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地殼的構造與巖石組成_第1頁
大洋地殼的構造與巖石組成_第2頁
大洋地殼的構造與巖石組成_第3頁
大洋地殼的構造與巖石組成_第4頁
大洋地殼的構造與巖石組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洋地殼的構造與巖石組成一、大洋地殼的結構二、大洋中脊及其巖石組成三、大洋盆地及其巖石組成四、大洋地殼相關理論五、大陸漂移、海底擴張與板塊運動大洋地殼的結構確定洋殼巖石性質的主要手段是深海鉆探及海底拖挖采樣。深海鉆探的許多鉆孔已穿透沉積層到底大洋基底,但大量鉆孔還僅限于揭露第二層的上部,所采樣品幾乎都是低鉀的拉斑玄武巖,通常呈枕狀產出。鉆探并揭示有的玄武巖熔巖夾有沉積巖層(含有孔蟲和放射蟲化石)。洋殼結構與巖石性質的獲取洋殼結構與巖石性質的獲取根據(jù)洋殼各層的地震波速與實驗室測得的一些巖石速度的比較,可以對洋殼的巖石性質作出某些推測??墒牵玫卣鸩ㄋ偻茰y洋殼的巖石組成有很大的局限性。好多不同的巖石可以具有相近的速度值;而遭受破碎、變質等作用的同一種巖石,卻可以測得不同的速度值。從第三層的縱波速度值(6.70土0.25公里/秒)看,認為第三層由玄武巖組成的看法是有問題的,應該是輝長巖、角閃巖等。與第二層速度值相當?shù)膸r石更是多樣。大洋地殼覆蓋地球表面的一半以上,但是由于其表面被海水覆蓋,大洋鉆探的深度又不夠,所以對大洋地殼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大洋地殼:厚度薄、質地致密,年輕大陸地殼:厚度大、比重小、古老層1,沉積層,厚度變化大,大洋中脊上往往缺失或作零星分布。層2,火山巖層,沿中脊頂部廣泛出露,也廣泛分布于洋盆中,縱波速度變化大。深海鉆探表明,主要由拉斑玄武巖,部分為固結沉積巖組成。層3,輝長巖或橄欖巖,縱波速度和厚度都十分穩(wěn)定,厚度在5公里左右,是大洋地殼的主體部分。層3的底面為莫霍面,該面之下為上地幔層。莫霍面實際上是海水滲透和熱液蝕變的最低界面。洋殼的形成是熔融的地幔物質,通過地殼上的熱點,分期、斷續(xù)地擠入上部,迅速冷卻和蝕變的結果洋殼的分層洋殼巖石的三層結構第一層,沉積層,地震縱波速度1.5—3.0公里每秒。具有間斷分布的性質。在近大陸坡麓處厚度最大,可達1—2.5公里;在洋中脊斜坡上較薄,約200米;在中脊頂部100—200公里寬的地帶,沉積層極薄或缺失。沉積物主要為陸源碎屑、火山碎屑、生物碎屑及一些自生礦物。第二層,火山巖層(基底層),具有到處分布的特征,其縱波速度為4.5—5.5公里每秒,平均厚度1.5公里。地震反射探測顯示這層表面極其不平坦。巖性為大洋拉斑玄武巖,夾有固結的沉積巖。第三層,大洋層,在大西洋,這層速度值的80%落在6.5—7.1公里每秒之間。他的平均厚度為5公里左右。是大洋地殼的主體層。這層的厚度隨洋底高度增大而增大。物質可能是輝長巖或角閃巖及蛇紋石化橄欖巖。層序厚度(Km)縱波速度(Km/s)密度(g/cm3)水層4.81.51.03第一層0.52.21.90第二層1.55.22.55第三層4.96.82.86莫霍面下約12Km8.13.30標準大洋地殼結構層二分為兩個或三個亞層二A:枕狀玄武巖,厚約700m;二B:枕狀玄武巖、玄武巖流和巖脈互層,與二A呈過渡狀態(tài),并具蝕變強烈的角礫巖,其上具多種自生礦物;二C:塊狀玄武巖和巖脈,玄武巖具蝕變現(xiàn)象。層三可分為兩個亞層巖漿房巖漿房的大小與大洋中脊(海?。┑臄U張速度有關上述標準大洋地殼結構是指大洋盆地的地殼結構,大洋中脊的地殼結構則有顯著不同。大洋中脊地殼的主要特點是:厚度較正常大洋地殼小,且地殼之下存在一層異常的波速層:7.3~7.7公里每秒。這一波速大于第三層的速度值,而小于上地幔的速度值,有人稱之為“殼?;旌蠈印薄6鄶?shù)學者把這一層當作不正常地幔,稱之為“異常上地幔”。大洋中脊地殼變薄和存在異常上地幔,系與深部熱而膨脹的地幔物質上涌有關。近年來發(fā)現(xiàn),這一層亦見于陸上的構造活動帶。正常大洋地殼(洋盆區(qū))的一般厚度為5-10公里。在大洋中脊軸部,由于沉積層和大洋層的變薄或缺失,地殼厚度減至3~5公里。在無震海嶺或海底火山區(qū),地殼厚度可以增大到15公里或更大。在印度洋塞舌爾群島以及其他一些海底高地,屬于殘留的微型大陸,但是地殼厚度一般小于正常的大陸地殼。人們通常把較薄的大陸地殼叫做次大陸地殼,把較厚的大洋地殼叫做次大洋型地殼,二者也統(tǒng)稱過渡型地殼。大洋型地殼區(qū)別于大陸型地殼的要點,在于薄而重,同時缺失大陸型地殼所特有的“花崗巖層”。大陸型地殼不僅具有“花崗巖層”,而且“玄武巖層”也比大洋型地殼大大增厚。這樣一般大陸地殼就比大洋地殼厚達4—6倍。大洋地殼和大陸地殼的過渡在不同的大陸邊緣,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之間的過渡,表現(xiàn)為不同的型式。第一種,出現(xiàn)于大西洋型大陸邊緣,陸地經過大陸架、大陸坡、大陸裾過渡到大洋盆地。大西洋型大陸邊緣位于板塊內部,其兩邊的大陸巖石圈和大洋巖石圈是作為同一板塊一起運移。根據(jù)地震探測,發(fā)現(xiàn)地殼厚度由洋向陸急劇增大。在美國東部大陸邊緣,一個顯著特點是沉積層底面出現(xiàn)明顯的坳陷,這里沉積厚度增大,形似被充填(如圖)

在非洲的大西洋海岸,沿塞拉勒窩內大陸架的邊緣,地震資料探出有大型斷裂。在大陸坡地帶不到100公里的橫向距離內,地殼厚度由洋向陸陡然加大(約增加三倍以上)。非洲臺地基底的花崗巖層沿推斷的斷裂與洋殼的第二層和第三層接觸。同時發(fā)現(xiàn)早、中古生代的沉積地層(地震波速5.2-5.4公里/秒)向大洋方向尖滅。在大西洋和印度洋周緣,洋殼第二層向大陸方向,通常至大陸坡尖滅,有的在離大陸坡較遠的洋底,洋殼第二層便已經尖滅,有的第二層可以以火山巖形式延至陸上,在北大西洋,厚度達3~4公里的第二層以高原玄武巖形式出露于冰島和法羅群島上。太平洋型大陸邊緣表現(xiàn)為另一種過渡形式,其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以西太平洋島弧—海溝—邊緣海系列為代表,另一種以南美西緣的安第斯亞型大陸邊緣為代表。前一種情況(西太平洋島弧—海溝—邊緣海系列)最為復雜,過渡帶的范圍異常廣闊,從洋向陸出現(xiàn)下列單元:海溝—島弧—邊緣海深海盆地—陸坡—陸架,地殼厚度急劇變化,地殼類型交替出現(xiàn)(呈鑲嵌狀)。海溝的向洋一側斜坡,是典型的大洋型地殼。在海溝的軸部,地殼厚度有所增大。向海溝的內側坡,地殼厚度進一步增大。到島弧區(qū),可以出現(xiàn)大陸型或者次大陸型地殼。如果從島弧向海溝方向追索,發(fā)現(xiàn)隨著花崗巖層尖滅,地殼厚度減薄。而從島弧向邊緣海深海盆地方向,地殼厚度也明顯減小。在邊緣海盆地區(qū),花崗巖層通常缺失,出現(xiàn)大洋型或者次大洋型地殼;有時則保留有薄層花崗巖層,出現(xiàn)次大陸型地殼。從邊緣海盆向大陸坡、大陸架方向,地殼厚度復又增大,這里的地殼過渡型式與大西洋型大陸邊緣相似,在大陸架出現(xiàn)正常的大陸型地殼,大陸坡則往往是次大陸型地殼。安第斯型大陸邊緣的過渡情況相對簡單,這里海溝與大陸坡相鄰,其間并沒有出現(xiàn)邊緣盆地。島弧仿佛焊接在大陸上,故其過渡型與海溝的遞變形式相似。由大陸向海溝方向,花崗巖層尖滅,地殼厚度減薄。在大西洋型和安第斯型大陸邊緣,通??梢詫⒋箨懫侣醋鳛榇箨懶偷貧ず痛笱笮偷貧さ姆纸纾ㄈ鐖D)。在島弧—海溝—邊緣海地區(qū),大陸型地殼和大洋型地殼之間的過渡是復式的,因為島弧陸側又出現(xiàn)具大洋型或過渡型地殼的邊緣盆地。上述幾種地殼過渡形式,以島弧—海溝—邊緣海系列最為復雜,安第斯型次之,大西洋型大陸邊緣最為簡單。地殼厚度向洋的變薄是突變還是遞變,與大陸邊緣及相鄰陸地的地形形態(tài)有關,地形越陡峻,厚度變化越劇烈,地形越平緩,厚度遞變就比較緩和。大洋中脊及其巖石組成大洋中脊是綿延于洋底的巨大火山巖系,長6萬Km,寬數(shù)百公里,占洋底面積33%,高出洋底1-3Km,脊頂水深2-3Km大洋中脊的地殼結構與大洋盆地有顯著區(qū)別。在大西洋中央裂谷帶底下,缺失洋殼第三層,第二層直接覆蓋在異常地幔上;有些地方第二層變厚,厚度變化在1—4.5公里之間,中脊軸部的地殼總厚度明顯變薄。東太平洋海隆軸部的地殼結構屬于另一種類型,洋殼第三層連續(xù)越過海隆,但厚度減薄至3公里左右;第三層覆蓋于異常地幔上;整個地殼厚度也有減薄,莫霍面向上抬升(如圖)。印度洋中脊的地殼結構有的段落屬于大西洋中脊型,另有些段落類似于東太平洋海隆類型。各大洋中脊特征大西洋中脊:最典型,它與兩側大陸平行,略呈S形;高出洋底2000—3000m,洋脊的中央常為一深陷裂谷——中央裂谷。裂谷兩側有一系列階梯狀斷層,形成地塹構造。大洋中脊的一段各大洋中脊特征印度洋中脊分三支,呈“人”字形;位于印度洋中央,沿東經70°方向南北延伸,在南緯20°處分叉,東南延伸至太平洋、西南延伸至大西洋,與大西洋中脊相連、向北進入亞丁灣。太平洋中脊偏東側,稱東太平洋海嶺,起伏程度小。有些海底山脈不在大洋的中間,一般稱為海嶺。如印度洋的東印度海嶺北冰洋的羅蒙諾索夫海嶺太平洋東部的海嶺(其沒有明顯的中央裂谷),也稱太平洋中隆。全球大洋中脊分布三大洋中脊南端在南半球相連,北端進入大陸,東太平洋海嶺在加利福尼亞進入大陸;印度洋中脊在紅海延伸到阿法爾和埃塞爾比亞裂谷;大西洋中脊越過北冰洋,到達貝加爾湖地區(qū)。大洋中脊的特點洋脊為高地熱流異常區(qū)。中央裂谷附近的熱流值常是深海盆正常值的2—3倍。裂谷為重力負異常區(qū),說明物質的密度較小。洋脊處地殼較薄,大部分地段基巖裸露。主要為玄武巖,沒有或有極薄的深海沉積物,在較深部位的巖石有不同程度的變質現(xiàn)象。綜上所述,洋脊位于溫度高的地幔軟流圈上隆的地段,是巖石圈的巨型張裂谷,是巖漿的涌出口和地熱排泄口,也是區(qū)域變質發(fā)生的地帶。大洋中脊的巖石類型大西洋:北緯45°區(qū):無斑非晶質玄武巖,局部有少量斜長石斑晶,具斑晶的玄武巖中含少量橄欖石和圓形輝石。北緯36°區(qū):苦橄玄武巖和苦橄巖類,具有較高的Fe/Mg值和Ti值。北緯22°-23°區(qū):拉斑玄武巖,外面有一層30-40mm的橙玄玻璃,屬高鋁玄武巖,局部有變質玄武巖。印度洋中脊:巖性主要為拉斑玄武巖,斑晶為斜長石,部分為橄欖石,低Na、K,富含橄欖石斑晶的玄武巖產生于中脊裂谷壁上,富含鉻。局部地區(qū)具有大量的蛇紋石化橄欖巖等超鐵鎂巖。大洋中脊的巖石類型東太平洋隆起:北緯45°-49°區(qū):富含橄欖石和輝石的玄武巖;北緯21°區(qū):①富斜長玄武巖,高Ti,高Fe/Mg比值,占3%;②斜橄輝玄武巖,呈枕狀熔巖形態(tài),高Ti,高Fe/Mg比值,占87%;③橄欖玄武巖,橄欖石為早期結晶,占10%。北緯8°-9°區(qū):①鐵玄武巖,由輝石、斜長石和鈦磁鐵礦組成,F(xiàn)e含量12-15%,Ti>2%;②斜橄輝玄武巖,橄欖石含量<9%,F(xiàn)e含量10%-12%,Ti含量1.5%-2%;③斜長輝石玄武巖,缺橄欖石,F(xiàn)e含量<11%,Ti含量<1.5%,富含重稀土元素。南緯5°-15°區(qū):由低鉀拉斑玄武巖組成,以斜長石斑晶為主,僅少量單斜輝石和橄欖石。大洋中脊的巖石類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玄武巖中富橄欖石和橄欖石斑晶,常見的是富鎂的苦橄玄武巖類。東太平洋隆起的玄武巖以單斜輝石和斜長石為主要成分,缺少超鐵鎂質巖,出現(xiàn)富鐵的玄武巖。大洋中脊的巖石類型大洋盆地及其巖石組成與大洋中脊沉積層薄而間斷分布的特點不同,深海盆地的沉積蓋層幾乎是連續(xù)的,在凹凸不平的基底上帶有填充和披蓋性質,沉積層厚度大致在數(shù)百米至一公里之間。沉積層的產狀差不多是水平的,一般無形變的痕跡,有些沉積層帶有滑移跡象;斷層十分少見,主要出現(xiàn)在靠近海溝外緣隆起的地方。洋盆的沉積物主要為深海紅粘土、鈣質和硅質軟泥,陸源碎屑物質比較少見。在鄰近島弧或火山島的地區(qū),火成碎屑成分占有一定的比重。一般在淺于碳酸鈣補償深度的海區(qū),接受了遠海鈣質軟泥沉積,而在水深大于碳酸鈣補償深度的地方,沉積了硅質軟泥和深海紅粘土。在赤道生物高產帶沉積速率甚高,沉積厚度較大。在近極地海域,則停積了冰山搬運的物質。深海底流的侵蝕作用有時會在洋底導致沉積間斷,并記錄在洋底沉積剖面中。

深海盆地基巖的研究程度不如中脊地區(qū),基巖露頭一般比較少見,主要見于洋底隆起區(qū)周緣的斷裂帶和一些構造階梯處。在深海盆地拖采和鉆遇的玄武巖、輝長巖以及超基性巖類,與大洋中脊的相應巖石是十分類似的。大西洋:DSDP第39航次355孔:無斑非顯晶質玄武巖及由斜長石、橄欖石和單斜輝石組成的角礫巖;DSDP第11航次105孔:獲取侏羅紀玄武巖,巖性與洋中脊玄武巖相似。太平洋:東北太平洋:拉斑玄武巖,與太平洋隆起類似;DSDP第24航次319孔:輝綠結構的玄武巖,具流動構造。印度洋:DSDP第26航次250孔:富含橄欖石、輝石、斜長石及鐵礦的玄武巖;DSDP第24航次235孔及236孔:含輝石和斜長石斑晶的玄武巖,與大西洋成分相近;DSDP第22航次211、212、213孔:堿性玄武巖和堿性橄欖巖以及蝕變玄武巖,與太平洋成分相近。深海盆地的自由空氣異常十分平穩(wěn)(接近于0),布格異??蛇_400毫伽,重力場表明深海盆地處于地殼均衡狀態(tài)。這里熱流值不高,平均約為1.2微卡/平方厘米·秒左右。深海盆地的磁場,在許多地方,特別是鄰近中脊區(qū)域呈現(xiàn)出典型的條帶狀磁異常,并可與地磁場轉向年表對比用來確定洋底的年齡。整個深海洋盆地是地震活動最寧靜區(qū)域,火山活動也局限于個別地區(qū)。位于板塊內部的洋盆地區(qū),洋底巖石圈沿著軟流圈頂面作整體位移,構造活動相當微弱。大洋地殼相關知識

1、海底磁異常帶

上世紀50年代后半期,英國學者梅森等發(fā)現(xiàn)大洋底存在獨特的線性磁異常,與陸上的大規(guī)模磁異常有著顯著的區(qū)別。在海底磁異常圖中,黑色代表正異常,白色代表負異常。海底磁異常的強度一般是數(shù)百伽瑪,在大洋中脊的強度較大,向兩翼變小。磁異常大體平行于中脊軸延展,正負異常相間排列,對稱的分布于中脊軸的兩側。單個的磁異常條帶的寬度大約數(shù)公里到數(shù)十公里,縱向上綿延數(shù)百公里以上,在遇到洋底斷裂帶時被整體錯開。對于磁異常條帶有不同的解釋,有人主張由于洋底巖石磁性的強弱不同引起。然而,廣泛分布于世界洋底的磁異常條帶,表明它必然起源于某種全球性的作用過程。1963年,瓦因和馬休斯提出瓦因—馬休斯假說,認為洋底磁異常條帶并不是洋底巖石磁性的強弱不同引起,而是在地球磁場不斷轉向的背景下海底擴張的結果。地球磁場的極向會發(fā)生倒轉,如果海底是以海底擴張方式不斷產生的話,那么地幔物質沿大洋中脊軸部上涌冷凝形成新海底的過程中,當溫度降低通過居里點時,新海底就會沿著當時地磁場的方向被磁化。新海底不斷在中脊軸部形成,老海底則被推動著向兩側擴張。如果某個時間地磁場發(fā)生了轉向,則這時形成的海底便會在相反方向上被磁化。這樣,只要地磁場在反復的轉向,而海底又不斷地新生和擴張,那就會形成一系列正向磁化和反向磁化相見排列的海底條帶,并對稱地分布于大洋中脊軸的兩側。擴張著的海底,實際上像錄音機一樣記錄了地磁場轉向的歷史。瓦因-馬休斯假說地球磁極在不斷轉向,而且時間間隔為幾萬或幾十萬年。瓦因—馬休斯假說,是符合現(xiàn)在的科學研究的,即磁異常條帶為地球磁場不斷轉向的背景下海底擴張的結果。磁異常條帶與地磁場轉向年表作比較后,發(fā)現(xiàn)他們能一一對照。而且,這種對應關系也見于世界大洋其他海域。如冰島雷克雅內斯海嶺(如圖),將他的磁異常圖案與地磁場轉向年表對比后,得出該海嶺單側的擴張速度為1厘米/年

洋底沉積物形成過程中,會在當時的地磁作用下被磁化,但由于大洋沉積速度微小,而且沉積層中的磁化強度遠遠弱于玄武巖(大約為1/10000)。所以盡管洋底覆有數(shù)百甚至上千米厚的沉積物,仍然不影響對大洋基底磁異常的測定。后來發(fā)現(xiàn),沉積巖巖芯中的正反磁化段也可以與海底的磁異常條帶進行對比。也就是說,他也可以和地磁場轉向年表相對比。如果沉積速度保持不變的話,有三種不同的尺度:一是地磁轉向年表的間隔,二是海底磁異常條帶的寬度,三是海底沉積層中的正反向磁化帶段的厚度,這三種不同尺度都以不同比例變化。足以見得,地磁場確實在頻繁地倒轉著,這在陸地上和洋底均有記錄。洋底的磁異常條帶也就是洋底的等時代線。磁異常條帶線的年齡相當于它被磁化的年代,即這部分洋底在大洋中脊軸部被帶到地表的年代。在大洋中脊兩側某些洋盆區(qū)域,并沒有磁異常條帶出現(xiàn),常被稱為磁靜帶,這因為地磁場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沒有發(fā)生過轉向。海底擴張速度的算法:磁異常條帶距脊軸的距離和這些條帶的年齡,便可以求出那里的擴張速度(如圖),可以看出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東太平洋海隆的擴張速度。大洋的線性磁異常格局一般不延至陸殼結構的大陸臺階和陸上,在大洋地殼和大陸地殼的邊界處,磁異常格局發(fā)生急劇的變化。大陸地區(qū)的磁異常顯得比較復雜,可能與其下的花崗巖層有關,大洋地殼與大陸地殼上磁性特征截然不同,反映了兩者之間的截然差異。大洋地殼相關知識

2、轉換斷層大洋中脊被一系列橫向斷裂帶切割,斷裂帶之間通常相互平行,其間距約50—300公里。許多斷裂帶延至中脊邊緣處變得形跡不清。斷裂帶使得兩側中脊錯開,看上去很像把中脊錯開的平移斷層。

1965年,加拿大學者威爾遜指出,這種橫斷中脊的斷裂帶不是一般的平移斷層,而是自中脊軸部向兩側的海底擴張所引起的一種特殊斷層。威爾遜稱之為轉換斷層。平移斷層隨著時間的推移,斷層兩側兩段中脊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但是轉換斷層,雖然中脊軸兩側海底不斷擴張,斷層兩側的兩段中脊之間的距離卻未必增大。其次,平移斷層,錯動是沿整條斷裂線發(fā)生的,至于轉換斷層,相互錯動僅發(fā)生在這兩段中脊軸之間的BC段,在該段以外的斷裂帶上,斷層兩側海底的擴張移動方向相同,其間沒有相互錯動。最后,轉換斷層中BC段的錯動方向,恰好與平移斷層中把中脊錯開的方向相反,如圖所示,平移斷層的錯動方向為右旋,轉換斷層則為左旋。CCBBDADA地震資料表明,地震活動確實都集中在中脊軸之間的錯動地段BC上,而在該段外面的斷裂帶基本上沒有地震發(fā)生。震源機制表明,斷裂帶上地震震源的應力是剪切,其錯動方向與把中脊錯開的視錯動方向相反,亦即完全符合轉換斷層所要求的方向。洋底斷裂帶確實是一種不同于平移斷層的轉換斷層。例如,赤道大西洋的一系列橫向斷裂帶,以往被當作為左旋平移斷層,現(xiàn)在看來應該是右旋轉換斷層(如圖)轉換斷層為海底擴張引起的,轉換斷層的錯動方向也就是海底擴張或板塊運動的方向。全球表面被若干球面帽蓋狀的巨大巖石圈板塊所覆蓋。板塊沿地球表面的運動應遵循歐勒定理,它是一種繞某根通過地心的軸旋轉運動(如圖)。轉換斷層實際上標出了板塊旋轉運動的方向。某一中脊段落的一系列轉換斷層應相互平行,呈現(xiàn)為一系列環(huán)繞板塊旋轉軸的同軸圓弧,因此,橫斷中脊的轉換斷層應追隨地球表面呈弧形彎曲。轉換斷層總的看來相當平直。但是在某些段落發(fā)生轉折、錯開。由于斷裂帶標示了海底擴張或板塊運動的方向,斷裂帶走向的轉折表明海底擴張方向曾發(fā)生過變化。轉換斷層的類型脊-脊型轉換斷層:橫切洋底中脊的斷層,數(shù)量眾多,平行于緯線,可能與中脊同時形成或形成更早。脊-海溝型轉換斷層:連接洋脊與海溝的轉換斷層。海溝-海溝型轉換斷層:連接海溝與海溝的轉換斷層。大洋地殼相關知識

3、島弧—海溝系俯沖帶:當大洋板塊俯沖到大陸板塊之下時,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之下俯沖的那部分稱為俯沖帶。俯沖帶進入地幔一定深度便被熔融、同化以及消亡,又稱消亡帶或消減帶。20世紀50年代貝尼奧夫(Benioff)發(fā)現(xiàn)這一地震帶,又稱貝尼奧夫帶。俯沖帶傾斜角度:上部30°,下部50°—60°,甚至直立。俯沖帶的深度:一般300Km,少數(shù)至700Km。俯沖帶形態(tài):高應力型(智利型)和低應力型(馬里亞納型),兩種俯沖帶可以相互轉化。智利型:板塊碰撞后緊密接觸,具有俯沖侵蝕作用;馬里亞納型:海溝陸側斜坡上形成系列正斷層,具塌陷構造侵蝕作用。海溝一般與島弧共生,但是有的海溝直逼陸緣,與陸緣的弧形山脈伴生,后者可稱為弧形山脈(或山?。舷担此^的安第斯型大陸邊緣。廣義的島弧—海溝系也包括山弧—海溝系,相當于板塊的俯沖邊界。島弧—海溝系是地球表面上最活躍的地帶。最深的海淵、最強烈的地震、最劇烈的火山活動、最大的重力異常、最顯著的熱流值變化,都發(fā)生在島弧—海溝系。這里的地殼均衡狀態(tài)被劇烈破壞。外緣隆起:位于海溝洋側的低緩寬廣的隆起帶,是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俯沖擠壓拱起的產物。向洋側坡緩,向陸側坡陡,頂部產生斷裂,具淺源地震和巖漿活動。海溝: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的俯沖地帶,形成深達6500-10000m的海底凹地。海溝坡折:位于海溝陸側斜坡上,在俯沖過程中受強烈擠壓,形成褶皺擠壓帶,發(fā)育系列的逆沖斷層。地貌上為一條平行海溝的嶺脊,又稱外弧?;鹕交。喊l(fā)育于海溝陸側,距海溝軸部150-200km,由火山巖及深成侵入巖組成一條弧形火山島。又稱內弧或第二道弧?;祥g隙地及弧前盆地:從火山弧到海溝坡折間的地帶稱弧溝間隙地,間隙內發(fā)育弧前盆地,接受巨厚沉積。殘留?。夯鹕交『竺娉S羞吘壟璧鼗蚧¢g盆地發(fā)育,弧間盆地后緣遺有殘留弧,亦稱為第三弧。殘留弧位于火山弧的陸側,在弧后擴張的環(huán)境下,以斷裂方式從火山弧分離出來?;『笈璧兀夯鹕交∨c大陸間發(fā)育的深水盆地稱為弧后盆地。形成于擴張拉裂作用。1.島弧—海溝系結構上的一般特征

海溝的外壁(洋側斜坡)多正斷層,常呈階梯狀排列。這類構造(包括外緣隆起)的形成,可能是大洋板塊俯沖下彎,導致彎曲部凸面的板塊表層處于伸張狀態(tài)之故

海溝的內壁,變形強烈,有一系列逆掩構造。海溝溝底的沉積物一般很少蒙受變形,推斷內壁下部是俯沖作用開始的地方。

在海溝內壁或島弧外緣有俯沖帶混雜巖(或稱為島弧混雜巖)。由深海沉積物、玄武巖、輝長巖、蛇紋石化橄欖巖等,經常還有高壓低溫變質巖等這些大小懸殊、性質、成因、年代極不相同的巖石和沉積物遭受強烈剪切和變形,相互混雜在一起組成。島弧可以分為外弧和內弧從板塊構造的觀點看來,非火山性外弧實際上是在板塊俯沖擠壓作用下,在海溝陸側斜坡上,沉積層及巖石圈碎塊受到逆掩和刮削作用而產生的機械堆積的結果?;鹕叫詢然〉男纬桑瑒t與俯沖板塊局部熔融引起的火山活動有關?;鹕交顒映霈F(xiàn)在海溝向陸側的一定距離處。沿島弧火山活動帶與海溝之間有一個寬約一、二百公里的無火山地帶,1971年,迪金遜把它命名為弧溝間隙。2.俯沖帶的巖石組合類型1、混雜堆積: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碰撞時,不同性質、不同時代、不同來源的巖石經擠壓、攪拌混雜在一起,稱為混雜堆積。在北美西部海岸山脈、我國的雅魯藏布江和秦嶺等地都有發(fā)現(xiàn)。特征:1)、成分復雜,由不同性質、不同時代的外來巖塊、原地巖塊和基質三部分混雜組成,其中有海溝坡側上的濁積復理式沉積、洋中脊的蛇綠巖套、各種沉積巖和變質巖。2)、混雜堆積中巖塊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差異懸殊;混雜堆積帶延伸較長,寬窄不一。3)、混雜堆積中剪切裂隙發(fā)育,基質和巖塊普遍受到剪切變形,巖塊可以在基質中發(fā)生自身旋轉和位移。4)、混雜巖常與蛇綠巖套、高壓低溫變質帶共生分布在海溝坡折地帶,形成俯沖帶前端疊瓦狀楔形構造帶。2.俯沖帶的巖石組合類型2、增生楔狀體: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俯沖時,其表面所覆蓋的沉積物大部分堆積于海溝路坡側,形成增生楔狀體。增生楔狀體組成物質為混雜堆積物質,其中包括大洋沉積物和鎂鐵質及超鎂鐵質洋殼物質。隨著大洋板塊不斷向下俯沖,不斷增生,引起海溝陸坡向大洋方向擴展,同時海溝和俯沖帶也向大洋方向遷移。增生楔形體不斷增積于大陸邊緣,大陸不斷增生,弧前盆地加寬,洋殼向陸殼轉化,大陸邊緣不斷向外擴展。當大洋板塊向下俯沖時,大洋地殼和上覆的沉積物會遭受高壓低溫變質作用。在大洋一側出現(xiàn)綠片巖相和藍閃石片巖相,向陸側出現(xiàn)角閃巖相。高壓低溫變質帶(外帶)一般以藍閃石片巖為代表,它分布在靠近海溝的地帶,常與蛇綠巖套及混雜巖共生。在火山島弧部位,巖漿上升,溫度較高而壓力減小,則出現(xiàn)高溫低壓變質作用(內帶),以紅柱石等為代表,常與安山巖質火山活動及花崗巖、閃長巖活動伴生在一起。高壓低溫和高溫低壓變質帶組成的成對變質帶,是識別古島弧—海溝系的一項重要標志。2.俯沖帶的巖石組合類型3、雙變質帶: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俯沖,在板塊接觸地帶會出現(xiàn)兩個變質帶:高壓低溫變質帶和高溫低壓變質帶,它們分布在弧溝間隙兩側成對出現(xiàn),稱雙變質帶。2.俯沖帶的巖石組合類型4、蛇綠巖套:代表一套一超基性巖、基性巖為主體的復雜的巖石組合,代表上地幔物質?;曰鹕綆r(枕狀構造)基性席狀巖墻群奧長花崗巖輝長巖橄欖輝長巖輝長巖橄欖巖斜方輝石橄欖巖現(xiàn)代板塊學說認為蛇綠巖套沿俯沖的大洋板塊一側分布,由一條超鐵鎂質巖、鐵鎂質巖和深海沉積物組成的復雜的巖體?,F(xiàn)在完整的蛇綠巖套由橄欖巖、鐵鎂質和超鐵鎂質堆積雜巖、席狀巖墻雜巖和枕狀熔巖等巖石組成,其上被含放射蟲、有孔蟲等深海沉積物覆蓋。蛇綠巖套的出現(xiàn)被認為是古代巖石圈板塊消亡的位置。3.島弧—海溝系的火山巖在一個發(fā)育成熟的島弧中,火山巖的分布從大洋一側向大陸一側,依次出現(xiàn)拉斑玄武巖系列、鈣—堿性系列以至堿性系列。這些巖漿是在不同的深度或壓力條件下產生的。拉斑玄武巖巖漿發(fā)生的深度較淺,鈣—堿性巖漿發(fā)生的深度較深,堿性巖漿發(fā)生的深度最大。久野(1960)認為島弧火山巖的巖漿源地與向陸側傾斜的貝尼奧夫帶有關。從島弧外側向內側方向,火山巖中鐵的含量減少,堿的含量,特別是K2O的含量升高(如圖)。有人發(fā)現(xiàn)島弧系中的震源深度與地面火山巖中的含鉀量有密切關系。拉斑玄武巖系列火山巖除見于島弧地區(qū),還幾乎見于所有其他構造環(huán)境,如洋中脊、邊緣海、大洋島嶼及穩(wěn)定大陸。鈣—堿性系列火山巖則主要發(fā)育于島弧系,因而鈣—堿性系列所發(fā)育的大量安山巖常被當作島弧火山巖中的特征性巖石。堿性系列火山巖有時可見于島弧靠大陸一側的邊緣地帶。但是堿性系列火山巖也出露于穩(wěn)定大陸、大洋島嶼等構造環(huán)境中。4.島弧的類型及其演化島弧包括弧形山脈在內總長度約40000公里。根據(jù)它們的構造位置和地殼特征,可分為以下三類:⑴陸緣弧,分布在大陸地塊的邊緣,島弧與大陸之間沒有具大洋地殼的深海盆地把它們隔開。陸弧緣又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呈弧形山脈直接是大陸塊的組成部分;另一種在島弧與大陸之間,隔以具大陸地殼的陸架淺海(前陸盆地)這種島弧又稱為裾弧。⑵邊緣弧,與大陸之間被具大洋地殼的邊緣海隔開。邊緣弧又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島弧的地殼結構屬于大陸型地殼,他原來可能曾與大陸塊鄰接,后來因為弧后擴張作用才與大陸分開;二是島弧地質體中基本上無大陸基底巖石。⑶洋內弧或大洋弧,遠離大陸,位于洋盆中間,島弧地質體中一般無大陸基底巖石,在弧后地帶通常是具大洋地殼的弧間盆地。在有的分類中沒有劃出邊緣弧,而將邊緣弧也劃歸洋內弧中,即僅分為陸緣弧和洋內弧兩大類。根據(jù)島弧的地殼結構、地殼厚度以及火山巖系列,分為四類:1.胚胎階段火山鏈,主要由深海拉斑玄武巖組成,擁有大洋型地殼,厚約12公里左右。它們可能相當于島弧的前驅階段。2.未成熟島弧,有海溝俯沖帶相伴隨,以拉斑玄武巖為主,島弧地質體中缺失或極少花崗巖基底巖石,地殼厚15—20公里。這種類型大致相當于上面分類的大洋弧。3.成熟島弧,有拉斑玄武巖和鈣—堿性系列的安山巖和英安巖,由大陸型地殼(厚約25—40公里)組成,花崗巖在地殼中占到30—40%。4.弧形山脈,火山巖主要屬于鈣—堿性系列,硅質含量較高,有厚的大陸型地殼(約30—70公里),花崗巖層與玄武巖層厚度大致相當。隨著島弧中大陸地殼的逐漸發(fā)展,鈣—堿性系列的火山巖在所有火山巖中所占的百分比逐漸增大。由小火山島弧構成的未成熟島弧,鈣—堿性系列火山巖僅占0—40%;由大島組成的具大陸型地殼的成熟島弧,一般為40—80%;至于有巨厚大陸地殼的弧形山脈,則達80—100%。因此,在年輕的未成熟島弧中,玄武巖占主導地位。在成熟島弧中,安山巖是主要的??偟目磥?,大多數(shù)火山島弧主要由玄武—安山巖和安山巖組成。流紋巖和堿性巖石在島弧中一般少見,但是可以出現(xiàn)于具大陸型地殼的弧形山脈中。隨著島弧中鈣—堿性系列巖石所占比例的增加和大陸地殼的發(fā)展,整個火山巖中硅質的含量亦隨之增加。較小的未成熟島弧所出露的巖石,一般不老于第三紀或白堊紀;大型成熟的島弧出露的巖石,則可以更老,不過在其上也疊置了大量年青火山巖。在成熟島弧中,往往有一比較古老的地塊核心。在小島組成的未成熟島弧中,一般沒有明顯的古老褶皺核或花崗巖層。有些未成熟弧的基底中見有變質巖,但是主要是變質的基性和超基性巖漿巖。在地震剖面上,卻往往把這些年青的大洋弧的地殼結構解釋為次大陸型地殼,即具有厚度不大的花崗巖層。但是許多學者推斷年青大洋弧中不存在花崗巖層。事實上,島弧系的形成和發(fā)展,具體反映了通過板塊俯沖作用洋殼轉化為陸殼的總趨勢。那些成熟島弧無疑具有大陸型地殼,對于處在發(fā)展過程中的年青島弧則有必要加以具體分析,它們中有許多擁有過渡型地殼。5.邊緣盆地邊緣盆地亦稱為弧后盆地,主要見于西太平洋島弧—海溝系陸側。在大西洋安的列斯弧及斯科舍弧后面,地中海、印度洋的安達曼海中,也有邊緣盆地發(fā)育。⑴邊緣盆地的特征和成因大多數(shù)邊緣盆地的地殼結構屬于或接近于大洋型,地殼厚度一般不超過10公里。有的邊緣盆地由于瀕臨大陸而有較厚的沉積層。許多邊緣盆地的基底玄武巖也是拉斑玄武巖。但是個別邊緣盆地的地殼厚度達15公里以上。邊緣盆地具有驚人的年青性。邊緣盆地的洋殼與周緣陸殼常以斷層接觸,有的邊緣盆地還見有引張構造發(fā)育。尤引人注意的是,邊緣盆地具有大洋中脊頂部相當?shù)母邿崃髦担话阍?微卡/平方厘米●秒以上。在活動邊緣盆地底下,往往有一高頻橫波強烈衰減的地帶。這些特征暗示邊緣盆地是高溫地幔物質上涌的地方,邊緣盆地具有擴張新生性質。一些板塊學者進一步主張,邊緣盆地是通過弧后擴張作用,導致島弧從大陸裂離或島弧本身裂開而形成。由于邊緣盆地總是與島弧—海溝系緊密共生,構成統(tǒng)一的溝—弧—盆體系,不難想見,邊緣盆地拉裂擴張的動力源很可能就在海溝俯沖帶。如圖所示,圖A,當大洋板塊向陸一側俯沖潛沒,由于摩擦加熱,可以導致高溫地幔物質自俯沖帶向上浮起,地幔熱底辟的膨脹和浮力可以克服板塊俯沖邊界中顯然存在的壓應力,從而導致弧后地區(qū)的擴張作用。圖B,板塊俯沖作用使得弧后地區(qū)貝尼奧夫帶上方產生次一級的地幔對流,正是這種次生上升流成為邊緣盆地張開的驅動力。除了弧后擴張作用外,還有少數(shù)邊緣盆地,如阿留申盆地,可能原來屬于深洋底的一部分,島弧是后來形成的,才把這部分洋底包圍分割出來。關于邊緣盆地的成因,與拉裂擴張的見解相對立,還有蘇聯(lián)學者的固定論觀點,他們提出,邊緣盆地是大陸陷落,經過大洋化作用而形成。近年來,在不少邊緣盆地中發(fā)現(xiàn)了條帶狀磁異常,人們嘗試將邊緣盆地的磁異常與地磁場轉向年表對比,確定了這些磁異常的編號,從而得出了邊緣盆地擴張的時代。但是,有些邊緣盆地雖然有磁條帶卻難以與地磁年表對比。總的看來,邊緣盆地的磁異常強度較弱,線性布局及對稱性也不如大洋盆地清晰,還有些邊緣盆地,至今尚未查明有條帶狀磁異常,加上邊緣盆地中一般無類似于大洋中脊的地形,因而不少學者認為邊緣盆地的擴張可能與大洋盆地的擴張不完全相同。關于邊緣盆地的擴張方式,還待進一步研究。在許多邊緣海中,往往有海底嶺脊縱貫其間,魏寧●曼奈茲曾經將這些海嶺稱為第三弧??ɡ锔裾J為,這些海嶺是前緣島弧的殘留部分,叫做殘留弧。當?shù)蒯N镔|上升,導致島弧沿弧的走向一裂為二,其間所形成的盆地,叫做弧間盆地,它位于前緣弧與后緣的殘留弧之間。在弧間盆地未開裂前,前緣弧與殘留弧應該連為一體(如圖)(2)殘留弧與邊緣盆地的演化(2)殘留弧與邊緣盆地的演化前緣弧又可以再次分裂,形成新的弧間盆地,位于老弧間盆地的洋側。當洋側新的弧間盆地張開后,老的邊緣盆地被遺在后面,由于它遠離俯沖帶這個動力源地,擴張停止,于是轉變成不活動的邊緣盆地,并逐漸冷卻下沉(熱流降低,水深增大)。在同一溝—弧—盆體系中的諸邊緣盆地,向著大洋方向隨著接近海溝,其年齡變新、熱流升高、水深減小。西太平洋大多數(shù)島弧—海溝系凸面向洋,貝尼奧夫帶傾向大陸。他們是極性正常的島弧。少數(shù)島弧凸面向陸,貝尼奧夫帶相反傾向大洋一側,為極性倒轉的反向弧。上圖A,側緣有海溝俯沖帶(與反向弧伴生)的邊緣盆地,標志了邊緣盆地演化中的衰退期。當邊緣盆地的洋殼俯沖殆盡,反向島弧與大陸邊緣(或殘留?。┡鲎玻吘壟璧亻]合消逝(如圖)。從演化進程來看,邊緣盆地至少可以分為:正在活躍擴張的活動邊緣盆地,擴張已經停止的不活動邊緣盆地以及趨向收縮的衰亡的邊緣盆地。邊緣盆地關閉,島弧與大陸碰撞匯合,成為大陸的組成部分,這是大陸增長的一種最重要方式。大洋地殼相關知識

4、無震海嶺及微型大陸無震海嶺的地質地球物理特點無震海嶺在洋底呈線狀延伸的水下山脈,三大洋中都有分布,在太平洋尤其多見。海嶺上無中央裂谷,也沒有橫斷海嶺的轉換斷層,其地形不像大洋中脊那么崎嶇。無震海嶺上現(xiàn)代活火山比較少見,尤其是沒有頻繁的地震活動。許多無震海嶺綿延數(shù)千公里,寬約一、二百公里,高出兩側洋盆1~3公里,其走向往往與大洋中脊垂直或斜交,有時從大洋中脊方面直延至大陸邊緣附近。所以,無震海嶺一般橫切過磁異常條帶的走向,二者并不協(xié)調。無震海嶺往往有一隆起的基座,在隆起基座上再發(fā)育了鏈狀分布的海山,高者出露水面成為島嶼。無震海嶺上的沉積層,有遠海碳酸鹽沉積、生物礁相及火山碎屑等,其厚度不一,取決于深度及氣候條件。一些頂部較平坦開闊的海嶺上,沉積厚度較大,可達一、二公里,這與大洋中脊缺乏沉積蓋層形成鮮明的對照。這些海嶺高出于碳酸鈣補償深度之上,接受了較厚的碳酸鹽沉積。據(jù)深海鉆探揭示,有許多海嶺曾發(fā)生大幅度的沉陷。沉積層以下,第二層顯著加厚,有的厚度達到9—10公里。其下的大洋層,厚者可達10—12公里。整個地殼厚度比兩側深海盆地明顯加厚(可達20公里左右)。結果,在無震海嶺底下,地殼向下突入地幔之中,形成“山根”。莫霍面以下地幔的波速,在某些地方明顯增大,如在夏威夷群島底下,高達8.5公里每秒有的火山成因海嶺具有顯著的正的自由空氣異常(100~200毫伽)?;鹕胶X地殼第二層和第三層的波速一般比相鄰海盆的相應波速低,可見海嶺質量過剩的根源不在地殼中,而是由地幔波速偏高所引起的。這里可能是深部重的地幔物質上升的地方。海嶺的磁場展布在地區(qū)上比較局限。除線狀延伸的異常外,尚具有等軸和不規(guī)則的形狀,視各處火山體的形態(tài)而異?;鹕胶X的磁異常一般表現(xiàn)較強,但是東經90度海嶺等的磁異常卻反映較弱。海嶺的磁場與大洋盆地的磁場頗不協(xié)調,往往彼此交切。無震海嶺的熱流與深海盆地相當或略偏高,一般在1.2—2.0微卡/平方厘米●秒之間。在活火山或近期活動過的火山海嶺處,熱流值顯著增大。無震海嶺的成因及熱點假說通常認為,無震海嶺屬于火山成因。但是有的學者提出,少數(shù)海嶺可能屬于斷塊成因,這種海嶺的邊緣被斷裂帶所限。所以,無震海嶺可分為火山性海嶺和斷塊性海嶺兩類?;鹕叫院X的分布十分廣泛。火山海嶺的成因與大斷裂有關。斷裂的存在導致其下壓力降低,地幔物質局部熔融,并沿裂隙噴溢出來,從而形成了縱長綿延的海底火山鏈。近年來,還提出了熱點和地幔柱假說,用來解釋一系列無震海嶺的成因。為了解釋火山年齡的遞變現(xiàn)象,威爾遜提出了著名的熱點假說。熱點源于巖石圈板塊以下的地幔處,相對于地球自轉軸的位置大體上是固定的,它提供熾熱巖漿,貫穿板塊上升到地表形成火山。先形成的火山隨板塊運動移出熱點并成為死火山,在后面的熱點處又形成新的火山。由于熱點處斷續(xù)地噴溢形成火山,而板塊不停地移過熱點,這樣不斷地“推陳出新”,就發(fā)育成由老到新的一串火山鏈。因此,火山鏈實際上標出了板塊漂移過熱點的軌跡,錄下了板塊的運動方向。北太平洋中的天皇海嶺也由夏威夷熱點的火山活動所形成。但是,天皇海嶺的走向(北偏西)與夏威夷海嶺的走向(北西向)間有一明顯轉折,表明太平洋板塊的運動方向曾發(fā)生過變更。太平洋中部還有幾列海嶺,也可能是板塊越過熱點而形成。一列從土阿莫土群島至萊恩群島,土阿莫土群島的南端(復活節(jié)島)就是一個熱點;另一列從土布艾群島,經埃利斯群島、吉爾波特群島至馬紹爾群島,土布艾群島的東南端也有一個熱點(麥克唐納海山)。這兩列海嶺與夏威夷、天皇海嶺差不多彼此平行地發(fā)生轉折(如圖),有力證明了太平洋板塊的運動方向發(fā)生過改變(從偏北向變?yōu)槲鞅毕颍?。從轉折點的年齡可以判斷,該轉向發(fā)生在4千萬年前。在大西洋南部,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是一個熱點。它隨海底向兩側擴張,形成兩列無震海嶺—鯨魚海嶺和里奧●格蘭德海嶺。這兩列火山鏈軌跡,可能表明非洲板塊和美洲板塊在當時不僅向東西兩側分離,還有向北的運動分量。

1971年,摩根進一步提出了地幔柱的概念。地幔柱是一種圓柱狀的深部地幔物質的上升流。由于深部地幔物質向上涌升,導致這里物質盈余,故形成了高重力值。熱點處的火山活動就是地幔柱物質貫穿巖石圈噴出地表的反映。根據(jù)重力異常分析及地震波探測,地幔柱的直徑可達200公里以上。地幔柱可以把上覆的巖石圈抬起,在地表呈現(xiàn)為巨大的穹隆,并具有高的熱流值。由熱點噴出的火山巖往往富含堿質的堿性玄武巖,這一點也支持熱點熔巖系來源于地幔深處,同時也解釋了無震海嶺的火山巖一般較富含堿質。熱點—地幔柱概念只是一種推斷性假說,有的火山鏈的年齡測定值與熱點說不符。有關熱點—地幔柱的分布和形成機理,尚待進一步研究。熱點—地幔柱微型大陸微型大陸是指散布于海洋深水區(qū)的大陸型或次大陸型地塊,它們在地形上表現(xiàn)為海底的隆起,頂部一般比較平坦,局部高起處突露水面成為島嶼,地塊周緣常被較陡的階梯所局限。微型大陸的首要標志是地殼厚度較大洋型地殼明顯增大,往往出現(xiàn)大陸地殼所特有的“花崗巖”層。有的微型大陸還廣泛發(fā)育了火山巖建造。新西蘭東南的新西蘭海臺,是最龐大的微型大陸。印度洋中,塞舌爾—馬斯克林海底高原是一典型的微型大陸。在北大西洋,不列顛群島西北面,羅考爾海臺屬于微型大陸性質。在南大西洋,福克蘭海底高地屬于微型大陸,該海底高地東西向延伸達1800公里。北冰洋的羅蒙若索夫海嶺,其下可能存在著“花崗巖巖”層,并覆以古生界沉積地層。加勒比海的開曼海嶺、尼加拉瓜海嶺也屬于微型大陸。西北太平洋的沙茨基海隆也可能屬于微型大陸。馬達加斯加島及其南面的馬達加斯加海底高原據(jù)推斷也可能屬于微型大陸。在地中?;蛐⊙笈柚幸灿形⑿痛箨?。微型大陸的成因微型大陸可以視為大陸在構造演化過程中留下的一些殘余部分,故亦稱為殘余大陸。有的固定論者認為它們是大陸沉沒、經歷大洋化作用的殘余部分,活動論者則認為它們是大陸分裂、漂移過程的殘余部分。大洋地殼相關知識

5、地震活動海底的地震活動,主要與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以及大洋中脊地震帶有關。大洋中脊兩側的大洋盆地是地球表面上地震活動最平靜的地區(qū)。其中一些有火山活動的海嶺和島嶼,偶爾有淺源地震發(fā)生。大洋中脊地震帶十分狹窄,其寬度不超過數(shù)十公里,有的地方僅20公里。這一地震帶縱貫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之中,在各大洋之間首尾相連,成為統(tǒng)一連貫的大洋中脊地震帶,且與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地震帶相連接。全球各地震帶相互交替,首尾相連,把巖石圈劃分為若干內部地震活動較弱的巨大板塊(如圖),地震帶實際上是巖石圈板塊的邊界。

大洋中脊上的地震全是淺源地震,地震主要分布在中脊軸部以及橫斷中脊的斷裂帶上。中脊軸部以及橫斷中脊的斷裂帶均屬于板塊邊界,它們分別為分離型板塊邊界和轉換斷層型板塊邊界。

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地震帶屬于匯聚型板塊邊界。中脊軸部的地震以正斷層型為主,斷裂帶的地震以走向滑動占優(yōu)勢,匯聚型板塊邊界多為逆斷層型。各類板塊邊界地震活動性的強弱,包括大地震發(fā)生的頻度和最大震級,似乎與相對運動著的板塊間接觸面積(包括板塊厚度)有關。大洋中脊軸部的巖石圈板塊厚度最小,它是各類板塊邊界中地震活動最弱者,最大震級不超過7級。隨著離開中脊軸部,在洋底斷裂帶處,板塊厚度有所增大,其最大震級可達8.4級。在板塊俯沖邊界,二板塊相互疊覆。一板塊俯沖下去,另一板塊仰沖上來,彼此傾斜接觸,使得板塊間的接觸面積大為增加。全球幾乎所有的深源地震,以及大多數(shù)中源和淺源地震,都發(fā)生在板塊俯沖邊界。最大震級(8.9級)的地震就發(fā)生在這里。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震只是發(fā)生在剛硬的巖石圈中。大洋巖石圈的厚度一般不超過90公里,所以大部分海區(qū)只有淺源地震。唯有在巖石圈板塊向下俯沖的島弧—海溝系及安第斯型大陸邊緣,才有可能出現(xiàn)中源和深源地震。因為俯沖板塊內部溫度不高,仍有可能發(fā)生彈性斷裂。當板塊俯沖到更深處,溫度不斷升高,彈性逐漸喪失,最終甚至被地幔物質同化,將不再發(fā)生地震。大洋中脊的情況與海溝系恰好相反。大洋盆地以及大西洋型大陸邊緣地區(qū),屬于板塊的內部,地震活動十分微弱。大陸漂移、海底擴張以及板塊運動學說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期,固定論占據(jù)主要地位——以槽臺學說為代表。其立論依據(jù)是人們對大陸地質的研究。二十世紀初期,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引起了地質學中固定論和活動論的爭論。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海洋科學和地球物理學的發(fā)展,人們對海洋地質現(xiàn)象了解增多。赫斯(H.H.Hess)和迪茨(R.S.Deitz)在1960—1962年,提出了海底擴張說。其立論依據(jù)是海洋地質現(xiàn)象。1967年,美國的摩根(J.Morgan)、英國的麥肯齊(D.P.Mekenzie)、法國的勒皮順(X.LePichon)等人,把海底擴張說的基本原理擴大到整個巖石圈,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板塊構造學說是人們對巖石圈的運動和演化的總體規(guī)律的認識。其立論依據(jù)是人們對大陸地質和海洋地質的各種認識,因此又稱“全球構造理論”。是目前人們對地殼運動的最高認識,但還有許多地方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大陸漂移說的由來和發(fā)展大陸漂移觀點是1910-1912年間由魏格納(A.L.Wegener,1912)等在德國法蘭克福地質大會上提出。1915年出版《海陸的起源》,從海陸地形輪廓、大西洋兩岸大陸的地質、古生物和古氣候特征等方面進行論述。

地球自誕生以來,從未停止過活動,滄海桑田、山河巨變。2千多年前,古希臘人就認為大地像“木筏”那樣漂浮在水上。1620年已有人注意到大西洋兩岸輪廓可以相互拼合。1915年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正式提出了“大陸漂移說”。他認為2億年前全球各大陸曾拼合在一起,組成一個超大陸,又稱‘聯(lián)合古陸’,隨后才分裂,逐漸漂移到現(xiàn)在的位置。大陸漂移示意圖大陸漂移說的主要論據(jù)1.大西洋兩岸大陸海岸線輪廓相似魏格納為證實大陸漂移所收集的大量資料,至今仍然是難以辯駁的鐵證。其中,大陸岸線的吻合是最吸引人的證據(jù)。巴西東端的直角突出部分與非洲西岸直角凹進的幾內亞灣非常吻合。2.地層相似巴西東南部與非洲西南部地層層序相似。非洲的前寒武紀片麻巖高原與巴西的片麻巖高原也十分相似。就象一張被撕成兩半的報紙,不僅完全可以重新拼合起來,其上面的文字也是可以讀通的。3.地質構造相連北大西洋兩岸的古山系——加里東山脈。在大西洋東岸的挪威看到的是山系,過愛爾蘭后似乎淹沒在大西洋下。在加拿大的紐芬蘭有一古山系——老阿巴拉契亞山脈,仿佛從大西洋里爬上來,和歐洲的加里東山脈有許多相同之處。魏格納認為北美的阿巴拉契亞山脈曾一度和歐洲的加里東山脈相連。如果把大陸拼合在一起,就形成一條連續(xù)的山系。非洲南部二疊系地層組成的開普山脈,向西延伸為南美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低山。4.古生物相似魏格納充分利用古生物學的資料來證實大陸的漂移。由于相同的生物種不可能在相隔十分遙遠的地點分別獨立出現(xiàn),它們應該起源于同一地區(qū),然后再逐漸傳播到其他地區(qū)。但是,魏格納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在遠隔重洋的大西洋兩岸許多生物種群卻存在著親緣關系,其中特別是那些根本無法遠涉重洋的陸生生物群落,只有用“聯(lián)合古陸”的觀點才能得到圓滿解釋。水龍獸,四足短矮,屬于陸地生活的爬行類動物。廣泛分布于南美、南非、印度、南極等地。它們不可能漂洋過海,只能通過大陸漂移而至。在南美東部、非洲西部和南極洲2億年前的地層中分別都找到同一個屬種的‘中龍’化石。它們是只喝淡水的小型陸生爬行動物。無法想象它們可以游過寬闊的大西洋而互相溝通。顯然,他們應該曾經生活在聯(lián)合古陸上,此后才漂移開來2億年前的舌羊齒是生活在寒冷氣候帶的蕨類植物,但目前它的化石卻遍布于南美洲、南非、印度、南極洲和澳大利亞等大陸的不同氣候帶上??磥?,只有用當時這些大陸曾經組成了聯(lián)合古陸的解釋才最為合理。日月的潮汐摩擦力產生使大陸向西的漂移力地球自轉離心力分解出的離極力推動大陸在徑向上漂移大陸漂移的動力機制大陸漂移說的主要觀點大陸系由較輕的剛性硅鋁質組成,它漂浮在較重的粘性硅鎂質之上。全世界大陸在古生代石炭紀以后聯(lián)結成一體,名為泛大陸。圍繞泛大陸的廣闊海洋,稱為泛大洋。在潮汐力和地球自轉離心力的作用下,自中生代開始向赤道和向西漂移。泛大陸逐漸破裂、分離、漂移,形成現(xiàn)代海陸分布的基本格局。各大陸在向赤道和向西漂移的過程中,前緣受擠壓并褶皺形成山脈,如科迪勒拉山脈和安第斯山脈。后緣由于硅鎂層的粘結、拖曳作用而脫落下來形成島弧、島嶼,如亞洲大陸東緣的島弧群、小島。大陸漂移說的新證據(jù)大陸漂移說的爭議大陸漂移的驅動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硬的硅鋁層在較軟的硅鎂層上發(fā)生漂移,為什么硅鋁層的前緣褶皺成山而硅鎂層的邊緣反倒沒有褶皺而只拗陷為海溝?如果大陸漂移從中生代開始,那么古生代以前的褶皺山脈是怎樣形成的?由于許多問題無法解釋,特別是固定論者的堅決反對,30年代,此學說逐漸消沉下去。50年代以來,古地磁及海洋地質等方面研究的進展,使一度沉寂的大陸漂移說重新得到認識。1.很好拼接的大陸輪廓1965年E.C.布拉德研究認為:大陸的邊界應當以大陸殼的邊界即大陸坡的坡腳為準,并應考慮消除在大陸分裂后陸殼的增建和改造部分。利用電子計算機以數(shù)學方法進行拼接,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2.歐洲、美洲相似的磁極移動曲線北美大陸近10億年的極移曲線和歐洲大陸近10億年的極移曲線,二者大致平行,近期才逐漸靠近,最終匯于北磁極若歐美大陸是固定的,只能得出一條極移曲線,而今得出兩條,因此只有設想歐美大陸原來是合在一起,后來逐漸分離,直到形成現(xiàn)在的位置,才能解釋這種現(xiàn)象。3.相銜接的地層界線非洲的加納、象牙海岸及其以西地區(qū),有年齡為19億年以上的巖石;在貝寧、尼日利亞及其以東地區(qū),為6億年左右的巖石。兩組巖石在加納的阿克拉附近有一條明顯的界線。而在南美洲巴西的圣路易斯附近,也有一條這樣的兩組巖石的界線。如果把南美和非洲大陸拼合起來,兩個大陸的兩組巖石界線正好相接。非洲和南美洲巖石年齡不同地區(qū)之間的界限4.古氣候相似根據(jù)古冰川沉積物和冰川擦痕等證據(jù),表明在2億年前,目前位于熱帶、溫帶地區(qū)的南美、南非、印度和澳大利亞等地都分布著大片古冰川遺跡,而北半球找到的卻是熱帶植物化石,這樣勢必會作出南半球萬里冰封,北半球郁郁蔥蔥不合情理的結論。但如果按照大陸漂移說的觀點,當時的大西洋和印度洋并未出世,而各大陸又聯(lián)合在一起,并以南非為中心同居于南極附近,出現(xiàn)冰川自不足為奇。海底擴張說二次大戰(zhàn)后,科技發(fā)展,展開了多方面的海洋調查,獲得了大量海洋科學資料:大洋中脊形態(tài)海底地熱流分布異常海底地磁條帶異常海底地震帶及震源分布島弧及與其伴生的深海溝海底年齡及其對稱分布地幔上部的軟流圈在這些新資料的基礎上,產生了一個嶄新的學說——海底擴張說。大洋中脊兩側的地質特點海底沉積層中脊→兩側薄→厚

洋脊處基巖(玄武巖)裸露沉積物以大洋中脊為中心對稱分布1.海底沉積物厚度對稱分布洋脊上沉積物的分布2.海底磁條帶對稱排列

正負異常,以洋脊為中心對稱排列。每一條磁條帶寬度不超過數(shù)十千米,而長度卻可達幾千千米以上。3.海底沉積物年齡對稱排列

海底沉積物的兩個特點:一是最老的沉積物年齡不早于侏羅紀,即不早于2億年。二是海底沉積物年齡從洋脊到兩側由新到老對稱分布。4.深海鉆探與洋殼的研究1961年,“莫霍計劃”,美國“卡斯1號”鉆探船曾在東太平洋進行第一次深海試鉆,在水深3560米以下,井深僅183米。“莫霍計劃”夭折?!暗厍蛏畈咳勇?lián)合海洋研究機構”,制訂了深海鉆探計劃—DSDP。至1968年8月以來,深海鉆井揭露了洋底沉積層以至玄武巖基底。在洋底地殼、大洋沉積、古環(huán)境以及礦產資源等方面取得了異常豐富的資料。洋殼的年齡利用深海鉆探技術,從洋底鉆取了大量的巖心樣品,發(fā)現(xiàn)它們的年齡都不超過2億年,相比之下大陸上測出最老的巖石可達38億年,這說明洋底十分年輕,更老的洋殼已被深海溝吞沒了。而且,洋底年齡是以洋中脊為對稱軸,向兩側有序地增加,最年輕的洋底都在洋中脊上,向兩側,洋底的年齡逐漸由新到老排列。而特別驚人的事實是沉積物的年齡與磁異常條帶所預測的年齡完全一致。海溝——深切巖石圈的斷裂海溝是切穿巖石圈的深大斷裂

海溝軸線靠近大洋一側為一系列階梯狀斷層;靠近大陸一側,為陡峻谷壁;軸線附近為一寬約30m的破碎帶。大陸殼推覆在大洋殼之上,屬于逆斷層性質;大洋殼向下斜插于大陸之下,為一系列張斷裂或階梯狀正斷層。總之,大洋中脊是將巖石圈拉開,而海溝帶則是使巖石圈受到壓縮。1.海溝是切穿巖石圈的深大斷裂2.海溝是陸殼、洋殼的重疊處大洋殼以較大的角度(45°±15°)向大陸殼下俯沖插入。換言之,大陸殼向著大洋殼之上仰沖。構成了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世界的中、深源地震主要發(fā)生在這里。貝尼奧夫帶。3.海溝是地熱流值較低區(qū)在海溝附近,地熱流值較低(0.99—1.16HFU),一般沒有現(xiàn)代火山活動;海溝向陸一側150—200km左右,則往往是一系列火山帶;為一系列島弧帶,熱流值升高(2.0HFU左右)。在島弧的靠大陸一側,往往形成邊緣海(弧后盆地),高地熱流異常區(qū)也常擴大到這一地區(qū)。海底擴張學說上述這些奇怪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引起科學工作者的極大興趣和注意。人們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希望得到解決的:例如,洋脊是巖石圈的張裂帶和巖漿涌出口,巖石圈會不會被拉開?越來越多的巖漿流到哪里去?海溝是巖石圈的擠壓帶,巖石圈將會縮短到什么程度?深海沉積物既薄而又年輕,如果深海沉積速度以每100年1mm計,從太古代至今,應該有30km以上的厚度,但實際上只有幾十、幾百米的厚度,這是因為什么?凡此種種,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地質學理論是無法加以解釋的。因此,一個新的課題擺在人們面前,那就是大洋殼究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1960—1962年,赫斯(H.H.Hess)和迪茨(R.S.Deitz)首先提出一種理論,叫海底擴張說。赫斯與海底擴張說

哈雷·赫斯(HarryHess)是海底擴張假說的創(chuàng)立者。

赫斯的地學研究生涯起始于他年青時在美國海軍服役的經歷。二戰(zhàn)期間,赫斯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約翰遜角”號運輸艦上的一名軍官。在多次橫渡太平洋的過程中,他注意到船上的雷達探測到了海底一連串的圓形山體。這些山體高出洋底約2000米,且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頂部異常平坦。赫斯認為這些都是沉落于海洋中的火山。不久的勘測也證實了他的設想。但是問題的難點在于如何解釋這些山體平頂?shù)奶卣?。?zhàn)后長期的研究融入了赫斯豐富的想象力。在1962年誕生了《海洋盆地的歷史》這篇論文。在這篇論文中,赫斯正式提出了海底擴張的假說。他的思想復活了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并奠定了導致地學革命的板塊構造理論的基礎。幾年之后,他的假說就為深??碧剿C實。赫斯本人也因之而成為地學史上的一代宗師。

赫斯的經歷同時也印證了中國著名學者胡適的治學真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也許正體現(xiàn)了人類對待科學應有的態(tài)度。海底擴張說的主要觀點(1)密度較小的大洋殼浮在密度較大的地幔軟流圈之上;因地幔溫度不均一,地?;蜍浟魅χ幸鹞镔|的對流,形成若干環(huán)流;在兩個向上環(huán)流的地方,大洋殼拉張,形成大洋中脊和中央裂谷。巖漿不斷在此涌出,冷凝后形成新的洋殼。所以大洋中脊又叫生長脊,溫度和熱流值都較高;新洋殼不斷生長,隨著地幔環(huán)流不斷向兩側推開。因此,地磁異常條帶在大洋中脊兩旁有規(guī)律的排列以及洋殼年齡離洋脊越遠越老;大洋中脊兩側向外擴張速度(半速度)大約為每年1—2cm,有的可達3—8cm。海底擴張說的主要觀點(2)大洋殼與大陸殼相遇處,因洋殼密度較大,位置較低,俯沖到大陸殼下,形成海溝或貝尼奧夫帶。傾斜插入陸殼下的洋殼,由于遠離中脊,溫度已經變冷,同時沉積物中的水分也被帶入深部,形成海溝低熱流值帶;地熱和摩擦的作用,在約深150—200km處,大洋殼局部或全部熔融,形成巖漿。巖漿及揮發(fā)成分的強大內壓使其上侵,并攜帶大量熱能上升。因此海溝向陸一側一定距離處形成高熱流值;巖漿噴出地表形成火山和島弧。大洋殼俯沖帶,因其下部逐漸熔化、混合而消亡,故貝尼奧夫帶又稱為大洋殼消亡帶。海底擴張說的主要觀點(3)海底擴張說對于許多海底地形、地質和地球物理特征,都能作出很好的解釋。特別是它提出一種嶄新的思想,即大洋殼不是固定的和永恒不變的,而是經歷著“新陳代謝”的過程。地表總面積基本上是一個常數(shù),既然有一部分洋殼不斷新生和擴張,那就必然有一部分洋殼逐漸消亡。這一過程大約需2億年。這就是在洋底未發(fā)現(xiàn)年齡比這更老的巖石的緣故。

海底擴張說認為:洋中脊是海底擴張的策源地,那里熱的地幔物質不斷上涌,冷卻后形成的新洋底向兩側推移。老洋殼連同其上的沉積物不斷被推向大洋邊緣,擴張速度每年約幾厘米。如果在洋殼上方馱有大陸地塊,它們將象傳送帶上的貨物那樣逐漸被載動而去。在大陸邊緣島弧、海溝區(qū),老洋殼向下俯沖、消減,連同沿途攜帶的洋底沉積物統(tǒng)統(tǒng)被帶入地幔。海底擴張運動反映了地幔內存在著環(huán)狀對流圈,大約經過2億年整個洋底將徹底更新一遍。冰島是洋中脊露出水面的部分,人們可以不必下海就能研究洋中脊地形。冰島斯凱弗塔裂谷,是全長27千米裂谷的一部分。該裂谷于1783年爆發(fā),8個多月的時間里噴出13立方千米的熔巖。噴出的火山灰和氣體造成冰島75%的動物死亡,由此引起的饑荒造成1萬多居民死亡。冰島是洋脊唯一出露海面形成的島嶼,經常有玄武巖漿噴發(fā),這是1973年噴發(fā)情景。深海底洋中脊玄武巖漿涌出形成枕狀熔巖。板塊構造說1912年,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此后論戰(zhàn)持續(xù)了近40年。50年代,海底調查和古地磁研究的突破性進展,激發(fā)了人們的興趣;1962年,地質詩人赫斯提出了海底擴張的假說。1967和1968年劍橋大學的麥肯齊(D.P.Mckenzin)和派克(R.L.Parker),普林斯頓大學的摩根(W.J.Morgan)和拉蒙特觀測所的勒皮松(X.Lepichon)發(fā)表了幾篇合寫的文章,從不同的觀點論證了“新全球構造學”。根據(jù)這一批論文,板塊構造學說意義明確地形成了。板塊構造以恢弘的氣勢建立新的全球說,用和諧的框架將大量的雜散的專門發(fā)現(xiàn)協(xié)調組織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幾乎包含了地球科學的各學科領域:巖石學、礦床學、大地構造、海底資源。板塊構造的基本思想

地球表層的硬殼——巖石圈(或稱構造圈),相對于軟流圈來說是剛性的,其下面是粘滯性很低的軟流圈。巖石圈具側向不均一性,被許多活動帶如大洋中脊、海溝、轉換斷層、地縫合線、大陸裂谷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塊體,這些塊體就是所說的板塊。整個巖石圈為由若干剛性板塊拼合起來的圈層,板塊內部是穩(wěn)定的,而板塊的邊緣和接縫地帶則是地球表面的活動帶,有強烈的構造運動、沉積作用、深成作用、巖漿活動、火山活動、變質作用、地震活動,又是極有利的成礦地帶。巖石圈板塊的是圍繞著一個旋轉擴張軸在活動,并且以水平運動占主導地位,可以發(fā)生幾千千米的大規(guī)模的水平位移;在漂移過程中,板塊或拉張裂開,或碰撞壓縮焊結,或平移相錯。這些不同的相互運動方式和相應產生的各種活動帶,控制著全球巖石圈運動和演化的基本格局。板塊構造的劃分全球巖石圈劃分成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幾乎全是海洋,其余板塊既包括陸地,又包括海洋。

板塊構造邊界類型大洋中脊(中隆、海嶺)

巖石圈板塊的生長場所和海底擴張的中心地帶。巖石圈張裂;基性、超基性巖漿涌出;高熱流值及淺震。如大西洋中脊、東太平洋中隆等。大陸裂谷也屬于拉張性邊界。絕大多數(shù)裂谷為復式地塹構造。如東非大裂谷、貝加爾裂谷等,垂直斷距可達數(shù)千米。在裂谷中火山活動比較頻繁,淺源地震比較活躍。高地熱流;東非大裂谷是胚胎時期的洋脊,可發(fā)展形成新的海洋。1.拉張(分離)型邊界

2.擠壓(匯聚)型邊界

擠壓型邊界

又稱匯聚型邊界、消亡帶或貝尼奧夫帶島弧-海溝型西太平洋最為典型,日本島弧-海溝。兩個板塊擠壓、碰撞。

大洋巖石圈板塊沿著消亡帶俯沖到大約150—200km深度,洋殼局部熔融形成巖漿,巖漿噴發(fā)形成火山島弧?;鹕綅u弧帶距離海溝為150—200km。在島弧與海溝間形成50—100km寬的無火山帶。山弧—海溝系山弧-海溝型南美,一側為海溝,一側為安第斯山。山弧—地縫合線山弧-地縫合線型兩大陸板塊匯合相撞,形成一側是高山,一側是地縫合線。阿爾卑斯-喜馬拉雅褶皺帶,雅魯藏布江一帶為縫合線。喜馬拉雅山是印巴次大陸板塊和歐亞板塊互相碰撞的結果。喜馬拉雅山的形成喜馬拉雅山是印巴次大陸板塊和歐亞板塊互相碰撞的結果。在碰撞成山之前,板塊之間一片海洋,這就是古地中海(又稱特提斯海)。

3.剪切(平錯)型邊界

轉換斷層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板塊邊界。此種邊界板塊既無增生又無消減,相鄰兩個板塊作剪切錯動大洋中脊常為垂直于它的橫斷層所錯開,并常切成許多段美國的圣安德列斯斷層,是一條錯開太平洋中隆的轉換斷層圣·安得列斯斷裂板塊運動與海洋演化板塊運動與大西洋的形成板塊運動與太平洋的形成演化威爾遜旋回威爾遜(J.T.Wilson)對海洋和裂谷的發(fā)展研究后認為:洋殼分裂、地幔物質涌出、新洋殼的生長不僅在海洋出現(xiàn),大陸上同樣可以現(xiàn)象。海洋的發(fā)展可以看成裂谷的發(fā)展過程。海洋開始形成到封閉經歷下列過程:大陸裂谷→紅海型海洋→大西洋型海洋→太平洋型海洋→地中海型海洋→地縫合線。這一過程被稱為大洋發(fā)展旋回或威爾遜旋回。

威爾遜旋回:地質歷史時期海洋的開啟與封閉

大陸漂移、海底擴張和板塊運動的概念使人們對于洋盆演化的認識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這種新活動論認為,在地球漫長的歲月中,海洋與陸地是在不斷變遷的,經歷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過程。加拿大的威爾遜首先注意到大洋開啟和閉合的不同發(fā)展趨勢,將大洋盆地的演化過程歸納為萌芽、幼年、成熟、收縮、結束及大陸碰撞造山等六個階段。其中,前三個階段顯示大洋的開張和生成,后三個階段代表大洋的收縮和關閉。萌芽:大陸受到拉張,巖石圈變薄,地表張裂,形成大規(guī)模地塹或地塹群,同時沿斷裂有廣泛的火山活動,其現(xiàn)代的代表是東非裂谷帶。幼年:大陸繼續(xù)拉張,巖石圈開裂,地幔中巖漿沿裂開處涌出,開始形成洋殼,此時海洋初現(xiàn),呈狹長形盆地,如現(xiàn)今的紅海和亞丁灣等。成熟:斷開的巖石圈進一步擴張,形成廣闊的大洋。大洋中部出現(xiàn)洋中脊,大洋兩側對稱地發(fā)育了穩(wěn)定大陸邊緣,并堆積了巨厚的海相沉積物?,F(xiàn)今的代表是大西洋。收縮:沿著穩(wěn)定大陸邊緣與洋底的交接帶,洋殼由于在生成數(shù)億年后逐漸冷卻、變重而下沉;而在穩(wěn)定大陸邊緣本身因巨厚沉積物的覆蓋不易散熱,這里的巖石圈不斷受熱膨脹,變輕。由于兩側的比重及巖石力學性質的不同,在交接處必然發(fā)生斷裂,導致重的洋殼向輕的大陸殼下俯沖。當今的實例就是太平洋。結束:大洋板塊進一步俯沖,使海洋面積縮小,成為殘留的狹窄盆地。在海溝附近,洋殼在俯沖時被刮削下來的物質堆積成楔狀地質體,稱為增生楔。此時,伴有強烈的火山和地震活動?,F(xiàn)代的實例就是地中海。大陸碰撞造山:代表地點為青藏高原。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發(fā)生碰撞后,印度板塊持續(xù)向亞歐板塊之下俯沖,特提斯洋消失。板塊構造說對各種地質現(xiàn)象的解釋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槽可在板塊的不同部位美洲東部大陸邊緣的沉積地層,在一個板塊上,海陸間無俯沖帶和火山和地震帶,為冒地槽,稱為大西洋型地槽。南美洲西部大陸邊緣的沉積地層,位于兩個板塊的擠壓帶上,多火山和地震,沉積物中多火山碎屑物,遠海地帶形成碳酸鹽巖,為優(yōu)地槽,稱為安第斯山型地槽。太平洋西部島弧地帶,沉積物多為陸源碎屑,夾火山碎屑及熔巖,間有侵入巖,稱為島弧型地槽。此外還有日本海型地槽、地中海型地槽等。在一定條件下地槽類型可以轉化如日本海型地槽槽轉化為大西洋型地槽。1.現(xiàn)代地槽2.造山作用

板塊相撞使地槽沉積發(fā)生褶皺和斷裂,形成山脈。阿爾卑斯山推覆構造是非洲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的結果喜馬拉雅山脈是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的結果阿爾卑斯山的形成(M.Bradshawetal,1993)A.5千萬年前的褶皺造山B.經長期剝蝕之后全球構造與全球構造山系3.混雜堆積混雜堆積——板塊俯沖帶上由不同時代、不同成因、不同大小的巖石相混雜的現(xiàn)象。巖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最大可達數(shù)千米。原始產地不同:外來巖塊、原地巖塊和基質。成分不同:包括沉積巖、火成巖、變質巖?;祀s堆積分布:寬度不一,延伸很長,與俯沖帶平行分布。成因板塊俯沖下插時,兩板塊邊緣碰撞、刮削而破碎。尤其是仰沖板塊,象推土機一樣把俯沖板塊上不同地區(qū)、不同時代和不同成因、甚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