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部編版(實用9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18771c0a43203102843af5b96b1d9e/2018771c0a43203102843af5b96b1d9e1.gif)
![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部編版(實用9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18771c0a43203102843af5b96b1d9e/2018771c0a43203102843af5b96b1d9e2.gif)
![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部編版(實用9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18771c0a43203102843af5b96b1d9e/2018771c0a43203102843af5b96b1d9e3.gif)
![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部編版(實用9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18771c0a43203102843af5b96b1d9e/2018771c0a43203102843af5b96b1d9e4.gif)
![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部編版(實用9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18771c0a43203102843af5b96b1d9e/2018771c0a43203102843af5b96b1d9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部編版(實用9篇)
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部編版第1篇【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11個生字和1個偏旁,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海的項鏈是什么。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并結合生活經驗體會小娃娃海邊玩耍的快樂。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產生對大海的喜愛和贊美。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教學難點】
體會小朋友的快樂,了解大海的項鏈是什么。
【教學方法】
交流法、閱讀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同學們,你們去過海邊嗎?能說一說大海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呢?(出示相關圖片)
2.讓我們一起再來欣賞美麗的大海吧。(播放歌曲:《大?!罚?/p>
3.有一位小朋友,他也來到了海邊,他的心情如何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項鏈》一課,一起去了解課文內容。
(板書課題)11.項鏈(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認真傾聽,注意不認識的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3.學習生字詞。
出示帶音生字:
藍又笑著向和貝娃掛活金
(1)學生自由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集體糾正。
(3)同桌相互檢查讀生字。
(4)去音讀生字。
(注意指導:“笑、向、活”是三拼音節(jié),“著”是翹舌音。)
過渡:下面,咱們給生字找個朋友,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你認識嗎?
藍天、又高又大、笑聲、看著、方向、和平、貝殼、娃娃、掛在、生活、金子
4.學習多音字。落(luò)落地;落(là)落下
5.質疑課題。讀了課題,你有哪些疑問呢?
(這里的項鏈是指什么?項鏈與大海有什么關系呢?)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進行細細品讀,了解具體內容。
三、精讀領悟
1.課文朗讀,初讀感知。
(1)課件出示相關圖片和課文,生邊觀察邊傾聽課文朗讀。
(2)學生自己朗讀,再次整體感知課文。
(3)指名朗讀,師生評價正音。
(4)課文一共分為幾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呢?
(第一段:寫了大海、沙灘、浪花的特點;第二段:小娃娃用海螺和貝殼穿成彩色的項鏈,他的腳印為大海配上了金色的項鏈。)
2.學習第一段。
(1)課件出示相關圖片,指名朗讀這一段,師生評價。
(2)思考:本段共幾句話?讀完你有什么感受?
(三句話。讓我們感覺到大海很美。)
(3)作者用了哪些詞語描述大海景色的美?
(藍藍的、黃黃的、小小的、又寬又遠、又長又軟、雪白雪白。)
(4)詞語積累。
藍藍的(AAB)(慢慢的)(胖胖的)(白白的)
又寬又遠(又……又……)(又驚又喜)(又大又圓)(又蹦又跳)
雪白雪白(ABAB)(暖和暖和)(考慮考慮)(打掃打掃)
(5)“嘩嘩地笑著”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寫了什么?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浪花的調皮,它在孩子的眼中就是一群天真活潑的小伙伴。)你也來體驗一下這位小朋友的心情,帶著對大海的喜愛和贊美的語氣讀一讀這一段。
3.學習第二段。
(1)課件出示相關圖片,指名朗讀這一節(jié),師生評價。
(2)思考:短文共幾句話?讀完你有什么感受?
(兩句話。讓我們感覺到小娃娃很快樂。)
(3)“彩色的項鏈”指的是什么?
(“彩色的項鏈”是小娃娃用小小的海螺和貝殼穿成的項鏈。)
(4)“金色的項鏈”又指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金色的項鏈”指的是小娃娃落在沙灘上的腳印。從這里看出小朋友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5)師小結,指導朗讀。小娃娃給大海做了金色的項鏈,大海也很快樂。讓我們帶著快樂的語氣讀一讀這一段。
4.拓展延伸。
是啊,我們用海螺和貝殼做成項鏈,把一串串可愛的腳印留給沙灘,把快樂的笑聲永遠珍藏在童年的記憶里。你的童年生活里有哪些快樂的事情呢?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5.教師小結:最后,讓我們一起欣賞歌曲《童年》。(播放歌曲《童年》)
6.指導書寫“白、的、又、和”:
(1)生觀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說說筆畫位置。
(2)師范寫生字。
(3)生描紅,書寫,師巡視指導。
7.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這篇課文中的孩子用海螺和貝殼穿成了彩色項鏈,而他印在沙灘上的腳印,為大海戴上金色的`項鏈,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對大海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四、總結拓展
1.課堂總結:同學們,學完了本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1)學會了本課的生字詞,感受到了小作者對大海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2)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童年的快樂。
2.課堂練習
比一比,組詞。
白(白色)和(和平)
日(日出)種(種地)
我會填。
(金色的)項鏈(雪白的)浪花
(快活的)小鳥(聰明的)孩子
五、作業(yè)布置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有關描寫兒童生活的詩句,讀一讀。
【板書設計】
項鏈
大海沙灘浪花很美
小娃娃快樂
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部編版第2篇【教學任務及對象】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學會復韻母ai、ei、ui,讀準音,認清形,能拼讀聲母和它們組成的音節(jié)。我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在教學本課之前,他們已經學過聲母和單韻母的知識。
【教學目標】
1、學會復韻母ai、ei、ui及其四聲,讀準音,認清形。
2、能準確拼讀聲母d,t,n,l與ai、ei、ui組成的音節(jié)。
3、初步了解ai、ei、ui標調的方法。
4、能在四線三格中正確書寫ai、ei、ui。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復韻母ai、ei、ui及其四聲,讀準音,認清形。
2、初步了解ai、ei、ui標調的方法。
教學難點
1、能準確拼讀聲母d,t,n,l與ai、ei、ui組成的音節(jié)。
2、能在四線三格中正確書寫ai、ei、ui。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策略】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是利用多媒體的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演示的方式,跟學生一起做聲調操,讓學生更好地記住ai、ei、ui的四聲調。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師用課件出示拼音王國的圖片)
師生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參觀一個神秘而有趣的地方-漢語拼音王國。大家看看圖片,這就是拼音王國啦!現在我們就進去逛逛吧!
2、課件出示6個單韻母的圖片,讓學生讀一讀。
3、課件出示標有復韻母ai,ei,ui的氣球圖片,師讓學生觀察這3個復韻母,引導學生理解ai,ei,ui分別是單韻母a,o,e加上i組成。
4、學習復韻母ai
(1)課件出示兩個小孩比高矮的圖片,師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
師:同學們,你們看看這兩個可愛的小朋友,他們誰高誰矮???
生:小女孩高,小男孩矮。
師:同學們真聰明。從“矮”你們能想到哪個復韻母朋友?
生:ai
(2)師向學生出示拼音卡片“ai”,并范讀,同時教給學生正確的發(fā)音方法:我們先來發(fā)a的音,聲音響亮,中間氣不斷,逐漸向i滑動,一口氣讀成ai。(生按老師的提示,齊讀ai)
(2)生嘗試自己拼讀音節(jié),老師巡視指導,幫學生糾正發(fā)音。
(3)師提問兩個小組的同學,讓他們齊讀ai,相機正音。
(4)師讓男女生分別讀ai,相機正音。
5、學習復韻母e
(1)課件出示水杯的圖片,師生談話。
師:同學們,這是什么東西?
生:水杯。
師:你們跟老師拼讀一下“水杯”,看看能想到哪個復韻母朋友?
生:ei
(2)師讀ei,生跟讀,提醒學生發(fā)ei時口型要變,由e音慢慢地滑向i。
(3)師指名學生讀ei,相機糾正發(fā)音。
6、學習復韻母ui
(1)課件出示戴圍巾的小女孩的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小女孩的圍巾像哪個復韻母朋友呢?
生:ui
師:你們真棒!圍巾的樣子和ui真是太像了!
(2)師帶學生練讀ui(發(fā)音方法:先發(fā)u的音,后發(fā)i的音,中間氣不斷)
(3)生自由練讀,師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嘗試讀準ui,相機糾正學生的發(fā)音。
7、師過渡:同學們,接下來我們動手把ai、ei、ui寫一寫吧!
(1)師拿出黑板貼,范寫ai、ei、ui(提醒學生注意書寫方法),生跟寫。
(2)師讓學生自由練寫每個字母2行,并巡視指導。
(3)師選幾個同學的拼音本,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所寫的字母,師生共
同評一評,議一議,說說怎樣才能寫得更好。
8、學習ai、ei、ui標調的方法
(1)課件出示標調歌,師帶讀,生跟讀。
(2)師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分別給ai、ei、ui標上四聲調。
(3)師拿出三張標有ai、ei、ui的黑板貼,叫三個學生上來標聲調。
(4)師生看一看,議一議哪個同學標對了,哪個同學標錯了。對于錯的聲調,師再叫其他學生上來幫忙改正。
(5)師:對于復韻母朋友ai、ei、ui,我們不能給他們亂戴聲調帽子,不然他們會不高興呢!現在,我們要記住了,ai和ei的帽子都
不戴在i上,而ui喜歡把帽子戴在i上。
(6)課件出示ai、ei、ui的聲調圖,師親自做聲調操示范讀,同時全班學生也做聲調操,跟老師讀聲調。
(7)師先讓男女生分組讀聲調,再讓學生開火車讀,相機糾正學生的發(fā)音。
9、學習拼讀含有ai、ei、ui的音節(jié)
(1)課件出示d、t、n、l與ai相拼的音節(jié),師范讀,生跟讀。
(2)課件出示d、t、n、l與ei相拼的音節(jié),師范讀,生跟讀。
(3)課件出示d、t、n、l與ui相拼的音節(jié),師范讀,生跟讀。
(4)課件出示課文插圖,請學生認真觀察圖畫。
師:同學們,你們看看圖上都有什么東西啊?
(師指名學生回答,學生分別回答圖上有白兔、烏龜、水杯、梅花鹿)
(5)課件出示音節(jié)(báitù,wūguī,méihuālù,shuǐbēi),師先帶學生練習拼讀,生再自由讀。
(6)師讓學生開火車讀這幾個音節(jié),相機正音。
10、布置作業(yè)
1、回家以后,把今天所學的復韻母朋友讀給家人聽。
2、把ai、ei、ui每個回去寫2行,要注意寫得工工整整。
11、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又學習了一種新的韻母,叫做復韻母,讓我們記住這三個復韻母,他們是ai、ei、ui,他們后面都跟著單韻母i。我們還學習了復韻母的標調方法和組成的音節(jié),同學們回家后一定要多讀讀今天所學的內容,這樣才能更好記住新知識哦!
12、板書設計
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部編版第3篇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師生)
2.本課生字相對應的圖片。(教師)
3.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看圖導入
導入:漢字家園新來了8個生字寶寶,不過,它們都藏在畫里,認真觀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們。
設計意圖:興趣是的學習動力,借助富有童趣的語言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圖文結合,引導識字
1.學習“日”字。
(1)課件演示動畫(太陽圖形演變成甲骨文“”),引言:這是我們要認識的第一個生字寶寶,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嗎?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畫一畫它的樣子。(日)
(2)教師領讀“日”字。交流:你對“日”字了解多少呢?
預設:
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陽,我能給“日”字組詞:日光、日子、日月等。我會寫“日”字的筆順:。
2.學習“月”字。
(1)課件演示動畫(月亮圖形演變成甲骨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交流:你有什么發(fā)現?(遮住了月亮的身子變成了“月”的兩個橫。)
(2)交流:你認識這個字寶寶嗎?你對它有哪些了解?
預設:
我知道“月”就是天上的月亮。我能用“月”組詞、說句子:月亮——天上的月亮彎彎的,像小船。三月四日——我的生日是三月四日。
3.學習方法小結:剛剛這些字和它們代表的事物的樣子很像,它們也是象形字。我們通過看圖,觀察字的演變,學會了漢字,這些就是學習象形字的主要方法。
設計意圖:以“日”“月”為例,通過具體生動的動畫演示,在引導學生主動觀察的基礎上形成對象形字的整體感知。初步體驗學習象形字的方法,為學習其他生字做好鋪墊。
三、合作學習,教師點撥
1.小組合作:仔細觀察老師發(fā)給同學的6張圖片,找一找藏在圖片里的6個字寶寶。嘗試著叫出它們的名字。
2.學生匯報:叫出字寶寶的名字,并說一說你是怎樣猜出它的名字的?
預設:
(1)我找到了“山”,“山”的字形就像幾座山峰連在一起。教師相機出示“山”的字理演示動畫。
(2)我找到了“水”,“水”的字形就像流動的水紋。教師相機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動畫。
(3)我找到了“火”,古人根據火燃燒時的形狀寫成了“火”。教師相機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動畫,并講述燧人取火的故事。
(4)我找到了“田”,人們就是根據田地的形狀寫成了這個字。教師相機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動畫。
(5)我找到了“石”,圖片上畫的石頭就是“石”古時候的樣子。教師相機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動畫。
(6)我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教師相機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動畫,并點明:植物秋天豐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個“撇”就是“禾”。
設計意圖:承接上一環(huán)節(jié)“日”“月”的識字方法,引導學生借助字理圖畫自主識字,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演示、資料補充,使學生對6個生字的字形和字義獲得整體上的認識。
四、融會貫通,反復練習
1.出示字卡,學生領讀、自由讀、小組讀、齊讀。
2.游戲鞏固,兩名同學一組,一名同學根據字形或其象形特征進行表演,另一名學生猜一猜是哪個字。
3.生字運用,在8個生字中選擇喜歡的字寶寶,為它組詞,再說一句完整的話。
設計意圖: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具有很強的表現欲望,通過反復練讀和游戲,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使生字反復再現,鞏固了學生對生字的認識。
五、指導書寫,掌握筆順
1.強調書寫習慣。
2.動畫展示“日”“田”“禾”“火”的筆順,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書空。
3.師生交流:在剛才書空的過程中,哪些筆畫不認識?哪些筆畫寫起來有難度?
4.教師解答學生的'疑問,相機介紹筆畫“捺”和“點”,注意“日”和“田”的第二筆都是橫折鉤。并針對難寫筆畫進行范寫。
5.教師完整范寫4個生字,一邊寫一邊講解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學生完成書中的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一筆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寫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7.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予以指導。
設計意圖:寫字指導必須到位,本環(huán)節(jié)采用觀察、講解、示范、練寫等方法指導學生書寫,并針對關鍵筆畫進行了反復強調,反復書空練習,加深學生對漢字筆順規(guī)則的理解,最終寫好每一個漢字。
教學反思
我在這節(jié)識字課上,精心設計了一些教學環(huán)節(jié),嘗試了自主識字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
1.利用直觀教具幫助識字。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狀態(tài),我在課前精心地準備了一些直觀教具(投影儀、圖片、實物)來表現漢字的音形義,便于學生理解?;饬私虒W難度,提升了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探究識字方法和規(guī)律。
教師和學生的雙主體關系始終是牽動教學的紐帶。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深入認識了象形字,并且初步體驗了象形字的識字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逐漸放手,還原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合作中實踐探索、學習新知。此時教師的角色只是一個學習的點撥者。
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部編版第4篇三關:認
認。教師出示“廚”:仔細看,這個字讀什么?看誰認得又快又準。
3.師:“廚”是什么意思?怎樣才能知道它的意思呢?我們已經過了三關,可以借助拼音來查字典,向字典爺爺請教了。
三、分步指導,學會查字
1.師:“廚”字很調皮,它躲在字典爺爺的屋子里,漢字寶寶那么多,怎么找到它呢?老師來教你。
2.比
比,看誰跟著老師找得快。
(1)教師示范,指導學生翻開字典,找到“漢語拼音音節(jié)索引”。
(2)找到大寫字母C。
(3)找到音節(jié)chu,重點指導學生找到音節(jié)所在的頁碼。
(4)翻開字典,找到相應頁碼,找到音節(jié)chu,按照字的四聲次序找到要查的字“廚”。
(5)老師讀字典上的意思。
3.說
說,剛才我們是怎樣
步
步在字典中找到這個調皮的“廚”字的。
4.讀
讀。朗讀韻文,熟記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1)師出示“音序查字法口訣”,并且范讀。
(2)生跟著老師
句
句朗讀。
(3)指名學生朗讀。
(4)齊讀。
四、鞏固練習,培養(yǎng)查字能力
1.說
說:音序查字法的步驟是怎樣的。
2.練
練:查老師規(guī)定的字:漂(piào)、蹤(zōnɡ),看誰能最快找到該字所在的正文頁碼。
3.賽
賽:奪紅旗比賽,完成書上40頁的表格。
五、誦讀古詩,日積月累
1.教師播放《贈汪倫》朗讀錄音,會讀的同學可以跟著
起誦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練讀古詩。
3.小組交流學習情況,互相糾正字音,反復練讀,直到全組同學都會朗讀為止。
4.教師范讀,學生模仿老師進行朗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律。
5.結合插圖,想象交流。這首古詩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給朋友汪倫的。讀著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預設1:我仿佛看到李白準備乘著小船離開,和朋友正在依依不舍地告別。
預設2:我仿佛聽到朋友在給李白唱歌送行。
……
6.齊聲誦讀,把體會到的這種依依惜別的感情讀出來。
7.背誦古詩。
六、猜謎導入,激發(fā)興趣
板書
題,齊讀
題。
1.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書。根據漢語拼音自讀
文,
出自然段序號。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讀,邊讀邊想象文中人物說話的動作、神情。
3.開火車連讀
文,師生正音。
七、圖文結合,指導朗讀
1.“全家”是指哪些人?“這張畫”是指哪張畫?他們?yōu)槭裁聪矚g這張畫?
(1)爸爸說了什么?想
想,爸爸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呢?(提示:高興)
(2)學生朗讀爸爸的話。
(3)媽媽和姥姥分別說了什么?借助插圖說說蘭蘭幫媽媽和姥姥做了什么?
(4)用上“因為……所以……”說說家里人為什么喜歡蘭蘭的畫。
出示幻燈片,引導學生補充句子,讀句子。
爸爸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為()。
媽媽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為()。
姥姥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為()。
蘭蘭明白了,大家喜歡她的畫,是因為()。
(5)蘭蘭這雙胖乎乎的小手為家里人做了很多的事情,你們覺得蘭蘭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呢?(勤勞、關心長輩、愛勞動、懂事)
2.指導分角色朗讀。
(1)想想平時姥姥、爸爸、媽媽是怎樣和自己說話的。
(交流:他們的語氣和藹可親,充滿關愛和稱贊。蘭蘭的語氣天真活潑,有禮貌。)
(2)分角色朗讀。
八、總結
1.蘭蘭的小手為全家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也給全家人帶去了那么多的歡樂。我們要向蘭蘭學習,也要為家人做
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拓展交流:你能為別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會說:我替爸爸()。我給媽媽()。我?guī)屠蠋?)。我為大家()。
3.
堂總結。
同學們真不錯,和蘭蘭
樣,有雙勤勞的雙手,是
群樂于幫助別人的好孩子!只要我們的心中裝著愛,就會做更多的好事。
4.師生合作朗讀
文。
九、布置作業(yè)
1.和爸爸媽媽
起讀這篇
文。
2.自己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部編版第5篇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以一只可愛的小蝸牛和它慈祥的媽媽之間有趣的對話呈現故事情景。小蝸牛在媽媽的提示下去樹林玩,由于爬得慢,總是錯過原來的季節(jié),看到了下一個季節(jié)的景。課文借助小蝸牛先后三次去樹林里的故事,幫助學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點以及蝸牛爬得慢的特點。
課文以小蝸牛的視角,生動鮮活的展現了一年四季的自然變化。本課的最大特點是第二、三、四自然段結構相同,小蝸牛的動作和蝸牛媽媽的語言不斷反復。這種不斷復現的情節(jié),有利于學生習得語言,發(fā)展思維。
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現的一篇沒有全文注音的課文,只給部分難字注了拼音,配有4幅色彩艷麗,季節(jié)特征明顯的插圖,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呈現,旨在培養(yǎng)學生看圖學文、自主識字,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住、孩”等12個生字和王字旁1個偏旁。會寫“對、媽”等4個字。
2.借助圖畫、生活經驗,讀懂課文,了解一年四季的特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借助圖畫、生活經驗,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生字卡片、筆畫卡片、掛圖、相關的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和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謎語,引出故事
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
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里頭。
2.課件出示“蝸?!保瑢W生自由談談對蝸牛的印象。
3.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講述的就是它們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吧!
4.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猜謎語是低年級學生十分喜愛的一種寓教于樂的游戲,用謎語導入能夠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謎語的謎面就在描述蝸牛這一種小動物,讓學生更形象地了解蝸牛的特點,為課堂做鋪墊。
二、借助圖畫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先說說這篇課文與以往課文的區(qū)別。
2.自主閱讀課文,遇到有注音的地方多讀幾遍,遇到讀不出的地方看圖猜想。
3.全班交流:認識了哪些字?是怎么認識的?在交流中,學生把猜讀中的錯誤改正過來。
4.自由讀課文,力求做到正確、流利,教師巡視指導。
5.字詞盤點,書寫“對,媽”。
(1)出示“對,媽”,提示學生注意偏旁。
(2)指導學生書寫“對”。
(3)田字格板書范寫。
(4)學生集體書寫、練寫。
(5)指導學生書寫“媽”(步驟同“對”)。
6.反饋評價:第一步、展示優(yōu)秀書寫;第二步、出示問題范例,糾正;第三步、學生再練寫一個字。
三、借助插圖,認識四季
(一)了解樹木的變化,借助拼音、圖片認讀部分生字。
1.引導:小蝸牛爬呀爬,小樹林里的小樹變化可大了,你們都知道嗎?
2.出示文中4幅小樹的插圖和4個句子。
樹葉全變黃了。
樹葉全掉了。
小樹發(fā)芽了。
小樹長滿了葉子,樹葉碧綠碧綠的。
3.插圖與句子配對,請學生讀準上面4句話。
4.請學生按小樹的生長過程給4句話排排順序。
(二)了解其他景物的變化,認識四季。
1.過渡:哇,在小樹不斷的變化中,四季早已悄悄走過。小蝸牛爬呀爬,發(fā)現其實不僅是小樹,還有很多景物也會悄悄地告訴我們四季的信息呢。
2.出示“草莓”“蘑菇”“雪”的帶文字的圖片,請學生根據圖讀準詞語。
3.引導:這些景物屬于哪個季節(jié)呢?請你把它們放到相應的圖(小樹的圖)下去。
4.出示下面的句式,讓學生把圖上的內容說一說。
小樹xxxxxxxx,已經是xxxxxxxxx了。
樹葉xxxxxxx,地上xxxxxxxx,已經是xxxxxxxx了。
5.課間操--念兒歌,關注“芽、草莓、蘑菇、蓋、全變”等詞。
(1)引導:四季的景物真多呀!你分得清嗎?
(2)出示兒歌讀讀。
葉芽葉芽點點,已經已經春天;
草莓草莓甜甜,已經已經夏天;
蘑菇蘑菇圓圓,已經已經秋天;
白雪蓋住地面,全變全變不見。
【設計意圖】運用“借圖猜想”的方法,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文章內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文中的句子可以加以提煉作句式訓練,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品讀課文、感受四季
1.大家知道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嗎?每個季節(jié)有什么特點呢?今天就讓課文中的小蝸牛帶我們去看一看吧!
2.學生聽錄音并朗讀課文。
(1)學生分組朗讀,反復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全班朗讀課文。教師播放課件,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小蝸牛眼中的景物。
(3)教師把課文中描述的景象以掛圖的形式展示出來。
這是小蝸牛第幾次出門看到的景象?你看到了什么?
3.同學們讀得很認真,也能動腦筋想問題。那么請看看,小蝸??吹降倪@些景象我們看到過嗎?什么時候能看到?現在,教室外的景象和小蝸牛第幾次出門看到的比較相似呢?
4.為了區(qū)分這四種不同的景象,我們把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
師:咱們現在來玩一個游戲,把每一個季節(jié)和它對應的景象連起來。
5.同學們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為什么?
(1)學生自由發(fā)言,說明喜歡這個季節(jié)的理由。
(2)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視頻,讓學生感受四季之美,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6.一般來說,春、夏、秋、冬四季的時間是差不多的,都是三個月左右,大家覺得這個時間長嗎?(長。)那為什么小蝸牛往返一趟,季節(jié)就變了呢?(因為小蝸牛爬得太慢了。)
7.小蝸牛除了爬得慢,還有沒有其他特點呢?
(1)學生自由討論,說說見過的蝸牛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背上總是背著一座房子。)
(2)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各種各樣的蝸牛。
(3)蝸牛有很多種類型,大部分背上都有一個殼,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會縮到保護它的殼中。它屬于爬行動物,動作比較慢。
8.語言訓練
(1)學完這篇課文后,你們知道了什么?
(2)交流。
例如:我知道了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每個季節(jié)的景物都不一樣。
我知道了蝸牛是爬得很慢的爬行動物。
【設計意圖】了解一年四季變化規(guī)律及景物特點,結合生活經驗,讓學生暢所欲言。
五、板書設計
14.小蝸牛
小樹發(fā)芽采草莓長蘑菇蓋著雪
春夏秋冬
教學反思
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部編版第6篇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會認9個字,會寫12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通過集體讀、指名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感悟張衡從小勤于思考、善于觀察、樂于探究的精神。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在愉快輕松的學習中掌握生字,記憶字形,并能正確、美觀的書寫生字;能正確、流利、嘗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通過細讀品味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和思考,熱愛科學的好品質。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一、板書課題,指導讀題。
1、1900多年前,就在這美麗的星空下(課件出示星空圖)有一個數星星的孩子。
2、板書課題,指導寫“數”
3、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測學情,初識張衡。
1、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名叫——(生:張衡。),指名讀詞語,注意“衡”是后鼻音
2、張衡是漢朝人,(卡片出示:漢朝)生齊讀
漢朝是一個朝代,距離現在已經1900多年了,再讀。(生齊讀)
三、自由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找一找下面的拼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爭取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課件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同桌間你讀給我聽聽,我讀給你聽聽,讀不對的,幫他糾正。
3、生提示哪些字音需要特別注意的。
“傻”是翹舌音“撒”是平舌音
4、去拼音,學生當小老師代讀生字
5、指導讀句,學習字詞。
a.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卡片出示:無數)師提示“數”是多音字
比喻句,把星星比作珍珠
感受“撒”這個動作
(課件出示:繁星圖)師范讀句子,生美美地讀句子
b.天上的星星是在動,可是看起來它們之間的距離好像是不變的。
學習詞語“距離”,理解詞語意思
距是形聲字
c.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
指名讀句子
依次出示:楚、清楚、清清楚楚,指名讀、齊讀
四、學習課文
(一)第一自然段,讀好句子。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學習詞語“仰起頭”
3、師帶著孩子一起數星星,體會星星很難數
4、課件出示: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指名讀、齊讀)
(二)第二自然段,糾正讀音。
1、指名讀課文,奶奶叫張衡傻孩子什么呀?(出示卡片:傻孩子)你覺得奶奶為什么這樣叫小張衡呢?那奶奶是怎么叫張衡的呢?
2、女生讀奶奶說的話
(三)第三自然段,理解“距離”,識記“距”字。
1、男生讀課文。
2、小張衡發(fā)現,這顆星和那顆星總是隔那么遠,就是它們之間的什么沒有變?(生:距離。)
(四)第四自然段,識記“勺”“組”,理解“一組一組的”。
1、爺爺聽了奶奶和小張衡的對話,他又說了什么呢?(生齊讀)
(課件出示:孩子,你看得很仔細……)
2、我們的祖先把天上的星星分成一組一組的,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藥捉M星,瞧,這還有一組——(課件出示:天鵝座。)這里呢?(課件出示:獅子座。)
師:我們的祖先就這樣把它們分成——(生齊:一組一組的。)還給起了名字。天上的星星是——(生:一組一組的。)
3、識記“組”字?
“絞絲旁”加一個“且”。
“祖先”的“祖”,“示字旁”換成“絞絲旁”。
(字卡出示)有絲便是“組”,有女便是“姐”,有米便是“粗”,有示便是“祖”。
4、爺爺也給大家介紹了一組星(課件出示:你看,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生齊讀
(生動手畫)。
5、(課件出示:北斗圖)仔細看,這北斗七星多像一把勺子啊!
(課件出示:那七顆星,連起來()叫()。
(課件出示:“勺”字的演變過程)我們的祖先是這樣寫“勺”字的,現在我們這樣寫——(師范寫)
6、爺爺說的話張衡相信了嗎?(課件出示: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生讀)
7、(課件出示: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生齊讀
(五)師生合作讀最后一段。
這個孩子名叫——(生:張衡。)是——(生:漢朝人。)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天文,成了的——(生齊:天文學家。)
五、指導寫字
下面我們好好寫字,一定要把字寫正確,寫規(guī)范。這節(jié)課我們要寫這些字。(課件出示“我會寫”的字詞)
(師指導書寫)
師:請小朋友認認真真地把“睡”和“距離”在書上描一遍,寫一遍。記?。阂豢炊懭龑φ?,一個要比一個好。(學生寫字)
小結:張衡為什么能成為的天文學家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板書設計:
28、數星星的孩子
張衡漢朝天文學家
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部編版第7篇教材分析
這首古詩是一則五言絕句,也是一首謎語詩,謎面描述了山,水,花,鳥等景物,通過遠、近、來、去等方位或動作的變化,凸顯“畫”的形象特征。這首謎語詩詩句對仗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配合謎語詩,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墨畫,山水相襯,鳥語花香,意境典雅,給予學生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感染。謎語詩中描繪的景物均可在畫中一一找到,也是對謎底的暗示。圖文對應,妙趣橫生。
教學目標
1.通過偏旁歸類、反義詞識字等方法,認識“遠、色”等10個生字和“走之底”“斜刀頭”兩個偏旁。會寫“水、去”等4個字。
2.正確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圖文結合,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象。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和朗讀古詩。
教學難點:了解詩句和畫的關系,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象。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生字卡片、筆畫卡片、掛圖、相關的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和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圖片)同學們,你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
2.畫上都有什么?(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把話說完整“我看到畫的上面有……,下面有……”)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謎語詩《畫》。(板書課題)
4.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用畫導入,旨在讓學生了解觀察順序,同時為本課學習謎語詩做鋪墊。也可以用謎語兒歌來導入,調動學生猜謎的積極性。因為本課的內容是學生喜歡的題材,所以導入部分的設計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朗讀古詩,學習生字
1.初讀故事,提出學習要求:邊讀邊圈出生字。
2.指名讀課文。
3.縮小語境識字。
選看近聽有色無聲春去人來
(1)拼讀詞語,讀不好的字多讀幾遍。
(2)小老師帶讀。(正音:“色”是平舌音,“聲”是翹舌音,“近”是前鼻音,“聲,聽”是后鼻音。)
(3)說說記字方法。
4.(出示課文)填空。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5.學習反義詞。
(1)遠--近有--無來--去
(2)演一演“遠”和“近”。
(3)舉例說明“有”和“無”。
(4)演一演“來”和“去”。
(5)你還知道哪些反義詞?
6.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水、去、來、不”。
(2)認讀,觀察字形。
(3)教師范寫。
水:第一筆豎鉤在豎中線上,第二筆橫撇不要寫成兩筆。第三筆和第四筆不能一筆寫成。
去:第三筆為長橫,在橫中線上;第四筆撇折,在田字格中間起筆。
不:第一筆橫要長,第三筆豎從撇上起筆,不要在橫與撇的交叉點上起筆。
來:左右對稱,書寫要在豎中線上。兩橫之間距離要適中,不要過遠或過近。
【設計意圖】本課是古詩,但語言親切生動,很容易明白字面的意思。識字上,理解“反義詞”是個重點。找出文中的反義詞,再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反義詞,引導學生在課上課下注重語言的積累,用找反義詞的方法識字既鞏固了熟字又掌握了新字,達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
三、細讀古詩,體會感情
1.自由讀詩,喜歡的詩句多讀幾遍。
2.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詩句大意)。
3.詩里的景色美嗎?誰能讀出這種美來?
4.注意學習詩歌的停頓(斷句)和語氣。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5.為什么“近聽水無聲”呢?
6.春天過去了,花兒卻沒凋落。鳥兒在枝頭看到有人過來也不飛走。誰能說說這是怎么回事?
7.原來這都是畫上的景物??!所以這首詩就叫做《畫》,既是題目,也是謎底。
8.比一比,誰能把詩當場背下來。
9.拓展延伸。
(1)頭戴小紅帽,身穿大白袍。走路搖搖擺。(鵝)
(2)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里看不見。(雨)
【設計意圖】既然是“謎語詩”,就需要找到詩句中透露的信息,猜出謎底。在理解布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觀察順序“由遠及近”。聯系生活實際,這首詩奇怪的地方在哪兒呢?“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為什么會這樣呢?這里的水、花和鳥與生活中的有何不同?學生一步步去探究便能找到“畫”的原因,理解“畫”的意思,從中得到探索的樂趣!
四、板書設計
6.畫
遠看
近聽
由遠→近的順序
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部編版第8篇【學習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讀“【教學重點】
1.借助拼音正確讀“【教學難點】
1.初步體會“田田”的意思,了解“東、西、南、北”四個表示方向的詞是兩兩相對的。
2.初步體會古詩的節(jié)奏,感受人與魚的歡愉情境。
【教學準備】
Hiteach智慧教室輔助課件、字卡。
【課時設計】
2課時。本節(jié)為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認識“你們知道這是是哪里的風景嗎?
學生回答:對,大家真聰明。人人都說(1)拖拽圖片,和三點水觀察比較,你發(fā)現了什么?這個小水滴像上面的點,水滴落下來反上來的樣子像下面的提,是不是很形象?
b:了解偏旁表意。你還知道哪些帶有三點水的字嗎?學生舉例(教師相機肯定識字方法)帶三點水的字大都跟水有關,比如今天學的你還能用出示中國地圖,剛才同學說到了長中國分成長(2)南、北
南和北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呢,引導學生發(fā)現“南北”是一對表示方向的反義詞。你知道哪邊是南嗎?(生說,師貼),這邊是南,那這邊就是北。
我們詩中所說的二、隨文識字
1.出自漢樂府,是我們成為小學生后在課文中學到的第一首古詩。想不想讀讀這首詩歌?
(1)教師領讀。
老師先來領著同學們讀一讀。老師讀一句同學們讀一句。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想不想自己來讀一讀?請同學們輕輕打開語文書翻到58頁,大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尤其是變紅的生字,借助拼音把變紅的生字多讀幾遍。讀完就用端正的坐姿告訴老師。
(3)小老師領拼讀。
誰想當小老師來拼讀這些生字,小老師讀一遍,同學們讀一遍。小老師可真棒,讀得很準確。
(4)指名讀生字。
誰能來直接讀這些生字?
(5)同位互讀。
帶著拼音會讀,去掉拼音你還會讀嗎?同位兩個讀一讀紅色的生字。
2.學習“(1)讀出節(jié)奏。
讀完生字,那這兩句詩,誰能挑戰(zhàn)一下?
教師指導讀出節(jié)奏,示紅線。不僅要讀準還要讀出節(jié)奏,教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2)認識生字:可這句詩中有好幾個我們要學習的生字呢,這個字你認識嗎?在哪見過?(示圖:可樂創(chuàng)可貼)用心觀察,在生活中就能認識很多生字,誰能用可組個詞?
(3)認識生字:采字沒難住你們,那看看這個圖,你能猜出這是哪個字嗎?我們一起看看是不是采,1-2-3,果然是采(出示演化過程)怎么猜出來的?采這個字多形象啊,上面的爪字頭就像手的樣子,下面的木就像待摘的植物。誰能用“采”組個詞?
(4)認識生字:蓮我們詩歌中采的是什么?“蓮”也是這節(jié)課要求會認的生字呢!蓮是什么旁?板書草字頭學生列舉:草字頭的字,你還知道哪些?引導發(fā)現草字頭的字很多都與植物有關。
(5)理解“田田”
正如詩中所說,出示一大片蓮葉,現在你看見了怎樣的荷葉?
眼前,這一湖的蓮葉又大又綠,你挨著我,我擠著你,層層疊疊,像這樣的景象我們就可以說是田田。
你喜歡這樣的荷葉嗎?你喜歡這樣的(6)指導讀前兩句。(讀正確與讀出荷葉茂盛的感覺兩種層次)
誰想再來讀讀這兩句?你讀對了,你讀的很正確。
誰能把荷葉挨挨擠擠的感覺讀出來?你讀出了荷葉挨挨擠擠的感覺。
現在,你就是采蓮人,當你劃著小船慢慢地游走在荷葉中間,看到那么多的蓮葉,你有怎樣的感覺?指名讀,做采蓮動作讀。一起采著蓮讀。(快樂、開心、高興)。
3.學習“魚戲”部分。
(1)通過你們的朗讀,我感受到采蓮人的喜悅了,還有誰也很高興???小魚。
你們看它們正在荷葉間做游戲呢!你猜它們在做什么游戲?小魚在水中開心的做著各種游戲,它們是怎么玩的?
魚兒在荷葉間做xxxxxx,一會兒xxxxx東,一會兒xxxxx西,一會兒xxxxx南,一會兒xxxxx北。
這就是一幅“魚戲蓮葉間”的場景啊。板書
(2)認識“東西”。
在剛上課的時候,我們認識了南北,知道他們是一對表示方向的反義詞。在這幾句話中也藏著一對表示方向的反義詞呢,你找到了嗎?你在哪見過東西南北?
(3)小魚就這樣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一會兒游到南一會兒游到北(鞏固四個方位),開心的做著游戲,古詩中是怎么說的?出示詩句。
(4)如果你是這其中的一只小魚,你是怎樣的心情?你能讀一讀嗎?指名讀。多么歡快的小魚啊。你注意到了古詩的節(jié)奏。
加上動作讀吧。老師也想讀一讀,加動作,轉身子。小魚忽東忽西多快樂啊。
還有誰想做快樂的小魚?起立,我們一起來讀吧。(齊讀)動作+配樂
(5)美麗的荷葉看到你們這群歡快的小魚,也想和你們玩捉迷藏的游戲,他們遮住了許多字,你還會讀嗎?他們把所有的字都遮住了,你還會嗎?指名背,齊背。
(6)古詩能背誦了,相信這節(jié)課的生字也難不倒大家了,齊讀。齊讀。開火車檢查出示我會認的生字卡片。
三、指導寫字。
1.在這些生字中還有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書寫的生字:可
2.在“可”字里面還有今天我們要新學的筆畫--豎鉤。范寫豎鉤,起筆頓筆,筆直的寫下來,向左輕輕帶出一個小勾。
3.打開課本P59頁,請同學們自己觀察筆順,并按照田字格上面的筆順,書空一個“可”。
4.放在田字格中怎么寫呢?讓我們來看一看吧。視頻指導“可”、“豎鉤”學生仿寫。
5.展示點評。
先請學生夸一夸。評價注意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占格正確、筆畫規(guī)范、干凈美觀。每一方面可以得到一顆小五星。
四、總結拓展。
1.同學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這種美,不僅可以通過誦讀、吟唱感受、還可以通過動作、圖畫來表達。
4.課下也請同學們選擇一種方式,把《一、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指導學生學習“一”的不同讀法,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和生活中的觀察了解秋天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運用多種方法識字
三、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學習“一”的不同讀法。
四、教學方法:圖文結合,隨文識字。
五、教學準備:制作課件、生字詞語卡片。
六、板書設計:秋天
天氣涼了
樹葉落了
大雁南飛
七、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現在讓我們走進美麗的大自然中,去欣賞那迷人的景色。
2.你知道剛才呈現的畫面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嗎?你喜歡秋天嗎為什么?(相機板書:秋天)
4.小結:秋天天高氣爽、瓜果飄香景色宜人!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秋天》,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識自然段。
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幾個自然段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個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開始標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話的前面空兩格(兩個字的位置)。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明序號可以幫助我們來分清每個自然段?,F在就請同學們自己來標出課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多媒體課件展示)引導學生明確課文一共有3個自然段。
3、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邊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4、在讀課文前,老師先檢查這幾個字詞你能讀好嗎?大屏出示
5、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
三、隨文識字,品讀課文
(一)品讀第1自然段。
1、秋天到了,我們周圍發(fā)生了很多變化,一邊看課文的插圖,一邊朗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課文里寫了哪些變化。
2、出示大屏,你發(fā)現了什么?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漢字。
有一個和它讀音相同的字--汽,“氣”與氣體有關系,“汽”與水有關系。
辨別形近字游戲,把漢字送回家。
氣汽
天()()水空()()油
3、出示各種“樹葉”的標本。(出示多媒體課件)
這些小寶貝就是樹葉???,它們的形狀各有不同。
4、“樹葉”。認識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樹葉”?
哦,原來秋天到了,樹葉也悄悄地發(fā)生了變化,由綠色變成了黃色??磥?,只有仔細觀察才會發(fā)現大自然的這些奇妙的變化呀!
你能讀出秋天到來時的這種變化嗎?指導學生朗讀,強調“黃”要讀重音。
5、比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6、拓展詞語。你能說幾個像“一片片”這樣的詞語嗎?一片樹葉,還可以說一片什么呢?
小結:以后我們說話時如果多用上一些這樣的詞語,表達就更生動了。
7、想你能想象樹葉是怎樣從樹上落下來的嗎?(輕輕地、慢慢地)那就請你把“落下來”這個詞語的語速放慢,聲音放輕,讓一片片黃黃的小葉子輕輕地、慢慢地落下來。
(二)品讀第2自然段。
1.在這么美的藍天下你還看到了什么?自由地讀一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
2、大雁南飛與秋天有什么關系呢?(大雁是候鳥,就是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遷徙的鳥。天氣變涼了,大雁從北方飛到南方比較暖和的地方過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氣轉暖了,大雁再從南方飛回北方來生活。)
3大雁是怎樣飛行的,你能結合課文插圖來說一說嗎?
4、出示大屏,這一段又有幾個生字寶寶藏在課文里,你發(fā)現了嗎?你怎么記住這幾個字的。
5、初步感受“一”字的變調。細心的同學發(fā)現了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川味復合調味料合作協議書
- 2025年五年級品德教學工作總結模版(三篇)
- 2025年代理售后服務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代理加工合同標準版本(2篇)
- 2025年九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工作總結范文(二篇)
- 2025年個人簡易倉庫租賃合同(4篇)
- 2025年二手車賣車協議樣本(4篇)
- 2025年代理合作協議范例(三篇)
- 2025年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工作總結范文(二篇)
- 2025年個人工程勞務合同樣本(三篇)
- 中國古代文學史 馬工程課件(上)01總緒論
- GB/T 22085.1-2008電子束及激光焊接接頭缺欠質量分級指南第1部分:鋼
- 上海中心大廈-介紹 課件
- 《口腔修復學》種植義齒-課件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解讀課件
- 地理微格教學課件
- 合成氨操作規(guī)程
- 清華大學抬頭信紙
- 牛津譯林版六年級下冊單詞詞匯表匯總(完整打印版)
- JJF 1975-2022 光譜輻射計校準規(guī)范
- Q∕SY 05268-2017 油氣管道防雷防靜電與接地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