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福建省龍巖市遵義縣團溪鎮(zhèn)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0fa97eef28e79ee0475dee0f78b7514/c0fa97eef28e79ee0475dee0f78b75141.gif)
![2021-2022學年福建省龍巖市遵義縣團溪鎮(zhèn)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0fa97eef28e79ee0475dee0f78b7514/c0fa97eef28e79ee0475dee0f78b75142.gif)
![2021-2022學年福建省龍巖市遵義縣團溪鎮(zhèn)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0fa97eef28e79ee0475dee0f78b7514/c0fa97eef28e79ee0475dee0f78b75143.gif)
![2021-2022學年福建省龍巖市遵義縣團溪鎮(zhèn)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0fa97eef28e79ee0475dee0f78b7514/c0fa97eef28e79ee0475dee0f78b75144.gif)
![2021-2022學年福建省龍巖市遵義縣團溪鎮(zhèn)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0fa97eef28e79ee0475dee0f78b7514/c0fa97eef28e79ee0475dee0f78b7514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福建省龍巖市遵義縣團溪鎮(zhèn)中學高三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毛澤東1921年1月給蔡和森復信中說:“羅素主張共產主義,但反對勞農專政,謂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產階級覺悟,可不至要妨礙自由,興起戰(zhàn)爭,革命流血……我對于羅素的這種主張,只有一句評語:事實上做不到。俄國就是個明證,所以我對于中國將來的改造,以為完全適用社會主義的原理與方法。”材料表明當時中共早期組織成員已認識到A.認識到勞工階級取得政權的必要性
B.主張用改良手段改造中國社會C.認為俄國革命道路須與中國實際結合
D.主張以土地革命來喚醒民眾參考答案:A2.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從中國了東晉《女史圖》本,該本現(xiàn)藏于近代最早建立的國家博物館,并成為該館的“鎮(zhèn)館之寶”這個博物館是(
)A、亞力山大里博學院B、大英博物館C、盧浮宮
D、大都會博物館參考答案:B3.宣傳畫是以宣傳鼓動、制造社會輿論和氣氛為目的的繪畫。右圖宣傳畫應創(chuàng)作于A.北伐戰(zhàn)爭時期B.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D.改革開放時期參考答案:B【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建國初期的經濟建設,旨在考查正確解讀圖片的能力。由圖片中的文字信息“學習蘇聯(lián)先進經驗建設我們的祖國”可知此應為建國初期的“一五”計劃,故本題應選B項;A項主要任務為反帝反封建,與圖片中“建設我們的祖國”的信息不符,故排除;“文革”時期,中蘇關系已經惡化,故與圖片中“學習蘇聯(lián)”的信息不符,排除C項;改革開放時期,我國開始由計劃經濟逐步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故與圖片中“學習蘇聯(lián)”的信息不符,排除D項。4.下表是抗戰(zhàn)時期,中日雙方報刊上登載的部分戰(zhàn)役中日雙方傷亡情況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這說明(
)
A.國共合作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B.中國軍隊戰(zhàn)斗力強于日本軍隊
C.輿論戰(zhàn)是中國抗戰(zhàn)的重要部分
D.因統(tǒng)計標準不同導致統(tǒng)計結果不同參考答案:A5.16.下列關于李贄思想與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都具有思想啟蒙意義
B.都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產物C.都體現(xiàn)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愿望
D.都宣揚了個性自由和解放參考答案:C6.意大利經濟史學家卡洛·M·奇波拉說:“(18世紀后半期)工業(yè)革命在漫不經心的觀察者看來,僅僅是經濟和技術問題,實際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復雜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的大變動問題?!惫I(yè)革命給英國帶來的“政治大變動”主要指
A.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
B.自由主義的興起和發(fā)展C.工業(yè)資產階級更多參政
D.資產階級加快資本輸出參考答案:C7.陳獨秀認為,某歷史事件體現(xiàn)出來的精神是“對于社會國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動.加以制裁”,該事件是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五四運動D、新文化運動參考答案:C8.右圖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戰(zhàn)役,對此敘述正確的是A.戰(zhàn)役結束后清艦隊全軍覆沒B.清朝軍民反割臺斗爭的關鍵戰(zhàn)役C.清軍將領鄧世昌于此役壯烈殉國D.戰(zhàn)役發(fā)生于清軍運兵朝鮮途中參考答案:A解析:圖片展示的是威海衛(wèi)戰(zhàn)役。威海衛(wèi)戰(zhàn)役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故正確答案為A。9.從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戰(zhàn)國商鞅“除井田,民得買賣”,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權的強化C.土地所有制的變化
D.上層建筑的變化參考答案:C10.據(jù)《山東東昌府館陶縣志》載:清中葉“本邑男耕婦織,各務本業(yè),大布(俗稱粗布)一種輸出境外,遠銷晉省。夏麥秋糧,每值豐收,水路可由衛(wèi)河運至天津銷售,爾時布縷粟麥雞子等皆為輸出物之大宗?!贝擞涊d反映出當?shù)丌僮匀唤洕贾鲗?②農業(yè)結構發(fā)生變化 ③商品經濟發(fā)展 ④對外貿易發(fā)達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參考答案:C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經濟的狀況。從材料“本邑男耕婦織,各務本業(yè)”可知當時依然是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材料“大布(俗稱粗布)一種輸出境外,遠銷晉省”、“夏麥秋糧,每值豐收,水路可由衛(wèi)河運至天津銷售,爾時布縷粟麥雞子等皆為輸出物之大宗”則體現(xiàn)了國內商品經濟的發(fā)展。②、④材料無從體現(xiàn)。所以應選C。11.從18世紀起,歐洲主要國家因為“紡織機器、采礦、煉鐵設備和交通工具的改造或發(fā)明”,所以“19世紀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產生各種新問題”。這段敘述從“因為”到“所以”之間,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論述,才能使前因后果關系完整?
A.新型工廠制度的產生
B.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興起
C.馬克思階級斗爭理論的影響
D.傳統(tǒng)精密制造業(yè)吸引投資意愿參考答案:A略12.“防止濫用權力的第一道防線當然是人民,人民掌握選舉、監(jiān)督和罷免官員的權力。國會由人民選舉產生,對政府來說最重要的錢袋主要由民選的眾議院來掌管,表達自由的權利保證了輿論監(jiān)督的實施??偨y(tǒng)雖然由選舉團產生,但選舉人不得由議員或官員兼任,保證了立法和行政兩大部門的人選由選民決定?!边@段話體現(xiàn)的主要觀點是A、人民是防止濫用權力的唯一防線
B、立法和行政權必須分立C、人民選舉和監(jiān)督政府,是防止權力的濫用和腐敗的有效途徑D、由人民管理政府的錢袋就是防止腐敗的有效途徑參考答案:C結合題意即可知。A項錯在“唯一”應該是“第一道”;B項在材料上沒有相關信息;D項錯在材料中表達是“民選的眾議院”掌管,而不是人民直接管理13.2012年,革命史詩《我們的法蘭西歲月》播出,從中我們知道周恩來在1920年赴法勤工儉學,并在法國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一年在中國發(fā)生的歷史事件還有A.國共關系由合作走向破裂
B.中國出現(xiàn)首個電報機房C.無線電臺開始引入中國
D.中國首條空中航線開通參考答案:D14.西方歷史學家湯因比在論述世界歷史上的一次變革時說:“首先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的是人口更快地增長,……其次我們注意到,農業(yè)人口相對地或絕對地減少。”此次變革指的是A。新航路開辟
B.工業(yè)革命C.世界市場形成
D.信息時代來臨參考答案:B15.以下比喻能體現(xiàn)20世紀80年代英、法、美政府經濟職能的是A.“守夜人”
B.“大管家”
C.“甩手掌柜”
D.“裁判員”參考答案:A16.下表為近代列強在華投資的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摘自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卷十二》)其中表中序號①②③所代表的國家依次為時間(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國家①英國②美國日本③數(shù)量(萬元)802633955696271196926209647918所占比重(%)82.528.144.237.375.568.1A.英國、美國、蘇聯(lián)
B.美國、日本、蘇聯(lián)C.英國、日本、美國
D.美國、英國、日本參考答案:C1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及八國聯(lián)軍侵華C
解析:從材料中“近代列強在華投資的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的數(shù)據(jù)可分析出,1840-1895年①在中國投資數(shù)量最大,結合近代列強侵華過程分析出,自鴉片戰(zhàn)爭后,英國加強對中國的侵略,①是英國;1911-1927年,處于一戰(zhàn)前后,一戰(zhàn)期間日美加強對華侵略;1945-1945年處于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時期,蔣政府是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的政府,美國在華投資的數(shù)量應該是最大的,③是美國。故選:C思路點撥: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對表格數(shù)據(jù)信息的準確分析,并對近代中國列強對華侵略的歷程準確的把握。17.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向國會建議美國在十年內實現(xiàn)人類的月球著陸,并要求國會為載人航天飛行計劃補充撥款5億美元。國會幾乎沒有經過什么討論就批準了肯尼迪的要求。而他當選總統(tǒng)后提出的增加聯(lián)邦教育投資、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險等立法方案均被國會否決,這說明當時美國A.國會權力在不斷增強B.軍事實力總體上處于落后C.政策受國際形勢影響D.減少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參考答案:C【詳解】依據(jù)材料結合所學可知,20世紀60年代正值美蘇爭霸時期,美國的首要任務是在各方面與蘇聯(lián)展開競爭。當時蘇聯(lián)的航天事業(yè)發(fā)展迅猛,因此國會通過了肯尼迪加速太空開發(fā)的方案,以期壓制蘇聯(lián)。而增加聯(lián)邦教育投資、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險、大規(guī)模減稅等,都與和蘇聯(lián)爭霸無關,所以國會沒有通過。由此可見,當時美國政府的決策受冷戰(zhàn)思維的影響。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這與國會的權力變化無關;B選項錯誤,美國軍事實力總體發(fā)達,并非落后;D選項錯誤,國會向載人航天飛行計劃撥款不能說明政府減少了對經濟的干預,結合所學可知,肯尼迪政府充分利用凱恩斯主義發(fā)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干預國家經濟。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18.梁啟超在論及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時,指出“蓋權臣之消長,與專制政體之進化成比例,而中國專制政治之發(fā)達,其大原因有二,一由于教義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劃。”材料中“教義之浸淫”指的是A.中國專制意識根深蒂固B.宗教使人民喪失了反抗精神C.統(tǒng)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維護自己統(tǒng)治D.儒家思想成為維護專制統(tǒng)治的工具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全面解讀史料的能力,聯(lián)系已學史實可知中國封建社會,宗教在維護專制制度方面的作用不很突出,材料中的“教義”不指宗教,而是指儒家思想,由此分析可知C表述有誤;B與材料主旨無關;A所述不能說明材料的意思,因此D符合題意。故選D。考點:思想解放的潮流·維新思想·梁啟超19.羅馬法經歷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的轉變,從根本上說這是適應了A.維護平民利益的需要B.維系帝國的需要C.鞏固貴族統(tǒng)治的需要D.外來移民的需要參考答案:C20.右圖是1935年12月,北平學生示威游行時,清華大學女生陸瑾向被阻于西直門外的燕京、清華等校學生演講的照片,請結合所學知識判斷她的演講內容可能包括:①反對華北自治②要求蔣介石政府在抗戰(zhàn)結束后實現(xiàn)真正的和平③要求南京國民政府“停止內戰(zhàn),一致對外”
④打倒日本帝國主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參考答案:B21.19世紀60年代,江浙地區(qū)出現(xiàn)了“蠶事乍畢絲事起,鄉(xiāng)農賣絲爭赴市……番舶來銀百萬計,中國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紡車,無復有心種菽粟”的現(xiàn)象。它反映出A.資本輸出成為列強侵華的主要手段B.開埠通商促進了江浙地區(qū)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C.市場擴大刺激了江浙地區(qū)絲織業(yè)發(fā)展D.中國對外貿易由入超變?yōu)槌龀瑓⒖即鸢福篊晚清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本題考查調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資本輸出成為列強侵華的主要手段是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興起之后,題干現(xiàn)象沒有體現(xiàn)資本輸出,故A項錯誤;這一時期中國對外貿易大量入超,故D項錯誤;題干反映的是中國逐步卷入世界市場,受國際市場的需要,江浙地區(qū)“鄉(xiāng)農賣絲爭赴市”“家家置紡車”,故C項正確;“置紡車”說明仍是手工生產,不是機器生產,故B項錯誤。22.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行,這個世界體壇盛會起源于古代希臘。據(jù)說古代奧運會是為祭祀宙斯神而舉辦的,運動會期間希臘各邦都必須停戰(zhàn),優(yōu)勝者將被看作是英雄而受到熱烈歡迎。古希臘還規(guī)定參加運動會的每個競技者必須是純粹希臘血統(tǒng)、未受過任何刑罰的自由男子,并且禁止婦女參加和觀看運動會。對上述材料理解有誤的是(
)A.古希臘人十分重視奧林匹克運動會B.古希臘奧運會具有十分鮮明的民族和宗教色彩C.古希臘存在著對婦女、奴隸和移民的歧視D.由于奧運會的存在,希臘各邦之間不再發(fā)生戰(zhàn)爭參考答案:D23.如圖為《隋朝大運河和元朝大運河比較》,由此可知,運河的開鑿與整修()A.鞏固南方的經濟重心地位 B.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轉移C.體現(xiàn)農耕文明的外向特征 D.緩解北方水資源不足問題參考答案:考點: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分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相關知識.需要掌握隋朝大運河和元朝大運河以及古代我國政治經濟中心的遷移趨勢及其影響.解題的關鍵是對題干圖示的解讀與分析,結合所學知識解答即可.解答:通過題干圖示不難發(fā)現(xiàn),元朝的大運河不再以洛陽為中心,而是從“大都”單線聯(lián)系杭州、直接通往杭州,這樣也就非常明顯的突出了“大都”的地位,這所反映的本質問題是中國當時的政治中心是北移的,所以運河的開鑿與整修突出的反映了古代政治中心的轉移,故B項正確.根據(jù)隋朝、元朝兩個時期大運河的走向可知,A、D兩項顯然錯誤,應排除.農耕文明天生具有封閉性,故C項錯誤.故選B.24.“以公元前500年為中心——從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人類的物質、精神基礎同時地或獨立地在中國、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臘開始奠基,而且直到今天人類仍然附著在這種基礎之上……這便是軸心的時代?!痹谥袊鴼v史上,春秋戰(zhàn)國時期被譽為“軸心的時代”。其原因不包括A.生產動力的革命初現(xiàn)端倪
B.大一統(tǒng)的政治趨勢逐漸明朗C.政府對商業(yè)的控制日益松弛
D.重個人修養(yǎng)的價值判斷標準開始樹立參考答案:C25.英國曾是擁有最大的殖民地的國家,但在1852年英國首相本杰明·狄士累利卻說:“殖民地是掛在我們(英國)脖子上的沉重磨盤?!边@深刻反映了A.當時的英國已無力統(tǒng)治更多的殖民地B.這一時期英國不再需要廣闊的殖民地C.自由貿易發(fā)展將改變英國的殖民方式D.北美獨立導致英國殖民大國地位喪失參考答案:C據(jù)材料“1852年……殖民地是掛在我們(英國)脖子上的沉重磨盤”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yè)革命后,自由貿易發(fā)展成為潮流,世界市場基本形成,占領殖民地的方式不能適應這種趨勢,故C項正確;材料主旨不是說明英國無力統(tǒng)治更多的殖民地的問題,故A項錯誤;廣闊的殖民地仍然有利于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故B項錯誤;北美獨立在1783年,與題干無關,故D項錯誤。故選C。26.新中國成立初期有一個農歷甲午年。以下史實發(fā)生于這一年的是①一屆全國人大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②中國建成第一座原子反應堆③毛澤東提出“雙百”方針
④周恩來率團參加日內瓦會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參考答案:D27.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北大演講時說:“我在英國當首相沒有專門的廚師為我做飯,只能去內閣蹭飯。不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開。每周二、周四還要去下院接受質詢,回來基本滿臉都是口水。”上述言辭主要反映了英國首相(
)A.政治上無實權,必須服從議會
B.為官清廉,能與閣臣共進退。C.作為內閣首腦,接受議會監(jiān)督
D.經濟待遇與政治地位不相稱參考答案:C考點:本題旨在考查責任內閣制。英國首相擁有行政大權,故A項錯誤;“為官清廉”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要信息,故B項錯誤;英國首相由下議院選舉產生,對議會負責,故C項正確;材料中只是卡梅倫打的比喻,并不能說明英國首相經濟待遇與政治地位不相稱,故D項錯誤。28.以下不屬于新文化運動前期主要內容的是(
)A.民主和科學
B.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C.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D.宣傳馬克思主義參考答案:D29.英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不僅反映了它們本身發(fā)生的地區(qū)即英法兩國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這表明,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標志著
A.工業(yè)生產方式確立
B.工業(yè)資產階級勝利
C.新社會制度的勝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參考答案:CA、B兩項是工業(yè)革命影響的結果,D項說法錯誤,英國最終確立了君主立憲制,保留了君主制度,故ABD都不正確。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是由封建主義過渡到資本主義、由專制走向民主,英法資產階級革命完成了本國向新的資本主義制度的過渡。30.“駝峰航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持續(xù)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飛行條件最艱險的空中運輸線。美國空軍與中國航空一起,以平均每月犧牲飛行員39名和損失飛機11架的代價,堅持41個月,將約70萬噸戰(zhàn)略物資運往中國戰(zhàn)場。這充分說明了
A.美國政府從來就是世界和平力量最堅定的盟友
B.戰(zhàn)爭是政治的繼續(xù),中國國力的孱弱導致了軍事力量的低下
C.美國空軍是戰(zhàn)勝日本法西斯的決定性力量
D.國際反法西斯力量支持著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參考答案:D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西方的重要節(jié)日1.春節(jié):農歷正月初一2.元宵節(jié):農歷正月十五3.清明節(jié):四月五日左右4.端午節(jié):農歷五月初五5.七夕節(jié):農歷七月初七6.中秋節(jié):農歷八月十五7.重陽節(jié):農歷九月初九8.臘八節(jié):農歷臘月初八1.元旦節(jié):每年1月1日2.情人節(jié):每年2月14日3.復活節(jié):約在3月7日左右4.愚人節(jié):每年4月1日5.母親節(jié):每年5月份的第2個星期日6.父親節(jié):每年6月份的第3個星期日7.勞動節(jié):每年9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8.萬圣節(jié):每年10月31日9.萬靈節(jié):每年11月2日10.感恩節(jié):每年11月最后一個星期四11.圣誕節(jié):每年12月25日上表是關于中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比較。從表中提取相關的歷史信息,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要求:寫明論題,邏輯清晰,史論結合)參考答案:示例:論題:中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東西方不同文明的產物,體現(xiàn)了鮮明的文化特色。闡述: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同時受宗法制度、儒家思想、地域風俗、民間信仰影響,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注重家族觀念和“忠”“孝”“仁”義”,祈盼安定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充滿了中國式的人情味道。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宗教色彩濃厚,同時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的特色,注重人性、親情的表達,同時體現(xiàn)了對個體勞動的尊重。本題從中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比較來看,不難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節(jié)日和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宗教信仰、民間習俗等相關。就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來看,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注重家族觀念和“忠”“孝”“仁”義”,祈盼安定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充滿了中國式的人情味道。而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則宗教色彩濃厚,同時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的特色,注重人性、親情的表達,同時體現(xiàn)了對個體勞動的尊重。32.(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秦王朝的滅亡既有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秦王朝建立后不僅不思休養(yǎng)生息,反而修阿房宮、筑驪山陵墓、建長城、伐南越、戍五嶺、徭役、兵役極度的繁苛,再加上它又專任法家,以嚴刑峻法治天下,從而其興也暴,其亡也暴。但是這一歷史的必然性,卻并不是自行實現(xiàn)的,而是經由秦末農民戰(zhàn)爭才得以完成。正像賈誼概括的那樣“一夫作難而七廟隳”。這一作用顯然帶有許多的偶然性,如“遇雨失期”,九百戍卒中有個陳勝存在,乃至戍守漁陽的遙遠,大澤鄉(xiāng)的地理位置、氣候等,但是,恰恰是這一事件完成了秦朝滅亡的歷史必然,而秦朝滅亡的“必然”也就是以這些“偶然”的具體形式而得以實現(xiàn)。
——摘編自王曉菊《何謂歷史學》
根據(jù)材料表述,概括歷史必然性與歷史偶然性的關系,并結合中國近代史史實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實準確,邏輯合理)參考答案:(1)概括關系:歷史的必然性通過偶然性來表現(xiàn)(2分);歷史的偶然中蘊含著歷史的必然(2分)。(2)史實論述:論點:依據(jù)“歷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的關系”,在中國近代史中選取主題,表述成句。(2分)史實:結合選取的主題,論證“歷史的必然性通過偶然性來表現(xiàn)”(2分);結合選取的主題,論證“歷史的偶然中蘊含著歷史的必然”(2分)。(史實準確,表述成句,只寫出名詞不得分。)(3)邏輯表述:2分史實論述范例:中國民主革命由工人階級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最終完成是歷史的必然選擇。(2分)中國近代面臨的主要任務就是反帝反封建,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紛紛拿起武器,先后開展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為中國近代化做出了努力和貢獻,但都沒能改變中國的歷史地位。(2分)這當中雖然受到特定歷史條件的影響,如外部環(huán)境的惡劣,歷史人物個人素質,性格等。但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決定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因其自身局限而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2分)【試題解析】首先概括材料的觀點,即歷史的必然性通過偶然性來表現(xiàn);歷史的偶然中蘊含著歷史的必然。然后選擇中國近代史史實加以論述,如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領導階級,雖然受到特定歷史條件的影響,這些歷史事件看似偶然,但實際上是中國近代的必然選擇,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的努力先后失敗,中國民主革命由工人階級在中共的領導下最終完成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言之有理即可。
33.【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15分)
材料一、“‘自然狀態(tài)’是一種平等的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中一切權利和管轄權都是相互的。沒有一個人享有多于別人的權利……不存在從屬或受制關系?!薄澳睦餂]有法律,哪里就沒有自由?!薄罢男问揭宰罡邫嗔?,即立法權的隸屬關系而定,既不可能設想由下級權力來命令上級,也不能設想除了最高權力以外誰能制定法律。所以,制定法律的權力歸誰,這一點就決定國家是什么形式?!薄s翰?洛克《政府論》材料二、人們應自由訂立社會契約,組成國家。社會中應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會契約就是共同意志的體現(xiàn),代表所有人的權利與自由?!賳T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員,不享有特權。隨著政府職位誘惑力的加大,人民應采取更有力的監(jiān)督手段?!?法)盧梭著《社會契約論》(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洛克的主要思想。(4分)根據(jù)材料二指出,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是如何發(fā)展了洛克的思想的?(4分)
(2)結合所學知識,闡述你對實現(xiàn)民主政治的認識。(7分)參考答案:(1)主要思想:天賦人權;實行法治,保證人民自由;分權思想。(4分)思想發(fā)展:盧梭在洛克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人民主權、社會契約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4分)(2)認識實現(xiàn)民主政治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實現(xiàn)民主政治需要不斷的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樹立民主和法制意識是現(xiàn)代公民應有的素質等。(7分,答出兩點且言之成理即可)34.(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隨著美洲和通往東印度的航線的發(fā)現(xiàn),交往擴大了,工場手工業(yè)和整個生產運動有了巨大的發(fā)展。從那里輸入的新產品,特別是進入流通的大量金銀完全改變了階級之間的相互關系,并且沉重地打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勞動者;冒險的遠征,殖民地的開拓,首先是當時市場已經可能擴大為而且日益擴大為世界市場,——所有這一切產生了一個歷史發(fā)展的新階段……——《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頁
材料二
自18世紀下半葉,蒸汽機吐著白氣推開現(xiàn)代化大門以來,人類文明發(fā)生了深刻的嬗變。在現(xiàn)代化進程的大舞臺上,新老大國次第亮相,演繹了各具特色的發(fā)展篇章,這當中有一條堪稱規(guī)律的結論:一個國家要保持充滿活力、持續(xù)向上的發(fā)展態(tài)勢,關鍵是讓經濟發(fā)展方式始終與時俱進,找到符合時代潮流、契合自身發(fā)展階段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衛(wèi)生院勞動合同模板
- 勞動合同變更協(xié)議書
- 酒水銷售協(xié)議合同范本
- 物理真題:2024年高考遼寧卷物理真題
- 2024年中考物理(長沙卷)真題詳細解讀及評析
- 進戶門購銷合同
- 2025標準網(wǎng)站開發(fā)合同
- 2025軟件購買合同
- 育兒嫂家政服務勞動合同協(xié)議
- 技能培訓對員工職業(yè)素質的影響
- 山東省濰坊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 地理試題(含答案)
- 微整培訓課件
- SYT 0447-2014《 埋地鋼制管道環(huán)氧煤瀝青防腐層技術標準》
- 第19章 一次函數(shù)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 學情分析指導 】 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
- 電梯結構與原理-第2版-全套課件
- IEC-62368-1-差異分享解讀
- 2022-2023學年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高三(下)模擬英語試卷
- 節(jié)后復工培訓內容五篇
- GB/T 33322-2016橡膠增塑劑芳香基礦物油
- GA 1051-2013槍支彈藥專用保險柜
- 某水毀公路維修工程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