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發(fā)展新疆的公共文化服務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85de6e89b36d974201239867dd95ed5/f85de6e89b36d974201239867dd95ed51.gif)
![因地制宜發(fā)展新疆的公共文化服務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85de6e89b36d974201239867dd95ed5/f85de6e89b36d974201239867dd95ed52.gif)
![因地制宜發(fā)展新疆的公共文化服務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85de6e89b36d974201239867dd95ed5/f85de6e89b36d974201239867dd95ed53.gif)
![因地制宜發(fā)展新疆的公共文化服務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85de6e89b36d974201239867dd95ed5/f85de6e89b36d974201239867dd95ed54.gif)
![因地制宜發(fā)展新疆的公共文化服務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85de6e89b36d974201239867dd95ed5/f85de6e89b36d974201239867dd95ed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因地制宜發(fā)展新疆的公共文化服務
2005年以來,國家加大了新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力度,各部委與自治區(qū)先后為新疆建設了縣、鄉(xiāng)、村的文化站(室),并且以文化站(室)為硬件依托,配套建立了農家書屋、東風工程、送書下鄉(xiāng)工程、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流動舞臺車工程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文化站(室)建設屬于硬件建設,調研組到達的每一個鄉(xiāng)村,都參觀了當地的文化站(室)。根據調研組的了解,截至2008年底,全疆共建立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1034個、村文化活動室6886個。預計到2015年,新疆10407個村(社區(qū))基本實現村村(社區(qū))有文化活動室;兵團建成大劇院、群藝館等設施。從軟件建設情況看,有農家書屋、東風工程和送書下鄉(xiāng)工程等向鄉(xiāng)鎮(zhèn)村免費贈閱書報的重大項目,由不同政府部門牽頭實施。在疆期間,調研組在走訪的基層鄉(xiāng)鎮(zhèn)村中,的確都看到了這三個工程提供的各種類型、多種民族語言的圖書和報刊。調研組還通過與各地政府的座談,了解了流動舞臺車工程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相關投入數據、分配和使用情況。應該說,近年來,新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但是調查中我們也了解到,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出現了一些不容回避的問題,需要找出原因,加以解決。一新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存在“三個脫節(jié)”新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硬件建設與軟件設置之間脫節(jié)、新建文化設施與原有傳統(tǒng)文化設施脫節(jié),以及傳統(tǒng)社會文化資源沒有被正確評價,與主流社會生活脫節(jié)等三個方面。(一)硬件建設與軟件設置之間的脫節(jié)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在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務硬件設施基礎上,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與各族群眾實際生活需要存在一定差距。首先,民族語言文字和音像材料總量不足。這個問題在調研座談會中被反復提到。在實際調研中,課題組發(fā)現,比較新落成的、寬敞明亮的硬件設施,民族語言的圖書音像資料相對而言數量還是較少,大部分閱覽室圖書擺放都非常稀疏。內容雖然包羅萬象,有小說、散文、農業(yè)科技讀物、國家政策宣傳、語言學習教材、兒童讀物等,但種類和數量都相對較少,基本上每一類只有一至兩套叢書。其次,書報刊使用率不高,有些內容與農牧民實際文化需求不符。在調研中,課題組注意到,在鄉(xiāng)、村兩級文化站,圖書和報刊地翻閱率很低,大部分圖書都保持在未被翻閱過的嶄新狀態(tài),可見文化站訪問率不會太高。此外,一些圖書內容太艱深百姓讀不懂也是重要原因。在村級文化站,調研組發(fā)現了就連內地城市里受過高等教育的讀者也會覺得閱讀困難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和《達·芬奇密碼》等民語圖書,顯然不符合鄉(xiāng)村一般讀者的閱讀需求。再次,是有明顯的缺項。調查組最關注的問題是,在所有由有關部門配送的書報刊中,民語宗教常識類型的圖書幾乎是空白。我們認為,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百姓的實際需求。對于一個信仰率極高的民族地區(qū),雖然我們需要大力進行現代科學與人文知識的普及,但仍不可忽視對少數民族群眾正常宗教需求的滿足。實際上,這才是與非法宗教組織“爭奪陣地”的領域,如果這方面民語資料不能滿足群眾的需要,無疑給境外或者非法出版物的流通提供了可乘之機。最后,鄉(xiāng)村文化站由于缺少維護和運營資金而經常關門。按照國家的規(guī)定,每個村級文化站室的建設可以獲得2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資助(不包含建成以后維護和運營的費用)。新疆很多偏遠貧困鄉(xiāng)村,由于路途艱難和取材困難,建設成本就已經被大幅提高,更無力維護。全疆冬季寒冷,漫長冬季的農閑時段是文化消費的主要實現時間,文化站室卻因無人看管、沒有電費,缺少供暖費而不得不閉門謝客。調研組看到,實際上真正滿足了各族群眾文化消費需要的是家中的電視廣播,相比較而言,文化站幾乎就是擺擺樣子。但是,同樣的問題依然是:民語的廣播電視節(jié)目內容明顯不足,重復率太高,不能滿足需要。調研組曾聽說,有某品牌的保健品在當地電視臺播放廣告,結果在當地廣為流行,醫(yī)院里到處都是該品牌保健品的影子。由此可見,電視節(jié)目收視率很高,節(jié)目內容在居民中的影響力相當巨大。(二)新建文化設施與原有傳統(tǒng)文化設施的脫節(jié)調研組發(fā)現,近年來,大量興建新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并配送相應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正在改變著新疆城鄉(xiāng)的面貌,但是也出現了與這一地區(qū)原有文化設施并立,與城鄉(xiāng)傳統(tǒng)文化活動并存的情況,這種“兩張皮”的局面不利于新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大局,而且事實上也是巨大的資源浪費。從數字上看,截至2008年底,全疆共建立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1034個、村文化活動室6886個。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9年發(fā)布的《新疆的發(fā)展與進步白皮書》顯示的數字,同樣截至2008年,全疆有清真寺約2.48萬座。也就是說,在全疆范圍內,平均每個鄉(xiāng)村有大約2.5個清真寺,但是只有不到一個文化站、室。這就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以清真寺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設施和新建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是什么關系?各自在鄉(xiāng)村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能否在功能上進行整合?新疆的少數民族以維吾爾族為代表,均為全民信教。千百年以來,清真寺是主要的社會公共活動場所,承擔了宗教場所、學校及圖書館、地區(qū)議事機構、糾紛裁判機構與商業(yè)集市等五大功能。這些宗教設施實際上就是傳統(tǒng)鄉(xiāng)土社會的公共服務設施。從發(fā)達國家的經驗看,在現代化的進程中,這些功能中有一些必然會被逐漸分離并為現代公共服務機構所取代(比如公立學校取代教育功能,司法機構取代糾紛裁判)。新疆是一個經濟、社會發(fā)展較為落后,現代化尚未真正起步的地區(qū),特別是在南疆的鄉(xiāng)村,單一民族聚居程度高,信教人口比例高,對于傳統(tǒng)習俗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多民族雜居的大城市,宗教設施在承載傳統(tǒng)和習俗,甚至承擔鄉(xiāng)村公共事務方面的重要作用依然突出。從我們調查的情況看,在這些地區(qū),清真寺不僅絕對數量多,而且使用率也高,文化站均無法和清真寺相比。因此,結論顯然是,按照全國或者全區(qū)統(tǒng)一的步驟,以新建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取代這些傳統(tǒng)的文化設施是不可能,也是沒有必要的,只有找到相互之間的結合點,將他們在功能上進行整合,才是合理的做法。但是就我們目前了解到的情況看,此問題極為敏感,基層干部僅限于私下談論,還沒有進行過真正的嘗試。實際上,在20世紀50年代初,國家在新疆采取了每周五禮拜前在清真寺集體讀《人民日報》一小時的規(guī)定。雖然在宗教場所硬性規(guī)定集體閱讀黨報未必合適,卻給我們提供了利用本地原有的文化場所資源開展文化活動的有益啟示。(三)傳統(tǒng)社會文化資源沒有被正確評價,與主流社會生活脫節(jié)在調研中,我們發(fā)現,特別是在南疆維吾爾族聚居的地區(qū),合法宗教活動常常被當做宗教極端勢力防范,對宗教活動的限制常常將鄉(xiāng)村社區(qū)民俗活動裹挾在內一并限制,甚至政府公共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和基層國家公務員在離退休后都被禁止參加一切在宗教場所內的活動,否則要被處以停發(fā)退休金一類嚴厲的處罰。這種種做法導致的結果就是出現了一個在政府所允許或者提倡的“主流社會生活”之外的另一個世界,鄉(xiāng)村社會被分裂為兩個部分。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尤其是傳統(tǒng)文化氛圍濃厚的地區(qū),如何看待城鄉(xiāng)居民日常生活與宗教的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仍然是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這也表現在一些自相矛盾的政策中。例如,據白皮書介紹,每年國家已經投入大筆的資金來維護修繕宗教場所,培養(yǎng)宗教神職人員,理應最大限度發(fā)揮其對社會的積極作用。然而,在擁有最多清真寺絕對數量的新疆,地下講經社團卻屢禁不絕,說明現有宗教文化資源的作用并沒有被充分發(fā)揮,依然有大量宗教需求未得到滿足。在日常生活中,在婚喪嫁娶的儀式里,宗教的確與這些儀式骨肉相連,很多儀式直接來自宗教經文;但不容忽視的是,這些儀式本身已經不是純粹的宗教了,而更多的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將宗教文化也當做宗教一樣去管理是對原有社會文化資源的限制。伊斯蘭教強大的凝聚力與影響力如果能被正確引導和充分利用,難道不是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重要力量嗎?至于對公務人員退休后回歸鄉(xiāng)村社會生活(當然也包括宗教生活)的限制,其嚴厲程度令我們吃驚,也不禁令我們產生深深的疑問。這些熟知黨和政府政策法規(guī)的離退休公務員,是基層的文化領袖與文化傳承人,在民眾中有比較高的威信,允許他們回到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中,可以起到更好的宣傳帶動作用。反之,禁止他們回歸鄉(xiāng)村生活、找到宗教歸宿,不僅使他們的民族感情受到傷害,也無法得到當地民眾的理解和信服,將使我們失去這個有益的合作群體。退一萬步說,退休金是這些公務員自己的勞動所得,無論如何不能成為實施處罰的手段。上述新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三個脫節(jié)”的問題,說到底是新疆少數民族文化在轉型中出現的問題。問題之所以會出現,核心就在于我們處理文化轉型的方式上出現了偏差:不是從文化發(fā)展本身的規(guī)律出發(fā)處理文化轉型,而是套用經濟建設中類似“大躍進”的方式;不是謹慎科學地研究文化轉型,而是一刀切地處理文化問題,對少數民族文化缺乏起碼的尊重。我們認為,上述問題不解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新疆就是一句空話。二“三個脫節(jié)”的成因分析上述問題的出現,表現為三個脫節(jié),但是從深層次來講,這些問題是我們在處理少數民族地區(qū)文化時,采取“一刀切”方式出現的“三個混淆”造成的。第一個是合法宗教與宗教極端勢力的混淆。一般說來,宗教極端勢力是打著宗教旗號出現的一種極端勢力,實際上是屬于政治范疇,其目的是要恢復神權統(tǒng)治國家和人民,它的出現會給正常的社會秩序帶來巨大的安全威脅,所以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旗幟鮮明地預防和反對宗教極端勢力出現。但是,當我們對合法宗教與宗教極端勢力的判斷上發(fā)生混淆,就很容易產生兩個極端的反應,或者對合法宗教產生過分警惕的態(tài)度,將合法宗教也與政治聯系起來,矯枉過正,限制了它的正常發(fā)展,甚至會影響正常宗教文化的傳承,造成破壞;或者在另一方面將宗教極端勢力思想看做合法宗教的一部分,無形中對其蔓延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調研中看到的將對清真寺不加區(qū)別地視作潛藏宗教極端勢力的場所而嚴加管理,以及對普通公職人員參與宗教活動方面的限制,就是源于對合法宗教與宗教極端勢力不同程度的混淆。宗教極端勢力常常以非法宗教活動的形式進行宣傳和活動,所以,要區(qū)分合法宗教與宗教極端勢力,主要是要區(qū)分合法宗教活動與非法宗教活動。國務院頒布的《宗教事務條例》中明確規(guī)定:合法宗教活動一般應在經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內進行,有宗教活動場所或者宗教團體組織,由宗教教職人員或者符合本宗教規(guī)定的其他人員主持,按照教義教規(guī)進行(第十二條)。這四個方面通過對場所、組織、人員和內容的規(guī)定,準確地區(qū)分了合法宗教活動和非法宗教活動。實際上,如果實事求是地按照規(guī)定去甄別,除去因非主觀原因造成的教職人員、場地無法到位的特殊情況外,對于合法與非法宗教活動的正確判斷在基層是很容易做到的。第二個是宗教信仰與傳統(tǒng)文化習俗的混淆。少數民族地區(qū),尤其是宗教傳播時間長、范圍廣、信教群眾多的地區(qū),其傳統(tǒng)文化習俗都與宗教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在新疆,很多地方的宗教已經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融入婚喪嫁娶、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二者如果混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將當地的傳統(tǒng)文化活動作為宗教活動進行管理和限制,而這樣做的直接后果,就是破壞了當地的傳統(tǒng)文化,影響了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更限制了公職人員正常參與當地的文化活動;更進一層說,將宗教從民眾的生活中剝離,就是在消滅他們的生活方式。這個混淆不解決,就不能解決基層公務員退休后無法回到鄉(xiāng)村生活、公務員(尤其是黨員干部)無法參與傳統(tǒng)文化活動等問題。要厘清宗教信仰與傳統(tǒng)文化習俗,最根本的就是要區(qū)分宗教信仰與宗教文化。宗教在適應人類社會長期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特有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和與此種信仰相適應的宗教理論、教義教規(guī),有嚴格的宗教儀式,有相對固定的宗教活動場所,有嚴密的宗教組織和宗教制度。而宗教文化則是宗教在其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吸收人類的各種思想文化,與政治、哲學、法律、文化(包括文學、詩歌、建筑、藝術、繪畫、雕塑、音樂、道德)等意識形態(tài)相互滲透、相互包容,逐步形成的。它與宗教信仰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宗教文化雖然脫胎于宗教信仰,但它從本質上不是對教義的敬畏和崇拜,而是對它所維系的家族和民族的文化傳承和心理傳承。第三個是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的混淆。如上所說,在新疆這樣的少數民族地區(qū),一個在其他地方不敏感和不突出的問題高度尖銳化了,這就是國家公務人員是否可以在保持自己的政治信仰的同時不放棄宗教信仰,是否可以在擔任公職期滿后回歸鄉(xiāng)土社會,既找到宗教歸宿又不與自己畢生為之奮斗和做出努力的事業(yè)相違背。調研組發(fā)現,這個問題已經成為許多離退休公務員最為苦惱的事情,他們退休了,回到了鄉(xiāng)村,但是被禁止參加任何帶有宗教色彩的活動,這幾乎是將他們與當地文化生活隔絕。于是他們不被鄉(xiāng)村社會所接納,而在農村,這就意味著他們在走向人生終點的時候得不到所在社區(qū)的關懷。對于我們所關注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問題而言,這也意味著他們無法在建設鄉(xiāng)村新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發(fā)揮積極作用。課題組認為,對于這個問題要做認真研究,爭取做出明確的政策區(qū)分,解脫這批人的精神負擔和現實約束,令他們在推動新疆少數民族文化發(fā)展中發(fā)揮更積極的作用。對于任職于政府部門的國家公務員,無論是在崗還是退休以后,都有責任為了實現一個更為美好的社會部門,在自己所在的社區(qū)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三對新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建議通過對新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進行實地調研,以及調研前后課題組進行的案頭整理和比較工作,我們認為,新疆與內地的其他兄弟省份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文化差異,就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相關的方面而言:第一,新疆的文化環(huán)境是大多數人都信教,宗教不僅是一種信仰,更在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和思想觀念方面與當地緊密融合在一起;第二,伊斯蘭教及伊斯蘭教文化雖然與漢族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多相通的部分,但仍有很多不同,不可一刀切對待;第三,新疆同時有五六種語言在使用,與內地語言文字差異極大。因此,內地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新疆絕不僅僅是語言的差異,其模式不能照搬到新疆。而新疆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需要專門根據其文化特點、伊斯蘭教的積極成分、當地文化教育水平等因素綜合評估,因地制宜地為新疆制定體系。這樣的探索,也能為其他民族宗教地區(q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樣板。(一)文化站(室)與正常宗教場所的功能互補的定位要明確,在此基礎之上,對現有新建的硬件設施加強運營與維護,并對軟件設置進行有針對性的改變可以酌情增加硬件設施的運營維護費用,設專人管理文化站(室),支付電費,以保證文化站(室)不會整日關門閉戶;但文化站(室)的工作時間應不同于普通機關單位,除了平時上班時間,要在人們最可能來的下班以后和周末節(jié)假日開門,才能真正被使用。要考慮到冬季是農閑時節(jié),除了學生放假回鄉(xiāng),也是農牧民最有可能使用文化站(室)的時間。但是新疆冬季寒冷,文化站(室)為普通平房,建議為文化站(室)提供供暖設施和費用,使其在冬季具有可用性。針對目前硬件設施的功能以圖書閱覽、開會和棋牌游戲功能為主的現實,我們建議增加活動形式,尤其是要照顧普通農牧民的實際文化水平。具體來說,可以在文化站室多播放電影電視,穿插寓教于樂的宣傳片,使文化站(室)成為不識字的老百姓也能到訪的地方;可以舉辦故事會等活動,以講座、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文化和科普宣傳;可以專門組織婦女參加的活動,調動婦女積極性,引導她們在空余時間的健康生活,如手工藝活動,衛(wèi)生生活講座、講故事活動等;可以專門組織少年兒童參加的活動,包括科技手工興趣小組、讀書小組等。在硬件設施功能布局上,將文化站室與村鎮(zhèn)權力中心分開,不把文化站設在村委會里,而是靠近清真寺。此外,由于青少年和婦女不能進清真寺,適時請德高望重的阿訇與老師到文化站(室)給青少年和婦女講解基本宗教常識,發(fā)放宗教常識手冊,防止他們被地下講經組織吸引和利用。在軟件設施方面,要考慮農牧民的實際文化水平,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的入戶工作,以電視和廣播節(jié)目,替代書籍作為主要的傳播手段。對于農牧民來說,的確有閱讀的需求,但是文化水平和生活習慣決定了大多數人還是愿意待在家看電視。實際上,電視和廣播是農牧民和居民接觸較多的傳播方式,也占據了他們最多的休閑時間,所以公共文化服務入戶顯得尤為重要。具體而言:建議慎重選擇播出節(jié)目的內容,除了避免不正確思想的侵入,也要防止節(jié)目內容說教意味過濃,保持節(jié)目的可看性;能夠看到、聽到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是吸引人觀看和收聽的重要方式,因此,建議增加與農牧民具體生活密切相關的本地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錄制;現有民語影視作品和廣播節(jié)目很多是翻譯作品,能夠吸引一些年輕人,卻很難讓農牧民感同身受。所以,建議增加以少數民族生活為題材的民語影視作品和廣播節(jié)目的創(chuàng)作和制作;建議增加其他語言影視作品的翻譯工作,豐富電視節(jié)目的播出內容。(二)針對問題出現的原因,課題組建議重新評估伊斯蘭教的積極意義,制定利用相關文化資源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正如前文所述,伊斯蘭教經文一方面具有勸人遠離毒品、樹立家庭觀念、投身辛苦工作、和諧和平互助等積極意義;另一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禮品包裝設計創(chuàng)意授權合同
- 軟件公司裝修監(jiān)理合同要求
- 企業(yè)級云計算服務解決方案設計與實施
- 粉煤灰銷售合同
- 架子工安全施工的協議書
-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tǒng)建設與合作協議
- 農業(yè)綜合開發(fā)工作指南與規(guī)范
- 化學品運輸合同
- 三農村社區(qū)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規(guī)范
- 公共衛(wèi)生與防疫服務作業(yè)指導書
- 生物實驗報告表
- 世界老年人跌倒的預防和管理指南解讀及跌倒應急處理-
- GB/T 7251.2-2023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第2部分:成套電力開關和控制設備
- 第五講影響研究及研究方法(比較文學概論)課件
- 四川省地圖模板含市縣圖課件
- 小學語文必備文學常識???00題匯總(含答案)
- 英語人教版高中必修三(2019新編)第一單元教案
- GB 9706.1-2020醫(yī)用電氣設備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 口腔頜面外科:第十六章-功能性外科與計算機輔助外科課件
- 植物工廠,設計方案(精華)
- 貸款新人電銷話術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