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學新思潮派_第1頁
日本文學新思潮派_第2頁
日本文學新思潮派_第3頁
日本文學新思潮派_第4頁
日本文學新思潮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思潮派新現(xiàn)實主義派、新技巧派、新理智派

——講演者:りたん

準備人:とうしょ所謂新思潮派即:日本19世紀末20世紀初所興起的一個文學創(chuàng)作流派,又稱新現(xiàn)實主義派、新技巧派、新理智派。以第三次和第四次復刊的《新思潮雜志》為中心。在小說創(chuàng)作上,追求真善美的統(tǒng)一。(自然主義真、唯美主義美、人道主義善、浪漫主義)主要代表小說家有芥川龍之介、菊池寬、久米正雄、山本有三等。中心人物大都是都市及地方貧困的小資產階級中的東京大學學生。新思潮派的特點:新思潮派作為日本近代文學的最后一個流派,確實綜合了近代文學中各派之長。(真善美)富于浪漫主義色彩,又具有現(xiàn)實主義傾向。這個流派表現(xiàn)了本世紀初日本小資產階級不滿現(xiàn)實而又苦于無出路的心情。芥川龍之介(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號“澄江堂主人”,筆名“我鬼”,日本小說家。本姓新原,幼年即過繼于其舅父,改姓芥川。芥川龍之介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寫了超過150篇小說芥川龍之介生平1892年,芥川龍之介生于東京,本姓新原,后來過繼為舅舅的養(yǎng)子,遂改姓芥川1913年,他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學習英國文學,期間開始寫作。并與久米正雄、菊池寬等先后兩次復刊《新思潮》,成為第3次和第4次復刊的《新思潮》雜志同人。1914年,發(fā)表處女作《老年》、戲曲《青年之死》。1915年,發(fā)表《羅生門》,但并沒有受到重視。同年十二月經由級友介紹,出席漱石山房的“木曜會”,以后師事夏目漱石,深受夏目漱石的影響。1916年,他在《新思潮》雜志發(fā)表短篇小說《鼻子》,之后又連續(xù)創(chuàng)作了《芋粥》、《手巾》,在文壇確立了新銳作家的地位。1916年,大學畢業(yè)后,曾在橫須賀海軍機關學校任教3年。1918年,發(fā)表《地獄變》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聞視察員身份來中國旅行四個月,回國后發(fā)表《上海游記》(1921)和《江南游記》(1922)等。1922年,他回到日本后,發(fā)表了《竹林中》。

1927年,芥川龍之介繼續(xù)寫作隨想集《侏儒的話》,作品短小精悍,每段只有一兩句話,但意味深長。7月24日,由于健康和思想情緒上的原因,35歲的龍之介在自家寓所服用致死量的安眠藥自殺,枕邊擱置有圣經、遺書與遺稿。作品風格:早期:以歷史小說為主,借古喻今,針砭時弊。它們可分為5類:

①取材于封建王朝的人和事,即王朝物。如《羅生門》③描述江戶時代的社會現(xiàn)象,即江戶物,如《戲作三昧》等。

②取材于近世傳入日本的天主教的傳教活動,即切志丹物。如《煙草和魔鬼》、《信徒之死》、《眾神的微笑》等。

④描繪明治維新后資本主義上升時期日本社會的小說,即開化期物。如《手絹》、《舞會》等。⑤取材于中國古代傳說的作品,即童話。如《女體》等。晚期:反映了他對貧富懸殊的社會現(xiàn)實的幻滅感羅生門本意:“羅生門”本來在日文漢字寫成“羅城門”,最原始意義是指“京城門”之意。由于古代日本常年戰(zhàn)亂,尸橫遍野。許多無名死尸,被拖到城樓丟棄,待年久失修,頹敗之后,繼而顯得荒涼陰森。年積月久,在人們心中產生了陰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故而有了“羅生門”是通向地獄之門這一鬼談幻象之說。寓意:由于“羅生門”這一詞誕生時便有“生死徘徊”的意味,故而后來演化成:當事人各執(zhí)一詞,使得事實結果在“真相”與“假象”之中徘徊,最終陷入無休止的爭論與反復,而無法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在原著小說里,羅生門作為一個標志性建筑,代表“人間地獄”。羅生門在一個戰(zhàn)爭年代,一個被主人趕出來的仆人,思想上正在做強盜和被餓死之間掙扎。這時正巧走到一個到處都堆滿死尸的地方,也就是叫做羅生門的地方,他壯起膽子,想進去找到一些財物。結果他竟然發(fā)現(xiàn)有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正在從一個年輕女子的死尸頭上拔頭發(fā)。他沖上去說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尸也不放過。老太婆解釋說她只是想用這些頭發(fā)做個頭套謀生罷了。她說“曾經這個婦人,用蛇肉曬干當做魚干來賣,吃了魚干的人們覺得很好吃,婦人得以維持生計。我并不覺得這婦人做錯了,她跟我一樣都是為了生存啊!”于是,仆人大悟了,既然是為了生存,還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他就搶了老太婆的衣服逃走了,并且從那以后再也沒人見過他。綜合分析《羅生門》是芥川在大正四年1915年發(fā)表在《帝學》上的作品,也被視為是其步入文壇的處女作、出發(fā)點,從此人們開始注意這位文學青年。作者以“羅生門”為題,強調了故事情節(jié)的開始、高潮、結束全過程都在這一個場所發(fā)生。它是一個人類社會的縮影,無時不在上演著形形色色的利己主義的“鬧劇”。通過大膽地揭露人類永恒的主題人性的自私,描寫人類的脆弱點,情節(jié)跌宕起伏、有血有肉、引人入勝,作品文筆流暢。給讀者交待了兩個主人公的結局,又揭示在利己情況下,弱者的悲慘命運也是對人性丑的批判。下人(げにん)は、すばやく、老婆の著物を剝ぎとった。それから、足にしがみつこうとする老婆を、手荒く死骸の上へ蹴倒(けたお)した。梯子(はしご)の口までは、僅(わずか)に五歩を數(shù)えるばかりである。下人は、剝ぎとった檜皮色(ひわだいろ)の著物をわきにかかえて、またたく間に急な梯子(はしご)を夜の底へかけ下りた。

しばらく、死んだように倒れていた老婆が、死骸の中から、その裸(はだか)の體を起したのは、それから間もなくの事である。老婆はつぶやくような、うめくような聲を立てながら、まだ燃えている火の光をたよりに、梯子の口まで、這(は)って行った。そうして、そこから、短い白髪(しらが)をさかさまにして、門の下を覗(のぞ)きこんだ。外には、ただ、黒洞々(こくとうとう)たる夜があるばかりである。

下人の行方(ゆくえ)は、誰も知らない。

菊池寬1888年12月26-1948年3月6日,日本小說家,戲劇家,被譽為“日本文壇太上皇”生于香川縣,畢業(yè)于日本京都帝大英文科。主要小說作品有《無名作家的日記》、《珍珠港夫人》、《新珠》等。讀書期間潛心研究英國近代戲劇,并與芥川龍之介等主辦第三次和第四次《新思潮》雜志,成為新思潮派代表作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菊池寬為日本軍國主義及反對黨派“大政翼贊會”效勞,積極參加了反華活動。人生信條:生活第一、藝術第二特色戲?。呵楣?jié)設計新穎,結構嚴謹,通過尖銳的戲劇沖突和富有性格特征的對話,表現(xiàn)主要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在當時戲劇界很有影響。小說:明快的主題,確切的心理分析,簡介的描寫。菊池寬后期致力于迎合讀者趣味的通俗小說。珍珠夫人像羅密歐與朱麗葉一般,珍珠般純潔美麗的琉璃子與直也原有一段純純戀情,卻因家道中落,為了償還債務,以及維護父親的清譽,她抱著玉石俱焚的復仇念頭,嫁給心懷不軌的暴發(fā)戶勝平。豈料一場意外,奪去勝平的性命。變成年輕寡婦的琉璃子,出落得如孔雀般美艷,將圍繞于身旁的愛慕男子玩弄于鼓掌之上。但是,她的內心深處,卻是無比的……時代影響1923年,成立日本出版界最具影響力的“文藝春秋社”、創(chuàng)辦“文藝春秋”文學雜志,1935年,創(chuàng)設日本兩大文學獎“芥川獎”(純文學新人獎)、“直木獎”(大眾文學中堅作家獎)。后來增設“菊池寬獎”,為提高日本文學的地位不遺余力,功不可沒。山本有三(1887年7月27日-1974年1月11日),日本劇作家、小說家。早期借鑒歐洲近代戲劇,創(chuàng)作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本,對日本近代戲劇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所寫小說多從人道主義的立場出發(fā),探討有關社會、家庭等問題。后又從事文字改革運動。作品高中求學時以足尾銅礦礦工的悲慘生活為題材,創(chuàng)作劇本《家》1920年發(fā)表的獨幕劇《嬰兒殺戮》是日本現(xiàn)代戲劇的一部著名作品。同年發(fā)表的劇本《生命之冠》1923年發(fā)表的劇作《同志的人們》1925年后,山本開始小說創(chuàng)作。《想活而能活的人》長篇《波浪》《女人的一生》

質問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