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形成_第1頁
共同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形成_第2頁
共同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形成_第3頁
共同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形成_第4頁
共同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形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共同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形成第一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資料一:動物學家對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奧蘭治河兩岸的羚羊進行研究時發(fā)現(xiàn),東岸的羚羊群的奔跑速度比西岸的羚羊每分鐘竟快13米。為何差距如此之大?經過觀察和科學實驗,動物學家終于明白,東岸的羚羊之所以強健,是因為它們附近有一個狼群,生存時時處于危險之中。一、共同進化第二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捕食第三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思考:在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當中怎樣的個體才會生存下來?為什么?自然選擇中能適應環(huán)境的,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才會生存下來。如獵豹和斑馬,自然選擇有利于斑馬種群中肌肉發(fā)達、動作敏捷的個體,同樣也有利于獵豹種群中跑得快的個體。兩者相互選擇。第四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思考:捕食者的存在是不是對被捕食者有害無益呢?捕食者所捕食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個體,客觀上起到促進種群發(fā)展的作用。捕食者一般不能將所有的獵物吃掉,否則自己也無法生存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第五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聯(lián)系實際談談:“精明捕食者”策略對人類利用生物資源有何啟示?提示:對資源不能過度索取,而要合理利用第六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資料二:

達爾文曾發(fā)現(xiàn)一種蘭花長著細長的花矩,其頂端貯存著花蜜,可為傳粉的昆蟲提供食物。而這昆蟲要有吸管式的長口器才能吸到花蜜。大約50年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這樣的蛾!它們互相影響著,這些變異不斷積累,從而成為今天的這種蘭花和蘭花蛾。第七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在自然界,一種植物專門由一種昆蟲傳粉的情形很常見。又如倒掛金鐘的花對蜂鳥傳粉的適應。昆蟲傳粉的專門化對植物繁衍后代有何意義?

想一想第八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共同進化的含義1:不同物種之間會共同進化不同生物之間在進化上密切相關,那生物的進化與無機環(huán)境的變化是否也有關系呢?第九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

地球形成時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但隨著光合細菌、藍藻的出現(xiàn),使得大氣中有了氧氣,為好氧生物的出現(xiàn)提供了條件。資料三:共同進化的含義2:生物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也存在著共同進化。第十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共同進化——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通過漫長的共同進化過程,地球上不僅出現(xiàn)了千姿百態(tài)的物種,而且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也就是形成了生物的多樣性.意義綜上所述:任何一個物種都不是單獨進化的第十一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收割理論”捕食者往往捕食個體數量多的物種,這樣就會避免出現(xiàn)一種或幾種生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占絕對優(yōu)勢的局面,為其他物種的形成騰出空間,有利于增加物種的多樣性。第十二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二、生物多樣性的形成1、生物多樣性的內容: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2、生物多樣性的形成的進化歷程化石——埋藏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跡和遺物,石化后形成的。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的證據最早的生物化石——35億年前古細菌化石第十三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思考與討論:1、最早出現(xiàn)的生物是厭氧的單細胞生物。它們生活在海洋之中。這一時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只有生產者和分解者的兩級生態(tài)系統(tǒng)。因為在此之后大約20億年的漫長歲月中,地球上的生物主要是海洋中的種類不多的藍藻和細菌。第十四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思考與討論:多細胞生物大約在寒武紀時期出現(xiàn)的。(寒武紀大爆發(fā):海洋中大量的無脊椎動物物種爆發(fā)式地迅速形成——構成了消費者)2、真核生物出現(xiàn)后,新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出現(xiàn)了,實現(xiàn)了基因重組,增加了生物變異的多樣性,所以加快了生物進化速度。第十五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大約四億年前,由于造山運動使海洋縮小,陸地擴大,一些海洋植物開始適應陸地生活,形成原始的陸地植物主要是蕨類植物隨后出現(xiàn)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始兩棲類裸子、被子植物先后扮演生產者中的主角鳥類和哺乳類成為優(yōu)勢動物類群復雜多樣的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形成第十六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思考與討論:5、在中生代“統(tǒng)治”地球達1億年之久的各種恐龍,在后期即白堊紀末全部滅絕。物種絕滅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是復雜的??铸埖慕^滅有利于哺乳動物的繁盛第十七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第十八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地球形成原始生命:古細菌(厭氧異養(yǎng))(35億年前)原核生物:藍藻細菌(自養(yǎng))真核生物:出現(xiàn)了有性生物(15億年前)植物:厥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動物:兩棲類動物爬行動物恐龍時代哺乳動物人類時代古生代(寒武紀)中生代新生代第十九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二、生物多樣性的形成1、生物多樣性的內容: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2、生物多樣性的形成的進化歷程化石了解進化歷程的主要依據是:生物的進化歷程可概括為: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從無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由原始異養(yǎng)厭氧到自養(yǎng)厭氧到自養(yǎng)需氧第二十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核心:自然選擇學說發(fā)展三、生物進化理論在發(fā)展中性突變理論: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是中性突變的逐漸積累,而不是自然選擇間斷平衡學說:物種形成并不都是漸變的結果,而是種群長期穩(wěn)定與迅速形成新種交替出現(xiàn)的過程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2、有性生殖的出現(xiàn)加快了生物進化的步伐,原因是有性生殖()A、能產生大量后代B、產生的后代成活率較高C、能出現(xiàn)更多的突變類型D、使基因重組產生更多變異類型1、對生物多樣性描述,不正確一項是()A、基因多樣性B、物種多樣性C、種群多樣性D、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3、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多選)A、一個物種的形成或滅絕,會影響到其他若干物種的進化B、物種之間的共同進化都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xiàn)的C、生物多樣性的形成過程,也就是新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的多樣性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5、多種海魚一次產卵量可達數萬粒至數百萬粒以上,但魚苗死亡率很高,發(fā)育為成魚的數量很少。這些魚的高產卵量現(xiàn)象是()A.長期定向變異的結果B.對低成活率的適應C.受非生物因素制約的結果D.適應相對性的表現(xiàn)4、在生物的進化歷程中,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的關系是()A、不利于被捕食者,使被捕食者數量減少B、對二者均不利,雙方最終都趨向消亡C、二者得失相當,和平共處D、對兩者均有利,共同進化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6、根據分類學的記載,現(xiàn)在地球上生活著的生物約有200多萬種,但是每年都有新種被發(fā)現(xiàn)。近年來在深海中.海底3000米的深海熱泉孔周圍,都發(fā)現(xiàn)了以前沒有記載的生物。這就說明,生物界的物種還待人們去繼續(xù)發(fā)現(xiàn)。請根據以上材料分析:(1)從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狀具有多樣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2)從遺傳水平看,生物新性狀的出現(xiàn)主要是由于_________的結果,而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的不同表現(xiàn)型主要是由于_________的結果。蛋白質多樣性DNA的多樣性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1.下列哪種生物不是經自然選擇而形成的()A.純種長毛垂耳狗B.因工業(yè)污染而發(fā)生黑化的某種蛾C.對抗生素有抗性的某些細菌D.頭發(fā)里經DDT處理后仍存活下來的變種虱子【解析】選A。一種新性狀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而經過自然選擇作用后,適應環(huán)境的性狀保留下來,不適應的被淘汰。例如,黑化蛾、具有抗性的細菌、對DDT具有抗性的變種虱子,都是經突變后對環(huán)境具有適應能力的個體。A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3.在生物的進化過程中,有的物種只生存了極短的時間就滅絕了,這是因為()A.該物種沒有變異B.該物種是進行無性繁殖的C.缺乏有適應性價值的可遺傳變異D.人為因素造成其滅絕【解析】選C。自然選擇的實質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物種只生存了極短時間就滅絕的原因是缺乏有適應性價值的可遺傳變異。C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4.下列哪項形成了新物種()A.二倍體的西瓜經秋水仙素處理成為四倍體西瓜B.樺尺蠖體色的基因頻率由S(灰色)95%變?yōu)閟(黑色)95%C.馬與驢交配產生了騾子D.克隆多利羊【解析】選A。A項中,四倍體西瓜自交能產生可育后代,說明四倍體西瓜屬于一個新物種;B項中,基因頻率發(fā)生了改變,說明生物進化了,但未突破種的界限,仍屬于同一物種;C項中騾子不育,不是一個物種;D項中多利羊是無性繁殖產生的,其遺傳組成基本不變,仍屬原來的物種。A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5.下列能提高生物多樣性的是()A.把生物進行分類B.不同環(huán)境的自然選擇C.來自共同祖先的遺傳D.用進廢退【解析】選B。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基因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多種多樣;物種多樣性是指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功能的多樣性以及各種生態(tài)過程的多樣性。不同環(huán)境的自然選擇可提高物種多樣性,從而提高基因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B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6.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生物多樣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三個層次B.生物多樣性是生物進化的結果C.生物多樣性包括各種生命形式的資源D.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解析】選D。生物多樣性中不僅包括了各種生命形式的資源,而且也包括了多種生存環(huán)境,所以不能把它簡單地概括成物種多樣性的形成。D第三十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7.(2009·惠州高一檢測)在調查某小麥種群時發(fā)現(xiàn)T(抗銹?。(易感銹病)為顯性,在自然情況下該小麥種群可以自由交配,據統(tǒng)計TT為20%,Tt為60%,tt為20%,該小麥種群突然大面積感染銹病,致使全部的易感銹病小麥在開花之前全部死亡。計算該小麥在感染銹病之前與感染銹病之后基因T的頻率分別是多少()A.50%和50%B.50%和62.5%C.62.5%和50%D.50%和100%B第三十一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二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8.(2008·山東高考)下列與生物進化相關的描述,正確的是()A.進化總是由突變引起的B.進化時基因頻率總是變化的C.變異個體總是適應環(huán)境的D.進化改變的是個體而不是群體【解析】選B。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突變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導致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變化,決定了進化的方向。進化的結果是使種群的適應性進一步增強。進化過程中,種群的基因頻率是處于不斷變化中的。B第三十三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9.(2008·廣東高考)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進化而來的,以下敘述正確的是(多選)()A.普通野生稻在進化過程中喪失了部分遺傳多樣性B.普通野生稻的遺傳變異決定了普通栽培稻的進化方向C.落粒性突變對普通野生稻有利,對普通栽培稻不利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蟲基因,是水稻育種的有用資源【解析】選A、D。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落粒性突變有利于種群的擴散,對普通野生稻和普通栽培稻的生存都是有利的。AD第三十四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實驗·探究]10.(18分)自然選擇學說的創(chuàng)立,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可行性的依據,閱讀以下材料:材料一:科學家做了下面的實驗:把家蠅分成多組,每組再分為A、B兩部分,用DDT處理每組的A部分,B部分不接觸DDT。處理后選死亡率最低的那一組的B部分飼養(yǎng)繁殖,再把后代分成許多組:每組分成A、B兩部分,重復上述實驗。這樣一代一代選擇下去,就可以從B部分選出強抗藥性的家蠅。材料二: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在幼年時期會夭折,但在瘧疾流行的地區(qū),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基因的攜帶者對瘧疾的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