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化在交流中傳播》課件(有視頻、38張)第一頁,共25頁。二、文化在交流中傳播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于其本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于它是否被傳播,以及傳播的深度和廣度。
____培根第二頁,共25頁。本課時導學提綱:P34—P381.什么是文化傳播?2.文化傳播有哪些途徑?3.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大眾傳媒的作用?4.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文化交流?第三頁,共25頁。(1)文化傳播的含義:
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于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1、生活中的文化傳播
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過程
思考:人類文化主要通過哪些途徑和方式得以傳播?第四頁,共25頁。四大發(fā)明
養(yǎng)蠶絲織技術
絲綢茶葉瓷器駿馬葡萄佛教音樂熬糖法醫(yī)藥樂器金銀器制作技術天文學數(shù)學
它是溝通東、西方之間經(jīng)濟、文化的重要橋梁,對促進東西方之間文明的交流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絲綢之路在古代是一條橫貫亞洲、連接歐亞大陸的著名陸上商貿通道。(2)文化傳播的途徑
①商業(yè)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第五頁,共25頁。四大發(fā)明
養(yǎng)蠶絲織技術
絲綢茶葉瓷器駿馬葡萄佛教醫(yī)藥西樂制糖
天文學數(shù)學
金銀器制作技術1、絲綢之路體現(xiàn)了文化通過什么途徑傳播?思考商業(yè)貿易商品交換人與人交往
2、這一途徑是怎樣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
第六頁,共25頁。當今世界商貿活動依然具有文化傳播功能
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商貿活動不僅依然具有文化傳播功能,還在文化傳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內容,有利于推動當今社會文化交流與傳播的功能!商業(yè)廣告,就是最好的例證!生活文化的導游
當今世界經(jīng)濟貿易往來頻繁,商業(yè)活動是否依然具有文化傳播的功能?
想一想第七頁,共25頁。交流探究:
我國歷史上出現(xiàn)過哪幾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它們對文化的變遷有什么影響?1.永嘉之亂后……2.安史之亂后……3.靖康之亂后……“永嘉”之亂發(fā)生在西晉永嘉年間,腐朽的統(tǒng)治者對各族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從而使黃河流域廣大人民流離失所,被迫大規(guī)模遷移江淮流域(主要遷入江蘇、安徽、湖北、四川等地)。這是中國人口分布重心向江南轉移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安史”之亂后,約有100萬人南遷,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分布以黃河流域為重心的格局。“靖康”之亂發(fā)生在北宋,戰(zhàn)爭造成黃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長江流域遷徙。②人口遷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湖廣填四川”第八頁,共25頁。思考:你還知道近現(xiàn)代還有哪些人口遷徙嗎?第九頁,共25頁。
重慶萬州區(qū)正式確定新建三峽移民文化村景區(qū)。三峽移民文化村欲通過“百年夢想,百萬移民,十年艱辛”的主題,反映三峽工程這一偉大壯舉,三峽移民的奮斗精神以及和兄弟省市對口支援三峽庫區(qū)的豐碩成果。景區(qū)將建設三峽移民紀念殿、三峽移民博物館、特色電影院、百萬大移民雕塑墻、移民紀念碑、淹沒區(qū)微縮景觀在內的多個景觀工程。三峽移民是否起到傳播的作用?第十頁,共25頁?!懊窆こ薄薄懊窆こ薄笔窍冗M文化和現(xiàn)代城市文明向農(nóng)村傳播的重要渠道。第十一頁,共25頁。③教育是文化傳播的又一重要途徑第十二頁,共25頁。
從1978年到2010年,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shù)已達到190.54萬人,共有63.22萬留學人員學成后選擇回國發(fā)展。
1978年在華留學生為1236人,2010年,全年在華學習的外國留學人員總數(shù)首次突破26萬人。
百年海歸政治家:孫中山、周恩來、鄧小平‥‥‥文學家:魯迅、郭沫若、胡適、蔡元培‥‥‥科學家:鄧稼先、李四光、詹天佑、錢學森等
‥‥‥
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則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注意:不能把教育僅僅理解為學校教育第十三頁,共25頁。
(3)其他途徑:親朋聚會、外出旅游、各種經(jīng)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注意:文化傳播的途徑不一定是和平的,文化沖突與碰撞、戰(zhàn)爭與征服的過程,也具有文化傳播的重要意義。第十四頁,共25頁。1.“傳道、授業(yè)、解惑”體現(xiàn)了()A.思想運動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B.科學技術進步推動了文化的進步C.教育活動對文化傳播具有重要作用D.遠程教育活動對文化傳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下列活動具有文化傳播功能的是()①古代商旅活動②網(wǎng)絡互動③教育④人口遷徙⑤紅色旅游⑥科考隊南極考察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
CC第十五頁,共25頁。烽火狼煙晨鐘暮鼓文化傳播需要一定的媒介!第十六頁,共25頁。傳媒的發(fā)展階段口語文字印刷電子網(wǎng)絡大眾傳媒2、大眾傳媒:現(xiàn)代文化傳播的手段(1)傳媒①含義:②發(fā)展階段:③特點:傳播媒介新的傳媒的出現(xiàn),并不意味著舊的傳媒的消失第十七頁,共25頁。比較下列幾種傳媒的優(yōu)點渠道多、方法靈,意義豐富反饋及時可信度高、傳播面廣泛對信息理解更生動形象和真實全球性互動性主動性內容豐富,富有娛樂性情感性、藝術性、哲理性是文字、圖像、聲音的完美結合手機短信電子讀物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人際傳播報紙、雜志、書第十八頁,共25頁。①標志:印刷媒體的推廣②形式:報刊、廣播、電視、網(wǎng)絡等(2)大眾傳媒③優(yōu)點:(作用)大眾傳媒能夠最大限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④地位: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第十九頁,共25頁。思考:文化傳播的途徑和手段有何不同?
注意:文化傳播的途徑指的是文化傳播的方式、方法;(強調文化怎樣傳播)傳媒側重于文化傳播的手段、工具。(強調文化靠什么傳播)第二十頁,共25頁。學生活動:
結合P37頁的探究活動,列舉歷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使者3、文化交流: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第二十一頁,共25頁。(西漢)張騫通西域(東漢)班超遣使通大秦(古羅馬)(唐)玄奘西游(唐)鑒真東渡(元)馬可波羅撰寫《東方見聞錄》(明)利瑪竇獻《坤輿萬國全圖》(明)鄭和下西洋第二十二頁,共25頁。(1)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①中華文化曾源源不斷地向外輻射和傳播,為中華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化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②外域文化也不斷傳入中國,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fā)展和進步。3、文化交流: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世界文化交流.avi第二十三頁,共25頁。(2)如何推進中外文化交流?①我們既要更加熱情的歡迎世界各國優(yōu)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各國優(yōu)秀文明成果②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范本指南留置擔保合同
- 個人服務合同
- 房地產(chǎn)銷售合作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美容師實習生聘用合同
- 紗線采購合同模板
- 個人過橋資金借款合同
- 工程施工合同協(xié)議書范文
- 暖通工程承包合同
- 環(huán)境衛(wèi)生承包合同范本
- 長期供貨合同范本
- 2024-2025學年北京市豐臺區(qū)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及答案解析
- 公路電子收費系統(tǒng)安裝合同范本
- 2021年全國高考物理真題試卷及解析(全國已卷)
- 綜合實踐項目 制作水族箱飼養(yǎng)淡水魚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魯科版生物六年級上冊
-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 25.3-2019代替HJ 25.3-2014)
- JJG 692-2010無創(chuàng)自動測量血壓計
- 徐州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 飲料對人體的危害1
- 數(shù)字經(jīng)濟學導論-全套課件
- 中考記敘文閱讀
- 產(chǎn)科溝通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