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跟師心得體會(6篇)
中醫(yī)跟師心得體會1
8月開頭,萬壽路社區(qū)衛(wèi)生效勞中心中醫(yī)科先后有7名同志分別參與了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醫(yī)學術閱歷繼承以及海淀區(qū)首批名老中醫(yī)學術閱歷繼承的學習,跟師至今,已近一年時間。通過這一年的學習,中醫(yī)科的醫(yī)生無論是在根底理論、臨床技能還是醫(yī)德、醫(yī)風上,都深深受到了帶教教師一言一行的影響,頗有感受與體會。
我的教師呂培文主任是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原外科主任,她1969年畢業(yè)于首都醫(yī)科大學醫(yī)療系,于70年月安排到北京中醫(yī)醫(yī)院外科從事臨床及教學工作。中醫(yī)啟蒙于外科名老中醫(yī)趙炳南、房芝萱等老中醫(yī),在中醫(yī)外科治療各類瘡瘍、乳房疾病及四周血管病,如脈管炎、動脈硬化閉塞癥、大動脈炎等疾病中,受到各名家教師的教導,醫(yī)術上要嚴謹、仔細、一絲不茍,要學無止境。1991年國家為了搶救祖國醫(yī)學遺產,使傳統醫(yī)學后繼有人,呂培文主任成為王玉章老教授的學術繼承人,繼承了王老行醫(yī)50年的絕技,如對乳房疾病的辨證論治、對慢性潰瘍的陰陽辨證及一些傳統外用藥的制作與用法等。呂教師已從醫(yī)40年,臨床閱歷特別豐富,而我有幸成為了她的學生,跟隨她學習中醫(yī)外科學的學問。作為一名社區(qū)中醫(yī)全科醫(yī)師的我,剛剛參與臨床工作近3年,臨床閱歷的肯定缺乏,既往中醫(yī)外科學問的零接觸,那么這三年的學習將對我本人來說是一次特別珍貴的經受和過程。
學習中醫(yī)外科以來,我的臨床思維更為開闊了。中醫(yī)內科和中醫(yī)外科雖同屬于祖國傳統醫(yī)學的一局部,但是有許多理念又有所不同。從中醫(yī)內科來說,常用的辨證思維側重于臟腑辨證,在于病人的整體,往往無視了病人的局部;而呂老認為作為一名中醫(yī)外科大夫,臨床辨證除了整體辨證之外,局部辨證也顯得特別重要,整體辨證與局部辨證要相結合。由于外科疾患最顯著的特征就在于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比擬明顯的外在表現。主要包括紅腫、發(fā)熱、痛苦、成膿、麻木、潰瘍、結節(jié)、腫塊、瘙癢、功能障礙以及皮膚部位的各種損害等。由于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觀性,能夠有效地供應了臨床辨證的客觀依據。也有某些全身疾病,其病灶反映卻在局部。但由于疾病的病因不同,程度各異,因而轉歸順逆相差甚遠。因此,外科辨證雖多從局部病變著手,以局部病癥為重點,但也絕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病癥為依據,只有從整體觀念動身,局部與全身辨證相結合,外在表現與五臟六腑病變相結合,辨證求因,全面分析疾病的性質,綜合起來進展辨證,抓住證候的主要致病因素,才能為施治供應牢靠的依據。
另外,呂老始終堅持中西醫(yī)結合,辨病與辯證相結合,臨床要注意臨床體格檢查,在辨證施藥的同時也要穩(wěn)固西醫(yī)根底學問。呂老在臨床上除了中醫(yī)四診“望、聞、問、切”,還很注意臨床的體格檢查,并有著深厚的西醫(yī)臨床功底。但凡有需要的病人,不管是初診還是復診,她都一個一個地急躁檢查,認真詢問及觸診。外科病患比擬特別,像糖尿病足、乳癰等有創(chuàng)傷的疾病,局部創(chuàng)面的流膿、惡臭,有的病人自己都受不了,但呂教師不怕臟和累,親力親為,仔細細致的檢查,對于病患的西醫(yī)檢查報告也是認真的查看,就病情及相關留意事項進展講解,使病患對自己疾病有較為深入的了解,深得病人的感謝與感謝。呂教師這種敬業(yè)和專業(yè)的精神,與病人之間良好的醫(yī)患關系,提示我們年輕一輩的醫(yī)生,應當好好學習西醫(yī)根底學問,注意臨床最為根本的體格檢查,不要老是依靠各種幫助檢查,同時要與病患進展良好的溝通,為病人增加治療疾病的信念。
一年的跟師學習轉瞬即逝,雖然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對于外科疾患如乳腺增生、四周血管疾病、濕疹等疾病的西醫(yī)診斷及中醫(yī)藥治療有了初步的認知和體會,但僅僅這些是不夠的,自己離教師預想的階段、與上級部門提出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將連續(xù)努力,珍惜余下2年的跟師學習,在中醫(yī)藥繼承和進展的道路上連續(xù)前行,完善自我,不斷提升自身技術水平,不辜負院領導、同事們以及教師的期望,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社區(qū)中醫(yī)師,做好社區(qū)居民安康的守護者。
中醫(yī)跟師心得體會2
通過一年的跟師學習,我方明白教師陳明副主任醫(yī)師悄悄地為我鋪墊了一條開悟中醫(yī)之路,當時自已并未明白,只是在刻苦鉆研中醫(yī)學。跟師學習患者比擬多,經常白天跟教師看病,晚上自己鉆研,坐公交車回到家已是九點多鐘,看著滿街的夜燈閃耀,川流不息的車輛,匆忙行走的路人,想著家中著急等著吃飯的.愛人,心中不免感慨,但一想到這一天跟師學習中我又明白了一個中醫(yī)的道理,見識了一個新的疾病,加深了以前淺薄的看法,訂正了過去錯誤的熟悉,心中的高興及對教師的由衷感謝無以言表。
如今3年的跟師學習完畢,自始至終,我認為跟師學習并不在于教師一字一句的教,而是在無形中潛移默化中徒弟感受教師的思維和才智的火花,思之又思再思,三思之后仍無法明白,我找其他同事探討,仍無答案,找一適宜時機請教于教師,此時教師字字是真言,很多次跟師學習中是病人的詢問,教師的答復使我頓悟,答復病人的問題時教師用最樸實的語言而非專業(yè)術語,病人明白了道理同時也學到了一些保健治病的常識,這一點使我受益終生。下面我把自己3年來跟師學醫(yī)積存的心得體會。
中醫(yī)跟師心得體會3
眾所周知,中醫(yī)是我國的國寶、國粹,幾千年來為我國人民的身體安康及民族繁衍起到了重大作用。針灸學更是我國的文化魁寶,它是一門博大精深、體系完備、內容豐富的學問,數千年來它以其獨特的特點在我國醫(yī)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位臵。針灸療法具有適應證廣、療效顯著、應用便利、經濟安全等優(yōu)點,它不僅受到中國人民的寵愛,也受到世界各國人們越來越多的寵愛,許多人盼望了解它學習它,但是或許由于它的博大精深,許多人覺得無從學起,不知從哪入手。
我作為一名護理人員,跟隨朱寶醫(yī)師從事了幾年中醫(yī)中藥和針灸的臨床診治工作,耳濡目染中醫(yī)中藥的奇妙療效,正如《黃帝內經》中記載“一針甫下,沉苛立起”,不由地深深沉迷上了這門古老的醫(yī)術。在幾年的實踐中,我院三名護理人員通過自己的學習和臨床醫(yī)師的指導,初步把握了針灸、拔罐、蠟療、熏蒸、按摩等幾項中醫(yī)相宜技術,并在臨床工作中取得了肯定的療效,現在依據我們的學習閱歷談一下幾點針灸療法的體會。
一、遵從中醫(yī)整體觀念,強化針灸療效
中醫(yī)學特別重視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完整性及其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它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局部之間,在構造上是不行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協調、相互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同時也熟悉到人體與自然環(huán)境有親密關系,人類在能動地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爭中,維持著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這種內外環(huán)境的統一性,機體自身整體性的思想,稱之為整體觀念。在臨床針灸治療中,整體觀念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在要考慮患者的生理、心理因素,還要留意季節(jié)氣候、晝夜晨昏、地區(qū)方域對患者的影響。
平衡針灸創(chuàng)始人——平衡針灸專家王文遠教授認為:人體本身就是一個自我平衡系統,具有自身的調整修復功能。因此,在針灸的過程中要使患者去舒適的體位,積極與患者溝通,使患者充分了解針灸療法和療效,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顧忌和怕痛的心理,積極協作醫(yī)生,以期通過人體自身的調整與平衡取得更好的療效。
此外,還要留意患者的狀態(tài)和體質,饑餓患者不宜針刺,若需針刺,應取穴少,輕刺為宜;過飽者不宜針刺,若需針刺,上腹部不宜深刺、直刺;出大汗、大出血及年老體弱者,針刺手法宜輕;猛烈運動后不宜立刻扎針。再次,人體在不同的季節(jié)影響下,也以不同的生理功能來適應。如春夏陽氣升發(fā)在外,氣血簡單浮于體表,故皮膚松馳,腠理開泄,人體就以出汗散熱來調整。秋冬陽氣收斂內藏,氣血閉于內,故皮膚致密,出汗削減,體內必需排出的水液就從小便排出。因此在春夏季節(jié)針灸后的患者皮膚松馳,腠理開泄,易至風邪入侵,務必囑咐患者不要急于洗澡和吹風,以免加重病情。
二、把握配穴原則,敏捷取穴
1、先后次序的敏捷應用由于人體每一個穴位的主治功用不同,因此取穴時有主穴和配穴之分。在我院朱寶醫(yī)師的指導下,我們把握了針灸學的普遍應用的“八要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內關,小腹三陰謀,坐骨刺環(huán)跳,腿痛陽陵透。這八句話,共四十個字。每一句講了一個穴位,一句五個字,即講了一穴位,又講了它治療的部位。對于初學針灸的我們在配穴方面有很大的啟發(fā)。
朱寶醫(yī)師還特殊強調取穴的先后次序,在臨床應用時,應依據病人分清主次,敏捷把握取穴的先后挨次。如發(fā)作性痛癥,易先刺遠隔穴位,運用導氣手法,通過經絡的遠隔誘導作用,使痛苦改善后,在刺痛處穴位,就可避開病變部位因痛苦過敏引起的肌肉緊急,造成進針困難,加重痛苦。又如胃痛時常先刺遠端足三里穴,再刺中脘;三叉神經痛先瀉合谷,再取頭面部穴位。可見,取穴的先后挨次的不同直接影響著臨床療效。
2、循經選穴的原則臨癥選穴配伍,朱寶醫(yī)師提倡根據“循經選穴”的原則,以臟腑經絡理論為指導,依據病機和癥候,在其所屬或相關的經脈上選穴配方。在明確辯證的前提下,直接選取與病情相關經脈上的穴位進展治療,臨床上常取經脈循行遠隔部位的經穴作為主穴,這些穴位是經絡之上下、出入的處所,具有遠近聯系的功能,對本經頭面、軀干、臟器等疾病,有直接的治療作用。前面所提到的“八要穴歌”正是臨床循經取穴法的高度概括。在臨床應用中以本經取穴和他經取穴多見。如手厥陰經病變消失的心絞痛、心悸取內關,手太陰經病變的咳嗽取尺澤,咯血取孔最等。此外還有中病旁取,遠近取穴法等多種取穴法,臨床上依據病情酌情應用。
3、痛苦選穴以“以痛為愉”的原則在循經選穴的根底上,直接選取患部經脈循行所達的穴位,以局部選穴為主。如眼病取晴明,耳疾取聽宮,膝痛刺犢鼻等。
4、敏捷補瀉,辨證施治在補瀉手法的應用上,朱寶醫(yī)師重視針刺手法,認為恰如其分的運用補瀉手法是針灸療效的關鍵,認為進針得氣后,應依據個體生理、病理狀態(tài)的不同和氣血盛衰辨證施治,采納不同的用針強度、頻率和持續(xù)時間,將補針和瀉針分為輕、平、大三類,即輕補、大補、平補、輕瀉、大瀉、平瀉、平補平瀉等七法。對不同的病人甚至同一病人,都不應當是一成不變的,應依據病情變化辨證施治。如一例膽絞痛患者的治療,初期采納大瀉法針刺陽陵泉止痛后,改用平瀉法刺其他穴位,使經氣保持暢通,從而到達治療目的。
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我們初步把握了針灸理療的方法,取得了肯定的閱歷,但是在如大海般浩瀚渺茫的中醫(yī)世界里,這些都只是皮毛。
中醫(yī)跟師心得體會4
我現在還清楚的記得,在跟師的第一天,陳明教師和氣地問我在學習中的困難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學問。由于陳明教師是中醫(yī)科班出身,因此推舉我們背誦《醫(yī)學三字經》,教育我們肯定要多背多記,在中醫(yī)的學習過程中記憶是根底,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還不能完全理解書中所講的內容精華,但肯定要靠死記硬背,這樣在臨床實習中才能更充分的體會到書中的旨意。
在制定了學習規(guī)劃后,教師又帶著我巡游了整個醫(yī)院,急躁的給我們敘述了關于醫(yī)院的一些事跡。在跟師過程中,能學到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學問。在和教師的交談中,能了解到她在讀經典學習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淺層的理解上能更深層的了解,也能訂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學習任何一門學科時,最珍貴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導和教導,在堅決自己學習目標的同時,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層面,擴展自己的學問領域。
世界上大多數偉人都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勝利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敗的閱歷,才能從更多其他的方面著手討論;也是由于有了前人勝利的閱歷,才能讓更多的人有信念堅決自己的目標,繼而取得更多更好的勝利。就是由于有了前人的閱歷,才能幫忙我們更快更好的取得勝利,從而在勝利的根底上連續(xù)向更高更深的層面討論,正是這樣社會才能進步。在我的人生軌跡當中,跟師是一項重大的收獲,讓我對中醫(yī)學習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讓我明白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理論與實際
相結合的重要性。在學習中醫(yī)的過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論學問的抽象性,讓我們無法真正的理解其含義,而假如沒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在實際臨床中也無法充分理解其理論的含義。因此在跟師的學習過程中,必需要打下堅實的理論功底,必需要記憶更多的理論學問,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結合臨床,更好的融入臨床,在實習中更能充分運用所學的學問。這個月又可以參與外科醫(yī)師爭論會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組,在每個小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學習外,也可以一起探討臨床中遇到的問題,溝通在處理疾病中的不同見解。在大家的溝通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學會從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個問題,也熬煉了我們的表達力量。因此盼望這種制度能夠連續(xù)下去,讓我們學到更多的學問。古語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專心去和教師相處,相互敬重,提倡一些傳統的好行為,日久自會見真情,教師定會將學問傾囊相授的。
中醫(yī)跟師心得體會5
從事中醫(yī)婦科專業(yè)30余年,具有豐富的臨床閱歷,對婦科的常見病及多發(fā)病,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臨床療效顯著。主見治病務求其本,以調臟腑之氣為重,而調肝由為首要。認為婦科病多隱微,必需詳問細察、診斷準確,則用藥無不中的。
從跟師的第一天起,教師就教育我:跟師不能僅僅抄抄方,不能只學會看跟師時見過的病,最重要的是學會臨證思維,肯定要“學我,像我,超過我”。在中醫(yī)學界,業(yè)師有“活字典”之稱,他認為只有融古貫今、溯本求源才能進展中醫(yī);反復強調中醫(yī)學不是古董,而是有用的科學,只有切實解決病人的疾苦,才是中醫(yī)學進展的根本。如何才能解決病人的疾苦?必需學會勤讀、泛讀、精讀古今醫(yī)書,博采眾家之長,才能觸類旁通,拓寬臨證思路,提高臨床療效。并認為經典是中醫(yī)這門學問的根底。
中醫(yī)四診是醫(yī)者調查、分析、討論疾病所消失的各種信息升華成的四種大法,搜集的信息在綜合歸納時應四診合參。對婦科病及其他病證舌診脈診特別重要,必要時亦有舍脈從證和舍證從脈之法。跟師后體會到要熟悉癥候精確,才能提高療效,在黃院長教導下對舌診、脈診有了更準確的熟悉。
教師常說,超群的醫(yī)術來自人的聰穎和勤奮,但更重要的是來自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要提高醫(yī)術主要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把握扎實的醫(yī)學根底學問;其次、對人體和疾病要有全盤的把握度,診斷要明確,問診要詳盡;第三、嫻熟運用中醫(yī)婦科專業(yè)技術;第五、學習學問,運用技術,提高水平,升華境地,不斷進步。
光陰荏苒,不知不覺自己從醫(yī)已經二個年頭了,有幸?guī)煆挠诤鷦Σń處?。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終生!
在臨床實踐中,胡教師擅長運用中醫(yī)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頸肩腰腿疾病及疑難雜病。在跟師學習的日子里,我深深地體會到尹教師是一位博學的教師,他擅長把自己行醫(yī)多年的臨床診療閱歷上升為理論,用于指導學生的工作,使我開拓了思路,活潑了思維,開闊了視野,更新了觀念,逐步提高了診療技術,堅決了對中醫(yī)藥的信念。從胡教師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對古老的中醫(yī)及其進展前景布滿了信念。隨著現代科技的進展,現代醫(yī)學在現代自然科學成就的根底上蓬勃進展,而中醫(yī)至今已經幾千年了,是古代醫(yī)學。有人認為,中醫(yī)是幾千年前的產物,與今日的現代化格格不入,學習中醫(yī)是過時的,甚至是歷史的倒退。雖然,中醫(yī)經典理論是陳舊的,但典籍中不少看來是舊的內容,卻能夠開掘出新的成效。例如大柴胡湯是1000多年前《傷寒論》中的方子,在現代西醫(yī)治療根底上治療急性胰腺炎療效就很好。又如令現代醫(yī)學麻煩的冠心病,西醫(yī)治療需長期服藥、副作用較大,用中醫(yī)藥的益氣化痰活血法治療有好的療效。胡教師用大劑量黃芪治療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溫補腎陽藥治療骨質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師從胡教師后,我的學習態(tài)度不一樣了。過去在學校是在“填鴨式”的學習方法下承受教育,死記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書本的內容全部背下來,待考試時一字不漏地默寫出來,便大功告成,學習是被動的,以分數作為目標,毫無樂趣可言。
而今,跟從胡教師臨床實踐,以醫(yī)好病人為目標,胡教師擅長把自己行醫(yī)多年的臨床診療閱歷上升為理論,使我漸漸“開竅”。中醫(yī)是一門閱歷醫(yī)學講究的是辯證論治,目前的跟師模式恰好是印證這個特點的模式,使自己少走許多彎路。作為一位中醫(yī),胡教師具有博大包涵的胸懷和高瞻遠矚的視野,主見扎根中醫(yī),西為中用,中西醫(yī)結合。正是由于胡教師這種開明包涵、與時俱進的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使他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胡教師經常教育我們“立業(yè)先立德”,作為他的學生,我不僅學到了安家立命的一技之長,更領悟到了胡教師高尚的醫(yī)德和強大的人格魅力。
中醫(yī)跟師心得體會6
中醫(yī)臨床學習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如何把自己所學的理論學問運用到臨床實踐中并很好的把握,是每個進入臨床階段的學生期盼到達的。但是學生進入臨床后發(fā)覺臨床學習與理論學習有很大的差異,一時很難把握,總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忙忙忙但收獲甚微的感覺。跟師學習這么多天,下面結合我的學習閱歷談談在臨床中如何跟師。
一、要留意培育動手力量。
中醫(yī)的動手力量,即中醫(yī)的望、聞、問、切四診的熬煉。中醫(yī)的四診肯定不是簡潔地一照、一查,就可以取代的“高級技術”。必需把過去的學問,與當下的病癥結合起來;與患者即時、隨機地進展溝通才能獲得。同時,能夠被精確表達,記載于書本上的“明學問”只是一小局部,人類更多的學問,是那些只可意會而難于言傳的東西。俗語說:“真?zhèn)饕痪湓?,假傳萬卷書?!蓖ㄟ^跟師學習,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才會把握中醫(yī)的精華。在望診上尤其重視望舌,臨床實踐證明,在疾病的進展過程中,舌的變化快速而又鮮亮,它如同內臟的一面鏡子,凡臟腑的虛實、氣血的盛衰、津液的盈虧、病情的淺深、預后的好壞,都能較為客觀地從舌象上反映出來,成為醫(yī)生診病的重要依據。若見淡白舌,多是氣血兩虛或者陽虛;若見紅舌,多是熱證。若見紫舌多是血行不暢。臨床需認真觀看,以便獵取精確信息。再如“治小兒外感熱病,看舌之后必察咽喉”,咽喉為“至陰之地”,對于鑒別寒熱虛實有重要意義,如咽喉紅腫,為有實火;紅而干,為陰虛;不紅不腫,為陽虛;咽喉劇痛而不紅不腫,為真寒假熱,咽喉紅腫痛苦卻全身表現為寒證,則為真熱假寒等等。問診應講究技巧,跟師學習就要學會教師問診的方法和技巧,這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
初上臨床時往往按西醫(yī)詢問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細,可是問過之后頭腦中卻一片茫然,后來不斷地仿照教師問診才有所體會。中醫(yī)問診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憑醫(yī)生的理論水平和臨床功底。問診主要是確診某病某證或排解某病某證。至于脈診,首先要把握脈象特征。如浮脈的脈象特征是脈位表淺,輕取即得,重按稍減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脈的脈象特征是脈位較深,輕取不應,重按使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里。把握了脈象特征之后再在臨床中細細體會,最好在切脈閱歷比擬豐富的教師指導下進展,先從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風電技能培訓課件圖片高清
- 青年群體游戲實踐的媒介儀式建構研究
- 含苯并咪唑結構熱固性聚酰亞胺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 第九版外科腫瘤免疫治療臨床指南解讀
- 急救護理筆記方法教程
- 神經炎護理常規(guī)
- 腦出血術后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
- 管理學人事任免案例
- 全麻疝氣健康宣教
- 顱腦CT檢查技術課件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疑難病例護理
- 2025年詩詞大賽考試指導題庫300題(含答案)
- 居民生活垃圾轉運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智慧園藝》課程教學大綱
- 2025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簡單版(2篇)
- 企業(yè)道路交通安全宣傳
- 635MPa級熱軋帶肋高強鋼筋應用技術規(guī)程
- 中?!峨姽せA》課程標準
- 他汀不耐受的臨床診斷與處理中國專家共識(2024)解讀課件
- 2024年7月國家開放大學法學本科《知識產權法》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安全管理規(guī)范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