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二章辯證唯物主義原理一、單項選擇題1、哲學是(B)A、“科學之科學”B、關于自然、社會、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C、解答一切疑問、窮竭一切知識的科學D、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2、哲學作為世界觀的學問是指(C)A、人人具有的世界觀B、僅指無產階級世界觀C、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D、科學的世界觀3、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于(C)A、17世紀40年代B、18世紀40年代C、19世紀40年代D、20世紀40年代4、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自然科學前提是(B)A、工業(yè)革命B、自然科學的三大發(fā)現(xiàn)C、蒸汽機的發(fā)明D、生產力的巨大發(fā)展5、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直接理論來源是(B)A、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B、德國古典哲學C、英法空想社會主義D、現(xiàn)代西方哲學6、馬克思主義哲學區(qū)別于一切舊哲學的最重要的特性是(B)A、階級性B、實踐性C、科學性D、革命性7、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C)A、唯心主義哲學的基本問題B、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問題C、所有哲學的基本問題D、一部分哲學的基本問題8、莊子說:“是亦彼也,彼亦是也”這是一種(A)A、只見聯(lián)系不見區(qū)別的相對主義觀點B、只見區(qū)別不見聯(lián)系的形而上學觀點C、變化發(fā)展的觀點D、普通聯(lián)系的觀點9、1998年長江流域發(fā)生特大洪澇災害,這是由于降水量過大所導致的,同時也與長江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過量,水土流失嚴重,河床淤積有關。從因果關系來看,這是(B)A、一因多果B、一果多因C、同因異果D、多因多果10、主張人的結識是“求諸于心,不假外求”,這是(B)A、客觀唯心主義觀點B、主觀唯心主義觀點C、樸素唯物主義觀點D、一切唯心主義共有的觀點11、聯(lián)結人與自然的中介是(B)A、地理環(huán)境B、生產勞動C、社會關系D、社會意識1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象是(A)A、自然、社會、思維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B、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C、思維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D、自然界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13、“物質無非是各種物的總和,是從這種總和抽象出來的”。這種觀點屬于(A)A、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B、機械唯物主義的物質觀C、樸素唯物主義的物質觀D、庸俗唯物主義的物質觀14、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是(C)A、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B、事物發(fā)展的內因和外因的關系C、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關系D、重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15、一切真理都既是相對的又是絕對的,這是(D)A、相對主義的觀點B、不可知論的觀點C、詭辯論的觀點D、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16、“假象和真象同樣具有客觀性”,這是(D)A、形而上學觀點B、詭辯論觀點C、折衷主義觀點D、唯物辯證法觀點17、對不可知論及其他一切哲學上的怪論最令人信服的駁斥是(A)A、社會實踐B、權威的理論C、圣人之言D、偉人的真知灼見18、直接決定人類社會生活過程的是(C)A、地理環(huán)境B、人口狀況C、生產方式D、社會的政治制度19、社會歷史離不開人的活動,因此社會規(guī)律(C)A、是主觀的B、是人可以任意改變的C、同自然規(guī)律同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D、對人的活動不起制約作用20、“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這是(B)A、神秘主義觀點B、樸素唯物主義觀點C、唯心主義觀點D、庸俗唯物主義觀點21、社會存在是指(D)A、地理環(huán)境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D、社會物質生活條件22、杰出的歷史人物對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起(A)A、加速或延緩的作用B、改變歷史發(fā)展方向的作用C、決定性的作用D、改變歷史客觀進程的作用23、人在價值關系中(D)A、只能是價值的享受者B、只能是價值的發(fā)明者C、只能是價值的追求者D、既是價值主體又是價值客體24、就意識的能動性而言,“人的意識不反映客觀世界,并且發(fā)明客觀世界”,這種觀點(C)A、夸大了意識的作用B、是唯意志主義的一種表現(xiàn)C、是對意識能動作用的一種對的的揭示D、是唯心主義哲學的一種表現(xiàn)25、“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边@是(B)A、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B、唯物辯證法的觀點C、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D、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26、黑格爾哲學思想的合理內核是(B)A、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B、關于普遍聯(lián)系、運動發(fā)展和猜測到事物發(fā)展有規(guī)律的思想C、把自己的哲學當作是人類結識的終結D、意識具有能動性的思想27、費爾巴哈哲學思想的基本內核是(A)A、堅持唯物主義原則B、堅持唯心史觀C、堅持人本主義思想D、堅持形而上學思想28、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式是(C)A、樸素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唯心主義B、辯證的唯心主義和歷史的唯心主義C、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D、可知論的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的唯心主義29、“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是(A)A、主觀唯心主義觀點B、客觀唯心主義觀點C、人本主義觀點D、科學主義觀點30、以下論斷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有(C)A、“天下物皆可理照”B、“理在事先”C、“事物就是感覺的復合”D、“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人乎”31、唯物主義的基本形式(D)A、庸俗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B、古代原子論、近代原子論、現(xiàn)代原子論C、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D、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32、辯證法的三個發(fā)展階段是(D)A、經驗辯證法、主觀辯證法、客觀辯證法B、樸素辯證法、主觀辯證法、概念辯證法C、自然辯證法、社會辯證法、思維辯證法D、古代樸素辯證法、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現(xiàn)代唯物主義辯證法33、物質的本質特性是(A)A、客觀實在性B、實物性C、結構性D、可分性34、所謂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是指(D)A、意識是客觀精神和主觀感覺的產物B、意識是溝通主、客觀的橋梁C、意識的形式是客觀的、而內容是主觀的D、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而內容是客觀的35、在意識作用問題上,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所犯錯誤是(D)A、強調物質的決定作用B、片面夸大意識的能動作用C、既肯定物質的決定作用,又認可意識的反作用D、不懂得意識的能動作用36、運動是物質的(D)A、發(fā)展過程B、活動方式C、轉化形式D、主線屬性和存在方式37、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在本質上是(B)A、各種物質實體的總和B、多樣性的物質統(tǒng)一C、物質和精神的統(tǒng)一D、主體和客體的統(tǒng)一38、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的主線規(guī)定是(C)A、結識世界多樣性的統(tǒng)一B、結識物質對意識的根源性C、一切從實際出發(fā)D、反對一切形式的二元論39、一切依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這是(D)A、把外因作為事物變化根據(jù)的形而上學觀點B、否認主觀能動性的機械決定論觀點C、右傾機會主義的“唯條件論”觀點D、關于聯(lián)系條件性的唯物辯證法觀點40、“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這兩種觀點是(A)A、前者是辯證法,后者詭辨論B、前者是形而上學,后者是辯證法C、是相同的,只是強調的方面不同D、兩者都是辯證法,后者是對前者的發(fā)展41、“一切具體事物和現(xiàn)象的存在、發(fā)展都是有條件的”是(C)A、機械論觀點B、形而上學觀點C、辯證唯物論觀點D、外因論觀點42、事物的性質重要是由(C)A、矛盾的同一性決定的B、矛盾的斗爭性決定的C、矛盾的重要方面決定的D、矛盾的次要方面決定的43、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是(C)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B、重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C、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關系D、內因和外因的關系44、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A)A、具體問題具體分析B、堅持斗爭就能發(fā)展C、一分為二D、內因和外因的關系45、質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這是(A)A、唯物辯證法的觀點B、唯心主義的觀點C、形而上學的觀點D、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46、《老子》中說:“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表白(A)A、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B、量變高于質變C、質變優(yōu)于量變D、質變和量變互相滲透47、否認之否認規(guī)律揭示的事物發(fā)展的辯證形式是(C)A、事物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過程B、新事物戰(zhàn)勝舊事物的過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進的過程D、事物不斷周而復始循環(huán)的過程48、否認之否認規(guī)律揭示的事物發(fā)展的辯證內容是(A)A、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B、事物發(fā)展的周期性、曲折性C、既肯定又否認D、既前進又倒退49、“在對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時包含著對現(xiàn)存事物的否認理解”,這種觀點屬于(B)A、詭辯論B、辯證法C、折衷主義D、形而上學50、“偶爾性是科學的敵人”這種觀點屬于(A)A、機械決定論B、神學目的論C、唯心主義非決定論D、唯物主義決定論51、辯證唯物主義結識論首要的基本觀點是(C)A、唯物主義的觀點B、矛盾觀點C、實踐的觀點D、普遍聯(lián)系的觀點52、列寧說:“從物到感覺和思想”與“從思想和感覺到物”是(C)A、辯證法和舊唯物論兩條結識路線的對立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C、唯物論和唯心論兩條結識路線的對立D、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53、“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這句話說明的哲學道理是(B)A、理論高于實踐活動B、科學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C、理論是革命工作的出發(fā)點D、理論對實踐起決定作用54、實踐高于理論,這是由于實踐具有(D)A、絕對性B、相對性C、普遍性D、直接現(xiàn)實性55、結識的本質是主體對(C)A、人的心靈活動的內省B、客觀事物的直觀反映C、客體的能動反映D、對客觀事物的選擇和重構56、客觀真理是(C)A、結識主體B、客觀存在C、主體對客體的對的反映D、人的結識中所包含的客觀內容57、唯物辯證法的主線方法是(C)A、觀測實驗方法B、邏輯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歸納演繹方法58、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是(C)A、一切從實際出發(fā)B、理論聯(lián)系實際C、實事求是D、解放思想二、多項選擇題1、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xiàn)的兩個結合和統(tǒng)一分別是(B、C)A、思維與存在的結合與統(tǒng)一B、辯證法與唯物主義的結合和統(tǒng)一C、辯證唯物的自然觀和辯證唯物的歷史觀的結合與統(tǒng)一D、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結合和統(tǒng)一E、本體論與結識論的結合和統(tǒng)一2、下列各項屬于當代人類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的有(A、B、C、D、E)A、空氣污染嚴重B、世界性水資源危機C、森林慘遭破壞D、物種不斷減少E、臭氧層變薄3、國家同舊的氏族組織相比較具有的顯著特性有(A、C)A、按地區(qū)劃分民族B、按血緣關系劃分居民C、擁有特殊的武裝部隊D、擁有居民的自動的武裝組織E、擁有社會管理機關4、從個人和社會統(tǒng)一的觀點出發(fā),人的自我價值在于(C、D)A、把自己僅僅當作目的而決不作為手段B、實現(xiàn)不受任何制約的自由選擇C、在對社會奉獻中實現(xiàn)自我需要的滿足D、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和自我多方面的需要E、純粹為滿足社會和別人的需要5、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實現(xiàn)了哲學的變革,表現(xiàn)在(A、D、E)A、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B、提出了階級斗爭觀點C、實現(xiàn)了唯物論與結識論的結合D、實現(xiàn)了辯證法與唯物論的結合E、實現(xiàn)了唯物主義自然觀與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結合6、人的本質在其現(xiàn)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表白人的本質(B、C、E)A、是永恒不變的B、是由后天社會實踐所決定的C、是可以變化的D、是先天決定的E、是現(xiàn)實的、具體的7、人類解放的涵義是指(C、D、E)A、獲得絕對自由B、完全擺脫必然的束縛C、從自然必然性的奴役下解放出來D、從社會必然性的奴役下解放出來E、在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規(guī)律面前獲得自由8、人的價值大小取決于(A、D、E)A、個人對社會奉獻的多少B、個人職位的高低C、個人權力的大小D、社會對個人尊嚴和需要滿足的限度E、個人對社會所承擔責任大小和負責的限度9、下列表述體現(xiàn)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的有(B、C、D)A、“惡不積局限性以滅身,善不積局限性以成名”B、“一分為二,節(jié)節(jié)如此,以至無窮”C、“無獨必有對”D、“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E、“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0、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有(B、C、D、E)A、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矛盾的激化B、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激化C、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沖突日益鋒利D、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的發(fā)展E、無產階級已經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11、實事求是包含著豐富而深刻的哲學思想,它體現(xiàn)了(A、B、C、D、E)A、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B、尊重客觀規(guī)律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統(tǒng)一C、主觀和客觀的統(tǒng)一D、自由和必然的統(tǒng)一E、思維和存在的統(tǒng)一12、進入自由王國階段是指(B、E)A、擺脫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規(guī)律的制約B、擺脫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C、成為自然和自己社會關系的主人D、獲得完全絕對的自由E、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發(fā)明自己的歷史13、結識主體和客觀之間的關系涉及(A、B)A、改造與被改造的實踐關系B、反映與被反映的結識關系C、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系D、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關系E、思維和思維產物之間的關系14、據(jù)資料記載,黑猩猩能模仿人的動作,用水龍頭取水滅火,可是當它淌過一條小河去滅火時,卻不知道可以取河水滅火。這一事例說明(C、D)A、黑猩猩的意識是其大腦的機能B、黑猩猩的意識來源于外部世界C、黑猩猩的心理與人的意識有主線區(qū)別D、意識是人所特有的,黑猩猩沒故意識E、只要與人長期接觸,黑猩猩就能學會人的各種動作15、唯物辯證法認為,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有(B、C、D)A、整體是各部分的疊加B、整體和部分互相依存C、整體大于部分的總和D、整體對部分起支配,決定作用E、部分可以脫離整體而獨立存在16、人的全面發(fā)展是指(A、B、C、D)A、德、智、體、美、勞和諧完整的發(fā)展B、個人潛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發(fā)揮C、人的需要的全面豐富和滿足D、人的本質的真正的實現(xiàn)E、人的各種欲望無限制的滿足17、“人們自己發(fā)明自己的歷史”,這一命題表白(A、B、D)A、人是社會的主體B、歷史是由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構成的C、歷史發(fā)展方向是由人自由選擇的D、歷史規(guī)律實現(xiàn)于人的自覺活動之中E、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18、有人說,矛盾的斗爭性是指對立雙方“勢不兩立,你死我活”的對抗,這一觀點(B、C、D)A、揭示了矛盾斗爭性的深刻含義B、錯誤地把矛盾斗爭性歸結為矛盾斗爭的對抗形式C、用矛盾斗爭的對抗形式抹煞了矛盾斗爭的普遍性D、否認了矛盾斗爭性是一個廣泛的哲學范疇E、是對矛盾斗爭性簡要而明確的表述19、馬克思在理論上的兩個最偉大奉獻是(A、C)A、剩余價值學說B、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學說C、唯物史觀D、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E、無產階級專政學說20、德國古典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是(C、E)A、叔本華B、哥德C、黑格爾D、尼采E、費爾巴哈21、下列哲學流派屬于人本主義的有(A、C)A、唯意志主義B、馬赫主義C、存在主義D、貝克萊主義E、邏輯實證主義22、下列哲學流派屬于科學主義的有(D、E)A、存在主義B、生命哲學C、唯意志主義D、實用主義E、邏輯實證主義23、哲學基本問題重要涉及兩方面內容(A、C)A、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B、世界如何發(fā)展的問題C、思維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D、世界的本質是一個還是多個的問題24、二元論的錯誤是(D、E)A、堅持物質決定精神的觀點B、堅持精神決定物質的觀點C、反對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的觀點D、否認世界統(tǒng)一性的觀點E、主張世界上存在兩個獨立并行的本原的觀點25、不可知論的著名代表是(C、D)A、黑格爾B、德謨克利特C、康德D、休謨E、赫拉克利特26、哲學的物質范疇是(C、D)A、感性地存在著的東西B、科學發(fā)展到一定限度所結識到某層次的物質形態(tài)C、從具有無限多樣的結構、特性的具體形態(tài)總和中抽象出來的D、各種具體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普遍科學概念E、與實際存在的事物和現(xiàn)象無關的抽象概念27、意識是(B、E)A、人腦的分泌物B、人腦的屬性和機能C、神的啟示D、“絕對觀念”的產物E、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28、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證明(A、E)A、運動著的物質和時空不可分B、時空和人的結識不可分C、客觀規(guī)律不能發(fā)明也不能消滅D、物質發(fā)展的無限性E、時空的具體特性是可變的29、“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著名詩句的深刻哲理是(A、D)A、物質運動的絕對性B、時空的客觀性和時空的主觀性的統(tǒng)一C、時空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統(tǒng)一D、運動多樣性和單一性的統(tǒng)一E、運動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tǒng)一30《傳習錄》記載:“先生(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游南鎮(zhèn),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看到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王陽明這一觀點的錯誤是(A、B)A、把人對花的感覺與花的存在等同起來B、把人對花的感受夸大成脫離花的獨立實體C、認為人對花的感覺與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D、主張人對花的感覺是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E、肯定人對花感覺的能動性31、在物質和意識關系問題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A、E)A、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質決定精神B、精神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精神決定物質C、物質和精神是世界的本質D、精神是世界的本質E、精神對物質有能動的作用32、脫離人體的手,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手,這說明(A、D)A、部分依賴于整體B、研究部分毫無意義C、整體與部分毫不相干D、要從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中去研究事物E、整體等于部分的機械相加33、“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表白(B、E)A、時間的反復性B、時間的不可逆性C、時間的連續(xù)性D、時間的客觀性E、時間的一去不復返性34、發(fā)展本質上是(B、C)A、物質世界的一般變化B、不僅包含量變,并且也包含質變C、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D、在度的范圍內的變化35、矛盾特殊性原理的重要性在于(B、E)A、它是辯證法的實質B、它是我們結識事物的基礎C、它是唯物主義的一般原理D、它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性E、它是我們解決矛盾的關鍵36、割裂量變和質變的統(tǒng)一,會導致(A、C)A、庸俗進化論B、詭辯論C、激變論D、折衷主義E、唯心論37、“白馬非馬”的命題(B、D)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C、揭示了重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D、割裂了共性和個性的關系E、揭示了共性和個性的關系38、下列變化中屬于質變的是(C、D)A、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時期進入到壟斷時期B、人由中年進入老年C、貨幣轉化為資本D、從動物心理發(fā)展到人的意識E、人的結識由感覺到知覺再到表象39、因果聯(lián)系是(B、D)A、人的心理習慣B、事物之間前后相繼、彼此制約的關系C、人們整理感覺材料的先天形式D、一種涉及時間順序在內的一種現(xiàn)象必然引起另一種現(xiàn)象的本質聯(lián)系E、一切先后相繼的兩種現(xiàn)象之間的聯(lián)系40、現(xiàn)象和本質的統(tǒng)一表現(xiàn)(C、E)A、本質從屬于現(xiàn)象B、任何本質都是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C、任何本質都要通過現(xiàn)象來表現(xiàn)D、任何現(xiàn)象都要通過本質表現(xiàn)出來E、任何現(xiàn)象都是本質的表現(xiàn)41、在大風揚起的塵土旋渦中,沒有任何一個塵土分子的分布是偶爾的”這種觀點是(A、E)A、形而上學的機械決定論B、把因果聯(lián)系與必然聯(lián)系相混淆C、唯心主義的非決定論D、把一切現(xiàn)象當作是純粹偶爾的E、把一切現(xiàn)象當作是必然的,否認偶爾性的存在42、系統(tǒng)論和唯物辯證法的關系是(D、E)A、系統(tǒng)論不能取代辯證法B、唯物辯證法可取代系統(tǒng)論C、系統(tǒng)論高于唯物辯證法D、系統(tǒng)論證實和豐富了唯物辯證法E、系統(tǒng)論和唯物辯證法互相補充、互相促進43、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主體和客體的關系是(B、C、E)A、內容和形式的關系B、改造和被改造的關系C、反映和被反映的關系D、理論指導實踐的關系E、價值關系和審美關系44、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B、C)A、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B、它們的內容歸根結底都來自實踐C、前者是源,后者是流D、前者是科學的,后者不是科學的E、間接經驗是直接經驗的補充45、下列結識屬于理性結識的有(A、D)A、萬有引力定律B、聞到了玫瑰的清香C、看到太陽東升西落D、只有社會主義才干救中國E、水從高處往低處流46、割裂感性結識和理性結識的統(tǒng)一,會導致(A、D)A、經驗論B、天才論C、詭辯論D、唯理論E、目的論47、“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謬誤”。這句話意味著(B、D)A、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絕對的因素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合用的條件和范圍C、真理和謬誤是結識過程中的兩個階段D、真理和謬誤的對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領域內才有絕對意義E、真理和謬誤沒有擬定的界線48、下列命題中,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觀點的有(A、B、D、E)A、我思故我在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絕對觀念的外化D、萬物皆備于我E、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49、下列觀點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有(A、B、C)A、世界是絕對精神的產物B、天命主宰人間世界C、理念決定世界D、天才英雄人物的意志決定一切E、存在就是被感知50、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物質觀的重要缺陷是(A、B、C、D、E)A、把原子的屬性當作是物質的一般屬性B、把特殊的物質形態(tài)誤認為是物質一般C、把物質歸結為某種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D、不了解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E、否認了物質世界的多樣性51、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的關系是(A、B、E)A、多樣性中包含著統(tǒng)一性B、統(tǒng)一性存在多樣性之中C、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主線不相容D、統(tǒng)一性存在于多樣性之外E、統(tǒng)一性以多樣性為前提并通過多樣性表現(xiàn)52、下列哪些說法表達了時間一維性(A、B、C、D)A、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B、失落黃金還能得,錯過光陰無處尋C、光陰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能回D、莫說時候早,一去沒處找E、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53、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是指(B、D)A、時間和空間的不可分割性B、時間和空間特性的可變性C、時間和空間概念的可變性D、時間的特性受物質運動具體特性的制約E、時間和空間同物質運動的不可分離性54、人腦和意識的關系是(A、B、D、E)A、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B、意識是人腦的機能C、意識是人腦的產物D、人腦是意識語言的物質承擔者E、人腦的生理活動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基礎55、人的意識的主觀性方面表現(xiàn)為(A、B、C、D、E)A、反映形式的主觀性B、不同主體意識之間的差別性C、對客觀對象反映的近似性D、對客觀事物反映的超前性E、對事物反映的滯后性56、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對的發(fā)揮意識的能動作用(A、B、C、D、E)A、必須通過實踐B、必須尊重客觀規(guī)律C、必須具有一定的物質手段和物質條件D、把革命熱情和科學態(tài)度有機地結合起來E、對意識的能動作用進行恰當?shù)墓烙?7、唯物辯證法關于普遍聯(lián)系原理,規(guī)定我們做到(A、B、D、E)A、用整體性觀點分析事物B、研究部分不能忘掉同整體的關系C、不認可各部分有分明的界線D、局部服從整體E、樹立全局觀點,統(tǒng)籌兼顧58、下列各項屬于矛盾同一性的有(A、B、C、E)A、同志間的互相幫助B、禍與福在一定條件下的互相轉化C、磁鐵南極和北極的互相依存D、兩個事物的絕對同一E、真理和謬誤相比較而存在59、根據(jù)重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重要方面和次要主面互相關系原理,就要(A、C、E)A、堅持兩點論,反對一點論B、堅持一點論,反對兩點論C、堅持重點論,反對均衡論D、堅持均衡論,反對重點論E、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60、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A、B、C、D、E)A、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做到“胸中有數(shù)”B、它可以克服“過”與“不及”的錯誤C、它可以避免“左”或右的錯誤D、掌握度才干更深刻準確地結識事物E、在實際工作中做到速度與效益的統(tǒng)一61、堅持質量互變規(guī)律規(guī)定我們(A、B、C、D)A、反對激變論和庸俗進化論B、反對“左”傾和右傾機會主義C、把遠大革命目的和埋頭苦干精神統(tǒng)一起來D、既反對因循守舊,也反對冒險蠻干E、不間斷地實現(xiàn)社會形態(tài)的主線變革62、下列例子中屬于否認之否認現(xiàn)象的有(C、D、E)A、冰—水—汽B、麥株—麥?!溨闏、團結—批評—團結D、光的微粒說—光的被動說—光的波粒二象說E、生產糧食—糧食被消費—生產糧食63、下列現(xiàn)象屬于必然現(xiàn)象的有(A、B、C、D、E)A、種瓜得瓜,種豆得豆B、要自由就要遵守紀律C、既有閃電,就有雷聲D、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E、沒有耕耘,哪來收獲64、唯物辯證法就其自身來說是批判的、革命的,由于它(A、B、E)A、認為凡是現(xiàn)存的都是應當滅亡的B、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從其暫時性方面去理解和對待C、認為事物的變化發(fā)展只有間斷性,沒有連續(xù)性D、認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E、在對現(xiàn)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時包含著否認的理解65、作為改造世界活動的實踐,其特點是(A、B、C、D)A、社會歷史性B、客觀物質性C、直接現(xiàn)實性D、自覺能動性E、主觀隨意性66、下列哪些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A、B、C)A、工人煉鋼B、漁民出海捕魚C、技術革新的實驗D、學生們讀書E、運動員跳水67、“實踐、結識、再實踐、再結識”這一結識運動總規(guī)律的原理表白(A、B、C、D)A、人的結識運動具有反復性和發(fā)展的無限性B、人的結識運動是主觀和客觀的矛盾運動C、馬克思主義的結識論和黨的群眾路線的一致性D、結識論和辯證法的一致性E、人類知識是不可靠的68、“實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A、B、C、D)A、毛澤東思想的靈魂B、黨的政治路線的理論基礎C、一切工作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D、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E、檢查真理的尺度69、任何客觀真理都具有(A、B、C、D)A、客觀性B、相對性C、絕對性D、具體性E、永恒性70、人類已取得的任何一個真理都是(A、B、C、D、E)A、絕對真理“長河”中的一個顆粒B、絕對真理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C、以往實踐已達成的結識成果D、進一步邁向絕對真理的起點E、結識過程的一個承前啟后的中間站71、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辯證關系體現(xiàn)著(A、B、C)A、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B、結識的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統(tǒng)一C、結識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統(tǒng)一D、真理的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tǒng)一E、理性結識和感性結識的統(tǒng)一67、“實踐、結識、再實踐、再結識”這一結識運動總規(guī)律的原理表白(A、B、C、D)A、人的結識運動具有反復性和發(fā)展的無限性B、人的結識運動是主觀和客觀的矛盾運動C、馬克思主義的結識論和黨的群眾路線的一致性D、結識論和辯證法的一致性E、人類知識是不可靠的68、“實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A、B、C、D)A、毛澤東思想的靈魂B、黨的政治路線的理論基礎C、一切工作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D、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E、檢查真理的尺度69、任何客觀真理都具有(A、B、C、D)A、客觀性B、相對性C、絕對性D、具體性E、永恒性70、人類已取得的任何一個真理都是(A、B、C、D、E)A、絕對真理“長河”中的一個顆粒B、絕對真理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C、以往實踐已達成的結識成果D、進一步邁向絕對真理的起點E、結識過程的一個承前啟后的中間站71、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辯證關系體現(xiàn)著(A、B、C)A、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B、結識的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統(tǒng)一C、結識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統(tǒng)一D、真理的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tǒng)一E、理性結識和感性結識的統(tǒng)一72、堅持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就要(A、B、C、D、E)A、主觀結識同一定條件下的客觀實踐結合B、主觀結識同不斷發(fā)展變化著的客觀實踐相適應C、反對主觀結識落后于實踐的保守思想D、反對主觀結識超越歷史階段強行推移實踐過程的冒險錯誤E、反對一切離開具體歷史的“左”或右的錯誤73、馬克思主義結識論認為,主體與客體關系涉及(A、B、C、D)A、實踐關系B、結識關系C、價值關系D、審美關系E、主從關系74、勞動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B、D、E)A、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B、勞動是一切歷史的前提和基礎C、勞動是社會活動的所有內容D、勞動發(fā)展史是打開所有社會發(fā)展史的鑰匙E、勞動是人與自然之間物質和能量的互換過程75、唯物辯證法的總特性是(D、E)A、物質決定意識的觀點B、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的觀點C、矛盾普遍性觀點D、普遍聯(lián)系的觀點E、永恒發(fā)展的觀點第三章歷史唯物主義一、單項選擇題1、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決定力量是(A)A、生產方式B、地理條件C、社會意識D、人口規(guī)律2、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最突出表現(xiàn)是它(C)A、同社會存在發(fā)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歷史的繼承性C、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D、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具有不平衡性3、、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說明實行這種制度遵循了(C)A、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原理B、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原理C、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D、經濟制度決定生產力狀況的原理4、劃分兩種歷史觀的主線標準是(C)A、是否認可人類社會內部的矛盾B、是否認可階級斗爭在社會發(fā)展中的決定作用C、是否認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D、是否認可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5、理解所有人類社會發(fā)展史的鑰匙是(C)A、生產關系的發(fā)展史B、社會意識的發(fā)展史C、生產勞動的發(fā)展史D、階級斗爭的發(fā)展史6、生產關系是指(A)A、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經濟關系B、人與自然的關系C、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D、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關系7、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基本類型是(D)A、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B、集體所有制和個體所有制C、資本主義所有制和社會主義所有制D、公有制和私有制8、在生產關系中起決定作用的是(A)A、生產資料所有制B、產品的分派和互換C、在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D、管理者和生產者的不同地位9、“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yè)資本家的社會”,這句話揭示了(D)A、生產工具是衡量生產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C、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順序性D、物質生產的發(fā)展需要建立相應的生產關系10、社會形態(tài)的發(fā)展是自然歷史過程的含義(D)A、社會發(fā)展史和自然界的發(fā)展史是完全相同的B、社會發(fā)展的進程不受人們的主觀意志的影響C、社會發(fā)展是一個不包含偶爾性的必然過程D、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像自然界的同樣有其客觀規(guī)律11、社會經濟形態(tài)的發(fā)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這個觀點(D)A、辯證法的對的觀點B、機械唯物主義的錯誤觀點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錯誤觀點D、歷史唯物主義的對的觀點12、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動力是(C)A、階級斗爭B、科學技術C、社會基本矛盾D、人民群眾13、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黨制定的一系列對的的路線、方針、政策促進了我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這說明(C)A、經濟基礎發(fā)展的道路是由上層建筑決定的B、上層建筑的發(fā)展決定經濟基礎的發(fā)展方向C、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積極的能動作用D、社會主義社會的發(fā)展不受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規(guī)律的制約14、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最終因素是(B)A、生產關系的發(fā)展史B、生產力的發(fā)展C、上層建筑的發(fā)展D、經濟基礎的發(fā)展15、生產關系的變革根源于(D)A、先進思想理論的形成B、新的生產關系已經出現(xiàn)C、人們進行自覺的革命活動D、生產力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定16、判斷一種生產關系是否先進的標志是(C)A、公有制還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C、是否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和發(fā)展規(guī)定D、勞動產品分派是否公平17、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ABCE)A、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內在動力B、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lián)系C、是人類社會發(fā)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規(guī)律D、是階級社會特有的規(guī)律E、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對的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jù)18、下列各項屬于上層建筑的有(ABDE)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監(jiān)獄C、語言學D、法院E、哲學19、政治上層建筑與觀念上層建筑的關系是(BC)A、前者是后者的根源B、前者在后者的指導下建立C、后者受前者的影響和作用D、前者第一性,后者第二性E、前者屬物質范疇,后者屬思想范疇20、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能動作用在于(ABC)A、它為自己的經濟基礎服務B、它要促進自己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fā)展C、它要排除自己經濟基礎的對立物D、它決定自己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E、它決定經濟基礎的發(fā)展變化2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表現(xiàn)在(CDE)A、經濟基礎的變更會立即引起整個上層建筑發(fā)生主線變革B、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不具有獨立性C、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D、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E、經濟基礎的變化,決定上層建筑的變化22、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形態(tài)理論指出(AB)A、社會形態(tài)是具體的、歷史的B、社會形態(tài)是有機的統(tǒng)一整體C、社會形態(tài)是永恒的不變的D、社會形態(tài)是超社會的、超歷史的23、馬克思對階級斗爭學說的新奉獻是(CD)A、發(fā)現(xiàn)階級和階級斗爭的存在B、指出階級斗爭的長期性C、論證了階級的存在與生產發(fā)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lián)系D、說明階級斗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24、“假如資本主義的滅亡是由科學保證了的,為什么還要費那么大的力氣去為它安排葬禮呢?”這種觀點的錯誤在于(AB)A、抹煞社會規(guī)律實現(xiàn)的特點B、否認革命在社會質變中的作用C、否認歷史觀上的決定論原則D、否認科學是推動歷史前進的革命力量25、科學技術在高度發(fā)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全球性問題,這一觀點表白(BC)A、全球性問題是科學技術的直接結果B、全球性問題不是科學技術的直接結果C、科學技術的進步是重要的D、科學技術是當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26、階級實質上是一個(B)A、思想范疇B、經濟范疇C、政治范疇D、文化范疇27、五種社會形態(tài)劃分法的根據(jù)重要是(A)A、生產關系的不同性質B、社會主體的人的發(fā)展狀況C、社會的階級關系D、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28、社會分裂為階級的主線因素是(D)A、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結果B、產品分派不均的結果C、在生產中出現(xiàn)了指揮者和執(zhí)行者的結果D、出現(xiàn)了剩余產品和私有制的結果29、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在誰是歷史的發(fā)明者問題上的主線對立在于(C)A、是否認可意識的能動作用B、是否認可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決定力量C、是否認可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發(fā)明者D、是否認可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fā)展的最直接動力30、英雄發(fā)明歷史觀點的前提是(A)A、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B、社會意識有能動的反作用C、社會運動是受偶爾性支配的D、人是社會運動的主體31、認為人民群眾的發(fā)明活動受社會歷史的制約的觀點是(D)A、宿命論觀點B、天命論觀點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觀點D、歷史唯物主義觀點32、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發(fā)明者,其主線因素在于人民群眾(B)A、占人口大多數(shù)B、是社會生產力的體現(xiàn)者C、具有先進思想D、掌握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33、制約人民群眾發(fā)明歷史的決定性條件是(A)A、經濟條件B、法律制度C、傳統(tǒng)觀念D、文化水平34、歷史上杰出人物的產生(C)A、純粹偶爾的B、純粹必然的C、偶爾與必然的統(tǒng)一D、有的是偶爾有的是必然35、唯物史觀認為,所謂自由是指(C)A、人們擺脫了客觀規(guī)律的限制B、人們可以隨心所欲的發(fā)明歷史C、人們對客觀規(guī)律的結識和對客觀規(guī)律的改造D、人們可以自主的發(fā)明和消滅規(guī)律36、認為人在任何意義上都沒有自由,一切都是由必然所注定的觀點,必然導致(B)A、唯意志論B、宿命論C、唯物論D、歷史唯物主義37、人類解放就是(C)A、實現(xiàn)絕對自由B、擺脫規(guī)律的支配C、擺脫盲目必然性和社會關系的奴役D、不受任何束縛38、從總體上和主線上說,人的解放限度總是要受到(A)A、生產發(fā)展的制約B、生產關系的制約C、社會進步的制約D、上層建筑的制約二、多項選擇題1、社會存在涉及(ABC)A、社會生活的各種物質條件B、社會生活的物質生產活動C、經濟關系D、所有社會關系 2、人類對地理環(huán)境的依賴重要表現(xiàn)在(ABC)A、離開適合人類生存的地理環(huán)境,人類就無法生存B、地理環(huán)境為人類提供生活資料C、地球環(huán)境為人類提供生產建設的資源D、地理環(huán)境是人類生存發(fā)展的決定力量E、地理環(huán)境是社會變革的主線因素3、人口因素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重要表現(xiàn)為(CDE)A、它是引起社會制度變革的主線因素B、它是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C、它是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D、它是社會物質生產的自然基礎E、它能加速和延緩社會的發(fā)展4、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表現(xiàn)為(ABCD)A、它的發(fā)展變化與社會存在的發(fā)展變化不完全同步B、它與社會經濟水平之間發(fā)展上的不平衡性C、它的發(fā)展往往具有歷史繼承性D、各種社會意識形式之間的互相作用和影響5、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依賴性表現(xiàn)在(ABD)A、社會意識的內容來源于社會存在B、社會意識隨社會存在的發(fā)展而發(fā)展C、社會意識是對科學文化的反映D、社會意識是對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反映E、社會意識是對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反映6、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之所以能起促進作用在于(ABC)A、它對的反映了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B、它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利益、愿望和規(guī)定C、它能被群眾所掌握D、它有相對獨立性E、它不完全受具體的社會存在的制約7、18世紀,經濟上落后的國家法國在哲學上和政治思想領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過了當時經濟上先進的英國,這表白(CD)A、社會意識的發(fā)展不依賴社會經濟B、社會意識并不決定社會存在C、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D、社會意識的發(fā)展和經濟的發(fā)展并不是完全相應的8、歷史上歷史唯心主義長期存在并占統(tǒng)治地位的根源有(ABCD)A、結識的表面性、片面性、直線性B、自發(fā)分工的存在C、階級壓迫和剝削階級的偏見D、生產力水平低、生產規(guī)模狹小E、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的階級局限性9、生產勞動的發(fā)展史是理解所有人類歷史的鑰匙,是由于(ABCDE)A、勞動是推動自然界向人類社會奔騰,促使社會形成的決定性力量B、勞動是人們所有社會關系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C、勞動是所有社會生活的源泉D、從生產勞動的觀點來考察人類歷史,才干客觀、全面的揭示人類社會的辯證過程及其規(guī)律性E、勞動是理解所有人類歷史奧秘的中心線索10、馬克思說:“無論哪一種社會形態(tài),在它所能容納的所有生產力發(fā)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xiàn)的?!边@段話說明(ABCD)A、生產力的發(fā)展是促使社會形態(tài)更替的最終因素B、一種新的生產關系的產生需要客觀的物質條件的成熟C、無論哪一種社會形態(tài),當它還可以促進生產力發(fā)展時,是不會滅亡的D、社會形態(tài)總是具體的、歷史的11、生產關系的客觀性是指(ABCD)A、人們不能自由選擇生產關系B、人們不能隨意發(fā)明或消滅某種生產關系C、生產關系是社會有機體中客觀實在的組成部分D、生產關系是社會上層建筑的物質基礎12、科學技術也是生產力,由于(ACD)A、它能引起勞動對象的變革,促進勞動者素質的提高B、它屬于上層建筑C、它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1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基本涵義有(ABD)A、科學滲透于現(xiàn)代生產力系統(tǒng)的各類要素之中B、科學對生產力的發(fā)展具有主導作用或超前作用C、科學技術在任何時代對物質生產都具有主導作用D、科技進步是推動生產力發(fā)展的重大杠桿E、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獨立的、直接的要素14、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互相關系中(AD)A、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B、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C、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生產關系也決定生產力D、適合生產力狀況的生產關系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15、下列各項屬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辯證關系的內容有(ABCD)A、生產力的性質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B、適合生產力性質和發(fā)展規(guī)定的先進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C、不適合生產力性質和發(fā)展規(guī)定的落后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的發(fā)展D、生產力必須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中存在E、生產關系限制了生產力的發(fā)展16、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是社會的基本矛盾,由于它們(ABCDE)A、決定其它一切社會矛盾B、存在于一切社會形態(tài)之中C、貫穿于每一個社會形態(tài)的始終D、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動力E、決定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趨勢17、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ABCE)A、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內在動力B、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lián)系C、是人類社會發(fā)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規(guī)律D、是階級社會特有的規(guī)律E、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對的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jù)18、下列各項屬于上層建筑的有(ABDE)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監(jiān)獄C、語言學D、法院E、哲學19、政治上層建筑與觀念上層建筑的關系是(BC)A、前者是后者的根源B、前者在后者的指導下建立C、后者受前者的影響和作用D、前者第一性,后者第二性E、前者屬物質范疇,后者屬思想范疇20、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能動作用在于(ABC)A、它為自己的經濟基礎服務B、它要促進自己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fā)展C、它要排除自己經濟基礎的對立物D、它決定自己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E、它決定經濟基礎的發(fā)展變化2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表現(xiàn)在(CDE)A、經濟基礎的變更會立即引起整個上層建筑發(fā)生主線變革B、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不具有獨立性C、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D、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E、經濟基礎的變化,決定上層建筑的變化22、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形態(tài)理論指出(AB)A、社會形態(tài)是具體的、歷史的B、社會形態(tài)是有機的統(tǒng)一整體C、社會形態(tài)是永恒的不變的D、社會形態(tài)是超社會的、超歷史的23、馬克思對階級斗爭學說的新奉獻是(CD)A、發(fā)現(xiàn)階級和階級斗爭的存在B、指出階級斗爭的長期性C、論證了階級的存在與生產發(fā)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lián)系D、說明階級斗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24、“假如資本主義的滅亡是由科學保證了的,為什么還要費那么大的力氣去為它安排葬禮呢?”這種觀點的錯誤在于(AB)A、抹煞社會規(guī)律實現(xiàn)的特點B、否認革命在社會質變中的作用C、否認歷史觀上的決定論原則D、否認科學是推動歷史前進的革命力量25、科學技術在高度發(fā)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全球性問題,這一觀點表白(BC)A、全球性問題是科學技術的直接結果B、全球性問題不是科學技術的直接結果C、科學技術的進步是重要的D、科學技術是當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26、“歷史但是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這一觀點表白(AB)A、“人們自己發(fā)明自己的歷史B、歷史不是神發(fā)明的C、歷史是人們任意發(fā)明的D、歷史是人的思想發(fā)展史27、“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變歷史發(fā)展的這種觀點是(ACD)A、否認歷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論B、否認歷史偶爾性的機械論C、唯心主義非決定論在歷史觀上的表現(xiàn)D、夸大個人作用的唯心史觀28、下列各項屬于社會進步的動力的有(ACDE)A、社會基本矛盾B、民主制度的建立C、階級社會的階級斗爭D、人民群眾的發(fā)明活動E、社會的辯證否認,即“揚棄”29、階級產生經濟前提是(BCD)A、生產力的高度發(fā)展B、剩余產品出現(xiàn)C、隨著社會分工而產生的產品互換,出現(xiàn)生產資料私有制D、生產有了一定發(fā)展但發(fā)展局限性E、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離30、階級斗爭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在于(ABDE)A、它是階級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B、它是階級社會形態(tài)更替的決定性環(huán)節(jié)C、它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主線動力D、它是解決階級社會中的社會基本矛盾的手段 E、它是推動社會形態(tài)更替的質變和同一社會形態(tài)內部發(fā)生量變的動力31、階級斗爭的三種基本形式為(ABC)A、經濟斗爭B、政治斗爭C、思想斗爭D、軍事斗爭E、罷工斗爭32、“時勢造英雄”和“英雄造時勢”(ACD)A、是兩種主線對立的觀點B、這兩種觀點是互相補充的C、前者是歷史唯物主義,后者是歷史唯心主義D、前者是科學歷史觀,后者是唯心史觀33、歷史發(fā)展是“合力”作用的結果,這就是說(CD)A、歷史發(fā)展無規(guī)律可循B、歷史發(fā)展是無法結識的C、歷史發(fā)展的因素是復雜的D、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34、對的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是(BD)A、古為今用方針B、歷史分析方法C、徹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階級分析方法35、杰出人物的歷史作用表現(xiàn)在(CDE)A、能決定歷史發(fā)展趨勢B、能改造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C、能反映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的發(fā)展趨勢D、在斗爭中起核心作用E、對社會發(fā)展起某種促進和推動作用36、社會形態(tài)的發(fā)展是自然歷史過程的理由在于(ABDE)A、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選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B、社會結果是由各種社會因素和各種社會力量,互相作用形成“合力”導致C、人們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去改變原有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D、人們預期的,不也許完全實現(xiàn)E、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作為社會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37、群眾觀點、群眾路線對無產階級政黨的重要性就在于它(ABCDE)A、無產階級政黨的基本觀念B、無產階級政黨的主線路線C、貫穿于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和組織路線中的主線路線D、區(qū)別于其它政黨的顯著特性之一E、無產階級政黨在一切工作中克敵制勝的法寶38、人的本質在其現(xiàn)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是由于(ACDE)A、人的本質是在后天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特別是生產實踐中形成的B、人的本質是其各種社會關系的簡樸相加C、人是生活于現(xiàn)實的具體的社會關系中的人,現(xiàn)實的社會關系決定著人的本質D、人的本質只能通過社會關系才干表現(xiàn)出來,并且是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表現(xiàn)出來的E、人的本質是隨著社會關系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39、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本質理論的對的性在于(ABCE)A、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B、認為人的本質是在后天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形成C、認為人的本質隨著社會關系的變化而變化D、認為人的本質是指共同的人性E、認為人的本質在階級社會里重要表現(xiàn)為階級性40、自由與必然的社會關系在于(CDE)A、兩者是基本相同的B、兩者是絕對對立C、自由不能脫離必然而獨立存在D、自由是從必然轉化E、自由是對客觀必然性的結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41、人類解放的實現(xiàn)(ACDE)A、徹底擺脫束縛而獲得自由B、指不受任何約束的絕對自由C、徹底擺脫自然的奴役和社會的壓迫D、最終消除人對人的剝削關系、壓迫關系、統(tǒng)治關系E、只有通過共產主義的實踐42、人的解放與社會進步的關系表現(xiàn)在(ABCD)A、兩者互為條件,互為因果B、人的解放限度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C、人的解放限度受社會進步限度的制約D、人的解放限度影響著社會進步的性質和水平E、人的解放限度可以超越社會的進步狀態(tài)第四、五章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的形成、本質及歷史進程)一、單項選擇題1、社會生產過程涉及的環(huán)節(jié)是(B)A、購買、生產和銷售B、生產、分派、互換和消費C、循環(huán)、周轉和社會資本再生產D、危機、蕭條、復蘇和高漲2、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其完備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是(B)A、商品與商品的對立B、商品與貨幣的對立C、資本與雇傭勞動的對立D、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對立3、勞動生產率提高以后,在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shù)量提高了,而從價值量考察則(C)A、單位商品價值量減少,總的價值量提高B、單位商品價值量不變,總的價值量提高C、單位商品價值量減少,總的價值量不變D、單位商品價值量不變,總的價值量不變4、馬克思說:“假如物沒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勞動也就沒有用,不能算作勞動,因此不形成價值?!边@句話表白(B)A、只要物有使用價值也就有價值B、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C、使用價值與價值是不可分離的D、價值是由使用價值決定的5、勞動力商品與其他商品不同的最主線特性是(C)A、勞動力存在于人的身體之內B、勞動力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商品C、勞動力使用價值是價值的源泉D、勞動力價值受歷史道德因素影響6、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的價值(C)A、隨著生產花費而逐漸消失B、可以發(fā)生價值增殖C、借助具體勞動轉移到產品中去D、借助抽象勞動而再生產出來7、資本家采用先進技術的直接動因是(D)A、減少勞動力價值B、追逐絕對剩余價值C、追逐相對剩余價值D、追逐超額剩余價值8、相對剩余價值的獲得是(C)A、個別公司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結果B、生產部門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結果C、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結果D、延長工作日長度的結果9、資本主義工資之所以掩蓋了剝削,是由于它(A)A、表現(xiàn)為勞動的價值或價格B、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C、采用了支付的形式D、是勞動者必要勞動時間發(fā)明的價值10、資本有機構成具體表現(xiàn)為(A)A、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比率B、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比率C、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比率D、生產資本與流通資本的比率11、資本周轉的時間涉及;(A)A、生產時間和銷售時間B、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C、勞動時間和流通時間D、購買時間和銷售時間12、資本的周轉速度(D)A、同周轉時間成正比,與周轉次數(shù)成反比B、同周轉時間成正比,與周轉次數(shù)成正比C、同周轉時間成反比,與周轉次數(shù)成反比D、同周轉時間成反比,與周轉次數(shù)成正比13、資本主義機器制造廠生產出來的機器是該廠的(D)A、固定資本B、流動資本C、生產資本D、商品資本14、把生產資本區(qū)分為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依據(jù),是資本的不同組成部分在生產過程中(C)A、價值周轉方式不同B、物質存在形態(tài)不同C、價值轉移方式不同D、在生產中的作用不同15、加快資本周轉可以提高年剩余價值量和年剩余價值率,主線因素是(B)A、預付可變資本增長了B、實際發(fā)揮作用的可變資本增長了C、剩余價值率提高了D、產品的生產成本減少了16、社會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D)A、社會資本的周轉速度問題B、社會生產兩大部類的劃分問題C、社會總產品的價值構成問題D、社會總產品的實現(xiàn)問題17、生產成本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是由于抹殺了(A)A、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qū)別B、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區(qū)別C、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區(qū)別D、勞動和勞動力的區(qū)別18、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是由于將剩余價值看作是由于將剩余價值看作是(C)A、不變資本的產物B、所費資本的產物C、所有預付資本的產物D、資本家“監(jiān)督勞動”的產物19、反映預付資本增殖限度的概念是(D)A、勞動生產率B、剩余價值率C、年剩余價值率D、利潤率20、在資本主義條件下,部門之間的競爭形成了(D)A、商品的社會價值B、商品的市場價格C、超額剩余價值D、平均利潤率21、部門之間競爭的手段是(C)A、改善技術B、價格競爭C、資本轉移D、減少成本22、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形成后為商品的市場價格圍繞(B)A、價值波動B、生產價格波動C、生產成本波動D、壟斷價格波動23、資本主義銀行利潤應(D)A、高于平均利潤B、低于平均利潤C、相稱于平均利潤D、不低于平均利潤24、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占統(tǒng)治地位的資本是(A)A、金融資本B、銀行資本C、工業(yè)資本D、商業(yè)資本25、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事實上的主宰者是(C)A、銀行資本家B、工業(yè)資本家C、金融寡頭D、商業(yè)資本家26、壟斷價格形成后,價值規(guī)律改變了()。A、內容B、作用C、作用形式D、作用力度27、資本主義國家向私人公司加工訂貨來維持公司的生存和發(fā)展屬于(C)A、國家直接掌握的壟斷資本B、國有資本和私人資本在公司內部的結合C、國家壟斷資本和私人資本在公司外部的結合D、國民經濟計劃化的一種方式28、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管理與調節(jié)代表著(C)的利益。A、大壟斷資本家B、中小資本家C、壟斷資產階級整體D、全體勞動人民29、資本輸出的實質是(D)A、發(fā)達國家?guī)椭l(fā)展中國家發(fā)展經濟的手段B、發(fā)達國家?guī)悠渖唐份敵龅氖侄蜟、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一種互助互利關系D、金融資本掠奪、剝削和奴役其他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30、資產階級意識形態(tài)的核心是(C)A、文學、藝術和宗教B、道德、倫理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哲學、歷史31、生產商品的勞動分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其中具體勞動的作用是(D)A、發(fā)明新價值B、發(fā)明剩余價值C、發(fā)明必要價值D、發(fā)明使用價值32、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xiàn)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勞動純熟限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粗要的勞動時間,它是以(B)A、具體勞動為尺度的B、簡樸勞動為尺度的C、復雜勞動為尺度的D、個別勞動為尺度的33、商品經濟是通過商品貨幣關系實行等價互換的經濟形式,它的基本規(guī)律是(A)A、價值規(guī)律B、剩余價值規(guī)律C、競爭規(guī)律D、貨幣流通規(guī)律34、對“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這句話的對的解釋是(D)A、勞動和土地都是價值的源泉B、勞動發(fā)明使用價值,土地形成價值C、勞動是發(fā)明價值的外部條件,土地是價值的真正源泉D、勞動不許和自然物相結合才干發(fā)明出物質財富35、價值規(guī)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guī)律,它的作用是通過(D)A、生產者之間的競爭實現(xiàn)的B、消費者之間的競爭實現(xiàn)的C、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競爭實現(xiàn)的D、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實現(xiàn)的36、貨幣之所以能執(zhí)行價值尺度的職能,是由于(B)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價值的大小B、它是社會勞動的產物,自身具有價值C、它具有計量單位D、它可以是觀念上的貨幣37、資本循環(huán)的三種職能形式是(C)A、產業(yè)資本、商業(yè)資本、借貸資本B、固定資本、流動資本、生產資本C、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D、不變資本、可變資本、流通資本38、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C)A、生產過剩的危機B、生產局限性的危機C、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D、生產絕對過剩的危機39、下列實物形態(tài)的資本中,同時屬于生產資本、不變資本和固定資本的是(C)A、原料和燃料B、輔助材料C、機器設備D、商業(yè)設施40、最鮮明體現(xiàn)資本主義國家實質的國家職能是(A)A、政治職能B、經濟職能C、社會職能D、對外交往職能41、美國采用權利制衡的組織形式,其中立法權屬于(A)A、國會B、總統(tǒng)C、最高法院D、最高檢察院42、資本主義國家的選舉的實質是(C)A、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分權B、每個公民都能通過競選參與政治活動,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規(guī)定C、協(xié)調統(tǒng)治階級內部利益關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當家作主43、資本主義政黨制度的實質是(D)A、允許工人階級及其政黨參與國家政治生活B、允許馬克思主義政黨獨立執(zhí)政C、不受資本主義國家政權的資本主義性質制約D、資產階級選擇自己的國家管理者,實現(xiàn)其內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機制44、當代資本主義國際壟斷組織的重要形式是(D)A、國際卡特爾B、金融寡頭的統(tǒng)治C、國際壟斷同盟的興起D、形成跨行業(yè)跨部門的混合聯(lián)合公司45、金融寡頭實現(xiàn)經濟上統(tǒng)治的“參與制”是指金融寡頭(C)A、直接參與工業(yè)公司的生產經營和管理B、直接參與銀行的經營和管理C、通過購買一定數(shù)量的股票層層控制許多大公司和大銀行的經濟統(tǒng)治方式D、通過購買所屬公司所有股票直接掌握許多大公司和大銀行的經濟統(tǒng)治方式46、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式中,最重要、最重要的形式是(B)A、國家市場壟斷經濟B、國家調節(jié)經濟C、公私合營經濟D、國家自然壟斷經濟47、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寡頭在經濟上的統(tǒng)治重要借助于(D)A、“代理制”B、“個人聯(lián)合”C、“公司聯(lián)合”D、“參與制”48、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決定了它的發(fā)展必然是(B)A、有助于所有國家B、有助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C、有助于發(fā)展中國家D、有助于社會主義國家49、下列不屬于經濟全球化發(fā)展趨勢的選項是(D)A、市場經濟成為全球經濟體制B、區(qū)域經濟集團日益發(fā)展C、跨國公司的主導作用增強D、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50、經濟全球化帶給發(fā)達國家的好處很多,但不涉及(C)A、從世界各地獲取大量的利潤B、減少其生產成本C、擴大了貿易逆差D、加強對國際金融市場的控制51、經濟全球化帶給發(fā)展中國家的悲觀影響有許多,但不涉及(D)A、經濟發(fā)展受到一定限度的損失B、在國際貿易關系中剩余價值大量流失C、金融風險加大D、經濟發(fā)展機會大大減少5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經濟的干預(D)A、從主線上解決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階級矛盾B、改變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性質C、使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形成了利益一致D、沒有改變勞動者受剝削的地位二、多項選擇題1、關于所有制和所有權的關系,下列說法對的的是(ACD)A、所有制是所有權的基礎B、所有權是所有制的基礎C、所有制決定著所有權,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態(tài),它是反映著經濟關系的意志關系D、同一種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所有權2、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它是(ABCD)A、凝結在商品中的抽象勞動B、商品的社會屬性C、互換價值的基礎D、反映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3、簡樸商品經濟中所涉及的各種矛盾重要是(ACD)A、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B、價值和互換價值的矛盾C、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D、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4、使用價值、互換價值、價值三者之間的關系是(ABCD)A、使用價值是互換價值和價值的物質承擔者B、互換價值和價值寓于使用價值之中C、價值是互換價值的基礎和內容D、互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xiàn)形式5、一切商品都包含著只用價值和價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tǒng)一。這表白(ABCD)A、缺少使用價值和價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為商品B、沒有使用價值就沒有價值C、有使用價值,但不是勞動產品,也不是商品D、有使用價值,也是勞動產品,但只是供生產者自己消費,也不是商品6、在下列幾種價值形式中,沒有本質區(qū)別的兩種形式是(CD)A、簡樸的或偶爾的價值形式B、擴大的價值形式C、一般價值形式D、貨幣形式7、在商品經濟運營中,價值、價格、供求三者之間的關系是(AC)A、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B、價格受價值影響,隨供求關系變化而變動C、價格由價值決定,反映價值并反映供求關系D、價格由價值決定,反映價值但不反映供求關系8、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與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深化對發(fā)明價值的勞動的結識重要有(ABD)A、勞動的科技含量和知識含量增長了B、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勞動在勞動總量中的比重增長了C、農業(yè)勞動已成為物質生產勞動的基本形式D、在總的勞動消耗量中物化勞動的比重增長而活的勞動比重相對減少了9、價格規(guī)律發(fā)揮作用的表現(xiàn)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滬科版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復習考點 第23章 解直角三角形知識歸納與題型突破(12類題型清單)
- 2024-2030年中國型鋼產業(yè)趨勢預測及投資產量分析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地鐵建設行業(yè)前景規(guī)劃及投資經營模式分析報告
- 2024年智能軟件使用與數(shù)據(jù)保密協(xié)議2篇
- 2024年特許經營合同(加盟)
- 梅河口康美職業(yè)技術學院《運動傷害事故處理與急救》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通辦”第二批事項指導目錄實施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二手手機買賣與市場推廣合作協(xié)議3篇
- 滿洲里俄語職業(yè)學院《云計算原理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影視動畫資源庫相關專業(yè)介紹
- 咖啡因提取的綜合性實驗教學
- 機關食堂年終個人工作總結
- GONE理論視角下宜華生活財務舞弊案例分析
- 初中語文默寫競賽方案
- 2023電力建設工程監(jiān)理月報范本
- 汽車空調檢測與維修-說課課件
- 氨水濃度密度對照表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公開課一等獎課件省課獲獎課件
- 園林植物栽培與環(huán)境
- 小型雙級液壓舉升器設計
- 9月支部委員會會議記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