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上皮型腫瘤診斷_第1頁
胃上皮型腫瘤診斷_第2頁
胃上皮型腫瘤診斷_第3頁
胃上皮型腫瘤診斷_第4頁
胃上皮型腫瘤診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胃上皮性腫瘤診斷2015年07月12日隴川縣人民醫(yī)院胃上皮性腫瘤診斷?胃黏膜良性腫瘤和瘤樣病變?癌前疾病和癌前病變?早期胃癌?進展期胃癌?神經內分泌腫瘤(一)胃黏膜良性腫瘤和瘤樣病變胃息肉<1>增生性息肉:①來自增生的胃小凹上皮.是對黏!損傷的再生性反應;<1>增生性息肉:①來自增生的胃小凹上皮.是對黏!損傷的再生性反應;②最多見(約占胃息肉的85%).常見于老年人?!静±碜兓?)肉眼病變:好發(fā)于胃體與胃竇交界處.常多發(fā)?直徑0.5?2.5cm?表面稍分葉,小息肉多無蒂?大息肉具有短而寬的蒂。2)光鏡病變:①成于伸長、扭曲和分支的胃小凹,固有膜水腫和炎細胞浸潤;②胃小凹上皮肥大.無異型,有或無腸化。 *(2) 胃底腺息肉:多見于中年人,無惡變傾向?!静±碜兓?) 肉眼病變;①胃體黏膜多個小息肉隆起,直徑1?5mm;②偶爾可彌漫散在兒百個息肉,稱胃底腺息肉病。2) 光鏡病變:①成于單個或成群的囊性擴張胃體腺,含壁細胞和主細胞;②息肉表面被覆單層柱狀上皮,胃小凹短淺或缺如。(3) 炎性纖維樣息肉:①見于胃腸道的任何部位.主要發(fā)生于胃(約占75%).特別是胃竇;②平均發(fā)病年齡53歲,無性別差異;③組織來源未明?!静±碜兓?) 肉眼病變:息肉一般無蒂?大小不等,直徑可達數(shù)厘米。2) 光鏡病變:①成于大量疏松結締組織、薄壁毛細血管和散在的炎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等),可潰瘍形成°②有的息肉含有大量嗜酸性粒細胞,無血嗜酸性賴細胞增多?也與嗜酸性肉芽腫病無關。(4>息肉病綜合征:一些胃息肉(和腸息肉)常作為遺傳性綜合征的組成部分。例如;Peutz-Jeghcrs綜合征的Peutz-Jeghers息肉病匚②Cronkhite-Conada綜合征的Cronkhite-Conada息肉??;③Cordon綜合征的胃(腸)息肉;④幼年性息肉(?。﹨⑴c的綜合征等。[①參見第十八章(小腸疾?。虎?④參見第二十章(大腸疾?。??腺瘤約占胃息肉樣病變的"%,多位于胃竇部胃中部腸上皮化生區(qū)域?!静±碜兓?lt;1)肉眼病變:腫瘤大小不等?直徑一般〉2cm,多呈絨毛狀,廣基性。<2)光鏡病變:①多呈絨毛狀、管狀-絨毛狀,單純管狀者很少見,形同大腸的腺瘤。增生的腺上皮常不同程度非典型增生(低級別和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兒絨毛狀腺瘤和管狀-絨毛狀腺瘤繼發(fā)上皮內瘤變(尤其高級別)者易惡變。[參見第二十章(大腸疾?。菁易逍韵倭霾、偌易逍源竽c腺瘤?。ǔH旧w顯性遺傳)可累及胃和小腸,②位于胃體(占2/3病例)和(或)幽門部。多發(fā)性;③胃體腺瘤?。憾?0歲左右,多為胃底腺增生(壁細胞和黏液細胞為主);④幽門部腺瘤?。憾?lt;40歲,多伴幽門腺增生和腺體囊性擴張.可惡變(8%?10%)?!竻⒁姷诙氛碌诙?jié)的(家族性大腸腺瘤?。蒈谒鰳硬∽儮兖酄钗秆?;②嗜酸性肉芽腫;③Menetrier??;④結節(jié)?。孩蒈洶?;⑥胃潰瘍病等。(二)癌前疾病和癌前病變癌前疾病有可能繼發(fā)胃癌的獨立性胃疾病。例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M色俶丁觸?。?、胃潰瘍(癌變率€1%)、胃腺瘤、殘胃(癌多發(fā)生在吻合口附近)等。癌詢病變一些易發(fā)生癌的病變。例如胃黏膜上皮的非典型增生(異型增生、上皮內瘤變)。胃黏膜腺體上皮內瘤變可視為胃黏膜腺體非典型增生、異型增生的同義詞。(1)基本病變1) 腺上皮異型;主要為不同程度的核異型。2) 腺體結構異型;①大小、形狀、排列不規(guī)則;②出芽、分支、乳頭狀生長;③囊性擴張,④背靠背密集;⑤共壁(以至篩狀結構)。3)腺上皮分化異常;①無黏液細胞?主細胞、壁細胞分化,②胞質黏液分泌減少、消失;③腸化生上皮:杯狀細胞(以及潘氏細胞)減少、消失。(2)低級別上皮內瘤變匕多發(fā)生于胃黏膜淺表。上述基本病變較輕。1)腺上皮:①柱狀(伸長〉、增大、擁擠、假復層■②胞質黏液分泌減少、消失;③核大、深染、圓或卵圓,居于中下部(近于基底),排列紊亂?尚有一定極性;④核分裂象較少。2)腺體:①形狀、排列稍不規(guī)則,族性擴張;②輕微岀芽、分支;③向腺腔、腺囊腔內乳頭狀生長。

<3)髙級別|?.皮內瘤變:上述基本病變顯著;無壞死?無浸潤間質。包括非浸潤癌(原位癌)01) 腺上皮:①柱狀或不規(guī)則;②核明顯增大(核、漿比值大)、大小不等,形狀不規(guī)則,深染.染色質粗糙、不均,核膜厚,核仁顯著(可泡狀);③核多層,移至細胞頂端?排列紊亂?部分性或完全失極性;④易見核分裂象,可見病理性核分裂象92) 腺體:①結構異型明顯,密集、扭曲,形狀、大小不一:②明顯出芽、分支、折疊:明顯靈性擴張;④共壁,以至篩狀結構。4?球樣異型增生考慮為胃印戒細胞癌的癌前病變。胃小凹或固有膜內的柱狀黏液上皮細胞增大、變圓,胞質黏原顆粒變粗大、淡紅(粉)染?胞質進而呈氣球樣空淡、胞核移至一側(形似印戒細胞兒此等球樣細胞增生(由單層變?yōu)閺蛯印挡㈤L入腺腔、趨于形成實性細胞團。球樣異型增生細胞突破腺體基底牒時?提示惡變。5?對于難以判斷增主性質(不能診斷“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的胃鏡黏5?對于難以判斷增主性質(不能診斷“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的胃鏡黏活檢,可診斷為"不確定的上皮內瘤變(indefiniteforintraepithelialneoplasia)6,對于患者病史和(或)胄鏡所見疑為癌或提示可能為癌,而胃黏膜活檢不能診斷“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或統(tǒng)浸潤性癌"的病例,需要連續(xù)深切片(切片時盡量少修整或力求不修整蠟塊)、進行必要的上皮標記物免疫組化染色和(或)黏液染色進~步診斷,或是多方會診;若考慮病理所見可能與胃黏膜檢材不充分有關時,在診斷"不確定的上皮內瘤變^的同時.需建議臨床醫(yī)師盡快酌情較多、較深些重復內鏡取材再行病理檢査。

(三)早期胃癌①常無明顯癥狀,約半數(shù)病例胃痛;②發(fā)生于胃黏膜下層以上(未侵犯肌層)的癌;③可有淋巴結轉移;④對丁?疑為早期胃癌的病例,必須于肉眼病變區(qū)域盡量多地取材制備切片(必要時制備間斷的或完全的連續(xù)切片)鏡檢,以明確其是否確為早期癌;⑤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黏膜內癌(病變位于固有膜內,未侵破黏膜肌層)>90%?黏膜下癌(病變位于黏膜下內,未侵犯肌層〉為80%?90%?!静±碜兓?-肉眼病變①主要位于胃遠端(尤其小彎側〉;②10%的病例為多發(fā)性,③病變范圍大小不等,直徑多<2cm0分型;I型(隆起型兒息肉狀病變較明顯高于周圍的正常胃黏膜(>正常黏膜厚度的2倍).常為有蒂或廣基性胃息肉的早期惡變。癌細胞常限于黏膜層內。較少見。II型(表淺型人病變較平坦。再分為:I!"型(表淺隆起型〉:病變稍微隆起于周圍正常黏膜,呈平盤狀。Ub型(表淺平坦型人病變處黏膜無明顯異常,可稍粗糙。He型(表淺凹陷型);病變處黏膜淺表凹陷,深度限于黏膜層內,形成癌性糜爛。最多見。01型(凹陷型):病變處黏膜明顯下陷,形成深達黏膜下層的潰瘍.最多見(占半數(shù)左右人混合型:Ua+Hc或Uc+ni(較少見)。2?光鏡病變①組織學類型一般與進展期胃癌相同;②最多為管狀腺癌,其次為乳頭狀腺癌;③腫瘤間質內常明顯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

(四〉進展期胃癌癌侵及胃的黏膜下層以下。好發(fā)部位依次為:①胃竇;②小彎;③賁門;④胃底和胃體?!九R床要點】①男性多見;②上腹部持續(xù)性疼痛(脹痛,進食不緩解八上消化道出血.食欲差,消瘦,貧血等?!静±碜兓??肉眼病變(1) 巨塊型:息肉狀.結節(jié)狀,蕈傘狀。(2) 局限潰瘍型:潰瘍較小9邊界清楚,膨脹性生長。(4)(3)浸潤潰瘍型:潰瘍較大,邊界不清,浸潤性生長。(4)浸潤型:腫瘤廣泛浸潤胃壁,呈皮革樣胃。可分為局限浸潤型和彌漫浸潤型。光鏡病變腺癌:最多見。主要為管狀腺癌(髙、中、低分化),其次為乳頭狀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細胞癌、低分化癌等。(2)少見類型;鱗癌、腺鱗癌、腺癌伴有神經內分泌分化、神經內分泌癌(類癌、小細胞癌)、肝樣腺癌、壁細胞癌、絨癌等。擴散方式(1)直接蔓延:腫瘤侵犯胃漿膜、食管下段、肝、胰、膽總管等。(2>腹腔種植;可種植于卵巢,形成Krukenberg瘤(也可通過淋巴管轉移至卵巢)。(3) 淋巴道轉移:主要轉移方式(尤其晚期胃癌)。首先轉移至胃周淋巴結進而達于遠處淋巴結,包括脾門淋巴結、左鎖骨上淋巴結等。(4) 血行轉移:晚期胃癌可經血行轉移至周身,常為肝、肺、骨、腎上腺等處。預后: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僅為20%?30%。影響胃癌術后存活期的因素;①浸潤深度;②淋巴結轉移③組織學類型(腸型者較好于胃型.乳頭狀腺癌較好于管狀腺癌,管狀腺癌較好于未分化癌);④生長方式(膨脹型者較好于浸潤型者)等。(五)神經內分泌腫瘤【概述】少見,約占消化道腫瘤的5%。來源于胃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腫瘤。胃黏膜內含有分泌生長抑素、胃泌素(G)、內啡肽、高糖素的多種神經內分泌細胞和腸嗜錯細胞(EC)等。包括:①類癌;②小細胞癌常③胃泌素瘤。1.冒類癌(1)多為高分化非功能性腸嗜輅樣細胞(ECIJ類癌:發(fā)生于胃體、胃底黏膜。包括:①I型ECL[與自身免疫性慢性萎縮性胃炎(有或無惡性貧血,可致胃泌素增多)有關?占胃內分泌腫瘤的74%」②II型ECL(與多發(fā)性內分泌腫瘤I型、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有關.占胃內分泌腫瘤的6%);③[H型ECL<與髙胃泌素血癥、自身免疫性慢性萎縮性胃炎有關,占豐內分泌腫瘤的13%)多見于女性,均齡63歲。(2)低度惡性:大部分(約72%)病例于確診時尚未轉移。直徑>2cm的類癌或非典型類癌惡性程度較髙。混合性腺-類癌的預后同進展期胃癌。2.小細胞癌低分化神經內分泌癌?形態(tài)和生物學行為類似肺小細胞癌。占胃內分泌腫瘤的6%。胃泌素瘤多發(fā)生于胰腺和十二指腸,很少發(fā)生于胃(占胃內分泌腫瘤的<1%)?!静±碜兓?.肉眼病變①腫瘤位于黏膜或黏膜下層(表被黏膜),多單發(fā),無蒂結節(jié)狀或息肉狀腫物?大小不等,中央常有潰瘍;②切面境界清楚,多灰白或灰黃色?無包膜。2?光鏡病變①類癌;②小細胞癌;③胃泌素瘤。[參見第五十四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