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醫(yī)學專題-牙周病概述及病因_第1頁
2022年醫(yī)學專題-牙周病概述及病因_第2頁
2022年醫(yī)學專題-牙周病概述及病因_第3頁
2022年醫(yī)學專題-牙周病概述及病因_第4頁
2022年醫(yī)學專題-牙周病概述及病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牙周病第一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第一節(jié)概述第二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學習(xuéxí)目標CompanyLogo掌握:牙齦的組成部分、牙周膜纖維的分組熟悉:釉牙骨質界的三種(sānzhǒnɡ)形式、牙槽骨改建第三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概念(gàiniàn)

牙周?。╬eriodontaldiseases)是指發(fā)生在牙周組織(牙齦(yáyín)、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的各種疾病,包括牙齦(yáyín)病和牙周炎兩大類。第四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周病學在口腔醫(yī)學中的位置:1.牙周病是口腔兩大類主要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圍內有較高的患病率,在我國更居于(jūyú)齲病之上。老齡化社會?;颊?2歲15歲18歲35-44歲65-74歲未治齲42.642.9-51.748.247.759.1牙周病69.078.485.297.299.4需潔治者52.067.978.693.077.01995年各年齡組齲齒(qǔchǐ)和牙周病患病率(%)第五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周病學在口腔醫(yī)學中的位置:1.牙周病是一門獨立學科2.牙周病也是口腔醫(yī)學中其他學科的基礎學科(正畸、種植、修復等,牙槽骨情況的評估,治療中的護理(hùlǐ))3.牙周病與全身疾病有廣泛密切聯(lián)系,糖尿病第六并發(fā)癥4.牙周病通過有效的菌斑控制管理,可以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5.21世紀重點研究對象之一;全局觀念第六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一、牙周組織第七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周組織生理(shēnglǐ)解剖牙周組織包括(bāokuò):1、牙齦

2、牙周膜

3、牙槽骨

4、牙骨質第八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Contents牙齦1牙周膜2牙槽骨3牙骨質4第九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齦牙齦(gingiva):由覆蓋在牙槽骨和牙頸部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xiàfānɡ)的結締組織構成,呈淺粉紅色,堅韌而不活動。

游離齦附著齦牙間乳頭(rǔtóu)第十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唇面觀牙齦矢狀觀前牙和后牙齦谷形成(xíngchéng)不同的形態(tài)一、臨床解剖第十一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齦一、表面解剖:(一)游離齦(freegingiva)1.臨床特征游離齦:是指牙齦邊緣不與牙面附著的部分,呈領圈狀包繞牙頸部,寬約1mm。粉紅色,菲薄(fěibó)而緊貼牙面。2.特殊結構齦溝(gingivalsulcus)—游離齦和牙面之間的一個環(huán)狀狹小的空隙,正常深度為0.5-3mm,平均(píngjūn)為1.8mm,正常探診深度不超過3mm;齦溝深>3mm時,常認為是病理性的,稱為牙周袋。第十二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齦(二)附著齦(attachedgingiva)

1.臨床特征(1)附著齦——與游離齦想連續(xù),在游離齦的根方,緊密附著牙槽嵴表面的牙齦。色粉紅(fěnhóng),質堅韌,不能移動。(2)游離齦溝(freegingivalgroove)——附著齦和游離齦連接處有一淺的凹溝。

2.特殊結構點彩:附著齦表面呈橘皮樣的點狀凹陷。其作用主要是增強牙齦對機械摩擦力的抵抗(dǐkàng)。但在炎癥水腫時點彩消失,牙齦變?yōu)楣饬?。上皮釘突的表面。第十三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齦膜齦聯(lián)合:附著齦與牙槽黏膜之間的界限。位置恒定(héngdìng)。牙槽黏膜:上皮無角化,上皮薄,無釘突,下方結締組織疏松,血管豐富。移動度大。附著齦寬度:評估附著(fùzhuó)喪失情況上前牙唇側最寬3.5-4.5mm第一前磨牙區(qū)最窄1.8-1.9mm第十四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齦牙齦的頰舌切片觀

箭頭示游離齦溝

f:游離齦

e:釉質(yòuzhì)間隙

a:附著齦

第十五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齦

(三)齦乳頭(interdentalpapilla)

1.定義牙齦呈錐體狀充填于相鄰兩牙接觸區(qū)根方的齦外展隙中。側緣、頂緣游離齦中間部分附著齦形態(tài)取決于鄰牙表面(biǎomiàn)的外形以及牙齦楔狀隙的位置和外形。

2.特殊結構齦谷(gingivalcol)——在后牙,頰舌側齦乳頭頂端位置高,在牙鄰面接觸點下相互連接處低平凹下象山谷故稱齦谷。第十六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齦齦谷特點(tèdiǎn)——無角化,無釘突,對局部刺激物的抵抗力低。

牙周病易始發(fā)于此。第十七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齦二、組織學結構:

牙齦為口腔(kǒuqiāng)黏膜一部分,由上皮層和固有層組成,無黏膜下層。第十八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齦

(1)牙齦上皮:10-12天(2)腭、舌和頰部:5-6天(3)結合上皮:1-6天上皮更新的時間與厚度(hòudù)有關口腔齦上皮的更新(gēngxīn)時間:第十九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Contents牙齦1牙周膜2牙槽骨3牙骨質4第二十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周膜牙周膜(periodontalligament):又稱牙周韌帶,由許多呈束狀的膠原纖維構成膠原纖維一端埋入牙骨質,另一端埋入牙槽骨,將牙齒(yáchǐ)懸吊、固定于牙槽窩內厚度為0.15-0.38mm第二十一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周膜一、組織結構(一)纖維

1.定義

*主纖維--有一定排列方向的由膠原纖維匯集(huìjí)成的粗大纖維束。

穿通纖維(沙比纖維)--埋在牙骨質和牙槽骨中的纖維。

第二十二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周膜一、組織(zǔzhī)結構(一)纖維

2.主纖維可分為5組:(1)斜纖維:是牙周膜中數(shù)量最多,力量最強的一組纖維。向根方傾斜45度,埋入牙槽骨的一端近牙頸部,附著牙骨質一端近根尖部。將牙齒承受的咀嚼力轉變?yōu)闋恳?,均勻分散到牙槽骨上?/p>

(2)牙槽嵴纖維:從牙槽嵴頂呈放射狀向牙冠方向走行,止于牙頸部的牙骨質。鄰面無此纖維。此纖維將牙齒向牙槽窩內牽引,對抗側向力,保持牙齒直立。(3)橫纖維:該組纖維在牙槽嵴纖維的根方,纖維呈水平方向環(huán)繞整個牙齒,一端埋入牙骨質,一端埋入牙槽骨。此纖維可維持牙齒直立,對抗側向力。

第二十三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周膜一、組織結構(一)纖維

2.主纖維分組:

(4)根尖纖維:起自根尖區(qū)牙骨質,呈放射狀到根尖周圍的牙槽骨。固定牙根尖,保護進出孔的血管和神經(jīng)。

(5)根間纖維:僅存在于多根牙,起自根分叉處的牙根間骨隔頂,止于根分叉區(qū)牙骨質。作用為防止(fángzhǐ)多根牙向冠方移動。

第二十四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第二節(jié)牙周膜

第二十五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周膜

牙周膜主纖維分布情況(qíngkuàng)示意圖

a.唇舌方向所見的主纖維束

b.近遠中方向所見的主纖維束第二十六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周膜血管(xuèguǎn)和神經(jīng)

牙周膜的血管(xuèguǎn)和神經(jīng)第二十七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第二節(jié)牙周膜二、牙周膜的功能:

1.支持功能2.感覺功能3.營養(yǎng)功能4.形成(xíngchéng)功能三、牙周膜的增齡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牙周膜厚度變薄牙周膜的作用:a.固定牙齒(yáchǐ)

b.承受和緩沖咬合壓力

c.營養(yǎng)牙體組織d.形成牙骨質

e.感覺定位功能第二十八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第二節(jié)牙周膜第二十九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Contents牙齦1牙周膜2牙槽骨3牙骨質4第三十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槽骨牙槽骨(alveolarbone):

是上下頜骨包繞和支持牙根的部分(bùfen),又稱牙槽突

容納牙根的窩稱為牙槽窩牙槽窩的內壁稱固有牙槽骨

牙槽窩在冠方的游離端稱牙槽嵴兩牙之間的牙槽突部分稱牙槽中隔。第三十一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槽骨一、組織學結構(jiégòu)按解剖部位分為:固有牙槽骨、密質骨和松質骨。1.固有牙槽骨(alveolarbone):襯于牙槽窩內壁,包繞牙根與牙周膜,在牙槽嵴處與外骨板相連。它是一層多孔的骨板,又稱篩狀板。由于在X線片上表現(xiàn)為圍繞牙周膜外側的一條白色阻射線,稱硬骨板。

鄰近牙周膜側束骨呈板層排列,與牙槽窩壁平行,穿通纖維與骨板垂直。鄰近骨髓側是由由哈佛氏系統(tǒng)構成。外周有幾層骨板呈同心圓排列,內有神經(jīng)血管通過。第三十二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槽骨

一、組織學結構(jiégòu)

2.密質骨:牙槽骨的外表部分。厚度不一。表面為平行骨板,深部有哈佛氏系統(tǒng)

3.松質骨:由骨小梁和骨髓構成,位于密質骨和固有牙槽骨之間。幼年時有造血功能,稱為紅骨髓;老年后由于脂肪細胞增多,稱為黃骨髓。第三十三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槽骨二、生物學特性受壓力(yālì)被吸收,受牽引力增生。1.牙生理移動時牙槽骨的改建:(1)補償HE面磨損而不斷向HE面方向移動(2)補償牙冠鄰面磨損的近中方向移動2.牙槽骨的增齡變化(1)隨年齡增長牙槽骨的高度減少(2)骨髓被脂肪代替第三十四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Contents牙齦1牙周膜2牙槽骨3牙骨質4第三十五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骨質牙骨質(cementum)釉牙骨質界(cemento-enameljunction,CEJ)*三種交界(jiāojiè)形式1、牙骨質與牙釉質不相接(5-10%)2、牙骨質與牙釉質端端相接(30%)3、牙骨質覆蓋牙釉質(60-65%)

第三十六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思考題1.牙周組織的構成?2.牙齦有()、()、()組成。3.齦溝的正常深度?4.點彩?5.齦谷?6.牙齦組織上皮層的三種功能部分?7.生物學寬度(kuāndù)?8.齦牙結合部?9.牙周膜的厚度?其主纖維分為哪幾組?10.牙槽骨的生物學特性第三十七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齦牙結合部:是指牙齦組織藉結合上皮與牙面連接,良好(liánghǎo)地封閉了軟組織交界處.結合上皮+牙齦纖維(xiānwéi)

=齦牙單位是宿主(sùzhǔ)與微生物“交戰(zhàn)”處,

——牙周病始發(fā)于此第三十八頁,共七十二頁。第二節(jié)病因學第三十九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單一因素不會引起牙周破壞。(20世紀60年代)局部:存在于口腔環(huán)境中的各種刺激因素始動因子:菌斑、細菌及其產(chǎn)物局部促進因子口腔衛(wèi)生不良、牙石、食物嵌塞、創(chuàng)傷性合全身(quánshēn)影響因素(免疫因素、易感因素)第四十頁,共七十二頁。局部(júbù)因素1、細菌牙周病是細菌感染性疾病健康牙齦溝內細菌少,菌斑內主要是革蘭陽性球菌和桿菌牙齦炎:革蘭陰性菌數(shù)量有所增加慢性牙周炎:主要是福賽坦菌、牙齦卟啉單胞菌、中間(zhōngjiān)普氏菌侵襲性牙周炎:伴放線桿菌局部清除菌斑微生物和全身應用抗生素治療牙周病具有良好效果CompanyLogo第四十一頁,共七十二頁。局部(júbù)因素2、牙菌斑牙菌斑是細菌生存的復雜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它黏附于牙齒表面,與蛋白基質、白細胞、脫落上皮細胞、食物殘渣等混合在一起,一般用漱口、刷牙、沖洗等方法不能完全去除。牙菌斑生物膜的新概念牙菌斑生物膜(dentalplaquebiofilm):是一種細菌性生物膜,為基質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間或(jiànhuò)修復體表面的軟而未礦化的細菌性群體,不能被水沖去或漱掉。CompanyLogo第四十二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齦上菌斑和齦下菌斑齦上菌斑(supragingivalplaque):位于齦緣的冠方齦下菌斑(subgingivalplaque):位于齦緣的根方附著性齦下菌斑(attachedsubgingivalplaque):由齦上菌斑延伸到牙周袋內,附著于牙根(yáɡēn)面。非附著性齦下菌斑(unattachedsubgingivalplaque):附著于齦溝上皮、結合上皮、直接侵入上皮下結締組織內。

第四十三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第四十四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各類菌斑的主要特征

菌斑接觸組織優(yōu)勢菌致病性齦上菌斑釉質或齦緣處暴露的牙骨質G+需氧菌和兼性菌齲病、齦炎、齦上牙石附著性齦下菌斑在牙周袋內的根面牙骨質G+兼性菌和厭氧菌根面齲、根面吸收牙周炎、齦下牙石非附著性齦下菌斑齦溝上皮、結合上皮、牙齦結締組織G-厭氧菌和能動菌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第四十五頁,共七十二頁。菌斑的致病機制(jīzhì)細菌產(chǎn)物:直接損害宿主組織(zǔzhī)、細胞和間質。細胞產(chǎn)物包括各種酶(透明質酸酶、膠原酶等)、內毒素、白細胞毒素及代謝產(chǎn)物(如有機酸、硫化氫、吲哚、氨等)激發(fā)宿主對細菌微生物的炎癥反應和免疫應答反應:這種反應本身是為了保護機體健康。但中性多形核白細胞缺陷肥大細胞、巨噬細胞的激活,機體免疫和細胞免疫等的非特異性破壞作用,又會造成牙周組織的免疫病理性損害CompanyLogo第四十六頁,共七十二頁。3、牙垢和牙石牙垢:牙面上(miànshànɡ)軟而粘的沉淀物,呈白或黃色,肉眼可見,附著在牙面、牙齦和修復體上。牙石:是附著在牙面或修復體表面的鈣化或正在鈣化的菌斑,由唾液中的鈣鹽逐漸沉積而成,不易除去。CompanyLogo第四十七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第四十八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以齦緣為界,分為(fēnwéi)齦上牙石、齦下牙石。特征齦上牙石齦下牙石沉積部位齦緣上;唾液腺開口;無咬合功能;無對頜牙齦溝內或牙周袋內的根面上色澤較淺,淡黃或灰黃淺或深褐色、黑褐色形狀無定型大塊與牙周袋一致質地中等硬較硬數(shù)量與口腔衛(wèi)生等有關與牙周袋深淺有關觀察肉眼可見探針可查到,X線片顯示第四十九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石形成(xíngchéng)過程:獲得性薄膜形成→菌斑成熟(chéngshú)→礦物化菌斑形成(xíngchéng)過程牙石由菌斑和軟垢鈣化而成,在菌斑形成的2--14天中都可進行礦化。從開始礦化到牙石形成,快者10天,慢者20天左右,平均約12天。并非所的的菌斑都一定會變成牙石,不礦化的牙菌斑在形成2天時礦物質含量達頂點,以后不再增加。

第五十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石(yáshí)礦化的主要條件:

必須存在礦化的核心一菌斑

礦物質沉積

菌斑的量

唾液成分

齦溝液成分第五十一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1.通過獲得性薄膜附著2.嵌入牙骨質或牙本質表層3.牙石無機鹽結晶與牙結構(jiégòu)結合牙石附著(fùzhuó)牙面的方式:第五十二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石(yáshí)的成分:75%-85%為無機鹽,其余為有機物和水。無機鹽:鈣、磷等,其中2/3以上(yǐshàng)無機物呈結晶狀有機物:與菌斑相似第五十三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牙石(yáshí)的致病作用:牙石的量與牙齦(yáyín)炎癥之間呈正相關。牙石(yáshí)菌斑積聚機械刺激吸附細菌毒素妨礙口腔清潔臨床意義:牙石是牙周病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牙周病的治療必須徹底清除牙石。第五十四頁,共七十二頁。4、食物嵌塞在咀嚼過程中,由于(yóuyú)各種原因使食物碎塊或纖維被咬合壓力楔入并阻塞相鄰兩牙的牙間隙內,稱食物嵌塞。可導致牙齦炎、牙齦退縮、牙根膿腫、鄰面齲、口臭和牙槽骨吸收等。可分為垂直型食物嵌塞和水平型食物嵌塞。CompanyLogo第五十五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1.咬合面磨損:嵴、溝過度磨損→外形消失,充填式牙尖→楔入力量→嵌塞2.接觸點異常:接觸不良/無接觸→縫隙→嵌塞不易剔除,局部擠壓感、脹痛感明顯→齦乳頭炎、齦膿腫(nóngzhǒng)、齦乳頭退縮,牙周袋或垂直型骨吸收,鄰面齲。垂直(chuízhí)型食物嵌塞充填(chōnɡtián)式牙尖遠中牙尖懸垂階梯狀接觸點異常第五十六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垂直(chuízhí)型食物嵌塞

第五十七頁,共七十二頁。垂直型食物嵌塞:咀嚼壓力將食物從合面以垂直方向嵌入牙間隙內。不易剔除,局部有明顯腫脹感??梢鹧例l炎、牙齦膿腫、牙齦退縮和牙周深層組織的破壞。病因:合面形態(tài)的改變:相鄰牙高度不一致鄰面接觸異常(yìcháng):相鄰兩牙失去正常接觸關系,造成接觸區(qū)不良或無接觸,出現(xiàn)縫隙,知識食物嵌塞。CompanyLogo第五十八頁,共七十二頁。水平型食物嵌塞:由于牙齦乳頭退縮或牙周組織手術而導致牙齦退縮,使支持組織高度降低,外展隙增大,進食時,由于咬合力及唇頰舌運動的壓力將食物擠入牙間隙造成滯留。滯留力量(lìliɑng)小,一般對局部組織刺激損害較垂直型食物嵌塞小。CompanyLogo第五十九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齦乳頭退縮或手術——牙齦退縮——支持組織高度降低——使齦外展隙增大——食物碎塊咬合力及唇、頰和舌的運動(yùndòng)——壓入牙間隙內

如老年人,當附著齦寬度過窄時,食物容易滯留在前庭溝,更易壓入齦乳頭退縮的牙間隙內。

水平(shuǐpíng)型食物嵌塞第六十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水平(shuǐpíng)型食物嵌塞

第六十一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食物嵌塞引發(fā)(yǐnfā)癥狀:1.兩牙間發(fā)脹或有深隱痛2.牙齦出血。局部有臭味3.齦乳頭退縮4.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周膿腫5.牙周膜可有輕度炎癥,導致牙齒(yáchǐ)咬合不適或叩診不適6.根面齲第六十二頁,共七十二頁。5、創(chuàng)傷性合異常合力和牙周組織支持力的不平衡造成牙周組織的病理性損傷稱合創(chuàng)傷,引起合創(chuàng)傷的咬合狀態(tài)叫創(chuàng)傷性合。過大的HE力可造成牙周組織病變、牙體硬組織磨損或牙根吸收、牙髓病變、顳下頜(xiàhé)關節(jié)功能性和結構性紊亂以及咀嚼肌群的痙攣疼痛等。CompanyLogo第六十三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HE創(chuàng)傷(chuāngshāng)功能性刺激(cìjī)生理性適應(shìyìng)調整能力(力的方向)正常咬合力牙周組織牙周損傷錯HE畸形HE關系正常咬合力第六十四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造成HE創(chuàng)傷(chuāngshāng)因素

咬合力(hélì)

牙周支持力咬合力(hélì)異常牙周支持力不足方向分布垂直側向扭轉第六十五頁,共七十二頁。CompanyLogoHE創(chuàng)傷(chuāngshāng)對牙周組織的影響:

咬合壓力(yālì)與牙周支持組織承受力的不平衡情況,HE創(chuàng)傷可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原發(fā)性牙合創(chuàng)傷(primaryocclusatrauma):

凡由于不正常的過大HE力因素,使正常的牙周組織受到損傷繼發(fā)性牙合創(chuàng)傷(secondaryocclusatrauma):

由于牙周炎等原因,使牙周組織本身支持力不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