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第二章基因工程的工具酶_第1頁
基因工程第二章基因工程的工具酶_第2頁
基因工程第二章基因工程的工具酶_第3頁
基因工程第二章基因工程的工具酶_第4頁
基因工程第二章基因工程的工具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優(yōu)(You)選)基因工程第二章基因工程的工具酶第一頁,共五十一頁。限制性內(nèi)(Nei)切酶作為細菌體內(nèi)(Nei)保護自身、避免被噬菌體入侵的作用機制。第二頁,共五十一頁。一、限制性內(nèi)切酶的命名和(He)種類1.命名:生物的屬名的第一個字母和種名的第一、二個字母命名,菌株的代號的一個字母,和羅馬數(shù)字表示。第三頁,共五十一頁。EcoRIEscherichia屬(Shu)名Coli種類Ry13株系編號第一個字母取自產(chǎn)生該酶的細菌屬名,用大寫;第二、第三個字母是該細菌的種名,用小寫;第四個字母代表株名;用羅馬數(shù)字表示發(fā)現(xiàn)的先后次序。第四頁,共五十一頁。2.限制性內(nèi)切酶的(De)種類:平端5′突出粘端3′突出粘端第五頁,共五十一頁。識別序列:在雙鏈DNA分子能夠識別的特殊核(He)苷酸序列;一般為4-8bp1)二重旋轉對稱識別序列(回文序列)第六頁,共五十一頁。3.限制酶(Mei)的特點

1).識別順序和酶切位點

①識別4-8個相連的核苷酸

MboINGATCN;AvaIIGG(A/T)CCBamHIGGATCC:PpuMIPuGG(A/T)CCPyNotIGCGGCCGC;

SfiIGGCCNNNNNGGCCCCGGN’N’N’N’N’CCGG

FokI5’-GGATG(N)9-3’3’-CCTAC(N)13-5’外側,產(chǎn)生5’-端突起2)富含GC第七頁,共五十一頁。

3)對稱性—雙對稱

EcoRI5’-GAATTC-3’3’-CTTAAG-5’

4)切點大多數(shù)在識別順序之內(nèi),也有例外

5)限制酶切后產(chǎn)生兩個末端,末端結構(Gou)是5’-P和3’-OH

2).

末端種類

1)3’-端突起,個數(shù)為2或4個核苷酸

PstI5’-CTGCAG-3’5’-CTGCAG-3’3’-GACGTC-5’3’-GACGTC-5’

2)5’-端突起,個數(shù)為2或4個核苷酸

EcoRI

5’-GAATTC-3’5’-GOH

PAATTC-3’3’-CTTAAG-5’3’-CTTAAP

HOG-5’第八頁,共五十一頁。3)

平齊末端

SmaI5’-CCCGGG-3’5’-CCCGGG-3’3’-GGGCCC-5’3’-GGGCCC-5’

4)非(Fei)互補的粘性末端a)切點在識別順序之外的,如:FokIFokI5’-GGATG(N)9-3’5’-GGATG(N)93’-CCTAC(N)13-5’3’-CCTAC(N)13

b)能識別簡并順序的,如:AvaI

AvaI

5’-CPyCGPuG-3’

CCCGGG;CTCGGG;CCCGAG;CTCGAG

第九頁,共五十一頁。5)相容性末端如:BamHIGGATCCBglIIAGATCTMboI,Sau3AINGATCN

上述幾種限制酶產(chǎn)生的DNA片段仍可相連,由此形成的重組分子能被MboI和Sau3AI識別和酶切,但BamHI和BglII的識別機率(Lv)只有1/16。

BamHI+MboIA/C/G/TGATCT/C/G/A

BamHI和BglII(AGATCT)兩種酶產(chǎn)生的相容性末端,相連后不能為兩種酶所識別和酶切。

BamHI+BglIIA/GGATCT/C

不同末端的連接特性:除第4種末端不能進行不同DNA分子或同種DNA分子不同切點產(chǎn)生的末端相連外,其余4種末端可以相互連接。第十頁,共五十一頁。4.同(Tong)尾酶(Isocaudamer)有些來源不同的限制酶,識別及切割序列各不相同,但卻能產(chǎn)生出相同的粘性末端。MunI:5`-CAATTG-3`3`-GTTAAC-5`EcoRI:5`-GAATTC-3`3`-CTTAAG-5`5`-CAATTG-3`3`-GTTAAC-5`5`-GAATTC-3`3`-CTTAAG-5`重新連接后的序列:5`-CAATTC-3`3`-GTTAAG-5`兩種同裂酶切割形成的DNA片段經(jīng)連接后所形成的重組序列,能否被原來的限制酶所識別和切割?第十一頁,共五十一頁。5.異源同序酶(Isoschizomer,同裂酶)

1.定義:能識別相同序列但來源不同的兩種或多種限制酶

2.特點:1)識別相同順序

2)切割位點的異同

KpnIGGTACCAsp718GGTACCSstICCGCGGSacICCGCGG

6.限制酶的星反應(Staractivity)

1.

特點:限制酶識別序列特異性降低

2.

發(fā)生星反應的限制酶和條件(見下頁)

3.

星反應的利(Li)用和避免第十二頁,共五十一頁。表1具有星反應的限制性內(nèi)切酶與條件限制酶誘發(fā)星活性的條件a識別序列AvaI1,2,4BamHI1-5,8GGATCN,GPuATCCBstI2,4BsuI2,4,6EcoRI1,2,4-6NAATTNHaeⅢ2,4HhaI2,4,7HindⅢ6HpaI1,2,4PstI1,2,4,7PvuⅡ2,4SalI1,2,4,7ScaI4-6,8SstⅡ2,4XbaI2,4,7a.1:亞乙二(Er)醇(45%);2:甘油(12%);3:乙醇(12%);4:高酶/DNA比(>25U/μg);

5:Mn++代替Mg++;6:pH8.5;7:二甲基亞砜(8%);8:無NaCl。

第十三頁,共五十一頁。3.限制(Zhi)性內(nèi)切酶作為基因工程常用工具酶的機制(Zhi):第十四頁,共五十一頁。第十五頁,共五十一頁。3.定向克隆(Long)的機制:第十六頁,共五十一頁。4.利(Li)用噬菌體克隆大片段DNA的機制:第十七頁,共五十一頁。第十八頁,共五十一頁。5.重組DNA片段的檢(Jian)測:1)抗藥性篩選第十九頁,共五十一頁。2)顯色性(Xing)篩選第二十頁,共五十一頁。第二十一頁,共五十一頁。1.底物DNA:DNA的純度、分子構型、識別序列的側面序列、位點的偏愛和DNA甲基化有關系。2.限制性內(nèi)切酶(Mei)的用量:酶的活性單位:(U/μl)3.反應體系:20μl

DNA:3.0μl(1.0μg)

10XBuffer:2.0μl

Enzyme:0.5μl

ddH2O:14.5μl二、限制性內(nèi)切酶的反應體系第二十二頁,共五十一頁。4.雙酶切法:DNA:3.0μl(1.0μg)

10XBuffer:2.0μl

Enzyme1:0.5μl

Enzyme2:0.5μl

ddH2O:14.0μl5.雙酶切注(Zhu)意事項:1)兩個酶通用緩沖液中的活力;2)用量的控制;第二十三頁,共五十一頁。6.具體操作時應注意事項:①整個操作應在0℃進行,即在冰浴中進行,而且是在加入其它試劑之后,最后加入酶。②當切(Qie)割大量DNA時,通常采用延長反應時間,減少酶的用量。③當DNA需2種或以上酶切時,應用通用緩沖液,若沒有通用緩沖液時,只有用1種酶切完后,純化酶切產(chǎn)物,再進行下一個酶切反應。

第二十四頁,共五十一頁。限(Xian)制酶在各種緩沖液中的相對活性

第二十五頁,共五十一頁。DoubleDigestion(雙(Shuang)酶切反應)時UniversalBuffer(通用緩沖液)的使用表

第二十六頁,共五十一頁。7.對(Dui)酶切結果進行分析

通過限制性酶切可以得到一定數(shù)量的DNA片斷,DNA帶負電荷,因此,當DNA分子被置于電場中時它們就會向陽極遷移。這樣就可以通過凝膠電泳對酶切DNA片段進行分離。第二十七頁,共五十一頁。第二十八頁,共五十一頁。第二十九頁,共五十一頁。內(nèi)切酶在DNA上的所有識別位(Wei)點都被切開。

完全消化(CompleteDigestion)12341234第三十頁,共五十一頁。只有有限數(shù)(Shu)量的酶切位點被切開。通過縮短保溫時間、降低反應溫度或減少酶的用量可達到局部消化的目的。

局部消化123414部分酶切(PartDigestion)第三十一頁,共五十一頁。第二節(jié)DNA連(Lian)接酶(DNALigase)

1967年,世界上數(shù)個實驗室?guī)缀跬瑫r發(fā)現(xiàn)該酶。2.1基本性質:能將兩段DNA拼接起來的酶,催化DNA相鄰的5‘磷酸基團和3’羥基末斷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封閉DNA單鏈缺口。第三十二頁,共五十一頁。2.2T4DNA連接酶的作用機制:①ATP+DNAligase(E)→E-AMP+PPi。②E-AMP上的AMP轉移到DNA的5’磷酸根上,使其活化,釋放出酶。③活化的5’磷酸根與相鄰的3’羥基形成3’,5’-磷酸二酯(Zhi)鍵,并釋放出AMP。

第三十三頁,共五十一頁。第三十四頁,共五十一頁。

8.1.3兩種DNA連接酶比較

T4DNAligaseE.coliDNAligase來源T4

噬菌體大腸桿菌分子量68kD75kD輔助因子ATPNAD+底物1)雙鏈DNA分子的粘、平端1)同源互補粘端

2)RNA-DNA雜合體、RNA鏈缺口2)雙鏈分子中的單鏈缺口

3)雙鏈DNA分子中的單鏈缺口應用范圍廣泛.效(Xiao)率高窄第三十五頁,共五十一頁。修復雙鏈DNA缺口處的(De)磷酸二酯鍵第三十六頁,共五十一頁。修復與RNA結合的DNA鏈上缺口處的磷酸二(Er)酯鍵第三十七頁,共五十一頁。連接多個(Ge)平頭雙鏈DNA分子:第三十八頁,共五十一頁。注意:DNA連接酶不能連接兩條單鏈的DNA分子或環(huán)化的單鏈DNA分子,被連接的必(Bi)須是雙螺旋DNA分子的一部分。第三十九頁,共五十一頁。2.3DNA片段之間的連接2.3.1具互補黏性末(Mo)端片段之間的連接基本原理:用DNA連接酶連接具有互補粘性末端DNA片段。第四十頁,共五十一頁。2.4具平末端DNA片段之間的連(Lian)接基本原理:直接用T4DNA連接酶連接.

第四十一頁,共五十一頁。2.5DNA片段末端修飾(Shi)后進行連接1)DNA末端同聚物加尾后進行連接基本原理:利用末端脫氧核苷酸轉移酶轉移核苷酸的特殊功能在DNA的末端加尾。第四十二頁,共五十一頁。第四十三頁,共五十一頁。2)黏性末端修飾成互補粘端或平末端后進(Jin)行連接基本原理:

采用兩種方法①修平:用核酸酶切除雙鏈DNA分子的突出核苷酸,修平后用T4連接酶作平末端連接。②補平:用Klenow酶將粘端補平,產(chǎn)生平末端或匹配粘端,再用T4連接酶進行連接。第四十四頁,共五十一頁。第四十五頁,共五十一頁。

HindIII↓

↓XbaI

5’----ACTAGA----3’

3’----TTCGA

T----5’ dATP dTTPKlenowdGTPdCTPKlenow5’----AAG

CTAGA----3’3’----TTCGA

TCT----5’

T4DNAligas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