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深度解析云計算一種引發(fā)商業(yè)模式變革的變量
8月18號,百度技術創(chuàng)新大會上,百度雙李(CEO李彥宏和CTO李一男)高調推出“全新的學術理念”——框計算。百度將“框計算”與“云計算”并列為兩種不同學派的技術理念。在百度網站上,對于二者的區(qū)別,闡述如下:“框計算”和“云計算”代表兩種不同的學派。云計算強調后臺資源的整合,為客戶提供低成本的IT基礎設施的配置;而框計算則強調前端用戶需求的研究和響應,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互聯網服務??蛴嬎憷砟畹奶岢?,革命性地完善了中國互聯網科學的理論體系;框計算所包含的各種創(chuàng)新技術,使得中國信息產業(yè)在自主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并將帶動整個IT產業(yè)的技術進步。兩位李先生基本是把“框計算”抬到了“紫禁城巔”的高度。繼續(xù)瀏覽“框計算”的技術架構,簡單地說就是通過新型計算技術,讓供給匹配需求。百度提及的四項技術分別是:語義分析,行為分析,智能人機交互和海量計算?!白尮┙o匹配需求”基本上是打交易行為誕生的那一天,人類社會天然存在的需求。而通過新型計算技術來實現匹配的暢想,此前也有形形色色的公司表達過。最近的最炫的一個例子則是WolframAlpha網站。之所以目前都沒實現真正的“心想事成”,這其中的關鍵是在于,數據清洗能力,新型的建模能力(包括百度提及的語義分析等)和更快的計算速度,還不夠成熟。那么百度要宣稱“框計算”是“革命性的”,是“突破性的”,那么兩位李先生應該說明或者展示一下百度在數據清洗、建模能力和更快的計算速度上的高人一等。很可惜,沒聽到這方面的真知灼見。在我看來,如果沒有“云計算”就無法實現真正意義“框計算”——一個能讓你心想事成的“框”。從這個角度說,我認為百度技術創(chuàng)新大會犯的錯誤是在于,它所展示的是一種美好的愿望,而非成熟的實現愿望的手段——如何處理海量存儲,如何在海量信息中進行數據萃取,如何建立模型讓電腦突破“0”和“1”的格式化思維,來理解更多非格式化數據?在百度提出“框計算”前,我們一直在關注“云計算”,試圖弄明白它到底是不是僅僅只是一個時髦的IT概念。從2007年至今,我們覺得有必要,梳理一下“云計算”和它的“傳聞”,以及它在引發(fā)的一些變化。我們認為,與其將云計算視為一種技術,不如將它視為一種引發(fā)商業(yè)模式變革的變量。正如瓦特蒸汽機伴生的是“世界能源緊缺”這一潛臺詞;信息革命伴生的則是另一種緊缺——IT資源的緊缺。云計算則是這種緊缺的產物,或者說是一種解決方案。正如外部的環(huán)保要求改變商業(yè)行為,IT資源的緊缺很快也會影響我們的生意,所以,我們需要了解云計算以及它所改變的思維模式。(黃晨霞)生意場的“云”式唱腔采訪:徐丹張?zhí)扉熥模盒斓?004年,姚宏宇曾向美國雅虎的高層提出,雅虎處理海量數據的平臺,完全可以商業(yè)化,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給其他公司使用。但提議很快被否:這不是雅虎的商業(yè)模式,不符合公司的發(fā)展方向。姚此時已在雅虎工作近十年,曾經負責雅虎財經的整個IT架構,后到雅虎研究院任職。與此同時,亞馬遜正“被迫無奈”地向外界出租一些“計算資源”。為了應對圣誕的圖書銷售旺潮,亞馬遜一下購買了大量的服務器、帶寬等,旺季過去,自然閑置了。于是想了個辦法,讓IT資源,像水和電一樣,流到了需要的個人開發(fā)者、程序員和中小企業(yè)那里去。三年后,姚宏宇回到中國,創(chuàng)辦了友友系統,繼續(xù)他的海量數據處理解決方案研究,并開始兜售他的中間件產品,目前已經有兩家央企的訂單,一個訂單據說一年能有百萬級的收入。當然,友友還是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公司,靜悄悄地伏在北京上地的創(chuàng)業(yè)孵化園。而亞馬遜當年的無奈之舉,已然成為年收入約5億美金的大生意,更是一舉成為最具想象空間的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大小各異,這兩家公司有一點卻是共通的,他們如今都有一個大光環(huán)——云計算——一個由Google公司提出來的新名詞?!癕IT(麻省理工大學)的周邊,這兩年已經冒出數千家大大小小的云計算創(chuàng)業(yè)公司,硅谷則更多?!敝旖f,她是IBM大中華區(qū)云計算中心的項目總監(jiān)。不過她并不驚訝于這么多的“雨后春筍”,因為身在IBM——這個最會“賣”新概念的公司,她比誰都知道,這的確是個大商機。事實上,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無論是IT界的大佬,還是新冒出的“菜鳥”,都在為“云計算”做著注腳,并擁有各自的“云”式唱腔。喧囂兩年余。撥云見日那么,“云”是什么?是虛擬化技術?是分布式計算?是SAAS(軟件即服務)?答案應該是:都是,也都不是。Google高級軟件工程師克里斯托夫·比希利亞(相關閱讀:云計算是如何演化的?)在Google內部耕耘的是更大的存儲能力和更快的檢索速度,從這個角度看,“云”確實是通過虛擬化技術,Mapreduce等軟件技術所形成的物理意義上的計算集群。在“云”之前,還有網格計算等其它名詞,也是致力于此。甚至可以說,“云”是某種升級了的“網格計算”,它整合了已經存在的技術,包括虛擬化,分布式計算,web2.0技術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暧钊绱烁爬ㄔ朴嬎愕挠蓙恚簭淖钤绲拇笮陀嬎銠C,到個人處理的小PC,和各企業(yè)封閉的數據中心,再到虛擬的大型網絡計算機。在云計算中,動態(tài)分享的計算資源被虛擬化,并作為一種服務模式被訪問使用。這意味著無論個人的終端,還是企業(yè)的終端,都可以無需再購買服務器、存儲等硬件設備,而可以交于提供“云”的服務商,按需索取。IBM軟件集團Rational總經理DanielSabbah認為,“按需索取”才是“云”的重大意義所在,他認為“云”改變了思維方式。“云的解決方案就是讓我們隨時隨地能夠以任何一種技術來獲取解決方案,任何基于網絡服務的內容都可以是以云的概念來做。過去人們對技術特別的著迷,現在變得特別務實,關注技術給我們帶來哪些東西。”DanielSabbah所指出的正是一種可能性,一種可以帶來新生意的可能性,一種也可能毀掉你的生意的可能性。2009年,IBM談成了全球第一單“企業(yè)云”的生意,在中國,中化集團。彭勁松是中化集團的CIO,他服務的這家大型國企需要升級公司的ERP系統。作為CIO,他要保證的是,在升級的過程,原有ERP系統不能中斷。這往往意味著要購買更多的服務器等硬件來調試升級,升級完后,新購硬件設備可能面臨閑置和浪費。在IBM的建議下,中化考慮建立一朵企業(yè)云。這主要是利用IBM的軟件和技術,使中化全球的數據中心虛擬化,整合閑余的CPU、存儲等資源,形成企業(yè)內部的“云”,來為新的ERP系統升級提供“IT資源”。“具體的成本降低比較難計算。但我們除了做云計算,投入了一些人力物力、買了一些服務、軟件許可外,基本上沒有什么投入了。這和跑ERP的硬件投入成本,不可同日而語?!敝谢瘓FCIO彭勁松如此解釋云計算的收益。有了樣本,生意便接踵而來,朱近之表示,“中化之后,陸續(xù)簽約了不少公司,每個行業(yè)都有代表,已經有十多家。”IBM的“企業(yè)云”顯然已逐漸上道。而IBM應對的方式,首先便體現在了組織架構上。2009年2月,在原有的軟件、硬件、服務三大事業(yè)部外,IBM新成立了“云計算”事業(yè)部。這并不是個完全獨立的個體,在接觸新客戶時,云計算事業(yè)部除了派出銷售,還會有咨詢師從行業(yè)和商業(yè)的角度看客戶究竟需要什么,同時又有架構師來分析整個企業(yè)所需的IT架構,然后把合適的硬件、軟件、服務產品填充進去,再尋找別的事業(yè)部的配合。對于IBM而言,“云”是雙刃劍。一方面,IBM又多了一個咨詢項目可以賣,另一方面,如果越來越多的公司或機構購買的只是云計算服務,那么IBM的服務器的整體銷量,從長期看,是會下降的。云蒸霞蔚較之IBM、HP、微軟們的“云”轉換,Salesforce已然云蒸霞蔚。最新公布的Salesforce第二季度的財報顯示,這家最早終結盒裝軟件和軟件許可售賣的公司,第二季度收入為3.1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單季度客戶就新增3900名,客戶總數為63200,較去年同期增長32%。更可喜的是利潤,運營利潤率為9.3%,去年同期為6.1%——SAAS往往有著規(guī)模效應,客戶越多,現有硬件、軟件的利用率便越高,邊際成本反而降低。而最早只提供CRM軟件服務的Salesforce,顯然已經不滿足歐美市場和單一的CRM客戶關系管理軟件提供。7月,Salesforce平臺智能部總監(jiān)PeterCoffee便來到中國,開始在一眾媒體前“剖析”Salesforce和云計算,這是他第一次來北京。除了傳統的由Salesforce提供的SAAS服務,他更是大力介紹2007年后新推出的平臺。這是個開放的,提供給ISV(獨立軟件開發(fā)者)的平臺,Salesforce提供開發(fā)的IT資源和一些程序模塊,而ISV則可以提供多樣的應用軟件服務,并確定自己的價格。之所以帶來北京,Peter顯然有著“理論依據”:“Gartner做了一些調查,他們的研究顯示在亞太地區(qū)的‘云計算’的發(fā)展和增長速率復合年增長率高達60%到80%,而這個數字在其他地方只有20%-30%?!辈贿^事實上,除了全球統一采購權的外企,在中國延續(xù)使用Salesforce的服務,本土企業(yè)亦越來越多。IT已經無處不在,這便意味著,或許每一家企業(yè)和個人都將會和“云”扯上點關系。事實上,對于個人來說,“云”早已在身邊,譬如很多人已經逐步放棄要授權費的office辦公軟件,而使用免費的Google的Docs,這是在線的文檔編輯軟件,并且無需再占用你的硬盤。當然,谷歌的做事方式一向是“免費”,繁榮整個互聯網,然后售賣廣告,才是它的核心商業(yè)模式。這難免讓微軟左右為難,它也向云轉,譬如在2007年推出微軟OfficeLive,但這僅可以讓Office軟件的用戶把文檔直接存放到網絡空間中,并不能夠在網上進行修改編輯。當然,微軟的CEO鮑爾默也多次提到要“軟件服務化”,但這對習慣了一次性“賣”軟件盒的微軟來說,并不是容易的事。不過,剛剛過去的7月,微軟亦公布了自己的Azure云計算操作系統計劃。這相當于把微軟能提供的開放的服務整合在了一起,包括數據庫存儲、計算等,使用Azure系統進行計算每小時價格為0.12美元,使用存儲服務每月每Gb價格為0.15美元,計劃11月商用。通過幫客戶建立“云環(huán)境”而在云趨勢中分得一杯羹的IBM,或許也意識到云所帶來的業(yè)務消長,它正在醞釀不同的“云”平臺。譬如在香港,IBM還提供旗下在線會議、協同合作等功能的軟件品牌Lotus的SAAS服務;以Rational為例,它在建立一個用于軟件測試的“云平臺”,計劃于2010年商用,平臺上將采用租賃、分期付款等多種收費模式。無論如何,“云”是越來越繁榮了。而產業(yè)鏈條亦越來越清晰,從提供硬件、軟件和基礎架構服務的IT公司,譬如IBM,惠普,到“云”平臺提供者,包括谷歌、微軟、亞馬遜等,再到應用軟件平臺,如Salesforce,中國的八百客等。新的環(huán)節(jié)和商業(yè)機會亦出現,譬如無錫太湖云計算平臺服務公司,便是無錫市太湖新城科教產業(yè)園和IBM合資創(chuàng)辦的新企業(yè),為整個軟件園甚至無錫的公司,提供動態(tài)的IT資源和軟件服務。合資公司正在醞釀以“IT資源”換“股權”的方式,來孵化這些創(chuàng)業(yè)公司。在朱近之看來,未來的企業(yè),可以分為兩類:提供“云”,或者享用“云”,如此而已。如果你把它當作一種商業(yè)模式看,你會發(fā)現,“云”更像是一種母體延伸,一種嵌入式共生,一種服務為上的商業(yè)理念。而這,是可以拋開IT而深研的。云計算是如何演化的?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徐丹IBM大中華區(qū)云計算中心的項目總監(jiān)朱近之記得很清楚,2006年12月26日,一個冬日,她隨著IBM公司的董事長兼CEO彭明盛,拜訪了Google的CEO施密特和十幾名工程師。那會,她還在IBM全球高性能解決方案團隊工作?!爱敃r他們提到,硅谷的IT公司都有一個痛點,就是數據中心已經大到了無可復加的地步,難以負載,怎么解決?他們在白板上寫寫畫畫,討論到了云計算。其實‘云’的詞很早就有了,不過是學院派的討論,那時你Google一下,搜不到幾條?!敝旖f。在白板上寫寫畫畫的,正是Google公司27歲的高級軟件工程師克里斯托夫·比希利亞和他的同事。為了讓搜索引擎檢索答案或指令的速度變得更快,Google的工程師嘗試將計算機形成集群,進而能更快地處理浩如煙海的數據,2006年內,Google內部將這種集群稱為“云”。Google工程師們遇到的問題是,如何大幅度提高數據處理速度,讓“云”能夠超越任何小規(guī)模的計算機集群。比希利亞想到的方法是,讓大多數美國高校都介入到Google云的開發(fā)中。那么,它就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Google的項目,隨即受到高校的追捧。這不難理解,畢竟,當時的世界,已經開始不堪海量數據的重負。你眼睜睜地看著你的電腦硬盤,從100M,升到了10G,50G,100G,現在,你需要更大的移動硬盤,譬如1TB甚至更多。可想而知,企業(yè)級的數據存儲和處理需求則更高。當你發(fā)現有一種解決方案或許可以緩解這種壓力,你又怎能不趨之若鶩?彭明盛也禁不住好奇。比希利亞們的講述,隨即令彭明盛與施密特決定在“云”上的合作,首先從教育領域開始。此后不久,許多公司宣稱他們已經或者正在實踐“云計算”,開始做起“云端”買賣。其中典型的有:亞馬遜和Salesforce公司。2008年,亞馬遜的CEO杰夫·貝佐斯表明:亞馬遜提供“云式服務”。事實上,早在此之前,亞馬遜就出租其富余的計算能力,以此獲得收入。只是當時,沒有人稱之為“云服務”。較之貝佐斯的無心插柳,Salesforce的創(chuàng)始人貝尼奧夫,或許可以視為“云”的先行者。早在1999年,貝尼奧夫就大聲宣布自己要成為“軟件終結者”。盡管他在軟件行業(yè)工作了整整25年,還是中學生的時候,就為蘋果編寫過一個游戲系統,還賣了個好價錢。在他的辦公室,禁煙標志“NoSmoking”變成了“NoSoftware”(禁止軟件),一個紅圈加斜杠。公司的電話號碼是1-800-NoSoftware。Salesforce以“即買即用”的服務模式,顛覆了傳統軟件銷售方法論。你不需要通過購買軟件許可證,安裝、實施,才可以建立起你的CRM系統。你只需要一個賬戶,就可以像訪問網頁一樣,訪問你在Salesforce上運行的CRM系統。準確地說,這是SAAS,而非“云”。不過要保證Salesforce能夠持續(xù)地、穩(wěn)定地為遍布全球的客戶提供在線的CRM服務,Salesforce需要的則是規(guī)模龐大的,運行穩(wěn)定的后臺。換言之,Salesforce有且必須有自己的“云”。因此,在“云”概念出來之后,Salesforce迅速宣稱自己是第一家提供云產品的公司。再往后,像IBM、HP等傳統IT軟硬件巨頭,則開始銷售“云產品”——并非說他們開發(fā)出某種單機具有“云計算”的能力,而是他們開始幫一些機構或者公司搭建云計算,通過這種方式銷售傳統的軟硬件,當然產品是會有些微調。而如今,只要你想的出名字的IT大小公司,無一不騰“云”?!霸啤鄙巷w“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徐丹2005年,吳益民還不知道SAAS(軟件即服務),更沒有聽說過云計算。只是當時,他創(chuàng)辦4年的訊鳥軟件公司,開始遇到瓶頸。訊鳥軟件一開始的業(yè)務,便是提供軟件和設備,幫企業(yè)建立呼叫中心,最早的客戶包括藝龍、中國人壽、山西聯通等。但慢慢地,他發(fā)現這是個紅海,“大客戶一方面很復雜,銷售周期特別長,可能一兩年,甚至三年才能生成一個銷售合同,另一方面,需求并不多,譬如四大行,就那么幾家?!倍偁幰嗍旨ち遥▉喢纴?AVAYA)、朗訊、華為等都在提供類似產品和服務,和這些強勢的大企業(yè)比,訊鳥很難占優(yōu)勢。不過這一年,轉機悄悄到來。訊鳥服務了一個大客戶:阿里巴巴。當時阿里巴巴已經有6000個席位的需求。阿里巴巴的生意做得如此之大讓吳益民感到驚訝。但更讓他驚訝的是,阿里巴巴的客戶是幾十萬的中小企業(yè),它們有的甚至連自己的網站都沒有。事實上,中小企業(yè)不是沒有呼叫中心的需求,尤其是當此前定位為成本中心的呼叫中心,越發(fā)成為主動營銷的利潤中心時。但那時候,如果做中小企業(yè),對賣軟件的訊鳥來說,做多,只能虧多?!八麄冃枰氖切阅鼙容^好,價格又比較便宜的產品。即使設備價格降的比較低,軟件簡化,但服務成本還是很高。中小企業(yè)在全國各地,甚至小縣城,他花了幾萬元買了你的設備和軟件,我們技術人員安裝和調試的差旅費便很高了,后面的維護成本更高?!眳且婷袼悴贿^這筆帳來,但這樣一個“長尾”市場,卻實在太誘人了。2004年開始火熱的Skype,給了他啟示?!爱敃r通訊業(yè)有國際標準,但skype是私有協議,那么通過這種私有協議,互聯網上跑‘呼叫中心’也是可以接受的。”于是,埋頭兩年多,2007年底,訊鳥推出了SAAS模式的在線呼叫中心軟件——啟通寶??蛻魺o需再安裝整套軟件,購買硬件設備,自建呼叫中心,只需根據自己所需的席位、時間等,在訊鳥購買“服務”。這樣的即用即付,以月為單位,任何一個客戶在使用前,都不用再大動干戈地購買軟硬件,然后安裝調試,成本也低了許多。而對訊鳥來說,“共享”便成了盈利的“秘密”。換個詞語,可以說是“規(guī)模效應”。對于單一企業(yè)來說,設備不會時時刻刻使用,它的交換機、軟件的利用率可能連10%都不到。而每個企業(yè)的類型不同,呼叫中心的時間其實也是可以分段,波峰波谷填補。當然,“規(guī)模效應”的前提是,有較多的企業(yè)使用服務,現在使用訊鳥SAAS服務的有一千多家企業(yè),整個平臺利用率可以達到50%左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2099.31-2025家用和類似用途插頭插座第31部分:裝有USB電源的插座的特殊要求
- 材料力學與智能材料性能應用拓展研究開發(fā)創(chuàng)新應用重點基礎知識點
- 消防中控室火災應急預案(3篇)
- 地鐵火災應急預案研究(3篇)
- 追求卓越與平凡的2024年高考作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VB考試嚴選試題及答案全貌
- 行政管理考試典型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木工廠火災應急預案(3篇)
- 2025年社會變遷與風險管理策略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科學發(fā)展現狀試題及答案
-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第18課《井岡翠竹》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 針刺傷預防與處理-2024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
- 基裝合同范例版
- 永久性租房合同(2篇)
- 外賣員交通安全課件
- 車輛火災應急處理方法
- 兒童繪本故事《螞蟻搬家》
- 《全氟己酮滅火系統技術規(guī)范》
- 2025年安徽合肥東部新中心建設投資限公司招聘8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水循環(huán)課件完整版本
- 2024年公司政工專業(yè)技術工作總結樣本(4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