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教案 地形圖的判讀_第1頁
名師教案 地形圖的判讀_第2頁
名師教案 地形圖的判讀_第3頁
名師教案 地形圖的判讀_第4頁
名師教案 地形圖的判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魚漁課堂()——為中國教師提供最優(yōu)質(zhì)的教育教學資源PAGEPAGE6版權(quán)所有,翻錄必究《地形圖的判讀》名師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學會閱讀和使用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學會估算海拔和相對高度。2.能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區(qū)別出山頂、山脊、鞍部、陡崖等山地的不同部位。3.在地形圖上能識別出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種基本地形類型。過程與方法1.利用橡皮泥,對照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線示意圖,制作地形模型,自己總結(jié)各種地形的特點。2.讀各種地形圖,學會判斷地勢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讀圖分析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動手制作地形模型,培養(yǎng)動手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重點難點重點等高線形態(tài)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guān)系。難點在地形圖圖上識別山體不同部位的等高線形態(tài)。教學準備學生準備:橡皮泥、小刀、水彩筆等。教師準備:山體模型、等高線模型圖、世界地形圖。教學流程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同學們,地圖是我們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地圖的“語言”——比例尺、方向和圖例。今天我們就用這把“鑰匙”打開地形圖,來認識和辨別地球表面的各種地形類型。二、講授新課[板書]第四節(jié)地形圖的判讀[教師]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是8844.43米,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們說只不過有4500米高,這是為什么?請同學們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仔細觀察教材圖1.34“地面高度的計算”,請同學們互相交流、討論,自主學習,說出圖中數(shù)據(jù)各代表的高度。找一代表發(fā)言,其他補充說明。[教師]請同學們結(jié)合教材圖1.35,說明海拔和相對高度的含義。[學生]海拔是指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如圖中甲的海拔為1500米,乙的海拔為500米)。相對高度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如圖中甲乙的相對高度是1000米)。[學生]哦,我明白了。其實剛才這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說的是兩種不同的高度計算方法,即相對高度和海拔。8844米是指珠穆朗瑪峰的海拔,4500米則指的是珠穆朗瑪峰高出青藏高原表面的相對高度。[模擬演示]讓一高一矮兩個同學到講臺上,高的同學比矮的同學高20厘米,這個高度是相對高度?!驹O(shè)計意圖】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起學生注意,帶著疑問學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自主性,模擬演示能加深學生對兩個概念的理解和記憶。[教師]正是由于陸地表面各個地方的海拔、相對高度不相同,所以就有了高低起伏不平的各種地表特征,如何將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較準確地在地圖上表示出來呢?現(xiàn)在我們運用地面高度,通過繪制等高線地形圖來解決這個問題。[板書]一、等高線地形圖1.海拔和相對高度[教師]讀教材圖1.36“等高線示意”,結(jié)合山體模型圖及等高線模型圖,說說什么樣的線是等高線,什么是等高距。[學生]討論、交流后發(fā)言: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這種用等高線表示的地形圖就叫做等高線地形圖。等高距是指兩條相鄰的等高線的高度差。如圖中的等高距是10米。[學生活動]制作等高線地形模型:先讓學生將自帶的橡皮泥、小刀、白紙和鉛筆準備好。然后按照教材26頁活動的要求和步驟,教師一邊解說,一邊指導學生進行制作等高線地形模型的比賽,并評選出好的模型在全班點評。[教師]讓學生觀察等高線示意圖,并對照山體地形思考:等高線數(shù)值大小與地勢高低有何關(guān)系?等高線的疏密程度與山體坡度陡緩有什么關(guān)系?[教師小結(jié)]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學生展示各自小組交流的成果。教師適時評價給予鼓勵。[學生]等高線數(shù)值大表示海拔高,等高線數(shù)值小表示海拔低;等高線密集處坡度陡,等高線稀疏處坡度緩。[教師小結(jié)]在等高線地形圖上,通過等高線數(shù)值的大小,可以判斷山地的高低,疏密的狀況,可以辨別山地坡度的陡緩。[板書]2.等高線[承轉(zhuǎn)]山地的形態(tài)是各種各樣的,如山峰、山谷、陡崖等,它們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是如何表示的呢?應該如何區(qū)分呢?[學生活動]讀教材圖1.37“等高線地形圖上不同的山體部位”,讓學生觀察不同部位的名稱、位置,以及表示它們的等高線的特點,即辨別它們的方法。討論總結(jié)每個部位,然后推薦代表上講臺指圖說明。在學生交流后,教師給予評價。[師生小結(jié)]我們用下列的表格來歸納不同山體部位等高線的特征:地形部位等高線特征山峰等高線閉合,數(shù)值從中間向四周逐漸降低山谷等高線彎曲的部分向高處凸出山脊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陡崖等高線重疊的地方[活動]觀察自制的等高線模型,對照教材圖1.38“等高線地形圖”、圖1.39“制作等高線模型”,說說對緩坡、陡坡的認識,并找出圖中山脊和山谷的位置,觀察等高線的特征。[學生小結(jié)]等高線稀疏處為緩坡,等高線密集處為陡坡。山脊是指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的山體部位,山谷是指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的山體部位。[板書]3.判別地形的方法[實物演示]讓學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五指并攏向下隆起扣在桌面上。手背部關(guān)節(jié)突起的部位相當于山峰,關(guān)節(jié)間的部位相當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當于山脊,手指縫相當于山谷。演示時,師生共同參與,邊指部位,邊提問,邊回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考和想象力。然后再回到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線地形圖的表示上,加深學生對圖上地表形態(tài)的辨別能力。【設(shè)計意圖】組織學生共同參與、合作交流,對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矯正,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制作模型、實物演示實驗、列表比較,形象直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考和想象力,加深對地表形態(tài)的辨別能力,以此來突出重點。[教師]陸地上等高線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在海洋中也可以把深度相同的點連接成線,叫等深線,等深線上的數(shù)值大小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淺,等深線的疏密狀況,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為了更直觀地辨別陸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chǔ)上,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涂上不同的顏色,就可以繪制成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板書]二、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活動]讀教材圖1.43“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和地形素描圖”,辨認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種地形類型并對照右下角的高度表區(qū)分它們的特征。[學生]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nèi)部起伏較為和緩;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有高聳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勢起伏較大;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活動]觀察教材圖1.40、圖1.41、圖1.42各地形區(qū)的地形特點,同桌之間互相說說它們之間的差異,并在世界地形圖上找出主要地形區(qū)。學生結(jié)合景觀圖描述其突出的地形特征并對比它們之間的差異,教師指導糾正錯誤,適時給予鼓勵。地形圖只能表示地面起伏的狀況,包括高低、坡度陡緩等。為了更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可以利用地形剖面圖。[板書]三、地形剖面圖[活動]讀教材圖1.44“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方法”,動手切割自制模型,仿照教材活動中的做法,同桌合作完成圖中的缺失部分,教師巡視指導,對做得好的學生適時給予表揚。[教師]地形剖面圖是表示地表沿某條線上的垂直斷面的圖形。我們在模型上選擇了不同方向的切線,看到了不同的剖面,直觀地顯示了山體模型不同方向的地表起伏狀況和坡度的陡緩程度。三、課堂小結(jié)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了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地勢高低和坡度陡緩的判讀、山體形狀與等高線分布特點的關(guān)系、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地形剖面圖的使用,并結(jié)合地圖幫助學生加深記憶相關(guān)的知識。四、檢測反饋1.下圖中的等高線圖表示的地形名稱依次是()A.山脊、盆地、山谷、山峰B.山谷、山峰、山脊、盆地C.山脊、山峰、山谷、盆地D.山谷、山峰、山峰、盆地2.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峰,海拔高8844.43米,世界陸地的最低點——死海,它的海拔是-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