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地貌第一節(jié)地貌的形成因素第二節(jié)構造地貌第三節(jié)流水地貌第四節(jié)喀斯特(巖溶)地貌第五節(jié)風成地貌與黃土地貌第六節(jié)冰川地貌與凍土地貌第七節(jié)海洋地貌第八節(jié)地貌類型第九節(jié)災害地貌與防治第九節(jié)
地貌災害與防治
一、崩塌與塌陷
二、滑
坡
三、泥石流
四、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
五、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
一、崩塌與塌陷(一)崩塌崩塌是斜坡上的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墜落的現象。它廣泛出現于山坡、河湖岸及海岸上,是一種突發(fā)性的災害。特點:發(fā)生速度極快,一般以5—200m/s,的自由落體速度進行。危害:摧毀森林,破壞交通,堵塞河道,掩埋村莊和建筑,造成人畜傷亡與經濟損失。
如:如1994年7月3日烏江左岸雞冠嶺山崩,落人烏江的巖塊530萬m3,形成長1l0m的亂石壩,使烏江斷流半小時,江水猛漲l0m,造成三個煤礦被毀、碼頭被掀、五艘船被擊沉,死亡6人,經濟損失900多萬元。發(fā)生于1980年6月3日凌晨的鹽池河崩塌是三峽地區(qū)最大的一次慘劇,3日凌晨5時左右,一大塊巖體從高850米的鷹咀崖突然崩塌,把一座辦公大樓砸得粉碎,整個礦務局夷為瓦礫,造成285人全部喪生。青藏公路某段發(fā)生的崩塌
甘肅窯街發(fā)生的山體崩塌(今年10月11日)
(一)崩塌形成的條件和地貌
崩塌一般發(fā)生在50m以上的急陡山坡或河、湖、海岸上,坡度要在30°~60°以上。其次是要巖石裂隙發(fā)達,結構破碎,特別是巖層層面及裂隙面與山坡傾向一致時,則更容易發(fā)生崩塌。巖石裂隙最易發(fā)生在物理風化強烈的干旱、半干旱區(qū),融凍作用頻繁地區(qū)及鹽化(結晶)作用強烈的海岸帶。崩塌主要發(fā)生在暴雨、冰雪融化季節(jié),因為此時巖土體大量吸收水分,負荷急增,同時又減少了巖土體內部的摩擦力,因而最易崩塌。此外在地震和人工大爆破時,都會破壞巖土體結構,引起崩塌。崩塌后,在山麓或陡崖下,常常形成倒石堆,呈錐形,由大小石塊及泥沙混雜堆積而成,結構松散(圖6.90)。
在堆積平原區(qū),塌陷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的急劇下降,使下部土層含水量減小,承壓力降低,從而引起上部土層向下壓縮,造成地面下沉。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大多數是人為過量抽取地下水所致。塌陷會破壞土地及建筑物。
(二)崩塌的防治
(1)在崩塌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區(qū),作詳細的調查和作出預防措施。(2)對正在發(fā)展中的崩塌,一般以避繞為主,或以隧道通過。(3)對表層不穩(wěn)定的巖土體,可采用清挖、錨固、網包及攔擋等加固工
(4)開采地下水前要認真勘察,合理布井和建井,嚴格控制抽水降深和排水強度。(5)對已出現的喀斯特塌陷洼地,應按不同情況和要求,采用填、堵、跨越、灌漿、圍封和加蓋等工程。今年6月福建安溪發(fā)生的山體崩塌,死傷23人二、滑
坡
312國道蘭州段山體滑坡2002年12日傍晚,湖北咸豐縣境內發(fā)生一起特大突發(fā)性山體滑坡事故。一長約100米、高120米,體積約2.5萬立方米的危巖體大面積順層下滑。事故發(fā)生時,有37名工人正在滑坡所在地的一段公路上進行路面渣石清理。這起突然發(fā)生的特大事故中,有15名工人死里逃生,22人下落不明;正在施工的8臺拖拉機、1臺空壓機拖車及其它施工工具被埋。
滑坡是斜坡上的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滑動面作整體緩慢下滑的現象?;陆洺0l(fā)生,危害很大。例如1983年甘肅東鄉(xiāng)族自治縣灑勒山體大滑坡,掩埋3個村莊,2000畝農田,死亡200人。又如1963年10月9日意大利北部瓦依昂特水庫南坡發(fā)生滑坡,有近3億m3的巖石墜入水庫,傾瀉的洪水毀滅了下游幾個城鎮(zhèn)、淹死3000人。(一)滑坡形成的主要條件
湖北秭歸縣沙鎮(zhèn)溪千將坪特大滑坡
湖北秭歸縣沙鎮(zhèn)溪千將坪特大滑坡全貌(1)具有產生滑坡的斜坡
坡度不須太大,在巖石上的約30°—40°,在松散堆積層上的只須20°以上即可。(2)巖(土)體內存在滑動面
這些滑動面是由巖層層面、片理面、節(jié)理面、斷層面、堆積層的分界面及地下水含水層的頂、底面等構成。特別是當滑動面與斜坡傾向一致時,最易發(fā)生滑坡?;屡_階是滑坡體下滑時產生的,因滑坡體下滑時前后各段滑動速度不同,從而斷裂成多個次級的滑動面和滑坡體,高度各不相同,因此會形成多級滑坡臺階。由于滑動面多呈弧形,故使臺階面也作反坡傾斜,原地面上生長的樹木也傾斜如“醉樹”。
(3)地下含水量大
地下水可使巖(土)體重量增加,加大滑動力,減小抗滑力,導致滑坡的產生。所以滑坡概率最多出現在雨后和冰雪融化季節(jié),因為此時地下水量最大。(二)滑坡地貌(1)滑坡壁與滑坡臺階
滑坡壁是滑坡體下滑后,在后緣出露的滑動面,其坡度很大,一般60°—80°以上。它的高度代表了下滑的滑距。新鮮的滑坡壁上會留下擦痕(圖6.91)。(2)滑坡洼地與滑坡湖
由于滑坡臺階是反向傾斜的,所以在臺部的地形也低陷成洼地,積水后成滑坡湖。(3)滑坡舌與滑坡鼓丘
滑坡體前緣呈舌狀突出,稱為滑坡舌?;麦w在下滑過程中,滑坡舌前方受阻,后方又受巖土體擠壓,因而鼓起成丘脊狀,它與滑坡舌平行,稱為滑坡鼓丘。鼓丘地面有張裂隙,內有褶曲構造。(三)滑坡的防治
對滑坡要進行綜合治理,針對不同的情況,采用排、減、固、擋等工程措施。
(1)排水工程
在滑坡體外圍開挖截水溝,使流水不進入滑坡區(qū)內。在滑坡區(qū)內修建與滑坡方向平行或斜交的排水溝工程,減少滑坡體的含水量。
(2)減重與反壓工程
在滑坡體上部挖方,減輕重量;在下部或前緣填方,以增加滑坡體的抗滑力。
(3)抗滑攔擋工程
在滑坡體前方建立擋土墻,但只能適用于中、小型滑坡。擋土墻根部要切人基巖0.5m以下或至穩(wěn)定的土層2m之下,而且墻背后和墻上也應分別修滲水溝和泄水孔,使地下水排出墻外。防滑坡工程
三、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區(qū)常見的一種突發(fā)性災害。它是由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與水混合組成的固液兩相流。其中固體物質大多超過15%,最高可達80%。容重一般大于1.5t/m3,高者超過2.3t/m3。泥石流發(fā)生時,山搖地動,來勢兇猛,短時內可將千萬噸沙石從山上搬往山外,把沿途的交通道路及橋梁摧毀,掩埋農田和村鎮(zhèn),破壞性極大。(一)泥石流類型
按泥石流的流體性質可分為粘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二種。
(1)粘性泥石流
這是典型的泥石流,固體物質含量很高,一般占40%—60%,最高達80%,容重在2t/m3以上。由于泥沙石塊含量多,故泥漿粘度也高,達10泊以上。泥石流運動時水和固體稠成一個整體,大石塊在泥漿中呈懸浮狀態(tài),作等速運動,液固兩相無垂直交換,屬層流性質,故又稱層流性泥石流。在運動過程中,前鋒突起,形成高數米至十多米的“龍頭”,沿山谷咆哮而下,泥漿飛濺,地面震動,有著強大的沖擊、沖刷、爬高和掩埋能力,破壞性極大。(2)稀性泥石流
固體物質含量較少,一般為15%—40%,容重1.5—1.8t/m3。泥漿粘度小于5泊。稀性泥石流在運動過程中,水和固體分離,兩相有垂直交換現象,具有紊流性質,又稱為紊流型泥石流。如黃土地區(qū)的泥石流。這類泥石流與含沙量大的洪流相似,也具有相當大的破壞能力。四川甘孜州丹巴縣稀性泥石流2003年7月11日22時30分,一場特大泥石流襲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巴底鄉(xiāng)水卡子村,正在當地一個休閑山莊載歌載舞的51人瞬間被吞沒(成都新旅程旅行公司組織的一隊游客來到巴底鄉(xiāng)水卡子村“美人谷”休閑山莊,老板彭仕達應游客要求邀集附近約60名村民舉行歌舞晚會)(二)泥石流的形成條件
(1)豐富的物源
固體物質的多寡是決定泥石流是否產生以及影響泥石流規(guī)模的物質條件。一般在巖石軟弱、物理風化強烈的山區(qū),或者洪積、坡積物、黃土堆積和冰磧物來源豐富的山區(qū),固體物質都相當豐富,因此成為泥石流經常發(fā)生的地點。此外,人類不合理的毀林開荒,陡坡墾殖,廢棄礦渣等都成為泥石流的物質來源之一。豐富的物源
(2)要有集水盆和急陡的溝谷地形
泥石流大多數發(fā)生在有儲存固體物質的集水盆及排泄固體物質的溝谷地形。集水盆是積累固體物質的場所,平時固體物通過崩塌、滑坡、洪積及坡積等方式,從周圍的山坡搬至盆內,成為泥石流發(fā)生時的物質供應地。
溝谷是泥石流發(fā)生時排泄固體物質的通道,一般溝床坡度越大,所造成的動能也大,最有利于泥石流的發(fā)育。(3)充足的水分
水是泥石流發(fā)生的必須條件之一,它不僅增加固體物質的重量和下滑力,以及誘發(fā)泥石流的發(fā)生,而且還是加強泥石流發(fā)展的主要動力。因此暴雨和冰雪融化季節(jié),是泥石流發(fā)生頻率最多的時期。(如圖)(三)泥石流地貌
在溝谷中發(fā)生的泥石流地貌,可分為上、中、下游三區(qū)。其中的上、中游為侵蝕區(qū),下游為堆積區(qū)。上游和源頭的侵蝕強度很大,一次溯源侵蝕可達數百米,下切深度百余米,拓寬溝谷數十至百米以上。泥石流上游和源頭
中游以下切為主,形成峽谷地形,谷壁陡峭而光滑,或留下撞擊痕跡。下游以堆積為主,堆積物呈若干長條形的礫石壟崗,與泥石流流向平行排列。前緣呈舌狀伸出。堆積物五分選、無層理,大小混雜。如果泥石流進入河谷時,則可阻塞河道,以至改變河床的形態(tài)。
(四)泥石流的防治
治理泥石流可從生物和工程二方面著手,從長期和根本上看,應以生物措施為主,工程措施為輔。
生物措施主要在可能發(fā)生泥石流的范圍內外做好護林造林工作,這樣既可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又可保持水土,減少固體物質的積累。對已經發(fā)生的泥石流區(qū),也能把地表堆積物穩(wěn)定下來。
工程措施,當生物措施尚未生效時,局部和短期內仍須使用工程措施。具體做法:(1)蓄水工程
在泥石流形成區(qū)的上游,選擇適宜的地點,建立水庫,以攔截及儲蓄洪水,削弱泥石流區(qū)內的流量及其所產生的動力。
(2)谷坊及攔沙壩工程
在主溝或小流域內筑大型的攔沙壩,在支溝內筑谷坊,以便層層攔截沙石,提高局部侵蝕基準面,削弱下切作用。(3)排導溝工程
為了保護某些建筑和工程設施,如城鎮(zhèn)、鄉(xiāng)村、農田、鐵路、公路、灌溉站、電站及礦山等,應在適宜地點開挖導流溝,把泥石流引向保護區(qū)外下泄。
(4)停淤場工程
利用天然的有利地形,加上導流溝、導流堤、溢流壩、停淤場等工程,引導泥石流排向所設計的地區(qū)堆積,制止其任意性的破壞。
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方法,在我國四川、云南和北京等地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是當流水對土壤、風化殼或碎屑堆積物的侵蝕量(值)超過允許侵蝕量(值)時,稱為水土流失。允許侵蝕量的大小是以土壤侵蝕速度不超過成土速度來衡量的。一般成土速度大約每年0.833mm,相當于180t/(km2·a)。但由于世界各地成土條件不一,故允許侵蝕量也不一致。衡量侵蝕量的單位一般以侵蝕模數[t/(km2·a)]來表示。
我國將土壤侵蝕分為5級(表6.23),其中第1級為允許侵蝕量,第Ⅱ-Ⅵ級為水土流失侵蝕量。水土流失是一種高頻率低能的災害性現象,被列為世界第一號環(huán)境問題。它使世界耕地以每年0.75-1.05億畝的速度喪失。我國水土流失也很嚴重,主要集中分布在北方的黃土高原區(qū)和南方紅土區(qū)。
西藏昌都地區(qū)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破壞土地,減少耕地面積
水土流失過程也就是片蝕、溝蝕和崩崗侵蝕過程,受侵蝕的土地,殘留土層很薄,或巖石裸露,溝谷縱橫,崩崗遍布。土地在強烈切割下變得支離破碎,難以利用。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qū),不僅把上游土地破壞,而且更嚴重的是把大量泥沙搬往下游,將良好的耕地掩埋,成為沙漬地,它是一種欠缺養(yǎng)分的低產地或不長作物的劣地。(2)土地肥力降低,生產力下降
水土流失把表層最肥沃的土壤蝕去,使土壤中的大量養(yǎng)分流失,諸如有機質、氮、磷、鉀等養(yǎng)分。如黑龍江省的黑土,原有機質的含量占養(yǎng)分的7%,水土流失后降至1%—3%。失去表土和養(yǎng)分的土地,地力銳減,作物產量下降,嚴重的甚至草木不生。(3)水庫、湖泊和河床淤淺,水利工程效益降低或消失
由于土壤侵蝕,每年有大量泥沙沖人江河、湖泊、水庫和海洋,使河、湖、水庫淤淺,蓄洪和排灌能力不斷降低以至消失。據統(tǒng)計,我國每年土壤侵蝕的泥沙約有50億t,除了近18億t輸人海洋外,其余32億噸堆積在江河、湖泊中。使湖泊淤淺,蓄洪和調洪能力大大減弱,洪水出現頻率增加。水庫庫容銳減,使用壽命縮短。(4)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人民生活貧困
在水土流失地區(qū),大多數是童山曜曜、草木不生的荒漠地帶。那里植物欠缺,地形破碎,土壤瘦瘠。在無植被的影響下,氣候變壞,不論地溫和氣溫都大幅度上升,蒸發(fā)量增大,土壤水分減少和保水能力極差。因此干季易成旱災,雨季又易發(fā)生洪澇災害,土地生產力下降,人民生活貧困。(二)水土流失原因
1.自然因素(1)土壤性質
土壤性質包括土壤的滲透性、抗蝕性和抗沖性。如果土壤的滲透性強,抗蝕、抗沖性能好,則雨水滲透較多,地面徑流會大量減少,沖刷作用減弱。如果土壤膠結性能好,則抵抗雨滴和徑流沖刷破壞能力也會加強。相反,如果土壤結構松散,抗沖抗蝕性能弱,則會產生較強的侵蝕。例如北方的黃土,南方的花崗巖風化殼紅土,都屬于土壤結構差、抗沖抗蝕能力弱的土類,故易發(fā)生水土流失。(2)氣候因素
雨水是土壤侵蝕的主要動力,當降雨量超過土壤人滲量時,即產生地表徑流與土壤沖刷。降雨量及降雨強度越大,對地面的打擊和沖刷作用也越強,水土流失也越加嚴重。如廣東南雄太和水土保持站測得大雨比中雨或小雨的侵蝕模數都要大。但降雨量與降雨強度相比,后者的影響更大。如山西省水??蒲兴?5°坡地上的試驗,三次降雨量雖然接近,但降雨強度不同,結果產生的徑流深度和沖刷量均與降水強度成正比。(3)植被因素
植被具有保護地面、減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具體表現在:①枝葉截留降雨,避免雨滴對地面的直接打擊;②枯枝落葉、根莖和草被等都可阻滯地表徑流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減少對地面的沖刷;③植被的腐殖質可改良土壤結構,增加雨水的人滲能力,減少地表徑流和增加土粒膠結力,加強抗沖性與抗蝕性;④削弱風速,防止風蝕作用。所以植被覆蓋度越大,土壤侵蝕越輕。瓊山區(qū)鴨程溪昌頭河小流域水土流失嚴重(4)地形因素
地形對土壤侵蝕的影響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①地形高度的影響,水土流失多發(fā)生在地形不高的低丘陵及臺地地區(qū),因為這里風化殼厚,有利于沖溝和崩崗的發(fā)展。②坡度的影響,土壤侵蝕和重力崩塌與地形坡度成正比。據中國科學院贛南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隊在贛南花崗巖地區(qū)的測驗公式是:H=0.94S+0.53式中:H為平均侵蝕深度(mm/a);S為坡比(%)。侵蝕深度與坡度的關系是:坡度每增加1度,侵蝕深度增加0.1—0.2mm。③坡長的影響,山坡徑流匯集量隨山坡長度增加而增大,坡面越長,水量越大,沖刷力也越強。根據原蘇聯諾沃西里防治試驗站提出:土壤侵蝕量與坡長的1.5次方成正比。2.社會因素(1)人口增長快,人口壓力大,導致對植被的嚴重破壞
在我國生產力落后的情況下,平均每增加一人,須要有二畝地的作物生產量才能維持生活。由于人口增長率超過了土地生產力,于是造成人多地少,糧食不足,燃料緊缺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矛盾,往往毀林開荒,過度放牧,破壞草地,造成或加快了水土流失。如粵東五縣(市)的統(tǒng)計資料表明,人口密度與水土流失面積呈正相關關系。在人口密地區(qū),對森林植被的破壞較大。(2)森林管理不善,遭受人為的嚴重破壞
近50年來,我國森林遭受過三次大濫伐,森林面積銳減,導致水土流失面積增加。國外也有同樣例子。(3)不合理的開荒和墾殖
不合理的開荒主要是指在坡度大于25‘的山坡(陡坡)上開荒,有的甚至在40°以上的地方開荒。如上述,土壤侵蝕的強度是隨著坡度加大而增加的。一般大于25°的坡度是超過允許侵蝕量的坡度。不合理的墾殖,主要是指順坡墾殖。這些人為因素加快了土壤侵蝕,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4)建設工程過后,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開礦、炸石、修路、修水庫、興建廠房房屋后,廢渣棄土隨意堆積,開挖的剖面長期暴露,未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因此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三)水土保持
我國通過幾十年來的水土保持工作,已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這就是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而以生物措施為主,工程措施為輔的綜合治理辦法。(1)生物措施
生物措施是水土保持的根本措施,它具有投資少、收效大的效果。做法上通過封山育林,植樹造林,種果,種竹、種草等多種途徑來恢復和建立各種類型的植被,借助植被的覆蓋,達到保水、保土、改土、涵養(yǎng)水源、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增加經濟效益的目的。具體做法是:在植被結構上,要喬、灌、草相結合;在樹種比例上,種植水源林、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等比例要合理;在群落結構上,種植闊葉林、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等要合理配置。從長遠看,需要逐步從單一的針葉林轉變?yōu)獒橀熑~混交林,最后變成闊葉林更好。(2)工程措施
在水土流失嚴重、危害大而生物措施一時又難以控制的地區(qū),應采用工程措施。它可以在短期內達到顯著的效果,但投資較大。使用工程措施時,必須同時以生物措施緊密配合,這樣才能使工程措施達到應有的效果。否則,工程措施的壽命就會縮短,水土保持功效降低。
做法上要針對不同的土壤侵蝕形式,使用不同的方法:首先,嚴禁陡坡(>25°)開荒和順坡墾殖的落后生產方式,應用水土保持原理,推廣梯級(梯田)耕作的科學生產方式;其次,在面蝕區(qū)應沿高等線修筑等高溝、梯田、魚鱗坑,以攔截地表徑流(片流)(如圖)和泥沙,控制片流發(fā)展;再次,在溝谷侵蝕區(qū)要采用“上攔下堵”法,“上攔”即在溝頭外緣修筑天溝,“下堵”即在溝口建立谷坊(堤壩),在小流域出口修建大型攔沙壩等;最后,在崩崗侵蝕區(qū),除上攔下堵之外,還可增加“中間削’’的辦法,即在人力、經濟條件許可下,對強烈侵蝕的崩崗四周陡(崩)坡,修(削)成梯級,以期改變陡坡為平緩坡,達到降低陡坡上片流的流速、減少沖刷及崩塌的目的。五、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
沙漠化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由于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而引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使原來非沙漠地區(qū)出現了類似沙漠環(huán)境的變化過程。這種環(huán)境變化包括非沙漠區(qū)土地產生風蝕、流沙、沙丘、沙丘入侵沙漠邊緣,以及原來已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重新活化等現象。
(一)沙漠化的分級
沙漠化的程度,根據植被和地貌特征可劃分為四級:潛在沙漠化、輕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和強度沙漠化等(表6.24)。目前,我國沙漠化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擴大。(二)沙漠化的原因
(1)氣候干旱的影響
它是沙漠化的決定性因素。干旱區(qū)植被少,風力強,易使沙漠面積擴大。如北非撒哈拉地區(qū),當氣候變冷時期,熱帶輻合帶位置南移,使撒哈拉南部地區(qū)(薩赫勒)處在干燥風的影響范圍,降雨量劇減,沙漠化擴大。
我國根據生物化石及物候資料表明,從3000年前開始,氣候轉為寒冷干燥,其中以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及17至19世紀等4次為明顯的干冷期,氣溫比現在低1-2℃。在干冷環(huán)境下,固定沙丘及發(fā)育的黑砂土再度受到風蝕破壞,流沙再起,沙漠擴張。
(2)有豐富的沙物質來源
這是沙漠化發(fā)生的物質基礎。
(3)人類活動的影響
人類活動起著加速沙漠化過程的作用,具體表現在濫墾、濫牧、濫伐、濫挖等四個方面。
1)濫墾:如我國的毛烏素沙地和科爾沁沙地,清朝中葉以后,清政府以“借地養(yǎng)民”和“移民實邊”等名義,在毛烏素沙地的南部及科爾沁沙地的西拉木倫河以北濫行開荒墾地。由于耕作粗放,作物產量低,一般二三年后便棄耕另墾新地。棄耕的荒地在無植被保護的情況下,很快沙化和被風蝕,造成沙漠化。2)濫牧:過度放牧使牲畜頭數超過草地載畜能力,草類便衰退和死亡,從而引起吹蝕和沙漠化。據內蒙古的一些牧區(qū)資料表明,一只小羊一年可造成0.2畝的強度沙漠化土地。特別是在無人管理及自由放牧制度下,畜群多以畜井點為中心,終年圍繞在同一半徑范圍內進行采食和踐踏,結果造成圓形的“光裸圈”的強度沙漠化現象。
3)濫伐:因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燃料而進行樵柴。據估計,五口之家每日要燒沙蒿5kg以上,每戶一年約破壞10畝固定沙地的植被,從而造成沙漠化。樵柴主要發(fā)生在大居民點和城鎮(zhèn)附近。
4)濫挖:是指當地群眾在沙地挖取蓯蓉、甘草等藥材而引起的沙漠化。挖甘草(寧夏)
此外,不合理的利用水資源,戰(zhàn)爭破壞了水利設施,以及筑路、工業(yè)建設、采礦、建房和車輛運輸等活動,如果處理不當,在環(huán)境脆弱的干旱區(qū),都會引起沙漠化的發(fā)生。(三)防治沙漠化的措施
防治沙漠化,主要是要控制沙質地面的風蝕,削弱風速,固定沙丘。一般采用工程防治、化學固沙和植物治沙等三種措施。(1)工程防治措施
它是利用各種材料覆蓋在流沙表面或在沙面上設置沙障。如利用柴草、枝條、礫石或粘土塊等鋪于沙面,以隔離風對松散沙面的吹蝕;利用麥稈、稻草、蘆葦等設置草方格沙障,不僅可以控制沙丘表面的風沙流,而且還能載留雨水,保護栽種植物免受沙埋;采用高稈植物如灌木枝條、玉米稈、高梁稈等,設置高立式沙障(防沙柵欄),可切斷沙源,抑制沙丘前移和防止沙埋等危害。它一般用于來沙豐富的地區(qū)及草方格沙障帶的外緣,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度環(huán)保項目研發(fā)合作協(xié)議
- 2024臨時工合同模板
- 2024年度倉儲合同倉儲物及倉儲期限
- 2024年度軟件定制開發(fā)合同
- 2024年 衛(wèi)星發(fā)射與運營服務合同
- 2024年商標轉讓合同注意事項
- 2024年度碳排放權交易合同交易數量與交易價格
- 2(2024版)網絡安全風險評估合同
- 2024年度物業(yè)管理合同:住宅小區(qū)物業(yè)管理服務
- 2024年合作伙伴尋找居間合同 with 合作意向及中介費用的規(guī)定
- 2024-2025學年上海市普陀區(qū)八年級(上)期中數學試卷
- 假期補課協(xié)議書
- 電子商務支付結算系統(tǒng)開發(fā)合同
- 服務質量、保證措施
- (必練)廣東省軍隊文職(經濟學)近年考試真題試題庫(含答案)
- 含羞草天氣課件
- 2024年安全生產知識競賽考試題庫及答案(共五套)
- 22《鳥的天堂》課件
- 農業(yè)灌溉裝置市場環(huán)境與對策分析
-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十一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道法課程綱要(知識清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