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認識的本質和過程
重點問題
●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對認識本質的科學理解●認識的具體過程和認識發(fā)展的總過程●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真理及其絕對性和相對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根本標準2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一)實踐是認識發(fā)生的基礎要理解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首先要從認識的發(fā)生談起。所謂認識的發(fā)生是指人的認識能力從無到有的發(fā)生過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fā),把認識發(fā)生的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結合起來,認為勞動在認識的發(fā)生中起著決定作用。人的認識能力的形成,歸根結底取決于人所特有的實踐活動。人的實踐是以自覺目的性為特征的改造世界的活動,它要求人們形成關于對象本質和規(guī)律的知識,并以此為基礎確定實踐活動的目標和方案。這就提出了人以觀念方式把握世界的需要,即提出了認識世界的必要性。同時,實踐又使認識的發(fā)生具有了可能性。3
認識的個體發(fā)生和認識的種系發(fā)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認識的個體發(fā)生以簡略、概括、濃縮的形式再現(xiàn)認識的種系發(fā)生過程,猶如認識種系發(fā)生的“縮影”。這表明,認識的個體發(fā)生與認識的種系發(fā)生具有一種“重演”的關系。認識的個體發(fā)生對認識種系發(fā)生的重演關系,表明了認識的種系發(fā)生對每一代個體認識的發(fā)生在方向和過程上的制約關系和決定作用。4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主要是指認識的內容是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就人類總體認識而言,認識來源于實踐;對每一個具體的認識主體來說,其絕大部分認識來自間接經(jīng)驗,任何人都不必也不可能事事直接經(jīng)驗。實踐之所以能夠構成認識發(fā)展的動力:首先是因為科學研究的任務一般說來是圍繞著實踐活動的需要這個中心來確定的。其次,實踐不僅產(chǎn)生了認識的需要,而且為認識的發(fā)展提供了手段,使認識的發(fā)展成為可能。(二)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5(三)認識對實踐的相對獨立性認識依賴于實踐,但在認識活動和發(fā)展過程又有相對獨立性,遵循特殊的規(guī)律。作為主體以觀念的形式把握客體的活動,認識可能與實踐完全同步進行,也可以在直接的實踐之后認識客體,或超前于直接的實踐之后塑造客體。認識相對獨立性的突出表現(xiàn)就是,認識能夠反過來指導實踐。認識反作用于實踐有兩種情況:一是正確的認識指導實踐會使實踐順利進行,并達到預期的目的;二是錯誤的認識指導實踐會對實踐產(chǎn)生消極乃至破壞性的作用,使實踐失敗。6二、認識是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一)馬克思主義哲學之前的認識本質觀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chǎn)生之前,對認識本質的理解大體上有三種觀點,即唯心主義先驗論、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和不可知主義懷疑論。唯心主義先驗論堅持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認識路線,否認認識的對象是物質世界,認為認識是一種主觀自生的東西。唯心主義先驗論的根本錯誤就在于,把認識封閉在主觀精神的圈子之內,否認認識的客觀來源,實際上取消了認識能否通過主觀反映客觀的問題。7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認識路線,認為客觀事物存在于人的頭腦之外,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但是,舊唯物主義認識論是一種“映射論”,其特點是把認識主體看作一種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對物的反映看成是消極、被動地接受外界刺激的過程,即客體直接映射在人的大腦中的過程。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僅僅從客體來說明認識的形成及其本質,把認識簡單地看成是主體被動接受客體的刺激和客體把自身“烙印”在主體大腦中的結果,忽視了認識的能動性、社會性、歷史性和實踐性。不可知主義懷疑論把認識看成是一種不能證明其真?zhèn)?、不能證明其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事物的東西。不可知主義的懷疑論在認識和客觀世界之間人為地劃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本質上是錯誤的,但它從反面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即如何能判定認識與對象、主觀與客觀的一致性。8
馬克思主義哲學把科學的實踐觀、“合理形態(tài)”的辯證法引入認識論,不僅駁倒了唯心主義先驗論和不可知主義懷疑論,而且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缺陷,創(chuàng)立了能動的反映論。人與世界的關系首先是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才產(chǎn)生出反映與被反映的關系。同時,人對世界的能動反映是充滿矛盾運動的辯證過程,“認識是思維對客體的永遠的、無止境的接近。(二)認識是反映、選擇和建構的統(tǒng)一9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認識的本質是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反映,同時,主體對客體的反映又是同人所特有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不可分離的。人的認識不可能像動物的反應那樣,僅僅停留在直接感受的水平,而是要通過現(xiàn)象認識本質,形成概念,并運用概念進行判斷、推理,這就產(chǎn)生了人所特有的能動的抽象思維。在抽象思維中,認識主體的能動性、選擇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鮮明的體現(xiàn)。在實踐活動中,人們不僅需要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而且還需要基于這種認識創(chuàng)造出符合主體需要的理想客體,這更是一種能動的、創(chuàng)造性的反映活動。10(三)反映、建構與虛擬認識主體對客體的反映離不開信息的作用。從信息論的角度看,反映的發(fā)生是一個物質系統(tǒng)以某種方式接收和保留另一物質系統(tǒng)信息的過程,反映能力也就是接收和保留信息的能力,反映的過程也就是信息的交換過程。認識是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產(chǎn)物,主體與客體在認識活動中的統(tǒng)一是以信息為媒介的。主體在認識過程中對客體信息的選擇,首先表現(xiàn)為主體以感覺器官為門戶的神經(jīng)生理系統(tǒng)所決定的選擇。在此基礎上,人的活動還需要進行能動的選擇。11主體對客體的反映離不開建構。從信息相互作用的角度看,建構確實是體現(xiàn)主體能動性的認識環(huán)節(jié);從認識形成過程的角度看,建構是主體在思維中對客體信息的重構過程。認識活動中的建構與虛擬有著密切的關系。從哲學的視角看,虛擬就是以“代碼”的形式來表達和合成事物及其功能。人對世界的虛擬隨著表達形式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但是,不管虛擬形式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虛擬是立足于反映基礎之上的認識能動性的高度體現(xiàn),這一本質特征不會變。12三、認識過程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和從理性認識到實踐在實踐的基礎上,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從由理性認識到實踐,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這是認識發(fā)展的辯證過程。實際上,存在著兩種認識過程:一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具體的認識過程;二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的認識發(fā)展的總過程。13(一)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是對事物的現(xiàn)象、外部聯(lián)系的認識,包括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基本形式。所謂感覺,是人通過感覺器官對事物的個別屬性和個別方面的反映;知覺是多種感覺組合而成的整體,是對事物整體形象的反映;表象是人腦對過去感覺、知覺的回憶和再現(xiàn),是曾經(jīng)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的客觀對象形象的再現(xiàn)和重組。14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是人們借助于抽象思維對感性認識進行加工、整理、概括而形成的關于事物的本質、內部聯(lián)系的認識。理性認識以間接性和抽象性為特點,以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為內容,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基本形式。概念是對同類事物共性和本質屬性的概括,它是思維的“細胞”,是最基本的思維形式。判斷是展開了的概念,概念是濃縮了的判斷。推理在形式上表現(xiàn)為判斷與判斷之間的聯(lián)系,是由已知合乎規(guī)律地推出未知的邏輯思維形式。理性認識不僅表現(xiàn)為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形式,而且還包括由概念、判斷和推理所組成的理論體系。理論體系是思維反映客觀對象的系統(tǒng)形式,是主體觀念把握客體的最高形式,其任務就是把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觀念地反映出來。15
要觀察現(xiàn)象,盡可能地占有豐富的感性材料,這是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前提條件。在觀察現(xiàn)象的基礎上,對大量的感性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對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科學的研究,即運用抽象思維的方法,從混沌的表象中提煉出本質的規(guī)定,把個別現(xiàn)象中蘊涵的一般本質揭示和概括出來。(1)(2)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條件16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的兩個不同階段,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是關于事物現(xiàn)象的認識,有待于發(fā)展到理性認識,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是關于事物本質的認識,但它又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又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總是交織在一起,既沒有純粹的感性認識,也沒有純粹的理性認識,對事物的感覺和對事物的理解總是相互包含、相互制約的。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17(二)從理性認識到實踐活動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的一次飛躍,但認識過程到此并沒有完成,還需要由理性認識再回到實踐中去。由理性認識再向實踐活動飛躍,從表面上看已經(jīng)不是認識的過程了,而是認識指導實踐,即精神活動向物質活動轉化的過程。用理性認識指導實踐活動的過程,既是從認識向實踐、從精神活動向物質活動轉化的過程,又是認識深化的過程,是認識正確與否得到檢驗的過程,是對已經(jīng)取得的認識進行修正、補充、豐富和發(fā)展的過程。從實踐向認識和從認識向實踐兩次飛躍相結合,才構成了對客觀事物的完整的認識過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不斷深化,這才是認識發(fā)展的總過程。說明了認識活動的反復性和無限性,但這種反復性和無限性不是一種單純的循
環(huán),而是一種波浪式的發(fā)展。18四、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一)非認知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在人的知、情、意這三類意識要素中,“知”包括主體的理性直觀、理性思維能力,屬于人的理性因素?!扒椤焙汀耙狻?,即情感和意志包括沖動、欲望、本能等一般不以理性思維為基礎,在主體結構中屬于非理智、非認知的方面,因而被稱為“非理性”因素;同時,人們還時常把認識過程中不能被邏輯思維的概念所包含的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頓悟、直覺、靈感等,也包含在“非理性”因素中。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本身不屬于人的認識能力,但對人的認識活動的發(fā)動與停止,對認識能力的發(fā)揮與抑制起著重要的控制和調節(jié)的作用。意志不僅是人們?yōu)閷崿F(xiàn)某種目的而克服困難的主觀條件,而且對調控人們的情感也起著重要作用。19(二)思維的非邏輯形式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
在認識過程中,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等邏輯思維方法的運用是十分重要的。當然,直覺、幻想、想象等非邏輯思維活動不能脫離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思維活動單獨進行,相反,它們必須以一定的邏輯思維活動為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承認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但馬克思主義哲學反對非理性主義,強調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約,強調人應當在理性因素的主導下發(fā)揮非理性因素的積極作用。20五、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一)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
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外部世界(自然和社會)運動的一般規(guī)律和人類思維運動的一般規(guī)律,是既聯(lián)系又相區(qū)別的,從本質上說,主觀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的反映,主觀辯證法是以概念、判斷、推理和理論體系諸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發(fā)展的辯證法。在這個意義上,可以概括地把主觀辯證法稱為概念辯證法。主觀辯證法是在概念辯證本性的基礎上展開的。21(二)歸納與演繹和分析與綜合歸納是從個別上升到一般的方法,包括完全歸納法和不完全歸納法兩種形式。演繹是由一般性的原則到個別性結論的方法,即依據(jù)某類事物共同的一般的屬性、關系來推斷該類事物中個別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和關系的方法。歸納與演繹是方向相反的兩種思維方法:歸納是由個別或特殊向一般的運動,演繹是由一般到特殊或個別的運動。歸納與演繹又相互依賴、相互補充。一方面,演繹以歸納為基礎,作為演繹出發(fā)點的公理、定律、假設等,是運用歸納方法得出的結果;另一方面,歸納離不開演繹,歸納是從觀察和實驗中搜集材料開始的,而搜集材料必須有某種理論原則為指導。分析是把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方面、要素,然后逐個加以研究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結構分析、功能分析、信息分析、模式分析、流程分析,等等。綜合方法是在把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方面、要素的基礎上,再把它們組合成一個整體的方法。分析與綜合的關系也是辯證的。分析是綜合的基礎,而綜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二者結合在一起,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科學的認識。22(三)抽象與具體抽象與具體有著多重含義。抽象既是思維成果,又是思維方法。作為思維成果,抽象是指經(jīng)過分析抽取出來的思維規(guī)定,它是客觀對象某種因素、關系在思維中的反映;作為思維方法,抽象通常是指在思維中把對象的某種因素、關系抽取出來,而暫時舍棄其他因素、關系的邏輯方法。具體是指多種規(guī)定性的綜合,具有兩重含義:一是“感性具體”,它是感覺多樣性的綜合,是感官直接感覺到的具體;二是“理性具體”,即思維具體、思想具體,它是在抽象的基礎上形成的各種規(guī)定性的綜合,是具體在思維中深刻的再現(xiàn)。23思維運動走著兩條道路:第一條道路是從具體到抽象,即從感性具體達到抽象規(guī)定,通過分析把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從中抽取出本質的方面并通過概念固定下來;第二條道路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即從抽象規(guī)定達到思維具體,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主要方法是綜合,即把反映了事物本質的規(guī)定綜合起來,形成關于事物的整體認識、具體認識。此時的具體已不是感性具體,不是“混沌的整體”,而是思維中的理性具體,是對事物內在聯(lián)系和本質屬性的反映。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是一個以抽象為邏輯起點,通過各種形式的邏輯中介,達到以思維具體為邏輯終點的運行過程。這里,要善于把握作什么樣的抽象、抽象到什么程度。一般來說,這一抽象是在認識范圍內不需要用事物的其他因素、關系來解釋它,而它卻能解釋事物的其他因素、關系。24(四)邏輯與歷史辯證思維中的歷史范疇具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客觀實在自身的歷史,二是指對客觀實在認識的歷史,如科學史、哲學史,等等。所謂邏輯與歷史的一致,是指理論體系的邏輯順序是客觀歷史發(fā)展順序和認識發(fā)展順序的反映。邏輯與歷史之所以相互一致,是因為歷史是邏輯的基礎,邏輯是歷史在理論上的再現(xiàn)。邏輯與歷史的一致不是機械的一致。具體地說,邏輯是“修正過”的歷史,這種“修正”表現(xiàn)為邏輯按歷史的規(guī)律性來“修正”歷史,是撇開偶然抓住必然,撇開細節(jié)抓住基本線索,從而在比較“純粹的形態(tài)”中把握歷史的內在規(guī)律。按歷史本身固有的邏輯“修正過”的“歷史”,比起未加“修正”的自然主義的歷史描述,能更深刻地反映歷史的本質。25(五)辯證思維方法與科學思維方法的關系辯證思維方法與科學思維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哲學范疇與科學范疇、哲學思維與科學思維原本就是相互交叉的??茖W的一些范疇,如系統(tǒng)、信息、結構、功能、手段、反饋、控制等,隨著它們本身意義的確定,也就有了哲學上的意義;反過來,哲學的一些范疇,如物質、運動、時間、空間、矛盾等,也是科學思維中常用的范疇。辯證思維方法與科學思維方法是密切相關、相互促進的。辯證思維方法是科學思維方法的方法論前提,哲學通過本體論、認識論、邏輯學等參與到科學思維中。現(xiàn)代科學思維方法是一個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統(tǒng)方法、結構—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這些方法豐富和深化了辯證思維方法。26
其一,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觀性。真理當中不能含有同客觀實際相違背的主觀成分。其二,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實踐也是客觀的。就真理是對客觀存在的正確反映而言,真理是客觀的,這是真理問題上的唯物論;就真理的發(fā)展過程以及人們對它的認識和掌握程度來說,真理又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矛盾統(tǒng)一,這是真理問題上的辯證法。每個真理既具有客觀性,又具有絕對性與相對性;或者說,每個真理都是客觀真理,同時又是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的統(tǒng)一。(一)真理及其絕對性與相對性27
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真理的絕對性或具有絕對真理。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標志著主觀同客觀的符合,都包含著不依賴于任何人的客觀內容,都同謬誤有原則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則,就不是真理。這一點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在這個意義上,承認了客觀真理也就是承認了絕對真理。另一方面,按其本性來說,人類能夠正確認識無限發(fā)展著的客觀世界,認識每前進一步,都是對無限發(fā)展著的客觀世界的接近,這一點也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在這個意義上,承認世界的可知性,承認人能夠不斷獲得關于無限發(fā)展著的客觀世界的正確知識,也就承認了絕對真理。28真理的相對性或具有相對真理,是指人們在一定條件下,對客觀過程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總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首先,從客觀世界來看,任何真理性的認識只是對其某一部分、層次、方面的正確反映,人類已經(jīng)實際達到的認識總是有限的。承認了世界上尚有未被認識的東西,我們的認識有待擴展,也就是承認了相對真理。其次,從特定的事物來看,任何真理性的認識,都只是對該對象一定方面、一定程度的正確反映。承認我們的認識有待深化,也就是承認了相對真理。29(二)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的關系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不是兩個真理,而是同一個真理的兩種不同屬性。具體地說,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相互包含,相對真理之中包含著絕對真理,絕對真理總是通過相對真理表現(xiàn)出來。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又是相互轉化的。真理是一個過程,認識是從相對真理走向絕對真理、接近絕對真理的不斷深化的過程。概括地說,從真理的二重性看,任何真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版?zhèn)€人委托代繳失業(yè)保險合同范本3篇
- 2024水池旅游開發(fā)項目投資與合作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校園門衛(wèi)人員勞動合同編制指南3篇
- 2025年度殘疾人勞動合同簽訂中的殘疾人心理關愛與職業(yè)適應3篇
- 2024藥店負責人任期藥店品牌形象塑造聘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版權許可合同許可范圍和許可費用6篇
- 年度新型鋁基軸瓦材料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 年度密封用填料及類似品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精裝修住宅租賃管理服務合同3篇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五單元近現(xiàn)代中國的先進思想第22課孫中山的民主追求課后作業(yè)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 參考新醫(yī)大-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fā)展專項資金建設規(guī)
- 《中醫(yī)內科學關格》課件
- 2024年中國PCB板清洗劑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紙管》規(guī)范要求
- 【數(shù)學】2021-2024年新高考數(shù)學真題考點分布匯
- 2024年育嬰師合同協(xié)議書
-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蜈蚣走路》
- 生活妝課件教學課件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八年級(上)期末英語試卷
- 山東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監(jiān)督機構人員業(yè)務能力考試題庫-上(單選題)
- 松下-GF2-相機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