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設計知識_第1頁
抗震設計知識_第2頁
抗震設計知識_第3頁
抗震設計知識_第4頁
抗震設計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抗震設計知識第一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什么叫震源、震中、震中距?地球內部發(fā)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source);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點稱為震中(epicentre

);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稱為震中區(qū)(epicentrearea);從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點的距離稱為震中距(epicentredistance)第二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地震波是地震發(fā)生時由震源地方的巖石破裂產(chǎn)生的彈性波。地震波分為體波和面波。體波橫波(S波):剪切波,質點振動方向與波的前進方向垂直縱波(P波):脹縮波,質點振動方向與波的前進方向一致面波瑞利波樂甫波橫波特點:周期長、振幅大、波速慢,100-800m/s縱波特點:周期短,振幅小,波速快,200-1400m/s面波比體波衰減慢、振幅大、周期長、傳播遠。建筑物破壞主要由面波造成。雜波P波開始S波開始面波開始地震波(earthquakewave)預報和預警?第三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地震分類一.按地震成因分類---天然地震包括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1.構造地震

破壞性地震主要屬于構造地震。據(jù)統(tǒng)計,構造地震約占世界地震總數(shù)的90%以上。92%的地震發(fā)生在地殼中,其余的發(fā)生在地幔上部地震天然地震人工地震第四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巖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1914年日本櫻島火山爆發(fā),產(chǎn)生的震動相當于一個6.7級地震。第五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3.陷落地震由于地下溶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guī)模比較小,次數(shù)也很少。人工地震因人為因素直接造成的地震是人工地震。如工業(yè)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后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fā)地震。1962年3月19日在廣東河源新豐江水庫壩區(qū)發(fā)生了迄今我國最大的水庫誘發(fā)地震,震級為6.1級。---天然地震包括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地震天然地震人工地震第六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二.按震源深淺分類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稱為淺源地震。全世界85%以上的地震都是淺源地震。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至300千米的稱為中源地震。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稱為深源地震。

淺源地震波及范圍小,但破壞力大;深源地震波及范圍大,但破壞力小。

2002年6月29日晨1:20發(fā)生于吉林的7.2級地震,震源深度為540km,無破壞。目前有記錄的最深震源達720公里。地震分類一.按地震成因分類

1960年2月29日發(fā)生于摩洛哥艾加迪爾城的5.8級地震,深度為3km。震中破壞極為嚴重,但破壞僅局限在震中8km內。第七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1.3震級與烈度一、地震震級(magnitude)1.定義能量越大,震級就越大;震級相差一級,能量相差約32倍;相差二級,能量相差1000倍。反映一次地震釋放能量大小的等級,用M表示式中A表示標準地震儀距震中100km紀錄的最大水平地動位移,單位為微米(Richter震級或里氏震級或地方震級)。2.震級與能量的關系一個6級地震相當于一個兩萬噸級的原子彈。能量E的單位:爾格(1爾格=)面波震級、體波震級、矩震級第八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3.按震級的地震分類微震---2級以下人感覺不到有感地震---2-4級人有感覺破壞性地震---5級以上有破壞強烈地震---7級以上有破壞特大地震---8級以上有破壞由于震源深淺、震中距大小等不同,地震造成的破壞也不同。震級大,破壞力不一定大;震級小,破壞力不一定就小。第九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二、地震烈度(intensity)在同一地震的影響下,各地烈度不同;地震烈度不僅取決于地震本身的大小,同時還受震源處巖層錯動的方式、震源深度、震中距離、地震波的傳播介質、表土性質、地下水埋藏深度,以及建筑物的動力特性、建筑材料、設計標準、施工質量和維護情況等許多條件的綜合影響。1.定義及影響因素地震時一定地點的地面震動強烈程度的尺度;是指該地點周圍一定范圍內平均水平而言2.地震烈度表地震烈度表是評定烈度的標準和尺度。我國在1980年制定了《中國地震烈度表》。《中國地震烈度表》將地震烈度分為1-12度。第十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烈度是在還沒有地震動觀測儀器以前,地震動強弱的評定不得不以宏觀現(xiàn)象為依據(jù)的物理量,它以人的感覺、物體的反應、各種結構的破壞以及地表破壞為標準。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烈度表,采用的標準不同,所分的級別也不相同。

缺點、震害指數(shù)第十一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無感1室內個別靜止中的人感覺2懸掛物微動門、窗輕微作響室內少數(shù)靜止中的人感覺3懸掛物明顯擺動,器皿作響門、窗作響室內多數(shù)人感覺。室外少數(shù)人感覺。少數(shù)人夢中驚醒43(2-4)31(22-44)不穩(wěn)定器物翻倒門窗、屋頂、屋架顫動作響,灰土掉落。抹灰出現(xiàn)微細裂縫室內普遍感覺。室外多數(shù)人感覺。多數(shù)人夢中驚醒56(5-9)63(45-89)河岸和松軟土出現(xiàn)裂縫。飽和砂層出現(xiàn)噴砂冒水。地面上有的磚煙囪輕度裂縫掉頭損壞——個別磚瓦掉落、墻體微細裂縫驚惶失措,倉皇逃出613(10-18)125(90-177)河岸出現(xiàn)坍方。飽和砂層常見噴砂冒水。松軟土上地裂縫較多。大多數(shù)磚煙囪中等破壞輕度破壞——局部破壞開裂,但不妨礙使用大多數(shù)人倉皇逃出725(19-35)250(178-353)干硬土上亦有裂縫。大多數(shù)磚煙囪嚴重破壞中等破壞——結構受損,需要修理搖晃顛簸,行走困難850(36-71)500(354-707)干硬土上有許多地方出現(xiàn)裂縫,基巖上可能出現(xiàn)裂縫。滑坡、坍方常見。磚煙囪出現(xiàn)倒塌嚴重破壞——墻體龜裂,局部倒塌,修復困難坐立不穩(wěn)。行動的人可能摔跤9100(72-141)1000(708-1414)山崩和地震斷裂出現(xiàn)?;鶐r上的拱橋破壞。大多數(shù)磚煙囪從根部破壞或倒毀倒塌——大部倒塌,不堪修復騎自行車的人會摔倒。處不穩(wěn)狀態(tài)的人會摔出幾尺遠。有拋起感10地震斷裂延續(xù)很長。山崩常見?;鶐r上的拱橋毀壞毀滅11地面劇烈變化,山河改觀121-5度:以人的感覺為主6-10度:以房屋震害為主10-12度:以地表現(xiàn)象為主個別:10%以下少數(shù):10%——50%多數(shù):50%——70%大多數(shù):70%——90%普遍:90%以上速度加速度

其它現(xiàn)象

一般房屋

人的感覺烈度第十二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二、地震烈度1.地震烈度定義及影響因素2.地震烈度表3.基本烈度一個地區(qū)未來50年內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受的具有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稱為該地區(qū)的基本烈度。相當于475年一遇的最大地震的烈度。各地區(qū)的基本烈度由《中國地震動參數(shù)區(qū)劃圖》(GB18306-2001)確定。(下圖是中國地震烈度區(qū)劃圖)基本烈度也稱為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第十三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中國地震烈度區(qū)劃圖》第十四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按國家規(guī)定的權限批準作為一個地區(qū)抗震設防依據(jù)的地震烈度稱為設防烈度。規(guī)范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可采用《中國地震動參數(shù)區(qū)劃圖》中的地震基本烈度。對已編制抗震設防區(qū)劃的城市,可按批準的抗震設防烈度進行抗震設防。4.設防烈度設防烈度的取值依據(jù):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及以上地區(qū)的建筑必須進行抗震設計二、地震烈度1.地震烈度定義及影響因素2.地震烈度表3.基本烈度(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第十五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規(guī)范附錄中列出了我國主要城鎮(zhèn)的抗震設防烈度。如:黑龍江省1.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0g:綏化,羅北,泰來;2.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哈爾濱(7個市轄區(qū)),齊齊哈爾(7個市轄區(qū)),…注:全省縣級及縣級以上設防城鎮(zhèn),設計地震分組均為第一組。第十六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建筑所在地區(qū)在設計基準期(50年)內出現(xiàn)的頻度最高的烈度。也稱為常遇烈度、小震烈度。其超越概率為63.2%,重現(xiàn)期為50年。5.多遇烈度

6.罕遇烈度

建筑所在地區(qū)在設計基準期(50年)內具有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也稱為大震烈度,重現(xiàn)期約為2000年。4.設防烈度二、地震烈度1.地震烈度定義及影響因素2.地震烈度表3.基本烈度(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第十七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1.5地震地面運動的一般特征地震動三要素:幅值(最大加速度、最大速度及最大位移等)頻譜特性持續(xù)時間地震地面運動或地震動(groundmotion):是由震源釋放出來的地震波引起的地表的振動,是地震與結構抗震的橋梁。強震觀測第十八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1.6地震的破壞作用(震害現(xiàn)象)由地震的原生現(xiàn)象如地震斷層錯動,以及地震動引起的強烈地面振動所造成的災害。主要有:1、地面破壞如地面裂縫、錯動、塌陷、噴水冒砂等;一、直接災害:第十九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2、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破壞如房屋倒塌、橋梁斷落、水壩開裂、鐵軌變形等;第二十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2、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破壞如房屋倒塌、橋梁斷落、水壩開裂、鐵軌變形等;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2、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破壞如房屋倒塌、橋梁斷落、水壩開裂、鐵軌變形等;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2、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破壞如房屋倒塌、橋梁斷落、水壩開裂、鐵軌變形等;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3、山體等自然物的破壞。如山崩、滑坡等;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二、次生災害:直接災害發(fā)生后,破壞了自然或社會原有的平衡、穩(wěn)定狀態(tài),從而引發(fā)出的災害。有時,次生災害所造成的傷亡和損失比直接災害還大。1、火災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1923年日本關東地震,東京市內227處起火,33處未能撲滅造成火災蔓,舊市區(qū)燒毀約50%;橫濱市燒毀80%,死亡10萬。主要的次生災害有:

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2、水災。由水壩決口或山崩擁塞河道等引起;3、毒氣泄漏。由建筑物或裝置破壞等引起;4、瘟疫。由震后生存環(huán)境的嚴重破壞而引起.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5、海嘯。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沖上海岸,可造成沿海地區(qū)的破壞;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

時間:2004年12月20日

事件:四十年來最強地震——九級地震,在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底爆發(fā),并引發(fā)海嘯。數(shù)十億噸重海水,高達十米的海浪,以噴氣式飛機的速度在印度洋擴散。

范圍:海嘯波及分布兩大洲的十二個國家: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印度、泰國、馬爾代夫、馬來西亞、孟加拉、緬甸、索馬里、坦桑尼亞、塞舌爾、肯尼亞。

損失:印度尼西亞的亞齊省距離震中最近,損失最重:一些村莊被海浪整個卷走,班達亞齊大部分被毀。在泰國,游人聚集的沿海旅游勝地一片廢墟。從斯里蘭卡到印度南部,乃至東非,沿海村莊都被夷為平地。印度洋大海嘯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二頁,2022年,8月28日

死亡人數(shù):據(jù)各國官方權威統(tǒng)計,至少21.6萬人在這場災難中喪生或失蹤。聯(lián)合國提供的數(shù)字是22.3萬人。由于許多遇難者遺體被海水沖走和統(tǒng)計方式的問題,精確統(tǒng)計數(shù)字難以做出。

重建:聯(lián)合國報告稱,允諾捐贈的136億美元中的75%已經(jīng)到位。重建工作已經(jīng)開始。但救援組織透露,80%的難民仍居住在帳篷或其他暫居點。

預防:受災各國政府已經(jīng)迅速做出承諾,建立全面的災害早期預警系統(tǒng)和加強國際溝通,以避免悲劇重演。但是一年后這個系統(tǒng)仍然不完善,一些國家已經(jīng)開始著手各自的防災計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