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清華園高級中學高一語文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清華園高級中學高一語文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清華園高級中學高一語文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清華園高級中學高一語文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清華園高級中學高一語文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清華園高級中學高一語文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現(xiàn)代文(論述類文本)閱讀(共9分,共3小題,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6-8題。

①近日,意大利一家商會給埃菲爾鐵塔開出了四千三百三十二億歐元的價值評估。這一驚人的數(shù)字使埃菲爾鐵塔成為歐洲最值錢的文化地標,其價值相當于法國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的五分之一,是米蘭全城年收入的兩倍。

②歷史遺存之所以彌足珍貴,是因為它們經(jīng)歷了時間的洗禮,在歲月的風霜雨雪銷蝕了其他同代建筑時凸顯了留存下來的古跡的稀有性;人類的社會變遷賦予留存者豐富的內(nèi)涵,使其具有了文化性。游客登臨埃菲爾鐵塔,所欣賞的絕不僅僅是高超的建筑藝術和綺麗的巴黎風光,更有附著其上的數(shù)不清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傳說故事……這些才是埃菲爾鐵塔的魅力所在。真正有價值的不是建筑本身,而是歷史,是文化。

③新建的仿古建筑不論外觀如何酷似古代的原作,都不可能具有原作天然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價值。新建筑缺乏靈魂,這種靈魂不是說有就能有的,而是歷經(jīng)漫長時光、在歷史的變遷中形成的。僅此一點就決定了真古跡和仿造者價值上的天差地別。

④埃菲爾鐵塔的“天價”更是源自法國人民對包括埃菲爾鐵塔在內(nèi)的歷史遺存的態(tài)度和情感。法國人把鐵塔視為巴黎的標志,視為法蘭西民族精神的象征,對其珍愛有加。法國人的這種態(tài)度也引發(fā)了外國人對埃菲爾鐵塔的興趣。否則,再珍貴的文物古跡,如果人們不加重視,隨意毀棄,其價值也必然貶損。

⑤作為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國,我國擁有世界最多、最古老的歷史遺存,但可惜的是,很多文物古跡沒能完整地保存下來。即便是長城、故宮這樣舉世聞名的偉大建筑,相當一部分也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了。更為嚴重的是,許多古建筑沒有毀于自然災害和戰(zhàn)火兵燹,卻在城市房地產(chǎn)和旅游開發(fā)的熱潮中被推土機夷為平地。據(jù)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統(tǒng)計,近三十年,全國四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消失了,而其中有一半以上毀于各類建設活動。

⑥真是不可思議,我們一方面拆掉了那么多真實的古跡,另一方面卻熱衷于搭建仿古建筑?,F(xiàn)在只要是個旅游城市,就不難找到新建的仿古一條街。北方某地甚至花費數(shù)百億元重建了一座古城。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論,人們走在其中除了能聞到濃烈的商業(yè)氣息之外,還有多少文化的味道可供我們品味和欣賞?還有多少歷史可供我們憑吊和懷想?我們憎恨真古跡,卻喜愛假古董,這難道不是咄咄怪事嗎?

⑦說到底,我們還是缺乏一種對歷史、對文化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和敬畏。在許多人眼里,文物古跡唯一的價值是商業(yè)價值,是能吸引多少游客,能創(chuàng)造多少收益;但諷刺的是,越是一心想賺錢,反倒越不容易賺到錢?,F(xiàn)在中國最吸引游客的還是故宮這樣的真古跡,2011年參觀故宮的游客超過了一千四百萬人次,而那些仿古旅游點大多數(shù)還在虧損的深坑里苦苦掙扎。

⑧真正尊重歷史、熱愛文化的國家或民族,就必然會把祖先的饋贈視為無價之寶而倍加珍惜,這種態(tài)度決定了文物古跡的價值。否則,哪怕是稀世珍寶,在不懂珍惜者的眼中,照樣棄之如敝屣,就很有可能一文不值。

(選自2013年第5期《社會科學論壇》,略有刪改。)6.下列對“文物古跡”有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埃菲爾鐵塔能被開出“天價”,是因為埃菲爾鐵塔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和文化,以及法國人民對其珍愛的態(tài)度和情感。

B.歷史遺存彌足珍貴,是因為與它同時代的建筑被時間銷蝕吞噬,而歷史遺存卻呈現(xiàn)出古跡特有的稀有性和文化性。

C.埃菲爾鐵塔也引發(fā)了外國人的興趣,主要是因為法國人將埃菲爾鐵塔視為巴黎標志、民族精神象征,對它珍愛有加。

D.仿古建筑缺少真實的古跡所具有的天然的不可替代的價值,但因其在外形上酷似,所以也有不可替代的歷史靈魂。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埃菲爾鐵塔真正的魅力和價值并不是建筑本身,而是附著在建筑之上的數(shù)不清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傳說故事等等,是歷史,是文化。

B.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最古老的歷史遺存,但很多文物古跡都沒能完整保存下來,像長城與故宮這樣偉大的建筑也早已是面目全非了。

C.中國的文物古跡毀壞嚴重,一方面是自然災害與戰(zhàn)火兵燹造成的,一方面是人類建設活動導致的。近三十年,各類建設活動的破壞是主要原因。

D.近三十年,中國一邊拆掉眾多真實的古跡,一邊又熱衷于搭建仿古建筑。旅游開發(fā)導致沒有豐富文化內(nèi)涵而空有古跡之形的建筑的泛濫。8.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現(xiàn)今仿古建筑盛行的根本原因是人們?nèi)鄙賹v史與文化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畏,片面地追求商業(yè)價值。如果尊重歷史、熱愛文化,那么搭建仿古建筑之風就不會盛行。

B.當下的所有仿古建筑不僅建筑水平低劣,而且缺少文化品位,沒有歷史感,充滿了濃烈的商業(yè)氣息,人們拆毀真古跡而去搭建假古跡的做法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C.如果只看重文物古跡的商業(yè)價值,只關心文物古跡創(chuàng)造的收益,其結果可能是事與愿違。東施效顰的仿古旅游點大多數(shù)面臨著虧損的現(xiàn)實就是一個極好的例證。

D.像埃菲爾鐵塔這樣珍貴的歷史古跡,如果缺乏法國人民的重視和珍惜,而被隨意毀棄,那么它的價值也必然貶損,甚至可能會被不懂珍惜者棄之如敝屣。參考答案:6.(3分)D

(“但因其在外形上酷似,所以也有不可替代的歷史靈魂”的解說與原文“新建筑缺乏靈魂。這種靈魂不是說有就能有的,而是歷經(jīng)漫長時光、在歷史的變遷中形成的”的表述不相符。)7.(3分)B

(“像長城與故宮這樣偉大的建筑也早已是面目全非了”的說法過于絕對,原文為“相當一部分也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了”。)8.(3分)B

(“所有仿古建筑不僅建筑水平低劣”在文中找不到依據(jù),原文為“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論”,并未提及建筑水平的高低問題。)

略2.現(xiàn)代文閱讀走近蘆葦

陳所巨①清寒的早春,陽光已經(jīng)有些燦爛了,風卻依然凜冽,絲絲地割人。②灘上有一大片蘆葦,大概可以稱為“蘆葦蕩”了。早些年,一到秋天,蘆葦就被人砍了去,或當柴燒,或作造紙原料。不知是因為忙碌,還是其他什么原因,這片蘆葦沒有在秋天里被砍去,就這樣以整體的陣勢,經(jīng)歷了一整個冬天。寒冷無疑征服了它們,改變了它們。那種征服與改變是強有力的,無法抵御的,你只有接受它,聽憑它擺布。你能做到的只是心中有數(shù),緊緊地守住你生命之中最重要的東西,本質的東西。③你這樣做了,所以你才能這樣依然故我,那寒冬只改變了你的外在,你的容顏,你的服飾。而你的心已經(jīng)沉入腳下的泥土,在那里頑強地越冬,如那些同樣在泥土中越冬的小動物。生命的頑強在于有它保留自己本質的有效方式,這種方式它不必告訴別人,它必須守住這至關重要的秘密。④但蘆葦畢竟真的變得蒼老了,一片襤褸,一片令人心酸的枯衰,只那一聲不響的沉默還在顯示著它本性的強硬??萑~在風中嗚咽,枯干的蘆花在風中搖曳,似乎都是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這大片的無可奈何是不是讓我也受了感染,情不自禁地無可奈何了呢?⑤人生有太多的無可奈何,就像那些無可奈何的蘆葦一樣,我們經(jīng)歷過,也可能為此沮喪過。我們同樣在被歲月與生活征服和改變的時候,裹緊身子,守住信念與信心,擺出一副越冬的樣子?;蛟S我們的外在形體也確實被改變了,襤褸和枯衰了,但我們的心也在厚厚的泥土之中,那泥土就是我們無邊的智慧和倔強的秉性。我們失去些什么,得到些什么呢?我們無疑是戰(zhàn)勝了,保住了我們的本性與本質。我們無疑會為此慶幸,為此作為勝利者而越發(fā)目光敏銳、堅定不移、信心百倍。⑥走近蘆葦,想跟蘆葦說些什么?蘆葦無言,我亦無言,無言是否也是一種理解,一種溝通,一種心有靈犀呢?腳下泥土松軟,頭頂陽光充沛,泥土與陽光都是春的樣子了。蘆葦和我近在咫尺,這是怎樣的一種親近?生命的親近,身體的親近,思想和心靈的親近,或者另外一些我們尚且弄不明白的思維的和行為的親近。我們同樣在越冬之后,帶著襤褸和枯衰走進早春的,在沒有歡呼和榮譽的寂靜之中,在容易被遺忘的一隅,在往往可能遇到的誤解和鄙視的目光之下,我們是不是由衷地涌起一縷無可奈何呢?也許不會,這時候的我們已經(jīng)因經(jīng)歷太多,明了和洞悉一切而寵辱不驚了。我們明白了自身的價值和崇高之處,我們還需要那些煙云一霎的掌聲和鮮花嗎?⑦腳下松軟的泥土彈跳著,暗示我行走的節(jié)奏。我便感覺到了我的輕盈和愉悅,一種解透人生,戰(zhàn)勝自己的輕盈與愉悅。這是一種越冬乃至更深層次的脫胎換骨的過程,涅槃的過程,也是自我解脫、自我凈化的過程。我們經(jīng)歷過,戰(zhàn)勝過,我們就可以說我就是“我”了。也只有在這時候,我們才真正感覺到了理解自己,在滾滾紅塵之中守住自己善的本質,原來是最難的事情。⑧猛然地發(fā)現(xiàn)腳下泥土的表層有些異樣的東西,是密匝匝的褐色的小尖錐,那是蘆葦?shù)墓S尖,那是又一茬新生的蘆葦尖銳的宣言,那宣言同樣是強大的、無可置疑和不可抗拒的。那就是生命,那就是新生的思想和人生方式,那就是我們從痛苦和迷惘中越冬時所期盼的目的。要不了多久,那些越冬的蒼老的蘆葦就要倒伏下來,代之而起的將是更加年輕的欣欣向榮的強大的陣勢。⑨我知道這才是必然,才是世間萬物歷盡苦難生死更替的本質。

選自《品味書香》

13、閱讀文章第②段,聯(lián)系文章內(nèi)容回答:

(1)寒冷“征服”“改變”了蘆葦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蘆葦?shù)纳小白钪匾摹薄氨举|的”東西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中“我們就可以說我就是‘我’了”一句中的“我”應如何理解?(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選文在抒寫作者對生命的感悟中,多次提到“泥土”,試分析文章中作者寫泥土的用意是什么。(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6分)(

)A.這是一篇以蘆葦為題材的文章,但它不僅僅寫蘆葦,而是既寫蘆葦又寫人生,并且通過寫與蘆葦?shù)膶υ?,來揭示生命的意義。

B.第②至第④段中,對蘆葦?shù)姆Q謂由第三人稱改為第二人稱,這樣寫的目的是便于作者抒發(fā)感情。C.“保留自己本質的有效方式”就是在困難來時,要接受它,聽憑它擺布,才能固守自己的本質。D.“枯葉在風中嗚咽”一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蘆葦在寒峭中的神態(tài)描摹得形象逼真。E.文章意在告訴人們,以蘆葦“葦尖”為代表的新生事物代替以枯老蘆葦為代表的舊事物是歷史必然,是任何人改變不了的。參考答案:13.(1)寒冷“征服”“改變”了蘆葦?shù)耐庠谛蜗蟆#ㄒ馑紝纯桑?)蘆葦生命中“最重要”“本質的”東西是生命的頑強。14.這個“我”是經(jīng)過自我解脫,自我凈化,守住了自己善的本質的我。15.自然界的泥土對于蘆葦來說是滋生地;對于小動物來說是庇護所。無邊的智慧和倔強的秉性是拯救心靈的泥土。寫自然界的泥土和人的心靈的“泥土”,使文章形象地表現(xiàn)生命戰(zhàn)勝嚴冬,走向新生的主題。16.CE(C.“要接受它,聽憑它擺布”錯;E.文章意在說明歲月和生活的磨難能夠改變生命的外在表現(xiàn),卻很難改變生命的本質。)3.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題。娛樂滿天下,藝術獨憔悴趙毅衡看了《天下無賊》,大家覺得好玩:原來車上遇帶兇器的強盜這樣的慘事,也可以編成如此有趣的故事。但是天下究竟有沒有賊?對這樣的問題,電影卻不愿意回答。當初丹尼爾·貝爾在分析資本主義文化矛盾時,指出政治、經(jīng)濟、文化,各自為自身立法:做生意需要敬業(yè)勤奮,文化遵循的卻是自我滿足的“享樂原則”。五十年過去,現(xiàn)在情況大變,連政治和經(jīng)濟都采用了“文化原則”,做秀成分高于倫理或道德實踐。藝術更不用說了:一切都娛樂化,樣樣都是演出。的確,環(huán)顧四周,我們看到房子越建越美輪美奐,家里的裝修越來越像賓館,或像舞臺。周圍的女孩打扮都不惜工本,香水越用越高級……我們看到幾乎整個社會,至少已經(jīng)“小康”的社會,都開始講究“藝術化”。至于“化”了以后,是否更藝術,就見仁見智,不好說了。有不少人已經(jīng)討論過當今社會的“泛藝術化”。關鍵其實不在藝術,而在于娛樂。藝術現(xiàn)在只是娛樂工具。如今的大眾傳媒,無論是電視還是報刊,必須經(jīng)過感官刺激,通過藝術化變成娛樂消費品,才能吸引大眾。央視的《讀書時間》《非常接觸》,用了大量插科打諢來提高讀書節(jié)目的娛樂性,被稱為“披著書皮的娛樂節(jié)目”。當代傳媒“全程娛樂”,做不到娛樂化,就失去觀眾點擊率收視率,就是任何事業(yè)的失敗。傳媒在報道“嚴肅問題”時,也不得不“藝術化”。可以用娛樂作家海巖的話表達這個“時代精神”:用娛樂化的心情,看娛樂化的時代。當代的泛娛樂化,是全社會接受信息的方式,的確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是一個娛樂沒商量的社會。如此全面的娛樂化,造成的一個嚴重后果,是大家對任何嚴肅問題,只認好玩還是不好玩。人只是被娛樂的對象,就不必思考。娛樂形成了一個游戲人生的烏托邦。全面的感官化,反而使感覺遲鈍。藝術的膨脹,是藝術自身走形,正如昔日政治占領一切陣地,必然培養(yǎng)一代政治怪胎。藝術本身被娛樂化,就失去了意義追求,變成藝術怪胎。一切非圖像的藝術,漸漸圖像化。例如搖滾樂走向視覺化,不得不配上煙火、舞蹈;古典音樂的堅持者,也樂于看到“表演性”的指揮;詩歌,就配上大量照片出版,變成圖文集。甚至一向以摹擬現(xiàn)實驕傲的電影,也娛樂得走出藝術邊界。在中國票房最高的電影,連個立得住的故事框架都不需要,變成銀幕舞蹈。娛樂性藝術比現(xiàn)實簡明順暢光滑,沒有理解困難,現(xiàn)實反而變得不自然,不僅現(xiàn)實被遮蔽,現(xiàn)實的不在場也被遮蔽,表象與現(xiàn)實就不發(fā)生任何關系。中國的“賀歲片”,抽掉了現(xiàn)實,連抽換的痕跡都不留。圖個吉慶,博大眾一笑,感到生活樂滋滋,分享“盛世景象”,就行了。藝術的泛藝術化,是正正得負,藝術不成其為藝術。一切成為無需內(nèi)容的娛樂,成為供一樂的“戲說”,不想娛樂者簡直無所選擇。天下究竟有沒有強盜?要電影回答這樣不好玩的問題,絕對是禁忌,除非導演橫下心準備讓觀眾膩煩。(有刪改)15.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標題化用杜甫的詩“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既具文學性,也反映出作者的隱憂。B.文章以大眾熟悉的電影作品開篇,將“藝術娛樂化”這一抽象話題具象化,易于讀者理解把握。C.第二段中丹尼爾指出政治、經(jīng)濟、文化原本各自為自身立法,而當下全都放棄了各自的原則。D.文章談到藝術的娛樂化時,引用了娛樂作家海巖的話,使文章說理更有典型性和說服力。16.當代社會的“泛娛樂化”造成了哪些惡果?17.如何理解文末畫線句的含義?參考答案:15.C

16.對嚴肅問題只認好玩,不再思考;藝術走形,變成怪胎;遮蔽現(xiàn)實,僅博一笑。

17.電影無法回答敏感而嚴肅的問題,因而對電影的泛娛樂化要給予相應的理解和寬容?!?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概括文章內(nèi)容,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梳理文章的內(nèi)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觀點、論據(jù),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jù)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本題中,C項,“第二段中丹尼爾指出……而當下全都放棄了各自的原則”錯誤,從第二段來看,“當初丹尼爾?貝爾在分析資本主義文化矛盾時,指出政治、經(jīng)濟、文化,各自為自身立法:做生意需要敬業(yè)勤奮,文化遵循的卻是自我滿足的‘享樂原則’”是丹尼爾的觀點,后面應是作者的分析,所以選項中“而當下全都放棄了各自的原則”不是丹尼爾的觀點,且“全都放棄”的說法太絕對,文中只是說“現(xiàn)在情況大變”。故選C項?!?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當代社會的‘泛娛樂化’造成了哪些惡果”,然后到文中找到設題的區(qū)域,圈出相關的內(nèi)容,最后進行概括,并分點作答。文章先列舉“泛娛樂化”的現(xiàn)象,然后第六段概括說“這是一個娛樂沒商量的社會”,接著下文指出“泛娛樂化”的惡果,如第七段“如此全面的娛樂化,造成的一個嚴重后果,是大家對任何嚴肅問題,只認好玩還是不好玩。人只是被娛樂的對象,就不必思考。娛樂形成了一個游戲人生的烏托邦。全面的感官化,反而使感覺遲鈍”,第八段“藝術的膨脹,是藝術自身走形,正如昔日政治占領一切陣地,必然培養(yǎng)一代政治怪胎。藝術本身被娛樂化,就失去了意義追求,變成藝術怪胎”,第九段“娛樂性藝術比現(xiàn)實簡明順暢光滑,沒有理解困難,現(xiàn)實反而變得不自然,不僅現(xiàn)實被遮蔽,現(xiàn)實的不在場也被遮蔽,表象與現(xiàn)實就不發(fā)生任何關系”,考生根據(jù)這些內(nèi)容進行概括即可?!?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如何理解文末畫線句的含義”,然后找到劃線句,結合具體的語境和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來分析句子的含義。“要電影回答這樣不好玩的問題,絕對是禁忌,除非導演橫下心準備讓觀眾膩煩”,“不好玩的問題”即“敏感而嚴肅的問題”或“現(xiàn)實問題”,“絕對是禁忌”是說電影無法回答這些敏感而嚴肅的問題,“除非……膩煩”說明如果讓電影來回答這些敏感而嚴肅問題的后果——使觀眾失去興趣,作者用這種方式告訴讀者,對于電影的泛娛樂化要給予相應的擔憂、無奈、理解、寬容。本題難度較大,需要考生結合全篇來理解分析。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萬石君,名奮,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與語,愛其恭敬,問曰:“若何有?”對曰:“奮獨有母,不幸失明。家貧。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從我乎?”曰:“愿盡力?!庇谑歉咦嬲倨滏槊廊?,以奮為中涓,徙其家長安中戚里①。

其官至孝文時,積功勞至太中大夫。無文學,恭謹無與比。及孝景即位,以為九卿。奮長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慶,皆以馴行孝謹,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寵乃集其門?!碧枈^為“萬石君”。

孝景帝季年,萬石君歸老于家。以歲時為朝臣,過宮門闕,必下車趨,見路馬②必式焉。子孫為小吏,來歸謁,必朝服見之,不名。子孫有過失,不譙讓,為便坐,對案不食。然后諸子相責,因長老肉袒固謝罪,改之,乃許。子孫勝冠者在側,雖燕居必冠,申申如也。童仆訴訴如也,唯謹。萬石君以孝謹聞乎郡國,雖齊魯諸儒質行,皆自以為不及也。

長子建為郎中令,少子慶為內(nèi)史。建老白首,萬石君尚無恙。建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歸謁親,竊問侍者,取親中裙,身自浣滌,復與侍者,不敢令萬石君知,以為常。慶為太仆御出,上問車中幾馬,慶以策數(shù)馬畢,舉手曰:“六馬?!睉c于諸子中最為簡易矣,猶如此。為齊相,舉齊國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齊國大治,為立石相祠。

萬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長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歲余,建亦死。諸子孫成孝,然建最甚,甚于萬石君。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其萬石之謂邪?是以其教不肅而成,不嚴而治。斯可謂篤行君子矣!

(取材于《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注:①中戚里:京城皇室外戚居住的地方。②路馬:通“輅馬”,天子所乘之馬,此指天子車駕。10.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過宮門闕,必下車趨

趨:趨向,表示追隨于后。

B.見路馬必式焉

式:同“軾”,手扶車軾表敬。

C.雖燕居必冠

燕:同“宴”,安逸,閑適。

D.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訥:言語遲鈍,寡言。11.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①其萬石之謂邪

②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B.①因長老肉袒固謝罪

②因坐法華西亭

C.①不肅而成,不嚴而治

②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D.①萬石君以孝謹聞乎郡國

②萬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1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A.萬石君出身低微,十五歲初侍高祖,因為恭敬,雖無才能卻頗受漢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中大夫。B.漢景帝稱石奮為“萬石君”是一種褒揚。這是針對石奮父子五人所受恩寵及官階俸祿說的。C.文章表現(xiàn)石奮父子為官治家的恭敬孝謹,客觀上也反映了朝臣們謹小慎微而又惶恐的心理。D.司馬遷認為石奮品行忠厚,善于教化而不苛刻,做到了孔子所說的“訥于言而敏于行”。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萬石君以孝謹聞乎郡國,雖齊魯諸儒質行,皆自以為不及也。(4分)

(2)“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其萬石之謂邪?(3分)

(3)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3分)

參考答案:10.A.(“趨”,小步快走,表示恭敬。)11.C

(A“之”①賓語前置的標志;②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B.“因”①通過,經(jīng)由;②由于。C.兩個“而”都是表轉折的連詞。D.“以”①因為;②在。)12.A(“無才能卻頗受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中大夫”一句有誤:官至“太中大夫”是孝文帝時的事情,與漢高祖無關。)13.(1)萬石君一家因為孝敬謹嚴而聞名于各郡國,即使是齊、魯一帶那些品行質樸的儒生,都自認為比不上他。(2)君子說話要謹慎,做事要努力”,恐怕就是說的“萬石君”這樣的人吧?(3)后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李牧接連打退了他們的進攻。

5.閱讀《過秦論》,完成下列小題。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nèi)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連橫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wèi)、中山之眾。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10.對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天下云集響應②外連衡而斗諸侯③卻匈奴七百余里④非能水也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若不闕秦⑦囊括四海⑧陳涉甕牖繩樞之子A.①⑦/②③⑥/④⑧/⑤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①②③/④⑧/⑤⑥⑦11.選出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不拘于時B.青,取之于藍C.蚓無爪牙之利D.而今安在哉?12.關于《過秦論》表述不正確的一項(

)A.最后一段集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幾組對比,非常鮮明地突出了“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中心論點。B.本文是《過秦論》上中下三篇中的上篇,著重敘述秦王朝的興亡過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無道,指出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作者總結秦王朝的歷史教訓,意在借古諷今,目的是勸漢文帝對人民實行寬松的政策。C.《過秦論》選自《新書》,作者賈誼,東漢洛陽人。政論家、文學家。少年即以賦詩屬文聞于世人。散文代表作有《過秦論》《論積貯疏》,辭賦以《吊屈原賦》最為有名。D.本文語言上帶有賦的特色,講究鋪排渲染,例如開頭寫秦孝公的雄心,連用“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等詞語;中間寫九國之師攻秦,四君、九國、謀臣、策士、武將等一一列名,顯得很有聲勢。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2)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參考答案:10.A11.D12.C

13.(1)答案:收繳天下的兵器,聚集到咸陽,銷毀兵器,把它們鑄成十二個銅人,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兵、以為、金人十二、弱,各1分,全句通順1分,共5分。)(2)答案:然而秦憑借狹小的地盤,發(fā)展到兵車萬輛的國勢,招致八州來歸,而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已有一百多年了。(區(qū)區(qū)、萬乘、序、朝:使動用法,各1分,全句通順1分,共5分。12.試題分析:題干要求選出“關于《過秦論》表述不正確”的一項。一要看內(nèi)容的概括,二要看內(nèi)容的分析。C項,“作者賈誼,東漢洛陽人”有誤;賈誼應為西漢人。本題在文學常識上設置了陷阱,考生應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積累。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文言文翻譯能力。拿到句子之后,應先回歸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進行調(diào)、換、刪,再采取對譯法,逐字進行翻譯。第一句中,兵,兵器;以為,把……鑄成;“金人十二”定語后置,應為“十二金人”;弱,使動用法,削弱。第二句中,區(qū)區(qū),狹?。蝗f乘,強盛的國勢;序,朝,使動用法,使八州排列座次,使六國諸侯來朝拜。參考譯文:秦孝公占據(jù)著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地勢,擁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衛(wèi)著來伺機奪取周王室的權力,(秦孝公)有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正當這時,商鞅輔佐他,對內(nèi)建立法規(guī)制度,從事耕作紡織,修造防守和進攻的器械;對外實行連衡策略,使諸侯自相爭斗。因此,秦人輕而易舉地奪取了黃河以西的土地。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繼先前的基業(yè),沿襲前代的策略,向南奪取漢中,向西攻取巴、蜀,向東割取肥沃的地區(qū),向北占領非常重要的地區(qū)。諸侯恐慌害怕,集會結盟,商議削弱秦國,不吝惜奇珍貴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饒的土地,用來招納天下的優(yōu)秀人才,采用合縱的策略締結盟約,互相援助,成為一體。在這個時候,齊國有孟嘗君,趙國有平原君,楚國有春申君,魏國有信陵君。這四位封君,都見識英明有智謀,心地誠而講信義,待人寬宏厚道而愛惜人民,尊重賢才而重用士人,以合縱之約擊破秦的連橫之策,聯(lián)合韓、魏、燕、楚、齊、趙、宋、衛(wèi)、中山的部隊。在這時,六國的士人,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等人為他們出謀劃策,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等人溝通他們的意見,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等人統(tǒng)率他們的軍隊。他們曾經(jīng)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萬的軍隊,攻打函谷關來攻打秦國。秦人打開函谷關口迎戰(zhàn)敵人,九國的軍隊有所顧慮徘徊不敢入關。秦人沒有一兵一卒的耗費,然而天下的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因此,縱約失敗了,各諸侯國爭著割地來賄賂秦國。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們困乏而制服他們,追趕逃走的敗兵,百萬敗兵橫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秦國憑借這有利的形勢,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劃分山河的區(qū)域。強國主動表示臣服,弱國入秦朝拜。延續(xù)到孝文王、莊襄王,統(tǒng)治的時間不長,秦國并沒有什么大事發(fā)生。秦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懾著邊遠地區(qū)??墒牵惿娌贿^是個用破甕做窗戶、用草繩系門板的貧家子弟,是下底層一類的人,后來做了被遷謫戍邊的兵卒;才能不如平常的人,更沒有孔子、墨子那樣的賢德,也不像陶朱公、猗頓那樣的富有。他躋身于戍卒的隊伍中,從田野間突然奮起發(fā)難,率領著疲憊無力的士兵,指揮著幾百人的隊伍,掉轉頭來進攻秦國,折斷樹枝作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天下豪杰紛紛響應聚集,許多人都背著糧食,如影隨行般地跟著他。崤山以東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齊起義,消滅了秦王朝。再說,一統(tǒng)天下的秦王朝并沒有被削弱,雍州的地勢,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還是與從前無異。陳涉的地位并不比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的國君更加尊貴;鋤頭木棍并不比鉤戟長矛更鋒利;那遷謫戍邊的卒子的作戰(zhàn)能力并不能和九國部隊匹敵;陳涉行軍用兵的策略,也比不上先前九國的武將謀臣。可是條件好者失敗而條件差者成功,功業(yè)完全相反,為什么呢?假使拿東方諸國跟陳涉比一比長短大小,量一量權勢力量,那簡直是天壤之別了。然而秦憑借著它的小小的地方,發(fā)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招致八州來歸,而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已有一百多年歷史;這之后將天下歸己所有,用崤山、函谷關作為自己的內(nèi)宮;一個戍卒發(fā)難國家就滅亡了,皇子皇孫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恥笑,是什么原因呢?不施行仁義,攻和守的形勢就不同。6.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嘉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愿舉國為內(nèi)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謶植桓易躁?,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時,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秦王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chuàng)。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弊笥壹惹?,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持千金之資幣物

幣:禮品

B.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遺:給予、贈送C.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

謝:道謝

D.圖窮而匕首見

窮:盡,完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3分)

)A.使畢使于前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B.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

以其無禮于晉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乃不知有漢

D.倚柱而笑

夜縋而出6.下列有關文段內(nèi)容的解說,不準確的一項(3分)

)A.這段文字,重點描述了荊軻廷刺秦王的場景,刻畫了荊軻臨危不懼、奮不顧身的英雄形象。B.文段寫秦武陽色變振恐,是為了顯示秦廷的森嚴和始皇的威武,這一“色變振恐”與荊軻的“顧笑”形成鮮明的對比。C.荊軻“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正是前文荊軻對樊於期將軍所說的刺殺設想的實施,此處印證了荊軻計劃的合理性。D.由于刺殺秦王是在倉促之間出現(xiàn)的,秦廷上下反應遲鈍:秦王惶恐到拔不出劍的地步,大臣們也都是目瞪口呆、手足無措。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5分)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5分)

參考答案:4C5D6B7.(1)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禮送出來,派遣使者來稟告大王。(2)事情之所以沒有成功,是想活生生的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約契來回報燕國太子呀。(關注“函、拜送、使、使、聞”和“生、以、所以……者,……也”的譯法)

略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下面是一份有關我國轎車供求狀況的資料,請根據(jù)這份資料內(nèi)容,概括出兩點主要結論。(6分)

我國轎車供求狀況(單位:萬輛)我國轎車供求狀況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預計)2012年(預計)汽車生產(chǎn)量(萬輛)72105138266346汽車需求量(萬輛)74110192349471結論一:

結論二:

參考答案:結論:轎車需求量和生產(chǎn)能力都將不斷上升;

已呈現(xiàn)供不應求的趨勢,供求比例日益失調(diào)。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在說書這一行,單田芳可謂世家出身,父親母親都是書曲藝人。他將這門藝術發(fā)揚光大,不僅成為當代“評書四大家”之一,更創(chuàng)下了“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的聲名。B.據(jù)法新社布里斯班11月16日電,對于南中國海的島礁領屬爭端問題,奧巴馬再次否認美國沒有有意遏制中國的崛起,但強調(diào)中國應當成為世界舞臺上負責任的大國。C.針對教育資源非均衡分布的情況,教育部提出“就近入學”,本意是為了促進教育公平,然而始料未及的是學區(qū)房竟然瘋狂上漲,“就近入學”大有“價高者得”的趨勢。D.在東北作家群中,蕭紅被認為是最具藝術才情的作家。由于凄美的愛情故事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經(jīng)歷使她成為研究熱點,電影《蕭紅》將她的人生故事搬上了銀屏。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B項,否定不當,當為“奧巴馬再次否認美國有意遏制中國的崛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