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形成與發(fā)展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唯物史觀:了解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變化,通過宰相制度都和地方行政層級管理的變化,認識自秦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演變線索。2.時空觀念:以時間和空間為線索學習,從先秦時期開始到明清為止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fā)展,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3.史料實證:教材學習過程中展示可靠地相關史料,對相關史實進行論證,以培養(yǎng)學生的論證能力。4.歷史解釋: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設置懸念,體會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fā)展,提高學生探究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5.家國情懷:通過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fā)展的學習,認識自先秦時期開始到明清為止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fā)展歷程,以及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fā)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教學重難點重點:先秦時期的政治制度、秦朝的政治制度、兩漢至明清時期政治制度的演變難點:兩漢至明清時期政治制度的演變課前準備教具:多媒體、黑板、粉筆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宮舉行了一次規(guī)模盛大的祝壽酒會。宴會上,有人歌頌秦始皇“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zhàn)爭之患,傳之萬世”的功績;也有人認為“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主張恢復殷周制度,分封子弟功臣。秦始皇下令群臣廷議,丞相李斯堅決反對分封,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建議。于是,中央集權政治制度得以確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中國古代各個朝代的政治制度?!拘抡n講授】【師】同學們請閱讀教材,學習先秦時期的政治制度。一、先秦時期的政治體制1.古代奴隸制國家政治體制的形成與發(fā)展(1)夏:約公元前2070年,禹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禪讓政治傳統(tǒng),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國家。(2)商:商朝實行內外服體制,商王直接控制內服王畿地區(qū),王畿四周是外服,商朝已經有較系統(tǒng)的國家機構和分掌內外服各類事務的官吏。【師】同學們觀察圖片,學習西周的政治制度。(3)西周:分封制與宗法制、禮樂制相配合,政治權力分配與血緣關系相結合,是西周政體的基本特征。①貴族等級分封制政體A.分封對象:同姓貴族、異姓功臣或舊貴族等。B.分封序列:周天子一諸侯一卿大夫一士。C.分封地區(qū):除鎬京和東都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區(qū)之外的其他地方。D.諸侯義務:服從周天子的政令,承擔對周王室的義務,如各種軍事義務、定期朝覲、交納貢賦等。E.諸侯權利: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統(tǒng)治權②宗法制和禮樂制A.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持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tǒng)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B.禮樂制:是統(tǒng)治階級內部維護等級制度、防止僭越行為的工具。2.商周政體中的原始民主遺存商周政體中,君主的權力不是絕對的,其中的原始民主遺存,對君主的權力有制約作用。國家遇到重大問題時,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國人”的意見,國人也可以通過輿論來干預朝政。這些原始民主遺存,在春秋各國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響?!編煛客瑢W們觀察圖片,并結合課本獲取信息,學習秦朝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秦朝的政治制度1.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封建政治體制開始產生(1)原因①經濟的發(fā)展井田制走向瓦解,小農經濟產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確立。②政治的變動:宗法血緣關系瓦解,貴族等級分封制開始解體。兼并戰(zhàn)爭頻繁,諸侯國數量逐漸減少,統(tǒng)一趨勢出現(xiàn)。③思想的繁榮:各種思想流派呈現(xiàn)出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法家提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理論。表現(xiàn):君主專制加強,郡縣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體制開始產生。2.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確立(1)皇帝制度:秦朝政治體制的核心A.皇帝獨尊:皇帝有一系列專用稱號:自稱“朕”,命稱“制”,令稱“詔”,印稱“璽”等。B.皇權至上:總攬全國的政治軍事、法律事務等大權,“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C.皇位世襲:贏政自稱“始皇帝”,死后傳位給子孫。(2)三公九卿制:中央行政體制①三公九卿及職能【師】閱讀課本完成表格內容。名稱職能三公丞相百官之長,行政中樞所在,秉承皇帝,統(tǒng)領百官太尉掌軍事御使大夫副丞相,掌管圖集、文書、監(jiān)察百官九卿分掌各類政務②特點:三公九卿都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襲;主要官職分工明確,相互配合又彼此牽制,軍政大權掌握在皇帝手中;國家重大事情由公卿進行廷議,最后由皇帝裁斷,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專制下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3)郡縣制:地方行政體制①背景:西周以來因分封導致“天下共苦戰(zhàn)斗不休”,秦總結了這一教訓,決定在全國廢分封、行郡縣。②主要內容郡:地方最高行政機構,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設監(jiān)御史掌監(jiān)察。秦統(tǒng)一后設36郡,后又不斷調整增減??h:根據戶數的多少,置縣令(長)、丞、尉。③影響:郡縣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實現(xiàn)了中央對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打破了貴族世卿世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4)文書行政管理制度①秦朝建立了嚴密的文書行政管理制度,各級官僚機構以文書行政,軍國事情必須書面請示、匯報,對文書處理時間也有嚴格規(guī)定。②秦朝還建立了以郵驛為中心的文書傳送系統(tǒng),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夠傳送到全國各地。兩漢至明清時期行政體制的演變1.中央行政體制(1)兩漢:漢承秦制,中央行政體制仍為三公九卿制,但中央行政中樞的權力逐漸由丞相府轉移到皇帝親信手中。①漢武帝時:設立中朝(內朝),從而使外朝丞相的權力大大削弱?;实垲I導下的中朝官員決策軍國大事,而以丞為首的外朝則逐漸變成執(zhí)行機構,一般只處理日常政務。②西漢晚期以后:丞相制被三公制(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取代,中朝尚書的權力逐漸增大。③東漢:劉秀將尚書臺確立為新的行政中樞,三公權力受到削弱。(2)隋唐:三省六部制①三省六部及其職能名稱職能三省中書省是受命于皇帝的決策與出令機構;門下省是審議封駁朝造政令的機構:尚書省是執(zhí)行機構。三省長官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并稱宰相,分掌宰相職權,他們共同議政的地方叫政事堂。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工處理各項具體政務。②意義:三省六部制的確立標志者中央行政體制發(fā)展到個新階段,它體系完整,職責分明,相互制約,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國家的不同職能。(3)宋朝:三省雖置,但職能廢弛癱瘓,另設中書門下省“佐天子,執(zhí)大政”,其長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履行宰相的職權。(4)元朝:實行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的一省制中樞體制。(5)明朝①廢除丞相制:明太祖廢除中書省和丞相,親理政務。丞相制度的廢除標志著封建君主專制發(fā)展到更高階段。②建立內閣制:內閣大學士協(xié)助皇帝處理大量政務,成為事實上中央行政的中樞首腦。但是,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清朝:雍正帝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直接秉承皇帝,逐漸成為掌管處理全國軍政事務的中樞。2.地方行政體制(1)兩漢:①西漢:推行郡縣封國并行制郡縣制郡設太守(京師所在地設內史或京兆尹,級別高于一般郡)為一郡最高長官,其下設郡尉、郡丞分別協(xié)掌軍事、行政;太守開府分曹理事,各曹屬吏分管具體事務,由太守分別任用。景帝、武帝后,諸侯國的權力被不斷削弱,諸侯國不再對中央構成威脅??は略O縣(有少數民族地方設道),縣設令或長,之下有丞、尉及分曹屬吏王國和諸侯景帝、武帝后,諸侯國的權力被不斷削弱,諸侯國不再對中央構成威脅。②東漢:到東漢晚期,原來的監(jiān)察區(qū)“州”變?yōu)榧壭姓C構,刺史有了固定的治所及正式的官屬,凌駕于都守之上,逐漸享有行政權和兵權,由單純的監(jiān)察官員發(fā)展為總攬地方大權的行政長官。(2)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體制主要是州郡、縣三級制,州刺史不僅有行政權,還有領兵權,形成內輕外重、干弱枝強的局面。(3)隋朝:廢郡,以州統(tǒng)縣,實行州、縣二級制。(4)唐朝:由州、縣二級制發(fā)展成為道、州(府)、縣三級制。①最初沿襲隋朝的州、縣二級制,根據山川形勢把全國劃分為10道(后增至15道),作為中央派出的監(jiān)察機構。②安史之亂后,道變成州、縣以上的一級行政實體,唐中期后,在一些戰(zhàn)略重地設節(jié)度使統(tǒng)兵征戰(zhàn),后發(fā)展到兼并役使州縣,擁兵自重,形成藩鎮(zhèn)割據勢力。③唐代把京都和作為陪都的州稱為府,還在邊疆地區(qū)設置都護府以管轄廣大邊境地區(qū)。(5)宋朝:改道為路,又將隋唐時期作為軍事管理機構的府變?yōu)橐患壭姓^(qū)劃,形成路府、縣三級制。(6)元朝:在地方設置行中書省,作為中書省在地方的派出機構,掌管一省政務,后來行省演變?yōu)榈胤匠TO的最高一級行政機構,行省制的確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體制發(fā)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變化,形成了省、路府、州、縣的多級行政體制?!編煛窟@幅圖是養(yǎng)心殿西暖閣,是在雍正帝之后這里作為清朝皇帝批閱奏折及與軍機大臣商議正事之所。(7)明清①明初廢行中書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變,原行中書省的權力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分割。后來,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撫、巡按,逐漸總攬一省之權。②清承明制,巡撫成了一省長官,又設總督掌管數省軍政大權,二者同為地方重臣,總督偏重軍事,巡撫偏于民政,原則上巡撫要受總督節(jié)制。③明清時期,省之下設府(直隸州),府下設縣(州),相對較為穩(wěn)定,形成省府、縣三級行政體制。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秦朝)“法令出一”,“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薄妒酚洝?/p>
材料二(明太祖)“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薄睹魇贰?/p>
材料三清代學者趙翼說:“國初承前明舊制,機務出納悉關內閣……雍正年間,用兵西北……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值)繕寫。后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于宣召?!薄堕芷仉s記》請回答:(1)結合示意圖,說明秦朝是如何做到“法令出一”,“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的。(2)與以前的朝代相比較,明清時期中央機構的變化主要有哪些?(3)自秦至清,中央機構設置變化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中央設置丞相等官職機構,負責各項具體事務;地方實行郡縣制;官員由皇帝直接任命。
(2)明朝取消宰相職位,權分六部;清朝設軍機處;明清時期設有內閣。
(3)削弱相權,強化皇權?!菊n后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從先秦到明清的政治制度,包括中央制度和地方制度,目的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強化皇權。同學們課下一定要認真復習,掌握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有不懂的問題及時向老師請教?!景鍟O計】中國古代政治制的的形成與發(fā)展先秦時期的政治體制夏:世襲制商:內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PQA-18-生命科學試劑-MCE-3779
- Filiformine-生命科學試劑-MCE-8234
- 11-Hydroxy-9-R-hexahydrocannabinol-生命科學試劑-MCE-8544
- 4-Iso-THC-4-Iso-tetrahydrocannabinol-生命科學試劑-MCE-2807
- 2025年度磚廠承包與市場拓展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新推出門面房出租管理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自愿離職合同解除范本及離職補償金計算標準
- 二零二五年度數字音樂版權互惠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洗煤廠煤炭洗選技術租賃合同
- 智能科技與家庭旅游的融合探索
- 水稻葉齡診斷栽培技術課件
- 會計公司員工手冊
- 中國周邊安全環(huán)境-中國人民大學 軍事理論課 相關課件
- 危險化學品MSDS(五氯化磷)
- 雞蛋浮起來實驗作文課件
- 醫(yī)療器械設計開發(fā)流程培訓課件
- 警情處置與執(zhí)法安全匯編課件
- 動物生物技術(課件)
- 注塑成型工藝流程圖
- 廣東省緊密型縣域醫(yī)療衛(wèi)生共同體雙向轉診運行指南
- 檢驗科臨檢組風險評估報告文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