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廣東版生物高考第二輪復習-專題15 生物的進化 (一)_第1頁
2023廣東版生物高考第二輪復習-專題15 生物的進化 (一)_第2頁
2023廣東版生物高考第二輪復習-專題15 生物的進化 (一)_第3頁
2023廣東版生物高考第二輪復習-專題15 生物的進化 (一)_第4頁
2023廣東版生物高考第二輪復習-專題15 生物的進化 (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廣東版生物高考第二輪復習

專題15生物的進化

高頻考點

考點1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該考點基礎層級訓練的內容主要圍繞著自然選擇展開,重難層級的訓練內容主要是相關實例的原理分

析。

基礎

1.(2018浙江4月選考,14,2分)下列關于自然選擇的敘述,錯誤的是()

A.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重要動力

B.自然選擇加速了種群生殖隔離的進程

C.自然選擇獲得的性狀都可以通過遺傳進行積累

D.自然選擇作用于對個體存活和繁殖有影響的變異性狀

答案C

2.(2021山東,4,2分)我國考古學家利用現(xiàn)代人的DNA序列設計并合成了一種類似磁鐵的“引子”,成

功將極其微量的古人類DNA從提取自土壤沉積物的多種生物的DNA中識別并分離出來,用于研究人類起

源及進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引子”的徹底水解產物有兩種

B.設計“引子”的DNA序列信息只能來自核DNA

C.設計“引子”前不需要知道古人類的DNA序列

D.土壤沉積物中的古人類雙鏈DNA可直接與“引子”結合從而被識別

答案C

重難

第1頁共17頁

3.(2021湖北,5,2分)自青霉素被發(fā)現(xiàn)以來,抗生素對疾病治療起了重要作用。目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

用已經引起人們的關注。下列關于抗生素使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作用機制不同的抗生素同時使用,可提高對疾病的治療效果

B.青霉素能直接殺死細菌,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C.畜牧業(yè)中為了防止牲畜生病可大量使用抗生素

D.定期服用抗生素可預防病菌引起的腸道疾病

答案A

4.(2021河北,6,2分)雄性健蠅的求偶方式有:①向雌蠅提供食物;②用絲縷簡單纏繞食物后送給雌

蠅;③把食物裹成絲球送給雌蠅;④僅送一個空絲球給雌蠅。以上四種方式都能求偶成功。下列敘述錯

誤的是()

A.求偶時提供食物給雌蠅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種適應性行為

B.④是一種儀式化行為,對縫蠅繁殖失去進化意義

C.③是雌蠅對雄蠅長期選擇的結果

D.④可能由③進化而來

答案B

5.(2021浙江1月選考,14,2分)選擇是生物進化的重要動力。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同一物種的個體差異不利于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

B.人工選擇可以培育新品種,自然選擇不能形成新物種

C.自然選擇保存適應環(huán)境的變異,人工選擇保留人類所需的變異

D.經自然選擇,同一物種的不同種群的基因庫發(fā)生相同的變化

答案C

第2頁共17頁

6.(2022梅州二模,11)很多植物在進化過程中會產生某些化學物質,用以抵御植食性動物的取食,如芥

子油昔就是十字花科植物產生的,芥子油首及其代謝產物對多數(shù)昆蟲都是有毒的,但卻能吸引菜粉蝶前

來產卵,其幼蟲(菜青蟲)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莖葉為食。由此無法推斷出()

A.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發(fā)生了協(xié)同進化

B.芥子油昔可以吸引菜青蟲的天敵前來捕食

C.菜青蟲能消除芥子油昔及其代謝產物的毒性

D.用芥子油昔人工誘殺雌性菜粉蝶,可降低種群出生率

答案B

7.(2022汕頭二模,9)落基山大角羊因公羊的彎曲大角而得名,母羊雖然也有角,但卻要短小許多。大個

子雄性大角羊是獵人心目中最理想的獵物,近幾十年來狩獵使落基山大角羊體型已經小了25%。下列有

關敘述,錯誤的是()

A.人類活動使落基山大角羊的進化速度加快

B.大角羊受環(huán)境影響而產生的變異可能是可遺傳的

C.大個子雄性大角羊在沒有人工選擇前具有生存斗爭優(yōu)勢

D.落基山大角羊的大小不影響同一生態(tài)系統(tǒng)內其他生物的進化

答案D

8.(2022肇慶二模,11)金魚是由普通的鯽魚演變而來的。在中國古代,人們把體色比較鮮艷,魚尾、魚鰭

以及魚眼比較大的鯽魚從原來的魚群中分離出來,單獨飼養(yǎng)并使其繁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具有觀賞價

值的金魚這一新品種。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鯽魚中出現(xiàn)體色鮮艷,魚尾、魚鰭及魚眼比較大的性狀可能是突變的結果

B.在人工選擇的作用下,鯽魚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了定向改變

C.鯽魚種群中存在的各種變異性狀為金魚的選育提供了原材料

第3頁共17頁

D.野生鯽魚和金魚雖然性狀出現(xiàn)差異,但二者的基因庫仍相同

答案D

考點2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

該考點基礎層級訓練的內容主要是基因頻率、物種形成、協(xié)同進化等基礎內容,重難和綜合層級的訓練

主要是用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闡述生物進化,同時結合遺傳規(guī)律、變異及育種等內容進行綜合考查。

基礎

1.(2022廣東,14,4分)白車軸草中有毒物質氫氟酸(HCN)的產生由H、h和D、d兩對等位基因決定,H

和D同時存在時,個體產HCN,能抵御草食動物的采食。圖示某地不同區(qū)域白車軸草種群中有毒個體比例,

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

W

Y

G

N

O

H

t

A.草食動物是白車軸草種群進化的選擇壓力

B,城市化進程會影響白車軸草種群的進化

C.與鄉(xiāng)村相比,市中心種群中h的基因頻率更高

D.基因重組會影響種群中H、D的基因頻率

答案D

2.(2021浙江6月選考,9,2分)現(xiàn)代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進化而來的,物種的進化體現(xiàn)在種群基因頻

率的改變。下列能引起基因頻率改變的因素是()

A.自然選擇B.基因重組C.隨機交配D.大的種群

答案A

第4頁共17頁

3.(2018江蘇,4,2分)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群體中近親繁殖可提高純合體的比例

B.有害突變不能成為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C.某種生物產生新基因并穩(wěn)定遺傳后,則形成了新物種

D.若沒有其他因素影響,一個隨機交配小群體的基因頻率在各代保持不變

答案A

4.(2022大灣區(qū)聯(lián)考,4)某海島上分趾海龜WW占25%,Ww占50%,連趾海龜ww占25%,在食物缺乏的環(huán)境

下,分趾海龜(WW、/)的個體數(shù)每年各減少20%,連趾海龜ww的個體數(shù)量保持穩(wěn)定,則一年后的基因頻

率約為()

A.47.1%B.29.4%C.50%D.52.9%

答案A

5.(2022茂名二模,10)信天翁生活在沿海地區(qū),以海洋魚類和沿岸軟體動物為食,其鼻孔處形成專門的

泌鹽結構。近年來,由于食物短缺,信天翁不得不遷徙到海水鹽濃度更高的高緯度地區(qū)。據(jù)此分析,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泌鹽結構變發(fā)達是信天翁新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B.環(huán)境的選擇作用使信天翁種群發(fā)生定向變異

C.信天翁的泌鹽結構會往更發(fā)達的方向進化

D.信天翁在進化過程中遺傳多樣性不發(fā)生改變

答案C

6.(2017江蘇,7,2分)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某物種僅存一個種群,該種群中每個個體均含有這個物種的全部基因

B.雖然亞洲與澳洲之間存在地理隔離,但兩洲人之間并沒有生殖隔離

C.無論是自然選擇還是人工選擇作用,都能使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

第5頁共17頁

D.古老地層中都是簡單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層中含有復雜生物的化石

答案A

重難

7.(2022海南,15,3分)匍匐雞是一種矮型雞,匍匐性狀基因(A)對野生性狀基因(a)為顯性,這對基因位

于常染色體上,且A基因純合時會導致胚胎死亡。某雞群中野生型個體占20%,匍匐型個體占80%,隨機

交配得到F.,件雌、雄個體隨機交配得到也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R中匍匐型個體的比例為12/25

B.與Fi相比,F::中A基因頻率較局

C.中野生型個體的比例為25/49

D.F::中a基因頻率為7/9

答案D

8.(2022惠州三模,10)某昆蟲(性別決定為ZW型)種群(看成一個遺傳平衡體系)中,其翅的顏色由一對

位于Z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B(灰色)和b(白色)控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真正的遺傳平衡群體并不存在,原因之一是基因突變可以自發(fā)產生

B.隨機取一對灰翅昆蟲雜交,后代一定不可能出現(xiàn)白翅

C.B/b基因的遺傳不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但表現(xiàn)伴性遺傳的特點

D.雌性群體中白翅個體占10%,則雄性群體中白翅個體也占10%

答案A

9.(2022韶關一模,7)由于廣譜抗生素(能夠抵抗大部分細菌的抗生素)的長期大量使用,出現(xiàn)了各種耐

藥菌株。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使用廣譜抗生素后細菌發(fā)生了定向變異

B.自然選擇使耐藥菌株的耐藥性變異得到了積累

第6頁共17頁

C.耐藥菌株耐藥性增強過程中相應基因的頻率不變

D.耐藥性是種群內個體間經過長期協(xié)同進化形成的

答案B

10.(2021湖南,8,2分)金魚系野生鯽魚經長期人工選育而成,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F(xiàn)有形

態(tài)多樣、品種繁多的金魚品系。自然狀態(tài)下,金魚能與野生鯽魚雜交產生可育后代。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金魚與野生鯽魚屬于同種

B.人工選擇使鯽魚發(fā)生變異,產生多種形態(tài)

C.鯽魚進化成金魚的過程中,有基因頻率的改變

D.人類的喜好影響了金魚的進化方向

答案B

11.(2021廣東,10,2分)孔雀魚雄魚的魚身具有艷麗的斑點,斑點數(shù)量多的雄魚有更多機會繁殖后代,但

也容易受到天敵的捕食。關于種群中雄魚的平均斑點數(shù)量,下列推測錯誤的是()

A.缺少天敵,斑點數(shù)量可能會增多

B.引入天敵,斑點數(shù)量可能會減少

C.天敵存在與否決定斑點數(shù)量相關基因的變異方向

D.自然環(huán)境中,斑點數(shù)量增減對雄魚既有利也有弊

答案C

12.(2020浙江7月選考,13,2分)下列關于遺傳漂變和自然選擇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遺傳漂變在大種群中更易發(fā)生

B.遺傳漂變能產生新的可遺傳變異

C.遺傳漂變和自然選擇不都是進化的因素

D.遺傳漂變和自然選擇均可打破遺傳平衡

第7頁共17頁

答案D

13.(2020浙江1月選考,9,2分)某海島上,因為經常有大風天氣,昆蟲中無翅的或翅特別發(fā)達的個體比

翅普通(中間型)的更易生存,長此以往形成了現(xiàn)在的無翅或翅特別發(fā)達的昆蟲類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昆蟲翅的變異是多方向且可遺傳的

B.昆蟲翅的全部基因構成了該種群的基因庫

C.大風在昆蟲翅的進化過程中起選擇作用

D.自然選擇使有利變異得到保留并逐漸積累

答案B

14.(2017海南,20,2分)遺傳學上的平衡種群是指在理想狀態(tài)下,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都不再改變的

大種群。某哺乳動物的平衡種群中,栗色甘口黑色毛由常染色體上的1對等位基因控制。下列敘述正確

的是()

A.多對黑色個體交配,每對的子代均為黑色,則說明黑色為顯性

B.觀察該種群,若新生的栗色個體多于黑色個體,則說明栗色為顯性

C.若該種群栗色與黑色個體的數(shù)目相等,則說明顯隱性基因頻率不等

D.選擇1對栗色個體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現(xiàn)為栗色,則說明栗色為隱性

答案C

15.(2021廣州一模,13)某地草地貪夜蛾(二倍體)幼蟲大量啃食植物的莖和葉,嚴重危害農作物。使用有

機磷殺蟲劑對其防治一段時間后,其抗藥性快速增強。研究發(fā)現(xiàn)其常染色體上抗性相關基因a可突變?yōu)?/p>

出、包。對該地草地貪夜蛾的基因型及比例進行調查,結果如表。

表草地貪夜蛾的基因型及比例

基因型aaaaiaa2@冏出&a2a2

第8頁共17頁

比例20182411522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aua;:的區(qū)別在于堿基的數(shù)目、排列順序不同

B.a、期的產生體現(xiàn)了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

C.該種群中出基因頻率分別為21.9%和51.9%

D.a、aua2的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

答案C

綜合

16.(2021湛江一模,12)油菜是我國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選育高含油量品種可有效提高產油量。如圖表

示某一品種的油菜,在選擇育種過程中含油量隨選擇代數(shù)的變化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含油量/%

151

61’02’03’04’05’0選擇代數(shù)

A.隨著選擇代數(shù)的增加,油菜含油量不斷升高

B.選擇育種改變了油菜的基因庫

C.選擇育種使高含油量基因的頻率增大

D.高含油量的油菜與低含油量的油菜之間產生了生殖隔離

答案D

17.(2021湖北,24,15分)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引起的疾病。瘧原蟲為單細胞生物,可在按蚊和人兩類

宿主中繁殖。我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治療瘧疾的青蒿素。隨著青蒿素類藥物廣泛應用,逐漸出現(xiàn)了對青蒿素

具有抗藥性的瘧原蟲。

為了研究瘧原蟲對青蒿素的抗藥性機制,將一種青蒿素敏感(S型)的瘧原蟲品種分成兩組:一組逐

漸增加青蒿素的濃度,連續(xù)培養(yǎng)若干代,獲得具有抗藥性(R型)的甲群體,另一組為乙群體(對照組)o對

第9頁共17頁

甲和乙兩群體進行基因組測序,發(fā)現(xiàn)在甲群體中發(fā)生的9個堿基突變在乙群體中均未發(fā)生,這些突變發(fā)

生在9個基因的編碼序列上,其中7個基因編碼的氨基酸序列發(fā)生了改變。

為確定7個突變基因與青蒿素抗藥性的關聯(lián)性,現(xiàn)從不同病人身上獲取若干瘧原蟲樣本,檢測瘧原

蟲對青蒿素的抗藥性(與存活率正相關)并測序,以S型瘧原蟲為對照,與對照的基因序列相同的設為野

生型“+”,不同的設為突變型。部分樣本的結果如表。

存活率基因基因基因基因基因基因基因

瘧原蟲

(%)1234567

對照0.04+++++++

10.2++++++-

23.8+++一++-

35.8+++--+-

423.1++++---

527.2++++---

627.3+++-+--

728.9+++----

831.3++++--一

958.0+++-+——

回答卜列問題:

(1)連續(xù)培養(yǎng)后瘧原蟲獲得抗藥性的原因是,堿基突變但氨基酸序列不發(fā)生改

變的原因是O

(2)7個基因中與抗藥性關聯(lián)度最高的是,判斷的依據(jù)是

(3)若青蒿素抗藥性關聯(lián)度最高的基因突變是導致瘧原蟲抗青蒿素的直接原因,利用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手

段,將該突變基因恢復為野生型,而不改變基因組中其他堿基序列。經這種基因改造后的瘧原蟲對青蒿

素的抗藥性表現(xiàn)為O

(4)根據(jù)生物學知識提出一條防控瘧疾的合理化建議:

第10頁共17頁

答案(1)青蒿素對瘧原蟲不同變異類型進行了選擇,存活的抗藥性個體通過繁殖使抗性變異逐代積

累并加強密碼子具有簡并性(2)基因7抗藥性突變的個體的基因7均發(fā)生了突變(3)敏感型

(4)做好個體防護,減少按蚊叮咬

易混易錯

易混生物進化與物種形成

L(2021福建,5,2分)物種甲和物種乙為二倍體植物。甲生活在陽光充足的懸崖頂,乙生活在懸崖底的

林蔭里。在某些山地坡度和緩的地方,甲和乙分別沿著斜坡向下和向上擴展,在斜坡上相遇并雜交產生

丙。若丙不能產生子代,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和乙仍然存在生殖隔離

B.甲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說明甲發(fā)生了進化

C.甲、乙向斜坡的擴展可能與環(huán)境變化有關

D.甲、乙、丙含有的基因共同構成一個種群的基因庫

答案1)

易混定向與不定向

2.(2021梅州一模,8)穩(wěn)定性選擇和單向性選擇是自然選擇中的兩種類型,前者是把種群中趨于極端的

變異個體淘汰,而保留中間型的個體,后者是在種群中保留趨于某個性狀中某一極端的個體,而淘汰另

一極端的個體。下列關于英國曼徹斯特地區(qū)受工業(yè)發(fā)展影響,樺尺蟾黑化現(xiàn)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工業(yè)污染導致樺尺蟾種群發(fā)生了黑色的定向變異

B.樺尺蟾變異的不定向性導致該種群朝著不同的方向進化

C.單向性選擇導致某基因頻率逐代增加,其等位基因頻率逐代下降

D.樺尺蟾黑化現(xiàn)象屬于自然選擇中的穩(wěn)定性選擇

答案C

第11頁共17頁

易錯協(xié)同進化

3.(2018海南,24,2分)甲、乙兩物種在某一地區(qū)共同生存了上百萬年,甲以乙為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乙的進化可能與該地區(qū)環(huán)境變化有關

B.物種乙的存在與進化會阻礙物種甲的進化

C.若甲是動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動物

D.甲基因型頻率改變可能引起乙基因頻率的改變

答案B

第12頁共17頁

易錯基因頻率計算

4.(2021深圳一模,20)基因A和a存在于X染色體上。在一個遺傳平衡群體中,雌性個體數(shù)量和雄性個

體數(shù)量相當。

(1)自然界中,X染色體上的A/a這對基因共組成種基因型。在一個遺傳平衡群體中,若雌性群

體中A基因頻率為p,自由交配的下一代中,XV個體占的比例為.

⑵果蠅灰體和黃體由X染色體上的基因(H/h)控制,現(xiàn)有灰體和黃體雌雄果蠅,雌性都為純合子,某同學

欲判斷灰體和黃體的顯隱性,選用雙親中的這些相對性狀進行雜交實驗。

①如果B群體只有一種表型,則為顯性性狀,親本組合是(基因型)。

②如果E群體中,雌性全部表現(xiàn)黃體,雄性全部表現(xiàn)灰體,則為顯性性狀。R黃體與灰體果蠅的

比例為.

答案(1)5(l-p)72(2)①宿表現(xiàn)出的性狀(母本性狀)X"X"XX"Y②黃體1:1

第13頁共17頁

情境應用

復雜情境

1.趨同進化(2022珠海質檢,12)月亮魚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唯一“全身恒溫”魚類。研究發(fā)現(xiàn)月亮魚基因組中

多個與肌肉發(fā)育、收縮以及逆流熱交換血管系統(tǒng)形成相關的基因發(fā)生特異性擴張,與氧化磷酸化、糖代

謝等過程相關的多個基因也發(fā)生適應性變化。這些適應性變化可能共同驅動了月亮魚恒溫性狀的發(fā)生

與維持。月亮魚是研究恒溫早期起源和不同恒溫物種趨同進化的理想對象(趨同進化是源自不同祖先的

生物,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演化出相似形態(tài)特征或構造的現(xiàn)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趨同進化過程中月亮魚的基因頻率發(fā)生了定向改變

B.“全身恒溫”是月亮魚與無機環(huán)境協(xié)同進化的結果

C.基因的適應性變化是相似生活方式引發(fā)的基因突變

D.漫長的趨同進化后不同生物的基因庫依然存在差異

答案C

2.人工選擇(2022廣東二模,10)我國馴化養(yǎng)豬的歷史雖已有幾千年,但我國本地豬的市場占有率已經由

20世紀的90%以上降至目前的2%左右。2020年我國進口豬種約3萬頭,與此同時,我國特有的90個地

方豬種中有虹橋豬、橫涇豬、岔路黑豬、碧湖豬等37個豬種處于瀕?;驕缃^等狀態(tài)。我省特有的地方

豬種有小耳花豬、大花白豬、粵東黑豬和藍塘豬4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野豬馴化成不同豬種的過程主要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B.外國豬種與我國地方豬種存在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

C.小耳花豬等優(yōu)良豬種培育過程中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

D.保護我國瀕臨滅絕的特有地方豬種的最有效措施是將其遷入動物園

答案C

復雜陌生情境

第14頁共17頁

3.染色體融合假說(2022佛山二模,7)從染色體數(shù)目看,人類有23對同源染色體,而黑猩猩有24對。生

物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2號染色體上基因排列與黑猩猩兩條染色體上相應基因模式幾乎完全匹配,并將黑

猩猩這兩條染色體編號為2A和2B,據(jù)此提出人類2號染色體可能由黑猩猩的2A和2B染色體融合而成,

稱為“融合假說”。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若融合假說成立,可以說明人類進化過程中發(fā)生了染色體變異

B.融合假說說明染色體變化是新物種形成的直接原因

C.人和黑猩猩的形態(tài)差異較大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D.DNA分子雜交技術能為融合假說提供證據(jù)

答案B

審題解題

1.(2021湖北,15,2分)某地區(qū)的小溪和池塘中生活著一種麗魚,該麗魚種群包含兩種類型的個體:一種

具有磨盤狀齒形,專食蝸牛和貝殼類軟體動物;另一種具有乳突狀齒形,專食昆蟲和其他軟體動物。兩種

齒形的麗魚均能穩(wěn)定遺傳并能相互交配產生可育后代。針對上述現(xiàn)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麗魚種群牙齒的差異屬于可遺傳的變異

B.兩者在齒形上的差異有利于麗魚對環(huán)境的適應

C.麗魚種群產生的性狀分化可能與基因突變和重組有關

D.兩種不同齒形麗魚的基因庫差異明顯,形成了兩個不同的物種

補充設問

審題方法

設問①如何判斷麗魚種群出現(xiàn)的這兩種齒形是否屬于可遺傳變異?

解題思路

設問②兩種齒形麗魚出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

答題技巧

設問③物種形成的標志是什么?

第15頁共17頁

答案D

補充設問答案設問①生物的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