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滲油氣田強化水驅技術_第1頁
低滲油氣田強化水驅技術_第2頁
低滲油氣田強化水驅技術_第3頁
低滲油氣田強化水驅技術_第4頁
低滲油氣田強化水驅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低滲透油田強化水驅技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科學技術研究院

2011年11月25日主講人:張貴才張貴才

教授、博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科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華環(huán)保聯(lián)合會環(huán)境與資源研究院副理事長、院長地址:山東省東營市北一路739號青島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長江西路66號電話:0546-83931780532-86981178手機:1370636808013706368080郵箱zhanggc@21低滲油田開發(fā)概述

2低滲透油田注水難的原因分析

3低滲油田降壓增注理論與方法

4低滲油田改善水驅效果的技術

5結束語低滲透油田強化水驅技術1.1低滲油田勘探開發(fā)現(xiàn)狀1.2低滲油田主要開發(fā)方式1.3提高低滲油田注水開發(fā)效果的途徑注進水、注好水1低滲油田開發(fā)概述主要產(chǎn)油國低滲透油田分布統(tǒng)計表序號國家油田個數(shù)(個)儲量(104t)儲量比例(%)1巴西2138950.04.02哥倫比亞14172.00.13委內瑞拉4123844.03.54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8225.00.25墨西哥11023526.029.36美國29275288.07.97加拿大3105735.03.08澳大利亞

419278.80.69泰國111200.00.310土庫曼斯坦2100243.02.911哈薩克斯坦17392.00.212阿塞拜疆13220.00.113埃及4311161.28.914阿爾及利亞1574000.016.415希臘13780.00.116英國321574.00.61.1低滲油田勘探開發(fā)現(xiàn)狀至2008年底,全國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87億噸,其中低滲透探明儲量為141億噸,占49.1%,年產(chǎn)量0.71億噸,占總產(chǎn)量的37.6%。剩余油資源量為799億噸,其中低滲透資源為431億噸,達到54%。1.1低滲油田勘探開發(fā)現(xiàn)狀至2009年底,中石化動用地質儲量60.6億噸,其中低滲透油藏動用10.5億噸,占全部動用儲量的17%。1.1低滲油田勘探開發(fā)現(xiàn)狀

截至2008年底,探明儲量7.67億噸,占全油區(qū)的15.4%;特別是2006、2007年探明分別為4331、6811萬噸,占當年探明儲量的44.7%和64.6%。勝利油區(qū)具有豐富的低滲透油藏資源勝利油區(qū)低滲透油藏歷年新增探明儲量柱狀圖1.1低滲油田勘探開發(fā)現(xiàn)狀

“十五”以來,特低滲油藏(儲層空氣滲透率<10×10-3μm2)探明儲量在每年低滲透新增探明儲量中所占的比例呈現(xiàn)增長的趨勢,已逐漸成為勝利低滲透油藏新增探明儲量的主要類型。勝利特低滲油藏探明儲量占低滲透油藏總探明比例趨勢圖百分比%1.1低滲油田勘探開發(fā)現(xiàn)狀在統(tǒng)計的68個特低滲透砂巖油田和低滲透砂巖油田中一次采油主要為溶解氣驅:(1)多數(shù)油田(約80.6%)的常規(guī)驅油方式為溶解氣驅(包括單一溶解氣驅和溶解氣為主要驅動方式),其他驅動方式包括氣頂氣驅、底水驅、邊水驅等,但比例較小。(2)我國特低滲透油田的常規(guī)驅油方式全部為溶解氣驅。1.2低滲油田主要開發(fā)方式特低滲透砂巖油田二次采油方法統(tǒng)計低滲透砂巖油田二次采油方法統(tǒng)計1.2低滲油田主要開發(fā)方式特低滲透砂巖油田采收率分布統(tǒng)計低滲透砂巖油田采收率分布統(tǒng)計1.2低滲油田主要開發(fā)方式22.2%中石化24.8%中石油28.9%國外2.6差距就是潛力已開發(fā)低滲油藏提高采收率潛力1.2低滲油田主要開發(fā)方式根據(jù)勝利油田室內試驗、密閉取芯和礦場實際資料研究表明:體積波及系數(shù)驅油效率目前含水95%0.450.32體積波及系數(shù)驅油效率0.570.53采收率30.2預測低滲油藏含水95%,采收率可達30.2%,已開發(fā)儲量可以提高水驅采收率3%-7%(目前采收率22.2%),增加可采儲量2000-4000萬噸已開發(fā)低滲油藏提高采收率潛力1.2低滲油田主要開發(fā)方式2低滲油田注水難的原因分析2.1基質滲透性差2.2開發(fā)過程對注水的影響2.3外來傷害對注水的影響2.1基質滲透性差導致的注水困難2.1.1孔隙小,流動阻力大2.1.2微孔隙存在邊界層阻力2.1.3非達西滲流,存在啟動壓力2.1.4壓力敏感性導致滲透率下降滲透率(md)不同喉道連通的孔隙體積占總孔隙體積<1微米<0.75微米<0.5微米5~360~70%47~53%37~43%3~170~88%53~70%43~57%<1>88%>70%>57%喉道中值半徑一般小于1.5微米。滲透率越低,小孔隙所占份額越大。2.1.1孔隙小,流動阻力大0.3mD儲層大于0.5mD儲層

滲透率越低,不但孔隙半徑小,喉道半徑更?。汉闼賶汗芯砍晒@示,0.3mD儲層與0.5mD儲層相比,孔隙差別不大,但喉道半徑分布差異較大,0.3mD儲層以微細喉道為主,喉道半徑小于1.0μm。于44-35井長4+5孔隙半徑、喉道半徑分布頻率圖(1940m,Φ=13.6%,K=2.19mD)董81-50井長8孔隙半徑、喉道半徑分布頻率圖(1999.3m,Φ=12.7%,K=0.24mD)2.1.1孔隙小,流動阻力大在實際低滲透油藏中,由于孔隙半徑和邊界層厚度幾乎在同一數(shù)量級上或甚至更小,再加上多孔介質以及黏土的影響,固-液邊界層的影響會大大加強,流體流動的阻力除了黏滯力,還有固-液界面的分子作用力,使得流動產(chǎn)生了非常復雜的綜合現(xiàn)象,從而影響了地層流體在低滲透油藏多孔介質中的滲流特性。2.1.2微孔隙存在邊界層阻力水在直徑為2~50μm的石英管中的流動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水在直徑小于10μm管中呈現(xiàn)明顯的低速非線性流動特性。阻力系數(shù)高于經(jīng)典的流體力學理論計算結果,隨驅動力的增大而減小,趨近于一穩(wěn)定值。C*——微管中實測阻力系數(shù)與經(jīng)典流體力學理論計算阻力系數(shù)之比水在2μm圓管中的流動特性L=20mm2.1.2微孔隙存在邊界層阻力井號樣號空氣滲透率10-3μm2不同含水飽和度下的油水兩相最小啟動壓力,MPa/cm010%30%50%70%史1012-1010.21.11E-041.20E-037.63E-043.50E-042.30E-04史1012-1122.65.59E-053.20E-036.40E-044.30E-048.50E-05史1015-592.91.69E-056.32E-042.95E-049.50E-053.21E-05史1023-4128.50E-059.33E-046.90E-044.10E-042.50E-04史1031-12.851.65E-048.20E-034.06E-031.83E-031.71E-03史1031-44.052.72E-041.49E-028.50E-035.59E-031.40E-03史1032-42.321.95E-041.70E-029.60E-036.00E-032.10E-03史1012-1010.21.11E-041.20E-037.63E-043.50E-042.30E-04實驗得到了不同空氣滲透率的樣品在5種含水飽和度下的油水兩相最小啟動壓力梯度值。2.1.3非達西滲流,存在啟動壓力建立油水兩相滲流在不同含水飽和度下的最小啟動壓力梯度與樣品空氣滲透率關系曲線。①不同含水飽和度的兩相最小啟動壓力梯度與空氣滲透率呈冪函數(shù)關系。2.1.3非達西滲流,存在啟動壓力油水兩相滲流在不同含水飽和度下的最小啟動壓力梯度與樣品空氣滲透率關系。②最小啟動壓力梯度隨含水飽和度的增加而逐漸減小。2.1.3非達西滲流,存在啟動壓力油水兩相滲流在不同含水飽和度下的最小啟動壓力梯度與樣品空氣滲透率關系。③單相啟動壓力梯度明顯小于兩相啟動壓力梯度。2.1.3非達西滲流,存在啟動壓力空氣滲透率10-3μm2流體粘度mPa.s井距m最小啟動壓力MPa單相101.153003.1兩相(50%))101.1530024.52.1.3非達西滲流,存在啟動壓力油水兩相啟動壓力梯度包含兩個部分。一部分由于流體與孔隙介質表面作用產(chǎn)生的粘滯阻力,另一部分由兩種流體間的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毛管阻力。流體粘度滲流速度界面張力2.1.3非達西滲流,存在啟動壓力低滲透油藏普遍存在應力敏感性,且滲透率越低壓力敏感性越強。發(fā)現(xiàn)了特低滲透油藏具有壓力敏感特征滲透率與應力敏感系數(shù)關系滲透率隨有效上覆壓力變化曲線Ki=4.3×10-3μm2滲透率隨有效上覆壓力變化曲線Ki=0.35×10-3μm2

2.1.4壓力敏感性導致滲透率下降27010203040506070802201801401006020靜圍壓力(MPa)裂縫開度(微米)西13井,長8,2128.31m,單偏光x100。層間縫。西44-6-87-221-4裂縫巖心滲透率與有效上覆應力關系圖含微裂縫儲層與無裂縫儲相比,應力敏感性更強,在開發(fā)過程中更應重視防止由于地層壓力降低而造成的壓敏傷害。裂縫開度與靜圍壓的關系曲線2.1.4壓力敏感性導致滲透率下降2.2開發(fā)過程對注水的影響2.2.1水驅油過程的壓力變化曲線2.2.2含水飽和度對啟動壓力的影響2.2.1水驅油過程的壓力變化曲線低滲油藏水驅油過程中注入水從油井突破前水驅壓差逐步上升,且水驅殘余油階段水的相對滲透率一般小于0.3。因此在基質滲透率低和殘余油的共同作用下,儲層吸水能力的70%被抑制。圖2-1B665-1巖心水驅壓力壓力變化曲線圖2-2B665-2巖心相對滲透率曲線圖5-1B665-2-3巖心水驅壓力壓力變化曲線2.2.1水驅油過程的壓力變化曲線2.2.2含水飽和度對啟動壓力的影響2.2.2含水飽和度對啟動壓力的影響2.3外來傷害對注水的影響2.3.1水中含油的傷害2.3.2水中機械雜質的傷害2.3.3水中細菌的傷害2.3.4粘土膨脹傷害2.3.5結垢傷害2.3.1水中含油的傷害注入100PV含油污水后巖心滲透率下降情況。注入400PV不同含油量污水后巖心滲透率下降百分數(shù)2.3.1水中含油的傷害R1R2液流方向假定完全水濕。油田油水之間界面張力為18.lmN/m;喉道半徑2×10-5m,R2=2×10-4m;油滴的長度為徑4×10-4m;產(chǎn)生的阻力可由公式計算出。2.3.1水中含油的傷害

毛管阻力由下式計算:油水井距250m,油水井間壓差20MPa;計算實際油藏的平均驅替壓差為:

毛管阻力與油藏平均驅替壓差之比為:即一個液滴產(chǎn)生的附加阻力是平均驅替壓力的55.9倍

2.3.1水中含油的傷害2.3.2水中機械雜質的傷害用B665天然巖心測定了固相顆粒含量為9.6mg/L時注入水對巖心滲透率的影響。圖2-3說明,注入水中固相微粒對天然巖心有明顯的堵塞作用,注入孔隙體積倍數(shù)為400PV時,巖心的傷害率分別為22.8%。用滲透率為3.12×10-3μm2的人造巖心測定了不同細菌含量、注入400PV時巖心滲透率下降百分數(shù)。隨著細菌含量的增加巖心滲透率下降百分數(shù)直線上升。由于濱南油田注入水中細菌含量小于103,因此對儲層滲透率不會造成嚴重傷害。2.3.3水中細菌的傷害402.3.4粘土膨脹傷害油田、油層、地層低滲透油層的礦物成分(據(jù)19個油田,25個油層組,17135個樣品)/%克拉瑪依下烏禾組,火燒山平地泉組,丘陵、墡善三間房、西山窯組/%安塞長61油層、大港棗園、孔二段油層、馬西深層板11+111組、高尚堡沙三/%大慶朝陽溝、新民油田,扶余油層,榆樹林扶楊油層,新立姚一段:牛莊,渤南沙三油層/%馬嶺延10,奈斯庫勒,老君廟M層,文留沙三種/%粘土8.918.447.099.9710.22碳酸鹽5.085.223.815.515.58硫酸鹽0.530.190.290.121.39硅質——0.870.36—沸石2.084.841.39—0.11其他————膠結物總量16.618.9613.4515.9617.30樣品數(shù)量171356274341027624689我國低滲透油層砂巖礦物成分對比表41蒙脫石掃描電鏡照片2.3.4粘土膨脹傷害發(fā)絲狀伊利石2.3.4粘土膨脹傷害卷片狀伊利石卷片狀伊利石2.3.4粘土膨脹傷害疊片狀高嶺石疊片狀高嶺石2.3.4粘土膨脹傷害綠泥石綠泥石2.3.4粘土膨脹傷害伊利石與伊蒙混層伊蒙混層2.3.4粘土膨脹傷害圖1孔隙充填式圖2孔壁襯貼式

照3連接搭橋式照4表層復蓋式照5顆粒包裹式照6分散附著式粘土在孔隙內存在三種產(chǎn)狀,表面附著形態(tài)三種產(chǎn)狀。高嶺石鏡下蠕蟲狀或書頁狀,孔隙充填式;伊/蒙混層主要孔壁襯貼式;伊利石呈絲縷狀連接搭橋式為主。2.3.4粘土膨脹傷害2.3.4粘土膨脹傷害不同水對臨盤S-3-1(0.3mD2710-2718m)巖心注水壓力影響2.3.5結垢傷害3低滲油田降壓增注理論與方法3.1注入水精細處理---打好基礎3.2儲層改造---創(chuàng)造條件3.3界面改性---長治久安3.1注入水精細處理注入層平均空氣滲透率/<100100~60010-3×μm2標準分級A1A2A3B1B2B3控制指標懸浮固體質量濃度(mg/l)<1.0<2.0<3.0<3.0<4.0<5.0懸浮物顆粒直徑中值/μm<1.0<1.5<2.0<2.0<2.5<3.0含油量/(mg.1-1)<5.0<6.0<8.0<8.0<10.0<15.0平均腐蝕率/(mg.a-1)<0.076點腐蝕A1、B1級:試片各面都無點腐蝕A2、B2級:試片有輕微點腐蝕A3、B3級:試片有明顯點腐蝕SRB含量/(個/毫升)0<10<250<10<25TGB含量/(個/毫升)<102<103碎屑巖油藏注水水質推薦標準(SY/T5329-94)

3.1注入水精細處理用于低滲油藏回注的污水處理工藝基本上采用“三段常規(guī)”/“改進三段”處理(前端處理)+“精細過濾”流程。主要區(qū)別在于根據(jù)油水的性質區(qū)別以及油藏對水質的要求不同來選用“三段”處理方式(前端處理)和精細過濾工藝。3.1注入水精細處理“三段”流程中主要設備理論性能參數(shù)表設備名稱主要性能來水指標除油率SS去除率過濾精度(μm)處理后水質指標備注自然除油罐緩沖調儲,穩(wěn)

定水質、水

量,除去污

水中的浮油。含油≤500~1000mg/L;SS≤200mg/L≥90%(浮油)≥40%≥100含油≤200mg/L;SS≤100mg/L浮油大約占懸浮雜質的25%~50%。如果來水中含有過高,則需要兩級自然除油。絮凝沉降罐除去分散油、乳化油、粉質和懸浮物等。含油≤200mg/L;SS≤100mg/L≥90%≥90%≥10含油≤50mg/L;SS≤50mg/L化學絮凝有利于小于10μm油珠及懸浮物除去。核桃殼過濾器等除去來水中微量油和懸浮物含油≤50mg/L;SS≤50mg/L≥80~90%≥80%

含油≤10mg/L;SS≤10mg/L該類設備很多,均用于初濾處理;另外還有雙濾料過濾器,其過濾粒徑可以≤3μm3.1注入水精細處理多功能核桃殼+兩級纖維球精細處理模式井口沉降罐出口絮凝罐出口初濾出口精濾(一級)出口精濾(二級)出口分水器出口標準除油罐出口3.1注入水精細處理井口沉降罐出口絮凝罐出口初濾出口精濾(一級)出口精濾(二級)出口分水器出口標準除油罐出口3.1注入水精細處理三級纖維球精細處理模式井口沉降罐出口精濾(一級)出口精濾(二級)出口分水器出口標準除油罐出口精濾(三級)出口3.1注入水精細處理井口沉降罐出口精濾(一級)出口精濾(二級)出口分水器出口標準除油罐出口精濾(三級)出口3.1注入水精細處理設備名稱來水指標過濾精度(μm)處理后水質指標備注雙濾料過濾器含油≤10mg/L;SS≤10mg/L≤3含油≤5mg/L;SS≤2mg/L該類設備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廣泛使用。但濾料再生能力較差,過濾精度偏低。纖維球(改性纖維球)過濾器含油≤10mg/L;SS≤10mg/L≤2含油≤5mg/L;SS≤2mg/L目前大慶、吐哈、長慶、大港、新疆等多家油田應用。濾速及再生能力得到較大提高。壓緊式改性纖維系列過濾器含油≤10mg/L;SS≤10mg/L≤1.5含油≤3mg/L;SS≤1.5mg/L目前在長慶、冀東、江漢等油田應用。反洗和再生能力進一步改善,過濾精度高。PE、PEC燒結管過濾器含油≤10mg/L;SS≤10mg/L≤1~6含油≤8~3mg/L;SS≤5~2mg/L該類設備在長慶等油田應用。根據(jù)濾管數(shù)和毛細孔孔徑確定過濾精度,再生能力差。無機陶瓷膜超濾器含油≤10mg/L;SS≤10mg/L≤0.9含油≤2mg/L;SS≤1mg/L該類設備流程復雜,維護成本高,目前還未在油田推廣應用。纖維素預膜過濾器含油≤10mg/L;SS≤10mg/L≤0.3含油≤1mg/L;SS≤1mg/L該類設備結污能力強,但清洗再生困難,工業(yè)化應用成本高?,F(xiàn)主要在國外油田應用。金屬膜過濾器含油≤10mg/L;SS≤10mg/L≤1含油≤3mg/L;SS≤1mg/L該類設備抗油污能力強,濾膜清洗再生簡單,但其對進入過濾器的水質要求較高。目前在純梁油田應用良好。精細過濾主要設備理論性能參數(shù)表3.1注入水精細處理3.1注入水精細處理---PTFE膜處理技術優(yōu)點(1)抗原油污染能力強,反洗效率高;(2)能定期自動排放雜質,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3)生產(chǎn)處理量增大。來水要求出液水質壓力MPa含油mg/L機雜Mg/L含油mg/L機雜Mg/L粒度中值um≥0.2≤100≤10≤1.0≤1.0≤1.0熱采油田的鍋爐用水、低滲油田污水回注,對水質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對污水進行精細處理。3.1注入水精細處理---PTFE膜處理技術PTFE荷電膜含油污水精細過濾器200m3/d水質達A1級3.1注入水精細處理---PTFE膜處理技術63工業(yè)現(xiàn)場含油污水處理裝置PTFE含油污水處理裝置4000m3/d水質A1~A2級加拿大Weyburn油田Ralph聯(lián)合站PTFE荷電膜含油污水處理裝置200m3/d工業(yè)現(xiàn)場含油污水處理裝置3.2儲層改造技術(1)水平井酸洗投產(chǎn)技術(2)酸化投產(chǎn)技術(3)壓裂投產(chǎn)技術(4)酸化壓裂投產(chǎn)技術我國水平井一般采用割縫襯管完井。采用割縫襯管完井時井壁泥餅和近井泥漿污染通常需酸洗解除。經(jīng)過對近200口不同類型油藏酸洗投產(chǎn)水平井的分析研究,完善了酸液設計原則:

(1)有好的緩速和降濾失作用--實現(xiàn)均勻酸化;(2)對油泥分散能力強、溶蝕量大--確保清除徹底;(3)對固相微粒有較好的攜帶作用--避免二次污染。

二個優(yōu)異的水平井酸洗用酸液體系:

3.2儲層改造技術3.2.1水平井酸洗投產(chǎn)技術67(1)泡沫酸體系

酸洗措施井號洗井液量(m3)返出量(m3)漏失量(m3)漏失比例(%)常規(guī)酸洗井G104-5P3760060100G104-5P381800180100G104-5P392105016076.2暫堵酸洗井G104-5CP22120932722.5G104-5P431601322817.5G104-5P461501232718G104-5P471401192115G104-5P5246.8046.8100泡沫酸洗井G104-5P101345320257.2G104-5P100327302257.6G104-5P96298270289.3G104-5P102305290155漏失比例顯著降低,排出液攜帶出大量泥沙。酸洗返排情況68(2)強穿透多氫酸強穿透多氫酸對油泥球分散能力強,和常規(guī)土酸相比,酸洗后平均單井日產(chǎn)提高65%。PES穿透劑用量:0.0%0.5%1.0%3.0%5.0%10%HCl浸泡180min后693.2.2酸化投產(chǎn)技術3.2儲層改造技術和中高滲透油層相比,低滲儲層酸化必須強化三點要求:(1)低二次傷害(2)強深穿透能力(3)有異的助排能力3.2.3壓裂投產(chǎn)技術3.2儲層改造技術壓裂液的發(fā)展逐漸由低傷害向保護油氣層方向發(fā)展。聚合物類水基壓裂液水基泡沫壓裂液水基清潔壓裂液油基清潔壓裂液油基泡沫壓裂液3.2.4酸化壓裂投產(chǎn)技術(1)應用范圍由灰?guī)r發(fā)展到致密砂巖;(2)由酸蝕蚯蚓洞導流為主發(fā)展到酸蝕蚯蚓洞與支撐裂縫共存;(3)酸液由高分子稠化發(fā)展到表面活性劑稠化;(4)酸液由單純鹽酸向復合酸方向發(fā)展。3.2儲層改造技術3.3界面改性技術界面改性技術是最大限度發(fā)揮和保持低滲儲層注水能力的技術,該技術主要機理為:(1)降低殘余油飽和度機理(2)潤濕改變機理(3)界面流體滑移效應(4)壓縮邊界層機理3.3.1界面改性增注機理(1)降低殘余油飽和度機理3.3.1界面改性增注機理(1)降低殘余油飽和度機理(2)潤濕改變機理3.3.1界面改性增注機理3.3.1界面改性增注機理(2)潤濕改變機理3.3.1界面改性增注機理(3)界面流體滑移效應Choi等認為壓差增大會抑制氣泡在固體表面的成核,使氣層厚度變薄,滑移長度減??;而速度梯度增大,會使氣泡成核率增加,從而使滑移長度增加。3.3.1界面改性增注機理1978年,Wolfram提出要使液體在固體表面開始運動,必須克服三相接觸線的臨界線張力。其中,σFC為臨界線張力,N/m;

θq、θh分別為前進角和后退角;

σvl為氣液表面張力,N/m。(3)界面流體滑移效應79ρ-密度;C-分子間長程吸引作用系數(shù);D(qll)為流體的集體擴散系數(shù);Sl(qlI)是流體在Z方向上的結構因子;qll是平行于表面的平面向量.

液體在固體表面的接觸角越大,滑移長度越大。若接觸角接近180o,滑移為完全滑移。3.3.1界面改性增注機理(3)界面流體滑移效應3.3.1界面改性增注機理在實際低滲透油藏中,由于孔隙半徑和邊界層厚度幾乎在同一數(shù)量級上或甚至更小,再加上多孔介質以及黏土的影響,固-液邊界層的影響會大大加強,流體流動的阻力除了黏滯力,還有固-液界面的分子作用力,使得流動產(chǎn)生了非常復雜的綜合現(xiàn)象,從而影響了地層流體在低滲透油藏多孔介質中的滲流特性。(4)壓縮邊界層機理親水儲層邊界層為緊密有序排列的水分子,這些水分子既有自由水分子,又有與離子結合的水分子。界面潤濕性反轉、界面競爭吸附等均可破壞邊界層。3.3.1界面改性增注機理(4)壓縮邊界層機理3.3.2界面改性增注技術(1)表面活性劑增注技術最理想的表面活性劑增注體系是微乳。石油磺酸鹽增注壓力變化曲線微乳增注壓力變化曲線83(2)潤濕調節(jié)劑增注技術3.3.2界面改性增注技術(3)納米顆粒增注技術3.3.2界面改性增注技術納米減阻技術(也稱為納米降壓增注技術)是一種新興的物理法降壓增注技術。2000年,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從俄羅斯引進了納米減阻技術,在12口高壓注水井中進行了試驗,有效率為75%,最大降幅達9MPa,最大日增注量達101m3,降壓/增注效果顯著。4低滲油田改善水驅效果的技術4.1近井增注-遠井調剖技術4.2深部調驅技術4.3水氣交替注入技術4.1近井增注-遠井調剖技術

針對高溫低滲透油藏“水井注不進”、“油井采不出”、“油層水驅效率低”等難題,經(jīng)過多年攻關,開發(fā)了酸系、鋁系、鐵系和硅系具有增注作用的調剖劑(ZL200410023489.0),成為改善低滲透油藏水驅效果的關鍵技術之一。87該技術在渤南油田五區(qū)(地層溫度132℃、滲透率為5×10-3μm2)進行了兩輪示范應用,累計調驅18井次、油井解堵17井次。示范區(qū)凈增原油23050噸,提高采收率1.75%,增產(chǎn)噸油措施成本436元。4.1近井增注-遠井調剖技術

884.2深部調驅技術近年來西方大石油公司的水驅采收率已接近50%,深部調驅技術是核心技術之一。目前我國已研究形成了適合不同類型油藏的深部調驅技術。弱凝膠深部調驅技術泡沫深部調驅技術陽離子微球-聚合物復合調驅技術活性樹脂溶膠深部調驅技術活性高分子溶膠深部調驅技術聚合物微球深部調驅技術中低溫、高滲、中低礦化度高中低溫、中低滲、高中低礦化度中低溫、中高滲、中低礦化度中低溫、中滲、中低礦化度高中低溫、中低滲、高中低礦化度高中低溫、中低滲、高中低礦化度

深部調驅技術

使用條件提高洗油效率起泡劑降低油水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