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統(tǒng)計學結課論文_第1頁
應用統(tǒng)計學結課論文_第2頁
應用統(tǒng)計學結課論文_第3頁
應用統(tǒng)計學結課論文_第4頁
應用統(tǒng)計學結課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應用統(tǒng)計學》結課論文一-淺析人口自然增長率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系別:工程管理專業(yè):工程管理班級:B110804班姓名:學號:淺析人口自然增長率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工程管理 B110804班摘要:十八屆三中全會為解決中國老齡化問題,使中國人口穩(wěn)定分布出臺了“單獨二胎”政策。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為控制人口增長我國開展了計劃生育政策使當時的人口增長率迅速降下降,接近世代更替水平.此后,人口自然增長率很大程度上與經濟的發(fā)展等各方面的因素相聯(lián)系,與經濟生活息息相關。本文從經濟方面出發(fā),研究國民收入和人均JDP對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影響,運用回歸方程更加形象具體的展現(xiàn)經濟水平對人口的影響。關鍵字:人口自然增長率;國民收入;人均JDP;回歸方程;引言:影響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據(jù)主要因素可能有:(1)從宏觀經濟上看,經濟整體增長是人口自然增長的基本源泉;(2)居民消費水平,它的高低可能會間接影響人口增長率。(3)文化程度,由于教育年限的高低,相應會轉變人的傳統(tǒng)觀念,可能會間接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率(4)人口分布,非農業(yè)與農業(yè)人口的比率也會對人口增長率有相應的影響。(5)男女性別比例,現(xiàn)有的男女性別比例可能會影響下一代的人口增長率。為了全面反映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全貌,選擇人口增長率作為被解釋變量,以反映中國人口的增長;選擇“國民收入”和“人均GDP”作為經濟整體增長的代表,暫不考慮文化程度、人口分布還有男女比例的影響。一、模型設定1、理論分析人口增長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問題是一個長期以來一直困擾人類和社會發(fā)展的問題,只是不同時期問題的側重點不同而已。有些理論強調人口增長對經濟發(fā)展的消極影響,有些則強調積極影響。對于人口增長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問題的討論最有影響的文獻當推馬爾薩斯在1798年發(fā)表的《人口論》。馬爾薩斯的先驗假設是,糧食生產充其量以算術級數(shù)增長,而人口(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的制約)將以幾何級數(shù)增長,其結果是產生大量的“過剩人口"。這種過剩人口只能以饑荒、瘟疫、戰(zhàn)爭等消極手段或獨身、節(jié)欲等積極手段來消除馬爾薩斯的人口論隱含:1)人口增長受到糧食供應或土地等自然資源的約束,當因人口增長過快造成失衡時,只能通過消除過剩人口的辦法實現(xiàn)平衡;2)從動態(tài)來看,如果經濟發(fā)展,人均消費水平提高,人口的加快增長會將消費水平重新拉回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水平,即所謂的“貧困陷阱”。一方面,馬爾薩斯主義的理論被后人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補充和發(fā)展;另一方面,馬爾薩斯的理論也受到很多人的批判,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認為人口過剩是資本主義制度造成的。馬爾薩斯的假設也未能得到實證數(shù)據(jù)的支持。實際上,假定技術(包括制度安排)不變,“馬爾薩斯約束”還是存在的。在相當長的歷史內,中國人口和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都相當緩慢,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口增長受到了土地和食物等資源的約束,或者說“馬爾薩斯約束”確實存在。不過技術進步會放松“馬爾薩斯約束”對人口增長的限制。所以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口可不斷增長,但是人均收入水平卻不斷提高。還有一些重要的經濟學文獻,強調人口增長對經濟發(fā)展有積極的作用.一部分這類研究的主要理論依據(jù)是配第和斯密首先論述的規(guī)模經濟和專業(yè)化的作用。庫茲涅茨認為,較多的和不斷增長的人口與大規(guī)模的國內市場相關,而后者是許多工業(yè)部門進行大規(guī)模專業(yè)生產的前提條件(假定外貿在經濟中的作用有限)。西蒙則指出,上述關于規(guī)模經濟的好處對公共投資(如交通系統(tǒng))同樣適用。庫茲涅茨和西蒙還對較高的人口增長率必然會導致家庭儲蓄下降的假設提出質疑。他們指出,家長可能用減少消費或閑暇、而不是減少儲蓄的辦法來補償用于子女的開支。而且年輕型人口可能有利于儲蓄,因為在這種人口年齡結構中,勞動人口遠超過退休人口,從而勞動人口為退休準備的儲蓄額將超過退休人口在這類儲蓄中的提取額。對于經濟發(fā)展對人口增長產生的影響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從宏觀角度(國民總收入)和微觀角度(人均GDP)分別來看經濟發(fā)展是否會對人口增長產生影響以及會對人口增長產生怎么樣的影響,并將這些影響產生的具體因素進行比較概括和粗淺的分析2、實證分析從《中國統(tǒng)計年鑒》收集到以下數(shù)據(jù)(見表1):表1 中國人口增長率及相關數(shù)據(jù)年份人口自然增長率(%)國民總收入(億元)人均GDP(元)197812.003645381197911.924063419198011.874546463198114。554892492198215。685323528198313.295963583198413.087208695198514。269016858198615。5710275963198716.61120591112198815。73150431366198915.04169921519199014。39186681644199112.98217821893199211.60269232311199311.45353342998199411.21481984044199510。55607945046199610.42711775846199710.0678973642019989。1484402679619998.1889677715920007.5899215785820016.95109655862220026.45120333939820036.011358231054220045。871598781233620055.891849371418520065。282163141650020075.172658102016920085.083140452370820094。873409032560520104。793979832974820114.794715643508320124。9551932238354設定的線性回歸模型為:y^P+PX+PX

1 2 2 3 3表2回歸分析結果SUMMARYOUTPUT回歸統(tǒng)計Multiple0。920230805RRSquare0。846824735Adjusted0.837251281RSquare標準誤差觀測值1。35589204451方差分析Significancedf SS MS FF回歸分析2446.8012891223.400644688.455507059.18371E-14殘差3280.818265182.525570787總計34527。6195543Coefficients標準誤差 tStatP-valueLower95%Upper95%下限95.0%上限95.0%Intercept15o812689390。61753742525。606042256o91868E-2314.55480682 17。0705719614.5548068217.07057196X1。Variable0。0006812040c0001144045.95436417923876E—060。0004481710。0009142380。0004481710。0009142381X—0.009504736?!?.01265104Variable0。001544628-6.153413914—0。012651041-0.006358432 -0.006358432696709E—0712根據(jù)表2中數(shù)據(jù),模型估計的結果為:y=15.81268939+0.000681204X-0.009504736Xt=(25。60604225) (5.954364179) (-6。153413914)R=0.9202 R2=0.8468 F=88.4550705二、模型檢驗1、 擬合優(yōu)度:由表2中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相關系數(shù)R=0.9202,擬合度R2=0。8468,這說明模型對樣本的擬合很好。2、 F檢驗:針對h0:P2=P3=0,給定顯著性水平以=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為k—1=2和n—k=32的臨界值Fa(2,32)勺"。由表2中得到F=88。455,由于F=880455>Fa(2,32)=4.17,應拒絕原假設H0邛2=P3=。,說明回歸方程顯著,即“國民總收入”、“人均GDp,聯(lián)合起來確實對“人口自然增長率”有顯著影響.3、t檢驗:分別針對H0:P=P=P=0,給定顯著性水平a=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為n-k=32臨界值t(n—k)=2.0322.a/2/ /點由表2中數(shù)據(jù)可得,與31、七、33對應的t統(tǒng)計量分別為25。60604225,5.954364179,—6O153413914,其絕對值均大于,(n—k)=2.0322,這說明分別都應當拒絕H03=3=3=0,也就是說,當在其它解釋變量不變的情況下,解釋變量“國1 2 3民總收入”、“人均GDP”分別對被解釋變量“人口自然增長率”Y都有顯著的影響。三、結論模型估計結果說明,在假定其它變量不變的情況下,當年國民總收入增長,人口增長率增長;在假定其它變量不變的情況下,當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增長,人口增長率減少,這與理論分析和經驗判斷相一致.國民總收入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水平,表明了我國的總體經濟水平對我國的人口增長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我想這是因為經濟的發(fā)展往往意味著技術的進步,而根據(jù)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技術的進步放松了“馬爾薩斯約束”,使得的人口可以不斷增長;另一方面,人口的增加推動了工業(yè)大規(guī)模生產和技術進步,這又間接造成了國家經濟水平的增長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huán)。人均GDP代表了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表明了我國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對我國的人口增長產生負面消極的影響,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貧困陷阱”一一隨著經濟發(fā)展,人均消費水平提高,人口的加快增長會將消費水平重新拉回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水平即人口數(shù)量增加稀釋了本來勞動力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人口數(shù)量增加稀釋了本來勞動力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中國本來人口基數(shù)就大,即使很小的人口的增長也會帶來很大人口增長;而且在中國實行計劃生育后,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現(xiàn)象也不短加劇,而中國老一輩人傾向于積累而不是消費.這兩個中國特有的國情加劇了“貧困陷阱”的程度。所以在“國民總收入”、“人均GDP〃兩個解釋變量中,“國民總收入”前的系數(shù)遠小于“人均GDP”,即“人均GDP”是解釋“人口增長”的主要矛盾。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fā)展中國家。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huán)境承載力較弱是中國現(xiàn)階段的基本國情,短時間內難以改變.人口問題是中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期面臨的問題,是關系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關鍵因素.人口增長與我國國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之間有重大關系:如果人口增長過快,勢必會降低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違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初衷;如果人口增長緩慢,勞動力資源短缺,也會導致一些生產資料限制,某些自然資源得不到應有的開發(fā)利用。因此,應當從整個社會的長遠戰(zhàn)略需要出發(fā),及時調整人口出生率保證人口增長與國民收入增長之間的適當比例關系,促進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參考文獻:[1]韓伯棠。管理運籌學.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劉思峰,吳和成等。應用統(tǒng)計學。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李時。應用統(tǒng)計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Relationshipbetweentherateofnaturalincreaseofpopulationandeconomic

development

ZhangChunleiProjectmanagementclassB110804Abstract:theThirdPlenarySessionoftheeighteeninordertosolvetheproblemofagingpopulationChina,makeChinesestabledistributionintroduced"twofoetusesalone”policy。Earlyinthelastcentury70’stocontrolpopulationgrowthinChinatocarryoutthepolicyoffamilyplanningtomakethepopulationgrowthrateoftherapiddropclosetoreplacementlevel.Sincethen,factorsofthenaturalgrowthrateislargelyrelatedtothedevelopmentofeconomyandpopulationinallaspectsoftheconnection,andiscloselyrelatedtoeconomiclife.Thisarticlefromtheeconomicaspect,the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