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清朝鴉片戰(zhàn)爭前的中國)
本單元主要介紹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及其特點:1.古代早期政治(奴隸社會)制度: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和宗法制。2.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它經歷了產生、形成、確立、完備、強化及衰亡的發(fā)展過程。
高考展望:文明史觀是近年來史學界新興的史學理論,近年高考也常常涉及這方面的考題。本單元的古代政治制度即為政治文明史的重要部分,從政治文明的角度去評判古代中國政治制度是高考的熱點。近年來的“國學”熱(如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的熱播)、各地“祭孔”熱等,都有可能會成為命題的情境?!緦n}立意】:
古代政治制度是歷年來高考考查的熱點,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綜合近幾年的高考.涉及的知識點主要集中在秦漢、宋元、明清諸階段。2009年各地高考試題涉及分封制、丞相制度的演變、三省六部制等政治制度。從題型看,充分利用各種題型特點,從具體的歷史事實入手,考查系列化的知識聯系。從命題角度看,多涉及各項制度、措施的內容、影響及與同類制度的區(qū)別與聯系.既側重記憶,又注重對能力的考查。正確認識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根源、發(fā)展演變及其影響,對當前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有重要意義。復習時,應進行知識整合,特別要注意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古今聯系,中外比較?!締卧诵膬热荨浚褐袊糯鷮V浦髁x中央集權制度的產生、發(fā)展過程及其對中國古代社會發(fā)展所產生的影響?!締卧揪€索】:
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政治制度的發(fā)展演變歷程。
第1課時夏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課程標準考點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西周的建立與滅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秦朝的統(tǒng)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制與郡縣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夏、商、周(BC2070年—
BC476年)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早期國家政治制度(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秦朝清朝(BC221年—AD1912年)【單元知識結構】:一、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夏禹—東周)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起源:2、影響:1、地方——分封制:-----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對后世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響。夏啟。1)目的:-----分封制和宗法制。(P5-6三方面)。(二)西周的政治制度鞏固西周統(tǒng)治。2)內容:①方法:天子
王畿以外的人民和土地
王族、功臣、先代貴族(諸侯)
自己的封疆
卿大夫
自己的領地
士
一、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夏禹—東周)
:1、地方——分封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二)西周的政治制度。2)內容:②義務:鎮(zhèn)守疆土、隨從作戰(zhàn)、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③權力: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一、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夏禹—東周)
:1、地方——分封制:(二)西周的政治制度3)作用:5)特點:1)目的:2)內容:以血緣為紐帶,較大獨立性、層層分封、等級森嚴。◆加強了統(tǒng)治,擴展了疆域?!羰谴呵飸?zhàn)國時期分裂割據的重要原因。4)瓦解: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壞。(P6)。-----分封制和宗法制。一、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夏禹—東周)
:2、中央——宗法制:①起源: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直接演變而成。
②目的:
嫡長子繼承制。④作用:
(P6)。(P6末段:保證……利于……團結。)1、地方——分封制:(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③核心內容:
穩(wěn)定分封制形成的統(tǒng)治秩序,解決貴族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⑤特點:
大小宗示意圖◆嫡長子繼承制(最突出的特點);◆以父系血緣關系的疏親定政治等級;◆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相輔相成;◆“家”與“國”密切結合。一、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夏禹—東周)
:2、中央——宗法制:(P6)。1、地方——分封制:(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⑤特點:
(三)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層層封授,等級森嚴,政治與血緣相結合?!羯駲嗯c王權相結合、有相對的延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最高統(tǒng)治集團權力尚未實現高度集中;(P3前言第一段)。二、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秦朝—清朝前期)(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
萌芽于戰(zhàn)國(商鞅變法),初建于秦朝,鞏固于西漢,完善于隋唐,加強于宋元,強化并發(fā)展至頂峰和轉向衰落于明清。(一)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含義:
包括專制主義(決策方式)和中央集權(組織形式)兩個概念。
◆專制主義:是一種決策方式,皇位終身制,世襲制,個人專斷獨裁。
◆中央集權: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權力集中于中央,地方沒有獨立性,必須絕對服從中央。(P8):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從漢到元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發(fā)展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頂峰及衰落明清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過程:二、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秦朝—清朝前期)
:(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制的演變歷程: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P9-10)1、秦朝:◆皇帝制:皇帝獨尊、皇位世襲、皇權至上?!糁醒牍僦疲ㄈ徘渲疲贺┫?、太尉、御史大夫?!舻胤剑たh制):郡守是地方最高長官,郡、縣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①內容(形成步驟):②特征: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左丞相右丞相百官之首全國政務副丞相執(zhí)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監(jiān)察百官軍務(虛有其位)分權分軍權
封建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有機結合,皇帝獨攬軍政大權,國與家同治;皇權世襲、獨尊、至高無上;三公之間分工明確,互相配合,互相牽制。②特征:(P10)二、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秦朝—清朝前期)
:(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制的演變歷程: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P9-10)1、秦朝:2)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P11第二段)奠定了……基本格局,歷代……加強和完善?!粲欣诜饨ń洕幕陌l(fā)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和鞏固國家統(tǒng)一,以及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fā)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①對秦朝:②對后世:◆君主專制易致暴政統(tǒng)治,使秦朝短暫而亡?!舴址庵婆c郡縣制的異同:相同點:
兩者都是地方行政制度,在不同時期都曾在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tǒng)治發(fā)揮過重要作用。不同點:分封制郡縣制官員產生方式世襲,有封地皇帝任命,有俸祿無封地。地方與中央關系很強的獨立性絕對服從中央,受很大限制。影響有利于穩(wěn)定當時的政治秩序,但容易導致地方的分裂割據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和國家統(tǒng)一,但容易導致統(tǒng)治者獨斷專權。
例1(2008上海歷史,A組1)“封建親戚,以藩屏周?!边@句話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縣制D.行省制
解析:“封建”就是“封邦建國”的意思,“以藩屏周”是“拱衛(wèi)周王室”的意思,因此這句話指的是西周時期的分封制。答案:A妻妾一般稱謂妻(正配)A三哥(20歲)B四哥(14歲)妾一(側室)C大哥(25歲)妾二(側室)D二哥(22歲)例2(2010·泰興模擬)觀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規(guī)定,有資格繼承王位的是()解析:本題考查對宗法制的理解。宗法制的主要原則是嫡長子繼承制,所謂嫡長子,是指正妻所生的長子,據此可判斷。答案:A【能力遷移】秦朝廢除了西周的“世卿世祿”“分土封侯”制度,創(chuàng)立了新的政治制度。這套新制度的基本組織結構是()①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②中央機構由三公九卿組成③地方行政為郡縣兩級制,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員④主要官吏的選任,不論親疏,選賢任能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題考查對秦朝創(chuàng)立的中央集權制度的理解。在封建社會中官吏的選拔標準最終是為專制皇權服務,④不符合,“選賢任能”是墨家觀點,與專制統(tǒng)治不符;其他三項和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相一致。答案:B例3閱讀下列材料:
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諸侯疑焉;立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爭,爭生亂?!秴问洗呵铩氛埢卮穑簱牧戏治?,西周實行宗法制的目的是什么?為達到這一目的而堅持的基本原則是什么?【解析】:提示語“根據材料”,“分析”,這需要結合所學知識,答題語“目的”和“原則”,由此組織答案。答案:目的:防止內部紛爭,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tǒng)治秩序,最終是為了維護周天子的地位。
原則:嫡長子繼承制。例4(2010·衡水模擬)《史記》中記載:“(楚莊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伐陳,殺夏征舒。征舒弒其君,故殺之也。已破陳,即縣之?!薄埃ㄇ鼗菸耐跏?,公元前312年)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從中可以獲得的信息有()①春秋戰(zhàn)國時期,許多諸侯國內已經設置郡、縣②春秋戰(zhàn)國時期,實際上是分封制與郡縣制并存③諸侯國往往在新征服的土地上設置郡縣④春秋戰(zhàn)國時期,郡縣制取代了分封制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本題考查分封制與郡縣制的相關知識,考查閱讀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材料中明確指出諸侯在征討過程中,“即縣之”、“置漢中郡”,這些信息與①②③相符。答案:D1、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鞏固統(tǒng)治的作用,在后期則造成分裂割據,瓦解了周朝的統(tǒng)治,導致這種截然不同的結果的最主要因素是A.生產力的發(fā)展B.生產關系的發(fā)展C.諸侯爭權奪利D.井田制的破壞解析:本題易錯選D,主要原因是沒有用發(fā)展的、辯證的、客觀全面的觀點看問題。由于歷史是向前發(fā)展的,一種制度不可能適用于各個歷史時期,如果運用同一制度不求變通,將出現與西周分封制一樣前后截然不同的后果,可見“發(fā)展”是導致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而判斷社會發(fā)展的標準往往是生產力標準。答案:A2.
皇帝自稱“朕”,皇帝的命令稱“制”或“詔”,皇帝的印稱“璽”,任何人都要對皇帝的名字避諱。秦朝作出這些規(guī)定的目的是()①維護皇帝至尊②增加皇帝的神秘感③統(tǒng)一皇家用語④顯示皇權至高無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皇帝專有用語體現的是皇權的獨尊和至高無上,同時也顯示皇帝的神秘。答案:C3、監(jiān)察制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國的監(jiān)察制度確立于秦漢時期,最早發(fā)端于秦朝設置的()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諸卿解析:本題是對秦朝中央官制職權的考查,屬容易題。結合官位職權,只有御史大夫具有監(jiān)察職能。答案:B4.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認為,郡縣制建立了近兩千年,不能改變。古往今來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這種制度,這是勢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夠如此呢?下列對秦始皇廢分封、置郡縣“勢所必然”的理解錯誤的是()A.吸取了分封制導致春秋戰(zhàn)國諸侯紛爭局面的教訓B.秦滅六國實現統(tǒng)一后的需要C.是強化地方獨立性的需要D.與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相適應解析:本題考查對郡縣制相關知識的理解。郡縣制之下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命,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加強中央集權。答案:C
高考資源庫:海峽兩岸血濃于水。近年來,不斷有臺灣人士回鄉(xiāng)祭祖,如下圖。你認為這與我們國家古代實行的什么政治制度有歷史淵源?提示:宗法制。5、(2009·廣州模擬)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三年,(周)幽王嬖愛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廢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為后。后幽王得褒姒,愛之,欲廢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為后,以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讀史記(當時各國記載的歷史皆稱史記)曰:“周亡矣?!薄妒酚洝ぶ鼙炯o》
材料二“夏商周斷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設定,成為中國“九五”期間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為了使工程規(guī)定的目標能順利實現,國務院成立了由國家科委副主任鄧楠為組長、七個部委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李鐵映、宋健二人為工程特別顧問。聘任歷史學家李學勤、碳-14專家仇士華、考古學家李伯謙、天文學家席澤宗為工程“首席科學家”,主持由21位不同學科的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工作。
——陳寧《“夏商周斷代工程”爭議難平》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分析,為什么“周太史”發(fā)出“周亡矣”的感嘆?(2)史料一般分為原始史料與二手史料兩大類。從研究西周歷史的角度看,材料一所引用的史料屬于哪一類?材料三中“夏商周斷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點?解析:第(1)問,關鍵是從材料的事件挖掘事件背后所隱含的危害,此材料為太子的廢立問題,其破壞的是西周統(tǒng)治支柱的宗法制;第(2)問,涉及史學研究的資料和研究方法問題。答案:(1)原因: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與分封制互為表里,兩者的結合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于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穩(wěn)定和團結。周幽王的行為破壞了嫡長子繼承制,進而影響到宗法制和分封制,動搖了西周統(tǒng)治。因此,周太史發(fā)出“周亡矣”的感嘆。(2)類型:二手史料。特點:多學科綜合研究、利用現代科技進行研究、政府主導。
第2課時從漢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變
(P12)課程標準考點要求列舉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漢初郡國并行制;漢朝至唐朝的選官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了解明朝內閣、清朝軍機處設置等史實,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明朝宰相制度的廢除與內閣的出現;清朝軍機處的設置。形成三省體制(是雛形:中書、尚書、門下三?。?。二、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秦朝—清朝前期)
:(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制的演變歷程:2、漢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P14)2)魏晉南北朝:
3)隋唐:
三省六部制(完善三省制;意義:第二段P14)。①中書省(掌決策,頒擬皇旨)②門下省(掌審議,審核政令)③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政令,下設六部。)1)漢朝:①將秦朝的三公九卿制變?yōu)椤巴獬保▓?zhí)行機構)②增設“中朝”(決策機構)重用侍從、秘書?;实凵袝钍讨谐J特┫嘤反蠓蛱?/p>
九卿
中朝外朝決策機構執(zhí)行機構有事上報1)漢朝:唐朝三省六部制,并被后世沿襲皇帝
中書?。Q策,頒擬皇旨)
尚書?。▓?zhí)行政令)
門下省(審核政令)吏、戶、禮、兵、刑、工◆
意義:
相權一分為三,三省合作,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削弱了相權,保證了君權的獨尊,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chuàng)造。(P14第二段)唐朝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時期,假設國家要在關中一帶修建一項大型水利工程,這項工程的實施涉及眾多機構,按照制度規(guī)定其運作程序是怎樣的呢?
參考答案: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工部不同點唐朝三省六部制美國三權分立目的分割相權、加強皇權防止個人專制獨裁內容行政權上的分權,司法、行政、立法分權。性質(實質)封建君主專制的體現;資本主義代議制民主的體現。相同點:★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美國的三權分立的比較:起到了互相牽制與監(jiān)督的作用。二、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秦朝—清朝前期)
:(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制的演變歷程:2、漢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P14)5)元朝:
①中書?。ㄗ罡咝姓跇忻茉海ㄗ罡哕娛拢坌海ńy(tǒng)領宗教事物和管轄西藏)---從此西藏開始正式納入中國行政版圖。4)宋朝:
①“二府”:中書門下(管最高行政)、樞密院(最高軍政)。②增設“參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權)、三司使(分割宰相財權)。
(中書一省制是相權的一次重要反彈)3、北宋加強集權措施的影響:
利:基本解決了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矛盾,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弊:
①權力過分集中,導致臣下不負責任;②機構臃腫,形成“冗官”,效率低下;
③軍制紊亂,形成“冗兵”,戰(zhàn)斗力衰退;
④財政危機嚴重,形成“冗費”,造成積貧積弱。2、元朝地方管理制度■行省制度,河北、山西、山東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行政:行省→路→府→州→縣■邊遠民族地區(qū)設宣慰司◆行省制度建立的意義(書P13)問題:中央集權發(fā)展的趨勢是什么?通過分割地方權力,地方的權力受中央節(jié)制的做法,達到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3、明清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加強:(P16-18)
1)明朝:
(P16-18)
明太祖:廢中書省和丞相,權分六部。
明成祖:設內閣,以備皇帝顧問。
2)清朝:
(P18)
①皇太極:設議政王大臣會議(其權力凌駕于內閣、六部之上)。
②康熙帝:設南書房(與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三足鼎立)。
③雍正帝:設軍機處(君主專制發(fā)展到頂峰)。二、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秦朝—清朝前期)
:(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制的演變歷程:
(皇權受限制)宰相內閣首輔權力來源性質對皇權影響宰相制度賦予皇帝個人信任與支持法定的中央行政機構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制約皇權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宰相制和內閣制的比較:(四)歷代地方政治體制的演變歷程:(P12-16)二、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秦朝—清朝前期)
:
西周(分封制)秦朝(郡縣制)西漢(郡國二制,設刺史)東漢(郡縣州三級制)唐朝(設地方節(jié)度使)宋朝(派文官替武官,設通判監(jiān)察,設轉運使管財政)元朝(行省制——是中國行省制的開端;行省之下設宣慰司管邊遠民族事物)明朝(廢行省、設三司P16)。(五)歷代監(jiān)察官制的演變歷程:(P9-16)秦朝(中央:御史大夫)西漢(地方:刺史)宋朝(地方:通判)
明朝(地方:按察司P16)。(六)歷代選官、用官制度的演變歷程:2、漢代(察舉制)
3、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4、隋朝(分科考試開科舉)
5、唐宋至清(1905年)-------(完善科舉制,明清時期八股取士)
二、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秦朝—清朝前期)
:(P14-15)選官標準--孝、廉選官標準--門第高低,出身貴賤選官標準--文化素質,能力高低1、秦朝(皇帝任免)
二、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秦朝—清朝前期)
:(七)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兩大矛盾:1、表現:①皇權與相權;②中央與地方。2、兩對矛盾的發(fā)展趨勢:①皇權不斷加強,相權日益削弱,終在明初(明太祖朱元璋)被廢。②地方服從中央,并日益依附中央。(即地方分權,中央集權)3、解決兩對矛盾的方式:①增設與此相當的職位、分割其權力;②另改設機構。③直接廢除該職位。二、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秦朝—清朝前期)
:(八)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作用及影響
:
明清以前,積極作用為主;明清以后,消極作用為主。積極:消極:政治:容易形成暴政并導致政治腐敗。經濟: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束縛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文化:形成文化專制,束縛民主思想發(fā)展??傮w:阻礙社會的進步,是中國落后西方、受其欺凌的主因?!艟S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和相對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外來侵略?!粲欣诮M織人力、物力從事大規(guī)模的經濟活動和興建大型工程,促進封建經濟發(fā)展。◆有利于各地區(qū)、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三、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1、以君權為中心,權力高度集中(君主專制主義);2、人治高于法治(官僚政治濃厚);3、對官吏的控制和監(jiān)督逐漸強化;4、君權與相權、中央與地方兩對矛盾貫穿始終;5、儒家思想是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思想基礎。趨勢:1.17、18世紀的中國在政治上空前強化君主專制;在經濟上重農抑商;在外交上閉關鎖國,影響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正常發(fā)展;文化上實行文字獄,禁錮了人們的思想。2.17、18世紀的歐洲在政治上通過加強君主專制來反對羅馬教廷的控制,實行君主開明專制;在經濟上實行重商主義;在外交上鼓勵對外擴張,促進了資本主義在歐洲的發(fā)展;文化上,啟蒙思想蓬勃發(fā)展。認識:加強君主專制和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的初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明清時期消極作用日益顯現,成為歷史發(fā)展的阻礙,中國已落后于世界潮流。四、17、18世紀中國和歐洲歷史的不同發(fā)展趨勢及認識制度時期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選官制度
夏商王位世襲制西周宗法制分封制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縣制皇帝任免漢設尚書令、侍中(中朝)郡國并行、刺史察舉制唐三省六部制節(jié)度使科舉制宋三司,參知政事、樞密使文官任地方官,設通判負責監(jiān)督,轉運使管財權科舉制(待續(xù),見下頁)
制度時期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選官制度元只設中書省行省制,宣慰司科舉制明廢丞相,分六部,設內閣廢行省,設三司科舉制清設軍機處繼承明制科舉制(八股取士)總結相權不斷被削弱,直至被廢除,君權不斷加強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地方權力日益收歸中央從隋唐起,科舉制被后世沿用。有一定的進步性,但到后期其弊端日益顯露(續(xù)上表)高考資源庫:安徽六安“六安王”墓考古發(fā)掘曾是200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根據文獻記載,六安西漢時為六安國封地,漢武帝封膠東康王少子慶為六安王,歷五代,王莽時絕。下圖為考古現場圖。你能從這一材料中得到哪些歷史信息?提示:西漢初推行封國制,漢武帝時推行“推恩令”。例1.“分封制—郡縣制—郡國并行制—行省制”,這種演變說明了()A.封建中央集權制度的地方建制逐漸完善B.中國古代一直在著力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C.高度集權的政治制度逐漸瓦解D.古代中國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漸完善解析:本題考查我國古代地方制度的演變。分封制不是封建社會的制度,故A項錯誤;B項地方制度解決的是地方與中央的矛盾;C項不是瓦解,而是完善;答案:D例2(2009·揚州模擬)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來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突出反映在①中央決策的民主化②任人唯賢的原則得以貫徹③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相互制約,提高了行政效率④使相權一分為三,加強了皇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理解三省六部制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組成部分,其本質是專制制度,所以①②錯誤。答案:D【能力遷移】1、“嚴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誡仍都需要,因為不講人情的選拔制原則——雖然它始于漢制——與滲透在儒家倫理中的家族和個人聯系背道而馳?!?《劍橋中國史》)材料所述的“選拔制”是()A.先秦的世襲制B.漢代的察舉制C.魏晉的九品中正制D.隋唐的科舉制解析:題干材料中“不講人情”說明此選拔制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據此可判斷。
答案:D2.(2009·廣東高考改編題)“封建社會”的概念是在近代引入中國的。右圖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題可能是()A.王位繼承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中央集權制度解析: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封建”在我國古代的內涵。題干已指出“封建”做為“封建社會”的概念是在近代,在古代“封建”即“封邦建國”,故選C。答案:C1、(2009·淄博模擬)“諸侯死后,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由郡縣統(tǒng)轄?!边@是漢代的()A.設置通判B.推恩令C.藩鎮(zhèn)割據D.行省制度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從材料中對諸侯王位繼承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其目的是削弱諸侯王的權力,以此達到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這和推恩令的內容相一致。答案:B2、(2009·南京模擬)中國古代時人評說:“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边@番評說反映了下列哪項人才選拔制度的弊端()A.九品中正制B.軍功爵制C.察舉制D.科舉制解析:本題考查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的“舉”、“察”和“孝廉”是解題的有效信息,據此可判斷。答案:C3.(2009·淄博模擬)余秋雨在《十萬進士》中認為,科舉制度選拔的“十萬進士”,“其中包括著一大批極為出色的、有著高度文化素養(yǎng)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專家”。這說明科舉制度()A.是行之有效的選官用人制度B.導致了“重文輕武”的現象C.已經成為束縛人們思想的工具D.有利于維護官僚隊伍的廉潔高效解析:材料探討的是科舉制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選拔人才這一積極作用。答案:A4、(2009·徐州模擬)秦漢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內閣和清朝軍機處的設置,反映了我國古代中央機構的官制改革中存在著一個一以貫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斷的改革B.強化君主集權是政治變革的主要內容C.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彌合君權與相權的矛盾是國家穩(wěn)定的基礎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fā)展趨勢中君主專制不斷加強這一特點。題干所給出的制度設置反映了相權不斷削弱,直至被廢除,而君主專制不斷強化。答案:B5.(2009·廣東高考改編題)君主專制在從秦到清不斷強化的過程中偶有特殊情況。能反映這一情況的是()A、戰(zhàn)國時期秦國以王為首,統(tǒng)一后秦王稱皇帝B.唐代決策、審議、執(zhí)行權分屬中書、門下、尚書三省C.明朝廢丞相,設內閣D.清初“軍國政事”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解析:A項皇帝稱呼的出現,是至高無上皇權的體現;B項相權一分為三,保證皇權的獨尊;C項直接廢除威脅皇權的丞相,加強了專制皇權;D項議政王大臣會議有決策權,威脅專制皇權。答案:D6.(2009·蘇州模擬)明史專家吳晗在《朱元璋》一書中曾這樣描述我國古代的君臣關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論道的說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從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本缄P系從坐到站再到跪,說明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的重要特點是()A.等級制度越加嚴格B.君臣關系越加緊張C.皇權不斷加強D.對地方控制越加規(guī)范解析:從上述材料的君臣關系看,大臣的地位越來越低,表明了皇權的不斷加強。答案:C皇帝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樞密院度支鹽鐵戶部中書門下參知政事軍政行政財政財政宋代:二府三司制相權再被分割2、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地方:文臣做知州;設通判監(jiān)視;財賦運中央-轉運使皇帝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樞密院度支鹽鐵戶部中書門下軍政行政財政財政宋代:二府三司制不參與政事不參與政事隋唐三省六部制歸入歸入四、元代:1、中央中書一省制(一)、宰相制度的廢除:1、原因:⑴根本上是加強君主專制的需要,在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中,君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⑵明太祖認為元朝的制度妨礙皇權的高度集中,會導致社會動蕩。⑶廢除行中書省后,地方權力集中到中央,宰相職權隨之擴大。(P16歷史縱橫)⑷宰相胡惟庸驕恣擅權,是其借口。2、目的:為了鞏固和穩(wěn)定封建統(tǒng)治,加強皇權。(二)、內閣的出現:(1)原因:不可無輔臣考點四、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皇帝中書省元代:中書一省制
相權的一次重要反彈影響?相權過重、威脅皇權政局動蕩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歸入歸入明代:親自掌管廢除丞相制度專制皇權發(fā)展到了高峰
殿閣大學士
內閣明太祖:位低權輕明成祖:位高權重地方:廢行中書省,設三司分管地方行政、軍政、和監(jiān)察?!竞献魈骄俊?:為什么明太祖要建立內閣?丞相廢除后,皇帝政務繁多,需要輔臣幫助處理國家事務。
(2).創(chuàng)立與發(fā)展:名稱職權特點明太祖設立殿閣大學僅備皇帝顧問兼協理奏章品秩較低,不參與明成祖設立內閣僅備皇帝顧問兼協理奏章參與軍國大事的商討地位漸上升明中后期可以草擬,對奏疏的處理地位變得更加重3、特點:(1)明朝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2)閣臣的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擬是否被采納最終還得取決于皇帝的批紅。4認識(明內閣與英內閣)
內閣是明代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只是對皇帝決策和處理國家政務起輔助作用,不可能對皇權起到專制的作用。與西方的內閣比較,西方內閣是權利民主的象征,總攬國家的行政權,并代表國家元首對議會負責的政體形式【合作探究】2:丞相與內閣的比較(1)相同點:職責都是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2)不同點:
①地位不同,丞相是國家法定的中央以及行政或決策機構的長官,而明朝內閣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待機構,不是法定的中央以及行政或決策機構。②職權不同,丞相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而明朝內閣只是咨詢機構。③對皇權作用不同:丞相在一定程度上對皇權形成制約;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閣臣職權大小,地位高低完全由皇帝隨意而定,不能對皇權起制約作用。【合作探究】3:P17學思之窗(1)同意。(歷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其權力主要有兩項,一是參謀最高決策權(決斷權在皇帝),一是總領最高行政權。因此,宰相參與國家決策并執(zhí)行,一方面起到輔佐皇帝治國的作用,另一方面對皇權又具有制約作用。)(2)利:對加強皇權,防止權臣專權有利。
弊:①造成皇權過于集中,在“人治”的封建時代,當皇帝無能或不理朝政時就會造成皇權旁落,出現宦官專權。②皇帝政務繁多,身心疲憊。(三)軍機處的設置——君主專制制度的頂峰【合作探究】4:清初為何要進一步加強皇權?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強君主專制?(1)原因:清初設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利凌駕與內閣六部之上,并制約了皇權。(2)措施:①康熙設南書房、中樞分權,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三足鼎立,最后集權與皇帝。②雍正設軍機處,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軍機處設立:①設立原因:②人員產生:③軍機處職能:④軍機處特點:⑤設立影響:起初用兵西北,防止泄露軍事機密而設置,實質是強化皇權軍機大臣品級不高,都由皇帝欽定跪受筆錄,擬寫召令,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員執(zhí)行機構簡單,有官無吏;品級不高,跪受筆錄;效率高、速度快、機密提高行政效率高;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鞏固,君主專制發(fā)展到頂峰我國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有何積極作用?①有利于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發(fā)展和鞏固;②有利于促進經濟發(fā)展和政治穩(wěn)定;③有利于民族融合和中華民族文化的發(fā)展。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專制主義(決策方式)中央集權(組織形式)概念經濟:自然經濟思想:法家思想經濟基礎思想來源功能:內----組織生產,鎮(zhèn)壓人民,調整矛盾外----抵御外患政治、經濟、軍事、法律、文化君主專制皇權至上核心發(fā)展過程形成于戰(zhàn)國確立于秦朝鞏固于西漢完善于隋唐發(fā)展于宋元空前強化于明清兩對矛盾手段加強皇權削弱相權中央集權地方分權趨勢
(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1、漢朝的察舉制(1)涵義:是一種由下而上推薦人才為官的制度。(2)目的:廣泛搜羅、管理人才(3)選拔的主要標準:孝、廉2、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1)涵義:是一種由品評官評定人才優(yōu)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劃分人才優(yōu)劣的九個等級,中正,是品評官,負責評定人才等級,由世家大族擔任。(2)選拔標準:門第聲望。(3)弊端:世家大族子弟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學,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難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4)衰落:隨著世家大族的沒落,依靠門第選官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xù)下去。3、科舉制的發(fā)展。(1)涵義: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的制度。(2)發(fā)展演變:
隋煬帝時,政府開始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繼承并完善了科舉制。(3)意義(積極作用)①它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系起來.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②科舉取仕,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③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選賢任能的公平競爭。這一制度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4、弊端(消極作用):
①明清實行八股取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②八股取土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的發(fā)展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③清末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fā)展,是導致中國近代自然科學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④科舉制度不利于人才創(chuàng)新,更不利于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
經驗教訓:
①人才是國家的寶貴財富;②完善考試制度,有利于人才選拔;③要用德才兼?zhèn)?,敢言直諫者;④任人唯親,姑息養(yǎng)奸則危害嚴重;⑤我們要樹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觀念。1.黃宗羲說:“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罷丞相始也?!痹撜擖c實際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A.不可能產生明君賢吏B。容易形成極端君主專制C.宰相對皇權有一定制約作用D.政治腐敗傾向更加嚴重
答案:C
名校名題模擬:2.“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軍事興,始設軍機房,領以親王、大臣,予銀印,印藏內奏事太監(jiān)處,有事請而用之?!边@段材料表明軍機處()①因軍事需要而設置②降低了行政效率③參與國事決策④由皇帝的親信組成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C【名校名題】1.根據材料,回答
:體現的制度或機構制度或機構的主要特點歷史影響材料一分封制政權與族權相結合(或“國”與“家”緊密結合、王權與血緣關系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統(tǒng)一開拓了疆域,鞏固了周王統(tǒng)治秦朝政府的組織體現的制度或機構制度或機構的主要特點歷史影響材料二地方:郡縣制隸屬中央,地方長官由皇帝任命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tǒng)一,開創(chuàng)了中央政權管理地方的新模式,影響深遠材料三:唐初每事先經由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者再下中書,中書付門下?;蛴形串?,則門下繳駁,又上中書,中書又將上,得者再下中書,中書又下門下。若事可行,門下即下尚書省。尚書省只主書填“奉行”而已。——《朱子語類》體現的制度或機構制度或機構的主要特點歷史影響材料三三省六部制三省互相牽制,互為補充,分工明確
分割了相權,加強了皇權,提高了辦事效率材料四:遼寧省檔案館的工作人員在整理檔案時,意外發(fā)現了一份很多學者都未見過的“廷寄”。“廷寄”就是皇帝寫給大臣的密信,系用牛皮紙封制,兩行漂亮的繁體楷書書寫在信封兩側:“署理軍機處封寄,候補侍郎廷開拆?!斌w現的制度或機構制度或機構的主要特點歷史影響材料四軍機處辦事效率高,辦事機密,直接聽命于皇帝
標志著專制皇權高度發(fā)展(2)概括以上四則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演進趨勢。(3)根據表格要求和所填內容,為表格設計一個標題。(要求:標題盡可能簡約、準確,反映中心問題)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不斷強化;中央機構分化事權,強化皇(王)權。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簡表。1.古代中國的官衙機構、官職名號各有淵源?!按淌贰庇小笆〔熘螤睿碲炷芊?,斷治冤獄”之意,“行省”以“行中書省”得名,巡撫則以“巡行天下,撫軍按民”而名。從名稱來源看,“行省”是()A.中央的派出機構 B.皇帝的秘書機構C.地方的自治機構 D.朝廷的朝貢藩屬
答案:A名校名題模擬:2.某地洪水為患,消息上報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盡速搶修潰決的堤防,勿使水患繼續(xù)擴大;另一方面責成戶部盡速調度糧食,運往災區(qū),賑濟災民。幕僚根據皇帝之意,寫成詔書,經皇帝確認無誤后,直接送至工部、戶部等部門執(zhí)行。這種制度最可能出現在()A.秦漢B.隋唐C.宋元D.明清答案:D3.錢穆在《國史新論》中寫道“自經此項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會,窮苦子弟,棲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躍登上第。”材料中所說的這項制度指的是()A.世官制B.察舉制C.九品中正制D.科舉制
答案:D4.“凡厥衣冠(冠族華胄),莫非二品;自此以還,遂成卑庶”(《宋書?恩幸傳序》)材料反映的選官制度()A.是漢朝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B.擴大了官吏人才來源C.門第出身決定官品大小D.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
答案:C5.“(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統(tǒng)以來……夫外之郡縣,其朝廷遠者,則鎮(zhèn)之以行中書省??たh又遠于省,若有邊徼之事者,則置宣慰司以達之?!睂Υ瞬牧侠斫庹_的是()A.行省是元朝管轄邊疆的唯一機構B.中央政府加強了對地方的有效管理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機關,擁有軍政大權D.行省轄區(qū)廣闊,發(fā)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答案:B6.(浙江寧波2010屆期末試卷)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材料一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對中國社會影響廣泛而深遠。對官員服飾有明確的規(guī)定,據《明史·輿服志》載“皇帝常服:……袍黃,盤領,窄袖,前后及兩肩各織金盤龍一。……天順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龍、飛魚……并玄、黃、紫諸色。違例奏請蟒衣、飛魚衣服者……治以重罪?!辈牧隙鞔奈涔賳T常服主要標識等差表(趙連賞《明清官員的補服》)品序文官武官帶飾一仙鶴獅子玉二錦雞獅子花犀三孔雀虎豹金钑花四云雁虎豹帶飾五白鷴熊羆銀钑花六鷺鷥彪素銀七鸂鶒彪素銀八黃鸝犀牛烏角九鵪鶉海馬烏角材料三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從其產生之日起,其組織機構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統(tǒng)的性質,其職能就具有維護、推動、發(fā)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統(tǒng)國家的歷史任務。如果這一制度被削弱,此國家準出問題。傳統(tǒng)農業(yè)對水利有著更多的依賴,從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黃河,無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是靠一家一戶的小農無法實現的……秦憑借從中央到地方較為完善的統(tǒng)治機構,做到了“書同文”。文字統(tǒng)一對形成共同的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對中國的民族融合、國家統(tǒng)一、疆域拓展、歷史延續(xù),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浴而P凰網》
請回答:(1)秦朝開創(chuàng)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內容?(3分)該制度的理論基礎是什么?(1分)皇帝制度、中央設三公九卿制度(或中央機構)、地方行郡縣制度。(3分)法家思想。(1分)(2)從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說明君和臣、臣和臣之間衣著和配飾有何不同?這種不同反映的實質問題是什么?(5分)
皇帝服飾的顏色、樣式和飾物均為獨享;文武官員的官服有別(文官飾物為飛禽,武官飾物為走獸);不同等級官員的官服有不同的規(guī)定。(3分)反映了封建君主專制和嚴格的等級制度。(2分)
(3)依據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權制度對推動中華民族發(fā)展的作用。(6分)作用:奠定了中國古代多民族大一統(tǒng)國家的基礎,有利于國家的統(tǒng)一;集中人力物力進行大規(guī)模的經濟建設,有利于農耕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利于各地區(qū)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華文明的延續(xù)。(6分)7.(江蘇南通2010屆高三年級期中調研抽測)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專制制度后,歷代王朝都設置宰相作為皇帝的助手,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處理全國政務。《新唐書》記載:“宰相之職,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任重矣?!辈牧隙鞔笞嬲J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鑒秦設相之患,相從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國君者,其故在擅專威福。”
材料三廢丞相后與丞相地位近似官職的基本職權情況表:
請回答:(1)在君權與相權關系的處理上,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分別采取了怎樣的措施?(3分)
秦始皇設御史大夫牽制丞相;漢武帝設置侍中、尚書令參與軍國大事,剝奪了宰相的決策權;唐太宗規(guī)定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權一分為三。(3分)職位基本職權明中葉后內閣首輔擁有票擬權,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經常受到挑戰(zhàn)清朝雍正年間以后軍機大臣承旨擬寫傳達皇帝旨意(2)根據處理二,分析明太祖廢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明太祖認為秦朝以來宰相的擅專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統(tǒng)治。(2分)(3)當時也有人稱內閣首輔和軍機大臣為宰相,這種稱呼是否有實質意義?為什么?(5分)
沒有。(1分)內閣屬于皇帝的顧問內侍機構,內閣首輔不是法定中央一級行政或決策機構的長官,其權限大小取決于皇帝;(1分)軍機處是皇帝諭旨的傳達機構,軍機大臣完全聽命于皇帝。(1分)內閣首輔和軍機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權力,不能對皇權形成制約,所以不是實質意義上的宰相。(2分)宗法制對我國社會有什么深遠的影響?探究思路和方向:1.“尊宗敬祖”、“認祖歸宗”等現象2.傳宗接代、重男輕女的思想3.任人唯親、唯上是從的作風4.干部職務終身制問題探究4公祭黃帝陵名校名題模擬:1.康熙帝臨終前用“立遺詔”的方法解決皇帝繼承問題,后來傳位于第四子胤禎(即后來的雍正帝)??滴踹@種做法明顯破壞了中國古代的()A.世官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襲制答案:C2.周初,周公封兒子伯禽于魯,要他“大啟爾宇,為周室輔”。唐睿宗時,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jié)度使。節(jié)度使賀拔延嗣不同于諸侯伯禽的地方是()A.與天子是否有宗法關系B.所在地后來是否可能發(fā)展為割據勢力C.是否擁有轄區(qū)內的全權D.其職位設置的目的是否為拱衛(wèi)中央
答案:A3.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中學歷史教材《新理論中國歷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統(tǒng)治地位,諸侯必須服從天子的命令”。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們現行歷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B.封建制度 C.君主專制制度 D.中央集權制度
答案:A4.閱讀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諸侯國分布表,從中得出的正確信息有()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②同姓諸侯分布在經濟富庶地區(qū)③分封制擴大了西周的統(tǒng)治疆域④分封制導致諸侯割據混戰(zhàn)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B諸侯國與王室關系地理位置晉姬姓貴族山西衛(wèi)姬姓貴族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魯姬姓貴族山東南部齊功臣山東北部一帶燕姬姓貴族河北北部和遼寧南部
5.在閱讀歷史文獻時,常常會遇到這樣一種現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長輩及尊崇的人名時,每每避而不用該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筆等方法代替。這種現象就是避諱。下列有關避諱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廚師崗位試用期間勞動協議樣本
- 借用導游合同范本
- 齊齊哈爾大學《輪滑》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齊齊哈爾大學《電子工藝》2022-2023學年期末試卷
- 分包協議合同范本
- 皮草購貨合同范本
- 《陽光心理健康人生》發(fā)言稿
- 終止承攬合同范本
- 2024年男士護膚品行業(yè)現狀分析:男士護膚品中國市場的年增長率約為12%
- 出車位特許經營協議:2024樣本
- 清淡的晚餐(課件)六年級上冊勞動北京版
- 婦科內分泌疾病診斷與治療考核試卷
- 城鎮(zhèn)雨污分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19 海濱小城》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及反思
- 公司數據安全與保護管理制度
- 廣西特種作業(yè)實際操作考評手冊(試行)-低壓電工作業(yè)考評分冊
- 超聲技能操作評分表
- 順產一病一品
- 《分子和原子》參考課件
- 河南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高教版)第一單元測試題含答案
- 設備維修保養(yǎng)人員專業(yè)素質培養(yǎng)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