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模具澆注系統(tǒng)設計Ch注射成型CAE_第1頁
注射模具澆注系統(tǒng)設計Ch注射成型CAE_第2頁
注射模具澆注系統(tǒng)設計Ch注射成型CAE_第3頁
注射模具澆注系統(tǒng)設計Ch注射成型CAE_第4頁
注射模具澆注系統(tǒng)設計Ch注射成型CAE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注射成型CAE目錄3.1聚合物模具型腔內(nèi)流動的模型理論與模擬方法3.2注射成型CAE主流軟件3.3三種流動模型及其實現(xiàn)方法3.4中面模型的建立與抽取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1聚合物模具型腔內(nèi)流動的模型理論與模擬方法3.1.1數(shù)值模擬的基本理論3.1.2數(shù)值模擬的實現(xiàn)過程3.1聚合物模具型腔內(nèi)流動的模型理論與模擬方法3.1.1數(shù)值模擬的基本理論1.質量守恒方程2.動量守恒方程3.1聚合物模具型腔內(nèi)流動的模型理論與模擬方法3.1.1數(shù)值模擬的基本理論3.能量守恒方程4.本構方程3.1聚合物模具型腔內(nèi)流動的模型理論與模擬方法3.1.1數(shù)值模擬的基本理論5.狀態(tài)方程3.1聚合物模具型腔內(nèi)流動的模型理論與模擬方法3.1.2數(shù)值模擬的實現(xiàn)過程3.2注射成型CAE主流軟件3.2.1注射成型CAE的發(fā)展階段3.2.2注射成型CAE的代表性軟件3.2注射成型CAE主流軟件3.2.1注射成型CAE的發(fā)展階段塑料注射成型CAE的發(fā)展大致經(jīng)歷三個階段,現(xiàn)正進入第四個階段。70年代以前,由于計算機條件的限制,對充模過程和冷卻過程都是采用一維模擬,在1960年,Toor、Ballman和Copper最先用數(shù)值的方法計算了塑料熔體的充模過程,隨后,許多研究者對一維流動進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是計算塑料熔本在等直徑圓管、中心澆口的圓盤以及端部澆口的矩形型腔中的流動過程。Catic通過建立模具內(nèi)的熱平衡方程,考慮模腔與準卻介質之間的一維傳熱,采用分析解或有限差分法求解熱平衡方程,由此得到最小冷卻時間的計算公式。3.2注射成型CAE主流軟件3.2.1注射成型CAE的發(fā)展階段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充模流動模擬和冷卻模擬采用二維模擬技術,在二維流動分析中,除數(shù)值方法本身的難點外,另一個新的難點是對移動邊界的處理,如何確定新時刻的熔體流動前沿位置。Broyer、Gutfinger和Tadmor運用流動網(wǎng)格分析法(FlowAnalysisNetwork)對二維等溫流動進行了計算,并對保壓、固化及分子取向問題進行了有益探索。Takahashi和Matsuoka基于FAN法,考慮熔體溫度的變化,將三維制件展平為二維平面,實現(xiàn)了對三維制件的非等溫流動分析。Hieber和Shen將Hele-Shaw流動推廣到非牛頓流體的非等溫流動情況,得到了描述二維充模流動的數(shù)學模型,并分別采用有限元差分法和有限元與有限差分混合求解。Shen還嘗試了用邊界元法求解述問題。兩位學者采用網(wǎng)格擴展法(MeshExpansionScheme)確定流動前沿位置,并對其中的計算穩(wěn)定性進行了研究。此階段熱傳導方程擴展到二維的情形。此時,有限差分是主要的分析方法,Schaefer、Singh及Chen用有限差分法、將模具劃分大的網(wǎng)格、制件劃分較小的網(wǎng)格,冷卻裝置以一維單元近似,同時進行分析計算,給出制件和模具的二維溫度場。3.2注射成型CAE主流軟件3.2.1注射成型CAE的發(fā)展階段80年代后期,開展了三維流動和冷卻模擬研究,三維流動模擬主要采用二種方法:其一,Hieber采用流動路徑法(FlowPathScheme)實現(xiàn)了對三維制件的流動分析。其二,V.W.Wang及Hieber用有限元與有限差分混合法,沿用Hieber和Shen提出的數(shù)學模型,求解壓力場、速度場和溫度場,針對三角形線性單元,定義了控制體積,并沿用FAN法的思想,提出用控制體積法(ControlVolumeScheme)來確定熔體流動前沿位置。在這一階段,采用邊界元法對冷卻過程進行了三維模擬。進入90年代后,開展了成型過程流動、保壓、應力應變及翹曲的全過程模擬,將各獨立模塊有機地結合起來,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以提高模擬軟件的分析精度和擴大適用范圍。同時,為提高CAE系統(tǒng)的實用化程度,提高系統(tǒng)幾何模型的生成速度,開展了CAE與CAD/CAM集成化研究,這一階段,工人智能CAE中的應用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3.2注射成型CAE主流軟件3.2.2注射成型CAE的代表性軟件1.AMI(AutodeskMoldflowInsight)2.C-MOLD(已經(jīng)并入Moldflow公司)3.MOLDEX3D4.3DTIMON5.PLANETS6.CADMOULD7.I-DEAS此外,還有美國的GRAFTEK公司的SIMUFLOW,意大利P&C公司的TMConcept和英國的DeltaCAM公司的注射模設計制造軟件包。3.2注射成型CAE主流軟件3.2.2注射成型CAE的代表性軟件國內(nèi)開展塑料成型數(shù)值模擬研究起步較晚,但通過不懈努力,以及對國外軟件開發(fā)經(jīng)驗與技術的吸收和研究,發(fā)展較快,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華中科技大學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自行開發(fā)了國內(nèi)第一個注射模CAD/CAE/CAM集成系統(tǒng)HSCAE,現(xiàn)在已經(jīng)推出了最新版本HSCAE7.0。鄭州大學橡塑模具國家工程中心推出了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CAE分析軟件Z-Mold。另外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合肥工業(yè)大學等在注射模CAD/CAE/CAM系統(tǒng)研究方面都做了許多研究工作。北京CAXA公司與美國前AC-Tech公司合作開發(fā)的面向注射模的中文輔助分析軟件CAXA-IPD也正在推出。3.3三種流動模型及其實現(xiàn)方法3.3.1中面流技術3.3.2雙面流技術3.3.3實體流技術3.3三種流動模型及其實現(xiàn)方法3.3.1中面流技術3.3三種流動模型及其實現(xiàn)方法3.3.2雙面流技術3.3三種流動模型及其實現(xiàn)方法3.3.3實體流技術3.3三種流動模型及其實現(xiàn)方法目前聚合物注射成型數(shù)值模擬呈現(xiàn)中面流、雙面流和實體流三駕馬車并駕齊驅的形式,三者各有優(yōu)勢,但也各有缺點??傮w來看,在具體實踐之中,3D的實體流動由于計算效率的問題,仍然短期內(nèi)難以徹底全面實現(xiàn);雙面流在CAE軟件中較方便得到其模型,但在后續(xù)模型的有限元網(wǎng)格劃分和為匹配雙面之間的節(jié)點時花費的功夫將較多;中面流的模型得來不太方便,CAE軟件的建模功能差,CAD中的實體模型無法直接導入CAE之中,但由于塑料制件的薄壁特征使得這種模型是發(fā)展最成熟,在注射CAE中應用最廣泛,結果認可度也較高的一種模型。因此,完全有理由可以相信,如果克服了中面模型建立的重重困難,使得CAE分析師們能夠方便的獲得其分析所用的中面模型,把他們從繁雜的前處理過程中解放出來則必定是深受歡迎的。所以,能夠快速解決CAE軟件所使用的中面模型的建立問題對于CAE模擬具有較大的意義。3.4中面模型的建立與抽取3.4.1基于CAD軟件的中面模型直接建立實現(xiàn)方法3.4.2利用HyperMesh軟件抽取中面的方法3.4中面模型的建立與抽取3.4.1基于CAD軟件的中面模型直接建立實現(xiàn)方法1.CREO自頂向下的數(shù)據(jù)共享方法直接建立中面模型1)制件前處理2)選取表面3)中面修理3.4中面模型的建立與抽取3.4.1基于CAD軟件的中面模型直接建立實現(xiàn)方法2.基于CREO的中面模型分區(qū)域建立與整合3.4中面模型的建立與抽取3.4.2利用HyperMesh軟件抽取中面的方法1.HyperMesh軟件簡介3.4中面模型的建立與抽取3.4.2利用HyperMesh軟件抽取中面的方法2.HyperMesh抽取中面的實現(xiàn)方法1)HyperMesh讀入原始CAD模型3.4中面模型的建立與抽取3.4.2利用HyperMesh軟件抽取中面的方法2.HyperMesh抽取中面的實現(xiàn)方法2)HyperMesh抽取中面前的處理工作3.4中面模型的建立與抽取3.4.2利用HyperMesh軟件抽取中面的方法2.HyperMesh抽取中面的實現(xiàn)方法2)HyperMesh抽取中面前的處理工作3.4中面模型的建立與抽取3.4.2利用HyperMesh軟件抽取中面的方法2.HyperMesh抽取中面的實現(xiàn)方法2)HyperMesh抽取中面前的處理工作3.4中面模型的建立與抽取3.4.2利用HyperMesh軟件抽取中面的方法2.HyperMesh抽取中面的實現(xiàn)方法3)HyperMesh抽取中面過程3.4中面模型的建立與抽取3.4.2利用HyperMesh軟件抽取中面的方法2.HyperMesh抽取中面的實現(xiàn)方法4)HyperMesh抽取中面后的清理和修補3.4中面模型的建立與抽取3.4.2利用HyperMesh軟件抽取中面的方法2.HyperMesh抽取中面的實現(xiàn)方法5)利用HyperMesh劃分網(wǎng)格3.4中面模型的建立與抽取3.4.2利用HyperMesh軟件抽取中面的方法2.HyperMesh抽取中面的實現(xiàn)方法6)導入AMI軟件,運行分析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1利用AMI軟件運行流動分析的主要實現(xiàn)過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1利用AMI軟件運行流動分析的主要實現(xiàn)過程典型的流動分析一般過程

新的研究項目網(wǎng)格模型建立工藝參數(shù)設定(施加邊界條件)模擬結果分析與討論前處理模擬分析后處理導入或新建CAD模型劃分網(wǎng)格網(wǎng)格檢查與修復確立分析類型選擇材料根據(jù)需要,創(chuàng)建澆注系統(tǒng)根據(jù)需要,創(chuàng)建冷卻系統(tǒng)確立澆注入口設置工藝參數(shù)運行分析計算查看分析結果制作分析報告結果分析判斷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1利用AMI軟件運行流動分析的主要實現(xiàn)過程1)模型導入2)網(wǎng)格生成與修補3)創(chuàng)建澆注系統(tǒng)與冷卻系統(tǒng)4)設置分析類型5)選擇材料6)工藝參數(shù)設置7)運行分析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1)充模時間(FillTime)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2)體積/壓力控制轉換時的壓力(PressureatV/Pswitchover)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3)流動前沿溫度(Temperatureatflowfront)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4)體積溫度(Bulktemperature)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5)體積剪切速率(Shearrate,bulk)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6)注射位置壓力:XY圖(Pressureatinjectionlocation:XYPlot)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7)頂出時體積收縮率(Volumetricshrinkage(atejection))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8)達到頂出溫度時所需時間(Timetoreachejectiontemperature)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9)冷凝層厚度(Frozenlayerfraction)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10)注射量百分比:XY圖(%Shotweight:XYPlot)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11)氣穴(Airtraps)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12)平均速度(Averagevelocity)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13)充模結束時的體積溫度(Bulktemperature(endoffilling))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14)鎖模力中心(Clampforcecentroid)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15)鎖模力:XY圖(Clampforce:XYPlot)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16)管道單元內(nèi)的流速(Flowrate,beams)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17)充模結束時冷凝層厚度(Frozenlayerfraction(endoffilling))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18)充模起點(Growfrom)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19)型腔內(nèi)第一主應力方向的殘余應力(In-cavityresidualstressinfirstprincipaldirection)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20)型腔內(nèi)第二主應力方向的殘余應力(In-cavityresidualstressinsecondprincipaldirection)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21)芯層取向(Orientationatcore)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22)皮層取向(Orientationatskin)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解釋3.5.2流動分析后處理主要結果的解釋23)壓力(Pressures)

3.5AMI注射流動分析過程及模擬結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