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海員心理輔導_第1頁
第十章海員心理輔導_第2頁
第十章海員心理輔導_第3頁
第十章海員心理輔導_第4頁
第十章海員心理輔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章海員心理輔導第一節(jié)心理輔導是一種專業(yè)性的助人活動一、什么是心理輔導:是一種專業(yè)性的助人自助的活動。(一)心理輔導提供的是一種心理幫助————與其他咨詢活動的重要區(qū)別1、心理輔導關注的是來訪者心理和行為上的難題或者困擾;2、心理輔導處理的是來訪者內在的心理內容。-——非具體事務第一節(jié)心理輔導是一種專業(yè)性的助人活動一、什么是心理輔導:是一種專業(yè)性的助人自助的活動。(二)心理輔導服務的對象是需要幫助的正常人。心理健康連續(xù)譜——————————————————正常人心理障礙程度變態(tài)一、什么是心理輔導(二)心理輔導服務的對象是需要幫助的正常人。1、任何人遭遇心理和行為難題或者困擾都是正常的。2、心理輔導遵循的是“無病假設”,輔導對象中沒有病人一、什么是心理輔導(三)心理輔導是一個輔導關系發(fā)展的過程輔導關系:輔導者與來訪者之間的關系。真誠、信賴、尊重的輔導關系是輔導賴以進行和產生效果的背景和條件。(四)心理輔導是一個獨特的專業(yè)領域。二、什么不是心理輔導二、什么不是心理輔導心理輔導≠心理治療心理輔導≠生活咨詢心理輔導≠社交談話心理輔導≠邏輯分析心理輔導≠交朋覓友心理輔導≠安慰他人心理輔導≠替人除難心理輔導≠政治說教二、什么不是心理輔導

心理輔導≠心理治療基本一致:目標,過程,方法,職業(yè)準則具有一致性;相對區(qū)別:服務對象;助人者;服務機構;歷史淵源:二、什么不是心理輔導

(一)只在表層探討不是輔導性談話心理輔導中的談話具有個人化、深入化、過程化三個特點。(二)只解決來訪者提出的問題不是輔導的唯一目標——助人自助是更重要的目標(三)不尊重來訪者,忽視來訪者的覺悟和能力不是輔導態(tài)度(四)來訪者缺乏自身的領悟難以達成真正改變。第二節(jié)海員心理輔導的特殊問題一、海員心理輔導的特殊性1、海員心理輔導的特殊問題2、海員心理輔導的特殊要求第三節(jié)海員心理輔導的有關理論經典輔導理論如精神分析理論、理性情緒療法等特殊輔導理論如家庭治療理論、小組治療理論等20世紀后葉以來,出現了一些“后現代”輔導理論如焦點治療、敘事治療等一、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著名精神病學家,心理分析創(chuàng)始人。弗洛伊德的地位對弗洛伊德的印象--單純(一)弗洛伊德的人性觀弗洛伊德觀點:消極、人生的目標其實就是死亡、潛意識決定一切,追求快樂與避免痛苦的行為原則。本人觀點:求生與求死本能的平衡,也強調理性的力量。(二)基本概念1、心理活動的動力:心理能量(力比多)2、意識與潛意識意識:人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心理內容潛意識:個體不能知覺的的精神生活。意識與潛意識的斗爭--沖動與壓抑。潛意識一方面在掩飾,另一方面又在暴露。壓抑從來不會使被壓抑的東西消失3、人格的結構本我--快樂原則自我--現實原則超我--道德原則自我的三個主人?4、人格的發(fā)展: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生殖期“一個人的人格是由幼年的經歷決定的…”5、神經癥與焦慮神經癥:自我與幼稚的性本能的對峙狀態(tài)焦慮:一種緊張狀態(tài),來自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沖突(1)現實性焦慮(2)神經質焦慮(3)道德性焦慮6、自我防衛(wèi)機制(1)否定與置換(2)隱抑與壓抑(3)儀式或消除(4)自居與投射(5)補償與升華6、自我防衛(wèi)機制(6)合理化與酸葡萄(7)反向形成(8)退化(9)幻想與理想化(10)轉化或軀體化(三)精神分析的治療方法1、目標:潛意識-意識2、輔導者的角色——中立3、技術P261(1)結構化(2)自由聯想(3)解釋(4)夢析(5)阻抗(6)移情案例P262二、阿德勒療法阿德勒人格理論和治療系統(tǒng)是由阿德勒創(chuàng)建的。1870年,阿德勒出生于奧地利的維也納,在6個孩子中排行第二,他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和童年身體疾病對其理論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與弗洛伊德共事8~10年后,因在性本能理論方面的明顯分歧,阿德勒與其分道揚鑣。1992年,阿德勒辭去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協(xié)會主席的職務,另創(chuàng)學派——個體心理學。之后,阿德勒陸續(xù)建立了兒童指導中心、集體和家庭治療,將這一學派的理論應用于實踐。1937年阿德勒逝世后,魯道夫·德克茲將阿德勒心理學傳播到了美國,并將阿德勒理論原理應用于教育、個體和團體治療以及家庭咨詢。二、阿德勒療法(一)阿德勒的人性觀弗洛伊德社會決定論本能決定論未來比過去重要童年經驗影響終生意識是人格的核心潛意識控制人的行為(二)主要概念1、虛構目的論——目標導向2、自卑及其超越——動力機制自卑感是行為的原始決定力量,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逃避←無能感←自卑→追求優(yōu)越(向上意志、權利意志)3、生活風格——對人生意義的追尋4、社會興趣與生命任務——對人生責任的認識5、出生順序老大:引人注目值得信賴努力向上有忌妒心老二:雄心勃勃遠大抱負不墨守成規(guī)干連果斷老?。罕豢v容缺乏勇氣走自己的路(三)輔導方法1、輔導目標(基本目標和教育目標):是再教育過程:培養(yǎng)社會興趣,克服自卑,修改觀念,改變生活方式,感受公平,對社會做貢獻。2、輔導關系:契約關系(平等合作信賴尊重)3、輔導過程——建立治療關系——探索內心動力,分析評估——洞察——協(xié)助其做出新的決定階段1、建立合作的咨詢關系阿德勒療法認為,建立良好咨詢關系的關鍵在于咨詢師進入來訪者主觀世界的能力。要做到這一點,咨詢師必須具有并能顯示共情。在阿德勒看來,共情是通過“我們必須站在他的立場看問題和傾聽問題”。例如,有兩位初三的學生,在班上成績很差,平時經常不上課出來買東西吃,老師、同學們都用鄙視的目光看她們,家長對她們非打即罵。當咨詢師非常仔細、認真、耐心地傾聽她們的述說,無條件地接納她們時,她們表示:“我們雖然成績不好,但是我們也有我們的尊嚴,我們也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覺得咨詢師能理解她們,尊重她們,并對咨詢師表示出信任,愿把她們的心里話告訴咨詢師。階段2、分析與評價——揭示構成并反映來訪者生活方式的信念、目標和行為例如一位人際關系緊張,對人始終防備,不信任,經常會用言語攻擊他人,敏感、多疑、易記仇的老人,他的早期記憶是這樣的,從中可以看出他對世界,對人的看法與態(tài)度:

五歲那年,父親死了,留下我和老實的母親還有三歲的弟弟。有一次,母親生了重病,請大夫看了,沒能治好,又沒錢再請大夫。有個看方的(類似巫師)說是我伯父家長的一棵半大的樹妨著了,如果把樹移走,我的母親就會沒事了。我去求伯父把樹搬走,他不肯,怎么求都沒用。沒有辦法,我就和弟弟在夜里偷偷地把樹移走。我們人小,樹又大,好不容易才把樹搬走了。第二天早上,伯父發(fā)現我們把樹偷著移走,帶著他已長大成人的兒子們過來威脅說,要是我們再敢動他家的樹,他們就把我們都砸死……??粗职峄卦幍臉?,我和弟弟沒有任何辦法,守著生病的母親只是哭……。幸好,母親的病終于好了……。一位弱女子在遭遇到有人陷害,諸多證據、因素都不利的情況下,堅持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合法的方法渡過難關。在看似絕境的情況下,始終有著“困難最終能解決”的信心和勇氣。別人都感到奇怪:一個弱不禁風、安安靜靜的人,雖然也痛苦,焦慮不安,卻怎能抵抗住如此的壓力,不肯輕易地放棄,妥協(xié)?下面是她進行的回憶,反映出她面對困難與壓力時的態(tài)度:

那年我上小學一年級,大概七歲,農村的孩子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拼音,到老師快教完拼音時,我前面所學的拼音還一個都沒記住。當時懵懵懂懂的,不記得有什么難過。后來,我父親發(fā)現我的拼音一個都沒學會,他也沒讀過書,沒法教我,周圍也沒有人懂拼音,好不容易才找來一個重讀一年級的女孩子幫我。我記得那是一個下午,我一邊哭,一邊跟著那女孩讀拼音,……。我的拼音就是這樣在一個下午學會的。渡過最初的難關之后,我的學習就比較好了。

她的早年經歷讓她對未來的預期很積極,覺得通過行動,通過努力,遇到的困難最終會解決。對她來說,成功就在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堅持到底,永不放棄是非常重要的。階段3:洞察-通過解釋產生頓悟頓悟是指對所發(fā)生事情的理解,這種理解能轉化為積極的行為。它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來訪者對自身行為和錯誤認識所要達到的目的的理解,一是對自身行為和錯誤認識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理解。例如,咨詢師向一位嚴重偏科,極度憎恨現行教育制度,行為偏激又情緒化的來訪者提問道:“你不喜歡理科,為什么又會為理科學不好這么痛苦呢?”

她回答說:“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并不把理科當回事,反正我將來學文,但是成績考不好,我卻無法釋然,真是沒有道理。而且,我現在的文科成績也不像初中時那樣突出了,好像也遇到了問題。我真害怕,怕極了,天天晚上做惡夢,夢見厲鬼索命。

咨詢師再問:“哦……,想象一下,如果考不好,生活會有什么不同?”

她答:“考不好……(認真思考了片刻),我的父母會很沒面子,別人會笑他們,尤其是我媽媽?!痹瓉硭J為她學習成績好,能讓父母自豪,面上有光,父母就會在乎她、重視她,即使離了婚,父母也不會離她而去。階段4:重新定向在這個階段,咨詢師和來訪者要一起努力用新的思維、感受和行為來替代原有的思維、感受和行為。只有到了這個階段才可能使來訪者積極投入到改變中去。只有到了這個階段,才可能把自我擊敗的知覺(“生活是不公平的”),錯誤的價值觀(“總想做第一”),夸大的目標(“我必須使每個人高興”),認知扭曲(“你不能相信任何人”),無效的行為模式(過度控制,過分對立)等作為改變的目標。三、以人為中心療法非指導性治療-來訪者中心理論-以人為中心療法病人、患者-來訪者、當事人三、以人為中心療法患者中心療法的基本體系是由羅杰斯一手發(fā)展起來的??枺?183;羅杰斯(CarlRogers,1902~1987)生于美國芝加哥近郊一個勤奮勞作的清教徒家庭。幼年時受的教育強調德行、勤勞,以及基督教的信仰。1922年,羅杰斯到北京參加世界基督教徒學生聯合會,異域見聞使他原有的一套信念受到很大沖擊,使他“能夠思考我自己的思想,得出我自己的結論,并采取我所信任的立場”。這次經歷以及從中得到的感受,使羅杰斯相信:人最終必須信任、依靠自己的經驗,才能做真正的自己。這一思想深深地影響著他日后的人格研究。(一)人性觀任何人在正常情況下都有著積極的、奮發(fā)向上的、自我肯定的無限的成長潛力。如果人的自身體驗受到閉塞,或者自身體驗的一致性喪失、被壓抑、發(fā)生沖突,使人的成長潛力受到削弱或阻礙,就會表現為心理病態(tài)和適應困難。如果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使他能夠和別人正常交往、溝通,便可以發(fā)揮他的潛力,改變其適應不良行為。(二)主要概念1、現象場-人自己特定的主觀經驗世界:決定人的行為的是現象的現實,而非物質的現實。:同一件事對十個人來說有十種不同的意義。2、人的實現的傾向-天生發(fā)展和發(fā)揮個人潛能的傾向3、自我的概念自我:真實的自己自我概念:被認識到的自己理想自我:期望中的自己自我概念的發(fā)展與價值條件化的過程(三)輔導方法1、輔導目標:與來訪者建立一種適當的關系,從而促進來訪者成為一個功能完善的人。2、輔導員角色:真實存在的人而非輔導員角色3、輔導關系-產生輔導效果的基本條件3、輔導關系-產生輔導效果的基本條件(1)一致:真誠與真實(2)無條件地積極關注(熱情、尊重、接納)(3)準確的同感的理解:設身處地地理解四、理性情緒療法略五、行為治療(一)經典的條件作用1、基本觀點:經典的條件作用以無條件反射為基礎而形成的。一個中性刺激通過與無條件刺激配對,最后能引起原來只有無條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應,這就是初級條件反應的形成。在初級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又可以引入一個新的中性刺激建立次級條件反射。2、基本概念:強化消退泛化分化(一)經典性條件作用

學習前:食物唾液分泌鈴聲注意,無唾液分泌學習過程:

鈴聲+食物唾液分泌

(反復幾次)學習后:

鈴聲唾液分泌(一)經典的條件作用原理UCSUCR

CSCR

如:注射、疼痛身體不舒服擁擠的車廂如:焦慮、恐懼心情不佳恐懼、出汗如:眼鏡、穿白衣的男性車站如:焦慮、恐懼心情不佳、恐懼、出汗經典的條件作用的基本概念條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形成特定的S—R關系的獲得過程。強化——是指使用某種事物或某個事件來使特定的行為或反應發(fā)生的可能性提高的過程。在經典性條件作用中,無條件刺激與條件刺激在時間上反復結合呈現就起著強化的作用,促成了條件作用的形成;消退——只給予條件刺激物,而不給予強化物的刺激時,條件反應的強度就會逐漸下降,直至不再出現條件反應。經典的條件作用的基本概念泛化——個體把習得的經驗擴展運用到其他過程。分化——有機體面對環(huán)境中的信息包括較為相似的信息,能把對自己有意義的信息與其他信息區(qū)分開來,并只對前者作出相應的行為反應。五、行為矯正(二)操作性條件作用1、基本觀點:操作性條件作用的關鍵之處是有機體(動物或人)做出一個特定的行為反應,這個行為反應導致環(huán)境發(fā)生某種變化,即發(fā)生了一個由有機體引起的事件。2、基本概念強化:正強化、負強化懲罰:正(陽)性懲罰、負(陰)性懲罰消退(二)操作性條件作用

斯金納箱內的白老鼠

壓桿杠食物

(情境)(行為)(后果)

行為結果

行為增加

圖示:操作條件作用強化的過程如:看電視喝茶與人交談

如:興奮、有趣解渴對方有反應操作條件作用原理

行為結果

行為減弱

圖示:操作條件作用消退的過程如:看電視喝茶與人交談如:沒什么有趣解不了渴對方沒有應答基本概念

1、強化(1)操作性條件作用中有兩種強化:陽性強化呈現的刺激物是積極的、令人喜歡的,能產生使該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提高的效果陰性強化消極的、令人厭惡的刺激物,作為行為結果即偶聯事件是移開或取消這樣的刺激物,使該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提高的效果。1、強化(2)強化物:強化過程中,行為反應伴隨的刺激稱為強化物。初級強化物:能直接起到增強反應作用的事物;次級強化物:通過與初級強化物的聯系獲得強化力量的事物。社會強化物:和人類基本的愛與關懷聯系在一起的事物。1571、強化(3)影響強化效果的因素——行為反應與后果產生的時間間隔——行為反應與后果之間的一致性——強化物與行為人的關系案例:具體行為---反應:孩子在商店發(fā)脾氣,刺激結果:媽媽立即買糖,結論:將來孩子更有可能在商店發(fā)脾氣。(對孩子——正強化)當孩子在商店發(fā)脾氣,媽媽立即買糖,刺激結果:孩子停止了發(fā)脾氣,結論:孩子一哭,媽媽更有可能買糖。(對媽媽——負性強化)2、懲罰:定義與類型

懲罰使用某種事物或某個事件來使特定的行為或反應發(fā)生的可能性減少甚至降低至零的過程。陽性懲罰呈現消極的、令人厭惡的刺激物,能產生使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減少的效果。陰性懲罰移開或取消積極的、令人喜歡的刺激物,也能產生使該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減少的效果。強化與懲罰反應概率刺激增強刺激消除反應增強陽性強化(呈現愉快刺激)陰性強化(消除不愉快刺激)反應降低陽性懲罰(呈現不愉快刺激)陰性懲罰(消除愉快或強化刺激)2、懲罰:影響懲罰效果的因素(1)及時(2)一致性(3)因時而異,因人而異2、懲罰的道德討論:教育中該用懲罰嗎?2、懲罰的道德(1)使用懲罰方法應該考慮的問題——可能產生侵犯行為或其他負面情緒——可能導致受懲罰個體逃避或回避——可能對使用懲罰方法的人產生負強化作用,從而導致懲罰的錯用、濫用——使得觀察者模仿懲罰的方法。2、懲罰的道德(2)遵循道德原則——防止誤用和濫用原則——盡量少用原則——避免副作用原則——尊重人權原則3、消退:什么是消退

---消退,是指特定的行為或反應因得不到持續(xù)強化而導致其發(fā)生的頻率下降或發(fā)生的可能性消失。原來:情境行為強化現在:情境行為不予強化以后:行為就會因得不到通常強化而逐漸降低,最終消逝。此法使用初期,行為問題將比原來更嚴重3、消退:---消退過程的特征——消失爆發(fā)——自發(fā)恢復----影響消退的因素——行為消退前的強化程度——行為消退后的強化程度(三)兩種條件作用的比較操作性經典性行為類型行為是由有機體發(fā)出的;有時稱之為隨意的應答的或者反射的;是由先前刺激引起的,稱之為不隨意的強化程序:反應之后給予積極強化物(或者,反應之后去掉厭惡刺激)結果:行為的出現率增加程序:先前的中性刺激和非條件刺激配對結果:中性刺激能夠引起條件反應,而該刺激現在成了條件刺激消退程序:先前被強化的反應出現后不給予強化物結果:反應的出現率下降程序:呈現條件刺激時,不再伴隨非條件刺激結果:條件刺激不再引起條件反應自動恢復程序:進行消退(行為不再出現)后,進入“休息期”結果:休息期之后,先前被去掉的反應會再次出現,盡管比消退期間要少程序:進行消退(訓練到條件刺激不再引起條件反應)后,進入“休息期”結果:休息期之后,條件刺激再次引起條件反應,盡管比消退期要少(四)社會學習理論191社會學習理論家論認為人類更大量行為的獲得不是通過條件作用的途徑而是通過示范,觀察,模仿的途徑進行的。班都拉(Bandura)認為模仿學習可以在既沒有模型也沒有獎勵的情況下發(fā)生,個體僅僅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反應就可以達到模仿學習的目的。社會模仿學習一般經過四個過程:注意——保持——再現——動機建立影響模仿學習的一些因素:被模仿人的特征,觀察者的特征,觀察者的參與程度。示范法、行為排演

(六)行為治療方法與技術一)放松訓練二)系統(tǒng)脫敏三)差別強化四)代幣制五)行為契約六)自我管理七)其它行為技術:厭惡療法、思維阻斷法、滿灌療法、宣泄療法、角色扮演、決斷訓練一)放松訓練

1.音樂放松訓練

可選的音樂有:《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雨打芭蕉》、《蘭色的多瑙河》、《少女的祈禱》、《田園交響曲》、《水上音樂》等。提醒:“純粹音樂”、音量要低音樂欣賞:

《春江花月夜》2.意念放松訓練

又叫注意集中訓練、想象放松訓練等。主要是通過讓來訪者直接注意一個中性的或愉快的刺激,而轉移他對產生焦慮刺激的注意。例子:天上下著毛毛雨,我漫步在雨中,毛毛細雨淋濕了自己的頭——胸——背——腿——腳心,自己感到無比地舒適。感覺到自己越來越清醒,原來的緊張和疲憊一點點地被沖刷掉,真是舒適極了,無比舒適,無比舒適……我的身心越來越放松,越來越放松……3.呼吸放松訓練呼吸放松訓練常采用的是腹式呼吸,也稱深呼吸或放松呼吸。4.肌肉放松訓練程序:1.準備2.順序3.方法手臂部頭軀干腿從腳趾、小腿、大腿、臀部、腹部、胸部、背部、肩部、頸部肌肉的秩序放松。每次放松一個骨骼肌肉群并保持10秒左右,先使該部位肌肉緊張,保持緊張狀態(tài)體,然后慢慢放松,體驗肌肉的松緊程度,如發(fā)熱、沉重、溫暖、愉快等(停頓約5秒),從而最終達到緩解個體緊張和焦慮的狀態(tài)。二)系統(tǒng)脫敏法原理:去條件反射或消退主要技術:放松訓練、想象、構建行為等級操作步驟學習放松構成焦慮等級實施脫敏例如,一個害怕考試的學生的等級層次事件SUD1.考前一周想到考試時202.考試前一天晚上想到考試時253.走在去考場的路上304.在考場外等侯時505.進入考場606.第一遍看考試卷子時707.和其他人一起坐在考場中想著不能不進行的考試時80每次脫敏治療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脫敏事件1—4個。不能趕進度,一定要確認一個事件已經不再產生緊張才能進行下一事件的脫敏。三)差別強化——正性行為每出現一次就被強化一次,與此同時任何妨礙這種正性行為的負性行為都不被強化以提高正性行為出現頻率的技術。差別強化的條件:(1)想要提高某一積極行為的發(fā)生頻率(2)該行為偶爾出現過

(3)該行為出現后,能夠提供一種強化刺激差別強化的步驟定義要使其發(fā)生率提高的目標行為定義消極行為確定強化刺激即時并持續(xù)地強化目標行為消除對消極行為的強化作用當目標行為持續(xù)出現時運用間歇強化使差別強化泛化以使目標行為在所有相關的刺激環(huán)境中都能出現。

四)代幣制

——運用代幣并編制一套相應的激勵系統(tǒng)來規(guī)定代幣的使用,從而使目標行為達到肯定和獎勵的一種行為矯正方法。條件強化物稱為代幣or指采用具有交換價值的象征物(代幣),代替金錢的(精神或物質)獎勵作用,來系統(tǒng)管理行為的一套方法。

四)代幣制

要求

確定目標行為并作基礎評定決定所用的代幣,并告知當事人明確目標行為與代幣的關系編制代幣與強化物的交換系統(tǒng)規(guī)定用代幣交換強化物的時間、地點、方式。案例一男孩,10歲,四年級學生問題行為:作業(yè)潦草,具體表現是字跡不正,字形大小不一,字距行距不清,筆順不規(guī)范,作業(yè)和測驗常被扣分。另外,還有一些生活上的不良行為習慣。觀察發(fā)現,該生只要下功夫、態(tài)度認真,上述情況就好得多。案例研究者選定代幣制進行干預確定目標行為是:仔細做作業(yè),書寫認真,字跡端正清楚,成績有進步,且某些生活習慣有改進。然后,擬訂“行為代幣價值表”因考慮到字跡潦草與缺乏寫字訓練有關,故表中也列入了此項。表中帶“*”的項目則在干預后期引入。所選用的代幣是自制的圓形紙片,直徑為4厘米,上面分別標有1、2、5、10的點值。

案例

接著,在了解該生所喜歡和選擇的強化物的基礎上擬訂代幣交換系統(tǒng),即“強化菜單”

案例為了使代幣制干預后目標行為能繼續(xù)保持,干預后期一方面逐漸使用社會性強化物,另一方面提高了交換強化物所需代幣的點值,按前表中括號內的點值執(zhí)行。此干預共持續(xù)了9周。前3周以作業(yè)潦草行為為干預目標,各得103、104、107點,至第3周問題行為已大有改觀。第4至7周,引入表中有“*”的項目,各得173、178、179、160點。最后2周仍天天授予代幣,但兌現強化物改為每周周末一次,干預效果繼續(xù)保持,說明可以完全撤去代幣了。操作注意事項

選擇適當的代幣確定的行為幣值要適當編制好交換系統(tǒng)認真執(zhí)行獎勵要求和交換規(guī)定為有關人員提供幫助促成向自然情境的類化

五)行為契約

界定行為者與有關人員寫下彼此都同意的條文,這些條文規(guī)定了當事人應該有的行為表現和有沒有這樣的行為表現會伴隨得到的具體結果。實質是建立一套以文字條文為形式的對目標行為的獎勵和懲罰機制。行為契約的組成確定目標行為規(guī)定出如何測量目標行為確定該行為必須執(zhí)行的時間確定強化與懲罰的發(fā)生確定有誰來實施這項強化行為契約應用舉例:

一位大學生與咨詢老師簽定的契約:

行為契約我,XXX,同意寫7頁論文,從本周的時候開始,到這周結束。7頁文稿的定義是,6頁整篇幅,及一頁部分篇幅的打印文稿。然后我?guī)н@些打印文稿在時間去見XXX老師。如果我沒帶文稿去見老師,則老師可以將我的書中拿一本到圖書館。簽字:受治者

治療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