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深圳市高一調研考試語文作文評分標準及作文標桿卷_第1頁
2021年深圳市高一調研考試語文作文評分標準及作文標桿卷_第2頁
2021年深圳市高一調研考試語文作文評分標準及作文標桿卷_第3頁
2021年深圳市高一調研考試語文作文評分標準及作文標桿卷_第4頁
2021年深圳市高一調研考試語文作文評分標準及作文標桿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1/312021年深圳市高一年級期末調研考試語文作文評分細則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從上海到北京,坐高鐵需要6個小時,花費500元左右;坐飛機只需兩個半小時,打折機票不到500元。然而,上海大二學生唐同學卻選了更加漫長的道路。他用了6天時間來規(guī)劃,又坐了54輛公交車,經過1291個站點,全程1810公里,耗時6天5夜,花了381元車費,才從上海到達北京。一路上屁股酸痛,拖鞋也快爛了,真是“又擠,又慢,又麻煩”。但他一點也不后悔,他說,這樣可以感受國家之大,區(qū)域之豐富……這些都是無法從教科書中得到的。他又反對那些鄙夷和排斥公交車的言論,他希望自己“腳多沾一點地”,而這趟“公交之旅”讓他看到了無數(shù)人真實的生活.他的經歷和觀念引發(fā)了青年群體的熱議。對于以上事件,你有怎樣的思考?請給唐同學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tài)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以“鵬飛”為寫信人: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作文評分標準作文切入分切入分:45分二、評分標準事件型材料作文,要緊扣事件分析,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表達對唐同學“公交之旅”的經歷和觀念的看法。1.明確態(tài)度和看法:對材料中唐同學“公交之旅”的經歷和觀念表達鮮明的態(tài)度,中心明確。學生可以有肯定和辯證兩方面立意:(1)肯定角度:肯定唐同學“公交之旅”的經歷和觀念,認為他的經歷(公交車出行)和觀念(以實踐、慢行、腳步丈量、用心體驗、行萬里路等觀念去體驗真實生活、開闊眼界,感受區(qū)域之豐富、祖國之遼闊)值得效法和贊揚,此為最佳角度。(2)辯證角度:辯證看待唐同學“公交之旅”,可以否定他的方式和方法(公交車出行),但是不能否認他的觀念(以實踐、慢行、腳步丈量、用心體驗、行萬里路等觀念去體驗真實生活、開闊眼界,感受區(qū)域之豐富、祖國之遼闊)。根據命題者意圖和題目感情傾向,作文態(tài)度應肯定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一位正在求學的大學生用此種獨特的方式完成了一次“腳踏實地”的社會生活之旅,他的行為值得青年學生效仿。當然,命題人并不要求所有人用腳去丈量大地,而是希望那些需要從教科書中走出來的青年學生“腳多沾一點地”。因此從此角度分析的作文,最高分一般不能打到一類上,即控制在53分以下。(3)全盤否定角度:如果學生全盤否定唐同學的經歷和觀念,得分不高于40分。2.緊扣材料行文:本文為事件型任務驅動材料作文,學生應針對材料中唐同學的經歷和觀念兩方面分析,不能脫離材料的內容和含意行文,否則視為偏題。如果全文中心立意正確,只是開頭引用了材料,后面沒有緊扣材料分析,分數(shù)在48分以下;如果學生立意正確,只從中心立意延伸行文,全文沒有提及材料,分數(shù)在45分以下;如果全文脫離材料,另起爐灶,分數(shù)在35分以下。3.由表及里分析:行文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學生能通過唐同學“公交車之旅”的現(xiàn)象,看到行為后面的本質(如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無字之書勝過有字之書;走進基層,體驗真實的生活,了解真實的國情與民情;到更廣闊的天地,感受國家之大與區(qū)域之豐富;快時代何妨慢慢走,去體驗更豐富更真實的社會生活;快節(jié)奏的時代,也需要時時放慢腳步,讓靈魂在路上等觀點)。4.結合現(xiàn)實分析:文章能結合生活中的現(xiàn)象進行拓展分析,論據豐富,有現(xiàn)實意義,有時代特征。5.點明青年身份:針對當下“青年”分析,或者以“我”或“我們”代指青年也可。6.書信格式規(guī)范:文中書信格式規(guī)范,語言互動性強,有對話感。開頭和結尾書信格式都不正確,扣2分;開頭或結尾書信格式一處不正確,扣1分。如寫成非書信文體,視為沒有完成任務,則在42分以下。7.體現(xiàn)思辨色彩:不管學生從哪個角度談,需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思辨性。從肯定角度切入,需駁斥鄙夷和排斥公交的言論;從反對的角度切入,也需辯證看待唐同學的經歷和觀念。具體評分等級題意評分等級文章特征符合題意一類文55-60①態(tài)度鮮明,從肯定角度立意,中心觀點突出;②綜合材料的內容和含意,緊扣唐同學“經歷和觀念”行文;③由表及里,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④結構嚴謹,思路清晰;⑤理由充分,論據充實;⑥聯(lián)系現(xiàn)實,有所拓展和聯(lián)想;⑦突出青年身份;⑧書信格式規(guī)范,語言對話感強;⑨亮點突出:如有文采,思維深刻,體現(xiàn)思辨色彩等。二類上50-54①中心觀點突出,態(tài)度鮮明,從肯定或辯證角度立意,觀點明確;②綜合材料的內容和含意,緊扣唐同學“經歷和觀念”行文;③由表及里,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④聯(lián)系現(xiàn)實,突出青年身份;⑤理由合理,論據充分;⑥結構清晰,思路很清楚。⑦書信格式規(guī)范,語言對話感強;⑧亮點較突出。二類下48-49①綜合材料的內容和含意,扣唐同學“經歷和觀念”行文;②中心觀點明確,態(tài)度鮮明,從肯定或辯證角度立意;③由表及里,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④聯(lián)系現(xiàn)實,點明青年身份;⑤理由合情合理,內容較充實;⑥結構完整,思路較清晰;⑦書信格式規(guī)范,語言有互動。三類上45-47①綜合材料的內容和含意,以分析唐同學“經歷”為主,引出觀念的闡釋;②中心觀點較突出,表明了態(tài)度;③文章部分做到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④聯(lián)系現(xiàn)實,可以看出青年身份;⑤理由淺顯,論據不太充實;⑥結構比較清晰;⑦書信格式規(guī)范。三類下42-44①結合材料的內容行文,但含意理解不太準確;②就現(xiàn)象談現(xiàn)象,沒有深入本質議論;③部分段落游離中心;④結構不太清晰;⑤沒有點明青年身份;⑥書信格式不規(guī)范?;痉项}意四類文36-41①沒有結合材料內容和含意行文,有套作嫌疑:如腳踏實地走向成功等;②中心不明確,大部分段落偏離材料;或者全盤否定唐同學的經歷和觀念;③結構不完整或者結構較亂;④沒有按照書信體格式行文,或者雖有書信體格式,但是內容沒有體現(xiàn)書信體交流形式,仍以唐同學為第三人稱行文;⑤語言不流暢,邏輯混亂。偏離題意五類文35分以下①完全脫離材料內容,另起爐灶;②僅選取材料、要求或背景的只言片語展開寫作:如寫奮斗、愛國、選擇、吃苦耐勞、理想、規(guī)劃等;②忽略寫作要求,不符合文體要求;③思想不健康,觀點錯誤等。三、參考立意(參考部分學生的立意與標題,具體以學生實際行文內容為準)正確立意參考:1.以腳為尺,丈量祖國2.腳踏千里山河,心系偉大祖國3.公交車窗里的人間煙火4.走更長的路,沾更多的地5.憑腳丈量大地,用心體悟生活6.腳踏實地,親近生活7.腳多沾一點地,眼多看一些景8.一步一個腳印,一山一水風景9.放漫腳步,細賞風景10.踏遍山河,感受大地溫熱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2.讀萬卷書,行萬里路13.享受慢過程,感受心世界14.看人間煙火,做為民青年15.用腳步丈量,用眼睛品味16.享受過程,感受美好17.用腳步丈量祖國,風情種種18.舍棄安逸,求真求美19.不同視角(公交慢行)看中國之美20.讓靈魂走在路上21.關注真實生活,開闊青年眼界22.足量大地,心感脈搏偏題立意參考:1.吃苦耐勞的精神值得學習2.守望信仰(談理想)3.居安思危,培養(yǎng)憂患意識4.用交流改變人與人之間的冷漠5.細品孔顏之樂6.提高效率、時間就是金錢7.奮斗、成功8.實干精神9.家國情懷、愛國之心10.不忘前輩努力11.人生選擇12.青年責任擔當13.人要有主見14.不走尋常路15.腳踏實地走向成功16.努力學習作文評改時候出現(xiàn)的偏離題意的立意:談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進步,人的進步》《讓公交走進我們的生活》《交通科技進步的影響》談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談愛國《中國的發(fā)展》《新時代需要紅色精神》談民心《貼近生活,深得民心》《談接地氣》談毅力談堅持、積累《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談角度《不同角度決定不同結果》獨立、個性《做自己,要做獨立的個體》

2021年深圳市高一調研考試作文標桿卷1號文:《腳踏實地之堅穩(wěn),手觸時代之風華》1號文:本文屬于一類文(上)。本文作者審題細致,理清并完成情境類任務驅動型作文各項寫作任務。第一段鮮明地表明態(tài)度,表達了對唐同學的敬佩之情,從正面肯定唐同學的言行,滿足寫信表明態(tài)度的要求,符合題目感情傾向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一位正在求學的大學生用此種獨特的方式完成了一次“腳踏實地”的社會生活之旅,值得青年學生效仿。命題人并不要求所有人用腳去丈量大地,而是希望那些需要從教科書中走出來的青年學生“腳多沾一點地”。讀萬卷書,還需行萬里路。文章的主體部分緊扣材料,針對唐同學的“經歷和觀念”進行了由表及里的分析,完成了“你的思考”“闡述看法”兩項任務,且有獨立認識和適當拓展聯(lián)想。第二、三段論述了唐同學此行可見社會之真實和豐富,從而可以增強信念,看到自身和國家前景的多彩。第四段論述了此行領略了國家之大和豐富,并由此多了一分敬仰,對不同的文化多了一分認同。第五段闡明此行既可看到改革開放發(fā)展之快,又可看到發(fā)展的不平衡,對國家發(fā)展有了新的全面認知。文章層層推進,由淺入深,體現(xiàn)作者較為深刻的見解。文章運用了對比論證和駁論的方法,突出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第二段將生活的真與網絡的“虛實難辨”,第三段將公交之旅的“腳踏實地”與高鐵、飛機的“一帶而過”,第四段將旅途的真切與書本的“可見不可觸”,第五段將發(fā)展之快與不平衡不充分進行了對比。第六段針對材料中隱含的不同觀點和態(tài)度進行了駁論。題目所供材料提出了兩種出行方式,指出了不同的言論和“群體的熱議”,故對比論證和駁論的方法可以使材料得以充分運用,并突顯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文章結合現(xiàn)實,有時代感;青年身份明確;語言有書信的對話色彩;書信格式正確。不足之處主要有三:一是駁論部分不夠透徹,力度不夠;二是有些句子表達不夠準確;三是涂改有六處之多。從高一的標準看本文,確實是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發(fā)展等級打在“深刻”上。評分:19+19+19=57分

2號文:《行至水窮處,為看云起時》2號文:本文為一類文(下)文章立意符合題意,較好地完成了寫作任務。第一段表明態(tài)度,即“敬佩”“感動與欣喜”,從正面肯定了唐同學的行為。第二段和第三段形成對比論證,闡明了追求快而簡單的危害和唐同學“又擠、又慢、又麻煩”帶來的收獲。第四、五段用兩個問題引入議論,二者形成遞進關系。第四段分析了如何才能真正了解世界的方法,運用對比論證,肯定了唐同學腳踏實地,親身實踐,才能領略到豐厚的地域風情。第五段進一步分析如何獲得豐富的生命體驗和廣闊的視野胸襟,運用對比論證論述了深入基層、探訪普通人的真實生活,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定位自己,成就自己的觀點。第六段再次肯定唐同學的做法為青年樹立了標桿與榜樣,分析了此行的意義和價值。分析過程緊貼材料,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現(xiàn)象進行對比論證,有一定的深度分析。青年身份明確,有鮮明的對話感,語言有文采。不足之處:1.題目和結尾華而不實,“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與文本內容沒有關系,它的本意是心境閑適,隨意而行,自由自在,表現(xiàn)出詩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風采;結尾“漁父”的形象是脫離現(xiàn)實生活的隱士形象。二者與本文主張是相悖的,用在本文均不恰當。當下的作文評價整體要求“文風端正,文脈順暢。思想積極向上,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學們要領會其中要義。2.落款的格式不完整,沒有日期。3.有一個錯字:“豎”立。4.結尾沒日期,扣1分。評分:18+18+19-1-1=53分

3號文:《讓靈魂走在路上》3號文:本文屬于二類文(上)。本文標題《讓靈魂走在路上》,“讓”字標題帶有強烈的祈使語氣,可以表達出鮮明的立場,“靈魂”扣住材料內涵,突出旅行背后的意義。開頭部分交代寫作者身份,突出書信體對話交流的目的,寫作任務意識很強。從他人質疑聲切入,引出作者對“公交之旅”是一次“有創(chuàng)意”且“有深意”的判斷,這不僅顯示出作者較強的思辨思維,而且能夠看到對材料內涵也有較為精準的提煉。“固然……但……”等詞語的使用,突出句子間讓步轉折關系,加強行文思辨色彩。下文圍繞“靈魂在路上”展開,分別寫了旅行背后深層意義即“磨練意志”、“擴大格局”和“重新認識生活”,在最后一層的展開中,作者能夠闡釋出“細品人生百態(tài),進而培養(yǎng)出自己的同理心,讓人變?yōu)橐粋€更有人情味的人”,這是文章點睛之處,也亦看出作者理性思考閃光的一面。不足之處:一是格式上的硬傷,書信體落款格式不對。二是行文后半部分的展開中,反復提及“靈魂走在路上”,語義前后銜接不合邏輯,有刻意之嫌。評分:17+17+18=52分

4號文:《親身感悟社會,創(chuàng)造更好未來》4號文:本文屬于二類文(上)。本文稱呼“用心感受生活的唐同學”,既照應標題,又生動的點出作者對“公交之旅”的態(tài)度,一箭雙雕。開篇緊扣寫作任務,開門見山,表達了新時代的青年應該親身感悟社會,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主體部分聯(lián)系現(xiàn)實,亦能體現(xiàn)思辨性思維,批判狹隘認知強化個人觀點,在書本與現(xiàn)實的對比中,重申個人主張。文末跳出“公交之旅”本身,聯(lián)想未來,擴大實踐范圍,回扣標題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全文觀點清晰明確,討論集中,“我同你一樣……”“更應該讓你我……”“讓我們……”等表達較好的突出了情境意識。不足之處:主體部分第二層,圍繞“腳踏實地,去發(fā)現(xiàn)無數(shù)人真實的生活”,分析拓展顯得主觀臆斷,引申過度,未能較好的理解材料“腳多沾一點地”內涵。此處重心應落成在引導人們不要以傲慢的姿態(tài)對待世界,要學會通過特殊的個人體驗,做一個善于“共情”而不是只會去“觀察”的青年人,不是“讓我們?yōu)榱私鉀Q這些問題而刻苦奮斗”,而是要豐富和深化自己的社會體驗,讓自己充滿人文關懷。評分:16+17+17=50分5號文:《身感河山知廣,親受生活曉實》5號文:本文屬于二類文(下)。開篇以反問表明態(tài)度,肯定親身感受世界的價值。第二段,以三個類比分析“公交之旅”的實質就是親身感受與實踐;第三段,以三個論據論證親身感受的益處,即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掌握真理,感悟人生;第四段,關注新時代青年,從不同領域談青年人親身實踐的重要性。本文思路清晰,能從材料中人物的經歷挖掘其內在本質,寫出自己的思考。能運用不同的論證方法,有較豐富的積累。但是,只強調親身實踐的重要性,贊同的理由不夠充分??捎H身實踐的方式很多,為什么選“公交車”的慢方式,而棄“飛機、高鐵”的快節(jié)奏,回應反對之聲的力度不夠。不足之處:本文個別地方用詞不準確,如:標題雖扣住了材料,但為了工整而影響了語意的曉暢。再如,第一段的“感思”,第二段的“親感”,第三段的“跋山河江水,涉無人之地”等,這些語言表達影響了文章的流暢。文章后半部分交流感不強,對象意識不夠。評分:16+16+16=48分

6號文:《公交車窗里的人間煙火》6號文:本文屬于三類文(上)。全篇緊扣材料從正面展開闡述,語言流暢,書信的對話、交流意識很好。文章開篇兩段明確寫出自己的立場,強調“堅毅”“情懷”,但后文沒有扣住這兩個關鍵詞來寫。主體部分第三、四、六段都在寫唐同學看的內容,旅途所見的景象,幾乎占據一半篇幅。只在第五段,引入反對的聲音,提出精神追求更重要,可惜只一提而過,沒有展開分析。第八段提及“我們的時代需要自己去感受”,也只點到即止。不足之處:文章思路比較混亂,主體只是停留在材料表面,即使有自己的見解,但分析很淺,這樣使得贊同唐同學的理由不充分。另外本文書信結尾格式不正確。評分:15+15+16-1=45分7號文:《生活各自紛彩,不限公交舞臺》7號文:本文屬于三類文(上)。此篇為反向立意,對唐同學的行為持反對態(tài)度。第二段,反對唐同學的出行方式,因為公交車費時費力;第三段,反對唐同學“走馬觀光式的體驗”;第四段,“公交之旅”不能見到生活的全部。文章緊扣材料,寫出了自己的認識和思考,表達流暢,思路清晰,書寫整潔。但以上反對理由難以使人信服?!白卉嚒笔亲唏R觀花,那么乘飛機、坐高鐵就不是嗎?公交之旅不能見到生活的全部,那么什么樣的方式可見生活全部?“腳多沾一點地”不正確嗎?反向立意,至少要言之成理??忌诖烁雎粤丝紙鲎魑闹匾囊稽c:命題人的意圖。本文與命題人的意圖相悖。此次作文題,命題人顯然希望通過唐同學這一個具體個例,引發(fā)學生反思自身在生活歷練、親身實踐方面的缺失??忌梢再|疑唐同學的出行方式,但不可全盤否定,尤其不可否定其觀念。結尾祝福語格式錯誤,扣1分。評分:15+15+16-1=45分8號文:《提高效率,順應時代潮流》8號文本文屬于三類文(下)。標題“提高效率,順應時代潮流”與材料論點不吻合??忌鷱姆磳Α肮恢谩钡慕嵌热胧质强梢缘模侵行募性凇疤岣咝省边@一點上,與材料中心立意不合。第一段由唐同學的經歷引出問題:“這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第二段時間損耗的角度,反駁唐同學的公交之旅耗時費力,并列舉歷史偉人論證高效利用時間成就更大,重心落在時效效率上,與材料含意不合。第三段從科技發(fā)展的角度論述了時代進步,交通發(fā)達,可以選擇更加高效的交通方式出行,也可以感受祖國之大,感受人民的真實生活。此段駁論切入點可以,反駁了唐同學出行方式。第四段聯(lián)系當下,從青年的角度分析珍惜時間,提高效率,體驗生活,助力國家發(fā)展。第五段祝福語,符合語境,有互動性。結尾只有落款,沒有日期,格式不規(guī)范。不足之處:文章整體闡釋了對材料內容的理解,但反駁的角度選擇了“提高效率,順應時代潮流”,立意不十分符合材料含意。尤其第二段,不但反駁了唐同學出行的方式,還反駁了唐同學的觀念,認為其公交之旅無法看到真實的生活百態(tài),祖國山川之美,是白白受罪,浪費時間,顯然是有失偏頗,沒有真正理解材料的真實意圖和深層含意。反駁理由上較為簡單、淺顯。結尾沒有注明日期,扣1分。評分:15+15+16-1=42分

9號文:《腳踏實地,細賞沿途風景》9號文:本文屬于四類文(中)。本文審題失誤,立意有偏差,文不對題。標題雖為《腳踏實地,細賞沿途風景》,但是行文卻以“腳踏實地與進步成功的關系”為中心。行文中將“腳踏實地”與“一蹴而就”對舉,論證脫離材料討論“公交之旅”的方式和觀念的內容和含意行文。首段引用材料,并順勢提出中心觀點:腳踏實地,細賞沿途風景。主體部分:第二段:腳踏實地就是一步步前進。分析材料部分合理,但是結論落到了“腳踏實地才能前進”上。第三段:腳踏實地才能走向成功。反面列舉中國芯片技術以購買方式不可取,正面列舉袁隆平、林鳴、鞍鋼科學家通過努力腳踏實地走向成功的例子論證觀點,偏離材料中“體驗、欣賞、品味人生百態(tài)”這一基本含意,集中到“成功”的點上。第四段:腳踏實地才能提升自己。聯(lián)系當下青年不要一步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