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詞 古代漢語_第1頁
否定詞 古代漢語_第2頁
否定詞 古代漢語_第3頁
否定詞 古代漢語_第4頁
否定詞 古代漢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否定詞古代漢語第1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古代漢語否定詞的分類副詞:

不弗毋勿未否非無(不要)動詞:無(無)代詞:莫第2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表“一般否定”的否定副詞:不(一)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老婦不聞也。(《戰(zhàn)國策·趙策四》)不問馬。(《論語·鄉(xiāng)黨》)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莊子·逍遙游》)“憂”、“惑”、“懼”、“聞”、“問”、“厚”的詞性?第3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表“一般否定”的否定副詞:不(二)晉靈公不君。(《左傳·宣公二年》)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傳·成公三年》)君子不器。(《論語·為政》)“君”、“才”、“器”怎么理解?第4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表“一般否定”的否定副詞:弗(一)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左傳·隱公元年》)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戰(zhàn)國策·趙策四》)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告子上》)亟請于武公,公弗許。(《左傳·隱公元年》)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禮記·學記》)第5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表“一般否定”的否定副詞:弗(二)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傳·莊公十年》)“?!痹趺蠢斫猓亢币娪美弘m與之俱學,弗若之也。(《孟子·告子上》)第6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不”、“弗”用法圖示否定副詞搭配不ViVt+OVt+ON(Adj;V)弗---Vt+O(罕見)Vt+ON(Vt)第7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表“禁令性否定”的否定副詞:毋(無);勿通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勸阻,等于現(xiàn)代漢語的“不要”或“別”。第8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毋大毋侵小。(《左傳·襄公十九年》)毋妄言,族矣。(《史記·項羽本紀》)毋友不如己者。(《論語·學而》)毋+Vt+(O)第9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無無使滋蔓。(《左傳·隱公元年》)無生民心。(《左傳·隱公元年》)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左傳·隱公元年》)無令輿師陷入君地。(《左傳·成公二年》)無欲速,無見小利。(《論語·子路》)無+V+(O)第10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勿(一)禁令性否定:勿+Vt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左右皆曰可殺,勿聽。(《孟子·梁惠王下》)勿+Vt+O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孟子·梁惠王上》)第11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勿(二)一般性否定:勿+Vt齊侯欲勿許。(《左傳·襄公三年》)勿+Vt+O魯人欲勿殤童汪踦。(《禮記·檀弓下》)第12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毋、勿、無”用法圖示否定副詞語義搭配毋禁令性否定ViVt+OVt+ON(V)勿禁令性否定---Vt+O(罕見)Vt+O未知一般性否定---Vt+O(罕見)Vt+O未知無禁令性否定ViVt+OVt+ON(Vt)第13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將然性否定“未”表示事情沒有實現(xiàn)。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左傳·隱公元年》)宣子未出山而復。(《左傳·宣公二年》)未聞好學者也。(《論語·雍也》)見牛未見羊也。(《孟子·梁惠王上》)第14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未”的語義重點重點一:和將來實現(xiàn)的可能性對比。什一,去關市之征,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孟子·滕文公下》)重點二:和已經實現(xiàn)的事情對比。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論語·先進》)第15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未”表示委婉否定類似于“不”。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戰(zhàn)國策·齊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楚策四》)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樹與?抑亦盜跖之所樹與?是未可知也。(《孟子·滕文公下》)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左傳·莊公十年》)第16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已然性否定“未嘗”“未嘗”是一個凝固形式,否定過去。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保ā稇?zhàn)國策·齊策四》)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莊子·養(yǎng)生主》)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論語·述而》)第17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否(一)語義與“然”對立,用于單詞句,等于現(xiàn)代漢語的“不”或“不是的”。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后食乎?”曰:“然。”“許子必織布而后衣乎?”曰:“否。許子衣褐?!保ā睹献印る墓稀罚┬跽f,曰:“寡人愚陋,守齊國,唯恐夫抎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保ā稇?zhàn)國策·齊策四》)第18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否(二)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表示否定?;氯暌?,未知母之存否。(《左傳·宣公二年》)吾得見與否,在此歲也。(《左傳·襄公三十年》)現(xiàn)代漢語書面語言常用的“是否”、“能否”、“可否”等,保留了這種用法。第19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非(匪)(一)特點:否定整個謂語。在判斷句中,否定謂語和主語的關系。(見判斷句講解)寫作“匪”的例證如:我心匪石,不可轉也。(《詩經·邶風·柏舟》)第20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非(匪)(二)在敘述句中,表示對某一事實的否認,往往具有撇開的作用。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弊釉唬骸傲Σ蛔阏咧械蓝鴱U,今女畫?!保ā墩撜Z·雍也》)

非曰能之,愿學焉。(《論語·先進》)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公孫丑下》)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詩經·衛(wèi)風·氓》)第21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非(匪)(三)在敘述句中,表示對某一事實的否認,有假設的意味,義為“若非”,“若無”。這是由“撇開”這個意味引申來的。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莊子·秋水》)民非水火不生活。(《孟子·盡心上》)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飽。(《孟子·盡心上》)第22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否定動詞:構成:無(無)、毋作用:否定名詞或名詞性詞組第23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無”、“無”之別使用文獻有區(qū)別。《周易》一律寫作“無”,《莊子》大多數(shù)地方寫作“無”。第24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無(無/毋)(一)人誰無過?(《左傳·宣公二年》)無怨無德,不知所報。(《左傳·成公三年》)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戰(zhàn)國策·趙策四》)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wèi)靈公》)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游》)第25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無(無/毋)(二)不出戶庭,無咎。(《周易·節(jié)》)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莊子·徐無鬼》)(“無”的賓語?)第26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無(無/毋)(三)夫楊橫樹之,即生;倒樹之,即生;折而樹之,又生。然使十人樹之,一人拔之,則毋生楊矣。(《韓非子·說林上》)聞三人成虎,十夫揉椎,眾口所移,毋翼而飛。(《戰(zhàn)國策·秦策三》)第27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無有近似于“無”。

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將為戮乎?(《左傳·成公三年》)其竭力致死,無有二心。(《左傳·成公三年》)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之?(《左傳·隱公三年》)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戰(zhàn)國策·趙策四》)第28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不有不常見,與“無有”類似。用在否定詞的后面表示雙重否定,或者用在無主語的分句里。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保ā蹲髠鳌ば辍罚?/p>

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于今之世矣。(《論語·雍也》)第29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無+動詞教材觀點:“無”字后面的動詞或形容詞用如名詞。貧而無諂,富而無驕。(《論語·學而》)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痹唬骸翱秃文埽俊痹唬骸翱蜔o能也。”(《戰(zhàn)國策·齊策四》)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孟子·梁惠王上》)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孟子·梁惠王上》)第30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莫詞性:代詞詞義特征:否定性,無定指特點:現(xiàn)代漢語沒有和它相當?shù)脑~語??梢苑g為“沒有誰”、“沒有哪一種東西(事情)”。第31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無定指代詞“莫”的用例(一)“莫”所代替的名詞在“莫”前出現(xiàn):群臣莫對。(《戰(zhàn)國策·楚策一》)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莊子·秋水》)第32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無定指代詞“莫”的用例(二)“莫”所代替的名詞在“莫”前不出現(xiàn):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左傳·宣公二年》)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論語·憲問》)第33頁,共3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般性否定副詞“莫”的用例聞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比較: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左傳·宣公二年》)相區(qū)別。人知其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