推測出作品的原籍。如果所有的翻譯讀起來和聽起來都一個樣,源文本的身份就會丟失,就會在譯本中被完全抹掉。施萊爾馬赫強調(diào)翻譯必須采用‘異化'(foreignising)的策略,必須保存源文本的異質(zhì)性,而接受語言和文化的特權地位則被完全否定。費道羅夫(或譯費奧羅多夫)(Fedorov,)A.B.費道羅夫,前蘇聯(lián)翻譯理論家,翻譯理論語言學派的奠基者,1953年出版《翻譯理論概要》。該書從語言學的角度對翻譯理論進行了較系統(tǒng)、較全面的論述,提出翻譯理論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翻譯問題只能在語言學領域內(nèi)求得解決,因為任何體裁作品的翻譯都要借助兩種語言的對比。他最早提出“等值”概念(adequatetranslation),他給“等值”下的定義是:翻譯的等值意味著充分傳達原文的意思內(nèi)容并在功能修辭方面與原文完全一致。穆南(GeorgesMounin,1910-1993)喬治?穆南,法國翻譯理論語言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主要著作有《翻譯的理論問題》和《不忠的美人》。他認為翻譯的語言觀和文藝觀各有合理成分,但都失之片面,翻譯活動實際上是多維的。他指出翻譯的可行性存在于其極限之中,而其限度也非一成不變。翻譯是一項多層次、“多因素參與”的復雜的活動,這一特征規(guī)定了翻譯理論研究的綜合性。在穆南對翻譯多角度的探索中,他在客觀分析翻譯障礙的同時,致力于人類思維、文化結構、語言結構的分析和對比,從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普遍的共有現(xiàn)象,指出語際翻譯是異中求同,說明這些共同現(xiàn)象構成了語際翻譯的依據(jù)和基礎。他認為語音結構、句法結構和語義結構的對比關系研究有助于我們認識語際翻譯的等值限度,采用靈活的翻譯手段,克服語言各層次存在的客觀差異,以完成翻譯所擔負的交流思想、交流信息的任務??ㄌ馗5?J.C.Catford,1917-)J.C.卡特福德,英國重要的翻譯理論家,其代表作為《翻譯的語言學理論》(AlinguisticTheoryofTranslation,1965)。他主張翻譯屬于應用語言學的范疇,并將韓禮德M.A.K.Halliday)的系統(tǒng)語法應用于翻譯研究,用語言的基本層次(grammatical/lexicalform,mediumform,mediumsubstance,situation,contextualmeaning),四個基本范疇(unit,structure,class,system)和三個階段(rank,exponence,delicay)來描述翻譯,力求科學地對翻譯中轉(zhuǎn)換規(guī)律、翻譯等值、等值的條件和方法進行闡述。根據(jù)翻譯的范圍 (extent)、層次(levels)和等級(hierarchies),卡特福德將翻譯分為全文翻譯(fulltranslation)和部分翻譯(partialtranslation),完全翻譯(totaltranslation)和有限翻譯(restrictedtranslation),逐詞翻譯(word-for-wordtranslation)>直譯(literaltranslation)和意譯(freetranslation),認為意譯是打破原文級階上的限制,在更高級階上求得等值。由于意義是“關系的總網(wǎng)絡”,翻譯必須考慮形式關系和語境關系。他提出可譯性或等值的條件是原語和譯語意義之間存在著相同的語境實體,比較科學地解決了可譯性的爭論。在此基礎上,卡特福德闡述了語言不可譯和文化不可譯現(xiàn)象,描述了不同語言之間的轉(zhuǎn)換規(guī)律,并且將概率引入翻譯等值的描述。他給翻譯下的定義是:將一種語言(源語)的文本材料用另一語言(目標語)等值的材料替換(Thereplacementoftextualmaterialinonelanguage(sourcelanguage)byequivalentmaterialinanotherlanguage(targetlanguage))。雅可布森(RomanJakobson,1896-1982)羅曼?雅可布森,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布拉格語言學派的代表人物,其有關翻譯的學術論著是《論翻譯的語言問題》(OnLinguisticAspectsofTranslation,1959)。雅可布森從符號學的觀點出發(fā),把翻譯分為三類,即語內(nèi)翻譯(intralingualtranslation)、語際翻譯(interlingualtranslation)和符際翻譯(intersemiotictranslation)0語內(nèi)翻譯指同一語言中用遠符號解釋另一些語言符號,如英語學習中的“變換措詞”(paraphrase/rewording)、漢語里的用白話文翻譯文言文0語際翻譯只兩種語言之間的翻譯,如英漢互譯0符際翻譯,亦稱跨類翻譯(transmutation),指通過非語言的符號系統(tǒng)解釋語言符號,或用語言符號解釋非語言符號,如把劇本拍成電影、把歌曲譜成音樂0他給(語際)翻譯下的定義是:用另一種語言解釋語言符號0奈達(EugeneA.Nida,1914-)尤金?A?奈達,當代西方最有影響的美國語言學家和翻譯理論家,其重要著作有《翻譯科學探索》(TowardsaScienceofTranslation,1964)、《翻譯的理論與實踐》(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1969)、《語言、文化與翻譯》(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on,1993)等0他的翻譯思想可分為三個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描寫語言學階段;交際理論階段;社會符號學階段0奈達認為,人類的共性多于差異,各種語言具有同等的表達力0奈達過去認為翻譯是科學,現(xiàn)在傾向于把翻譯視作藝術0其基本翻譯觀點可概括為:翻譯是交際活動;翻譯主要是譯意;為了譯意,必須改變語言表達形式0他強調(diào)內(nèi)容重于形式,為此提出了“動態(tài)對等”/“功能對等”(dynamicequivalence/functionalequivalence)的翻譯概念。他給翻譯下的定義是:所謂翻譯,是在譯語中用最切近而有最自然的對等語再現(xiàn)源語的信息,首先是意義,其次是文體(Nida&Taber,1969)紐馬克(PeterNewmark,)彼得?紐馬克,英國當代著名翻譯理論家和翻譯教育家,其主要著作是《翻譯問題探索》(ApproachestoTranslation,1981)、《翻譯教程》(ATextbookofTranslation,1988)和《論翻譯》(AboutTranslation,1991)。他認為,翻譯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和技能,并提出了“語義翻譯”(semantictranslation)和“交際翻譯”(communicativetranslation)兩個翻譯概念,與我們常說的直譯和意譯大體對應。交際翻譯和語義翻譯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譯語表達形式上。語義翻譯要求譯文接近原文的形式,在結構和詞序上力求貼近原文。交際翻譯則注重接受這的理解和反應,即信息傳遞的效果。交際翻譯要求譯者重新組織語言結構,以使譯文地道、流暢。2.2中國譯論中國最早的翻譯理論散見于佛經(jīng)譯者的論述。羅新璋先生對我國的翻譯理論史進行了一番梳理,將其發(fā)展演變過程凝練地概括為八個字:案本——求信——神似——化境。他如是歸納該發(fā)展過程:“——我國古代譯家主張要“案本而傳”,即使“依實出華”,也應“趣不乖本”。則“案本”思想,由是確立;著“本”里,尚宜含“趣”。——嚴復提出“譯事三難”,認為“求其信,已大難矣!”“求信”,可說是“案本”的發(fā)展。幾十年來的研究,已趨于這種結論性的認識:“譯事之信,當包達、雅;達正以盡信,而雅非為飾達。依義旨而傳,而能如風格以出,斯之謂信?!保ㄗⅲ哄X鐘書語)所以“信‘的涵義,兼具達、雅的內(nèi)容?!^對的“信“有是極難的事,譯文只能得原文的近似。所以,傅雷提出”獲致原作的精神“,標舉”神似“,是對”求信“的更高一級的發(fā)展,從而把翻譯納入文藝美學的范疇?!g上的“化境”,是指“譯本對原作應該忠實得以至讀起來不像譯本”,“而精神姿態(tài)依然故我”。此處所謂“譯本??讀起來不像譯本”與傅雷所說“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寫作”,有異曲同工之妙,“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含義上似乎比“神似”又多所增進。所以,錢鐘書提出的“化境”,可視為是“神似”的進一步發(fā)展,同時亦把翻譯從煤學范疇推向藝術的極致?!毕旅鎸ξ覈g理論史上重要的譯論作一簡介。1.支謙(三世紀人)三國時佛經(jīng)翻譯家。在《法句經(jīng)序》中他認為“名物不同,傳實不易”,提出“因循本旨,不加文飾”的翻譯主張,可視為最初的直譯說。2.道安(314-385)東晉、前秦時高僧、翻譯家。他主張質(zhì),即直譯。他提出了“五失本”(如“胡語盡倒,而使從秦,一失本也”),意思是,在用漢文翻譯佛經(jīng)時,有五種情況允許譯文與原文不一致。他又提出了“三不易”(如“然《般若經(jīng)》,三達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時,時俗有易,而刪雅古以適今時,一不易也”),意思是,三種不易做到的情況。道安自己不懂梵語(Sanskrit),從事監(jiān)譯經(jīng)卷,力主直譯,嘗言“案本而傳,不令有損言游字;時改倒句,余盡實錄也。”3.鳩摩羅什(Kumarajiva,344-413)后秦僧人,中國佛教四大譯經(jīng)家之一。原籍天竺(古印度),生于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他一改之前譯經(jīng)家的直譯風格,開意譯之先河,主張除“得大意”外,還須考慮“文體”。他說:“天竺國俗,甚重文制,其宮商體韻,以入弦為善。凡覲國王,必有贊德;見佛之儀,以歌詠為貴,經(jīng)中偈頌,皆其式也。但改梵為秦,失其藻蔚,雖得大意,殊隔文體,有似嚼飯與人,非徒失味,乃令嘔穢也?!彼麑⑽膶W元素注入譯經(jīng),佛教的翻譯文學因他而漸至成熟。4.彥琮(557-610)北朝末年及隋初僧人,通梵文,精翻譯,其所著《辯證論》為我國第一篇翻譯專論。他推崇道安的理論,主張直譯,提出“八備”和“十條”?!鞍藗洹敝阜g者必須具備的八項條件(如“誠心愛法,志愿益人,不憚久時”,“耽于道術,淡于名利,不于高炫”和“要識梵言,乃閑正譯,不墜彼學”等);“十條”指他對譯文體例、格式的十種規(guī)定(即“一句韻,二問答,三名義,四經(jīng)論,五歌頌,六咒功,七品題,八專業(yè),九異本,十各疏其相”)。5.玄奘(602-664)俗名陳瑋,隋唐時人。玄奘是中國翻譯史上集大成者。他明于佛法,兼通梵漢語言,譯筆謹嚴,多用直譯,善參意譯,文質(zhì)并重,世稱“新譯”。他沒有留下專門論述翻譯理論的文章,但宋僧法云所編《翻譯名義集》中記載了他的“五種不翻”的學說,指出有五種詞語只能音譯。它們是,一、秘密故不翻,如諸經(jīng)中的陀羅尼(咒語),本為諸佛密語,微妙身隱,不可思議,故不予翻譯;二、含多義故不翻,如薄伽梵一詞,兼具自在、吉祥等多義而不翻;三、此方無故不翻,如閻浮樹,產(chǎn)于印度等地,為我國所無,故保留原音;四、有古譯故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五、令生善故不翻:如般若一詞。贊寧(919-1001)北宋佛學史家,撰《宋高僧傳》。贊寧總結了前人的經(jīng)驗,提出翻譯佛經(jīng)的“新意”六例,詳細探討了翻譯中六個方面的問題(如關于“譯字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烏龜看爺爺》課件
- 《電氣安全操作技術》課件
- 三年級數(shù)學認識分數(shù)課件
- 《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療養(yǎng)》課件
- 單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合集人員管理篇十篇
- 單位管理制度匯編大合集人力資源管理十篇
- 中心對稱課件
- 單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全職工管理篇
- 《證據(jù)法的基礎知識》課件
- 《診斷學》課程標準
- 華南理工大學2022年622物理化學考研真題(含答案)
- 建筑垃圾安全生產(chǎn)管理制度范本
- 酒店總經(jīng)理應聘計劃書
- 22G101三維立體彩色圖集
- 2023年CQE客訴工程師年度總結及下年規(guī)劃
- MQL4命令中文詳解手冊
-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期末測試題(4套含答案)
- 水平井施工方案及措施
-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二)含答案-人教版
- 登金陵鳳凰臺
- 初中體育-50米跑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